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墓金紙詳解

以傳統習俗的觀點來看,由於掃墓的地方比較陰,比較不適合額頭發黑、懷孕和生理期的人去,穿著的服飾盡量以深色為主,切勿大紅大紫,祭祖時神情要端莊肅穆,不要大聲說話、甚至拍照,以表示對祖先的尊敬。 墓紙,是華人在清明、上巳節(小清明)等節慶掃墓時壓在墳墓上的紙錢。 一乃紅、綠、黃、白、靛等色的,稱為「五色紙」,是泉州人士所慣用。 另為純黃色的「黃嘏紙」,為漳州人、客家人、潮汕人及其他民系所慣用。 在沒有墓紙時,可用金白錢替代,廣東廣府人則用溪錢。

  • 清明節又名「寒食節」,傳統來說都會以冷食為主,比較常見的像是麵粿、紅龜粿、乾茶、餅乾、潤餅卷等,特別注意的是,一定要準備兩份,一份拜神明、一份拜祖先喔。
  • 張義胡謅亂編說是哥哥焚燒的那兩堆黃紙,讓見錢眼開的閻羅王釋放了他。
  • 然後祭拜祖先,焚燒刈金(或者四方金、九金)、銀紙。
  • 您好, 知悉您需要2個大紅袋, 同時, 我們亦有墓紙款式(五色紙/黃古紙)及香品等用品, 煩請確認您所有的需求用品, 謝謝.
  • 甲馬:外觀會印有士兵、馬和盔甲、兵器的圖案,主要用在犒賞神明的兵將時,通常都是宮廟在犒軍時才會燒甲馬,一般家庭則較少使用,須注意的是燒甲馬時不能折,不然的話兵器、盔甲、馬會受損,兵將就會拿到破爛的裝備。

而其實針對不同祭拜對象時,焚燒的紙錢種類會跟著有不同搭配。 每次拜拜時,總會看到紙錢會出現不同種類,而之所以會出現差異,是因為祭拜對象的不同,所以要對應不同的紙錢。 本文以圖表介紹常見的幾種金銀紙種類,可供我們祭拜時參考。 一名女網友過去在Dcard發文,問大家「掃墓也是媳婦的惡夢嗎?」原PO抱怨婆家超愛拜拜,三不五時就要拜拜,逢年過節拜拜的地方更是從3個開始起跳,金紙也燒超過3桶,讓她準備的相當勞累。

燒金紙的英文可以寄做burn joss paper,joss paper 是金紙、紙錢的意思。 「掃墓」不攜帶供品,只帶鎚子鐮刀、油漆、線香、紙錢、燒酒,如果帶了祭品,稱為「培墓」,如果是「培墓」,或者有準備白煮蛋或鹹鴨蛋祭祖者,會將蛋殼丟在墓碑或墓丘之上,象徵脫殼重生、生生不息,其他擲龍眼殼、蚌殼、蛤蜊殼、蝦殼等,亦為同樣寓意。 大清明:相傳古時汀州客家人稱八月初八為「大清明」,各壇道士會舉行「太乙天尊接引浮生法事」,祈求太乙救苦天尊救拔信徒先人,賜予冥福;作醮與法會通常自農曆八月初七開始,到八月九日才結束;有的甚至八月初一就開始。 相傳古時明溪、將樂認為清明日有三種,節氣的清明為「正清明」、三月初三上巳為「小清明」、八月初八元成節為「大清明」。

掃墓金紙: 掃墓供品準備什麼?清明節拜拜流程全攻略!掃墓必備素食糖果推薦你!

掃墓祭祖完畢,就召集附近的牧童、兒童,掃墓者出謎語要其回答,或者與其猜拳,如牧童獲勝,即可得到一枚「墓粿」,輸了就得離開,是謂「揖墓粿」。 但演變至後,通常牧童會講「祝尊府添丁大發財」之類的吉祥話,掃墓者就會給一枚「墓粿」了,類似不給糖就搗蛋的萬聖節習俗。 此風流行甚早,戰國時代的《孟子》一書中,就有一位不事生產的人,去墓地向掃墓者乞討食品的故事,而這習俗有布施貧童,為先人累積冥福之意;另也是希望墓園附近的孩童不要惡作劇破壞墓園。 早期泉漳、臺灣盛行此俗,相鄰的墳墓都會盡量發放「墓粿」,以多者稱雄。

自從歸為日本沖繩縣之後,也有部份人依照日本人習俗,尤其是長期在縣外工作者因遷就假期而依照日本本土的掃墓日期。 就要掛紙祭掃,最起碼要在清明節前;否則剛逝世的祖先、親人可能會搶不過七月半鬼門大開時的眾好兄弟前輩,或是被當作孤墳。 亦有江湖術士稱「掃墓前必須禁食」;但是,清理土葬墳墓常常需要跋山涉水,耗費大量體力,不喫飽了如何上山掃墓? 其實是古時清明有寒食的遺風,一般當天不開火煮飯,掃墓者食用草粿、潤餅等現成食品;直到掃墓完才開火煮飯,喫熟食。

掃墓金紙: 清明掃墓掛紙不可忘!專家列4重點

擺好供品再另焚香,請先人吃飯,香可插在紙料上、或任一菜上、或臨時香爐、或公爐內。 (香灰儘量不要滴在菜上),先人照片不用擺出。 部分納骨塔有準備臨時牌位,可將先人姓名資料填上後,拿到骨灰罐塔位前請先人出來,進入臨時牌位上出來受供。 ※ 本服務提供之商品價格 、漲跌紀錄等資訊皆為自動化程式蒐集,可能因各種不可預期之狀況而影響正確性或完整性, 僅供使用者參考之用,本服務不負任何擔保責任。 培墓,指的是較隆重的祭墓儀式,通常是新墳墓的頭三年,或過去一年中有娶媳、添丁也會培墓。

掃墓金紙

第二年、第三年通常在春社至清明節前一天之間擇一日掃墓。 依照泉州習俗,清明節當日絕對允許掃墓,不須看擇日宜忌。 春節、清明節、中元節與重陽節等是中國傳統節日裏祭祖的四大節日,甚至春分、秋分、中秋、冬至、寒衣,古時都有可能是掃墓佳辰,尤其寒食節更是掃墓、祭祖、踏青、出遊的好日子。 不過時至今日,現代人大多僅於清明節時,會至祖先墓地進行清理、除草。 雖然無法知道寒食節在甚麼時候被清明節取代,但從唐代多首與寒食節有關的詩來看,至少在唐時,中原人士仍然有紀念寒食節的習慣。

照過往習俗來看,掛紙後就不再有焚燒墓紙的必要,雖然方式依照各地的風土民情有所不同、但基本還是大同小異,有用小石子壓的、四散墳頭的都有。 民眾訂了鏡面大理石蛋糕,取貨發現蛋糕長的不一樣。 顏色從紅色變橘色,上面的水果還有製作造型都不同,傻眼又生氣,還說店員解釋因為攪拌過度顏色才會跑掉。 LINE 購物是匯集購物情報與商品資訊的整合性平台,商品資料更新會有時間差,請務必點擊商品至各合作網路商家,確認現售價與購物條件,一切資訊以合作廠商網頁為準。

另外,壓上墓紙的墳墓代表有子孫祭掃的墳墓,在墓區之中,祖先也不至於遭到四周鬼神與「鄰居」的奚落,被看作「無嗣孤魂」。 同時,早期人士往往隨意埋葬於公家的土地或無主土地之上,清明時節,有些地區的仕紳、大老會拆遷無後之孤墳,合併為一座「萬善同歸」或「有求必應」大墳祭祀,來替當地的鄉民獲得新的墳地。 壓上了墓紙,則代表此墓後人時來祭掃,避免墳墓被破壞。 刈金也是最常見的紙錢,可以用來祭拜絕大多數的一般神明,也能用來祭拜祖先與好兄弟(鬼魂)。

掃墓金紙: 清明掃墓「壓墓紙」放對了嗎?

不過,現今納骨塔多數使用公桌,因此在擺供品前,先到先人的塔位前告訴祂(要兼呼叫名字,不要只叫爸爸或媽媽):『我是誰,今天準備飯菜,請祢到外面或樓下來吃飯。』(記得要帶雙筷子去給祖先使用。)雙手捧著臨時牌位,慢慢走回來才開始擺供品。 根據谷帥臻老師表示,雖然掛紙在掃墓中是簡單的儀式,但代表替祖先新瓦、修繕房子,亦有「識別」效用,讓別人一目了然此墳有後代子孫祭拜與看管,陌生人不得隨意破壞,也可幫祖先趕走孤魂野鬼,避免遭受欺負。 張逸堂說明,其實掃墓習俗並非都要在清明節,客家習俗多提早在元宵節隔天;祖籍福建漳州的人,則通常選在農曆三月初三,俗稱的三月節這一天掃墓祭祖。 「金紙」是將粗紙貼上錫箔再塗刷金藥,而「銀紙」只裱錫箔不塗金藥,紙面也不蓋印,只在整疊紙側邊蓋上紅色吉祥圖案。 從圖飾來區分,「金紙」可歸納為三類:三仙圖類(通常印有福、祿、壽三仙)、錦緞花紋圖飾類(繪有紋飾的紙錢貼上金黃色錫箔)、無圖飾類(只有每一束最上方的金紙印有圖案)。 而「銀紙」分大銀、小銀兩種,大銀獻給祖先,小銀獻給鬼魂。

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掃墓金紙 用途:中臺灣流行,或稱二五金,幾乎等同於北臺灣的「刈金」,只是名稱不同,任何神靈、去世三年以上的死者可用。 用途:一般專用於還願,偶在神誕時用,通常用於天公、三清道祖等至高神明,或釋迦佛、三寶佛等佛,今日少用。 用途:拜釋迦佛、三寶佛等佛、三教聖人(釋尊、孔子、老聃)、三清道祖、玉皇大帝、天皇大帝、紫微大帝、三界公等天庭最高階神明使用。 掃墓金紙 且必須有一百張以上,故時以二份合拜,稱為「足百」,以示敬意。

屬於中等大小的紙錢,面積約12 x 8.5公分。 而在中台灣,有另一種同樣等級的紙錢,稱為四方金。 「過年要拜拜喔」拜拜是台灣逢年過節、初一十五、敬神祭祖時的民俗文化。

閩南習俗,沿途不得已而踩踏他人墳塚,邊走邊說「借過」,並不視為得罪。 找到祖墳時,先徒手禮拜,告知土地神與先人要開始掃墓了。 隨即用鐮刀清除墳墓附近的雜草,也可以趁機修復墓園的裂縫,或是補漆墓碑字跡,當清理完畢後,在墳墓壓上墓紙,代表為祖先修繕房舍。 用途:是最常用的紙錢,用於所有神明,亦可燒給鬼魂,凡去世三年以上的死者即可用(去世未滿三年的死者,慣例只使用大銀、小銀等銀類紙錢)。 中臺灣流行的是型制相似的紙錢,但稱為「四方金」。

掃墓金紙: 清明祭祖紙錢不用燒的!超狂「金紙蛋糕」 還附吃的三炷香

張義胡謅亂編說是哥哥焚燒的那兩堆黃紙,讓見錢眼開的閻羅王釋放了他。 哥哥張財信以為真便在客棧裡大肆宣傳,並且一代傳一代。 後來有個好事者,發明一種印版,開始印製紙錢。 先拜土地神(后土):請求土地神保護祖墳的安全完好,俗信土地神保護墓主的安全,故拜土地神是掃墓中相當重要的事。 小清明:農曆三月初三,遵循舊曆的社會是固定在三月初三這一天,所以又稱「死清明」,當日是古代專門驅逐晦氣的「上巳」節,故又稱「古清明」或「小清明」,有些人會在這時候掃墓,兼具有踏青、拔除不祥的意思。 時至今日,隨著時代變遷除了是新墳還略見依禮俗「培墓」,不然其實多沒有固定時間,人們寧願早一點或晚一點以避開擁擠的人潮。

掃墓金紙

在工作上的經歷,讓德金更能體會生命的無常,健康的可貴。 她也鼓勵所有照顧者家庭,家人相處之間最重要的是尊重、尊嚴、以及開放的心態。 德金來自中國福州,原本在一間雜貨店工作,「那時我工作的地方,就在我先生上班的工廠附近,他常常來買東西,我們就是這樣認識的。」今年五十多歲的德金,回憶起當年和先生認識的情況,微微害羞了起來。 失智症、慢性病,在逐漸高齡化的社會中,我們對這些名詞都不再陌生。 掃墓金紙 根據衛福部統計,全台灣65歲以上長者,有4.97%患有失智症,需要長期照顧。

您好, 上述商品均有現貨, 總計金額為NT1210元, 若是確認OK, 賣場已修改, 您可直接下標, 謝謝. 因4/4就放假, 我們不建議指定4/3當天到貨, 以免出錯時無法做補救的動作. 您好, 上述商品總計金額為NT1830元, 會請倉庫出貨時先以您的指定顏色為優先出貨款式, 若無則會隨機出貨, 請了解, 同時, 若確認OK, 掃墓金紙 我們已在此賣場做了金額的修改, 您可直接下標, 謝謝. 他的另外一位服務對象是視障人士,想學口琴但是看不見譜,德金憑著以前學過音樂的記憶,再加上自己多聽多唱幾次,在每次與服務對象相處的時候,陪他一起練習口琴。 「我只要看到他們很開心, 就覺得自己也好開心,能夠多幫一點人,要做什麼我都很願意。」德金分享道。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

在中、南、東部地方為出嫁女兒使用於祭祖,不管是親人往生辦法事的過程、忌日、清明掃墓或撿金拾骨,都用蓮花金;這與北部地區的女性兒孫多使用壽金,用意相同。 台灣北部地區稱頂級天金、南部地區稱太極天金。 褙大張錫箔、漆金油,上面印有雙龍搶珠及『叩答恩光』四個大字,下方則落款『祈求平安』。 用以表示信徒的誠心叩首,感謝神恩並希望合家平安。 每次清明節,一定都會買金紙一同在祭拜祖先完畢的時候焚燒。

目前文獻上有關金銀紙起源的民間傳說,大部分都與東漢蔡倫造紙的故事有關,這樣的結果是可想而知的,一定要先有人發明紙,才會有金銀紙出現。 無論是大陸或臺灣的民間傳說,都會有一則傳說談到蔡倫,雖然傳說版本不同,但其內容大同小異。 我從賴宗煒(2007)及施晶琳(2004)兩人的碩士論文探討金銀紙起源的章節中,擷取歸納整理出七則民間傳說,前四則為大陸地區普遍流傳的傳說,後三則為臺灣地區的民間傳說。 常用於清明掃墓、祖墳新墓落成時,可分為黃色、5色紙兩種。 漳州移民(如宜蘭、彰化市、台中)常用黃色的墓紙,每次取3或5或7等單數張並用石頭壓在墓上;泉州移民(如彰化鹿港、新北淡水、台中清水等沿海地區)則常用5色紙插入土裡。 墓紙象徵屋瓦,在墓上壓或插入墓紙,相當於為祖先修補房屋。

掃墓金紙

另外有較大張的大百壽金,大小接近天公金,也是厚度比較薄的紙錢。 天公金顧名思義就是在祭拜天公(玉皇大帝)時使用,又稱恩光金或頂極金,紙錢上會寫「叩答恩光」四個字。 屬於較大張的紙錢,面積約15 x 20.5公分,紙張厚度比其他紙錢薄。

潤餅:又叫春捲,祭祀的時候,放置好作潤餅的餅皮和內餡材料,內餡都是蔬菜,但近年來也有人放少許肉片或滷肉塊等。 客家人掃墓習俗不同於閩南人,在不同地區又有不同的掃墓文化,如臺灣北部汀州客家人則流行在八月初八元成節期間掃墓,稱為「大清明」,現在的北海岸淡水與三芝一帶的福佬客,仍偶從此俗。 桃竹地區的客家人尤其是新竹,多半選在天穿日之後開始掃墓;苗栗和臺中一帶的客家人通常在元宵節次日之後至清明前,也有些在新春大年初一,就開始掃墓;而南臺灣六堆一帶的客家人,則由則由福德伯公生到清明之間任選一天來掃墓。 壓完墓紙後,點香祭拜,首先祭拜守墳的土地神(宜蘭等地區會一併祭拜龍神,是守護風水的神),焚燒金紙。

隨著現代人習慣的改變,除了傳統的土葬外,也會將祖先祭祀於靈骨塔,雖然靈骨塔的祭祀流程簡單許多,但子孫仍需秉持謹慎敬祖的心意。 焚燒紙錢時,要放鞭炮,並將祭畢供品中的紅龜粿、麵粿分送別人,這就是「揖墓粿」的習俗。 培墓一樣要在最後將蛋殼灑在墳墓上,代表新陳代謝、生生不息。 刈金是最原始的金紙,和銀紙互相呼應,恰似天地有陰陽。 所有拜拜均要使用刈金,刈金搭配壽金適用於諸神佛。

三種清明日附近都允許掃墓,故一年最多可以掃墓三次,最少要掃墓一次,最晚可以到延續到中秋,中秋節前沒掃墓,將會遭到祖先的責罰。 大龍峒保安宮董事長廖武治表示,金紙的差別,就是祭拜對象不同,這是長年流傳的風俗習慣而來。 一般來說,掃墓都是用刈金或銀紙,至於壓在墓園草皮上面的五色紙則稱為「墓紙」,代表後嗣子孫有到此祭掃,避免墓地遭破壞。 〔記者吳昇儒、張軒哲、周彥妤/綜合報導〕金紙、銀紙要怎麼分?

理論上應該所有宗族成員一起掃墓,如果到的時候已經有其他親人先掃過了,亦可再度清掃、除草,但不可以再壓上墓紙。 以上是現在常見的一些紙錢種類,不過隨著時空變化,可能會在不同地區產生不同的風俗,而產生紙錢使用的差異,甚至出現特殊的紙錢種類。 所以建議將此文當作參考,更重要還是要瞭解自地區的風俗,才不會搞錯祭拜時所需準備的紙錢。

龍神:所謂的龍神,是守護風水的神靈,一說是四神獸中的青龍,另說為守護山陵的山神,多半是以浮雕表示、有人只在墓位左側小角落堆石表示。 有江湖術士稱「掃墓途中,絕對不能踩踏他人墳墓」;公墓墓區,墳塚鄰近,如何能不踩踏? 其實閩南習俗,沿途因攀爬而不得已,可以踩踏他人墳墓,但必須合掌道歉,或者呼喊「借過」即可。 大致上長輩不掃晚輩墳墓,也有破例的方法,長輩只掃墓、除草、隨意灑上墓紙,並插香,說:「今日途經此地,你的後生晚輩(兒子、女兒,或直接稱「世細」,晚輩之意)託我帶一枝香給你。 」然後焚燒冥紙即離去,一般是不設供品,更不可以作揖、禮拜。 但如同行中有輩份較低者,長輩站在一旁觀禮,直接請輩份較低者向死者上香設供、作揖、叩首亦可。

一般來說,墓紙有兩種款式,皆為長方形,邊緣或平直,鋸齒,或有剪紙圖案。 一種是泉州款式:有紅黃青白靛等各種顏色的,稱為「五色紙」。 泉州人使用的是有紅(火)、黃(土)、白(金)、綠(木)、靛(水)等色的,稱為「五色紙」,象徵五行,現在已加上粉紅、淡綠、淺藍、鵝黃等,甚至還有橙色、棕色、金色、銀色,多的可達十數種顏色。

拜拜用金紙會有小地方習俗的差異,如在當地找不到 ” 習慣用 ” 的金紙, 建議可以「入境隨俗」以當地的金紙為主。 九合一選舉民進黨大敗,總統蔡英文火速請辭黨主席,行政院長蘇貞昌雖第一時間請辭卻獲慰留,黨內檢討聲浪四起。 《無間道》當初砸640萬美金拍攝(約台幣1. 「掛紙」不需再焚燒「墓紙」,兩三張一疊,加上小石塊,用石頭將「壓墓紙」壓在墳頭、墓碑和后土上;有些地方習俗直接撒在墳頭上,各地風俗有些微差距,但形式不會差太多。 「掛紙」之前,子孫以鐮刀割除墳頭周圍的野草雜枝,或將垃圾清掃乾淨,修補墳上的缺角,拿竹片刮除墓碑上的苔蘚,最後一步才「壓墓紙」。

SEO服務由 Featured 提供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