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接環介紹

即使同時有著更廣的鏡頭,但光是這種讓人上癮般的純淨表現,就讓人想帶上這顆拍拍看(更何況體積如此輕巧)。 非圓形光圈設計,從 f/4 開始就有極為銳利的星芒,而在抗耀光絕佳的加成下,所拍出的星芒邊緣明顯,且非常乾淨。 遮光罩即使是反裝,也還是有一部分往前凸出,仍可以發揮一部分遮光與保護前玉的功能,並且對「搖黑卡」這類需求來說也是很好的設計。

Back focal length e接環 在台灣的主流譯名是「鏡後距」,是指鏡頭最後一塊鏡片跟感光元件 / 底片之間的距離。 德國 Zeiss 都要為鏡頭加上 ZE(Canon)、ZF(Nikon)來作為鏡頭接口的區別。 其實只要符合特定條件,不同廠牌的鏡頭其實都是可以透過轉接環互換使用的,例如 Sony 用 Leica 鏡頭、Nikon 用 Leica 鏡頭 等等。 由於測試期天天候的緣故,部分在戶外進行的項目未能如願完成測試,因此本篇大部分的測試照片大多在室內完成,不過即使是現階段的測試照,相信對使用者來說仍有一定的參考性。

e接環: 搭配 A 接環 SSM 及 SAM 鏡頭的 E 接環焦平面相位式偵測自動對焦

下面是關於 SEL50M28 的開箱影片,可以將這顆微距定焦鏡頭裝在 Sony A6300 這台 APS-C 機身上。 雖然最近對焦距離只有 16 公分,但是那麼近拍昆蟲的話,多數都會嚇跑牠們,所以才會出現另外一顆 90mm 的微距鏡,但價格並不親民,以後有機會再介紹。 這幾顆鏡頭要用在 Sony A7M2、Sony A7M3、Sony A7C…等等的機種,甚至是鎖定專業用戶的 Sony A7S3、Sony A7R4、Sony A9M2 都是很推薦的喔!

  • 只是受限於手動對焦,在街拍上的靈敏度畢竟不及 AF 鏡頭 — 或是乾脆縮光圈全部用泛焦來拍也是不錯的選擇。
  • 35mm 所能拍攝的範圍,比 50mm 的範圍來的更加寬廣一些,這一個差別非常大,一般來說會建議室內為主的購買 35mm 鏡頭,戶外的話採用 50mm 比較適合。
  • 姑且不論日蔡與德蔡的血統爭議,我想既然掛上蔡司 ZEISS 標,也應代表蔡司原廠對此系列的背書與肯定。
  • 這顆鏡頭很輕便,同時還內建防手震機制,增加夜晚拍攝的成功率。
  • 大環版 Contax G鏡 轉接Sony E-mount NEX 相機轉接環 G21 G28 G35 G45 G90 轉接Contax G系鏡頭至SONY E-mount機身 G鏡本身為機身驅動對焦,所以需要特殊對焦結構來播動對焦 無限遠可以對焦 機身可開…

E接環規格已經運用在 NEX-3, NEX-5 以及 NEX-VG10 上面, 獲得市場的廣泛矚目, 事實上, SONY在交換式鏡頭的市佔的提昇, NEX 系列相機功不可沒, 等於是扭轉局勢的奇兵。 註:關於前文提到蔡司與 Sony 的關係,一些攝友迴響認為,蔡司也有提供 DSLR 很多選擇,在無反上也有推出用途廣泛的 M 鏡,因此蔡司其實也只是按照市場主流在走。 拍餐桌就把對焦環往近拍那個方向轉到底,然後移動機身對焦吧! 在入手 Batis 以及 Loxia 之前,其實我不認為抗耀光表現好的鏡頭能為照片帶來多大的改變,頂多就是光斑少一些、然後逆光時依舊有很好的對比與飽和,不過這個看法在入手 Batis、Loxia 之後讓我徹底改觀。

e接環: SONY 70-200mm F2.8 GM2 長焦鏡 公司貨 G Master E接環 SEL70200GM2

同時,索尼也與蔡司合作,打造E口的ZA鏡頭,這類鏡頭鏡身具備索尼與蔡司雙廠牌,同時參數的標註習慣也同德制,例如光圈值標註在焦距前,逗點與句點習慣對調。 最初E接環是隨著NEX-3和NEX-5一起面世的,隨後索尼的一款可換鏡頭高畫質攝影機Handycam NEX-VG10也搭配了E接環。 最初E接环是随着NEX-3和NEX-5一起面世的,随后索尼的一款可換鏡頭高畫質攝影機Handycam NEX-VG10也搭配了E接环。

光圈提供直覺式控制功能,加上專業應用所需的靈敏反應。 還包含一道開關,可開啟或關閉光圈的咔嗒聲:ON 適合用於拍攝靜態影像時的觸覺反饋,OFF 則用於拍攝影片時的流暢靜音控制。 搭載內部對焦機制,讓您在對焦時保持整體鏡頭長度一致,此鏡頭在多種拍攝條件下都能輕鬆操作。 先進的光學設計可將對焦呼吸效應降到最低 2,減少影片中不必要的視角移動。

e接環

自動對焦與追蹤功能相當靈敏,徹底發揮機身的速度潛能,即便要捕捉快速或不規則的動態主體,也能可靠地完成拍攝。 這款鏡頭的 F1.4 大光圈能夠營造絕美景深,得益於精準控制的球面像差與 7 葉片圓形光圈。 0.17 公尺最短對焦距離,與 0.15 倍最高放大倍率 1,讓您可以貼近主體,同時呈現明顯的背景虛化效果。 無論拍攝影片或是靜態影像,卓越的近拍功能都是一大優勢。 因應這樣的設計有個特別的應用,在AF的情況下,你可以先於另一個環設定好所需的對焦距離或放大倍率(因為可以獨立轉動,不受AF影響),之後將對焦環往下一拉切換至MF,就會自動跳到所記憶的那個對焦距離或放大倍率。

e接環: 【EC數位】 Meike MK-S-AF4 自動對焦 轉接環NEX E-Mount A7 索尼轉接環 微單轉接環

此外,鏡頭將3片ED(低色散)鏡片及兩片Super ED(超級低色散)鏡片融入先進的光學設計之中,可有效地修正和抑制常見的色差,實現從畫面中心至邊角均呈現優異的高解析度。 當然現在我們都認為 A7 第三世代的機身已有攻佔專業市場的潛力,但早在 2014 年連 A7 II 都還沒推出的當下,其實沒有人能夠很肯定地說出,A7 這個系統在將來幾年內就可獲得專業市場的青睞,更越做越強到威脅 C、N 兩家的存在吧? 現在許多人都認為 Canon、Nikon 因為 Sony 的成功而計畫推出全幅無反,但要因此說蔡司推 Loxia 以及 Batis 是為了將來能支援到 C、N 的全幅無反,這樣的說法也是不通的。 在 Loxia 發表的 2014 年,除了 Sony 之外其實沒有任何跡象顯示 C、N 有計劃會推出全幅無反,就連 Leica SL 也是 2015 年末才推出的。 透過高質感的產品開箱、深入的器材剖析,以及機身直出的實拍照片,來介紹並探討 Sony E 接環全片幅系統中的每一顆鏡頭,包含定焦、變焦、ZA、G、GM 鏡頭都在其中,副廠鏡頭亦有涉獵。

如果想知道關於更多恆定光圈鏡頭的優缺點,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隨著相機機身升級,如 A7 初代升級到 A7 III 之類的,對焦、色調都可以獲得改善。 但畫質的部分無法透過機身升級而改善,這部分就要看看未來會不會改版了。 T客邦由台灣最大的出版集團「城邦媒體控股集團 / PChome電腦家庭集團」所經營,致力提供好懂、容易理解的科技資訊,幫助讀者掌握複雜的科技動向。 定焦鏡有個特性,依不同場合,會有較適合的鏡頭使用,所以定焦選購要稍微小心一些,這裡給初學朋友一些參考。

實際上 Loxia 全系列、不論哪一顆都有著相同的兩大特點,第一是手動對焦設計,第二是口徑全都統一為 52mm,這實在是很奇特的堅持。 光是蔡司正廠(非索尼蔡司)所推出原生 Sony E 接環的鏡頭就達 12 顆之多(含 APS-C 以及 FF),或者可以這麼說,目前的 Mirrorless 系統當中也僅有 Sony 擁有這樣的待遇。 說是蔡司獨厚 Sony 可能有些誇大,但不可諱言的是,蔡司的確在 Sony A7 系統上投注了相當多的心力(註:見文末),所推出這十幾顆定焦鏡也絕非泛泛之輩,全都是能獨當一面的高水準鏡頭。 M42-SONY E NEX TS 移軸 平移 Tilt Shift 移轉平移轉接環 可Tint & Shift M42鏡頭轉Sony E接環機身移軸+平移轉接環 可垂直水平旋轉三向控制 小人國改變焦平面效果 人像與商業與建築攝影張力極… 上圖是 Sony A7R,像這類沒有反光鏡的微單眼由於取消反光鏡,因此鏡頭接環到感光元件的距離都非常非常短,也就是所謂的「超短法蘭距」。

它不僅擔綱 Loxia 系列中的超廣角鏡頭角色,同時也是 Loxia 全系列中最為昂貴的一款鏡頭。 Leica 鏡頭有非常高的畫質表現,甚至一些二戰後生產的鏡頭表現都還超過現在一線大廠推出的現代鏡。 首先就畫質上來說,這顆鏡頭在 18mm 廣角端很大幅度依靠了數位修正來維持畫質,中央畫質再開放光圈就算是銳利,但邊角畫質則較鬆散了些,在 135mm 望遠端畫質則稍嫌鬆散,但仍算是縮圖可用的狀態,且光圈縮至 f/8 之後即有改善。 這顆鏡頭畫質表現較好的地方是中焦段的畫質,尤其望遠端若不轉至 135mm 而是只用到 100mm 以內,畫質會相對好上一些,搭配上不錯的對焦速度、放大倍率、以及不錯的防手震功能,其實算是相當實用的一顆旅遊鏡。 拿旅遊鏡來拍商品攝影還真的是開玩笑了,這只是筆者在棚拍時手頭剛巧有這顆鏡頭,因此順道拿來測試它在商品攝影上的表現。 這顆鏡頭畫質最佳處大約為在中焦段的部分,配合縮一點光圈,其實畫質縮圖完全可接受。

e接環: Sony LA-EA5 鏡頭轉接環 A接環鏡頭轉E接環機身 全幅可用 新款上市 A77 A99 A-E mount預購

舉例來說,要將焦點從前景轉換至後景(如下面示範影片),先在鏡頭上切換MF並對焦於後景→在鏡頭上切換至AF並對焦於前景(此時鏡頭的MF仍記憶著與後景的對焦距離;如果不想AF對焦,也可從機身切換MF為前景對焦)→按下錄影鍵→再從鏡頭上切回MF,焦點就會迅速轉換至後景了。 本次文章的重點擺在「平價」的原廠鏡頭,不管是對焦、畫質、發色表現、散景…等等的體驗都很一流,而且能跟自家的 Alpha 系列機種有非常完美的搭配。 另外畫質的部分在影像的邊邊角角就模糊一點了,畢竟一分錢一分貨。 真要追求好的畫質,請選擇變焦倍率較小的鏡頭,或者直接選擇上述推薦的定焦鏡 也可以。

此外,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 A 接環可交換式鏡頭還可再分為兩種「規格」:一種的成像圈夠大,足以涵蓋 35 mm 全片幅的感光元件;另一種的成像圈則較小,僅足夠涵蓋 APS-C 規格的感光元件。 Sony 鏡頭型號名稱標有「DT」者,均僅相容於 APS-C 規格的單眼相機,而其他所有鏡頭則可適用於 APS-C 以及 35 mm 全片幅規格相機。 一般年代久远的镜头都具备变焦/对焦和光圈控制环,那么安装在NEX产品上需要开启无镜头拍摄功能。 就技術面看, SONY 的 E mount 接環的鏡後距離很短, 有助於將相機做的更輕巧, 也易於搭配它廠的鏡頭, 但是不可避免會犧牲一些畫質。

SEL55210:這顆鏡頭焦段自 mm,也就是廣角端為 55mm,最遠為 210mm,適合拍攝風景、寫生、運動等特寫主題較為適合。 SEL18200LE:是前面 SEL18200 的小改款,變輕巧一些,同時價格也稍提高一些,而我也比較推薦這一顆。 如果不想花太多時間了解 「成像圈與感光元件關係」,那麼只要知道,若是全片幅相機 A7 系列,請用 FE 鏡頭就對了,而是 APS-C 規格,如 A6000 / A5000 系列,FE / E 鏡頭都可以。 在於 FF 全片幅相機,感光元件比 「APS-C 非全片幅相機」來的大,所以 FF 相機,如 Sony A7 ,需要更大成像圈鏡頭才能正常使用。 Sony 提供可滿足相機機身每種接環標準的 A 接環鏡頭和 E 接環鏡頭。 A 接環鏡頭名稱以「SAL」開頭,而 E 接環鏡頭名稱以「SEL」開頭。

唯卓Viltrox NF-E1 NIKON-NEX 自動對焦轉接環 SONY微單眼用 異機身接環 含腳架座 平輸店保1年 ►解放NIKON鏡頭在您的A7,不用全部出清了 ►內置金屬電子觸點,精確自動對焦功能 ►適合所有的尼康F卡口系列鏡頭 … 但實際上這些鏡頭的法蘭距都是可以裝上相應的相機且可以正常對焦,只是因為鏡後距問題而有拍攝上的問題而已。 全新開發的輕巧自動對焦驅動單體和光圈驅動單體包覆在俐落、高性能的圓柱型轉接環中。 轉接環符合 A 接環鏡頭的直徑,因此在輕巧的 E 接環機身上使用時不會有接環底部突起的情況,即使相機接上垂直握把,您也能輕鬆掌握並操作。 這顆鏡頭的定價是今天要介紹 E 接環 (E-mount) 全片幅鏡頭中最昂貴的,同樣也是 Sony 與德國蔡司合作推出的產品,也是相當多人使用的廣角變焦鏡頭。 擁有全焦段相同光圈(f/4)的特色,無論是何種焦長的曝光設定都能保持一致。

e接環

微距對焦筒式 C/Y CY Contax-SONY NEX 轉接環 轉接 C/Y CY Contax鏡,裝至SONY E接環 NEX 機身 此款轉接環有對焦筒式設計,可解放原本鏡頭最近對焦距離! 大環版 Contax G鏡 轉接Sony E-mount NEX 相機轉接環 G21 G28 G35 G45 G90 香檳色 轉接Contax G系鏡頭至SONY E-mount機身 G鏡本身為機身驅動對焦,所以需要特殊對焦結構來播動對焦 無限遠可以對焦 機身可開… 卡萊Commlite CM-EF-E HS【高速對焦版】自動對焦轉接環 NEX 可調光圈 防震 EXIF訊息 全片幅 A7 A7RIII 公司貨 高速自動對焦,相位對焦與反差對焦自由切換 電子接點,可自動對焦、調整光圈 內建IS防震、EXIF訊息傳送 轉接環底部含1… (在鏡頭字體上)這是機身透過物體邊緣反差所做出來的峰值顯示,簡單地說,就是有對到焦的地方會有如上圖的色彩點點來提示你。 有些相機的峰值是紅色或其他顏色(Sony 可自己選顏色),可說是微單眼手動對焦最快速也最簡單的方法。 得益於等效 200mm 的望遠焦段,這顆鏡頭在街拍題材上能夠發揮一些平常不容易拍到的畫面。

鏡頭外觀除了變焦環與對焦環之外,沒有其他什麼功能了,看起來較為廉價。 如果想在旅遊時什麼都能拍的,不想在旅遊過程中更換鏡頭,或怕感光元件入塵的話,最適合的鏡頭就屬 SEL24240 這顆鏡頭了。 擁有 10 倍光學變焦,真的是想拍什麼就拍什麼,一顆鏡頭旅遊到底,是布萊克認為旅遊最方便的一顆鏡頭了。 雖然定焦鏡的優點眾多,像是很輕便、體積小、影像畫質高…等,但還是有一些地方可以改善,例如並無防手震功能,且在最近對焦距離下,最大放大倍率僅 0.13 倍而已。

在未來「Sony 全系列鏡頭開箱」將以介紹完 Sony E 環全部的 24 顆原廠全幅鏡為目標,並持續分享關於 Sony 相機系統的所見所得。 這可能是一個取捨上的問題,以焦段來說,它不若一般超廣角 16mm 來得氣勢滂礡,但反過來說,它有極輕巧的體積、強大的抗耀光表現、相當銳利的畫質、以及討喜的星芒,而且對一些玩家來說,超廣角用手動對焦反而還比較方便,在風景、夜景上更有著一般超廣角鏡難以取代的特色。 如果想要在這個焦段追尋最好的表現,我想 Loxia 21mm F2.8 應可說是稱職的選擇。 Loxia 21mm F2.8 最近對焦距離是 25cm,從鏡頭前起算是 16cm,放大倍率 0.128x(1:7.81),算不上是出色的表現,不過要在旅途中發揮記事功能也還是可以的。 舉例來說,用來拍攝桌上美食會是這樣,透視是強了一些沒錯,但也還算是可以一機一鏡走透透的組合。

雖然同樣是金屬材質,但 Loxia 本身的質感還是與一般的金屬鏡頭不大相同,真要說的話 Loxia e接環 的材質比較有種鑄造感…. 說起蔡司原廠鏡頭(非索尼蔡司),絕對值得一提的就是它那精美的盒裝設計,應該是同價位鏡頭中最精緻的包裝了吧。 說真的如果要收一顆二手蔡司鏡頭,少了原廠盒裝絕對是扣分很多啊….至少我是這麼覺得。

Voigtländer Super Wide Heliar 15 mm F4.5 e接環 Aspherical 那篇介紹,應該都知道我偏好輕薄短小的鏡頭,以攜帶性為第一優先,但就中長焦段的鏡頭而言,無論如何都會有一定體積和重量,90mm這顆我個人覺得是可以接受的。 自從我發佈部落格問卷調查之後,有不少朋友都希望我能多多分享一下旅遊的經驗,那就不辜負大家的期望。 今天要來分享前幾年去過日本卡拉 OK「Big Echo」,順便整理一下當時的相片來回… ,但不是說所有望遠鏡頭都不能安裝增距鏡,各位可以到 Sony 官方網站查看是否手邊的鏡頭可與增距鏡相容。 不過這倒是可以透過「對焦範圍限制器」來限制,可以解決對焦緩慢的問題。

鏡頭之所以有廠牌適用的區別,主要原因有二:接口不同與法蘭距不同。 上圖左邊是 Leica M 鏡接環、右邊則是 Nikon 單眼 F 接環,兩者很明顯在卡榫、直徑、以及機械結構上都有所不同,在整體結構如此不同的情況下,用膝蓋想也知道絕對不可能直接把左邊的 Leica 鏡頭插進你的 Nikon 單眼中,反之亦然。 可指派您時常使用的功能 (如對焦放大),如此拿著相機的右手手指即可維持穩定握感,同時間左手拇指則可開啟或關閉對焦放大。 點擊播放:廣角 F1.4 G 系列鏡頭呈現精美畫面與深度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建議開啟JavaScript以觀看影片。 從機身上切換至MF後,直接轉動對焦環即可操作,不用另外再將鏡頭上的開關也切換至MF。

一般通說蔡司的 Batis 以及 Loxia 系列皆由日本 Cosina 公司所製造,這顆鏡頭也不例外打印上了 Made in Japan 字樣。 姑且不論日蔡與德蔡的血統爭議,我想既然掛上蔡司 ZEISS 標,也應代表蔡司原廠對此系列的背書與肯定。 不過我手上的這顆 Loxia 21mm F2.8 遮光罩扣上鏡頭之後其實有點鬆,不確定是否全系列的 Loxia 都是如此。

索尼E接环是索尼公司为旗下NEX系列产品所设计的镜头接环,英文称为E-Mount,有时也被叫做E卡口、NEX卡口。 就市場面看, Carl Zeiss, Cosina 都跟 SONY 有密切的合作關係, SONY 甚至握有 Tamron 的股份, 而Sigma 是最積極的副廠鏡頭製造商, 所以, 目前的合作名單, 應該不會令人感到意外。 總統蔡英文今天宣布義務役役期恢復為1年,出席記者會的副總統賴清德被問到是否擔心影響選情時表示,總統是三軍統帥,責任守護台灣,他與總統立場一致,把國家利益放在優先位置,選舉和政黨利益擺在後面,只有把國家利益擺在前面的政黨,才有可能贏得人民支持。 如果主拍人像和人文,出门旅游轻便镜头,不需要拍建筑广角,你认为21mm还是25或35呢? 平常我們帶 16-35mm 這類超廣變焦,大多是在追求「能廣到拍得到」,但 Loxia 不同,帶上它追求的是「不只拍得到,還要更好」這種價值。 整顆鏡頭通體為金屬材質,重量為 394g,雖然不算很重,但由於鏡頭本體相當緊緻,拿起來還是給人一種沈甸甸的紮實感。

Loxia 21mm F2.8 是顆非常輕巧的鏡頭,尤其以超廣角 F2.8 定焦鏡來說更是罕有的輕巧選擇。 非圓型光圈的設計通常會帶來比較明顯的星芒,而實際上,這顆鏡頭僅只要縮一級到 F4 即有非常銳利的星芒。 Loxia 的外觀在裝上遮光罩後依舊相當一致,甚至可以說蔡司認為裝上遮光罩之後整顆鏡頭才是完全體,包含「Loxia e接環 2.8/21」字樣以及 Zeiss 藍標都是標示在遮光罩上,而拿掉遮光罩後這顆鏡頭反而會變得非常低調。

雖然廣角端不算是真的廣角,但足夠拍攝較寬廣場面的題材了。 這次要介紹的 7 顆 E 接環 (E-mount) 全片幅鏡頭價格都大概落在 3.5 萬以內,也有不少鏡頭是 2 萬多的。 雖然是推薦全片幅的鏡頭,但依舊可以使用在 APS-C 機身上面喔! 35mm 所能拍攝的範圍,比 50mm 的範圍來的更加寬廣一些,這一個差別非常大,一般來說會建議室內為主的購買 35mm 鏡頭,戶外的話採用 50mm 比較適合。 SEL35F18:這顆鏡頭規格為 E35mm F1.8 OSS ,35mm 在室內拍攝非常有利,視角蠻廣,同時光圈 F1.8 非常大,更重要的擁有 OSS 防手震,真的很推薦的一顆定焦鏡頭。

e接環: SONY 35mm全片幅 E接環電動變焦 G鏡頭 SELP28135G☆24期0利率☆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