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引島必看介紹

不過東引燈塔有個特點,可以從一旁的白色辦公室,俯視燈塔,看見童話的白色階梯、英倫風燈塔與湛藍海水,搭配而成的夢幻美照,就是這畫面吸引我來國之北疆。 懷舊的客房,以木頭建造,雖然隔音不太好,整體卻相當有特色。 客棧二樓則是有小陽台,旅客入住其中可以就近欣賞中柱港的美麗景緻。 而莒興客棧的老闆是在地導覽員,關於島上大大小小的故事與風景他都瞭若指掌,有問題問老闆就對了!

東引島

長堤咖啡屋/荇菜廚房在每年十一月搖身變為烏魚子工廠,採用東引在地製作的野生烏魚子,將烏魚子切塊後拌入炒飯中,口味鹹香、很受饕客喜愛,如果可以搭配東引高粱酒,更是東引美食的最佳組合。 問了好幾個東引在地人,都是異口同聲的說:「要吃老酒麵線,就是去遊客中心吃」。 在遊客中心裡面吃老酒麵線,感覺很衝突、且奇葩,但店內賣的老酒麵線和繼光餅卻是島上居民都一致推薦的東引美食。 入夜後的東引人潮稀稀落落,雖然街頭略顯冷清,但不少正在營業中的餐廳生意好到不行。 目前島上駐紮多個營,軍人數倍於百姓,是小小島上的消費主力。 近年來,由於受到全國性「精兵政策」影響,駐軍逐年減少,因此發展觀光與釣遊、賞鳥成為當地居民的另一選擇。

東引島: 東引鄉

像大街上的「泰利食堂」,就是東引少數的無菜單料理專賣店。 泰利食堂背後也有一段故事,是一位高雄女生為愛嫁到東引,並與愛釣魚、又拿手做料理的賽車手老公一起創業開的餐廳。 餐點採無菜單預約制,用餐空間更打造出猶如「馬祖戰地坑道」般,讓人躲藏在碉堡空間中,品嚐馬祖風味料理。 1904年落成的東引燈塔塔高14.2公尺,為國家三級古蹟,已有上百年。 歷史潔白的圓胖塔身戴上了黑色的帽子,與藍天與薄荷色的大海日日比鄰,入夜後附近豪無光害,是看星星的最佳所在。

東引島上最大的戰備坑道,從地面上的入口,可以看見坑道在地下深處,要踩完464階的階梯,才能抵達別有洞天的地下城。 坑道全長約300公尺,總共有八個孔道,連長室、大小寢室、中山室、盥洗室、甚至連豬舍都有,以防戰爭被困時,可以自給自足一陣子。 確定船班後,也可以先行網路訂票,網路訂票後,可以到新華航業的各個售票處取票,基隆和南竿出發的,可以出航前取票,若是本島←→馬祖航線,建議預留30~60分鐘。 近年來有不少返鄉青年回來創業,替東引注入了年輕人的活力。

東引島: 東引景點推薦

東引島位於世界三大漁場之一的舟山群島西南端,附近海域又是暖寒海流相匯之處,所以漁產豐饒,海中資源可謂取之不竭,充份供應海鳥食物來源。 蔚藍的海洋,花崗岩所形成的奇岩峭壁,造就了東引島氣勢雄偉的自然景觀,其間也孕育了各式各樣的生物,而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每年夏天來此繁衍下一代的鷗科鳥類了。 傳說有一兇猛的鱷魚長年於清水澳作怪,玉帝特地施法收伏巨鱷,將牠化為石身。 位在東、西引之間的中柱島,退潮時與東引島相連,漲潮時孤立海中,民國75年興建連堤,將東西引兩島連在一起。 島上軍民為感念前總統蔣經國對東引重大建設的支持,在中柱島上興建感恩亭,亭中立有蔣經國坐姿銅像。

或許他曾在這裡抱著碎裂的心,淚流滿面求著海盜的放過,可眼前剩下的絕望,跳下或許有希望,抉擇之間,最後她選擇在這裡,化成浪花,成為永恆。 沿著環谷步道走,海崖、海灣、海岬及海蝕洞映入眼簾,步道雖然陡,但只要十分鐘就能攻頂來到觀景台,這裡可以欣賞到遠方的老鼠砂石林,風景美不勝收。 而我初次聽到「燕秀潮音」這個景點名字時候,還以為「燕秀」是取自人名而來,後來才發現,原來是馬祖方言「燕巢」之意,以「秀」取代了「巢」字。 在駐防當地的國軍協助下,1988年改建後啟用全新的碼頭中柱港。

東引島: 東引酒廠

而我當下就立下此生一定要去一次東引,踏入攝影師所捕捉的風景照之中。 前往燈塔的路上是無限蔓延的階梯,先看見二座霧砲及霧笛,它們隨著燈塔走過將近一個世紀,最後終於看見了屹立在海岸邊的東引燈塔。 來到東引,島上各種奇岩怪石被當地居民及駐守的阿兵哥發揮想像力後,賦予了意義與名字。 來到西引,位於清水澳西岸有一座延伸入海的海岬,遠看有手、有腳、還有嘴,就像是一隻巨大的鱷魚,靜靜的蟄伏在這裡,樣子栩栩如生,因此得名靜伏鱷魚,鱷魚的鼻頭處也是著名的三山據點,是東引看夕陽的最佳所在。 更在橋中間的中柱島上興建了「感恩亭」,亭內有一座吃大的蔣經國先生銅像,用來感謝、紀念蔣經國先生對東引的支持,斗大的「親切自然,奉獻犧牲」也成為旅客到島上必拍的打卡景點。

東引島

東引島屬於山嶽型島嶼,島上地質為花崗岩,四周都是懸崖峭壁,完全沒有沙灘,海邊水深最淺處都有2米,是一個完全不可能進行兩棲登陸的島嶼,若想佔領此島,唯有利用直升機實施空降。 所以,台軍認為,他們可以在這個小島上“同大陸打持久戰”。 除了居民以外,由於軍事地位重要,仍重兵駐守島上駐紮一個加強旅,軍人數倍於百姓,是小小島上的消費主力。

東引島

店家貼心推出「馬祖特色美食套餐」,一份老酒麵線搭配繼光餅,外加一杯飲料只要220元,午餐如果沒有想法,來這裡絕對是最佳的選擇。 三山據點位於馬祖東引鄉的邊陲地帶,曾是阿兵哥駐守、捍衛我國的軍事據點。 早年因為軍事需要,東引指揮部從東引最東邊的「世尾山」開始將據點以編號命名,從一號高地開始到西引島,最後落在最後一處據點三三高地,也是東引防區位置最西的據點。 東引列島由東、西引兩島組成,位處台灣基隆西北方約100海里,扼鎮馬尾港與上海之間出入咽喉,清光緒30年(公元1904年)就在島上興建完成東湧燈塔,東引仍鎮守馬祖列島北疆,具重要戰略地位。 東引原屬福建省羅源縣,在大陸撤退後,納入連江縣,縣政府設在南竿島。

東引島

位於西引的兩六據點上,從中柱港望去,這顆矗立於山坡上的巨石,看來像是一位僧人,靜心觀看經書,冷眼看待世間繁華,因而得名。 兩六據點仍有軍隊駐守,遊客不得進入,然而,只要從東引向西望去,和尚看經就現於眼前,每到黃昏,伴著霞光,更是氣象萬千,予人無限想像。 由於澳口黝黑的玄武岩地質,在海浪日積月累的沖蝕下,沖刷成為奇特的「海蝕門」,每當巨浪捲起,或遇霧季時,海蝕拱門在浪濤霧裡若隱若現,彷彿一尾神出鬼沒的黑龍在此嬉戲,因此又有「潛龍鬧海」的別稱。

北海坑道位於東引燕秀澳西側,坑道長148公尺,原可容納數艘小艇,後來遭颱風侵襲,嚴重損壞,因而廢棄不用,民國89年整修完工後開放,內部重建步道及欄杆,坑道末端樹立八名構工者塑像,供人緬懷。 坑道旁興建紀念碑一座,另構築拱橋,可就近欣賞豐富多變的海崖、海岬等海岸地形。 「東引」原名「東湧」,據民間傳說,很早以前,福州東北方海面,一夜之間湧現一座小島,無以為名,遂名之「東湧島」。 其實,在馬祖列島中,東引海域最深,船帆從南竿駛向東引,過了亮島(俗稱浪島),湧浪便轉大,因此,古人才以「湧」來稱呼。

  • 長期以來,東引島一直是台軍馬祖防區的一個重要據點,從上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台灣所謂“反共救國軍指揮部”就設在這裏。
  • 除了居民以外,由於軍事地位重要,仍重兵駐守島上駐紮一個加強旅,軍人數倍於百姓,是小小島上的消費主力。
  • 位在恩愛山東面山腳下,小紫澳西側,有一直立的巨石,從海上遠望,像是觀音盤坐向壁,但從山上望去,卻似立姿面山,因此命名「朝山觀音」。
  • 又名馬祖石蒜,花色粉紅帶點藍色,葉片寬大,長約58公分,寬約1.3 公分,花型為杯狀,十分優美。
  • 近年來,由於受到“精兵政策”影響,駐軍逐年減少,因此,發展觀光與釣遊,成為當地居民的另一選擇。
  • 注意:本表僅包含中華民國政府實際控制與目前主權聲稱之島嶼,關於其他由北京政府控制的島嶼請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島嶼列表。
  • 三山據點位於馬祖東引鄉的邊陲地帶,曾是阿兵哥駐守、捍衛我國的軍事據點。

SEO服務由 https://featured.com.hk/ 提供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