東京建築女子:空間巡禮、藝術散策,30趟觸動人心的設計旅行9大分析

這樣的設計除了解決空間不足的限制,也創造了非常有趣的空間形式。 下町其實還是很「東京」,只是沒那麼緊繃,不需要花枝招展。 剛來到東京時,感覺一切都快速新鮮,日子久了,便好想找個地方歇口氣。 走在氣氛不這麼緊湊的下町街上,可以發現一些生活選店,咖啡廳或是散步點心,可以一邊享受著古老而美好的氛圍。 學生時期的學習與研究的關係,看了許多世界各地的建築案例,也在當時首次接觸了日本的近代建築,不知道為什麼,日本的建築總是特別觸動我心,「一定要親眼見識這個建築!」的心願也一日一日地在心裡茁壯,儘管在東京旅行了幾次,依舊覺得不夠過癮。

小店曾因店主妻子逝世而於二○○六年歇業,但在兩年後,由日本建築師永山祐子改裝設計後再度開店。 她留下了當初大正時期町家的柱梁外觀、昭和時期的招牌、椅子和食器,內裝粉刷、天花板則以玻璃裝修,保存著建築物最初的結構樣貌。 下町的兩國這個區域,可能不像淺草這麼古色古香,也可能不像近年一下子開了好多間咖啡廳的藏前,被注入了好多年輕的活力。 因為相撲而著名的兩國區域,在江戶時代是「武藏國」與「下總國」的國境,以兩國橋連結著兩國,因而得名。 從車站往錦系町方向走,映入眼前的三角形大屋頂是由六○年代的代謝主義代表建築師之一的菊竹清訓所設計的「江戶東京博物館」,裡面訴說著從江戶到東京的歷史故事。 這三十趟旅程只是個開始,分享我的旅行方式,以及觀看環境或建築的視角。

蓋爾《人的城市》提供了一個負責任的,歐洲社會建築師的起點。 蓋爾結論說了一句有意義的話:「要當一個好建築師,你必須先懂得愛人」。 對於發展中國家充斥的「目中無人」卻又自以為是有品味的建築師而言,這絕不是一句肉麻的話。 雖然已移居日本,但昀蓁的夢想並不到此就結束,反而將夢越做越大,她的建築之旅持續從東京市內、富士山周邊……到日本東北、關西、四國、九州,地圖上標註的星星越來越多,範圍越來越遠,未來更將繼續踏足世界其他國家。

東京建築女子:空間巡禮、藝術散策,30趟觸動人心的設計旅行

從巷弄到公寓,從橋樑到公園, 一步步帶領讀懂你我的城市, 看見空間裡的政治、經濟、文化、歷史、人文與科學, 解析道路的法則、為何現代都市不如古老城市美麗、從道路設計與建築樣式架構都市裡的權力,以及現代都市的模樣與正在失去的事物。 雖然充斥著失去用途、廢棄的空間和如同廢棄物的建築,但其中也存在著能產生新意義的空間。 我們有自己聆聽的歌曲Playlist,然而,我們卻沒有一個關於「空間」的清單——憂鬱或需要充電的時候可以去哪裡?

東京建築女子:空間巡禮、藝術散策,30趟觸動人心的設計旅行: 商品評價

穿過三棟房子的小巷,日本新生代女性建築師大西麻貴的成名代表作「二重螺旋之家」突然映入眼簾。 二重螺旋之家是大西麻貴二○一一年的作品,也是讓她一躍成為日本最受矚目年輕建築師的作品。 轉進一條巷子,一棟全黑的房子亮著「HAGISO」的燈,裡面有些熱鬧。 「HAGISO」的中文寫做「荻莊」,據說過去鄰近的寺院因種滿了荻樹,而有了「荻寺」的暱稱,而旁邊的這棟小房子就被稱作荻莊了。

「東京的西邊都是上班族,東邊都是下町的老人。」在都心長大的前輩這麼說著。 另一個「江戶子」(指土生土長的東京人)卻說:「從外地來東京工作的人都會去住西邊,住東邊的才是真正的東京人。」雖然下町總被貼著標籤,但我喜歡下町。 有些旅程一口氣看盡五、六個建築作品,有些旅程專注於一件作品;有些時候看著建築享受著生活,有些時候不忘拜訪當地傳統街巷順道參訪建築。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 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我們使用數據cookie來存儲你的在線偏好並收集資料。

東京建築女子:空間巡禮、藝術散策,30趟觸動人心的設計旅行: 東京建築女子

由於二重螺旋之家是私人住宅,無法進到裡面參觀,但看著它的外觀想像著裡面的人充滿趣味的生活樣貌,讓人好生羨慕。 往南走一些,進入最熱鬧的谷中銀座商店街,琳琅滿目的小商店裡有許多日式風格小物,還有美味的傳統散步點心。 街道上不只有出門採買的爺爺奶奶,還會遇見貓,以及替貓拍照的遊客們。 裂縫將一樓分成四個量體、三個主要空間,所以從主要入口裂縫進去之後,還可以經由其他裂縫繞到建築的其他部分。 玻璃的構成也令人驚豔,框大多固定於內部,外面盡量平整貼齊,也因此讓三角形的裂縫空間更加完整,創造出特別的光影反射。 一座摩天高樓令人讚嘆,並且為城市提供了美麗的天際線,但是建造背後99%的隱藏故事才是最精彩的部分。

  • 「Kayaba Coffee」位於上野與谷中界隈的交界點,是一間充滿歷史故事的小喫茶店。
  • 剛開始是以學生的身份居住於東京,沒有那麼忙碌的學生生活讓我有許多時間與機會,在東京的每個角落發現新的建築──晴天時到街上散步遊晃,雨天時在家計劃下一次的旅程,在地圖上標上星號,或是整理過去的旅行,寫寫文字。
  • 「東京的西邊都是上班族,東邊都是下町的老人。」在都心長大的前輩這麼說著。
  • 因為相撲而著名的兩國區域,在江戶時代是「武藏國」與「下總國」的國境,以兩國橋連結著兩國,因而得名。
  • 經營臉書粉絲專頁「東京建築女子」的台灣女生李昀蓁,因為喜歡日本當代建築,取得台灣建築師執照後移居日本,任職於東京的建築師事務所。
  • 原廠外盒及原廠包裝都屬於商品的一部分,或有遺失、毀損或缺件,可能影響您退貨的權益,也可能依照損毀程度扣除為回復原狀所必要的費用。

灰色的磚石築起建築,最受矚目的是金屬隔柵構成的單斜屋頂,單純的量體在這個充滿各種歷史痕跡的地區格外顯眼,也格外凜然靜謐。 走進其中,可以發現建築師在紀念館側邊的牆面上切了一條縫,突出的量體產生了陰影,讓灰色的建築物有了一些新的表情。 經過近三公尺高的大門,進到館內寬敞的大廳以及挑高的空間,面前的牆被間接的光線點亮,牆上掛著森鷗外先生的頭像,靜謐的氛圍顯得格外莊敬嚴肅。 在靠近千駄木車站附近,佇立著一座「森鷗外紀念館」,由日本建築師陶器二三雄所設計。 森鷗外是與夏目漱石同一個時期的知名小說家,過去這裡是他的舊居「觀潮樓」,從一八九二年開始一直到他逝世的一九二二年為止,他都在此生活。 二○一二年,觀潮樓以「文京區立森鷗外紀念館」的樣貌再次誕生。

現在的HAGISO一樓是咖啡廳及藝廊空間,二樓是Guest House「HANARE」的Check-in櫃檯和工作室。 在這裡歇歇,吃點午餐、看看展覽,繼續午後的谷中散步。 我喜歡這樣緩緩地在此慢行,在現代與懷舊間徘徊的下町,因為這樣的衝擊顯得更加富有魅力。 下一個天晴的日子再來散散步,一定會發現更多充滿故事的地方吧。

東京建築女子:空間巡禮、藝術散策,30趟觸動人心的設計旅行

下一次,如果你也在旅程裡發現了奇形怪狀或是令你感到驚奇或感動的空間,也請讓我聽聽你的分享。 《建築之間:公共空間生活》是建築設計、地景設計、以及都市設計專業領域重要的經典之作,反思現代建築與現代都市規劃的問題,從人與環境研究來提出批評,關心移動在建築物間的人們,也督促人們對於理解公共空間的細微特質。 在狹小旗杆形的基地上,建造一座確保一個「家」所擁有基本功能的房子,是一個相當大的挑戰。

除了室內因為建築的切割所產生的有趣空間外,日本的指標設計也廣受大家的喜愛。 儘管是展出內容十分傳統的美術館,還是經常搭配著較為現代感的主視覺文字及設計,從龐大的建築空間一直到細微的地圖、指標設計甚至是美術館名的文字裡的一筆一畫,都相當講究。 「Kayaba Coffee」位於上野與谷中界隈的交界點,是一間充滿歷史故事的小喫茶店。 建築物於一九一六年建造,在一九三八年就以喫茶店的身分佇立在這裡。

  • 東京的迷人之處不勝枚舉,建築更是極具代表,從東京的西到東、從單純的建築到都市生活的人、物、風景……昀蓁的東京在住,具體而微地以當代的角度,帶我們一起體驗東京獨有的建築詩意、奇妙與內涵,輕鬆地理解當代日本建築師的各種空間思維。
  • 《建築之間:公共空間生活》是建築設計、地景設計、以及都市設計專業領域重要的經典之作,反思現代建築與現代都市規劃的問題,從人與環境研究來提出批評,關心移動在建築物間的人們,也督促人們對於理解公共空間的細微特質。
  • 學生時期的學習與研究的關係,看了許多世界各地的建築案例,也在當時首次接觸了日本的近代建築,不知道為什麼,日本的建築總是特別觸動我心,「一定要親眼見識這個建築!」的心願也一日一日地在心裡茁壯,儘管在東京旅行了幾次,依舊覺得不夠過癮。
  • 因為喜歡日本現代建築而前往日本工作、生活,以東京為據點,在日本各處以建築為主題展開旅行,喜歡在地圖上將想看的建築標上星號,並以影像與文字記錄,或是上傳至網路上與大家分享。
  • 3.除了139座名家建築、美術館,作者更隨著不同的旅程推薦12家藝廊、咖啡廳或特色旅店,在藝術文化以外,也享用當地特色食材料理。
  • 玻璃的構成也令人驚豔,框大多固定於內部,外面盡量平整貼齊,也因此讓三角形的裂縫空間更加完整,創造出特別的光影反射。
  • 在狹小旗杆形的基地上,建造一座確保一個「家」所擁有基本功能的房子,是一個相當大的挑戰。

逢甲大學建築系、成功大學建研所畢業,一年半的台南建築師事務所勤務、取得台灣建築師執照後移居日本,目前任職於東京的建築師事務所。 因為喜歡日本現代建築而前往日本工作、生活,以東京為據點,在日本各處以建築為主題展開旅行,喜歡在地圖上將想看的建築標上星號,並以影像與文字記錄,或是上傳至網路上與大家分享。 昀蓁以俐落又帶有詩意的攝影風格、柔軟敏銳且充滿生活感的文字,輕鬆串起151處日本當代名家建築和藝廊咖啡廳,讓讀者看著看著,就彷彿走入建築大師所構築的有趣空間……不只博覽特色建築,也深刻理解了大師所呈現的美感、初衷與理念。 在台灣,大多數的人對於建築的印象,或許就是畫畫圖、蓋蓋房子,對於設計與建築美學的敏銳度其實並不這麼高;其實日本也是一樣,非建築專業的人幾乎不懂建築。 但不同的是,他們感受得到空間,體會得到藝術帶給他們身體的感覺,不是建築專業的人一樣參訪美術館,一樣觀看那些奇怪的房子,一樣住進那些特別的空間裡。

除了存在感強烈的巨大建築物,那些時常被視而不見、但卻是維繫城市文明運作的重大關鍵,例如基地台、郵局、水塔、電線桿、緊急出口、街道、公共照明,甚至觀賞用的鴿子、錦鯉……等,也將在本書中拿掉隱形濾鏡…

東京建築女子:空間巡禮、藝術散策,30趟觸動人心的設計旅行

你可以使用此界面來啟用或禁用具有各種功能的cookie組合。 原廠外盒及原廠包裝都屬於商品的一部分,或有遺失、毀損或缺件,可能影響您退貨的權益,也可能依照損毀程度扣除為回復原狀所必要的費用。 請您保持電話暢通,並備妥原商品及所有包裝及附件,以便於交付予本公司指定之宅配公司取回(宅配公司僅負責收件,退貨商品仍由特約廠商進行驗收),宅配公司取件後會提供簽收單據給您,請注意留存。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東京建築女子:空間巡禮、藝術散策,30趟觸動人心的設計旅行

考上建築師後,我毅然決然地離開台灣到日本生活,最初的契機只是為了參訪更多的建築。 剛開始是以學生的身份居住於東京,沒有那麼忙碌的學生生活讓我有許多時間與機會,在東京的每個角落發現新的建築──晴天時到街上散步遊晃,雨天時在家計劃下一次的旅程,在地圖上標上星號,或是整理過去的旅行,寫寫文字。 一開始,督促自己每日分享一張建築照片,寫一小段文字;為了提升自己的日文能力,以中日文並記的方式進行。 後來在朋友的鼓勵下,製作了自己的頁面,也從一小段文字成了一篇篇的文章,不但記錄了自己的旅行,也分享給更多的人。

量體之間、裂縫跟空間的關係更加簡潔乾淨,施工跟細節也更加細膩。 東京的下町指的是東京的東邊,包含淺草、日本橋,以及最近興起的藏前、森下、清澄白河,一直往下到門前仲町。 下町保存著許多歷史痕跡,通常會有一些老舖、一些年長的人、一些熱情的朋友。

朋友問:「為什麼是東京,怎麼不是生活費較便宜的關西地方呢?」充滿著歷史紋理與故事的京都與大阪當然也非常美,但相較與此,我更喜歡有著各種樣貌的東京。 幾乎是每分每秒都在變動的東京,快速的資訊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人事物都吸引著我。 我的建築朋友說過:「建築旅行,對於我們建築人來說,是一種能量補充的方式。」當我們費心地坐在辦公室畫圖、在太陽底下奔跑於各個不同的工地案場……被工作消磨殆盡的心力,總是可以在一次的旅程後得到回復。 翻開城市的15張臉 城市是一個有機體, 城市有生也有死。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