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1評價9大伏位

顯示幕及創新影像處理技術支援廣色域 ITU-R BT.2020 及使用 Illuminant D65 的 DCI-P3。 X1 手機影像處理引擎將 BRAVIA HDR Remaster 技術應用在你觀看的所有內容上。 Xperia 1 配備高達 3330mAh 的電池容量,為你提供值得信賴的電量。 智慧 Stamina 也會預測電量可以持續多久,並調整電池使用狀況,讓效能更持久。 在同一位置珍藏所有遊戲,使用遊戲增強器封鎖通知,專注於遊戲表現。 全球首次於智慧型手機內新增眼控 AF 功能,並搭配高達 10fps 的 AF/AE 追蹤技術。

  • 它結合了超高連拍(包括相片寫入記憶卡速度)與高像素於一身,而且能輕鬆應付較暗場景以及晚間攝影。
  • Xperia 1 II 三顆鏡頭都採用了 Zeiss 鍍膜,可以減少反射光線並抑制暈光及眩光,在色彩上也相當飽和鮮豔,是很讓人喜歡的顏色傾向。
  • 這次 Xperia 1 II 除了帶來更理想的照片拍攝專業模式:Photo Pro,之前就有的專業影片拍攝模式 Cinema Pro 也再次更新,在諸多的拍攝選項上,也有著更好的細節調整,用手機拍出更理想的專業影片。
  • 兩個遠攝端的表現也很不錯,成像都很紮實,雖然顏色相對偏淡,但立體感仍然不錯,更重要的是一樣會有高速對焦,可見遠攝相機沒有因為可動機關而影響成像。
  • 因為是繼承著 Xperia 1 系列這名字下來,Sony 也是理直氣壯的可以沿用這個幾乎倒模過來的長直形設計,不過日系美學總是體現在細節。
  • 在色彩表現的通透度上,也給 Sony 用家一種清新的感覺。
  • 他們在前代開始在原生相機 app 以外,再預載了一個「Photo Pro」的仿 Sony 單眼相機介面的相機 app。

筆者拿來 Samsung Galaxy S10+ 來與 Sony Xperia 1 進行比對,大家可見其實 Xperia 1 只是比 S10+ 長少許,而闊度更比 S10+ 窄一點點,所以太長使用較麻煩、難以放入褲袋褸袋這些問題,筆者在試用這半小時內完全感受不到,大家不用太擔心。 當然,Xperia 1 的熒幕確實較為修長,雖然單手操控是沒有問題,但如果大家握機的位置是機身中間位置,要點按較近熒幕顯示頂部及底部的按鍵,單手操控時按會有點辛苦,但至少未算不可能。 在日常使用中,我們發現 Xperia 1 III 提供了頂級智能手機性能,它能夠運行你在 Google Play 商店中找到的任何遊戲,而且我們發現應用程序加載速度,與你期望的頂級智能手機一樣快,我們沒有遇到任何卡頓延遲,板載Android 11軟件運行流暢。

sony 1評價: 蘋果官方「電池延壽」建議出爐

而現在旗艦手機都要價 3 萬元以上,想要省下一點錢,就是搭配電信業者的資費方案,而 Xperia 1 三大合作電信 … Sony 正式發表了 2020 年的首款旗艦:Xperia 1 II,維持 6.5 吋、21:9 比例的 4K HDR 高規格螢幕配置,但其他的硬體規格,包含處理器、RAM、ROM、相機、電池和去年的 Xperia 1 相比,幾乎全面都 … 所以 Sony 如果要決意主打 vlogger 族群,或是希望自家 Alpha 相機用戶能一併成為 Xperia 手機的主要消費者,他們就要好好思考一下怎樣拿出真正吸引的功能和賣點(微距拍攝?),甚至是一個緊密連繫的產品生態圈(與無反相機的連動?),才能讓消費者願意買單吧。

sony 1評價

Sony Xperia 1 sony 1評價 II 整體來說是索尼至今發佈過的所有手機中表現最好、在拍攝、錄影方面也的確達到了廠商所聲稱的效果與表現,也真的有第一梯隊的拍照水準(終於加入OIS讓我都快哭了)。 可看出相機團隊這次應該不只掛名,而是在各方面都深入參與調教的產品。 而且又是台灣第一款 NCC 認證的 5G 手機,在技術力與宣示性方面都可看出索尼的用心。

堪稱是輕影音拍攝神器的 sony 1評價 Sony ZV-1,電腦王阿達也在發表後入手來開箱並實測生活記錄乃至於工作場景使用的效果。 小編曾經認為,Sony 手機已經沒辦法跟其他廠牌競爭了,如果只是拍照很好的手機,那麼對於不是專業玩家的一般人就完全沒有吸引力了。 去年發表的 Xperia 1 ii 手機雖然規格不差,但3萬5千元的價格卻沒有給到 12G RAM、120Hz 螢幕更新率,即使它當時已經具備獨步所有手機的相機硬體, 實在很難讓人買下手。 到了 Xperia 1 iii,外表看似一樣,但翻開規格該給的都給了,同時能滿足觀影、電競、拍攝等需求, 甚至連它的內建音響都特別設計過,直接把聲音放出來也能有立體聲的效果。

sony 1評價: Xperia 1 iii vs Xperia 1 ii 規格比較

全新 BIONZ X for mobile 影像處理引擎將 Sony 的 Alpha 技術帶入 Xperia。 搭配全新 RAW 雜訊抑制功能和世界首款眼控 AF (自動對焦) 和 10FPS AF/AE (自動對焦和自動曝光),能夠以精準對焦拍出令人驚豔的肖像照和高速攝影。 Xperia 1 擁有三顆大光圈的高畫素鏡頭,包含 16mm 超廣角鏡頭、多功能 26mm 鏡頭和具有 2 倍光學變焦的 52mm 鏡頭,能夠在不同場景與嚴苛的低亮度環境中捕捉美麗影像。 以下就是小編對於這款既突顯 Sony 黑科技,又不會被比下去的三代目日系旗艦,Sony Xperia 1 III 的使用體驗,看他們磨合了三年的 One Sony 結晶品是如何的吧。

sony 1評價

在考慮時,想一想有甚麼是 A1 才能給你的,例如 5010 萬像素高畫質仍然能像 A9 那樣機關槍式連拍,在低光環境的雜訊處理又放前 A7RIV 很多,想「玩」拍片時更可拍 8K,這些特別之處你是否真正需要。 作為一個 A7RIV 用戶而玩過一個星期 A1 的小編,確是對它印象難忘。 對於希望從手機中獲得最大性能的遊戲玩家來說,有幾件事需要注意。 如前所述,顯示器設置為 60Hz 以幫助延長電池壽命,但你可以用 120Hz 運行以獲得更流暢的體驗。 憑藉Qualcomm Snapdragon 888和Adreno 660 GPU,索尼 Xperia 1 III 提供的性能毫無疑問,即使沒有即將推出的驍龍 888 Plus,應用程序也像你對高端手機所期望的那樣活潑,這在使用手機的多窗口模式,並排運行多個應用程序時會派上用場。 索尼的 6.5 吋 4K HDR OLED 顯示螢幕在視覺上看起來很棒,色彩準確,像素密度過大,4K HDR 當然是一項高級功能,尖端內容播放在這里當然看起來很棒,儘管大多數內容、YouTube 視頻等在其他手機上看起來也同樣出色。

sony 1評價: 最新影片

音效部分,保留 3.5mm 耳機孔,搭載雙前置全段立體聲揚聲器,具備 360 Reality Audio 音效。 電源控制,可避開電池直接對主機板供電,預防遊戲過程導致電池過熱,進而影響電池壽命。 而 Sony 一直被認為是相機功能的代表(甚至一度Sony手機只剩相機功能了XD),它的拍照表現總是被所有使用者拿放大鏡檢視,甚至攝影玩家對它會有很多期待, 到底Sony Xperia 1 iii 的拍照表現如何呢? 提升了這麼多地方,跟 Xperia 1 ii 比起來又真的是顯著提升嗎? 持續往下看,小編帶你們看兩支手機拍出來的照片,表現如何一目瞭然。

另外手機支援 IP65/68 防水防塵能力,這也是 Sony 旗艦機種才有的功能特色。 螢幕是 Sony 旗艦手機向來亮點,Xperia 1 III 提供 4K 解析度讓畫面十分細膩,色彩表現更有 BRAVIA 電視部門背書。 日常預設的「標準模式」用於看影片、照片都十分舒適,進階的「導演模式」則提供 HDR、10bit 等更精準的色彩。

sony 1評價

除了基於 Sony FS 電影攝影機的獨立 Cinema Pro 應用程序之外,照片應用程序中還有基本的視頻模式,這裡有各種令人眼花繚亂的控制,很適合知識淵博的攝影師。 在智能手機領域,索尼 Xperia 1 II將自己定位為攝影師、電影製作人和遊戲玩家的手機選擇,這是索尼第三次推出針對創意類型的手機,擁有由可在兩個焦距之間切換的微型移動鏡頭,組成的最先進的遠攝鏡頭,對5G支援以及首創的 4K 高刷新率顯示螢幕。 Α1 全機含電池、記憶卡約 737g 重,搭配 GM 系列鏡頭稱不上輕巧,體積對比昔日頂規單反卻小了許多。 有非常深的握把,再加上多組轉盤、快捷鍵,操作性絕佳指向職業用戶。

sony 1評價: 最新features文章

只是對於可能是從更舊款手機升級過來的使用者來說,這樣他們就需要再多花一點錢來補完配件才可以。 另外還有一個重點就是使用者的掌握度,相對於相機還得調整模式等⋯⋯,手機傻傻拍就好相對表現比較平均穩定。 在晚間拍攝我們經常推高 ISO 以獲得更好的快門速度,但推高 ISO 往往會減低色彩表現與產生雜訊,一清除雜訊就會減低影像細節。 Sony A1 就給用家非常好的印象,即使在 ISO 6400 左右的感光度設定下,除了色彩雜訊極少外,色彩表現更是極為豐富,再加上 5010 萬像素感光元件,令到以往好多要落腳架,慢快門才影得靚的場景,都可直接手持攝影,而且再收光圈都無問題。

憑藉比上一代更大的 4,500mAh 板載電池,索尼 Xperia 1 III 將持續使用一整天,你可以期待兩天的輕使用,手機提供大約 7 到 9 個小時的 60Hz 螢幕開啟時間,啟用 120Hz 顯示以及長時間的攝影和遊戲會話,顯然會更快地縮短電池壽命。 就像去年一樣,這是一款具有非常窄顯示螢幕、四個後置傳感器和以玻璃為主的簡約造型的手機,索尼是少數仍在其旗艦機型上提供 3.5 毫米耳機插孔,以及前置立體聲揚聲器的製造商之一,這是同類產品中首個採用 360 Reality Audio 的製造商,使其輸出的音量比前代產品高 40% . 以使用來說,24mm 這個焦段非常便利,不管是日常的隨手拍、人像、美食,都是非常便利的視角。 同時,這顆鏡頭也是在對焦速度與連拍演算上,性能最為強悍,因此當需要拍攝動態的時候,以這顆主鏡頭拍攝是最為理想。 Xperia 1 II 可捕捉其他智慧型手機捕捉不到的珍貴畫面。 利用高達 20fps 的連拍功能搭配自動對焦和自動曝光,你就可以在幾秒內捕捉上百張畫面,再透過 5G 網路輕鬆上傳和備份所有內容。

▲跟機配備兩端均是 USB-C 插頭的線,方便用家為手機充電。 之前 Sony 在香港舉行的發佈會,就已宣佈在香港發佈最新旗艦手機 Xperia 1,而到今日,Edward 就終於取得 Xperia 1 的真身,現在就讓筆者為大家帶來 Xperia 1 的開箱文,以及為大家初步分享一下試用半小時後的感受吧。 「相機鏡頭」年度銷售冠軍殺出黑馬 說起近年最強勢的相機品牌,莫非於 Canon 與 Sony 了,兩者分別有 EOS R5、Alpha 1 等規格怪獸,不……

Sony Xperia 1 iii 與 Xperia 1 ii 都可以作為Alpha相機的操作器,只要打開Imaging Edge Mobile 應用程式,就可以無線控制相機,不用再另外買無線遙控器,算是個小小的Sony生態鏈。 Xperia 1 擁有獨特的混合穩定系統,同時結合光學影像穩定和電子影像穩定器。 雙眼是人臉最重要的部位,因此為了拍出精準美麗的照片,專業攝影師都會將焦點放在眼睛上。 sony 1評價 具備「由 CineAlta 支援」的建立者模式,讓影像不只栩栩如生,更能忠實呈現創作者意圖。

接下來這篇文章會帶你來看 Xpeia 1 iii 和 Xperia 1 ii 的功能和硬體規格差別在哪,以及你是不是該考慮購買 Xperia sony 1評價 1 iii。 同時相機也有針對臉部曝光做最佳化,在大多數狀況下相機都會以臉部曝光為主,即使環境光源大幅度變化,相機亦會盡可能確保臉部曝光正確。 其他方面的改變也讓 ZV-1變得更加容易使用,機身正面額外加上突起的握把,方便使用者握持拍攝,同時機背螢幕也改成側翻式,這對 Sony 相機來說算是相當罕見。 無論是強大對焦、良好收音效果乃至於更方便錄影拍攝的全翻轉螢幕。

影音 Vlog 時代興起,「Vlog」也成為時下攝影一大需求之一,許多使用者購買相機並不一定是為了拍照,而是為了獲得更好的錄影體驗以及品質,以期能在 YouTube 等影音平台上呈現更好的作品。 為了因應這樣的態勢,各大相機廠近年都推出了取向不同的影音相機。 相信很多朋友聽到宣傳了解到 Sony A1 可說是結合了高像素、高速連拍,還有極高夜攝能力的真正旗艦機。 這樣一部多性能相機卻能放入去一向以來 Sony 的 A7RIV、A7SIII 這樣大小的機身,可說是難能可貴。 不少朋友可能失望 Sony 沒有推出例如像 Canon「1仔」又或者 Nikon D6 等更為「實淨」的機身,不過現時市面上好多第三方「兔籠」配件都可在某程度上加固主機外圍,又或者提升持機時的手感。

sony 1評價

特別的是,在使用 Photo Pro 專業單眼相機模式拍攝時,Xperia 1 II 模擬了單眼相機的快門操作方式,因此在此模式下拍攝,可以透過手機右上方的實體快門鈕,進行完整的對焦與拍攝,這一點對於攝影師來說,非常習慣也很好上手。 自動對焦系統含有 247 個相位式偵測 AF 點,涵蓋將近 70% 的感光元件區域,從自動對焦到按下快門只需要 0.03 秒。 搭載可用於低亮度拍攝的創新 3D iToF (間接飛時測距) 感光元件,在任何情況下都能精準對焦。 所有技術集結於大型的 1/1.7 吋行動裝置專用 Exmor RS 感光元件和行動裝置專用 BIONZ X 引擎,能迅速拍出令人驚豔的相片。 Xperia 1 II 具備智慧型手機相機前所未有的攝影能力。

而 ZV-1 則是 ZV 系列的第一代,本來以為是跟 RX100 系列一樣的機身,結果我錯了! 也許這也是 ZV 系列訂價比較便宜的原因為 19,980 元。 對入門級距的 Vlog 相機來說配置恰到好處,唯螢幕解析度略低(92萬點),且機身配置較適合錄影使用。

在各家大廠旗艦都用上高屏佔比以及「全面屏」的今天,Sony 依然堅持著用屏佔比不高的設計,儘管並不能說難看,但這確實讓人有點摸不著頭腦。 小編認為Sony這樣的夜景表現絲毫不遜色單眼相機,甚至比一些低階單眼的表現更好。 用一支手機就可以拍出好照片,很適合作為一般生活的記錄機,這會是個很好讓相機玩家入坑的理由,尤其你用的又是Sony Alpha系列相機的話。 跟上面那一組一樣,兩者在成像、曝光、對比、細節表現上幾乎沒有差別。 唯一就是在發色的調教上,Xperia 1 iii 比較翠綠; Xperia 1 ii 則是有點偏黃。 另外其為遊戲玩家專門打造的「遊戲增強器」,支援包括提高效能的「效能模式」、專注遊戲的「勿擾模式」、隨錄隨分享的「回放錄製」等功能,讓 Xperia 1 iii 的表現不輸給專門的電競機。

事實證明只要相機夠好,不需要那些美顏、美化功能,一樣可以拍出好的人像。 兩支手機都是IP65/IP68防塵防水,也都還保有microSD記憶卡槽以及3.5mm耳機孔,部分大廠的旗艦機都已經捨棄這些功能,看來 Xperia 1 iii 很懂老靈魂使用者的心。 使用與 Sony 電影攝影機工程師共同開發出來的功能,並運用與專業人士相同的參數和色彩設定錄製影片。 再往下一顆按鍵就是快門鍵,這自古以來就是 Sony Xperia 旗艦手機的特徵的一個設計。 來到 2021 年就有一點點的細節變化,就是表面加入了菱格花紋,面積也變大顆了點,按下快門時就會更加有感了。 機身上的其他部分也就是老樣子的,USB-C 埠在機底,機頂就是只此一家的 3.5mm 耳機孔。

但他也並不是完全完美,如還是有高解析錄影容易過熱的問題,另外接近36000的定價並不算便宜,但如果你是索粉的話,個人覺得這款可以放心入手不會被嘴的好手機,尤其是現在市場 5G旗艦短時間類沒太多選擇性的狀況下,這款手機也可算的是上選了,以上是 Xperia 1 II 的開箱評測。 這邊小編先分開兩個部分來介紹,第一個是 Sony 終於給 Xperia 1 IV 可以跨相機的「連續」無縫縮放,意思是什麼? 不是有多顆主相機的手機都懂得在縮放畫面時,直接自動切換鏡頭嗎? 事實上並不是,起碼在 Xperia 1 III 的時候,Sony 希望要給使用者有「換鏡頭」的感覺,在廣角、 超廣角、遠攝相機之間的焦段都是要手動點按切換才能跳過去。 來到 Xperia 1 IV 的「影片」模式就沒有這種限制,讓使用者可以有比較平滑的運鏡,雖然在切換鏡頭時的畫面跳動還是有的,但起碼是可以用吧。 至於靜態拍攝模式就繼續需要「換鏡頭」,只希望你沒有立馬要趕著拍攝遠方的東西吧,不然這樣弄一弄也是蠻花時間的。

  • Sony A1 十分明顯是為專業攝影師而設的一部極佳相機,對於一般用戶來說,一部 A7RIV 也就是兩萬多元而已,接近 5 萬的 Sony A1 確是相差較遠。
  • 儘管 XZ1 並非是一款主打自拍美顏的相機,但在前置鏡頭部分也提供了 1300 萬的拍攝像素,配備 22mm 廣角拍攝以及 Steady Shot 系統。
  • Sony Xperia Pro-I 的螢幕更新率為 120 Hz,在動態畫面的視覺效果上非常令人滿足。
  • 為讓三台手機有相同比較基準,皆採取原廠自動設定拍攝, SONY手機皆使用BASIC模式。
  • Xperia 1 這次終於在相機上搭載了 OIS 光學防手震的功能,同時也具備主相機三鏡頭的拍攝能力。
  • 以下就透過我們的開箱評測來測試看看,到底這次的 Xperia 1 實力是否真如官方所說的那樣全面強悍。
  • 你將獲得256GB的標準存儲空間,這應該為你的應用程序和媒體留出足夠的空間,並且如果你需要其他存儲空間,則還有一個microSD卡插槽。

Sony這次在價格幾乎一樣的情況下,把 Xperia 1 iii 的硬體規格做了不少提升。 實體按鍵都集中在右側,音量鍵、兼任指紋辨識器的電源鍵、Google Assistant 鍵(!)和快門鍵。 是的,曾經是 Android 手機標配、後來又取消了的 GA 按鍵,突然又回歸到 Xperia 1 III 身上,而且官方也沒有加以解釋和說明,實在叫人好奇。

在 Sony 1 吋感光元件產品中開創全新系列的 ZV-1,個人覺得是一款可以隨心所欲盡情創作的拍攝利器。 加上產品展示模式與景深切換等,對於希望從手機進階到更好拍攝效果的專用相機的使用者而言,其十分具有親和力且好上手的功能,搭配超親民的售價,可說是一整個讓 ZV- 1 完全可以駕馭輕影音拍攝的 Vlog 神器封號。 手機鏡頭愈加愈多,是因為廠商們為了可以滿足到使用者在不同焦段上的攝影需要,不過明明數位相機也只是一個鏡頭就可以了,因為中間是差了「變焦」的元素。 Sony 就以黑科技,讓最新的 Xperia 1 III 在沒有犧牲體積和體驗下,實現了切換焦距的手機鏡頭,提供獨特的使用體驗。 但在此之外,Sony Xperia 1 來到第三代目,硬體規格上也終於填滿,可以與市場上的其他競品看齊,不再給人挑剔。 這個模式可以針對各項專業的狀態顯示與手動曝光等選項調整,包含鏡頭切換、ISO、白平衡等,還能在拍攝時隨時控制對焦,等同於將電影攝影機放在口袋之中(也能自由開關防手震機能,來在穩定性與更高畫質之間讓拍攝者可以自行選擇)。

由香港SEO公司 featured.com.hk 提供SEO服務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