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頸癌年齡懶人包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提醒爸爸媽媽,一定要女兒踴躍施打,因為這1、2年來的新冠疫情,已經讓國內婦女子宮頸抹片檢查和子宮頸癌疫苗的施打都創新新低記錄。 就目前病因學上來說,造成子宮頸癌的因子有部份來自病毒感染,例如:由人類乳突狀病毒造成子宮頸上皮細胞的感染。 至於危險因子,一般普遍來說,若是性伴侶或性行為 …

另外,我們建議所有9歲以上人士儘早打,因為越早打HPV疫苗,能夠越早為人體建立免疫保護的“屏障”,而且這道“屏障”也更加堅固。 此外,我們建議HPV疫苗學生最好於未有性行為前接種。 因為未有性經歷的人,接觸HPV病毒的機會遠遠低於有性行為的人。 當然,已有性行為的人士亦可注射,只是這道“防護屏障”不及從未接觸HPV的女性好。

子宮頸癌年齡: 子宮頸癌的分期

子宮位於女性之腹部,是一個介於膀胱和直腸之間,中空的器官。 子宮頸位於子宮的下半部的一個較窄的部份即為子宮頸,子宮頸的開口通到女性陰道。 它的功能是月經流出的通道也是陰道微生物及空氣進入女性子宮的屏障,另外也還能抵擋性交時受到的刺激引起炎症反應。 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 均可能有下腹疼痛的現象,而陰道癌可能有下體的局部疼痛或壓痛或性交時觸痛。 疼痛:若癌症已壓迫到骨盆腔內的神經,則可能出現下腹、腰部或大腿等不同部位的疼痛;如果癌症侵犯直腸,則可能出現解便不順,肛門下墜腫脹感;若壓迫到了膀胱,早期症狀則會出現尿頻、尿急、尿痛甚至血尿。

70%的子宮頸癌、50%的2或3級子宮頸上皮內瘤(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簡稱CIN)和25%的CIN I 病例,都是由HPV第16型和第18型這兩種病毒導致。 另外,醫生一般建議病人在手術後 6 星期內不要進行性行為,以讓傷口正常癒合。 子宮頸癌前病變不等於子宮頸癌,所謂子宮頸癌前病變指的是受到病毒感染後雖有變化,還處於上皮層,這是子宮頸癌之前的變化,當這些變異的細胞穿過上皮層,侵犯到基底層,便成為真正的子宮頸癌。

而在這段時間內,子宮頸抹片檢查可以相當有效的偵測到這些異常的細胞。 目前政府提供三十歲以上婦女每年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且沒有最高年齡的限制,若健康情況許可,都應每年接受篩檢。 人類乳突病毒疫苗可以預防子宮頸癌、癌前病變,以及其他乳突病毒相關腫瘤的發生。

患者在接受切除手術後,可能會小便困難,但一段時間後會復原。 有少部份病人可能出現下肢水腫、大腿輕微麻痺,或因淋巴液積聚盤腔而引致淋巴囊腫,繼而引起感染和便秘。 較為罕見的情況是病人的膀胱、輸尿管或直腸在手術過程中受到創傷或長期排尿困難。 在 2020 年,子宮頸癌成為香港女性第 8 大癌症殺手,近年更有年輕化趨勢。 Bowtie 將於下文為你提供有關子宮頸癌的基本資料。 文末更會為大家提供投保建議,讓大家可以盡早做好準備,避免因癌症治療而需要承受極重的財政壓力。

若診斷為 CINIII,表示整個子宮頸內襯層都有嚴重的異常細胞。 抹片檢查的過程相當簡單,且不易感到疼痛,檢驗過程先將擴陰器置入陰道,再以小木棒或刷子在子宮頸上,刮取少量剝落的上皮細胞,最後塗抹於玻片上進行染色處理,透過顯微鏡檢查是否有可疑的癌細胞。 當子宮頸抹片發現異常,陰道鏡是進一步的確診方法,利用5至20倍的顯微鏡檢查子宮頸,先以生理食鹽水棉球擦拭子宮頸表面,再將3-5%的醋酸溶液塗抹於子宮頸,最後觀察顏色變化及血管增生情形。 HPV 為雙股螺旋 DNA 病毒,感染途徑以性接觸為主。 目前已發現兩百型以上,其中約有四十型可感染下生殖道的皮膚或黏膜,且至少有十五型以上與子宮頸癌有關,其中16、18型為常見導致子宮頸癌的類型。

子宮頸癌年齡: 子宮頸癌信箱答問

IV 期癌細胞已擴散到膀胱、直腸或其他身體遠端器官,如肺或骨骼。 若活檢發現子宮頸組織存在癌細胞,病人或需接受進一步檢查,例如X光、電腦掃描、磁力共振掃描、正電子電腦掃描等,以確認癌症期數及癌細胞有否擴散到子宮頸以外。 科學證據已證實定期接受子宮頸篩查是有效預防子宮頸癌的方法,25 至 64 歲而曾有性經驗的婦女,即使沒有症狀,都應該定期接受子宮頸篩查。 目前,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為合資格的適齡女小學生提供子宮頸癌疫苗接種,以預防子宮頸癌。 衞生署轄下的學童免疫注射小組會提供外展接種,到學校為就讀小學五年級的女童接種首劑疫苗,第2劑疫苗則於女童升讀小學6年級時接種。 我國衛生福利部在2011年的報告,子宮頸癌的發生率大約是每十萬婦女人口就有10.5位左右。

  • 此外,99.7%的宮頸癌都與高危型HPV病毒有關,大約75%的女性在一生中某個時間都會感染HPV病毒,男性大約是50%會感染,感染率非常高,有自行恢復的,也有病變的。
  • 依「醫事服務機構辦理預防保健服務注意事項」第3點第3款規定:「每年補助一次30歲以上婦女子宮頸抹片檢查」。
  • 到了第一期後期與第二期,若病灶較大或合併慢性骨盆腔發炎的病患,應做根除性子宮切除術,將子宮、輸卵管、卵巢、陰道的上三分之一、子宮兩旁結締組織,以及兩側骨盆腔淋巴結全部摘除。
  • 【杏林在線】中西醫治療經痛 不少女士每個月都有幾天心情煩躁,嚴重的話更加有可能受到經痛問題困擾,西醫認為,持續經痛的原因有機會是與子宮疾病有關,隨時需要接受手術治療,而中醫則認為經痛與個人體質及飲食習慣有關。
  • 黃玉成說,如果是在15歲前打過2價疫苗,打9價疫苗只要補打1劑就夠了。

不少人以為年輕患者病情會較輕微,蘇醫生表示,據其臨床經驗,不少年輕患者病情惡化得較快,可能因為本身抵抗力較差或有其他隱疾,讓病毒有機可乘。 他曾接觸過一名30多歲的女患者,確診子宮頸癌時為3B期,照理治癒機會頗高。 患者按照標準在7個星期內完成放射治療,不料之後出現氣喘,檢查發現已嚴重「肺花」,即癌細胞已轉移至肺部,雖然即時開展化療,但數個月後仍是撒手人寰。 蘇醫生提醒指,子宮頸癌的治療時機非常關鍵,如及早接受治療,康復機會大大提高。 化學治療藥物大多使用靜脈注射或口服,能殺死大部分身體部位的癌細胞。

這些因子包括病灶是屬於輕度或重度、該婦女將來是否要生育、婦女的年齡和一般身體狀況、婦女及醫師的意願等等。 輕度的可能不需要做進一步的治療,尤其是如果不正常的區域已經在做切片時完全移除時,但她需要接受定期的子宮頸抹片檢查及骨盆腔檢查。 當癌前病灶需要接受治療時,醫師可能會採用冷凍手術、電燒法或雷射手術以消滅異常的組織而不會傷害鄰近的健康組織。 醫師也可能會採電圈部份切除治療或圓錐狀切除術來移除異常組織。

每年2月4日為世界癌症日,今年焦點癌症為子宮頸癌,本港子宮頸癌患者有年輕化趨勢,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蘇炳輝指出,年輕患者病情未必輕,治療時機對痊癒機會非常關鍵,女性如發現有相關症狀,應盡快求醫。 女性的子宮頸口「鱗狀柱狀上皮過渡區」在年輕時分佈在靠外側處,隨著年齡、生產數增加,這個過渡區會往子宮內部移動。 過渡區分佈越靠外側,則受人類乳突病毒感染的機會就越大。 所以越早有性行為的女性,其往後的歲月裡發生子宮頸癌的機率也越高。 化療可能的長期副作用則包括經期變化、過早絕經和不孕症、神經病變等。 對於未有切除子宮的年輕女患者,經期變化是化療的常見副作用,但即使在化療期間月經停止,仍然有機會懷孕。

子宮頸癌年齡: 疾病與病徵 – 子宮頸癌

懷孕次數或過早懷孕:研究顯示懷孕三次以上(不含墮胎或流產)會提高 HPV 感染的風險;首次懷孕年齡低於 20 歲的女性,相對於 25 歲以上才初次懷孕的女性,罹癌率較高。 HPV(Human Papillomavirus)即「人類乳頭瘤病毒」,是一組包括超過100種不同基因型的病毒,其中約40種會感染人類生殖器官,男性和女性都有機會感染。 第四期:癌細胞已經突破生殖器官部份,或是已經超過了骨盆腔的範圍,而直接侵犯了直腸或膀胱,甚至發生了遠端的轉移。

子宮頸癌年齡

有研究顯示,18至59歲的男性感染hpv病毒的機會高達 45.2%。 HPV可藉由皮膚的接觸來傳播,從手指、手掌、嘴巴、生殖器都可以發現其蹤跡。 也就是說,任何一種形式的性行為(連觸摸也算)都能傳染HPV。 任何疫苗幾乎都是在染病前接種最為有效,HPV疫苗當然也不例外,所以HPV疫苗在青少女在發生性行為之前施打最適合。 根據 FIGO 分期準則,將子宮頸癌分為零到四期 (0-IV),其目的是為了比較疾病的發展狀況或嚴重度。 子宮位於腹部正中間,下方連接陰道,是女性發生月經與孕育胎兒的器官。

其中盆腔是最常见的复发部位,初始术后的孤立盆腔复发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为45%~74%,复发后行盆腔廓清术的总生存率为10%,但经仔细选择的患者5年生存率为30%~60%,手术病死率低于10%。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是第二常见的复发部位,孤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复发患者约30%可通过根治放疗或同期放化疗获得长期生存。 初治后的中位复发时间是7至36个月,多数复发见于3年内且预后差,患者常死于尿毒症等疾病进展,是最常见的终末期事件。

由於颱風與東北季風影響,宜蘭今天凌晨下起超大豪雨,造成蘭陽溪水暴漲,蘭陽溪水流向員山鄉七賢村的防水閘門因為半夜忘了關,造… 民進黨九合一大選慘敗,總統蔡英文宣布辭去黨主席一職,黨內也冒出許多檢討聲浪,日本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矢板明夫就表示,自己收到長期支持民進黨,這次卻拒投陳時中的友人來信,闡述了4個不投民進黨的理由,讓他也直呼「說的很有道理」。 九合一選戰落幕,國民黨台北市議員應曉薇今天談起選舉花絮,稱最尷尬的一次是,有阿嬤到服務處說要拿台北市長當選人蔣萬安的「寫真集」,搞半天是拿蔣萬安文宣,不過她也說,北市議會問政水平高,歡迎許多新同事的加入。

  • 一般對癌症的治療,主要有三種方法:手術、放射治療、及化學治療。
  • 最常見的人類乳突狀病毒感染原因是「不當的性生活」。
  • 而在這段時間內,子宮頸抹片檢查可以相當有效的偵測到這些異常的細胞。
  • 九合一選戰落幕,國民黨台北市議員應曉薇今天談起選舉花絮,稱最尷尬的一次是,有阿嬤到服務處說要拿台北市長當選人蔣萬安的「寫真集」,搞半天是拿蔣萬安文宣,不過她也說,北市議會問政水平高,歡迎許多新同事的加入。
  • 初時女性應每年檢查一次,如連續兩年檢查正常,則可減少至每3年一次,此舉有助子宮頸癌的發病率下降9成。

對於一期及二期初的子宮頸癌,手術治療和放射治療有相同的療效,但對於那些年紀較輕及身體情況良好的病人,醫生多會選擇手術切除,以便保留卵巢來分泌生殖賀爾蒙,亦可避免因放射治療而引致的陰道萎縮及硬化,以至影響性生活。 凡是有性經驗的婦女,特別是初次性交的年齡比較早、有多個性伴侶、生育子女多,這些族群有較高的機率感染乳突病毒,須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若出現癌前病變才能及早治療。 一般而言,子宮頸癌病人在剛完成治療後會獲安排較頻密的覆診,其後大多數醫生建議每隔三至六個月進行一次跟進覆診,之後再逐步減低覆診密度。 任何癌症治療也會有副作用,某些副作用更可能持續很長時間,甚至有些要等到治療結束後數年才會顯現出來,所以定期覆診可以確保病人得到及時的處理。 子宮頸癌病人在完成治療後,仍需要接受醫生的密切跟進,以及接受有需要的後續檢查,包括實驗室的化驗或其他影像檢查,以查看有否癌症或治療副作用的跡象。

所以,精通與熟練子宮頸癌根治手術的技術是非常的重要。 子宮頸癌是台灣婦女最常見的癌症,對於子宮頸癌的治療,主要是採用手術根治切除、放射線治療、與合併化學治療等各種方法。 其中對於早期子宮頸癌治療最有效的方法,便是採用子宮根除手術。 在子宮頸癌早期接受治療痊癒的根治率有超過85%以上, 對於第一期更早期的婦女(Ia),其治好的痊癒率甚至超過95%以上, 所以治療子宮頸癌對於罹患早期癌症的婦女來說,是治癒率很高的。 一些報告指出在使用抑制免疫藥物(Immuno-suppressant)的病人-其得到子宮頸癌比率約是一般人的十倍。

子宮頸癌年齡

而在性伴侶方面,女性若有2個以上的男性伴侶,其罹患子宮頸癌的機率更是有顯著的增加。 最常見的人類乳突狀病毒感染原因是「不當的性生活」。 而在性伴侶方面,女性若有二個以上的男性伴侶,其罹患子宮頸癌的機率更是有顯著的增加。 侵犯性的子宮頸癌與一些癌症前 期的子宮頸病變,均已被發現和人類乳突病毒(HPV , Human Papilloma Virus)有重大的關聯,尤其是第十六型 和第十八型。 研究也發現,大部分的侵犯性子宮頸癌是從子宮頸癌前期病變 (Pre-invasive Lesion) 慢慢長時間演進而成的。

子宮頸癌年齡

HPV病毒因應基因組合有逾150種,並會引發不同病症。 低風險HPV病毒(多為6型及11型)不會演變為癌症,但會導致生殖器疣和呼吸道乳頭狀瘤病。 高風險HPV病毒則可致癌,研究顯示有逾40種HPV病毒可經性接觸傳播,引致子宮頸、陰道、外陰及肛門等癌前病變及癌症。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轄下的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昨日(29日)討論本地接種子宮頸癌疫苗,科學委員會建議免疫功能正常的9至14歲人士維持接種兩劑子宮頸癌疫苗,而免疫功能正常的15歲或以上人士可由接種3劑改為2劑。 在賴瓊慧不斷向國外藥廠督促下,子宮頸癌9價疫苗中,除了原來的6、11、16、18等4價疫苗中保護的4型病毒以外,威脅亞洲婦女最凶的52、58、33病毒也包含其中,另外還有31型和45型病毒。 除了可以預防子宮頸癌,還有外陰癌、陰道癌、肛門癌、口咽癌和菜花,對男性的陰莖癌等也都有預防作用。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