勁戰四代規格5大著數

自從一代戰在台灣速克達賽車圈出現之後,靠著優異的體質幾乎可以說是直接霸佔了頒獎台,在賽事中打出口碑與知名度之後,除了銷量長紅之外,也帶著相關改裝品的成長,從外觀、燈具、輪框、制動、傳動到最核心的引擎與汽缸,通通都有得改,也因為勁戰出色的體質、不改說不過去的改裝品市場,讓網路上出現了不少的以改裝勁戰為主角的梗圖。 由於New Cygnus-X 引擎進氣效率提升,空濾也進行修改相配合,空濾容積提升60%,並將濾紙改為圓筒式設計,並在外層包覆濾綿,提高空濾使用壽命,同時空濾外蓋也使用三個螺絲能更簡易的進行保養。 整體加速性的提昇除了引擎強化之外,車體輕量也是重點之一,傳動Case 也比前一代減輕500g。

大燈採用H4燈座 55/60W燈泡,方向燈則位在斜板下方,輪框採用前12吋後10吋的配置讓轉彎更加的靈活,並且配有前潛望式油壓避震及單一活塞卡鉗 碟盤煞車。 值得討論的是,由於前代迅光Fuzzy系列在後雙避震器的設計不良而造成的諸多問題,導致台灣販售的頂級迅光取消了後雙避震器配置,改為單隻側置式,但在外銷版仍然使用後雙避震器設計(主要為歐洲國家)。 雖然台灣市場的CYGNUS系列在1991年就開始在市場上販售,但初期都是使用中文名稱稱呼,在車殼上的英文名稱也不使用CYGNUS而另外命名,由於中文名稱都是以-光為命名,例如迎光、迅光、風光、頂級迅光、勁風光,故有人稱呼為光字號,一直到2002年台灣山葉機車發表勁戰CYGNUS-X後,CYGNUS這個英文單字才正式出現在台灣市場。 最早在台灣販售的CYGNUS車種為1991年的迎光150 FLY ONE(日本為CYGNUS GT,引擎代號4DH)。

邁入1990年代,速克達出現各種級距與分眾,可以出門買菜、可以環島、單騎雙載兩相宜的四行程125c.c成為主力機種,光陽豪邁、三陽迪爵、山葉迅光三分天下。 此時的125速克達仍以通勤實用為主,沒有設計質感可言,直到YAMAHA Cygnus-X 125問世,騎速克達開始成為一種態度。 購買前請以購買當時銷售頁面資料為準自行判斷,該等資訊亦不得作為向第三人為任何主張之依據,包括但不限於:主張市場上有其他更優惠價格之補償或其他請求。

初期發售有化油 TPS及噴射(無含氧感測器)版本。 後期追加多款不同版本,包括在2008年,為了因應台灣政府五期環保制度,推出搭載含氧感測器噴射引擎的版本,以CYGNUS-X新勁戰 125 五期FI為名發售。 五期新勁戰採用燻黑大燈座與LED尾燈,強化車尾辨識度。

勁戰四代規格

強大的零件後勤、漂亮的外型、優異的體質,讓俗稱”天鵝”或”勁戰”的Cygnus-X在剛出社會甚至是剛拿到駕照的年輕族群來說是種非常具吸引力的選擇,可以說是自2002年以頂級迅光的繼承者發表後,至今16年來台灣125級距最受歡迎的運動速克達。 外型以簡約為底,加上動感的車側線條與科技感的燈組和儀表,打造出新一代的Cygnus-X。 在保留Cygnus-X 家族特徵之下,正面線條加入轉折線,讓全車視覺感更精實。 LED 定位燈也參考超跑概念,改以內嵌式的設計,強化科技感。

關鍵是水冷,再搭載VVA 可變汽門正時還有 SMG智能啟動。 三代勁戰內藏不少優化細節,例如採用新版卡鉗、加大12%煞車皮尺寸、縮短煞車油管長度15%,制動效果因此進步19%。 輕量化碟盤、前叉阻尼調整、新版後避震器,操控感有所升級。 加上車體輕量化3%、外觀部品與燈具組減重5%與3%,還有傳動系統調整、排氣管內部,運動化工程範圍有內有外、表裡一致。 去年天冷的時候我二代一個上午熄火五六次,下午就正常。

勁戰四代規格: 四代勁戰雙碟版 深度剖析 -『 動力篇 』

編者第一台玩的機車就是第一代的勁戰,但我們一般稱為4V,原因是使用單汽缸4氣門關係,由於車輛當時在街道上的曝光率極高,加上對機車認識不深,因此成為買車指標,至於甚麼12吋輪框或雙避震等等,對我來說沒有太大意義。 由於引擎內部一些零件的不同(例如活塞),以及為了符合噪音法規的傳動設定,讓台灣規格的CYGNUS-X速度比日本規格還要快。 2020年7月21日,台灣山葉推出第六代勁戰,引擎代號為B8R,與之前幾代勁戰不同的是使用了Blue core水冷引擎與VVA可變汽門,捨棄了過往車架與引擎支架(俗稱狗骨頭),改採不對稱車架與牽引支架設計,散熱系統從原本的空氣冷卻改成水冷,後制動碟盤也從原本200mm升級到230mm。 ABS版售價為99800台幣,UBS版售價為88300台幣。 台灣車型在2005年發表採用噴射引擎的CYGNUS-X FI,2006年進行車體外觀大改款,配置了數位儀表、定位燈、33mm前叉等裝備。

此外儀表板增加了電壓錶裝置,方便隨時監測電瓶狀況,車廂也從28.5公升提升至31,5公升。 而後碟的單一卡鉗部分也補足了三代後煞完全不給力的劣勢,轂煞跟碟煞比當然是碟煞比較線性〈廢話! 〉,帶後煞入彎更加穩定好掌握,直線更是直接感受到煞車性能的提昇。

勁戰四代規格: YAMAHA 山葉 原廠 勁戰 四代 五代 三角台 另售其它規格

香港以前一直叫4V,直至其他同級綿羊引擎也開始採用4V設計後,香港人才追隨台灣和澳門,叫它作勁戰。 精心的改良增強了這新型號的起步加速和超車加速性能,但CYGNUS-X雙碟版很巧妙地以新增後碟煞所提升的制動力來平衡增強了的扭力和加速性能,且將前後煞車比例設定為兼顧安全性與運動性的7:3,來提升操控之安全。 實用性方面,座位下的大容量置物箱,可放置全罩式頭盔;腳踏空間更寬更廣,讓駕駛感覺更舒適。 2017 Cygnus-X 125除了採用新顏色之外,排氣規制也由第五期升至第六期,排氣更潔淨。 現款Cygnus-X來自第4代的CYGNUS勁戰,在2015年推出時,擁有多項全新的設計:包括強化起步性能的強勁Fi引擎、光導式LED定位燈和尾燈 、前/後雙碟煞、輕量化輪框(重量減輕12%)。

曲軸軸承採用日本進口NTN STJ2(超高淨度鋼)軸承耐用性提昇2倍、曲軸採用山陽曲軸含碳量4.2特殊鋼材。 迅光150 Grand,引擎代號4MK,於1996年發售,引擎本體沿用迎光150的149cc排氣量半水冷式EV4引擎,雖然使用迅光的名字,但車體結構、外型和引擎部份都跟迅光125cc排氣量版本有很大的差別,理論上應為迎光150的後繼機種。 在ARTC送驗名單型號分別為 GQR125A(ABS) 與 GQR125C(UBS),最大馬力為9kw(12.2ps/8000rpm)最大扭力則是 11.2Nm(1.14kg/6,000rpm),相較上一代的Cygnus X提升了30%馬力以及17%扭力。 為了應付日益嚴格的七期環保標準,跟同門師兄弟NMAX 155一樣,在排氣方面採用雙觸媒設計讓排氣汙染降低。

雖然日本市場上CYGNUS-X有150cc的車種,但這些都是由車行自行進口並將引擎改裝的產品,並不在Yamaha官方保固範圍。 在台灣將排氣量從100cc改為125cc、125cc改為150cc讓動力升級的人相當多,因為在市場上有許多廠商販賣排氣量升級套件,所以在改裝上相當容易。 2008年,為了因應政府五期環保制度,推出搭載含氧感測器噴射引擎的版本,以CYGNUS-X新勁戰 125 五期FI為名發售。 五期新勁戰採用重車級雙油門線設計、燻黑大燈座與LED尾燈,強化車尾辨識度。

原廠在一般道路比上一代優異許多,如果稍微調一下電腦與傳動後,賽道上這會是一台比三代更加輕盈與侵略的車輛。 此外,四代勁戰的前後輪框、三角台、後搖臂、車架等剛性結構都是重新設計、能夠以降低簧下重量的輕量化好料。 動力方面,三代勁戰凸輪軸重新設計過,常用轉速域的出力提升15%,搭配車身減輕3kg,原廠進行10度登坡實測,0~50m加速距離比三代減少3.7個車身。 再來是全新的加長曲軸傳動箱(同BWS 125),想要加大後輪尺寸不再是困擾。

勁戰四代規格

前煞手感部分也相當的柔順,加上簧下重量變輕以及針對四代Cygnus-X 重新調整過的懸吊設定,在帶煞車入彎時的感覺非常的順暢與穩定,不會有一按前剎就往下沉或被拖住的感覺,這是讓我相當滿意的地方。 日行燈的部分真的超像15年式的R1,後來才知道原來一切都是巧合XD,搭配很像汽車儀表板的設計,四代的科技感味真的頗重。 雖然一開始我也覺得儀表板的設計跟三代比起來三代比較順眼,四代的儀表板我個人是覺得比較屬於耐看型的,加上這次四代的設計,車廠方面聽到了眾多車友的心聲,電壓終於比較顯眼啦~~。 車廂跟三代比起來有大一些,我的全罩PREMIER 竟讓可以塞得進去,真心讓我覺得超驚喜的。 四、五代勁戰的升級重點是煞車,四代前後雙碟,五代則是啟用來自MT-09的ABS液壓元件,125cc速克達導入重機煞車系統。

2012年6月26日,台灣山葉針對CYGNUS-X進行外觀大改款,設計師為王耀德先生,專案經理為曾啟信先生,以精鍊、操跑、美型為設計概念,運用消失線的手法呈現「創新、俐落」的立體構成,針對車體懸吊、制動進行最佳化,並調整引擎動力輸出區段。 Forte SV 125R,官方中文為勁魅,風光高階版,型號為XC125R開頭,大約於1998年發售,使用跟風光Forte相同的車體、引擎,但卻配備有碟煞及第二煞車燈,前方向燈有黑色外框,龍頭也附加黑色小風鏡,外觀配色以及貼紙裝飾也採用比較運動化的設計,前斜板進氣口則為橫置飛翼設計。 2000年小改款更換NPA版本的EV4引擎,配色為雙色(主色 + 黑色側導流殼),透明後方向燈殼,紅色避震器彈簧,也推出低價導向前輪股煞版本,但在市場定位上跟風光Forte太過接近而容易讓消費者搞混,最後則研發新車體SV-MAX作為勁魅系列的接班人。 原本勁魅的車體則回饋給新風光使用,日本或歐洲的CYGNUS SV(引擎代號SE07J),約2001年開始販售,則以此車為基礎,後期針對早期NPA EV4引擎因潤滑油道設計問題,針對NPA EV4引擎再度改進。

勁戰四代規格

再來的新增配備是手機12V充電孔,讓智慧手機成為一路隨行的移動裝置。 10年是一種很玄的東西,邁入第三世代,勁戰回歸運動風格,分離式頭燈導入LED定位燈,車殼設計流暢洗練,遠看與第一代神韻極為近似(打臉二代?)。 從此之後,勁戰開始車體大型化、儀錶數位化,電瓶移往後方、前面多出置杯置物空間,後座乘客獲得飛旋腳踏板(2010年起)。

側面同樣保留Cygnuc-X 記號元素,結合前方與車身充滿流體速度感的車體線條,讓整體線條連線後增加穩重,產生具力量的感受。 車架在保持原有3代Cygnus-X 的強度與扭轉鋼性下,重量也減輕629g,其他輕量化部份包括前叉減輕830g(10%)、搖臂607g(40%)、前輪框107g(6%)、後輪框670g(16%)等,整體而比前一代Cygnus-X 輕了3Kg 以上。 其中包括輪框、前叉與搖臂,更是屬簧下重量的一環,讓整車操控更加靈活。 而全車車體尺寸如軸距等,因為整體操控感的訴求,則比三代略為增長一些。

這次YAMAHA 原廠也照例提供經過認證,不會破壞車輛安全或性能,其中包括毛毛蟲座墊、後靠背、座墊置物袋以及不鏽鋼踏板。 不鏽鋼踏板與市面上改裝金屬踏板有很大的不同,上面有用來止滑的橡膠塊,不會像一般的金屬踏板一遇到下雨就非常滑。 即使上市好些年,四代與五代勁戰仍讓人傻傻分不清楚! 五代勁戰的頭燈從沿用四個世代的H4鹵素大燈改為反射式LED,燈具模組得以小型化,加上更流暢的車體線條與尾燈具,整體視覺更純熟洗練。 什麼環境就用什麼車,咱們騎的機車與台灣社會型態息息相關。

  • 強大的零件後勤、漂亮的外型、優異的體質,讓俗稱”天鵝”或”勁戰”的Cygnus-X在剛出社會甚至是剛拿到駕照的年輕族群來說是種非常具吸引力的選擇,可以說是自2002年以頂級迅光的繼承者發表後,至今16年來台灣125級距最受歡迎的運動速克達。
  • 在台灣將排氣量從100cc改為125cc、125cc改為150cc讓動力升級的人相當多,因為在市場上有許多廠商販賣排氣量升級套件,所以在改裝上相當容易。
  • 實用性方面,座位下的大容量置物箱,可放置全罩式頭盔;腳踏空間更寬更廣,讓駕駛感覺更舒適。
  • 再來的新增配備是手機12V充電孔,讓智慧手機成為一路隨行的移動裝置。

SVMax 125’第二代,NPA EV4引擎改成離心式潤滑,用以改善引擎機油潤滑問題,曲軸也從日本山陽特殊鋼進口,並引入與山葉大型重機引擎相同電鍍汽缸技術,稱之為GP cylinder。 YAMAHA在電鍍的材質上有異於光陽、三陽採用的鎳基(Ni-Sic)成分(硬度:三陽514Hv、光陽529Hv)。 而是在GP的工廠賽車中曾使用的鎳磷基(Nip-Sic 硬度750Hv以上),故在商品導入時採用GP cylinder之名稱以突顯其技術經過MOTO GP考驗的高科技感。 其實,GP cylinder就是硬度(耐磨度)更高的電鍍汽缸。 以下為風光系列各版本風光Forte,1996年發售,前輪為股煞配置,無第二LED煞車燈,斜板進氣口為垂直柵欄設計,車殼顏色為單一車色。

20-60km/h加速快, 一手油一直到扭上6000餘轉時,加速力開始放緩,但此時車速已約100km/h。 個人認為,馬力雖然不是125級綿羊的優先賣點, 但如果由高手操刀在都市中使用,新勁戰125的戰鬥力絕對會超出其他司機的預算。 2011年9月,台灣山葉為紀念CYGNUS-X(勁戰)車系邁入第十年,推出New CYGNUS-X(新勁戰)帝黑紀念版,限量500台。 全車顏色採消光黑與亮光黑交錯設計,大燈與尾燈反射面均採亮紫色電鍍設計。 新風光,約在2002年發售,外型同風光Deluxe,但方向燈改回黃色燈殼,也取消了第二LED煞車燈。

從類比化油器步入數位電噴,二代勁戰見證了速可達動力演進。 應該是一次變太多,腳步走得過快,前衛的Cygnus-X並沒有一上市就轟動,而是等到2004年首次小改(SR版本) 導入活潑的雙配色,甚至下猛藥限量發售Rossi限量版! 台灣是速克達王國,勁戰是台灣速克達之王,也是台灣國產史上首款運動型速克達。

CYGNUS D(部份海外市場稱為CYGNUS R)在1996年發售。 產品定位在先前發售的XC125T高階版,前輪配有碟盤煞車,大燈則被設計在前斜版處。 )是日本山葉發動機公司製造販售的一款輕型速克達,型號是「XC」。 雖然以前所有的型號都是日本生產,但現在都是由台灣山葉機車生產。 2013年,CYGNUS-X進行小改款,將大燈燻黑與尾燈反射面改為紅色電鍍,並同步推出CYGNUS-X銀翼特仕版(金、黑配色),大燈與尾燈反射面均為燻黑設計。 Yamaha125級小綿羊Cygnus系列,英文名字雖然是天鵝,但台灣和澳門常用名字是勁戰。

記得當時看見新車照片就有點像第一代的味道,直至今日在代理看到真車後有更強烈的感覺,同時跑味更濃。 因為據廠方資料顯示,今代4V的開發概念是最佳操、跑的優異綿羊,跟上一代的簡潔、勁穩健的概念有明顯分別。 2009年,台灣車手陳貿宏先生,騎乘New Cygnus-X新勁戰 125挑戰日本全日盃最高等級Open組,創下首次台灣車手拿下優勝的紀錄,更是首次以速克達車種戰勝擋車的先例。

香港SEO服務由 https://featured.com.hk/ 提供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