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堂5大優勢

但也意外的從舊時的新城神社階梯踏進了舊址之中,細讀著角落裡的史蹟告示牌;這樣一段未參與過的歷史,讓我好像準備展開一場時光的旅行。 回顧當時的新城事件可謂是東部第一次台灣人民抗日行動的重要事蹟,極具歷史價值。 教堂一旁是部落聚會所,彩繪海洋主題的籃球場相當吸睛,原來,天主堂還滿好逛,大概可停留1~2小時,再接往去新城老街吃美食。 先說說我對新城的印象吧,由台北往花蓮,進入花蓮市區前一定會經過新城,蠻適合作為長途開車的休憩點,可納入第一天的順遊景點。 午後陽光照耀下的綠色植被,被灑上一層金黃面紗,讓天主教堂多了一分溫暖的氣息,讓人想靜靜的欣賞這寧靜美麗的建築。 我們中午先到佳興冰果室吃中餐,吃完散步到新城天主堂,走路大概5分鐘左右,看到這個新城公園的牌匾就可以右轉了,新城天主堂就在這條路的盡頭。

新城堂

花園新城有修澤蘭設計的新城教會,空間序列由鋸齒狀的外凸雨遮造型物進入低矮門廳,再入寬闊的主堂,以薄殼結構構成,氣勢恢弘。 約六層樓高的主堂,由鏤刻開口大十字架形成主視覺,氣勢不下於安藤忠雄光之教堂。 這幅馬賽克畫,是德籍藝術家Edzard Seeger 於慕尼黑製作完成,運來台灣。 堂內及和好室(告解亭)的彩色玻璃窗,表達天主救贖世人,由兩位德國藝術家── W. 在新城社區會有一群阿公阿婆,而吃飯的時候就是以這個瓦斯桶當成敲鐘,敲鐘三聲,這附近的阿公阿婆會聽到聲音,大家一同來吃飯也就是社區共食。

新城堂: 新城天主堂附近景點及住宿

小時候,我念小學的年齡,這裡可是我們戲水的遊樂場,夏天的放學後不是來這裡就是走到太魯閣神秘谷(現在的砂卡礑)玩水,居此鄉間的我們都是調皮搗蛋一族,也很厲害的追逐海浪玩,常常偷偷的在海浪中游泳,甚至與海浪比賽誰先碰觸海岸。 那時候這裡是管制的,被海邊的駐防軍人趕離是常態,也常常和他們玩捉迷藏。 每次看到他們拿著鎗走過來,小孩的我們趕緊跑了,被逮就不好玩了,有時候會讓我們玩一陣子,只要不走向海浪,一切都當作沒看到。 走進新城風糖販賣處,就能聞到陣陣黑糖香,許多遊客特地來此買有名的爆漿黑糖饅頭,如果沒有辦法來到現場,也可以網路訂購。 寶山鄉盛產甘蔗,是日治時期主要製糖地區之一,隨著時代變遷、糖業凋零、人口外移,曾引以為傲的蔗田呈現休耕狀態。 新城社區發協深耕當地,活化休耕土地,成立產銷班契作甘蔗、研發黑糖製作,增加許多工作機會,吸引青年返鄉帶動當地經濟。

聽著導覽人員的解說,新城風糖社區真的非常棒,整個社區在近年來極力推動甘蔗復耕,活化休耕土地,而且還成立產銷班,延滯了爆漿黑糖饅頭等產品,並鼓勵青年能夠返鄉來為社區服務。 今年因為疫情關係,所以國內旅遊就會特別夯,就因為這個原因讓旅咖發現原來台灣也那麼多秘境,尤其是部落旅遊以及社區旅遊都變得非常夯,新竹特色產品不外乎就你所知的貢丸、米粉、粄條、柿餅,今天旅咖要來介紹的是新竹寶山新城風糖獨特的烏糖。 1956新城天主堂在原址興建,神父致力保留神社殘餘的建築:八十年以上的松樹、石獸、宮燈以及最後一道鳥居,這些日本傳統祭祀的獨特建物,與寧靜祥和的西方教堂,巧妙交融,形成獨特的氛圍。 民國45年應當地居民的要求,來此傳教的瑞士籍神父傅光業在原神社西側建立幼稚園;民國48年再由瑞士籍神父沙智勇在神社東面建神父會院;民國53年花蓮教區購地並興建一座以聖經「諾亞方舟」為主的禮拜堂,並於兩年後落成,民國59年天主教醫院落成,民國87年功成身退。 1945年日軍撤台後,當地居民長期不滿日軍統治,因而將神社拆除,僅剩下混凝土的鳥居、石燈籠及守護靈獸、手洗舍、石碑等等。 1956年天主教會瑞士籍神父傅光業到此傳教,並在神社原址設立花蓮縣第一所幼稚園,直到1964年才由聖奧斯定咏禮會出資,購地興建現今的天主教堂。

園區裡有露營烤肉場地、 登山步道、生態池、各種DIY體驗課程、農特產展售、導覽解說服務。 在花蓮新城練習曲書店待了一會兒、翻翻書、喝完咖啡菊花茶後,我們步行至書店斜對面的新城天主堂。 新城堂 天主堂位於新城神社舊址,日本神社鳥居上掛著天主教會的字樣,實在令人好奇教堂的模樣,保留日本神社的舊跡,鳥居、石燈籠、石碑..等都是當時天主教會瑞士神父保留下來,融入西洋教會的建築元素,還貼心的放上今昔對照圖和歷史圖說,繞行一圈,彷彿走入時光隧道。 不只一位花蓮人推薦來的花蓮免費景點『新城天主堂』,很奇妙的是…它是一間天主教與日本神社共存的天主教堂,同也是台灣四個船型教堂之一。

新城堂

慈濟靜思堂是一座慈濟歷史博物館,銘記了一九六六年以來,一位生長在台灣的比丘尼,如何結合各階層、各族群及不同國籍、不同信仰者,共同實踐慈悲的真諦,發揚人類大愛的事蹟。 ◆ 文化志業深度化── 社區服務、機構關懷、環境保護…慈濟志工,為祥和社會做清流! 雜誌、書籍、廣播、電視、網際網路……,慈濟文化志業,為淨化人心做先鋒。 聖經十誡核心明載:「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基督門徒在耶穌復活昇天後,開始聚集、傳道,就是教會的開始。 事先會準備麵團半成品,再把麵團揉到按下去會有回彈的感覺就可以包黑糖餡料囉。

秉持著為生活找樂趣的宗旨、想要嘗遍世界美食的精神、鍛鍊看產業的角度下,決定拿起相機帶您用鏡頭去旅遊。 做完黑糖饅頭在等待出爐時,導覽人員接著帶我們去採甘蔗體驗囉,首先帶我們到甘蔗清洗榨汁區這邊拿工具,順便介紹以前挑甘蔗的工具,導覽人員說以前是以人力的方式運送甘蔗很像挑夫。 新城風糖休閒園區位於新竹縣寶山鄉寶新路二段251巷25號,離國道一號和三號都非常近,車子可以停在多功能廣場,有時候社區也會舉辦活動市集也都會在多功能廣場。 1896年一名太魯閣賽德克族婦女慘遭日本駐軍強暴,當時賽德克人集體反抗突襲日軍在新城的監視哨,怒殺共23名日本軍人,而新城神社是當年日本人為紀念這些殉難的軍人而建造的。 民國53年花蓮教區購地並興建一座以聖經「諾亞方舟」為主的禮拜堂,並於兩年後落成,民國59年天主教醫院落成,民國87年功成身退。 教堂的內部有開放遊客參觀,但以不打擾到信徒禱告或天主堂活動為限;進入有如船艙的教堂內部,讓人更覺得莊嚴寧靜,外部陽光透過彩繪玻璃照射進來,與我們之前到澳門看見地各歷史建築教堂如出一轍。

新城堂: 花蓮新社梯田

花蓮吉安的白色貨櫃屋星巴克(洄瀾門市)將在107年9月開幕囉! 台灣的教育創辦的有聲有色,許多 台灣在地特色小學 因地方而發展出獨有的特色,同時這些小學也很適合家長們假日之時帶著自家寶… 其實我們是已經吃飽的狀態來用餐,小龍跟孩子在柴魚博物館參觀,媽媽我一個人跑來吃飯,已經吃飽的狀態還覺得很好吃,真的是一間很棒、有溫度的小店,切記啊一定要預約再來,不然會跟我一樣傻傻的等兩小時。 因為電話真的沒辦法打進來預約,第一天我就衝來現場預約,被告知候位要等兩小時,只好先放棄,第二天我又跑來現場候位,附近景點逛一逛過來吃飯剛剛好。 說真的這是我二訪柴魚博物館終於吃到的安口食堂,安口食堂是一間預約制的簡餐餐廳,餐廳就在柴魚博物館裡,相當的隱密,沒有在大馬路邊卻生意超爆,不管平日假日都是全滿。 館內也結合在地農漁特產,販售許多柴魚製成的周邊商品,像是:柴魚醬油、柴魚、柴魚酥、柴魚零嘴等等,也提供體驗課程,遊客可以自製章魚燒、刨柴魚等體驗,很適合花上一段時間在館內逗留。

他也將此新堂設定為淡水首座婚禮教堂,預計2021年第二季落成。 未來除了是信仰聚會場所之外,位於頂樓9 樓的婚禮教堂擁有壯闊海景,屋頂的十字型玻璃天窗對著上方航道的飛機照耀。 此案由清水建築工坊、林友寒旅德建築師、林彥穎建築師事務所設計施作。 聖約翰科技大學教會學校,在1973 年建立聖公會淡水降臨堂,由當時校董、上海聖約翰大學校友沈祖海設計,經費由台灣人捐獻及聖公會美國總會撥款。 高聳十字架矗立於校門,拱型外牆,象徵著農人篛笠,深耕於淡水此地,內部也由此弧牆形成聚會空間,聖壇上有十字架高高垂掛。 北藝大黎志文教授在教堂四周新闢「十架苦路」,記載耶穌從最後的晚餐到釘在十字架上,直到復活,共有14 座石雕。

角落裡出現了貼心製作的before和after;原來1937年的日治時期是傳統的日式神社造景,後來才又改成現在看見的聖母園。 美麗的綠植被在教堂建築上,沒被覆蓋住的彩繪玻璃更顯得奪目閃耀,忍不住就多按了幾下快門。 另外也販賣飲料,不妨買杯咖啡坐在白色牆面前來張美照,順便享受這種樸實的鄉下風光,準備好渡假心情接續花蓮的行程。 交通:自駕的旅客可將車子停在新城天主堂旁(路邊停車),大眾交通的部分,乘坐台鐵至新城火車站下車,徒步約 15~20 分鐘抵達。 坐落於中央路的慈濟文化園區,包含了慈濟醫學中心、靜思堂、靜思竹軒及慈濟大學園區,呈現出慈濟證嚴上人致力「慈善、醫療、教育、文化」四大志業的精神,靜立這處精緻素雅的空間,會讓人領略到結廬人間而無車馬喧鬧的境界。 慈濟的志業包括:慈善、醫療、教育、文化四項, 統稱為「四大志業」;另投入骨髓捐贈、環境保護、社區志工、國際賑災,此八項同時推動,稱之為「一步八腳印」。

保留不破壞日治時代的日本神社,選擇建在旁邊與神社共存,光是看到日本鳥居上大大的「天主教會」就覺得很神奇。 新城堂 來到新竹的寶山鄉,在「燭園」做完蠟燭DIY後,我們來到了就在燭園附近的「新城風糖休閒園區」。 新城堂 這裡,經由「燭園」工作人員的推薦,適合帶小孩來走走跑跑,本抱著只來買黑糖饅頭的想法,沒想到這裡的美麗的山景與寬闊的草地,讓我們佇足停留許久。

新城堂

沒有小販、沒有林立的店家,只有短短一條街、幾家小吃店比鄰,和一間人潮排到外面來的冰店,其餘的就是日常不過的街景。 新城堂 新城堂 或許是我給予「老街」這兩字太多的既定印象,那些既定印象來自於那些熱鬧非凡、喧囂沸騰的觀光型態的老街,帶給了我許多期待。 卻也忘了,老街應是當地最老的那一條街,平凡才是它應有風貌才是。 新城堂 新城天主堂前的花圃,還保留著「殉難將士瘞骨碑」字樣的大理石,這是為紀念「新城事件」殉難的日軍,1920年設立時背面還刻有罹難者的名字,但隨著時間推移,現在已模糊難辨。 在1896年時因新部落的女性受到日兵欺辱,部落發起了抗日行動,後稱為「新城事件」。 新城堂 之後1914年時,當時的日本政府便在此建造納骨堂、古碑,1937年設立神社,為了弔念十三名於新城事件罹難的軍人。

新城堂: 新城天主堂要拍什麼?

回頭就可看到諾亞方舟造型的教堂,禮拜堂前花圃內,仍可見一塊寫有「殉難將士瘞骨碑」字樣的大理石,在石碑背面隱約可見當時殉難之日軍罹難者的名字。 但二戰之後隨著日本政府撤離,國民政府進入台灣,這裡開始荒廢,1960年瑞士來的神父們開始在此建上聖母亭,隨後蓋起新城天主堂,在此宣揚天主教與和平理念,目前新城天主堂神父是來自瑞士的戴宏碁,也住在這裡。 他無私的為大眾奉獻,在花蓮受到眾人的愛戴,是個很有名望的神父,我們去的時候剛好看到他坐在外面嚕貓。 隨著來到花蓮的次數越多,我有更多時間探訪較為冷門的景點,記得去年,我們在台泥DAKA園區看水舞時,遇見一位帶著直排輪環島的朋友和我推薦新城天主堂,他說是個很漂亮、特別的地方。 隨著糖業沒落,大片甘蔗園不復在,配合政府推廣地方產業特色,寶山鄉新城社區的村民們成立了「新城風糖」休閒園區,將黑糖重新包裝,推廣寶山的糖文化。 花蓮百年古蹟新城天主堂,因融合天主教堂及日本神社風格,近年成為當地知名景點,經常可見三隻黑白黃小貓慵懶躺在門外,來台傳道42年的瑞士籍神父戴宏基笑說,小貓原本都是流浪貓,天氣冷一點的時候,貓咪還會跑進房間取暖。

太魯閣族原住民人生活在台北市,人生下半場的覺悟,放下過去,走向自然,玩起攝影記錄生活,吃喝玩樂樣樣都好,學習從文字、從拍攝圖片創作分享,對“美與善”所有事與物的感動,偶而也會進電影院陶醉在大螢幕前的視覺饗宴。 有個牌示,敘述著關於「新城神社舊址」的由來…新城事件,在1896年11月,太魯閣族原住民,因為日本駐軍強暴部落婦女,憤而發動襲襲,進攻日軍設在新城的監視哨,包括有日本陸軍結成亨少尉等23人遭到擊斃。 之後到了1987年日軍前來鎮壓,太魯閣族人逃到砂卡礑峽谷內繼續的抵抗,因為日軍不熟悉山區作戰,最後撤退改以懷柔方式平息這次的事件,而新城村的衝突事件,被認為是太魯閣戰爭的導火線。 看見了兩潭的標誌,是自行車兩潭路線會經過的地方,這裡可以通往七星潭海邊。

新城堂: 新城火車站、新城老街地圖

新城天主堂是一個充滿時間洗鍊的花蓮景點,這裡的建築有時光跟歷史留下痕跡,這種植物攀藤建築的自然元素,大多人看到第一眼馬上就被深深吸引住。 剛逛完練習曲書店後,轉頭就是新城天主教堂,兩個花蓮景點距離不到10公尺,這個景點是神社與天主教共存的一個神奇地方,有日本神社的鳥居,也有天主教堂的華麗,緊緊相鄰格外令人好奇。 鰹魚是花蓮水產最大宗,而鰹魚加工後就成為我們很常吃到的「柴魚」。 七星柴魚博物館過去是一座閒置的柴魚工廠,後來規劃轉型為產業博物館,結合在地的特色成為柴魚博物館,於2003年開幕,成為台灣唯一以柴魚為展示主題的博物館。 館中以主題展示區、特產區、DIY體驗區、簡餐區及熱食區,讓人可以從文字、照片了解七星潭文化、漁業史、當地海洋魚類、柴魚製程。 新城天主堂作為花蓮近幾年的熱門景點,除了建築與環境漂亮外,也富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加上園區場館內免門票這點也相當加分。

  • 一口飲下,冰涼酸甜在口中化開,酸甜口感帶走了暑氣,也酸出了我的新城記憶。
  • 承億文旅的花蓮山知道就位於花蓮車站旁,從花蓮車站出站後走路約五分鐘即可抵達。
  • 北藝大黎志文教授在教堂四周新闢「十架苦路」,記載耶穌從最後的晚餐到釘在十字架上,直到復活,共有14 座石雕。
  • 高聳十字架矗立於校門,拱型外牆,象徵著農人篛笠,深耕於淡水此地,內部也由此弧牆形成聚會空間,聖壇上有十字架高高垂掛。
  • 傍海的新城有著許多美麗的弧形海灣,著名的七星潭海岸及隱藏版的曼波海灘都用美景療癒了人心,吸引了許多海內外的旅客坐在海邊,聽著浪濤、等著日出。

新城天主堂買下這片土地,並興建天主堂宿舍與船型大教堂,將祭台改為聖母亭,聖母像搭配九棵老松樹,顯得倉勁碧綠,清幽宜人。 在往內走就會看到珍貴的日式神社建築舊址,到現在還保存非常良好,尤其神社前的石獅,也許沒有現代雕刻的栩栩如生,但是文化的價值,不是像不像可以決定,跟說清楚的。 我是一個非常喜歡老房子、老建築的人,不論是殘破的或是翻修過後的,總是能吸引我的目光。

眼前這一大片翠綠草皮就是露營場地,三帳以上就可以申請體驗,園區內也有衛浴設施、電源插座、洗手槽等設備。 新城社區發展協會執行長王翎鳳小姐這日為我們導覽解說,來自海南的她,特別能體會新住民在台就業的不易,不但提供工作機會給新住民,也進而成立樂齡學習中心,讓村裡長輩們有個可以交流的地方,有能力的長輩也可以來此打工自給自足。 新城社區發展協會還會將部份盈餘回饋社區,與社區共享共榮共好。 吳修女表示,平日教堂都是開放旅客參觀,即便是禮拜日也歡迎,只要盡量不要吵鬧影響禱告即可。 而每年的11月1日則是特有的「天主教祭祖日」,因為華人慎終追遠的傳統,天主教在華人地區有這樣特別的日子,是因地制宜而來的,且只要信徒願意,還能將已逝的祖先牌位供奉在教堂裡,11月1日將會由神父帶領,為祖先禱告。 民宿離七星潭很近,步行約兩分鐘, 民宿有提供腳踏車,可以去騎自行車道,很漂亮!

還記得早期經過花蓮這條民生路時,總能看見這棟接近殘破的老建築。 不過,幾年再度來到花蓮,發現這棟老建築轉眼變成了一間新穎的民宿,溫暖的光線投映在灰白的建築之上,讓那些塵封許久未開的出口,都重新打開了新的視野。 新城舊稱「哆囉滿」或「大魯宛」,地理位置依山傍海,因臨近花蓮市,與吉安鄉同為花蓮市的衛星城市,更是花蓮的門戶,又有「新城走廊」之稱,是旅客從台北搭乘特急電車進入到花蓮的第一座鄉鎮。 傍海的新城有著許多美麗的弧形海灣,著名的七星潭海岸及隱藏版的曼波海灘都用美景療癒了人心,吸引了許多海內外的旅客坐在海邊,聽著浪濤、等著日出。

除了地點及價格是我考量的原因之外,之前住過的承億文旅系列飯店也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承億文旅習慣用年輕活潑的調性去呼應當地的文化及故事,讓每間飯店都有不同的主題及風格。 以上總總都奠定了我這回到花蓮一定要住上花蓮山知道的理由。 新城老街內一棟塗上蒂芬妮藍外觀的老屋、招牌用紅色手寫字體寫上了「新城照相館」,這是國片「盛夏光年」電影海報的取景地,一間超過六十年歷史的老照相館,是新城老街中最著名的老屋。 這間老屋子像是攝影師用快門鎖住了時光,屋子內刻意保留了當時使用的古董相機、佈景、鎂光燈、電燈、工作台等等,並免費開放給遊客參觀,一同見證新城的那些歲月。 新城官方在地圖上註記了一條老街的存在,博愛路就是新城老街,這是新城鄉開發最早的一條街。

新城堂: 花蓮新城景點

由於教堂之前有經營幼稚園,這裡有兩座溜滑梯和盪鞦韆是很合理的,大人拍完美照之餘,小孩來這裡也不無聊。 塔樓一旁就是最有名的綠色方舟,特殊的船形屋頂劃出一抹青綠,灰色牆面上盡是綠葉及藤蔓,好似已伴著教堂渡過數十寒暑,光影穿透樹葉縫隙灑落,更有種光陰推移的感覺。

  • 新城天主堂是一個充滿時間洗鍊的花蓮景點,這裡的建築有時光跟歷史留下痕跡,這種植物攀藤建築的自然元素,大多人看到第一眼馬上就被深深吸引住。
  • 入口處的大石頭,其實是原本神社的手水舍,如果忘記手水舍是要幹嘛的,可以去看看吉安慶修院的文章。
  • 台灣的教堂,不比西洋教堂建築發展歷史悠久,早期多由外來宣教士主導設計。
  • 這些錯綜複雜的歷史成就了現今台灣多元又極度包容的社會,而建築僅是歷史的見證者本身並沒有其對錯,實在不需要把個人的自我意識強行加注在這些建物之上。
  • 慈濟的志業包括:慈善、醫療、教育、文化四項, 統稱為「四大志業」;另投入骨髓捐贈、環境保護、社區志工、國際賑災,此八項同時推動,稱之為「一步八腳印」。

這些錯綜複雜的歷史成就了現今台灣多元又極度包容的社會,而建築僅是歷史的見證者本身並沒有其對錯,實在不需要把個人的自我意識強行加注在這些建物之上。 的策劃,率領諸社壯丁20名進攻日軍設在新城的監視哨,當時包括日本陸軍少尉結城亨等共23人遭擊斃,西元1897年日軍後續由基隆廳派軍前往新城鎮壓,太魯閣族人逃到沙卡噹谷內繼續抵抗,日軍因不熟悉山區作戰而撤退,改以懷柔方式平息此事件,然而此事件被認為是太魯閣戰爭的導火線之一。 於1914年擴建成鋼筋水泥材質的神社,隨著日本戰敗撤退,新城神社也遭破壞僅留下神社外的鳥居、參道、石燈籠與狛犬等設施。 【新城天主堂】充滿藤蔓,可能來的季節與時間,與其他網友照片上有所差異,少了滿滿的綠意,但卻有其他不同的氛圍。 【新城天主堂】園區內綠意盎然,環境算是清幽宜人, 沒有過多的喧嘩,讓人置身其中身心靈處於安寧的感覺,幾隻小貓穿梭其中好不熱鬧。

教堂外觀爬滿了攀藤植物,交織著石燈籠與彩色的花窗玻璃,看似不同文化,但又毫無違和感。 門口上方是鐘樓,鐘樓上有著伯利恆之星,新城天主堂隨時都可進去參觀,只是進去以後要保持安靜,而如果是新城天主堂彌撒時間,則不可在裡面拍照,尊重教友與當地居民。 入口處的大石頭,其實是原本神社的手水舍,如果忘記手水舍是要幹嘛的,可以去看看吉安慶修院的文章。

七星潭的海水顏色因黑潮流經海灣底下,地形懸殊,所以七星潭的海水呈現兩種顏色,更會因天氣的不同而變換,好天氣時是一片湛藍,陰雨時則呈現翠綠顏色,也代表此處的暗流也相當洶湧,海岸邊隨處可見豎立許多告示牌,提醒拜訪七星潭的遊客,這裡是禁止下水的。 非經授權,請勿刊載於任何公開媒體,嚴禁全文轉貼,歡迎網摘內文分享,需註明「YA夫婦旅遊手札」及文章網址,彼此尊重是網路交流的基本禮儀,感謝網友們的支持與配合。 藝術家沙德朗・道明花了三個月的時間創作這《聖母元后》,特意融入清朝福晉的服裝和花卉、夜明珠,來代表東方意象。 當我站在新城天主堂看著光影和鮮豔的彩繪玻璃時,某一彩繪玻璃引起我的注意,因為上面似乎穿著清朝的服裝。 這些是來自法國瑞士血統的藝術家沙德朗・道明,耗費兩年時間創作的作品,之後從法國帶來台灣。

新城堂: 推薦行程

SEO服務由 https://featured.com.hk/ 提供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