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克級驅逐艦10大優勢

根據美國五角大樓剛公佈的2022年《中國軍力報告》給出的數據,中國空軍現有各類軍機超過2800架,其中作戰飛機約2250架,重型戰鬥機數量達到了1200餘架。 雖然島內“九合一”選舉民進黨敗局已定,但台當局仍沒有死心,妄圖勾連美日等外部勢力繼續對抗大陸。 根據島內媒體的報道,民進黨當局預計年底公佈“延長台軍兵役”的方案,計劃從明年將志願役官兵服役時間從4個月延長到1年,顯然台當局仍未放棄“武力抗統”的打算。 當然,這也不能怪瀕海戰鬥艦,因為瀕海戰鬥艦開發的初衷,就是為了在近海作戰對地提供支援,特別是適應低強度的反恐戰爭,對付索馬里海盜好像不在話下。 這些彈道導彈核潛艇攜帶大量的核彈頭和潛射彈道導彈,能夠在短時間內摧毀美國本土。 而伯克級將戰術資料分至各艙室處理,如聲納室即位於戰情中心前方,以避免伯克級因敵方的一擊而喪失戰力。

  • 伯克Flight 2A配置两组MK-41 VLS,舰首仍维持四组八联装,而后部八组八联装VLS则位于机库结构的02甲板。
  • 根據島內媒體的報道,民進黨當局預計年底公佈“延長台軍兵役”的方案,計劃從明年將志願役官兵服役時間從4個月延長到1年,顯然台當局仍未放棄“武力抗統”的打算。
  • 經過研究之後,美國海軍認為當時造艦界流行以輕質鋁合金作為上層結構主要建材以降低艦體重心的作法已經不合時宜,因為鋁合金低燃點、低融點的特性正是福島戰爭中幾艘英艦中彈失火後災情迅速擴大、沒有機會滅射控制局面的主因。
  • 伯克级DDG-51~67使用的为Baseline4,DDG-68~71采用的版本则为Baseline5.1/5.2。
  • 首先,伯克Flight 2A延续了DDV配置舰尾机库的概念,但将二号烟囱与机库结构之间的缝隙取消,使机库直接与烟囱结构末端连接在一起,如此能进一步扩大上层结构容积;而原本设在机库与二号烟囱之间的鱼叉导弹被取消。

韩国在本世纪初期开发的KDX-3大型防空驱逐舰,于2002年决定采用美制“宙斯盾”系统。 KDX-3世宗大王级驱逐舰是韩国建造的第一种宙斯盾驱逐舰,在美国的直接技术协助之下,KDX-3几乎等于伯克Flight 2A的韩国放大修改版本。 KDX-3的舰体长度比伯克Flight 2A增加8m左右,武装配备更丰富,满载排水量达到10300吨左右,不像美国伯克Flight 2A为了大量建造,必须严格地控制成本,KDX-3是韩国最高档的舰艇,因此设计上允许更大的舰体与更多的装备,不像伯克Flight 2A做出很多妥协与牺牲。 2002年,美国海军宣布展开一项伯克级驱逐舰升级计划,包括对已完成的伯克Flight 2A(DDG-79~90,当时DDG-91、92、93刚开工建造)的改进与规格统一,以及针对较早建造的伯克Flight 1/2(DDG-51~78)升级。 而在供電系統方面,為了要能順利安裝比SPY-1雷達更耗電的SPY-6雷達系統,艦上發電機的功率從3.0 MW提升至4.0 MW,主供電伏特也從440 VAC提升至4,160 VAC。 對於伯克級Flight III,廠方堅信Flight III仍然將延續伯克級作為全世界最先進的多功能水面作戰艦的名聲,並繼續在未來成為美國海軍在未來防空作戰、水面作戰以及反彈道飛彈的中流砥柱。

伯克級驅逐艦: 美國海軍測試 軍機成功遙控兩架無駕駛戰機飛行

基于节省成本,伯克级的宙斯盾系统经过简化,例如UYK-43计算机总数由CG-47舰宙斯盾系统的7台减为5台,全舰只安装3部照射雷达。 由于将排水量限制在8000吨以内根本不切实际,因此在1983年5月进入合约设计阶段时,将DDG-51排水量基准放宽到8370吨;直到1984年合约设计阶段将近完成时,莱曼还是让英格尔斯厂提出一个采用斯普鲁恩斯级舰体的备案。 [7-8]1984年,美国海军在1985年度预算中列入首艘DDG-51的细节设计与建造经费,总计11.2亿美元,并计划在1987~1992年陆续订购后续28艘。 1930年簽訂的倫敦海軍條約一度對締約國——美國、英國、日本的驅逐艦排水量做出限制:排水量不超過1,850噸,主炮口徑不超過5.1英寸。

那正是在這樣的思維指導下誕生了這麼三款軍艦,就是我們之前說的朱瓦特級驅逐艦,自由級和獨立級瀕海戰鬥艦。 這就有一個問題了,從89年下水到現在已經30年過去了,美國為什麼現在還要建造伯克級驅逐艦? 我們今天就借伯克3下水的這個機會和大家聊聊,美國海軍過去幾十年走過的彎路。 葛茨辦公室的發言人赫南德茲上校表示,要達到355艘「大艦隊」的目標仍有許多變數,但海軍目前最優先要確保接替「俄亥俄級」的「哥倫比亞級」核子戰略潛艦準時服役,以維持彈道飛彈的嚇阻能力。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國海軍擬取消「伯克級」驅逐艦(Arleigh Burke 伯克級驅逐艦 class destroyer)的延壽計劃,認為其效益並不划算,這意味著2026年至2034年間,有27艘伯克級驅逐艦將從前線退役,也代表美國總統川普的355艘「大艦隊」目標幾乎無望。 伯克级DDG-51~67使用的为Baseline4,DDG-68~71采用的版本则为Baseline5.1/5.2。

伯克級驅逐艦: 日本

在2010至2011预算年度编列的三艘新伯克(DDG-113~115)仍沿用Flight 2A的舰体与轮机规格,相关作战系统的软件则更换为最新版本,包括换装新开发的AN/SQR-20综合多功能线列阵声呐系统(MFTA)以及配套的AN/SQQ-89A(V)15水下战系统。 而在2012预算年度建造的六艘改进型伯克Flight 2A(DDG-116~121)则开始采用若干DDG-1000的技术,包括全新的电力供应系统与发电机。 而首批真正的伯克Flight 3(DDG-125~)则从2017预算年度开始编列,将装备AMDR多功能S/X波段相控阵雷达系统。 从平克尼号(DDG-91)开始的伯克Flight 2A则迈入宙斯盾Baseline 7,全面导入全分布式系统架构,并完全以商规的UYQ-70显控系列取代旧有的UYK-43/44军规计算机,并纳入海军全战区弹道导弹防御系统(NTW)的SM-3高空反弹道导弹的运用能力。

伯克級驅逐艦

从麦坎贝尔号(USS McCampbell DDG-85)开始,伯克Flight 2A的舰炮火控系统引入了美国科尔摩根(Kollmorgen)MK-46 Mod1光电火控系统,由CIC的AN/UYQ-70显控台控制,能监视海面、全天候识别不明目标并控制火炮进行攻击。 Flight 2A仍继续使用SQS-53C舰首声呐,SQR-19线列阵声呐则由于成本控制而删除。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从平克尼号(DDG-91)开始又把鱼雷发射器移到机库顶部垂直发射器的两侧,拉近与鱼雷库的距离。 伯克级主武装为舰上的MK-41垂直发射系统,载弹量为90枚(八联装发射器十二组,舰身前部安装四组,后方八组,前、后各有一组八联装发射器中相邻三管的空间被用来安装一具再装填用起重机)。 MK-41的海上再装填起重机只能装填标准SM-2导弹,对于更重的战斧导弹就无能为力。 此外,同样为了降低造价,伯克Flight 1/1A/2的舰尾只有直升机甲板而无机库。

伯克級驅逐艦: 發展

據消息人士稱,美國國防部計劃對伯克級進行45年延壽改造,伯克級I/IA/II型驅逐艦的設計壽命為35年,按伯克級首艦1991首艦服役的時間算,這將使伯克級的開始退役時間延後到2036年左右。 (USS Belknap CG-26)失火導致鋁製上半部全毀,以及觀察英國軍艦在福克蘭群島戰爭受損報告,而決定全鋼製。 1979年國防科學委員會提出關於軍艦弱點之研究報告,大幅影響伯克級的船艦設計。 伯克級特別重視被動的防禦,除了艦體大多為鋼材料製外,在重要部分還使用了近130噸的凱夫勒裝甲。 而基於匿蹤技術的考量,伯克級艦上結構平面處皆為傾斜構造,並盡量使艦體邊緣圓滑。 伯克級驅逐艦 朱瓦特級驅逐艦,它的核心是兩門先進火炮系統,它的思路就是用廉價的炮彈代替導彈進行遠距離的支援陸地作戰。

經過研究之後,美國海軍認為當時造艦界流行以輕質鋁合金作為上層結構主要建材以降低艦體重心的作法已經不合時宜,因為鋁合金低燃點、低融點的特性正是福島戰爭中幾艘英艦中彈失火後災情迅速擴大、沒有機會滅射控制局面的主因。 其實早在1975年美國海軍貝爾納普號巡洋艦與甘迺迪號航空母艦 (CV-67)相撞而失火燒毀整個上層結構後,美國海軍就已經領教到鋁合金建材耐火性差的問題,而福克蘭戰爭則促使美國造艦當局正視這個嚴重缺陷。 伯克級約有提康德羅加級75%的防空能力,美國海軍在伯克級上縱向安裝了Mk 41垂直發射系統(VLS),可發射SM-2 MR飛彈和戰斧巡弋飛彈。 但是在艦艏的Mk 41垂直發射系統只安裝了四組各8枚的發射模組(8-cell Modules )而不是提康德羅加級的八組,所以垂直發射口數量也由提康德羅加級的122具減至90具,而Flight IIA伯克級,因取消安裝垂直發射系統重填裝裝置,因而有96個垂直發射口。

伯克号的建造工作于1985预算年度执行,而第二、三号舰(DDG-52、53)的建造排在1987预算年度开始,有近两年时间做进一步设计修改。 因此从二号舰巴里号(USS Barry DDG-52)起,进行了简单修改,称为Flight 1A,主要是修改直升机甲板布置,以改善为直升机重新挂载鱼雷、声呐浮标的作业效率,同时充实了直升机整补设备,以提高航空后勤支持作业能力。 伯克級驅逐艦 領袖級護航巡洋艦 防禦體系,同時由於其彈體直徑和重量遠低於48N6E2飛彈,因此可以在原來的一個飛彈發射架里安裝4枚飛彈,從而將本艦的飛彈數量增加192枚 ,甚至超過了伯克級的90… 、魚雷、RUM-139 阿斯洛克反潛飛彈,和反潛直升機;水面戰有魚叉飛彈和RIM-174 標準六型飛彈 伯克級驅逐艦 SM-6 ERAM;並可配備戰斧巡弋飛彈進行對地打擊。 在現代戰爭中,隨着世界各大國對於奪取電磁頻譜作戰優勢廣泛的重視,電子戰已經成為了現代戰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戰樣式,電子戰的輸贏能夠相當程度的決定戰爭勝負的天平,尤其是對於採用電子設備數量更多的大國軍隊而言。 美國神盾系統為全世界最先進的空中預警與地面整合系統,而配置新一代AN/SPY-6雷達是為了讓艦艇能有效對抗複雜的空中威脅,並彈性運用作戰武器系統。

伯克級驅逐艦

首先是對於多目標的追蹤和威脅分析能力,尤其是在面對複雜地形或者是電磁干擾環境下持續作業的能力。 主動式相位雷達,相較於先前的被動式相位雷達,尺寸也由12英尺(3.7公尺)加大至14英尺(4.3公尺)。 第一艘第三批次伯克級驅逐艦將會是USS Jack H. Lucas (DDG-125),預定於2024年下水服役。 參考美國《國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及新聞報導,這是亨廷頓英戈爾斯工業公司(Huntington Ingalls Industries)建造的第35艘神盾戰鬥系統驅逐艦,也是第三批次(Flight III)的首艦。 美國國防部希望維持驅逐艦招標的競爭性,並未透露這次升級付出多少代價。

DDG-91~102使用的宙斯盾系统为Baseline7.1,其软件由既有软件转换而来,或者以仿真的方式在新硬件上执行;DDG-103~112使用的宙斯盾系统为Baseline7.2,改用为全分散架构撰写的新版软件。 使用Baseline7版宙斯盾系统(DDG-92起)的伯克级将启用新一代MK-50/54轻型鱼雷、换装提升ECCM能力与陆地上空侦测能力的SPY-1D(V)相控阵雷达、将TBMD能力与CEC整合。 此阶段的宙斯盾系统称为Baseline 5,而Flight 2的满载排水量也增至九千吨以上。 伯克级仍然使用4台GE的LM2500燃气轮机作为主要动力系统,不过提高了功率使其宽粗的舰体仍拥有30节以上的最高航速。 发电机方面,伯克级采用3台艾利森(Allison)501-K34燃气轮机发电机(SSGTG),持续功率2500千瓦;舰上电力供应系统为60赫兹交流电,采用辐射式配线架构。 最初美国海军打算在伯克级上安装一套使用Rankin循环的余热回收系统(RACER),由于首批DDG-51已经没有多余空间,所以美国海军稍后决定从第八艘伯克级起修改设计并加装RACER系统,但后来还是完全放弃此系统,仍采用COGAG全燃推进。

伯克級驅逐艦: 驅逐艦

冷戰結束後,由於二戰戰艦、巡洋艦的年老退役,現代艦隊必須有能力肩負防空、反潛、反艦等多種武器的使用,例如80年代開始的神盾系統便將這些分散於各艦的設備整合為一,既能在海軍艦艇編隊擔任進攻性的突擊任務,又能擔任作戰編隊的防空、反潛護衛任務,還可在登陸、抗登陸作戰中擔任支援兵力,以及擔任巡邏、警戒、偵察、海上封鎖和海上救援等任務。 電子系統使艦體空間增大 ,艦上條件逐步改善,現代驅逐艦的艦員們因此得以在廣闊舒適的封閉艙室中值勤,利用自動化技術操縱他們的戰艦。 除了名稱留下一點痕跡之外,驅逐艦已經失去了它原來短小靈活的特點,但相對於數萬噸的超大型船艦,還是比較小的。 較小的體型也讓匿蹤技術的導入變得容易,成為了21世紀驅逐艦的必要設計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驅逐艦發生巨大的變化,驅逐艦因其具備多功能性而備受各國海軍重視。

1981年里根政府上台,美国开始扩大海军建设投入,积极推行“海上计划2000”攻势理论(即前进战略),加上国会对海军以“经费导向”发展的佩里级护卫舰非常不满,众议院武装部队委员会更明确表示不支持经济性重于性能的造舰设计。 1981年2月,新任海军部长莱曼(John Lehman),制订了著名的“600艘舰艇”大海军计划,这一计划下美国海军防空舰艇的缺口业已显现,如果美国海军不能在80年代中期开始推出新一代导弹驱逐舰,则之后随着现役老舰退役,舰队护航兵力将出现空白期,DD-X计划开始全速发展。 香普蘭湖號(USS Lake Champlain CG-57),1980年代建造的提康德羅加級飛彈巡洋艦本來設計為驅逐艦,它們的主要作用在於提供極強大的反空力量。 出於公共關係的考慮這些船被誤名為巡洋艦,目的在於強調神盾系統的作戰能力,而從性質上它們仍然是驅逐艦。 驅逐艦從前是負責配合作戰主力的戰列艦與巡洋艦的支援工作,但自從二戰後航母開始流行,沒有空戰能力的戰列艦就逐漸淘汰;巡洋艦艦種在模組化的反艦飛彈技術進步下,也顯得體型過大而笨重,使驅逐艦已經逐步在功能上取代前兩者地位,成為遠航海軍軍艦的主力,在裝甲與火力的加強下,新型驅逐艦的噸位也逐漸達到萬噸的巡洋艦等級。

伯克級驅逐艦: 發展計畫

英國按字母順序命名的9級驅逐艦——A級至I級;日本的特型驅逐艦——吹雪型驅逐艦及其改進型號是這一階段驅逐艦的典型代表。 法國的美洲虎級驅逐艦以及後續建造的空想級驅逐艦,標準排水量超過2,000噸,甚至達到2,500噸,通常被稱為「反驅逐艦驅逐艦」。 美國在越戰時期的經驗以及面對蘇聯的發展下,顯示出美國海軍主要水面作戰艦艇面臨幾項有待解決的問題。

隨著更多的驅逐艦進入各國海軍服役,驅逐艦開始安裝較重型的火炮和更大口徑的魚雷發射管,並採用蒸汽輪機作為動力,英國江河級驅逐艦已發展成伴隨主力艦隊的護航艦艇,英國部族級驅逐艦 開始使用燃油作為燃料。 編隊使用的驅逐艦已經成為海軍艦隊的主要突擊兵力,打擊敵人魚雷艦艇的同時還要對敵艦隊實施魚雷攻擊。 其特徵可以概括為:標準排水量1,000-1,300噸,航速30-37節,多採用燃油的蒸汽渦輪發動機,裝備88-102毫米艦炮以及 毫米魚雷發射裝置2-3座。 事實上,從本質而言,驅逐艦就是一種大型的魚雷艇,通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火,驅逐艦取代魚雷艇而成為一種海上魚雷攻擊的主力,如其名字一般「驅逐」魚雷艇。 不過由於ESSM的開發時程趕不上伯克Flight 2A的服役,因此伯克Flight 2A仍保留前、後各一的方陣系統安裝平台,以增加一種選擇。

从麦坎贝尔号(USS McCampbell DDG-85)开始,取消密集阵近防武器系统。 从穆斯汀号(USS Mustin DDG-89)起,Flight 2A的舰体设计进行了若干修改,烟囱改用造型更简洁的埋入式设计,顶端排气筒缩至烟囱结构内,使得上层结构外型更为平整,减少了雷达截面积。 从平可尼号(USS Pinckney DDG-91)开始,原本位于烟囱两侧船舷甲板的三联装MK-32鱼雷发射器便移至机库顶部垂直发射器的两侧,以拉近与鱼雷库之间的距离,解决了早期伯克Flight 2A不易进行鱼雷再装填的问题。

伯克級驅逐艦: 驅逐艦列表(近代,約至二戰結束)

從平克尼號驅逐艦(USS Pinckney DDG-91)開始,原本位於煙囪兩側船舷甲板的Mk 32型水面船艦魚雷管便移至機庫頂部垂直發射器的兩側 ,以拉近與魚雷庫之間的距離,解決了早期伯克Flight 2A不易進行魚雷再裝填的問題。 此外,從平可尼號到班布里奇號(USS Bainbridge DDG-96)等六艦,配備新開發的AN/WLD-1遙控偵雷/獵雷載具(Remote Minehunting System,RMS)進行測試,為此也 在後煙囪右側增設一個AN/WLD-1的收容庫,與尾部機庫結構融為一體,平時以庫門密封。 目前就只有這六艘伯克Flight 2A設有AN/WLD-1的收容庫,從哈爾西號驅逐艦(USS Helsay DDG-97)開始又將之取消。美軍新一代的DD 陸攻驅逐艦與LCS多功能近岸戰鬥艦都將配備此種具備獵雷與反潛偵測能力的遙控載具。 神盾系統核心的防空管制能力極為出色,加上搭配了功能強大的AN/SPY-1 3D相位陣列雷達,使其可同時處理大量目標 。 相較於以往一座射控雷達需為同一枚雷達指揮或半主動雷達導引防空飛彈提供全程導引的老方法,多目標同時追蹤能力優秀且作業能量強大的SPY-1雷達在搜索監視之餘還能同時為多枚標準防空飛彈提供中途導引,僅需在終端導引階段需藉助SPG-62照明雷達的分時照射,同時接戰多目標的能力便較以往高出三至四倍。 絕大部分神盾艦艇使用的MK-41艦載垂直發射系統突破了發射速度與射擊範圍的問題,更使神盾系統應付飽和攻擊的能力倍增。

放棄伯克級驅逐艦的延壽計畫,對海軍代理部長莫迪(Thomas 伯克級驅逐艦 Modly)致力推動10年內達到355艘「大艦隊」的目標,無疑是一個重大打擊,海軍在2020財政年度的30年造艦計劃指出,延長伯克級驅逐艦的服役年限是維持355艘大艦隊目標的「必要條件」。 儘管海軍信誓旦旦未來將繼續擴大艦隊,但在削減建造新艦和現有部隊的情況下,要如何達成目標仍是未知數。 这个方案经过水面战副作战部长、海军军备司令与NAVSEA司令审核后,上呈给海军作战部长海沃德;最后海沃德于1982年3月26日正式批准此方案,同时将DDGX更名为DDG-51,代表此计划的概念已经确立。 伯克級服役期間不斷進行改良,形成多個批次,美國海軍亦陸續將現役IIA型伯克級上使用的舊型AN/SPY-1被動式相位陣列雷達更換成新型的AN/SPY-64主動式相位陣列雷達。 將CIC的戰鬥系統元件分散到三個不同區域的戰鬥系統設備室,並將戰斧巡弋飛彈控制台與聲納顯控台從CIC中移出另外設置;不過對於第一線美國海軍人員而言,無論哪一種方案都會改變現有的操作習慣,並造成過若干不便,所以一開始是帶有若干排斥的。

1970年代,作戰資訊控制以及指揮自動化系統、導彈垂直發射裝置以及用來防禦反艦導彈的小口徑速射炮開始出現在驅逐艦上,驅逐艦越發的複雜而昂貴了。 英國的42型驅逐艦試圖降低驅逐艦越來越大的排水量以及造價(在後來的戰爭中擔當艦隊防空雷達哨艦的任務遭到重大損失,5艘同級艦參與戰事,兩艘被擊沉)。 而美國的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蘇聯的現代級驅逐艦、無畏級驅逐艦繼續向大型化發展,驅逐艦艦體逐漸增寬,其穩定性大大提高,它們的標準排水量達到6,000噸以上,這已經接近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輕巡洋艦。 現在部分的驅逐艦配備了可以攻擊陸地目標的長程巡弋飛彈,賦予了驅逐艦擔當進攻任務的能力,並取代了從十九世紀末使用到波斯灣戰爭為止的傳統戰艦和巡洋艦配備大口徑艦砲之對地攻擊功能。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驅逐艦攜帶魚雷和水雷,頻繁進行艦隊警戒、布雷以及保護補給線的行動,並裝備掃雷工具作為掃雷艦艇使用,甚至直接支援兩棲作戰。 驅逐艦首次在大規模戰鬥中發揮主要作用是1914年英、德兩國海軍在赫爾戈蘭灣發生的海戰。

美國海軍內部對於完全放棄方陣、全靠ESSM的作法並不是沒有疑慮,即便ESSM帳面數據再漂亮,飛彈總有一段無法彌補的最小射程死角;如果懷有敵意的小型快艇或慢速飛行器(由於識別問題,這種目標不像高速的反艦飛彈,只要出現在偵測範圍就可以逕行攔截) 接近到認定必須接戰時,能夠直接瞄準開火的方陣Block 1B近迫系統才是最有效的最後一道防線。 雖然柯爾號遇襲事件之後,美國艦艇多裝備了12.7mm機槍與MK-38 25mm機砲等人力操作火砲來對付迫近的小型船舶,但方陣Block 1B具備由戰情室遙控、對抗船身搖晃的穩定機制、整合紅外線熱影像儀來全天候作業等優勢,都非人工操作的簡單槍砲可比。 因此,美國海軍內部對於後期型柏克只裝備一門方陣快砲來節省預算(此外,許多方陣系統也被改造成陸基防衛系統來保護地面目標,導致海軍艦艇可以裝備的方陣數量減少)的作法並不表苟同,認為這危害到在高危險區域作業的驅逐艦的安全。

伯克級驅逐艦

武裝:Mk45 Mod 4艦砲、96具Mk41垂直發射器、Mk38 Mod 25mm遙控鏈砲、2具Mk32三聯裝魚雷發射器。 2017年6月17日,費茲傑羅號(DDG-62)在日本靜岡縣南伊豆町外海與菲律賓籍的貨櫃輪ACX CRYSTAL相撞,造成費茲傑羅號右舷側面大面積和內部艙室損壞,包含艦長在內共3人受傷、7人喪生。 伯克級驅逐艦 該艦之後由半潛式重載船藍馬林魚號(MV Blue Marlin)從日本橫須賀基地載運回美國密西西比州船廠修理。

香港SEO服務由 Featured 提供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