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大學美術系全攻略

景觀系的宗旨本在培育專業的景觀師,運用其專業知識有效地運用及維護各項資源,並以創造適於人類居住的高品質的生活環境為職志。 近年來,由於科技的突飛猛進與環境問題的層出不窮,景觀師所涉獵的相關知識日益龐雜,由環境規劃、生態保育、公園綠地與開放空間設計、庭園設計、遊憩區規劃開發設計、居住區與都市設計、生態工法、生態保育…等。 正因為景觀專業內涵的多樣化、景觀專業知識的範圍日益擴張,更使景觀系的課程必須多樣化與複雜化。

創作組-影像創作/設計 數位基礎、電腦繪圖、當代影像創作/專題、插畫與繪本、流行文化與動漫創作、西方媒材創作,以上課程外,視創作方向由指導教師建議選修相關課程。 由具有創作及論述經驗的專兼任師資,框架出膠彩、水墨、西畫三大傳統藝術媒材領域,和優秀的發展歷史。 若干年來,本所學生深受東海自由校風的影響,具備厚實的人文素養,涵養出獨特的創作性格,在藝術界發展極為出色。 (五)永續景觀系列:配合國家永續發展策略的需要,將導入更新課程諸如永續發展、永續景觀、生態規劃與生態設計、生態旅遊、生態工程、永續生活設計、生態城鄉與建築等。

由陳其寬先生擔任創系系主任,後經胡兆煇先生與漢寶德先生擔任系主任,深感四年無法完成良好的建築設計教育,經多方努力,於1974年經教育部核准,改為五年制,稱為「建築學系」同時改授「建築學士」學位。 碩士班於1980 年成立,為繼成功大學之後在台灣設立的第二所建築碩士班,即為現在碩士班A組。 1992年,開始招收大學非建築系背景之畢業生,研讀年限一般為三至四年,即為現在碩士班B組,畢業後同樣授與「建築碩士」學位。 景觀學系即歐美各國通稱之景觀建築學系 ,它是一門高度科技整合之學科,其目的在追求創造人與環境間之和諧,訓練實質環境規劃及設計之長才,使人類的生活環境–無論都市或鄉村–都能更加舒適化、有機化與美化和永續發展。 其相關學科包括環境規劃、生態保育、環境復育、公園綠地與開放空間設計、遊憩區規劃開發設計、都市設計、庭園設計、建築、土木、景觀生態學、園藝、經濟、社會與心理…等。

「藝術創作」的課程特色,除了膠彩、水墨、西畫三大傳統藝術媒材的專業創作發展,亦相當鼓勵以「當代藝術」為出發的創作論述和跨領域藝術形式的研究和發展。 不只由專任師資開設的創作課程,並積極延攬目前活躍於當代的創作者擔任兼任師資,並邀請大陸及國際知名創作者擔任短期客座教師或駐校藝術家,以擴大學生學習的範疇和視野。 本系創系以來,一直秉持著「小而美、精且通」的原則,貫徹人本的教學理念。 在古典的聯繫面向,本系提供了西畫、水墨、膠彩、雕塑與複合媒體的完整學程訓練。 在拓展當代視野的方面,並提供諸如藝術行政概論與實習、數位影像及動漫畫劇本創作、創意工坊課程、電影和劇場認知等選修課程,期能使學生對於當代藝術的種種面向有更深刻的理解。

東海大學美術系

在21世紀來臨之時,非常迫切需要大量的景觀師,以邁入一個由大尺度環境所構成的新紀元。 因此,景觀師應該擁有更高層的景觀設計與研究之領域,故本系刻正積極籌設成立景觀博士班,以提昇國內景觀研究與教育之品質,而為國家社會培育高等景觀專業人才。 此外由美術系管理的「東海大學藝術中心」、「東海43號—創藝實習中心」、「美術系館A+ 藝術空間」、「芳華廳藝術空間」、「圖書館藝術空間」提供充分的職能訓練和實習展覽空間,並兼顧藝術策劃和管理人才之培育,因應當代藝術及創意產業人才需求趨勢。 東海大學美術系從1983年創系以來,一直秉持著「小而美、精且通」的原則,貫徹人本的教學理念。

東海大學美術系: 王秀雄 教授

同時鼓勵優秀高年級學生上修研究所課程,畢業後進而攻讀研究所,擴大藝術視野及專業職能。 課程特色主要呈現於三個面向:建立古典的聯繫、拓展當代的視野與掌握未來的趨勢。 為強化景觀學系大學部與研究所的教學,以及系所教師們的研究,民國96年成立「東海大學景觀學系環境及景觀模擬實驗室」(Environmental and Landscape Simulation Laboratory),以提升數位教學品質。 特別是電腦繪圖和模擬方面(Computer graphics and simulation),視覺景觀模擬及環境模擬在景觀專業領域內之重要性除突顯本系特色外,亦可配合「創意設計及藝術學院」的成立,以提供對其他相關系所在教學及研究上的支援。 本系並於八十四年設立碩士班、九十二年設立碩士在職專班,二十餘年來貫徹人本的教學理念,除以培育優質的創作人才以外,更結合多樣課程使學生對當代藝術多方面向有更深刻的理解。

  • 我們不認為建築只是純粹的造型藝術,也不認為建築只是刻板的建築工程。
  • 東海大學美術系擁有完善的硬體設施空間及美術專業教室,自創系1983年以來力求多元化的藝術教育導向,提倡自由的學風,尊古啟新,創造專業的學習環境,開拓學生寬廣的視域。
  • 目前是國內有關景觀設計、建築設計、施工營建、植物材料、環境規劃、環境生態綠化、遊憩統計、經營管理等相關書籍收集最齊全的圖書室,而且是提供學生及教師最周全的研究參考資料與服務的好地方。
  • 研究所除了原先設定的「創作組」、承續藝術創作人才培育的優質傳統外,並積極調整研究方向及課程結構,以「小而美、精且通」的形式,強調當代藝術中介人才的培訓,以建構出符合「新藝術學」時代的發展特色。
  • 本系創系以來,一直秉持著「小而美、精且通」的原則,貫徹人本的教學理念。
  • 經過許榮富老師多年來的指導,目前本團的特色趨向以輕鬆活潑,又不失古典氣息的曲目為主。

在本系的課程中,我們有全國同科系中最多的人文課程,如各類的建築理論、環境行為、建築史等。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東海建築雖然深受西方設計思想影響,卻是國內最早開始研究台灣傳統建築的科系。 從民國58年的台灣傳統民居調查,60年的傳統建築勘查,及其後的板橋林家、台南古蹟、鹿港古風貌研究等,已累積相當數量的本土建築史料。

東海大學美術系: 發展方向

這是因應政府施政的需要,配合景觀學術發展的趨勢與潮流,重新整合的永續景觀核心課程。 藉此,同學除日常課程中蓄積己身之景觀能力外,不妨就其興趣之系列課程,深入專研課程內涵及在專業上之應用,好好掌握在大學期間多方面的收消化各種課程學識,為日後研究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以期未來能幾躋身於景觀專業之林。 本系所充份掌握時代脈動,注重多元化設計力培育,理論與實務並用,強調跨領域之協同設計與合作,橫跨設計、技術、管理、市場行銷,競爭機會極佳。 本系之課程安排與教學方式,乃經全體教授悉心設計,期使學生兼具專業的訓練及創新的理念,並隨時經由實習,親自動手、腦體會設計過程,務使本系學生兼具科學、工程、市場與藝術之厚實基礎。 在務實面,本系積極與廠商及公會建教合作,吸取實務經驗,以便師生能瞭解資訊、引領時代潮流。

東海大學美術系

(一)景觀學基本理論系列:此系列之課程旨在建立同學的基礎學識,以奠定日後發展景觀專業知識之基石,及對景觀專業的認知及提升自我之能力。 大二課程:導入產品設計概念,將構想和創意具體化;對材料與製造程序作基本訓練,並培養造形、色彩計畫、電腦輔助設計與製造、設計工學的能力,將設計的過程做完整的連貫。 秉承「求真、篤信、力行」校訓,座落於台中市西郊大肚山腰,占地140公頃,有修竹茂林之盛,環境清幽的東海大學,民國七十八年於中部地區率先成立第一所的工業設計系。 工作坊、校外實習或參訪:原有工坊課程外,透過專題式工作坊、參與校內外實習提升專業廣度及團隊合作能力。

大四課程:畢業專題旨在訓練學生將大一~大三年所學付諸實現,並綜合應用於實務設計中。 使學生由產品企劃、意念展開,以迄精緻模型製作、展示,將設計由創意至量產商品化,完整的應用於設計專題中,以充分發揮所學。 大一課程:由設計基礎、工程圖學、表現技法、工廠實習等基本設計及材料訓練,奠定學生基本的設計概念,同時導以工業設計概論、設計史等課程,以建立工業設計的基本觀念,並培養學生之人文內涵與空間認知,以為未來學習之根基。 東海工設因地理位置之優勢,將以學校現有資源為基礎,結合鄰近的產業界暨民間團體與財團法人等資源,以整備中部地區設計相關人才養成環境。 此外,更可藉此與產業界密切結合,增加學生之工作經歷,提昇就業機會。 工業設計的教育與研究已普遍受國際社會所重視,並被視為國家拓展經濟的原動力之一。

未來將延伸東海人文藝術的傳統優勢,並在新學院的整合之下,持續增加跨校際、國際等交流活動,積極提升學生在校內外的學習及跨領域的實習機會與潛力,培育學生掌握時代脈動。 透過課程,本系學生在文學、戲劇、民俗、音樂、哲學、社會學等層面有傑出且活潑的發展,將來更能藉由新學院的整合,貫穿各個學域的知識,如音樂的古典美感、建築及工設的思維、景觀的環境意識,營造出更具有新時代的跨領域專業人才的智識及發展。 東海大學美術系擁有完善的硬體設施空間及美術專業教室,自創系1983年以來力求多元化的藝術教育導向,提倡自由的學風,尊古啟新,創造專業的學習環境,開拓學生寬廣的視域。 除了重點階梯課程可以逐步提升創作技能的圓熟,更輔以新時代特色的選修課程,同時加強東西方美學、中西藝術史的知識與訓練,使得本系學生的美學思考與人文素養有更深厚的訓練和跨領域的發展空間。

以「藝術創作」包含膠彩、水墨、西畫、雕塑與「藝術策劃與管理」等領域,輔以美術史、當代藝術理論、藝術評論、藝術專業職能講座等理論課程,相互呼應,培育優秀的創作、策劃、評論人才。 「藝術創作」除了東西方繪畫創作研究,亦鼓勵以當代為出發的創作議題和跨領域的藝術形式。 另「東海大學藝術中心」及「東海43號-創藝實習中心」的營運管理,亦由研究生及大學部學生組成的實習工作團隊擔負藝術行政相關事務,強調實作經驗,避免形成概念理想和實務操作上的落差。 美術系提供專業藝術創作教育,除東西方傳統技法及創作思維之訓練外,佐以豐富的藝術史和當代理論及資訊。 此外由美術系管理的「東海大學藝術中心」、「東海43號—創藝實習中心」、「美術系館A+藝術空間」、「芳華廳藝術空間」提供充分的職能訓練和實習展覽空間,並兼顧藝術策劃和管理人才之培育,因應當代藝術及創意產業人才需求趨勢。 而在世紀轉換之際,高等景觀建築教育的目標架構,將可作為未來景觀實務、理論研究與職業教育發展方向的指導方針。

東海大學美術系

而今,在不斷創新的設計教學之外,我們每個禮拜舉辦一至兩場的講演,邀請知名的國內外建築師、其他領域的藝文工作者,與本系師生分享心得,密集地為本系注入最新思維。 每學年,我們也都會邀請國內外知名的學者、建築師,從事短期的訪問交流與設計工作營。 在本系安排好的課程之外,不斷地提供各種新的刺激,讓老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保持在時代的最前端。 我們不認為建築只是純粹的造型藝術,也不認為建築只是刻板的建築工程。 我們希望培養出來的學生除了能完成建築工程之需求外,還擁有人文精神,具備藝術涵養。 在這方面,除了東海大學的環境蘊含深厚的人文氣息之外,更提供傲視他校的人文課程可供本系學生選修。

為來創藝學院成立之後,本系教師將會結合其他四系的教師組成一個內容多元、專業堅強的師資團隊。 為了因應本校即將在2007年成立的創意設計與藝術學院以及21世紀「美力時代」的來臨,本系大學部的課程未來將會朝向跨領域課程之規劃。 除了保持傳統美術系以材質為基礎的訓練之外,本系將會聯合建築、工業設計、景觀設計與音樂等系,建構出具有前瞻視野的新類型課程,以作為培育21世紀的美術人才之準備。 本所專兼任師資均於台灣藝術界享有盛名,不論是學術背景或在專業領域的成就。

近年來,由於全球體驗經濟和異業結盟時代的來臨、及台灣藝術生態的多元化發展,迫切需要藝術專業跨領域的人才和資源。 本系洞見此一關鍵趨勢,成為台灣最早成立藝術中心、並開設藝術行政課程之學系。 研究所除了原先設定的「創作組」、承續藝術創作人才培育的優質傳統外,並積極調整研究方向及課程結構,以「小而美、精且通」的形式,強調當代藝術中介人才的培訓,以建構出符合「新藝術學」時代的發展特色。 本系設有景觀專業圖書室,圖書室為達學術資源交流之目的,採開架制度,對外開放借閱。 目前是國內有關景觀設計、建築設計、施工營建、植物材料、環境規劃、環境生態綠化、遊憩統計、經營管理等相關書籍收集最齊全的圖書室,而且是提供學生及教師最周全的研究參考資料與服務的好地方。

本系藝術人才培育除以藝術創作為主軸外,全人式的教育方針,使培養出來的學生亦能勝任其他人文領域的工作,歷年來於本系所畢業的校友除持續創作,並成為當今藝壇新秀而廣受矚目外,分散在各級學校任教,或於設計界、出版業、傳播界以及藝術行政工作等領域皆卓然有成。 雕塑與複合媒體則是從材料及立體造型的訓練出發,培養跨領域的藝術形式。 以上的課程在西方媒材創作裡合流,認識西方藝術媒材以及其脈絡和運用,幫助修課學生發展個人的獨立創作。

為創造未來學生更大的專業發展空間,並於2006年調整結構及方向,除了承續傳統藝術領域培養創作性格的獨特性外,對於拓展當代視野、強調當代藝術中介人才的培訓,以建構符合新藝術學時代的發展特色,更為本系積極努力的指標。 面對即將設立的創藝學院,整合之後各科系所提供的跨領域學習課程與資源共享、各系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更為適應未來世界新趨勢提供絕佳的學習環境。 早期東海的老師群帶領台灣建築界從工程的領域進入人文的思考,並融入新的技術。 例如首棟薄殼建築的興建、舊建築系館、藝術中心、特種三絞拱的應用(體育館),使得東海的建築相當程度帶動當時的建築潮流。 其後,漢寶德先生提倡的新教學系統與方法、合理的設計原則、建築的精神向度、建築與文化,與當時的老師群所帶動的設計方法、行為因素,及近年來的後現代主義、現象學、解構學、本土建築之現代化、環境與事物之轉化、及空間形式之辯證,均相當程度帶動建築界及建築學界。

而身處上述諸園區核心地理位置的高等教育學府-東海大學工業設計系所,當然義不容辭、積極地在協助提昇中部產業升級、轉型的過程扮演重要的角色。 自創系以來,東海工設系師生均有旺盛的企圖心,希望在學術上探索、研 究,進而進入實踐、實作的領域。 期許以設計為主幹,修持文化素養,時做本土省思,應用科技,創新生活,並寄望造就之學生能獨樹一幟,在學生進入社會之 後能善用創造行為,融合台灣工業,走向世界舞臺。 從事設計製作業十餘年,期間擔任美術指導、動畫導演、後期製作之視覺風格指導。 悠遊於概念擬定、文案撰寫、動畫製作、插畫創作、廣告企畫、攝影等工作,是多方位的文化工作者,作品以溫馨、幽默、富涵人文著稱。 2002年取得西班牙Salamanca大學藝術研究所的碩士學位,同年榮獲西班牙聖馬可獎(Premio San Marco)之首獎,2005年獲得高雄獎首獎,2008年獲第八屆廖繼春油畫創作獎,2016年獲臺北美術獎首獎,活躍於藝術圈。

尤其在行政院所推動之「創意產業」中,工業設計更是核心價值之一,除了可以帶動產業升級外,也能提昇產品的競爭能力。 換言之,工業設計是現代國家工業升級重要的推動力量,因此,這方面人才培養乃當務之急。 本系創作組課程,除了傳統的東西方媒材平面及立體的藝術創作之外,並有當代影像創作、插畫繪本、短片製作、電影藝術等新媒體與電腦相關課程,兼顧傳統與創新之課程設計。

本系自創系以來即力求多元化的導向,以期開拓學習環境的視域,及提供豐富的專業訓練和當代資訊。 開放自由的學風,並以進階方式逐步提升創作技能的圓熟,同時在理論研究基礎方面加強東西方美學、藝術史的知識與訓練。 而課程的內容亦兼顧文學、電影、音樂、戲劇、哲學、歷史、心理學、社會學等各領域的特色,更使得本系學生的美學思考與人文素養有更深厚的訓練和跨領域的發展空間。 分組之後的小班制上課品質,不僅給予學生個別指導的實質與關懷,更積極調整美術展覽策劃與行政實習課程,強化學生日後於藝術策劃、藝術評論與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基礎。 近年來由於台灣藝術生態的發展朝向多元化、國際化,加之以生活創意產業、永續環境議題的興起,跨領域的人才需求不容忽視。

SEO服務由 featured.com.hk 提供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