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機板規格不可不看攻略

第3步經過一段時間的掃描之後便會出現如下視窗,請按一下〔儲存到檔案〕按鈕,將他存成HTML網頁檔,接著你就可以把這個檔案拿去給需的人看囉,裡面會有完整、詳細的電腦軟硬體資訊。 以下分三種方法來查詢,大家都可以試試看,,其中最後一種方法是透過「Everest」軟體來查詢,這是最完整與詳細的方法,如果真的很需要知道很完整的訊息,可以直接用第三種方法來查詢。 主機板規格 電腦規格尺寸最顯而易見的例子,就是桌上型電腦與筆記型電腦的差別。

  • 通常大的機殼都可以往下支援小的主機板,但是小機殼就無法安裝比他大的主機板。
  • 電腦機箱的正面通常配備兩個類比式 3.5 公釐音訊連接埠,分別標示為耳機(耳機輸出)與麥克風(麥克風輸入)。
  • 有一個常見的觀念是越貴的越好,因此明明是文書機或明明不超頻卻故意選用超頻Z系列的板子,認為Z系列可超頻板用料一定比較好,這樣可以嗎?
  • 按一下「送出」即表示確認您接受 Intel 使用條款並瞭解 Intel 隱私權政策。
  • 這些規格尺寸不僅在實體上的大小有異,其引腳數量與連接設置亦不相同。

也就是說不管你電腦老舊到僅有1.0介面要裝3.0介面顯示卡,只要確定PSU供電量足以應付更換顯示卡之後可能會提供平台耗電量的話都能夠使用,但是會礙於1.0介面所能提供的頻寬較小而限制住顯示卡效能。 不懂規則的時候,對於選板常常不得其門而入,一旦看得越多,往往越難去抉擇該選哪張主機板。 撇開每家廠商爭奇鬥艷的產品特色,最基本的部份,通常還是回到晶片組上。

主機板規格: Q2.先選 CPU ,再選主機板,我該如何區分適合 Intel 以及 AMD 的主機板?

隨著微軟公開 Windows 11 的系統規格要求,各大零組件廠商也紛紛確認了,旗下硬體與全新作業系統的相容性情況。 同樣是電競玩家最在意的周邊,滑鼠的靈敏度決定你上天堂還是下地獄,FPS更是明顯,甩槍甩的慢就等輸了,因此我們也通常會挑一些DPI較高的滑鼠,可以讓玩家藉由小幅度的動作快速移動游標或畫面,你要知道比賽時都是分秒必爭的,要是慢了一步很從容易就錯失機會了。 市面上也有非常多的電競廠牌可以供玩家做交流,好比「雷蛇 Razer、GX、Tt…」等供玩家自由選擇,但也別盲目只看華麗的外表,不如可以找實體店家親自握握看,熟悉一下手感再做決定。 一般市面上的主機板都會提供三年保固,但花了大把鈔票買了一塊高階的 Gaming 主機板當然會希望能夠用久一點,所以會建議可以將預算拉高一點提升到五年保固,對於使用者來說真的是一大保障。

提供正確且即時的訊息觀點,建立廠商與使用者之間的橋樑。 同時也是「台灣鍵盤趴」創辦人,長達10年,每年以知識性科技內容,拉近玩家與廠商間的距離,每場皆破百人參與。 主機板是電腦的中心,英文叫做Motherboard(母板,可見得有多重要),它是連接所有其他元件的主體,像是處理器、顯示卡、硬碟、記憶體等等。

主機板規格: 主板規格

您的顯示卡應具備 2GB 至 4GB 的專用記憶體,並至少要能輕鬆提供穩定 30 至 60fps(每秒畫面更新率),以避免明顯的畫面延遲。 以 VR 遊戲而言,您需要可提供 90fps 的顯示卡,避免因畫面卡頓造成動作失調不適。 若您打算利用裝備超頻,請記得不僅會增加功耗,電腦核心溫度也會上升,這很重要。 在選擇電源供應器和額外的冷卻系統時,請同時納入考慮。

Iqmore (老貓) ,本名楊力瑋,為老貓測3C網站站長,曾任多家知名網站與電腦雜誌技術編輯與知名周邊產品開發與行銷經理。 媒體經營長達16年以上經驗,合作過數十家科技廠商,對科技產品有獨到見解。 有別於傳統媒體只提供單方面訊息傳播,與廠商合作提供網友親身測試產品並分享心得。

主機板規格: 電腦達人養成計畫 7-6:光學儲存設備 (上) LD、CD、DVD

以Intel來說,第12代搭配600系列晶片組主機板,當然你現在還搞不懂這個600系列是什麼意思,這其實不要緊,這只是一個晶片代號,等一下會說明。 綜合了解了主機板大小和晶片組,這兩者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的連結能力的上限。 EATX、ATX 有比較多的 PCIe 擴充槽,但像小張的 ITX 的 PCIe x16 只有一個,SATA 通常也只有四個。 第三點,在實際選擇時的,如果選擇了 mATX 的主機板,就要找能夠支援 mATX 的機殼,或是更大能支援到 EATX 和 ATX 的機殼。

主機板規格

理由跟MOS相數多寡一樣,MOS數量為8但VRM僅為4相,那還是只能同時對4相做啟閉的控制動作,也就是說8相MOS搭配4相VRM於MOS切換時的效能幾乎與4相MOS搭配4相VRM無異。 以前我有回答過一篇數位、類比供電差異,說只有數位才會依造MOS工作溫度以及供電負載做相數啟閉是錯誤的,在此對之前我回答過的板友道歉,兩種供電方式都能夠依造負載、工作溫度做相數啟閉控制,只差在電壓補償方式而已。 在數位還未普及前因為成本以及後段補償監控技術的關係,對應長期高負載的CPU,晶片較快出現訊號不準確的情況。 瞭解一些與主機板製造相關的基本術語會對您相當有幫助,因為製造商的廣告和手冊時常提及自家構建 PCB 的方式。 電腦機箱的正面通常配備兩個類比式 3.5 公釐音訊連接埠,分別標示為耳機(耳機輸出)與麥克風(麥克風輸入)。 SATA(序列 ATA)是一種較舊的電腦匯流排,如今已較不常用,用於連接 2.5 吋或 3.5 吋硬碟、固態硬碟以及播放 DVD 與藍光的光碟機。

主機板規格: 多國語言 Windows 安裝光碟映像製作與語言套件整合教學

要知道主機板如果真的故障送修,那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你不可能自己拆主機板送修,你甚至無法判斷到底是不是主機板壞掉,在主機板送修期間你的電腦則是完全不能用,你只能等,痴痴的等。 第11代CPU是1200腳位,但不一定相容於400系列主機板,也就是說,如果你是第11代CPU請插500系列主機板,不要插在400系列主機板上。 第13代一樣是1700腳位,有支援DDR4或DDR5,支援最新700系列主機板,但也可以裝在上一代600系列主機板。 ASUS Business 主機板提供強化的功能,讓 IT 作業更加流暢,包括全方位系統保護、全天候穩定性和可靠性,以及可簡化自訂作業且經過改良的管理套件。 在規格上非常澎湃,你看這八條對稱的記憶體插槽,左右護衛在處理器旁。 還有四個 PCIe x16 插槽,三個 M.2 PCIe。

現代晶片組整合了許多功能,這些功能過去是連接到主機板的獨立元件。 內建音訊、Wi-Fi、Bluetooth®3 技術,甚至是加密韌體,現都已整合至 Intel 晶片組中。 更高階的晶片組比標準晶片組具備更多的 PCIe 插槽與 USB 埠,以及更新型的硬體配置和不同的 PCIe 插槽配置(更多直接連接 CPU 的插槽)。 晶片組 是整合在主機板中的矽晶片骨幹,可與特定的 CPU 世代搭配使用。 它會轉送 CPU 與許多連接的儲存和擴充裝置之間的通訊。 主機板原本有北橋與南橋晶片用以擴充主機板的功能,後來北橋晶片的功能逐漸整合到 CPU 內,現時主機板剩下南橋晶片,主要功能用於各種周邊功能,例如 PCI 控制器、 PCIe 控制器、 SATA 控制器、 USB 控制器、網路控制器、音效控制器等等。

若要將電腦連接到電視,您還需要 HDMI 連接功能(4K 的話需要 HDMI 2.0)。 若要使用雙螢幕,您需要支援多個 HDMI、DVI 或 VGA 影像的顯示卡。 當然,請確保您的電源供應器可以支援顯示卡所需資源。

不同類型的主機板,其上所使用的晶片組、插槽、功能晶片等都有差異,x86伺服器用的晶片組大多為ServerWorks公司(由Broadcom公司轉投資)或Intel公司的領域,工作站亦是如此。 而.com熱潮後,ISP的主機代管(Co-Location)業務增加,使得1U、2U的機架式伺服器市場也增加,而1U、2U的伺服器,其主機板規格也與以往落地式伺服器的規格有所差異,且大多直接在主機板上內建100Mbps網路、VGA顯示、SCSI控制、甚至是RAID(磁碟陣列)控制等。 多數元件有其對應的插槽要安裝,因此,您的 PC 機殼需要為這些元件提供足夠的插槽,以及內部氣流需要的空間。 您也會想要能支援 DirectX,以因應未來所需以及顯示品質自動化標準檢測。 確保您選擇的顯示卡具備 DVI 輸出(若您的螢幕亦支援 DVI),其代表更高解析度的輸出。

主機板規格

反觀大張一點的主機板,在擴充性上會好很多,但體積也較大。 而實際上對一般使用者來說,主機板的擴充都用不滿,但我們還是要先想好,不然到時不夠用也挺麻煩。 了解晶片組後,衍生還要了解處理器與晶片組的搭配,這也是我們優先把處理器的介紹放在前面,如果你還沒看過或不了解,可以往前看這篇文章和文章中的影片。 宏碁 G3620 M1935 DX4870 IPIMB-AR 主板 LGA1155.

因為這篇主要只針對普通消費者挑選MB的主要因素來說,所以部分IO單元我會跳過,如果有想要知道的部分但我是沒提到的再另外問吧。 先進的音訊轉碼器、內建放大器和強化的電容器可提升內建音訊系統的輸出。 不同的聲道也可以在 PCB 的不同分層中分離,避免訊號干擾。

U.2 與 M.2 主機板規格 都使用相同數量的 PCIe 通道,並且具有相當的速度。 不過,U.2 支援熱插拔(表示可以在使用磁碟機的系統保持開啟狀態下將其卸除),並且可支援比 M.2 更多的電源配置。 PCIe 的另一項功能則是允許使用具有更多通道的插槽來代替具有較少通道的插槽。 例如,×4 擴充卡可插入 ×16 插槽中並正常作業。 然而,其輸送量將與它在 ×4 插槽中的輸送量相同;額外的 12 條通道則完全不使用。 答:理論上是一回事,實際使用又是另一回事, 組裝電腦是沒有標準答案的,不存在一定要怎樣組「最好」,怎樣組「不好」,沒有這種事!

主機板規格: 零組件 主機板產品推薦優勢比較表

最大的就是 EATX 咯~這張是 MSI Creator TRX40,他型號就是這麼短,但這可是旗艦級的主機板,定價更是超過兩萬。 此外 B450 後面還有一個 M 代表的就是 mATX,所以大多品牌的型號其實都蘊含了這些資訊,也有脈絡可循。 作為中央骨幹,令所有其他的模組化部件(CPU、記憶體、硬碟等)可以附加在上面,以建立一個現代化的電腦。 主機板規格 作為中央骨幹,令所有其他的模塊化部件(CPU、記憶體、硬碟等)可以附加在上面,以建立一個現代化的電腦。

不管是在Yahoo拍賣或是PC Home,都能找到類似這種價格比較親民的平價主機,這個價格小編會把他歸類在文書處理或單純上網型的套機。 對於一些外宿的學生來說非常方便,不論是上網看劇或是學校報告都能輕鬆應付,如果想玩一些網遊或簡單的2D遊戲也是沒問題(例如:爆爆王、跑跑卡丁車…等) ,當然如果緊繃一點勉強還可以跑個畫質開一半甚至低的英雄聯盟。 但如果要像鬥陣或劍靈那類的遊戲就建議買好一點的電腦吧!

如上圖所示即可看到cpu、記憶體、作業系統等資訊,您可以抄下來或用小畫家剪圖或直接用手機拍下這個畫面,再傳給我即可。 主動式散熱解決方案具有移動零件,例如水冷散熱器中的水泵或旋轉風扇。 被動式散熱解決方案(例如散熱器)無須移動零件即可運作。 在嚴峻的工作環境中,主動式解決方案的使用壽命可能較短,又或者有低噪音需求,後者在這此時便是較為理想的選擇。 DVI(數位視訊介面):這種數位 29 針連接出現於 1999 年,是一種傳統連接埠,可以是單通道 DVI 或更高頻寬的雙通道 DVI。 雙通道最高支援 2560 × 1600 解析度(60Hz)。

每條導電「跡線」(覆蓋電路板表面的可見線條)都是獨立的電子連接。 如果其中一條跡線受損,電路將不再完整,而主機板元件將無法正常運作。 例如,如果從 PCIe 連結到 PCH 的跡線受到嚴重刮損,PCIe 插槽可能無法再為安裝在其中的擴充卡供電。 大多數消費者主機板都包括 RJ45 LAN 連接埠,該連接埠可透過乙太網路連接線連接到您的路由器或數據機。 某些主機板配備雙連接埠,可搭配 Wi-Fi 天線使用,並具備先進的連接功能,例如雙 10-Gigabit 乙太網路連接埠。 Extended ATX 或 eATX(12 吋 x 13 吋):較大型的 ATX 外型規格,專為電競玩家和專業人士使用而設計。

Creator 主打為創作者設計,有著頂級的規格,所以不管是在功能、規格上,還是在外觀、包裝上都與電競非常不同,像是這個白色的包裝,簡潔俐落,尊絕不凡。 AMD 目前常見高階到低階是 X570、X470、B450、A420。 越高階的晶片組,通常有越好的擴充性,有能力連接更多 PCIe、SATA、USB。 首先第一點,從主機板的大小來說,常見可看到 E-ATX、ATX、mATX、ITX 四個規格。 以 ATX 為標準,比 ATX 大的叫 E-ATX。

醞釀這篇文章已經很長一段時間了,趁著公司要開始大加班之前送出來,先說這篇主要是為了OC部分寫的,所以IO部分會比較簡略,對於供電的範圍著墨會比較多。 如上圖所示即可看到硬碟及顯示卡等資訊,您可以抄下來或用小畫家剪圖或直接用手機拍下這個畫面,再傳給我即可。 ATX的機殼散熱通常比MATX機殼好一些,MATX又比ITX好一些,不過機殼的散熱能力跟各家機殼廠商設計和用料也有相關。

主機板規格

答:看不懂沒關係,你只要知道一件事:不同的CPU會搭配不同的主機板,不能混插。 你要先決定用哪一顆CPU,再來決定用哪一張主機板。 答:例如你要組的CPU是第12代i K,你就直接google「i 主機板規格 K」就可以連上官網看詳細的規格了,你主要是看封裝規格,以i K來說就是1700插槽。

可以想像是一座城市裡的道路,道路提供眾多車輛通行,道路的好壞和道路的寬度決定這座城市交通的流暢度。 道路的好壞就是這塊主機板用料和設計是否優質,像是電容、晶片設計和電路的走位;另一方面道路的寬度則是有分級,在型號上面看的出來,也影響到主機板的價格,下一篇會提到。 許多製造商會宣傳 PCB 構造技術,據說可以協助隔離記憶體電路並提升訊號完整性。 一些主機板還在 主機板規格 PCB 的上方加了額外的鍍鋼板,以保護連接器或支撐顯示卡(通常用一個簡單的閂鎖固定)。 雖然主機板製造商並未創造自己的晶片組,他們做出了無數決定,涉及製造、外觀佈局、冷卻、BIOS 功能、Windows 主機板軟體和頂級功能。

主機板規格: 電腦達人養成計畫 4-1:主機板的基本組成與架構

香港SEO服務由 Featured 提供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