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a7iii評測6大優點

另外,筆者還比了一下 A7R 與 RX1R 差不多環境下的測試照片,基本上在 ISO 1600 之下(A7R 點我、RX1R 點我),很好猜到 A7R 會稍微銳利一些,而畫素沒這麼高的 RX1R 雜訊則是少了一些。 Sony 在 JPG 的處理方面做的算是相當不錯,基本上要是擔心會有這樣狀況產生,又非拍 RAW 不可並且不想透過後製去除莫爾紋的朋友(條件真多啊 XD),建議是可以都拍攝 RAW+JPG。 如此以來,即使真的不小心拍到,也還可以有一份機身直出狀況較輕的版本囉 — 是說,畢竟現在已經有不少相機都採用了移除低通濾鏡的規格,所以也有很多後製軟體都有對此提供解決方案了,加上莫爾紋要出現的機率相對較少,所以基本上應該是不用太擔心才是 — 但對常棚拍服裝的攝影師來講應該會頗為困擾就是了。

sony a7iii評測

那次拍攝小夜市的過程中,我發現 Sony A7III 除了對焦快速,在夜拍的表現上也十分出色,在光源容易不足的小夜市,照片通常容易模糊,但 Sony A7III 拍出來的照片卻出乎意料的清楚,高 ISO 的表現相當優秀,拍出來的作品高畫質低雜訊,夜拍的細節遠遠超乎我的想像! 另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澎湖,晚上和朋友在碼頭看海,海面上倒映出一旁路燈微微的燈光,沒想到我只是用 Sony A7III 隨便亂按幾張,拍出來的倒影就好清楚喔,真的讓我蠻驚訝的。 攝影對我來說,是一個透過相機來觀察生活的方式,而經由相機看到的畫面,是我對這個世界的想像與看法,每張照片呈現的,其實就是我理想中的生活。 老實說,現在的我已經沒辦法離開攝影了,前幾天整理照片時,赫然發現原來之前有拍過這些東西,隨著年紀越大、記憶力越來越差,真的很慶幸自己有透過相機拍下許多人事物,那些都是我記憶的存證。 新版的 24.2 百萬像素 Exmor R CMOS 感光元件配備背照式結構,結合最新的 BIONZ X 影像處理引擎和前端 LSI 之後,資料讀出速度快了兩倍,資料處理能力高出 1.8 倍。 整體的使用感受來說,使用 A7 III 在連拍方面的表現雖未達到 A9 等級,但表現已勝過 A7R3,尤其大範圍的相位對焦點涵蓋率更可以十分安心的構圖並選擇對焦點。

sony a7iii評測: 快門下的幸福

另外,機身除了有一般的眼部及面部對焦,更能夠預先新增面孔到機身,使就算在人多的環境,亦能夠優先對焦在已登陸面孔人士上。 同屬 135 FF DSLR 也達到 36MP 並且移除低通濾鏡的 D800E,應該在比較之中是躲也躲不掉的對手了吧 — 不過相機尺寸方面兩者倒是完全不能比擬… 另外在外觀上,這段的最後我們也奉上 sony a7iii評測 A7R 與 Panasonic GX7 的外觀比較圖集,讓我們好好見識一下 Sony 的全幅 ILC 做的有多麼的小巧。 沒裁切看的中場休息時間~ sony a7iii評測 這張只是讓體會一下全片幅配上大光圈可以營造的空間切割感(似乎講得很好聽,其實就是淺景深啦…),是說,這樣的淺景深拿來拍人像應該就已經很好運用了吧。 既然剛剛談到 55mm 邊緣畫質不差,這張我們就來看看位在右下角邊緣的畫質表現如何(點圖可看)。

模式轉盤上可以發現即便 A7R 有著這麼復古的外觀以及高階的規格,他們依然提供自動場景模式、寬景拍照等自動功能(Nikon Df 表示:我走的是復古極簡風)。 機頂也可以看到預設控制對焦點的 C1 按鈕還有位在軍艦部左右側的立體麥克風,以及坐落在感光元件標示旁的單聲道喇叭孔。 然後可以調整音量等級這點真的是不賴,除了可以透過監聽孔確認收音狀況之外,畫面上也可以選擇顯示目前左右聲道收音的音量,這對於重視動態錄影的專業人士而言應該是個很方便的功能。 唯一可惜的也許就是防手震並不是頂強了吧,不過專業人士之所以叫做專業人士,想必早已有方法克服了啦(拍肩)。 移除低通濾鏡當然對畫質有很大的幫助,但所可能帶來的最大問題,就是在固定頻率的紋理之下所出現的惱人色斑,也就是所謂的莫爾紋(Moiré Pattern)問題。 事實上,筆者在這段期間的測試之下,基本上以拍攝最高畫質 JPG,幾乎是沒有發現這樣的問題出現的。

sony a7iii評測: [比攝影117] ZV-1F 規格,相對於 ZV-1 ,買之前你可能要留意的事

儘管就我們的實地測試來看,A7 III 在對焦性能上依然稍遜旗艦機種 A9,但這並不折損 A7 III 的整體評價,反而更應該反過來說:「A7 III 的對焦已經強化到僅僅稍遜十幾萬的 A9 而已」,而且別忘了,它僅僅是「售價六萬元以內」的「入門級」全幅單眼。 在摸過了這麼多的相機之後,必須說 Sony A7 III 真的是很特殊的一款相機,以往我們不會在全片幅相機身上加入 10fps 這麼高速的連拍速度,僅只會把連拍限制在 5fps 左右,同時讓 APS-C 的旗艦機種去完成高速連拍這件事,例如 Canon 7D II、Nikon D500 就是很明顯的例子。 但與這些 DSLR 相較,A7 III 無疑是其中的異類,不僅具備可媲美旗艦機皇 A9 的對焦性能,同時還擁有持續 AF-tracking 10fps 的連拍性能。 A7 III 同樣具備雙 SD 記憶卡槽,其中 1 號卡槽(上圖右邊)可支援至 UHS-II 規格,2 號卡槽則支援 UHS-I 規格,並且可在機身選單內設定接續儲存或是同步儲存。

sony a7iii評測

在這裡要提一下的是,觀景窗上面的感應器其實有點過於靈敏,導致有的時候把相機放在腰前低角度拍攝的時候,常常會誤觸變成切換為觀景窗讓螢幕熄掉,通常筆者遇到這種狀況都會去選單中把切換 EVF / 螢幕的按鍵設定好,不過很可惜的 A7R 並不支援這樣的設定功能,所以要嘛就是只單用 EVF 或螢幕,不然就是全部交給自動感應。 整體而言的 A7R 的質感雖然不差,但感覺還是略微遜色於自家的 RX1 / RX1R,讓人少了點想一直放在手上把玩的衝動 — 這點從價位上來看起來倒也不意外啦,畢竟 RX1R 是直逼八九萬的價位水平囉。 背面的螢幕採用的是在 Sony 相機上常見的可翻轉式 sony a7iii評測 3 吋 92 萬點螢幕,大致的翻轉角度都還算夠用,螢幕的表現不錯,雖然不支援觸控但翻轉時容易把指紋留在上面,因此在大太陽下會有點影響可視度,不過擦乾淨之後就好很多,而這顆螢幕的可視角與解析度都算夠用。 螢幕穩固程度總覺得沒有之前的 NEX 機種好,左右上角跟底部還是有些間隙;XGA OLED Tru-Finder 電子觀景窗的解析度來到 235 萬點,還支援專業的色溫微調,不過在這段時間的使用上並沒有感覺這 EVF 有太誇張的色偏問題,實際用起來感覺解析度不錯,反應也相當好。

sony a7iii評測: 相機手機

其實外觀上 A7R 與 A7 基本上相同,都有著相當像是底片機的復古外觀,正面有著梯形的頂部凸起,手把也很突出。 這次隨著機身推出的鏡頭有三支,分別是 FE 35mm f/2.8、55mm f/1.8 與 28-70mm 的鏡頭。 側面除了麥克風收音孔外還可以看到只有在高階機型上有的監聽耳機孔,連接埠的蓋子則是分成了上下兩片,比起我們之前評測過的 RX1R 的一片滑蓋式設計有一點差別,塑膠感也變得比較重;不過 Sony 倒是在 SD 卡插槽這邊補了回來,帶來了一個很有意思且有質感的開蓋設計。 機械快門每秒 10 連拍也是 Sony A7III 很值得一提的優勢,當然,眼部偵測自動對焦功能也是我很喜歡的,只要在選單中設定好眼部對焦的快捷鍵,按下按鍵相機就會自動對焦在人眼,確保人像照片應有的神韻和靈魂,實用性很高。 Sony A7III 還有一個很方便的就是要分享照片時,首次裝置連線可以透過掃 QR code 的方式連結 Wi-Fi,相同裝置第二次後都能自動記憶連線相機 Wi-Fi,這個設計非常聰明,也省下很多 Wi-Fi 配對的時間。 頂部可以看到具備接點可支援擴充設備的熱靴 — 可以延伸支援 XLR 收音設備(應該沒人想再上一個觀景窗吧…)。

有意思的是,不知道是否是曝光判定的問題,筆者在明亮反差較大的餐廳開啓對焦輔助燈時,似乎會因為照射到過曝的範圍導致對焦反而更難判斷,在一般覺得亮度足夠環境下應該會對焦更快的常理之下,這樣的狀況好像有點難以理解。 或者該說,一般對比對焦演算遇到這樣狀況要麻就是不啓動輔助燈,不然就是強制縮光圈或增加快門速度等方式來避免過曝造成麻煩。 但可能因為光圈先決在 Alpha 上的做動邏輯的關係而會有過曝的狀況(底下有影片示範光圈做動方式),所以當時筆者反而是關掉輔助燈可以獲得更好的對焦判定。

sony a7iii評測: 鏡頭補償

由於是壓縮為 Gif 檔,因此畫質上勢必有所減損,但從這些 Gif 中你還是可以看到 A7 III 的連拍能力,在過往的全片幅機種中是很難這樣拍攝的。 機身連接埠與 A7R3 大同小異,有幾項特點:一是它同時擁有 3.5mm 麥克風與監聽耳機埠,二是它同時具備 micro USB 以及 USB Type-C 兩種連接埠(其中 USB-C 支援機身充電),三是它少了 A7R3 具備的閃燈同步線接口,據原廠說法,此舉是為了與 A7R3 做出更明顯的產品劃分所致。 自第三世代的機身開始,A7、A9 系列開始特意加強接環強度,接環固定螺絲由原本的四枚螺絲增加為六枚螺絲,並且接環公差也調整得較緊許多,此舉應是為了讓使用者在安裝長鏡頭時有更好的穩定性與耐用度。 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 JavaScript 語法,這並不會影響到主要內容的陳述;但部分瀏覽器技術上相容性較低(IE),可能會影響部分顯示內容,如果內容跑版,建議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或是更換為相容性較高的瀏覽器(Chrome、Firefox、Safari)。 從上面看來,兩顆鏡頭焦段似乎並不是完全相符,A7R 稍微大了一點點,奇妙的是,明明就一樣的曝光但是 D800E 就是亮上一點點,色彩的演繹也有所不同(固定色溫)。

A7 III 在握把構型上與 A9、A7R III 相同,修改得較為厚實,在安裝長鏡頭時也擁有比較好的手感。 若是不喜歡小指懸空的握感,筆者也建議可以搭配原廠推出的小指握把,可得到類似 DSLR 的握感。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本篇所有的測試照都是 A7 III 機身 Jpeg 直出拍攝,以下實拍照也未經任何後製軟體調整,僅只有少部分照片有些許裁切而已。

sony a7iii評測: Sony A7III 還有什麼功能或特色值得跟大家分享的?

記得有一次在澎湖拍一個老阿嬤正在買衣服,她本來很開心地在跟人家聊天,一聽到從我這裡傳出的快門聲後就突然轉過頭看我在幹嘛,我不太喜歡這種感覺,相信被拍的人更是如此。 在發現 Sony A7III 有靜音快門之後,我終於可以隨心所欲地進行拍攝了,因為只有在每一次的互動中,被攝者不要意識到相機的存在,才能呈現出日常的樣貌,出來的照片當然就更加自然。 在鳥羽的細節中,你可以看到一些沒有很銳利的細節和偽色,但要注意的是這是在較高的 ISO 以及 100% 擷圖檢視時的畫質,機身 Jpeg 直出能有這樣的畫質,筆者覺得這樣的表現已屬前段班了。 上面測試了 A7 III 在連拍時的拍攝效果,但它的 2,400 sony a7iii評測 萬畫素感光元件足以滿足各方面的需求嗎? 其中,A9 機身左肩配備了拍攝模式轉盤,A7 III 則與 A7R3 相同,並未在左肩配備轉盤,機身左肩部的「C3」鈕是自 A9、A7R3、A7 III 之後才有的配置,原廠預設 C3 鈕是「對焦模式」,筆者在拍攝時也沿用這個設定。

  • 機械快門每秒 10 連拍也是 Sony A7III 很值得一提的優勢,當然,眼部偵測自動對焦功能也是我很喜歡的,只要在選單中設定好眼部對焦的快捷鍵,按下按鍵相機就會自動對焦在人眼,確保人像照片應有的神韻和靈魂,實用性很高。
  • 當用家使用 A7 III 拍攝 HLG 後,再直接放上支援 HDR 的電視,便能夠享受當中高動態的 4K 影片了。
  • 其實也沒關係啦,因為被拍的人都跟我夠熟,很多時候明明知道我在拍但也不當一回事,就繼續做他們的事情或跟我正常的互動。
  • 雖然從 NEX-3、a6000 到 A7 系列到同樣都是飛梭滾輪的配置,但不同之處是 A7 III 的滾輪刻痕較深,且阻尼與段落感皆較大,操作上相對不易誤觸,也更符合專業機種的特性。
  • 單就 4K 錄製來說,仍維持 4K/30P/100M 的品質,未來不知是否會透過韌體來到 4K/60P 仍不知道,不過與我是比較期待這一點,而不是 HDR 的錄製效果。

機背的旋鈕轉盤的下左右都可以自定功能;還提供了三個自定按鈕,分別是機頂的 C1、還有機背螢幕旁的 C2 與刪除鈕 C3,都可以自定一些功能,也可以設定為 AF-On 來使用,搭配取消半按快門對焦的設定,符合一些高階 DSLR 的拍攝使用情境習慣。 手感方面 A7R 出乎意料地好握,小拇指以我個人而言還算是有安身之處,手把的設計滿合我的手的。 雖說相機背帶還是會卡到手掌虎口,但手把有給我很安心的握持感,所以除非真的有很長時間拍攝需要續航力的用途,不然個人並不覺得垂直把在 A7R 上有其必要性。 操作方面最令我驚訝的是,Sony 在 A7 與 sony a7iii評測 A7R 上給了它一個無段式的快門按鈕,這點從 NEX 系列上來的朋友應該會有點不習慣,但許多高階 DSLR 上都會有此規格,這可是連 RX1 / RX1R 都沒有呢! 配合電子觀景窗使用的速控介面也還在,還有一個類似之前 Alpha 相機的快速選單,只是這次從左右的排列改為兩排都在底部,每個功能都可以自定。

85mm F1.8 這顆鏡頭我也很喜歡,大光圈呈現出的散景非常自然,對焦也出乎我意料的又快又準確。 85mm 是我第一次接觸的焦段,那次用它來拍小夜市,拍出來的照片在朋友間獲得不錯的評價,因為捕捉到的情緒和氛圍是很自然的。 如果說 35mm 是時間與空間的結合,那 85mm 則是讓我更專注在我想要呈現的視覺焦點。 為了拍到神情自然的人像照片,坦白說 Sony A7III 的靜音快門對我的幫助很大,之前在拍攝時,按快門時「喀擦」的聲音被人家聽到我總是覺得怪怪的,心裡也會有疙瘩、不踏實。

sony a7iii評測

在拿到相機不到一週的時間中,筆者總共帶 A7 III 出去拍了兩個下午,第一天總共拍攝 699 張(連拍比靜態大約 6:4),電力還剩下 70%,第二天沒有充電繼續拍攝了 472 張,電力還剩下 sony a7iii評測 30%。 換言之,連續兩天拍攝共 1,171 張也僅花掉 70% 的電力,如果用作一般需求的話,筆者是認為一顆電池已完全可供一日所需,但如果預算允許的話,建議還是購入第二顆電池較妥。 若不了解 A7R III 的機身的話,簡單來說,就是機身稍為加大,而特別機身的手握位厚度增加,導致手感更佳。

sony a7iii評測: [比攝影119] Canon EOS R6M2 規格整理與說明 – 硬體小改、軟體昇級之作品

在可換鏡式無反相機發展初期,Sony 與 Micro 4/3 陣營的 Panasonic 與 Olympus 選擇了不同的道路,將 2010 年「當時」令人十分驚訝的大片幅 APS-C 規格,給塞進了擁有全新 E-mount 的 NEX 系列之中。 而在兩年的逐漸茁壯下,Sony 又用全片幅的超高階 Cyber-shot RX1,一舉實現掌上全幅相機的夢幻規格也震撼了市場,進一步讓全幅 ILC 相機不再遙遠。 今年,我們總算見到謠傳已久的「NEX-9」,頂著傳統底片相機尖頭軍艦部的復古外觀,以主打高速對焦與超高畫質的 Alpha 7 / Alpha 7R 之名正式登場,再度透過「大感光元件」與單機身 NT$44,980 / HK$11,990 與 NT$54,980 / HK$14,490 的價位,準備狠狠拉開與對手間的距離。

至於 2.8 的光圈可能有人覺得不夠大,但我卻覺得剛好,因為散景不會過於模糊,多一點寫實性,拍出來的照片也有更鮮明的層次。 總結來說,用 35mm F2.8 sony a7iii評測 ZA 這顆鏡頭呈現出來的影像,就是時間與空間兩相結合的樣子。 還有,以前拍照很容易手震,而 Sony A7III 有五軸防手震功能,讓我能全神貫注在按快門的時機,再加上它的快速對焦,其實輕輕鬆鬆就可以捕捉到我想要的畫面。 另外,支援觸控對焦這點讓我非常驚艷,也讓我回憶起自己最初用手機拍照的感覺,對焦可以不用那麼侷限,拍攝上也更為直覺。 是說,筆者其他實拍照片 FE 55mm f/1.8 那顆在邊緣的表現就一切正常(下次借測可能要想辦法借全新的比較保險 Orz),所以排除感光元件可能有問題的假設之後,A7R 給筆者的印象可說是有著超高階數位單眼畫質的小巧無反相機。

sony a7iii評測: 產品規格

A7R 的對焦點選擇還滿順手的,按下預設的 C1 就可以進入選單,這時候就可以透過機背的方向或前後主滾輪來移動對焦點,轉動機背的飛梭轉盤也可用以切換對焦點形式,亦能改變對焦點大小。 對於 A7R 操作上要小小抱怨的是,觀景窗左右兩邊的 Menu 跟 C2 鈕因為在機身邊緣的關係,所以用大拇指來按的時候會有點被擋到的感覺,而且 C2 還是放大照片的預設按鈕,所以真的是會滿常使用到的。 正背面乍看之下有點像是 NEX-7 那樣的雙轉盤設計,不過最右邊肩上的轉盤其實是 EV 曝光補償專用的轉盤,但 A7R 是有配備如同 NEX-7 一樣的雙轉盤的,只是他們將另一個給移到了機身正面手把的上方。

拍照的時候,我不會去預期拍出來的效果如何,就是忠於當下的記錄,也有一點類似碰運氣的感覺,當氛圍或情緒對了,就隨性地去拍攝。 當然,隨性並不代表不注重拍攝技巧,應該是說我的情感層面會大於技巧層面,以技巧做為基礎,進而呈現出我想表達的情感。 如果真要說有什麼缺憾的話,大概就是 Sony 目前的平價鏡頭實在是相對缺乏,即便機身價格相當經濟,但要獲得良好的畫質,恐怕還是得投資不小的金額在鏡頭身上吧。 自 A9 開始,A7 系列均採用新的 NP-FZ100 電池(Z 電池),這顆電池具備比以往 NP-FW50 電池兩倍以上的蓄電量,同時原廠亦公布 A7 III 使用新的 Z 電池最多可拍攝 710 張照片(使用 LCD 構圖拍攝),為目前續航力最強的全幅無反機種。

由香港SEO公司 featured.com.hk 提供SEO服務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