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味負評詳細介紹

考上醫學院, 奉子成婚, 擔任台北整形醫生的她, 同時也是家庭薪資中最高的, 想當然爾對於家族, 二姐認為有這使命主導林家, 從處處針對三妹的不懂事、堅守靈堂折元寶不難看出她的原則所在。 其實我沒想過徐若瑄可以演得這麼活, 她充分表演出一位長期待在都市生活職業婦女, 回來家鄉帶來的種種不協調。 可能說也奇怪, 徐若瑄有兩場戲讓我印象相當深刻, 一是否定舅舅多管閒事並質問姓什麼? 此片描述台南餐廳老闆林秀英(陳淑芳飾)在丈夫無預警離開後,一心一意地拉拔女兒長大;不料在事業有成後,某一天接到丈夫的死訊,她才發覺原來幾十年來陪在老伴身邊的還有另一個女人蔡阿姨(短片由方文琳飾演)。 接連幾天的喪禮,鏡頭描繪著年過六旬的女主人如何面對陪伴丈夫多年卻素未謀面的年輕女子,內心複雜的情緒貫穿著整部片的敘事與氛圍。 3年過去,這部耗資4,000萬元的電影,已入圍第57屆金馬獎6項大獎,並且參展香港、釜山、東京等國際影展。

孤味負評

他們終於成了水缸裡雙雙悠游的鯉魚,將那些源自於愛的記憶,永久保存於水面之下,長存於甕底,不再束縛著誰,也不再牽掛著誰。 直到伯昌離世,他才終於能不再用這份無法忘懷,鎖住自己,讓曾經,就只是曾經。 而阿瑜希望小澄能不再重複世代傳承命運的心,卻只讓小澄覺得,自己唯一想要的一家團圓,在此刻被狠狠抽離。 於是長大之後的我們開始減少回家的次數,開始逃避追問的關心,開始在餐桌上的話變得極少,開始收藏著承受不完的秘密。 家的面相多元也多變,隨著年齡、隨著世事,隨著人去,家,好像總是小時最為美好,好像總在長大之後開始逐漸變了樣。

孤味負評: 電影【孤味】主題曲《主題曲》

《孤味》不用說教的方式,去告訴我們應該要原諒,而用平易近人的口吻,緩緩勾勒出一個哀而不傷的故事,它不用批判的角度,去對劇中人的行為做論斷,而是用人的角度,平視這些跟我們一樣充滿矛盾而複雜的人,它不只做到舉重若輕,笑中帶淚,更是一個溫潤飽滿,充滿人性色澤的作品。 好的作品值得推薦給大家,《孤味》是你今年必須看的暖心佳作。 至於希望被母親認可自己可以獨當一面,管理餐廳能力的佳佳,卻也在發現秀英擅自發號施令後,覺得有苦難言,好像一切努力,都在瞬間化作泡沫。 就像面對阿青生病的秀英,像面對小澄未來的阿瑜,也像面對母親的佳佳。

然而這樣愛的方式,最終,只會讓對方再也喘不過氣,再也感受不到愛最原先,我們希望他能感受的支持與溫暖。 《孤味》一部 90 分鐘的電影,沒有太多的高潮迭起,沒有令人猜想不到的劇情編排,整部片就靜靜的、溫溫的,像是巷口那個燈還亮著的房子裡正發生的故事,卻挑動了許多人心底最柔軟的,最容易忽略去擁抱的,那些日常中,因愛而生的傷痛。 您的支持將有助於《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促進多元進步的社會對話。

本網站中所有內容均由 女人迷 womany.net 與其他權利人依法擁有其智慧財產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或發現女人迷文章有侵權疑慮,請來信與本公司相關部門人員接洽,我們會儘快回覆。 今天過後,我們依舊會用最愚笨的方式,表達關心;我們依然會把最難聽的話,留給最親的人;但桌上的那碗家常湯麵還是會在,那個擁抱依然溫熱,而那句,要歡歡喜喜,依然溫柔——因為到頭來,一切,都還是愛。 火化那天,秀英把那個裝滿所有他與伯昌愛的記憶,代表著他們兩人的命運與緣分的鐵盒,交給了最能讓他真實的小澄。 讓回憶,隨著灰燼飄散,也隨著伯昌的離開,不再緊箍著秀英的心。 其實他們都記得父親的好,也記得他手掌的溫度與曾經的愛,只是父親的不告而別,一再傷害,讓他們一個個都必須假裝著不在乎,卻又不停重複做著,那期盼著愛的動作。 因為我們都太過熟悉彼此,也太習慣被彼此無限包容,所以表達的方式最為真實、最赤裸,卻也不免在控制不住的時候,變得最傷人。

藝術 在現實裡直面善惡的模糊交界──柯貞年《無聲》探索不對等權力結構中,離不開的人 《無聲》改編自台灣南部某特教學校集體性侵案,題材具高度爭議,複雜的加害/受害關係激起社會討論,導演柯貞年與編劇林品君自剖田調過程與己身成長經驗,訴說初衷。 不論是非典型家庭、非典型電影人,許承傑人生軌跡裡一直在練習他的「受身」。 如果摔角的藝術在於選手如何把身體的鋪陳傳達給觀眾,那麼許承傑探索電影藝術的方式,就是持續挖掘自身,並與觀眾分享他在乎的議題。

或許是從小在各種矛盾、未知、期待裡,他得穩住自己的平衡,知道人生很長,要學會不被短時間的糾結困住。 那一、兩個小時的談話對許承傑是衝擊,也像是個拒絕,正當他收起監製意向書走下樓後,沒想到廖桑卻在門口開口:「好啦,意向書拿出來!」對於劇本的欣賞,讓向來只監製自家學生電影的廖桑,終於破例出任《孤味》的電影監製。 金馬創投會議並非一無所獲,那是許承傑第一次開始認識台灣電影圈的前輩,也因緣際會認識了資深前輩廖慶松「廖桑」。 各界湧入的激勵把許承傑推入另一個軌道,原本沒打算再重拍一次故事的他,悄悄地開始了長片電影的前置作業。

大姊宛青遺傳了父親的無拘無束,總是希望能獨立承擔自己所有事情,而二姊宛瑜則像母親林秀英明明早就把餐廳交給宛佳掌管,還不放心地一大早跑到漁市挑貨改菜單那樣,總是希望能給家人最好的照顧,提前把女兒小澄的往後道路安排妥當。 也正是如此,《孤味》透過三代人各自不同的性格與價值觀,從宛瑜的女兒小澄天真不懂事的角度切入,在揭開她們家族不為人知秘密的同時,也刻劃出家人彼此之間無可取代的情感連結。 改編自導演許承傑的同名畢業短片,《孤味》以自身阿嬤作為劇本的創作靈感,把故事聚焦在離家多年的父親過世之後,從得知消息到舉行告別式這段期間內,母親與女兒們之間的互動與心境轉變過程,使得電影《孤味》比起探討父權社會對女性的影響,更多是由傳統女性的辛酸與堅毅出發,描述片中三個世代的女性角色該如何在突如其來的衝擊下,重新面對這段埋藏許久的悲傷記憶。 初看片名,直覺以為「孤味」是孤獨之意,或許也言之成理:我們一個人出生來到世間,一個人死去離開人間,也常常獨自一人處理心中塊壘,度過難關。 而女性對身體的敏感,女體所能承受的大與寬,心靈所能感知的細與微,賦予女性對感情與人事物的強烈直覺,這樣的敏銳覺受,在愛情或婚姻陷入困境時,如果無法調伏心緒,一發不可收拾,很容易為難自己為難別人。

孤味負評: ‧ 謝金燕「台灣怎可能有我滿意的價格」 為王偉忠接《營業中2》:海薛一筆XD

質言之,《孤味》描述女人如何用心專心地白手起家,創業有成卻無法接受愛情與婚姻的挫敗。 在痛苦糾結多年之後,一個外人——丈夫外遇對象——不期然出現,讓已是人生暮年的妻子學會放手,接受丈夫早不歸家的冷酷事實,這才領悟到:失去愛情,失去婚姻,也不能失去自己。 不肯離婚的妻子與丈夫斷絕聯繫多年,丈夫的死反而讓她看清婚姻的假象,理解生命的本質:自己都不喜歡自己,誰會喜歡你? 要一直生悶氣覺得別人都對不起自己,還是當個明白人以笑化解怨氣? 《孤味》這部今年11月6日上映的電影,是一個敘述父親離家多年,由單親媽媽獨自撫養三個女孩長大成人的故事。

過去3年拍攝《孤味》,他有機會回頭看看成長的來時路,發現青春時期的各種困頓就像沙漏通過瓶頸時過了關,過程中除了父母之外,有重組家庭裡的伯父和阿姨,有曾經陪他談心的叔叔王浩威醫師,有曾經讓他借住家裡與他談心的已逝舞蹈家羅曼菲⋯⋯這些長輩都曾是支持過他的力量。 讀本的同時,他也找來李江却台語文教基金會的老師指導台南腔的閩南語發音,「我跟所有演員說一定要來練,大家一起共同學一個語言,情感建立會很快,」他強調。 要把30分鐘的短片變成2小時的電影,敘事與情緒的拿捏並不容易,於是許承傑邀請哥倫比亞大學電影製作研究所畢業的黃怡玫共同編寫劇本,為電影加入更多的元素與情感。 研究所的畢業製作,就像在熨貼自己和家人未曾好好安頓的情緒。 許承傑沒想到的是,這個源自於自己生命故事、預算有限的短片,竟然引起廣大鄉親的共鳴,甚至被國際的影人看見。 《孤味》是男性導演向台灣女性致敬的電影,隔著男女性別相對理性的距離,少了些耽溺與哭喊,滿溢著溫暖與敬意。

但在殺青後,光是三天口碑場便獲得500萬票房,上映後的表現更是令人驚艷,就竟是什麼原因,讓這部不被看好的電影在台灣影史上,得以樹立如此輝煌的里程碑呢? 「我們常把工作看成是一個『大釣竿』,握得到就可以發達、可以脫離困境,但真的是這樣嗎?工作,是否真的是一個機會與希望?… 家是一個這樣特別的存在,牽繫著我們生命中的每一個歷程,觸動著心裡最軟的那一塊。 儲存著愛的我們生來是一個人,離去亦是一個人,能在今生做家人,不讓彼此孤單承受著這人生的五香七味,需要多大的緣分,又需要多少的耐心。 因為那些源自於愛,最令人無法忘懷的記憶沒有消失,當初那個唸書得獎,只為了多見父親一面的小女孩也沒有離去,只是被阿瑜深藏在了心裡,不敢再去多想。 平時情感細膩豐沛的藝術家,在遇見最親密的家人時,也會變得詞彙匱乏,只剩脾氣當前,好像無論什麼先前在房間裡演繹過多少次的溫柔談話,在浴室裡預防過多少次,那不想再後悔的決心,也總會在開口那一剎那,煙消雲散。

孤味負評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 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如同「孤味」的意思:專心一意,把一個味道做好,即使孤獨也沒有關係──或許這就是許承傑的孤味電影哲學。 在日式摔角中,所有新人的第一道功課就是學習「受身」,意即用身體巧妙地消化外界衝擊,在自己被摔下的那一刻保護自己最脆弱的部分。 因為這些選手教會他格鬥的哲學,當一個人在受到外在衝擊力後,如何化解,不迴避,也懂得保護自己。

對於「家人的愛」四字總有另外五個字跟在後面,正是「我是為你好」,但很多時候都會忽略了對方心底所想所要的,就如林秀英對陳伯昌,她希望有同等的愛,放棄大小姐的生活,在路邊攤死捱難捱,同樣地希望陳伯昌都要付出同等的愛。 其實陳伯昌不是不願付出,他都有努力嘗試過,由於做警察人工低,他辭職去學做生意,可還是失敗告終,翻身不成還搞到一身債,他唯一方法只能離開台南,去台北重新發展才能抬起頭做人。 最親近的家人往往都最容易起衝突,說話直來直往,不留餘地,正因如此受到的傷害是雙倍。 謝盈萱飾演的大姊陳宛青是一位舞者,個性忠於自我、不受外界拘束,像極了林秀英的先生,然而不拘小節的她始終與保守固執的母親存在著隔閡;由徐若瑄飾演的二姊陳宛瑜,行事風格與導演的母親同樣一板一眼,凡事努力不懈,戲中她對自己女兒的管教卻隱含著矛盾;而蔡阿姨,在戲中與林秀英的關係雖然隔著一層尷尬,但在現實生活中,她最終是被導演的外婆所接受的。 在製片的鼓勵下,許承傑先是將《孤味》的短片寄給廖桑,並帶著監製意願書到中影,希望邀請他做《孤味》的監製。

許承傑的劇本在一版後,也經過其他編劇及監製的調整,但是對於阿嬤、堅忍台灣女性的感謝及感動,至始至終都不曾消失在這個故事裡。 秀英的性子急,阿青的性子衝,當兩人正對著想向對方表達關心,最後剩下的,只剩那些最不想脫口的詞彙,在空氣中凝結。 就像日常生活中的我們,其實從沒有要傷害家人的初衷,卻總在脫口的那一刻,剩下了字字如刀的割心字句。 「俄羅斯軟糖」分食的橋段,那種對於往日歲月的懷念與溢於言表的興奮神情,完全彰顯了《孤味》這部電影的最核心的主題。 然而正是如此,過於突出「俄羅斯軟糖」也變相降低了「蝦捲」這道媽媽拿手好菜在電影裡的重要性,作為她這些年來能夠獨自撐起家計的關鍵,《孤味》卻沒有讓「蝦捲」乘載太多她對女兒的情感,這只差臨門一腳的缺陷不免讓人感到遺憾可惜。 就像雖然現在秀英的餐館已經交由女兒宛佳接手,但招牌菜依然永遠都會是蝦捲,電影《孤味》以即便感到孤獨也要把一種味道做好的「孤味」出發,不僅對應到這些年來獨自放不下陳伯昌的林秀英,也反映出片中這些女性就算走得孤獨艱辛,也依舊努力維持著這個家庭的正常運作,堅強地朝著自身目標前進的精神態度,其中每顆鏡頭、每段對話所蘊含的飽滿情緒都讓人看得相當感動。

信仰電影,亦是「金馬57」無論內外政局或疫情之下,能一直在「前往明天的路上」行進動力。 過去在學校拍片,一旦超過工時,演員工會的人就會來要求加倍當天的工資,也因此踏入職場拍片後,許承傑非常要求預算與工時的控管。 日前,一名網友分享,找工作時發現文組的工作起薪普遍都是40K以下,有時後進到面試階段才知道是32K起跳。 其實,勞保老年給付有兩種請領方式,選對方法就有機會月領4萬元老年年金,… 本篇推薦20間必吃基隆美食名單,讓你從基隆早餐、早午餐、咖啡廳下午茶、日式料理,吃到基隆廟口美食小吃! 此刻他們兩人,離開了鐵盒,就像是離開了那個禁錮著兩人的四方牢籠,不再相互折磨,還無法逃脫。

年紀最輕的孫女作為旁觀者適時提問,凸顯兩代女性因為行事作風差異,而不時造成針鋒相對的局面。 劇情雖然有些意料之內的通俗元素,卻不會讓人覺得索然無味,演員演出恰如其分,讓通俗戲劇有了相對突出的個性,戲劇衝突與情感流動也顯得自然。 女性確實要習慣比較多不舒服的事情,也往往要過得折騰一點,只是女子不管走哪條路都會比男子辛苦一些。

然而影史上有多少作品女性角色只是花瓶,男人和女人一樣,也可以自自然然當只花瓶,這樣的世界比較平等不傾斜。 阿青被阿瑜說不在靈堂裡和妹妹摺蓮花卻往外跑,殊不知阿青在面對父親離世之餘,尚有更沉重的自身課題要面對。 阿瑜負氣離去,但其實她內心已秉承望女成鳳的母之想望,才會不由分說,擅自替女兒做了一個去美國念書,人生會更好的決定。

孤味負評

一見到面,廖桑就很直率地批評了短片的剪接方式,但許承傑對於前輩的指教還是很感激,「廖桑說我完全是用西方邏輯在剪,但東方人的情感跟西方就是不一樣,不能用西方人的邏輯來剪東方人的情感。」原來,廖桑認為許承傑的剪接太快速,情感跳動過於暴力,似乎不是隨著主角的心境延續,讓情感好好被講完。 幼年不完全理解「孤單」的許承傑,卻體會了許多獨自一人的狀態。 他也比更多人更早經歷和認識「重組家庭」的意義──父親與母親各自在離婚後找到歸宿。 他稱媽媽的另一半「伯父」,稱爸爸的另一半「阿姨」,雙邊家庭都對他十分關愛,但他仍得學習與無血緣的親密家人互動,在「家庭」與「非家庭」之間努力尋找自己的定位。 遠走他鄉、有家歸不得的阿公,雖然在外有小三,卻也在死去的時候按照禮俗回到了他真正的家,看似薄情寡義的男人,卻在元配最後鬆口訴說整件事情原委之後,才令人驚覺他的深情,恍然明白元配的怨嘆及為什麼放不下,這個愛情太深、太深,人生的滋味好澀、好難……,原來這一切都沒有真正的壞人。

這是導演許承傑2017年的短片《孤味》裡的一段話,「孤味」其實是一句台灣話,本來指的是餐廳只專賣一道料理,並致力把這道料理做到最好,後來衍伸為了一種生活態度、處世哲學,說的是一個人專心一意,堅持把一件事情做好,就算孤獨也沒有關係。 這樣的生活態度對於年輕人來說或許很難理解,然而這卻是許多老一輩的台灣人一輩子深信不疑的處世哲學,導演許承傑將他阿嬤的經歷寫成了故事,並拍成了短片當作他紐約大學電影製作研究所的畢業製作,接著他便將這個故事延伸、改編成了他的首部劇情長片,同樣將片名取作《孤味》,而靈魂人物、女主角林秀英依然請來在短片時就演出同個角色的陳淑芳。 身為老一輩的台灣人,林秀英很自然的承繼了「孤味」的精神,她面對任何事情總是專心一意,「把一件事情做到最好」對她而言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既然要賣蝦捲,就要全力讓她的蝦捲成為台南最好的蝦捲,同樣的,選擇進入婚姻、組成家庭,付出全部的自己是理所當然的。 就算再怎麼想逃離,家始終還是家,他們的開始與結束都在這個小小的地方發生,那是無論如何想避都避不了的關係羈絆,「我是為你好」到頭來原來為的不是他人還是自己,而是這個他們共同擁有著的家,因為愛而離開、因為愛而爭吵、因為愛而放手,各種不是很正面的言行舉止都出自於想讓家更好的心,所以《孤味》裡沒有好人,也沒有壞人,只有愛著這個家的人。 《孤味》是齣非常貼地的家庭故事,金馬獎最佳女配角得主林秀英(陳淑芳 飾)是三個女兒的母親,在丈夫陳伯昌(龍劭華 飾)無聲無息離家後,她靠著賣蝦捲,獨自撫養大三個女兒。

台灣人有時太執著於歷史的悲與苦,而疏忽了喜與笑的傳統,而常民善於變通應付時代苦難的智慧,如果能夠轉化為幽默諷刺,可能活得更踏實有底氣。 所謂的台式喜劇或者本土題材常常招致貶抑與批評,那些不成功的本土電影,是因為不夠好不是因為題材。 《孤味》在編劇與表演各方面都有水準之上的表現,捕捉到普遍人性,就能反映一個時代的共同記憶。 林秀英(陳淑芳 飾)是台南赫赫有名的餐廳老闆,在丈夫(龍劭華 飾)無聲無息地離家後,便靠著賣蝦捲,獨自撫養三個女兒長大成人,不僅把蝦捲從路邊攤賣到開餐廳,三個女兒更是成就非凡,大女兒阿青(謝盈萱 飾)是國際舞者,二女兒阿瑜(徐若瑄 飾)在台北當整形醫生,小女兒佳佳(孫可芳 飾)則接手自己的餐廳事業。 眼看就要苦盡甘來,秀英卻在 70 大壽當天接到丈夫離世的噩耗,在替這位有名無實的丈夫籌辦喪禮的同時,竟意外迎來了另一位陪伴丈夫度過晚年的女人,令她不得不再次面對內心埋藏已久的怨懟。

  • 《孤味》難得可貴的是,這樣的題材並沒有被拍的煽情,導演許承傑汲取了短片的經驗,精準拿捏住情感上的分寸,不過多不過少,他透過不同世代、不同角色立場的女性之間的對話,來對愛情、親情、家庭的價值進行探討,不以單一而是多方角度切入,讓觀眾能更清楚知道存在於這個家的問題,同時亦能以最客觀的觀點來看每個角色。
  • 《孤味》這部今年11月6日上映的電影,是一個敘述父親離家多年,由單親媽媽獨自撫養三個女孩長大成人的故事。
  • 接連幾天的喪禮,鏡頭描繪著年過六旬的女主人如何面對陪伴丈夫多年卻素未謀面的年輕女子,內心複雜的情緒貫穿著整部片的敘事與氛圍。
  • 徐若瑄在很小的時候便與爸爸分離,而在多年重新聯繫後,卻發現這些年爸爸的身邊一直有著另一位女性的陪伴。
  • 理解別人,同時與自己和解,也才維護了自己原本就該有的尊嚴。

我們也習慣了武裝,尤其是在被問到自己不想面對的問題,或不想被對方知道的,沒有報出的憂慮之時,就會選擇先把自己裝扮成最鋒利的玫瑰,因為好像這樣,自己就再也不會受傷。 於是先發制人,於是脫口而出,最後只能回到夜裡後悔,卻又不知重複了多少遍。 這是一部道盡臺灣家庭的電影,戲中的三個女兒與母親秀英,截然不同的個性,讓觀眾在角色身上,總能找到那麼一點自己。

整齣故事圍繞在單親母親(陳淑芳 飾)與三名女兒(大姐 謝盈萱、二女 徐若瑄、小女 孫可芳)為離家多年的爸爸籌辦喪禮,劇中以女人的視角出發,把愛情、友情、親情透過簡單的日常生活細膩地描繪出來。 林秀英既是憤怒又是不甘心,她的過去總在煩惱丈夫的事,想不到連現在他都還不放過她,然真正讓她感受到一路以來的全心付出全然白費的,是三個女兒與自己的想法衝突,「 我打拼一輩子,把妳們一個個扶養長大,卻輸給一個,二十年不曾跟你們聯絡的爸爸。」,她全心全意去做好每件事,但怎麼卻換來這樣的結果? 不解與不滿隨著告別式的籌備是越來越多,而《孤味》欲看的,便是林秀英與三個女兒如何從一次又一次的衝突,一段又一段的回憶,來去完整這個家、來去重新認識彼此、來去溝通與磨合彼此對於「愛」的想法與觀念。 我能在《孤味》深深感受到人的多樣性,以及不管任何人事物都可能有著多種面向的複雜性,正是如此,雖然我們都可以有自己想法和觀點,但如同對一個人的情感能同時存在愛與恨,我們也必須記住這都沒有絕對的對或錯。 電影最後母親林秀英簽下那張陳伯昌多年前在蝦捲攤留下的離婚協議書,跟她在壽宴上唱的那首《再會啦心愛的無緣的人》一樣,終於真正放下她深愛的人、放過直到現在都還惦記著他的自己,為電影《孤味》與這位角色做了最完美的收尾。

相較於近年表現亮眼的國片《誰先愛上他》、《返校》等,《孤味》以女性、家庭為主的題材顯得樸素單調,更曾因不是商業類型片,處於資金不足而延後開拍。 可以說,秉持著這樣的生活態度、處世哲學讓林秀英認為人生旅途即便偶有風雨,可終會有美好結尾在前頭等著自己,然而結果卻是事與願違。 的《陽光普照 》,這些電影皆對家人的深厚情感連結,以及說不出口的無奈等角色複雜心情有著相當真實的描寫,而這次《孤味》以三個世代的女性作為主角,同樣以彼此之間的溫情與不同價值觀碰撞給觀眾帶來深刻的共鳴與感動。 其實三位女兒亦同樣,大女不想家人擔心,所以隱瞞病情;二女希望女兒小澄(陳姸霏 飾)日後生活較好、有選擇、不只得讀書,所以一心想送她去美國讀書;細女眼見兩位姊姊都各有成就,決心放棄讀大學努力學習接管媽媽的餐廳,其實大家都是以為對方好作為出發點,不過往往都會因為溝通不足,而令事情往不好的方向發展。 不論是家人、朋友,有事情都需要好聲好氣、平心靜氣去傾,否則令對方落閘便很難打開心扉。 台灣電影《孤味》(Little Big Women)改編自2017年同名劇情短片,由陳淑芳、謝盈萱、徐若瑄、孫可芳、丁寧等人主演,陳淑芳更憑《孤味》贏走金馬獎最佳女主角,電影現已於Netflix上架。

香港SEO服務由 Featured 提供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