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興宮不可不看攻略

「送竹龍」活動由於被視作不祥之物的竹龍會漂至下游村落,引發村落之間的爭執,因而逐漸被廢棄。 王爺信仰的系統非常繁雜,如甲乙兩廟皆供奉李府千歲,但造像來歷不一定相同,蓋因兩位李府千歲並非同一神,很有可能只是同姓而已。 目前在臺灣最常見的三個不同姓氏王爺合祀,五個不同姓氏王爺合祀等等,合祀在一起的則稱三府千歲、五府千歲,有時又稱為三王府、五王府等。 「西秦王爺」亦為王爺信仰的一種,是為戲劇界的守護神。

90元,說明法石的經濟興盛,對王爺崇拜表現出泉州地方時代的特色。 文興宮 藉王爺信仰轉為保護神祈求平安,保佑地方福祉,鼓勵對外經濟發展。 作為與泉州港關係十分密切的法石一帶的人們,就選擇歷代忠烈為自己的保護神。 文興宮 由於元、明、清歷朝對王爺崇奉倡導,王爺宮廟已遍佈各地,對王爺信仰的興盛,其地位的提高開始於元朝以前,一直延續到近代。

文興宮: 文興宮的留言板

[泉州新聞-閩南網] 閩南網11月19日訊 在晨光熹微下,鐘鼓齊鳴中,泉州北石文興宮的5尊神明在護送團護送下,組團赴台巡香啦! 受台灣信眾熱情邀請,本次泉州文興宮神明組團赴台巡香,預計將從18日持續至23日。 [泉州新聞-閩南網]閩南網11月13日訊 兩江沿線的文物古蹟,是歷史留給我們的珍珠,仍承擔著訴說泉州千年航海繁榮的使命。 其中,位於東海街道法石社區的文興碼頭,尤為閃亮。

文興宮

新華社北京11月7日電(記者查文曄)由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和台灣海峽兩岸民意交流基金會共同主辦的「擴大民間交流,推動兩岸融合」座談會7日在北京舉行。 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有關負責人、部分全國政協委員及國台辦等有關部門負責人,與來訪的台灣民意代表交流參訪團成員共30餘人與會。 伍文輝是北石文興宮的董事長,也是此次赴台巡香之行的領隊。 伍董說,剛抵台時,台灣信眾代表便早早在機場等候。 合興宮的老主委李老先生,已90多歲高齡,在得知北石文興宮祖庭的親人到訪台灣,更是不顧家人反對,趕赴一百多公里來到機場接機。

文興宮: 泉州文興宮神明赴台巡香 台中市市長胡志強到場歡迎

該宮歷代均有修繕,建國後占為它用,幾經興廢,宮之傾圯,神像被毀殆盡。 台海網7月12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導 鼓浪嶼是包容的,她不僅體現在中西信仰並存的融洽,這種包容更是在本土信仰上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 之前,我們講述過教堂的往事,今天,我們要述說的是鼓島本土信仰文化的魅力,講一講種德宮一廟多神的傳奇往事。 保生大帝—— 吳夲保生大帝原本是一位生於宋代的民間中草藥醫生,本名吳夲,白礁村人。 他從小就聰明過人,博覽群書,不論是禮樂刑政還是天文地理,他都潛心專研,尤其對歧黃醫術,頗具見解。 吳夲為救萬民,不惜放棄高官厚祿,行醫四方,直到晚年才回到白礁故里。

  • 在西埔村,祀田都元帥、少林公、兵馬爺,始建莫考,1995年翻建,面積 150平方米,田都元帥神誕六月十六。
  • 英靈系統多半是歷史名人或者傳奇故事中的人物,家神系統王爺則較具地域性,指稱自家祖先或同鄉人士對家族、地方有貢獻者。
  • 唐末宋初陳洪進在此駐兵,宋末元初蒲秀庚在此駐兵船,明末清初鄭成功部屬在此練兵。
  • 文興碼頭是泉州市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是古泉州港沿江的集群商業碼頭之一,它是古代泉州城區與港區水陸轉運的樞紐。
  • 本宮每隔四年或六年,舉辦一次祈安清醮,清水祖師公帶領香丁一百人以內並全程素食,步行七天六夜前往碧雲寺進香謁祖,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王爺千歲信仰屬於人鬼崇拜之類,是臺灣及中國閩南地區最為盛行的民間信仰之一,也是臺灣民間信仰的一大特色,有被稱為「千歲」、「王爺」、「尊王」、「聖王」、「王公」、「代巡」、「大巡」者,皆屬於王爺信仰。 誕生於舊濁水溪流域的彰化農庄,在充滿鑼鼓樂的廟會現場玩耍成長。 該宮歷代均有修繕,建國後佔為它用,幾經興廢,宮之傾圯,神像被毀殆盡。 近十年來蒙廣大眾善信和臺灣同胞的集腋成裘,才在原舊地址按原貌得以鼎新。 宮內奉祀民間相傳在歷代忠烈死難幾百位進士,現稱王爺。 自古以來,人們視王爺為保護神,“代天巡狩”,尊奉彌篤。

晚近於民國 96 年,新建四七府王爺船永祀,同年十月廿三日王船回 文興宮 駕繞境,十月廿四日於海邊設壇請溫王與請水,十月廿四日啟建王船醮 典,十月卅日子時在海邊燒化四七府代天巡狩紙船,十月卅日王爺船孜座 永祀。 後分別於民國 99 年第二次四七府王爺船送天朝慶典,民國 102 年 第三次四七府王爺船送天朝慶典,訂於民國 108 年再度舉辦四七府王爺船 送天朝慶典。 泉郡文興三王府,是泉州文興宮中除泉郡北石帝君行宮外的又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一直在泉州的閩台王爺信仰文化交流中占有及其重要的位置。 始建於宋末的文興三王府歷代均有敬獻歡送王船遨遊地河之習俗,每逢歡送王船入海時,由蕭王爺請示「玉皇大帝」由神乩指派隨船王爺名單,先民稱為「文興新大巡」「文興新任大總巡」。

文興宮: 農曆正月二十九泉州蟳埔媽祖天香巡境

文興古碼頭則是文興宮中最能體現泉州海洋文化和泉州輝煌的海洋交通歷史的部分。 文興古碼頭於2006年做為泉州港古建築的一部分被批覆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時,處在後渚港通往泉州城區古通道的水陸交匯之點的石頭街,就是泉州的沿海重鎮,貨物主要集散地之一。 文興宮 文興碼頭做為當時泉州最為重要的幾個碼頭之一,承擔著船舶停靠,貨物集散,造船修船和船員休憩等幾個重要的職能。

  • 在台灣的六天五夜裡,北石文興宮的5尊神明及護送團,所到之處受台灣同胞夾道歡迎,場面盛況空前。
  • 宋仁宗景佑三年(1036年)他在青礁龍池巖採藥不慎落巖身亡,百姓感其功德,立廟祭祀。
  • 從這一段歷史可以看出,當初這裡並不是如今日般宮前是一條很寬的馬路,而是直通晉江的商船碼頭。
  • 在焚燒香船前,亦會進行營老爺的活動,將老爺請至香船面前監督焚燒。
  • 法主公神誕為三月初八,少年公神誕為八月十五日。
  • 在山后村,祀聖王公,境主相公,建于明代,1988年重修,面積70餘平方米,聖王公神誕為五月廿一,境主公神誕為四月廿四。
  • 2015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137.74億元,連續17年居全省首位。

文興宮是民間信仰文化重要傳承傳播地,閩台王爺信仰文化最重要的起源和傳播廟宇之一,也是泉州海上交通史跡之重要組成部分。 閩南網11月25日訊 泉州文興宮神明首次赴台巡香,前晚7點半順利歸泉。 此行,北石文興宮組成15人護送團,護送5尊神明赴台巡香。 抵台當日,台灣當地信眾組團接機,台灣多名重要官員還親自到場祝賀並贈送花籃。 在台灣的六天五夜裡,北石文興宮的5尊神明及護送團,所到之處受台灣同胞夾道歡迎,場面盛況空前。 北石文興宮此次護送神明赴台,是王爺文化信仰史上的首次,泉台同胞們不僅互送紀念品,還學到了不少民間信仰傳承方面的經驗,並相約再見。

在阪頭村,祀玄天上帝,配祀南、北斗星君,章平候等。 近年重修,現建築面積約300平方米,土地面積約6000平方米。 英靈系統多半是歷史名人或者傳奇故事中的人物,家神系統王爺則較具地域性,指稱自家祖先或同鄉人士對家族、地方有貢獻者。 如福州長樂之陳湯銘有義舉,於馬祖西莒島受祀封神,號威武陳將軍,後玉封神號為「威武陳元帥」,長樂陳氏族人聽聞其神蹟,遂於清乾隆十八年至西莒島迎請分靈回鄉建祠奉祀,此信仰亦隨馬祖移民、大陳義胞傳至臺灣、海外。

文興宮: 文興宮的簡介

其所在王府稱為「代天府」,並配屬有天將天兵、地將地兵、直屬中軍等。 神尊造型則大多穿著漢服,有錦袍玉帶的文官,還有頂盔貫甲的武將。 位居沿海的高美地區,如同台灣其他沿海地區一樣,在宗教信仰上呈現多元化的色彩,是一個宗教活動極為熱絡的地區。 泉州先人东渡海峡,航行东南亚等地,为祈求王爷保护顺利启程,航行平安到达,生意兴旺、合家安康,有到王爷宫祈祷的,有载上香火及塑雕王爷神像供奉的。 明朝该宫就有敬献七彩王爷船入海,遨游江河漂流至台湾各地习俗。 王爷信仰随之传播到台湾及世界各地,现台湾、金门奉祀王爷的宫庙有几百座,香火大多从文兴宫敬献王爷神船上分炉,文兴宫是台湾王爷信仰发祥地传播地。

該宮以“雷、蕭、溫”王爺為主神、鎮境神、文興大總巡,救世濟民,彰昭善惡,並作為海上保護神來崇拜。 文興宮奉祀代天巡狩三府爺,源自清朝時代由唐山恭送漂來,王船載有三府王爺神像、數包小紅布袋米、無火鼎沸之飯一鍋及活羊一隻,靠近清水鎮海邊,經先民恭迎登陸,暫修棟宇供奉膜拜。 文興宮 民國六十一年增設前殿,改稱文興宮迄今,74年歲末重建,戊辰年霞月初7日,恭請三府王爺及尊神登殿安座,並奉盛典之祭。 [泉州新聞-閩南網]閩南網11月25日訊 泉州文興宮神明首次赴台巡香,前晚7點半順利歸泉。 這裡的「送王爺船」習俗歷史悠久,相傳,清同治八年,三王府的王爺船隨海漂流到台灣,被漁民發現,因船上有黑令旗、一隻羊、三隻未滅的香及一鍋還燒得熱騰騰的飯,漁民們便將其請回奉祀,王爺信仰就此在台流傳開來。 祀神部分,朝陽宮主祀天上聖母,配祀觀音菩薩、地藏王菩薩、金母娘娘等眾神。

王船雖是後來仿製的,但王船上的神像、衣物、令牌等均是一百多年前的原件,至今仍精美鮮亮。 這讓巡香團的眾人們忍不住紅了眼眶,因為這些王船和神像物件,是他們的先人百年前從晉江沿岸放逐的,沒想到它們竟順著海流,一路漂到了血脈相連的台灣。 台灣現有史料中記載,苗栗縣合興宮曾接收過三艘王船,現供奉的這一艘,追溯起來,已有140多年歷史,系1869年農曆六月十四日,由石頭街文興廟漂流至苗栗縣,當時船上放著雕刻精美的四府王爺和夫人神像。 在湖心村,主祀釋迦,配祀趙天君,康元帥,萬氏媽,始建不詳,1986年重修,面積約200平方米,神誕分別為正月十六、三月十六、九月十六、十月十王,境主為趙天君。 在甘蔗頭村,祀金王爺,配祀普庵,康大巡、許真人,始建未詳,1988年重修,面積約80平方米,金王爺神誕為五月初四,普庵神誕為六月十八,康大巡神誕為十月十五日。

文興碼頭和美山碼頭是內河碼頭,但處於江海交匯地段,是泉州港的重要門戶。 該碼頭與海灣的石湖等諸碼頭,構成古代集群港的格局。 祀蕭太傅、大人公,建於1810年,1988年重修,面積 120平方米,神誕分別為五月十七日,八月廿三。 在院後村,祀忠顯王,配祀王媽、二王公、清宣統三年(1911)建,1981年修建,面積約50平方米。

每年正月期間,文興宮都會舉行盛大活動,謁祖進香、繞境巡安、天香祈福大典、許願燈活動,信眾遊客絡繹不絕。 它曾是晉江入海口的一座航標塔,也是船舶出洋的一座祈願塔,見證了「漲海聲中萬國商」的那一段輝煌。 每年農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是觀音菩薩的誕辰日,人們都來朝拜這座石塔。

文興古碼頭,是文興宮中最能體現泉州海洋文化和泉州輝煌的海洋交通歷史的部分。 1982年,在泉郡北石帝君行宮宮埕前百米處發現了泉州的第二艘南宋海船,據考證,該船載重量為200噸,屬中型遠洋貨船,其載重量相當於唐代「陸上絲綢之路」一支600至700頭駱駝的運輸隊馱運的總重量。 四大姓都有自己的信仰,洪姓以彰化芬園下茄荖永清宮玄天上帝為信仰,林姓是草屯月眉厝龍德廟的保生大帝,李姓是下庄敦和宮玄壇元帥,簡姓以草屯林仔頭紫微宮玄天上帝為簡姓宗親的共同信仰。 朝陽宮的祭祀圈跨越各姓,由四大姓一同興建,為草屯地區的共同信仰。 位於台灣雲林縣的麥寮拱范宮開展媽祖文化之旅,15日下午,來自台灣的600多名信眾抵泉州天后宮,並舉行盛大的繞境進香和古禮祭拜儀式。 昨日下午,來自台灣各個縣區媽祖宮廟的三千餘名信眾組團,來到泉州天后宮進香,進行兩岸媽祖文化交流活動。

文興宮

林姓族人是在清康熙年間渡臺,起先在嘉義布袋,之後再遷移來到草屯定居,李姓與簡姓在清代各時期陸續都有族人來臺開墾,當中李姓約在乾隆年間進入草屯開墾,簡姓最晚則是清嘉慶年間入草屯,在這之前已有許多族人至草屯定居。 泉州北石文興宮2016春節許願燈活動從農曆腊月廿五日(2016年2月3日)開始一直持續到正月廿五日(2016年3月2日),歷時一個月。 泉州,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北承福州,南接廈門,東望寶島台灣,轄四區、三市、五縣和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泉州台商投資區,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 2015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137.74億元,連續17年居全省首位。 本報訊(記者殷斯麒)日前,由泉州市台灣同胞聯誼會主辦的2014年泉州返台定居鄉親回泉參訪活動舉行,來自台灣新北、桃園、新竹等地的泉州返台定居鄉親代表、返台定居台商代表、泉州定居台胞代表齊聚泉州,開展參觀、懇親和座談活動。 來自台灣的信眾向炎帝大殿敬獻匾額新華網太原5月14日電 「我們每年都會參加各種祭拜神農炎帝的活動。在這裡參加祭拜活動還是第一次,很特別。」來自台灣花蓮縣的何先生表示。

文興宮: 臺灣宗教文化地圖

宮內奉有保生大帝,是繼泉州花巷花橋宮後奉祀保生大帝最早且最重要的宮宇之一,常有善男信女虔誠地焚香、叩拜、祈福。 據說釋應祥在圓寂之前,火山佛祖便曾告知,祂圓寂後將會成神,碧雲寺下方的一片竹林就是祂該發揮的地方。 但釋應祥在圓寂前仍掛念碧雲寺,只聽到一個「竹」字。 圓寂後釋應祥的神靈一路南行,當時竹仔港發生過瘟疫,釋應祥的神靈便留在此地濟世,火山佛祖又告知竹仔港即為祖師發揮之處,釋應祥便留在此地發揮,並受封為清水祖師,因為祖師在世時常以清水、果實度日,遂被封為清水祖師。 後來信眾在祖師的發揮下一同創建了文興宮,當地多以老祖稱呼之。

香火傳至海外、臺灣、南安、晉江等地,近年“三胞”常來進香。 在林邊村,祀武尊王,配祀王爺,建于清代,1980年重修,面積80平方米,武尊王神誕為九月十五日,王爺神誕為十月十五。 在下堡村,祀田都無帥,配祀江大巡,三相公建于清代,雙簷三進建築,面積為 120平方米,田都無帥神誕為正月十六日,江大巡神誕為十月十二日,三相公神誕為八月十六日。 在後埔村,祀章侯府,配祀薛環姑,建于清代,雙簷二進建築,面積約 200平方米。

文興宮

始建於明初,清光緒十三年重建,現宮殿為1989年擴建。 面積244平方米,爐下弟子為北埭村人,約2000多人。 對高美人來說,拜溪頭是感謝人們與自然得以合處共生,祈求來年平安的日子,也是迎接觀音二媽回鑾的前哨戰,生活在受王爺公庇護的觀音媽故鄉,高美人以更加謙遜的態度面對信仰,並透過群體祭祀的行為,形塑高度認同的親密社群。

如王船漂到某個村落,該村便要迎神奉祀一番,再將之放流,或者就地建廟以護庇民眾,臺灣許多知名的王爺廟都是因王船漂至而建廟。 此俗明清至民國時盛行,每3年舉行一次,祭典極隆重,稱之為「王醮」。 民國時期,泉州富美宮附近還有一專門製造「王船」的工場,祭典就在晉江江邊舉行,有些「王船」漂至台灣海岸,故台灣王爺崇拜多源於閩南。 人們對王爺信仰在泉臺地區影響很深,作為一種不可抗拒的精神支柱,古時為地方官府倡導,如制度宗教政策,支援修宮,參與宗教活動。 文興宮 明代以來對王爺信仰的崇拜是泉州經濟發展的時代文化需要,如清光緒二十九年敬獻的王船一艘造價摺合當時幣值239。

文興宮: 台灣參訪團走進廈門翔安 兩岸信眾共祭清水祖師

拜亭為卷柵式結構,由四根石柱承托屋頂,造型雄偉壯觀,亭中擺設香爐,終日香菸繚繞,時有善男信女虔誠地焚香叩拜、祈福。 文興碼頭是古泉州港沿江的集群商業碼頭之一,它是古代泉州城區與港區水陸轉運的樞紐。 始建于唐乾符中(874-879),廣明元年( 880)賜名鎮國東禪寺,宋、元、明修建,後廢。 在潘山,舊廟已圮,1995年重建於新址,祀陳元光、五夫人,面積近 200平方米,神誕為二月十五日,五夫人神誕八月廿三。

法石镇是文化历史古镇,山水钟秀、人文兴盛,道教在该地有很深积淀。 曾是出海通商必經之地,後經多年淤積河床上升變陸地。 東海法石埋著宋代古船,使市民再度聚焦法石這個曾經重要的港口。 文興宮 傳說馬可•波羅一行護送闊闊真公主遠嫁波斯,起航的地點就在法石。 所以,不管我信與不信,當年文興碼頭是鄭和下西洋的出海口也就順理成章了。 文興碼頭是泉州市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是古泉州港沿江的集群商業碼頭之一,它是古代泉州城區與港區水陸轉運的樞紐。

法石是歷朝軍事海防重鎮,宋時設法石寨,明朝設河伯所,清朝設稅收機構。 該宮後寶覺山、煙墩山古時設烽火臺,嘉靖四十一年為俞大猷來閩抗倭的海防建築,宋時防“海盜”明時防倭寇。 唐末宋初陳洪進在此駐兵,宋末元初蒲秀庚在此駐兵船,明末清初鄭成功部屬在此練兵。 建在通往泉州古道中部的文興宮處在海交衡要環境中,具有優越的地理位置。

文興宮: 泉州印象——花橋慈濟宮

SEO服務由 Featured 提供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