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gm7大著數

Sony 24mm sonygm F1.4 GM 在光圈全開 F1.4 時確實有輕微的彗星像差,但縮至 F2.0 時就已經改善不少。 Batis 25mm F2 則在 F2.0 光圈全開時就已經幾乎沒有彗星像差的存在。 這組測試我一連換了好幾個場景才測出結果,原因是其中一顆鏡頭的色散抑制實在太強…我怎麼拍都拍不出來,後來挑了這個場景才明顯分出兩顆鏡頭的高下。 Sony FE 24mm F1.4 GM 的呼吸效應明顯比 Batis 25mm F2 還要嚴重,Batis 的呼吸效應我覺得還算是尚可接受。 前面提到,Sony GM 系列主打的就是高精度研磨的 XA 鏡片,可有效抑制散景光點中洋蔥圈的形成。

  • 廣角鏡在「對比度」上的拿捏其實算是兩面刃,因為對比度較高的鏡頭會讓人感覺更加銳利,但相對的,高對比也會犧牲較多的亮暗部細節,這對超廣角鏡頭來說並不全然是好事。
  • 安裝於該產品或透過該產品存取的部分或所有軟體 / 服務可能會變更、中止、移除、暫止或終止,而不另行通知。
  • Sony GM 在第一、二組的鬼影面積較大,受影響的區域看來也較大一些,至於兩顆鏡頭在逆光時都維持了水準之上的對比與飽和度。
  • 這一切都還是未知數,因為就我之前的體驗來說,「Batis」系列已經是十分出色的鏡頭,像是光圈全開就十分可靠的畫質、輕巧的體積、優秀的抗耀光、水準之上的散景表現……它的確是顆可獨當一面的好鏡頭。
  • 在設計和每一枚鏡片的製造過程中,球面像差的精準控制能力強化了景深拍照效果。

這主要是因為不同鏡頭在鏡組、對焦設計上都不同所致,同時鏡頭在對焦的過程中也會輕微的改變焦距。 雖然就光學規格來看兩者有明顯差異,但以價格來說,Sony 24mm F1.4 GM 與 Batis 25mm F2.0 幾乎可視為同一等級的產品。 四個 Sony 原創 XD (極高動態) 線性馬達、浮動對焦機制和進階鏡頭控制可實現高精準自動對焦,對焦時的追蹤性能與前一代型號相比提升大約 2 倍。 全新的光圈元件也有助締造高速,在光圈縮小的情形下拍攝,還能達到全自動對焦追蹤性能。

sonygm: Handycam 數位攝影機/配件

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查一下這兩顆鏡頭的 MTF,Batis 很妙的是 MTF 曲線到邊角反而上揚,至於 Sony 則是一般正常鏡頭的 MTF 曲線。 我是測試完之後訝異於 Batis 的邊角畫質才去查 MTF,沒想到這樣的結果也與兩鏡的 MTF 數據相符。 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 JavaScript 語法,這並不會影響到主要內容的陳述;但部分瀏覽器技術上相容性較低(IE),可能會影響部分顯示內容,如果內容跑版,建議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或是更換為相容性較高的瀏覽器(Chrome、Firefox、Safari)。 回到一般的用途,我認為 Sony FE 16-35mm F2.8 GM 在風景以及旅遊與風景方面的題材上仍然最為泛用,在旅行的過程中,我大多數喜歡用 16mm 的視角來納入較寬闊的風景。 在生活與旅途中,這種「能超廣、能特寫、能淺景深,同時具備不錯的發色與柔和散景」,應該僅只有 Sony FE 16-35mm F2.8 GM 能具備這些全部特質。

況且,有時候我們並不是一定想要拍得非常廣,透過 16mm 的焦段,稍加習慣後就很容易拍出透視非常端正的照片。 在我心目中,它屬於一顆可以兼顧風景拍攝與生活隨拍、泛用性極高的鏡頭,甚至拿 16mm sonygm 用作街拍也無不可。 我十分喜歡這顆鏡頭在晴天下的表現,它的顏色並沒有比 ZA 鏡頭、Loxia 系列、Batis 系列來得更濃,但相較於其他的「GM」鏡頭,Sony FE 16-35mm F2.8 GM 的顏色表現則略顯鮮豔一些。 過往我開箱過、印象最深刻的乾淨鏡頭是蔡司推出的 Loxia 21mm F2.8,它驚人的銳利度與純淨的表現至今讓我印象深刻。 如果以這幾張夜景而論,我覺得 Sony FE 16-35mm F2.8 GM 有不亞於 Loxia 的純淨度。

sonygm: [聊攝影315] Canon RF 鏡頭推薦整理,所有 Canon RF 鏡頭規格整理

畢竟在我的使用經驗中,Batis 已經算是非常高水準的鏡頭了,而且單論上市定價的話,兩者也僅僅只差了 100 美元而已,若測試出來 Sony 24 GM 真的只是光圈大一級的 Batis 25,那我也不會太意外就是了。 sonygm 這樣的測試結果並不會太令人意外,因為兩者都是大光圈、小口徑的鏡頭,但若都開啟數位修正的話,兩鏡從 F4 開始後可以不用太擔心邊角失光的問題。 其實這只是一張由 A7R3 機身拍攝的機身直出照片,沒有經過任何的亮暗部曲線調整,即便是從室內往外拍攝並直打太陽的狀況下,你還是可以看到照片下方暗部的細節依稀可辨,同時右上方正打太陽的部分反差與對比也非常清楚。 若要在這樣高反差的環境下拍出這張照片,不只需要品質較佳的鏡頭,也必須要有動態範圍較高的機身才行。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它 F2.8 的大光圈,以及 Sony 超廣變焦鏡中無人出其右的 sonygm GM 畫質。 我認為散景的美醜是很主觀的一件事,GM 雖然較好,但單看縮圖兩者並沒有這麼大的差異。

sonygm

這顆鏡頭為 sonygm TAMRON 為 Sony A7 所推出的鏡頭,鏡頭代號為 A036,焦段為 28-75mm,恆定光圈 F2.8,重量為 550 克重,官方定價為 $26,000。 這顆鏡頭代號為 SEL24105G,規格為 mm F4.0,重量 663g,官方訂價為 $41980,與 Sony A7R3 一同發表上市的鏡頭,一推出即受到市場觀注,上市後我也馬上入手,成為我現在最常用的鏡頭。 這顆鏡頭代號為 SEL2470Z,規格為 24-70mm F4.0,重量 426g,官方訂價為 $34,980,鏡頭代號尾端有 “Z” 代表是 Sony 與 ZEISS 蔡司技術合作所推出的鏡頭,在鏡身上一 「藍底白字」的 ZEISS 字樣貼紙成為最顯著的特徵。 雖然說玩相機不必事事都攻頂,讓預算做最有效的分配是比較聰明的辦法,但我還是建議有機會不妨也嘗試看看這顆鏡頭吧。

sonygm: 視角比較

全新設計的高功率直接驅動超音波對焦馬達 專為這款鏡頭最佳化,與先前的對焦驅動系統相比,驅動力提高將近三倍。 全新 DDSSM 系統增加的驅動力,能夠提供更快速、更精準且更安靜的自動對焦驅動功能,無論拍攝靜態影像或影片均可享卓越性能。 全面採用頂尖技術,提升了 G Master 的性能,創造穩定高解析度,且即便使用最廣的 F1.4 光圈設定,也能提供柔和、自然的散景。 大致上 Sony 在 F2.0 就已經幾乎沒有口徑蝕了,這有點令人意外,因為 24GM 是口徑僅 67mm、十分輕巧的一顆大光圈鏡頭。 Batis 的口徑蝕則比較嚴重一點,縮至 F2.8 還是有些許的口徑蝕,直至 F4 才有所改善。

因此,若你可以接受 FE mm F4 G 的重量,那麼這顆鏡頭應該也會是個可以考量的選擇,只是需注意的是它的口徑是 82mm,若加上遮光罩,放在攝影背包內可能會需要比較寬一點的空間。 透過高質感的產品開箱、深入的器材剖析,以及機身直出的實拍照,來介紹並探討 Sony E 接環全片幅系統中的每一顆鏡頭,包含定焦、變焦、ZA、G、GM 鏡頭都在其中,副廠鏡頭如 Tamron、Batis、Loxia、Voigtländer、Laowa… 亦有涉獵。 在未來「Sony 全系列鏡頭開箱」將以介紹完 Sony E 環全部的 26 顆原廠全幅鏡為目標,並持續分享關於 Sony 相機系統的所見所得。 而且若是單純日常使用的話,這兩顆鏡頭的差距其實並不是那容易分辨,況且本篇測試照是搭配 4,200 畫素的 Sony A7R3,換言之,若搭配的機身是 2,400 萬畫素的 A73 或是 A9,那麼畫質的差距可能會小到難以察覺。 令我有點意外的是 Sony FE 24mm F1.4 GM 的抗耀光表現與 Batis 25mm F2 似乎互有勝負,理論上 Sony 採用的鏡片數較多,抗耀光可能會略遜於 Batis,但從測試照看來 Batis 的光斑比較明顯,尤其是第三組範例 Batis 出現了彩虹狀圓弧光斑。 Sony GM 在第一、二組的鬼影面積較大,受影響的區域看來也較大一些,至於兩顆鏡頭在逆光時都維持了水準之上的對比與飽和度。

sonygm: UHF 專業型無線麥克風

最短對焦距離在 24 mm 時為 0.21 公尺,70 mm 時為 0.30 公尺,最大放大倍率則為 0.32 倍。 如需要選擇適合您的字級大小,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 如需要列印,可利用鍵盤 Ctrl + P 使用瀏覽器提供的列印功能。 這顆鏡頭代號為 SEL1635Z,規格為 16-35mm F4.0,重量 518g,官方訂價為 $39,980,為 Sony A7 使用者最多人使用的超廣角變焦鏡頭。 這顆鏡頭畫質表現非常出色,以及微距近拍能力不錯,最近對焦距離為 38cm,放大倍率為 0.31 ,做一般生活拍攝用途,這顆鏡頭確實用性較高一點。 或許以前我們並沒有這麼多選擇,但現在隨著各家無反推出新鏡頭,超廣角鏡頭下探 14mm、12mm 或甚至是 10mm 都已是選項之一,那麼使用 Sony FE 16-35mm F2.8 GM 就變成是一種最中庸的選擇。

作為 Sony 旗下頂級的「GM」鏡頭,Sony FE 24mm F1.4 GM 可說完全值得起它的售價,也絲毫無愧它的 GM 之名,即便搭配高畫素的 Sony A7R3,在使用上也幾乎沒有畫質上的疑慮,即使是 F1.4 光圈全開就擁有完全可用的畫質。 Sony FE 24mm F1.4 的 sonygm 22 道芒非常平均整齊,但要到 F8 之後才比較明顯;Batis 採用 9 枚光圈葉片,星芒也十分合理的是 18 道芒,但星芒不太平均,有些是收斂的,有些則是分岔的。 有錄影需求的使用者應該會比較在乎「呼吸效應」的表現,這意味著對焦點「由近至遠/由遠變近」時「視角的變化」,這點也是電影鏡頭特別著墨的部分。 抑制呼吸效應較好的鏡頭,在改變對焦點時視角幾乎不會有任何改變,反之視角則會有大幅度的前後移動,猶如鏡頭在變焦一般。 以下五組範例中,兩顆鏡頭都設定為光圈 F2.0 拍攝,當然 Sony 可以再開大一級光圈為 F1.4 以求得更淺的景深與更柔的散景,但此處我們還是以「條件相同」為比較基準。

sonygm: [聊攝影237] Sony A7 鏡頭推薦 ,平價入門鏡頭, GM 追求畫質表現

裡提到,這顆鏡頭雖然 28mm 不算甚廣但也實用 70mm 生活用途也算好用,雖然鏡頭質感廉價,同時畫質算堪用,但體積與重量十分輕巧,做為全片幅入門鏡頭,這顆真的十分推薦,再者重量不到 300 克重,價格便宜也是其優點。 優點:畫質銳利、邊角畫質幾乎沒有減損、抗耀光優秀、散景表現良好、發色舒適宜人、放大率中上⋯⋯ 堪稱現階段泛用性最完美的超廣角鏡頭。 但說真的,這本來就是一顆超廣大三元,能有這樣的散景與立體感已讓我相當驚艷,並且在最近對焦距離拍攝時,畫質也並沒有什麼減損,即使是 f/2.8 全開依然相當銳利。

sonygm

想要了解更多不同的鏡頭和攝影知識,都將在Sony 數位教室,歡迎訂閱頻道。 這是一個既生瑜,何生亮的問題,如果說是以全新品價格來看,並以畫質與散景為優先考量,那麼 Sony FE 24mm F1.4 GM 無疑會是比較好的選項。 但別忘了,Batis 25mm F2 是 3 年前推出的鏡頭,考慮到特價與二手價格,如果並非要求趨於完美的散景表現,那麼 Batis 也仍舊是預算稍低時很好的選擇,況且它的邊角畫質還比 GM 更好。 即便 Batis 25 已經相當出色,但從測試結果來看,Sony 24 GM 卻是一顆比好還要更好、以更高標準打造的鏡頭,並且在過半的測試項目上都勝過 Batis。

sonygm: α 數位單眼相機

在所有比較圖中,位列圖片左方的都是 Sony 24mm F1.4 GM,右方的則是 Batis 25mm F2。 最新鏡頭設計技術可減少惱人的影像偏移與視角差異,締造流暢、生動的影片畫面。 XD 線性馬達可提升自動對焦及追蹤性能,以高影格率錄製精緻細節。

從以上測試可以看到 Sony FE 24mm F1.4 GM 擁有非常出色的色散抑制能力,在光圈全開 F1.4 時就與 Batis 光圈 F4 時的表現相若,並且在 F2.8 之後幾乎察覺不到明顯的色散。 Batis 除了大光圈的紫邊之外,在焦外也有「綠邊」的狀況出現,大約要到 F4 之後表現才比較穩定。 差距非常明顯,除了幾乎沒有洋蔥圈之外,Sony FE 24mm F1.4 GM 的 11 枚葉片圓型光圈也發揮了關鍵作用(編按:24GM 是目前光圈葉片數最多的 24mm 自動定焦鏡),直到 F4 還大致維持接近正圓的表現;反之 Batis 縮一級光圈到 F2.8 光點就已經呈現多邊形。 上面五組範例中,兩者大致上都有明顯的差異,Sony GM 的散景光點比較接近正圓形且亮度均勻,而另一方面 Batis 則有輕微的旋轉散景(口徑蝕,見第三組後面是碎石牆面那張尤其明顯),散景光點略有一點輕微的色散。 對焦點位於畫面中央,取上圖邊緣 600×400 Pixel 比較畫質。

35mm 對於人像拍攝來說應該是非常好運用的焦段,過往我所開箱過的中長焦段的 GM 鏡頭中,大多具備散景柔和、逆光表現通透的特性,這對廣角的 Sony FE 16-35mm F2.8 GM 來說同樣適用。 誠然,這些照片都是在 F2.8 光圈全開的狀態下拍攝,但其實即使是縮光圈,它依然有著還不錯的散景,原因在於這顆鏡頭用上了 11 枚光圈葉片(一般鏡頭是 9 枚),這幾乎可算是「GM」鏡頭的標準配備了。 雖然 Sony GM 系列鏡頭似乎沒有特意強調抗耀光表現,但我自己是覺得 Sony FE 16-35mm F2.8 GM 的抗耀光應可算是一流水準了。 其實我們在後來的「GM」鏡頭還是會看到類似的設計趨勢,那就是 Sony 還是有在一些新鏡頭身上加入了輕量化的元素,例如之前推出的 Sony FE 24mm F1.4 GM 就是一顆既輕巧又畫質極佳的鏡頭。 整體來說,它的外觀、設計與 Sony FE 24-70mm F2.8 GM 相當雷同,鏡筒最前端為金屬材質、鏡身則為工程強化塑料、橡膠對焦環與變焦環、鏡頭側面具備 AM/MF 選擇鈕以及對焦固定鈕(圓形)。 6 支鏡頭給你不同面向的拍攝,風景、日常、街景、微距、超乎唯美的奶油般散景和不容錯過細節的人像,讓大家在挑選鏡頭時可以挑選到適合你的拍攝。

透過先進的光學設計和全新 11 葉片的光圈元件,全焦段都能拍攝精緻的 F2.8 景深拍照。 在設計和每一枚鏡片的製造過程中,球面像差的精準控制能力強化了景深拍照效果。 兩枚 sonygm XA 鏡片具備 0.01 微米的精準度,能抑制洋蔥圈散景。

包括它的散景、立體感⋯⋯ 在一陣旅行回來整理圖的時候,這些照片有時會讓我以為這是一顆定焦鏡所拍攝的,但卻不然。 可能我看一顆鏡頭的視角比較特殊,但對我來說,這也是 Sony FE 16-35mm F2.8 GM 的重要價值之一。 我在先前的開箱文「入門超廣的第一把交椅 Sony FE 16-35mm F4 ZA OSS 開箱/實拍/評測」中曾寫道 16mm 是很適合用來展示一個空間的焦段,它的透視感不會太強,用作拍攝室內空間與建築題材是非常合適的選擇。

由香港SEO公司 https://featured.com.hk/ 提供SEO服務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