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 1046大優點

F-104則從引擎第17級壓氣機處引氣至襟翼、機翼結合部,當襟翼放下至15度時,引氣系統開始工作,當襟翼達到45度最大偏度時,引氣系統也處於全開狀態。 高壓氣流從襟翼鉸鏈線處的狹縫沿襟翼上表面噴出,為當地附面層補充能量,減小了由於附面層分離而導致的紊流,從而提高了襟翼效率,F-104的失速速度因此減小了15節。 全展向前緣襟翼和後緣襟翼聯動,用於飛機起降和低速機動。 副翼比較特別,只能單向偏轉,並且受後緣襟翼影響,當後緣襟翼處於全放下位置時,副翼只能達到最大偏角的65%。

20世纪60年代部分YF-104A被改装成QF-104A无人靶机。 F-104战斗机A/C星的雷达系统主要功能:搜索空中目标、测定目标距离,并以电压形式输送给瞄准具;提供发射导弹所需的距离范围、角度范围。 搜索范围范围32千米,采用螺旋扫描方式,此时波束为3.9°圆锥波束;跟踪距离16千米,采用圆锥扫描方式,此时波束为3.9°×10°扇形波束。 RF-104G服務的國家中,中華民國空軍是進行最大幅度改良的用戶。 8架自西德空軍退役購入的RF-104G挑選了機況較好的4架進行改造,將原先的SK-67更換為李頓公司承製的PC-201長距斜角掃描式相機,此改良稱為「始安計畫」。

f- 104: 設計

F-104A是单座截击型,装备加力推力为6710千克的J79-GE-3A发动机。 装备1门固定式的20毫米M61“火神”6管炮,有5个武器挂架。 F-104A-1和F-104A-5两批飞机装备MA-10(AN/ASG-14T1)火力控制系统。 F-104A-10以后的飞机装备AN/ASG-14T2火力控制系统,其基本组成与MA-10系统相同。

f- 104

後來在取得通用動力公司的協助後,這些早期的構型都被廢棄。 日本三菱重工1960年開始授權生產的F-104G版本共230架,由F-104G修改並取消對地攻擊能力及換裝部份日製電子設備的機種,發動機由奇異公司授權石川島播磨重工業生產的J79-IHI-11A。 F-104J代號「榮光」,自衛隊內暱稱「三菱鉛筆」,雙座教練機種則被稱為F-104DJ。 f- 104 日本空中自衛隊的F-104J服役至1986年退役,其空中攔截之任務由F-15J所取代。 除役後的飛機在90年代作為無人機和靶機的研究題材,共14架被改為UF-104JA靶機。 f- 104 XF-104是洛克希德公司根据1953年3月11日签定的合同研制的原型机,共有2架。

f- 104: f-104 戰機

F-104F共生產了30架,大部分裝備西德空軍,還有少量裝備西德海軍航空部隊。 1971年12月,該機被F-104G真正的雙座教練型TF-104G取代。 1966年3月,其中一個中隊又重返南越,並隸屬美國第七航空軍之下。 美軍F-104C共執行3506架次的對地任務,累積1706個飛行時數。 美國空軍只有F-104C/D曾經投入越戰,越戰期間並未與米格機發生任何空戰,不過仍有8架在戰鬥中損失,另有6架因意外失事損毀。 f- 104 f- 104 據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資料聲稱,指出解放軍空軍24師4架MiG-19遭遇4架F-104G,原飛行員胡壽根表示擊落楊敬宗駕駛的F-104G。

  • F-104飞机由于火控系统的限制,仍只具有简单的对地攻击能力。
  • F-104採用佈局,單發單座,兩側半圓帶調節錐進氣道,機翼為帶大下反角的小展弦比梯形翼,高平尾佈局(亦稱T形尾翼佈局)。
  • 土耳其空軍也於1974年10月訂購40架F-104S。
  • 1986年,日本用F-104J改装无人驾驶飞机试验,能在比较接近实战的条件下进行训练。
  • 並曾經因迷航而於1965年9月20日,在中國大陸海南省鄰近海域上空,被中共殲六戰機擊墜一架F-104C(56-883號機)。

中国台湾空军的RF-104G多数是由“阿里山3号”计划引进的,共引进了8架,数量较少,机龄也普遍过老。 为了补充损失的与老旧的RF-104G,台湾空军从“阿里山8号”计划引进的39架F-104G中挑选了飞行时数较少的8架F-104G改装成RF-104G,其中前4架安装了LOROP照相机,换装计划称作“始安计划”。 安装LOROP照相机的RF-104G就被台湾军方称为“始安机”。

f- 104: 使用國

雷达开始连续向光学瞄准具输出目标距离信息,瞄准具则自动计算射击前置角。 若需截获其它目标,则可以再次按下跟踪按钮,重复上述过程。 1954年2月7日,第一架XF-104(生产序号: )原型机出厂,被运往爱德华兹空军基地。 義大利的F-104S在北約攻擊南斯拉夫時亦有參戰,形成了第二代戰鬥機F-104、第三代戰鬥轟炸機F-4、第四代戰鬥機F-14、F-15、F-16等跨世代戰機同時參戰的罕見戰役。 f- 104 1974年、1978年和1981年第201中队、第206中队和205中队的F-104J战斗机退出现役。

f- 104

經過修改後的X-27除進氣道有所更動外,發動機則計畫改用P&W的TF30渦輪扇發動機,這是當時最優秀的發動機之一,包括F-111以及F-14皆採用此款發動機。 1969年首批F-104S出廠,並於當年6月交付義大利空軍。 f- 104 f- 104 義大利空軍先後訂購2批共205架F-104S,裝備第、10、12、21、22、23等6個飛行聯隊。 土耳其空軍也於1974年10月訂購40架F-104S。

f- 104: 生產次型

在对空攻击时,可以使用M61“火神”航炮或AIM-9空空导弹,分别以前置跟踪/纯追踪方式射击;对地状态时,主要使用航炮、炸弹、火箭弹,以固定光环瞄准进行俯冲攻击。 F-104在當時同時代戰鬥機中,設計最為前衛之處是機翼。 有別於當時超音速戰機機翼主流是採用後掠翼或是三角翼構型兼顧空氣阻力、升力及內部容積,洛克希德從X-7試驗機的測試了解到最適合超音速飛行的翼型是筆直、極薄、且中置於機身的梯形翼。

原來在YF-104A上屬於試驗性質的單腹鰭成為標準設計,用於改善飛機高速航向穩定性。 原來屬於過渡性質的AN/ASG-14T-1射控系統仍然保留,但後來第10批次改進為AN/ASG-14T-2射控系統。 由於附面層控制系統效果顯著,使得F-104A儘管重量增大不少,而著陸速度只比早期原型機增大5%。

增加了尾翼面积,去掉了机炮,保留了4个外挂架,可挂2枚AIM-9空空导弹。 f- 104 1957年1月26日首飞,共生产了26架[12-13]。 抗干扰状态(自动寻的状态):此时雷达发射机不工作,只作为无线电定向器使用。 无论从前述哪一种状态转入抗干扰状态,天线扫描方式均保持原样不变。

f- 104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