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9大優點

也就是說:當人們將「未知」視為對被取消的對象,人類的知識奮鬥在於拓展「已知」的邊界,那麼「未知」是「尚未獲知」,是人們的知識目標。 但若人們將「未知」視為人類生命中必然存在的領域地帶,人類智能終究無法主宰「未知」,那麼人們就發現「未知」是自己認識活動能夠生生不息的本體論條件。 這裡以「關於…的學問」的表達法來說明何謂心理學,似乎就把「…」,即「心理」,視為實在的對象。 因此去掌握這如實在之物的「心理」,就成為心理學回答「人的心理是什麼?」的起點,並以所得到的答案來充實心理學這門學問。

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

2008年,與花教大諮商心理學系合併,更為現名,為全臺灣唯一學術領域涵蓋心理科學、諮商心理學、臨床心理學之心理系所,頒授學士、碩士學位。 ),簡稱東華人社院,成立於1995年,為國立東華大學創校學院暨八大學院之一,是世界著名文學大師王靖獻(楊牧),暨創辦香港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後,返國創辦的臺灣第一座人文社會科學院。 終於,我也開始有勇氣嘗試不一樣的教學活動,在生涯課裡把學生帶出去,讓學生走出舒適圈去經歷不同的視野。 課堂上來分享生涯經驗的不再是心理師或心理學 家,而是上述那些活生生的努力想走一條創新卻人煙罕至的生涯路,我想讓學生知道這世界的生涯實踐有很多方式,藉此打開他們的生涯想像。 我也讓學生在週末出 去換工,透過勞動體會在地生活,也同時磨練那總被視為不起眼的實際操作能力。 許多教和學的活動是透過我和學生一起實作、共學、與共構完成的,常常我自己也 沒有清楚的答案,我和學生都必需在模糊不確定中摸索一同建構我們的學習。

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 專業選修課程

「中山—東華」中文研究生聯合論文發表會,為中山中文與東華中文共同合辦,每年東華中山兩校互訪與學術交流的重大盛事,期望強化兩校學術研究風氣與校際交流,首屆在2011年舉辦於國立中山大學。 2020年,「亞太區域研究博士學位學程(APRS)」成立,為全英語授課的博士學位學程。 志學車站距離東華大學僅需步行約 10 分鐘,每天均有普悠瑪、自強號停靠,學生直接搭乘火車返鄉更方便。

因此,即便有種種儀器似乎可以穿透身體表面,即便我們可以從種種顯示器上「看到」身體內部狀態,但我們還是難以宣稱我們掌握了「真相」。 也因此,儀器所生產出來的數據與圖像仍是「發生了什麼事?」的文化歷程中的一個步驟形式,不是文化之外的真相。 從「我不舒服」開始,文化裡的話語將身體感受客體化或物項化,使其成為得以進入語言的運作形式,繼之以知識系統編出某種「違『常』」,如「內分泌失調」或是「違反天理」,來回答「發生了什麼事?」的發問。 然而現象學觀點質疑這種實在的信仰,因為這是以我們沒有直接經驗到的理論性解釋來說明我們的直接經驗;我們因此並未忠實於自己的經驗,而是以對身體內在的想像(或理論)來籠罩直接的經驗。 這裡就顯現出來,實證主義的知識目標是去獲得對實在的描述(極致的形式是以數學模型來描述),所得到的知識被視為真理。 而後實證主義的知識目標則在於奮鬥不懈地逼近實在,在每一次研究活動中提出對於實在的假設,經過程序方法的驗證(verifying; testing),獲得了暫時成立的理論。

  • 之後我漸漸體會到,沒有實踐過的想法可能不是真正的 重新選擇。
  • 「2022英語、雙語與全英語教育之意義與實踐論壇」係由國立東華大學師資培育中心之外語領域中心與特色發展計畫,以及英語培力研究院籌備處共同辦理。
  • 目前主流的心理學研究活動理念正是依循著後實證主義的實在論觀點與研究操作,以「假設-驗證」(hypothesis-testing)模式為範本。
  • 傅柯則指出,當我們面對代表人存在真實荒謬性的瘋狂時,就像現實政治的管理,我們對於瘋狂的認知,只是藉由理性與非理性的歸檔所催生的各種正常化(normalization)方便法門。
  • 就像胡塞爾原本設想的現象學是為了給予知識嚴格的基礎,讓諸種學科的認識成果有堅實的地基,不過後來的發展卻呈現為對人之種種存在特徵的揭露。
  • 1987年7月,臺灣省立花蓮師範專科學校改制為臺灣省立花蓮師範學院,當時設有語文教育學系、社會科教育學系。

實在論的科學工作是雄心壯志的,以不斷開創人類的智性成就為目標;這種將宇宙萬物納入人的知識系統的努力顯現了一種人與世界的關係。 而存在論的知識工作者則將自己視為宇宙生命的一部分,以「領受」的方式與姿態來面對世界的顯現。 我們因此可以看到,以「未知」為佂服對象的知識工作,其人類存在的圖像(包括了人與自然的關係)是不同於以「未知」為生命本質的存在圖像。

2016 年《遠見雜誌》大學排名調查中「國際化」項目,東華大學評選入全國前 15 名。 東華大學目前與五大洲逾 160 所國際知名大學簽訂合作交流協議,積極與世界知名大學建立雙聯學制。 每年提供超過 200 位國際學生交換名額,可前往捷克、波蘭、美國、韓國、日本、大陸及港澳等國家與地區。 在校內,除了有 400 門英文授課課程與外語自學平台外,學生亦可申請全英語授課之學士班,藉此與來自世界各國的外籍學生共同學習與交流,拓展國際視野。 東華大學為提升學生學習成效與就業競爭力,整合教學資源,重新規劃課程設計,為國內第一所開創及全面實施課程學程化大學。 由各學系依其特色、定位將課程模組化,再結合不同的模組形成學程,學生透過系統化、彈性的課程設計,除專業課程的深度學習,亦可依其志趣與能力自由跨修增進學習廣度,並配合與學、產業界合作及實務實習課程,提升跨領域能力及多元專長,以契合就業需求。

同年10月29日,人社三館新建工程因多次延宕及頻繁更換廠商,相關預算遭到立法院凍結。 同年,管理學院自人社二館遷至管理學院大樓,人社二館完全移交與人文社會科學學院使用。 而創新生涯先鋒的故事就更精彩了,這些社會創新先鋒者的年齡可能比我小兩輪以上,他們對社會的關懷與對社會價值的投入,真讓我自嘆弗如。 這些故事同時是真實也是不真實的,真實的是他們真的活出一條生涯路;不真實的是,他們選擇了一條很少人會選擇的生涯路。 而這些社會創新 先鋒者看到社會的問題,透過不同的創新方式去回應去解決。 最奇妙的是,我在他們身上學到,有時表面看到的問題可能不是真正的問題,真正的問題需從身體力行 中深度去理解,而解決問題為社會帶來改變的同時,竟然也可以變成一種商業模式,變成實踐者自己職涯的一部份。

這裡也就顯現出實證主義的心理學沒有它自己所宣稱的那麼無辜,那麼地忠於外顯現象;它是以線性因果論所建立起來的實證機械觀來看世界與人的心理。 「2022英語、雙語與全英語教育之意義與實踐論壇」係由國立東華大學師資培育中心之外語領域中心與特色發展計畫,以及英語培力研究院籌備處共同辦理。 本次論壇於12月2日邀請各界專家學者共襄盛舉,採線上會議形式,以專題演講及圓桌論壇方式進行。 與會貴賓包括新加坡新躍社科大學、英國南安普敦大學、校內外執行EMI、雙語課程教師,以及泛太平洋大學聯盟教師與國際學者。 以 「心理科學研究與應用組」、 「臨床心理組」、 「諮商心理組」為主軸從事課程設計,以培育專業諮商、臨床心理暨心理相關工作人才為宗旨。 2015年,中國語文學系停招語文科教學碩士學位班,並成立中國語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 臨床與諮商心理學系(原國立東華大學)

本系的師資主要由「心理科學研究與應用」、「諮商心理學」和「臨床心理學」領域教師所組成,除了本系的整體介紹,我們建議考生和家長可以從系網頁的教師專長、經歷、研究成果、以及授課科目的說明中,探索未來學習的輪廓與範疇。 此外,歷年來本系師生積極投入各類型的社會實踐與志願服務,形成優良的傳統,有助於催化情境學習並培養實踐能力。 本系包含諮商心理、臨床心理,以及心理學科學研究與應用三個領域。 與他校心理系相比,在助人專業方面,學生可以更多元地學習不同類型的心理治療理論與技巧,廣泛地應用在學校、社區、醫療體系等助人相關機構;在心理研究方面,學生可學習實驗設計、統計測驗等量化研究的專業知能,也可學習訪談、觀察等質性研究的專業知能。 2017年,與日本廣島大學(Hiroshima University)社會科學研究院簽署雙聯碩士學位計畫。

以這樣的方式,現象學心理學的心理病理學解明了「人受苦於心理疾病」的經驗現象,重新描述了人於受苦之中所產生的世間關係變化。 人的世間關係變化其實就是人與人、人與物、以及人與週遭的倫理秩序變化,這個理解本身即是一種實踐:以不同的方式觀視受苦之人。 而隨之展開的心理助人行動也就會帶著人與人之間相互對待的倫理秩序照見,也就呈現為一種倫理行動(註三)。 我們因此可以看到,當人們對「我不舒服」發出「發生了什麼事?」的問號時,文化就滲入了身體經驗過程之中;或者說,身體不適經驗也正是一種文化歷程。 這裡,「生物醫學論述」跟「祖靈論述」功能上是並列的、一致的,都是人們啟動「消病」、「護生」、與「解厄」等的理解與行動中的一環,都是文化下的運作,沒有一個比另一個更加真實。 如此,我們也就可以明白,重病者與家屬既會相信尖端醫學科技的解釋與醫治,也會求神問卜。

實在論的發展,首先是於「外在世界獨立於人的意識之外」的理所當然上,認為人類感官經驗所得的即為實在。 如看到太陽每天東昇西落,認為人類居處的大地是宇宙的中心,太陽與其他星辰是圍繞著人類大地而轉動。 伴隨著這樣的認識,人類也經驗到太陽運行的軌跡有個循環的差異,隨之所律定的曆法可以成為人們活動的依靠。

之後我漸漸體會到,沒有實踐過的想法可能不是真正的 重新選擇。 是否聽完仍舊回到那個舊慣習,走不出舒適圈,也走不出直線敘事 發展的迷思? 當然多數學生都懷抱夢想,不過一旦被問及「那你/妳願不願意試試看」之類的,多數學生的回答是「我可能做不到」、「那要花很多時間和精力」、 「太難了」,最後種種夢想也就無疾而終了。 我出生在嬰兒潮的年代,也在成長過程中見識過台灣的經濟起飛與奇蹟,同時是在直線敘事的軌道上一路前進。

以心理疾病為例,現象學心理學的思考會注意到,現下當我們談論心理病理學時,我們早已在既與的生物醫學實在(bio-medical reality)知識體系內。 因此要離開此一體系而直接面對現象,必要的一個手法是回到原初的經驗中。 這裡,我們要指出真正的關鍵在於分辨這個「原初」到底指的是什麼。 我們以一個問題來說明這個分辨的意涵,即,生病的第一因是什麼?

2005年,母體學校改名國立花蓮教育大學,成立人文社會學院,下轄中國語文教育學系、社會科教育學系、教學心理與輔導學系、鄉土文化研究所、民間文學研究所、英語教學學系。 社會科教育學系史地組與鄉土文化研究所整併為鄉土文化學系暨碩士班。 社會科教育學系社科組與社會發展研究所整併為社會發展學系暨碩士班。 2010年8月,民間文學研究所併入中國語文學系為民間文學碩士班、民間文學博士班。

此時,理解不是必要的,直接的「消除不適」行動才是最優先的項目。 當直接行動無法奏效,或是不適感難以獲得相應的緩解,人們就會開始想要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不論是「昨晚吃壞了」、「可能受了風寒」、「血壓高了」、甚至是「祖靈不滿意」,都可能成為,且可以並列為,人們理解自身經驗的論述。

「理論間的對話」成了心理學的學術活動核心,而對於現象的自然觀察就不再必要。 自然而然地,研究程序與標準化的實驗室成了從事「理論間的對話」的研究者所擁有的共同「現象-實在」。 依循後實證主義的心理學也就一步一步脫離一般大眾的生活現實,建立了自己的學術研究生態圈。

不過這個「起點」並不簡單也不是毫無疑問;一旦這個知識起點有所變動,也將影響心理學的知識基礎。 我們一般都把「空間」設想為客觀的、可以由X、Y、Z軸界定的外在現象。 然而,從溫尼考特(Ronald Woods Winnicott)等英國精神分析中間學派的觀點來看,「空間性」並不是一個客觀的外在現象,而是在生命的早期,與照顧者的親密互動中逐漸成形的。 在這一集的《慢讀漫談》裡,我們將從翁士恆老師的解說與其他兩位老師的對談中,進一步討論「空間性」的議題,以及現象學與精神分析在此經驗上的對話。 一方面,精神病院是現代社會應對「瘋癲」的隔離機構,保障了社會機能得以繼續運作而不至於遭到破壞;另一方面,它又是不幸與苦痛的匯集地,肯認了患者的患病經驗、目睹精神疾患帶給他的困擾,以及因為這個困擾所導致無法控制的殘酷意念和行為。 一方面,精神病院是現代社會應對「瘋癲」的隔離機構,保障了社會機能得以繼續運作而不至於遭到破壞;另一方面,它又是不幸與苦痛的匯集地,肯認了患者的患病經驗、目睹精神疾患帶給他的…

臨床心理學:以歐美思維和本土文化的揉合土壤為學習場域,落實多元典範方法論,橫跨「理論」、「實習」、「服務」和「研究」四重構專業成長。 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承襲楊牧的創院精神,以自由主義、創新思維、批判性思考為核心,設有六大研究中心,2017年以「社會科學」領域進入ESI全球排名1%。 2019年,「華語文教學國際博士學位學程(TCSL)」成立,為全國第一個專收國際生的華語文教學博士班。 同年,財經法律研究所、法律學士學位學程、法律學士學位學程暨原住民專班,合併為「法律學系」暨原住民專班。

接續這個論述脈絡,本文以一種「態度的改變」:由「承認終極實在的無法通達」轉換為「將『未知』迎納於人的生命之中」,引進存在論的特徵,以及奠基於存在論的知識工作。 這樣的鋪陳雖然簡單,但大致上符合了實在論與存在論之間的核心差異。 到這裡,我們就有了足夠的脈絡來介紹現象學心理學,還有它奠基於存在論的知識之道。 這裡顯現出一個科學家,以籠罩於奧秘之中的心情面對著生命及宇宙的廣大無邊,在尋思與理解的工作之中也同時感受到自己所做所為的渺小謙卑。 做為上個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愛因斯坦如此描述自己的科學知識工作,顯露出一種以「未知」做為基底的存在樣貌與科學態度。 雖然上述引文片段示範了一個以存在論與實在論兼俱的自然科學研究知識工作,但更多研究者在從事科學知識工作時是僅以實在論為基礎的。

人活著,但通常對活著這件事毫無瞭解,活著(existing; living; being)成了人們最切近的奧秘,最切近的未知。 心理學本來就是關於人類自己的學問,而現象學心理學謹慎地不將「心理」視為一個如外物一樣的東西,而是把握這個反身性來面對人類自己的存在。 現象學心理學也就走上了存在論的知識工作之路,是關於人如何活著的知識工作。 現象學心理學首先由德國現象學哲學家胡塞爾提出,做為現象學哲學的一個環節,同時也具有澄清心理學概念的功能,可以為心理學研究的基礎。 不過,隨著接續的學者如海德格、沙特、梅洛龐蒂(Merleau-Ponty)、呂格爾等在現象學的發展上產生影響,現象學心理學的內涵也隨之變動。

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

此外,現象學心理學進入心理學領域後,原先胡塞爾所設想的,為心理學奠基的功能並沒有出現,它反而成為種種心理學流派之一。 就像胡塞爾原本設想的現象學是為了給予知識嚴格的基礎,讓諸種學科的認識成果有堅實的地基,不過後來的發展卻呈現為對人之種種存在特徵的揭露。 目前主流的心理學研究活動理念正是依循著後實證主義的實在論觀點與研究操作,以「假設-驗證」(hypothesis-testing)模式為範本。 此外,上面的看法也含藏了這樣一個觀點傾向:繁雜的現象對於實在的表徵不如既有的理論來得精確,因此主流心理學研究者大多不再以觀察現象來提出假設,而是從文獻資料庫中搜尋先行研究者所提出的理論或研究結果,再提出假設來加以修正或推翻。

太魯閣客運、花蓮客運每天均有班次開進東華大學校內,平均一個小時一班,學生可直接從教學區搭乘客運前往市區、花蓮火車站,提供學生一個更安全、舒適的交通方式。 「在舒適中,突破才是關鍵。」接下東華大學 Toastmasters 社長一職的 Sean,過程中為了獲得美國國際總會的登記,他奮力招募新血社員,更因此找到一群願意和他同甘共苦的夥伴。 他認為Toastmasters 不僅訓練自己演說發表的技巧,更是養成人際溝通協調的能力。 又因為一堂社區執行方案作業,讓 Sean 組織起「延長線」團隊,他們關心玉里教育問題,採社企的方式走入鄉村,期盼有朝一日能做出一番改革。 這一連串的經驗讓 Sean 明白:當你找到自己想成為的模樣,你便會投注所有的熱忱,努力地往前邁進。 畢竟學習慣習非一日可打破,在我所教的學生當中大約有三分之一是有熱情和意願將他們的想法付諸實踐的。

2014年,公共行政學系碩士班取消國家行政與公共政策組、大陸與兩岸事務組之分組。 同年5月,人社三館新建工程因新承包商不堪資金壓力,再度停工。 國立東華大學成立於 1994 年,共有三個校區,壽豐校區面積達 251 公頃,適合學術研究與生活的優良環境。 美崙校區現規劃為東華創新研究園區,協助東部「創新產業聚落」發展。 屏東校區位於屏東海生館內,直接利用館內硬體設施與專業研究師資,培育海洋生技產業高科技人才。

國立東華大學111學年度校慶盃慢速壘球競賽在徐輝明副校長、體育中心楊昌斌主任及林國華組長致詞下拉開活動序幕,並於11月19日圓滿結束。 經過刺激的3戰2勝制,最後由會計系奪得冠軍,電機工程學系獲得亞軍。 可能需要協助個案處理癮疾與物質濫用;家庭、親子和婚姻問題;自殺;壓力管理;自尊問題;以及與老化、心理與情緒健康有關的議題。

回顧2011至2012年間,我陸續聽到校內不同領域的老師談起他們的社會參與以及社會實踐的熱血故事,當時令我心好嚮往之。 那段時間也剛好是我生命經驗 陷入低潮的時候,對於人生和專業發展有諸多的困惑與質疑。 在2012年當時還是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現為科技部)公告徵求跨學門整合型計畫「全球架構下的臺灣發展:典範與挑戰」,幾位校內不同領域的老師開始聚集一起腦力激盪撰寫研究計畫。 事後來看,加 入人文想像與社會創新整合型研究團隊的三年期間,就像是那另一扇門,把我從專業耗竭和抑鬱中帶出來,也意外的成就了這一趟很特別的學術研究之旅。 李維倫,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學士,美國杜肯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 專長於臨床心理學、現象學心理學、質性研究方法論、本土心理療癒、偏鄉兒童心理扶助。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