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雲6大優勢

民國五十七年八月第一屆佛學會議在陽明山莊舉行,發表二篇論文〈禪畫〉及〈般若禪〉。 五十八年出席馬來西亞吉隆坡東姑廳隆重舉行的「第九屆世界佛教友誼會」,由泰國頻披公主主持。 十一月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邀請,赴錫蘭可倫坡出席「世界佛教藝術專家會議」。 法師所領導的佛教文化研究所,在學術活動方面,舉辦過一系列專題講座,由法師本人主講,或另邀佛學專家、學者作專題演講;同時亦注重學術交流,不僅在國內,並和國際佛教組織保持聯繫,世界各國佛教團體及法師、學者到校訪問者甚多,有來自美、歐、澳、亞幾十個國家,法師也曾應邀出席六次國際會議。 孫曉雲是當代著名女書法家,從三歲開始就在母親啓蒙下學寫書法,孜孜不倦近六十載。 她視寫字為“女紅”,始終堅持傳承文脈,迴歸傳統,對各種書體的特徵、要領準確理解,長期的實踐與研究,逐漸形成自然的書風。

西德佛萊堡一家大報,刊登了蕭教授這篇稱頌法師的畫,是以「中國惠贈西方的禮物」為題的文章。 至於參觀各大學,也尤其得力於蕭教授之助,例如在佛萊堡大學的成功書畫個展,使她得以書畫展作為橋樑,而與各方人士見面交往,所以在德國停留較久,并曾探訪海德格(Martin H),得他所贈送一部精要小書。 曉雲法師是教育家、藝術家、哲學家,也是中外馳名之般若禪行者;思想融合中國儒佛文化之內涵,著作等身。

曉雲: 曉雲媒體評論

十八歲以因緣入香港麗精美術學院修全科,其間另就古學名師修習詩文,畢業再入研究所,拜嶺南畫祖革命藝術大師高劍父為師,民國二十二年畢業,隨即任教於聖保祿中學,教授美術、國文二科,民國二十三年首開個人畫展於香港中環孔雀廳;次年創辦「文風韻苑」於廣州巿。 民國二十九年同時任教聖保祿及麗澤女子中學,經七年任教與研究,以其畫藝造詣精湛,且蘊含高深人生哲理,終引起藝術界普遍重視,而有嶺南女畫傑之盛譽。 1990年(民國79年),于臺北縣石碇鄉大崙山創辦華梵工學院,為中國佛教史上第一所佛教界創辦之社會大學;1993年(民國82年),華梵工學院更名為華梵人文科技學院,招收首屆「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研究生和「中國文學系」學生,將人文與科技融合一爐;民國86年,華梵人文科技學院升格改制為華梵大學,學校理念為「覺之教育」,並以「人文與科技融匯,慈悲與智慧相生」為創校宗旨,「德智能仁」為校訓。 民國七十一年:出席英國牛津大學赫福學院所召開的「第五屆國際佛學會議」,發表論文〈佛陀之自然教育論〉。 曉雲法師深感科技昌明、教育普及,然而人心困頓,是緣於現代教育偏重專業技能,忽略善導人心,以及與宇宙、自然、人倫相處之道。

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第八屆主席、江蘇省文聯副主席、省書協主席、中國文聯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民國七十七年:五月於台灣省立博物館展出佛教文物特展、曉雲山人五九畫齡回顧展。 「覺之教育」以人為本,重視心性調攝與淨化,潛能開發和智慧增長;是重視理性、自我反省的人本教育,可以擴大思惟空間,讓年輕人更成熟、更理智、更肯定自己,而達成自我實現的目標。 曉雲法師提倡「覺之教育」三、四十年來,以宗教家的精神,深入闡揚基本教育理念,對東方人文思想教育,尤多精闢卓越之見解,其具體實施範圍,由華梵大學校訓-「德、智、能、仁」得以知其梗概。 「你莫要說什麼,就讓你的行為來說明一切!」這是華梵之母曉雲法師經常用來警惕弟子的一句話。 民國六十四年七月一日,永明寺住持信定法師有感於法師欲振興禪教宗風,遂將永明寺後山一百多坪土地捐出,作為興建禪堂之用,由蓮園師生籌款起造,六十五年般若禪苑落成;在曉雲法師主持下,早晚靜坐無間,每年冬季舉行禪七,禪堂規儀齊備,蓮園「禪戒合一」、「禪教並重」的辦學風規,得以具體實現。

二〇一一年春天以長篇小説《桃花井》復出,短篇小説集《掉傘天》於夏季出版。 民國六十三年:創清涼藝展紀念佛誕,首屆於台灣省立博物館展出,開現代佛教藝術創作之新頁。 民國五十八年:出席於馬來西亞吉隆坡所舉行的「第九屆世界佛教友誼會」,並應邀赴錫蘭可倫坡出席「世界佛教藝術專家會議」。 參觀德納修道院,到土耳其安哥拉大學舉行畫展,並演講「中國畫論」。

曉雲: 首頁 > 人文

民國三十八年於加爾各答藝術館舉行畫展,由中華民國駐加爾各答總領事與加城美術館聯合主辦;明年於新德里舉行畫展,由全印美術協會主辦,羅家倫大使主持開幕;再於馬達拉斯博物館舉行畫展,由南印度畫家協會及巿立博物館聯合主辦。 曾參訪印度三聖哲之一的阿羅頻多,於其位於旁地奢里之修道院。 兩年後擔任客座教授及藝術院研究員,其間曾上喜瑪拉雅山寫「雪藏之家」大橫披之創作,潛心佛教藝術之研究,在異邦獲致崇高榮譽。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始,屢獲全國大獎,在海內外產生重大影響。

林海音(1918—2001),當代著名女作家,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生於日本大阪,祖籍台灣省苗栗縣。 曾任《世界日報》實習記者,主持《聯合報》副刊十數年,她創立的純文學出版社堪稱中國第一個文學專業出版社。 總括居留香港可分為三個時段:求學時代民國十八年起、結束印度之旅回僑居地民國四十年起,以及環宇周行後民國四十七年起,直至民國五十六年應邀來台講學為止。 從法師回憶時的神情,令人似乎也能領略到那種塵俗遠離的情懷。

曉雲

於此時期,首先創辦「香港佛教文化藝術協會」,獲得香港政府批准,即努力推展佛教文化藝術活動,同時首度在政府電台主持佛教文化講座,發揚佛教文化精義。 高棉行之後,續經新加坡、馬來西亞各地,再由檳城乘輪到印度加爾各答,隨即進入先地尼克坦泰戈爾大學,居留前後四年多,首先研究印度藝術及參訪佛陀行蹟聖地,著有《印度藝術》、《中國畫話》二書,於佛教藝術之創作,尤其致力阿姜塔石窟壁畫臨摩,有「佛子乞法圖」等作品。 復員之初,生活貧苦,每個人都積極找工作以維持生計,當人人正汲汲於職掌之際,唯有這位畫家,反倒更專心致力於她的寫作與畫作,準備經東南亞到佛國印度。 因戰後生活蕭條,接受廣東文獻館簡又文館長聘請,寫「崖門奇石」亡宋遺蹟,包含楊太后祠,輯錄在民國三十四年廣東文獻專輯,所得經費作為奉母及幼弟求學之資。 三十五年應國立華僑三中聘,任教國文二年,並擔任遷校廣西龍州後之高三導師,於共黨多事之秋,曾為學校處理學生事件有功,得李育蕃校長及主任協助,於三十六年夏出鎮南關,因法領事之助,搭乘軍機至同登,滯留一夜再飛涼山轉河內、西貢,其間應邀於法新聞處舉行個展,後由堤岸到高棉,隨同巴黎東方歷史博物館考察隊,前往世界奇景吳哥窟,描寫佛教雕刻史蹟,此為東南亞之旅中極其難得之事。

曉雲: 曉雲

民國五十六年應陽明山中國文化學院(今文化大學)禮聘自港來台,五十九年於永明寺內創辦蓮華學佛園,六十八年開辦華梵佛學研究所,日後無論發展任何一項佛教文化教育事業,皆以蓮華學佛園師生為人力資源來推動,而華梵佛研究所學生也多是蓮園畢業生,所以蓮華學佛園是法師發展佛教事業的根基,七十九年創立的華梵工學院(今華梵大學)亦與此二者相輔相成,皆法師願力所促成。 六十八年至八十三年間,華梵佛學研究所皆以陽明山及光明山為講課及一切活動之所址,於八十一年搬遷,至八十三年全部遷移至現今華梵大學所在之石碇大崙山。 曉雲法師畢業於香港麗精美術學院及南中美術研究所,早年從事文學美術研究,繼而師事嶺南畫祖高劍父先生,有「嶺南女畫傑」之雅譽,1935年(民國24年)創辦「文風韻苑」。 對日抗戰期間於四川皈依昌圓老和尚,後負笈印度遊學四年,研究古印度文化及印度藝術,並任泰戈爾大學藝術學院客座教授,講授中國繪晝藝術。

先後榮獲中共中央國務院“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勞模),中組部、中宣部、人事部、科技部“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全國書法最高獎“蘭亭獎藝術獎”、“全國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全國文化系統先進工作者”、全國首批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江蘇省委省政府“紫金文化獎章”、“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等獎勵和榮譽稱號。 出生後不久回到台灣,但旋即又舉家遷往北平居住,就讀北京城南廠甸小學、北京新聞專科學校。 她的父親在她12歲時離世,剩下她與母親一起照顧三位妹妹和兩位弟弟,擔任“世界日報”實習記者,與筆名何凡的作家夏承楹結婚,後來主持《聯合報》副刊10年。 以小說《城南舊事》(1960年)聞名,是關於林海音童年在北京生活的五則小故事,曾改編成電影。 1961年成立純文學出版社,培育無數青年作家,她的名言是“有人得意,看背影就可以知道;有人失意,聽腳步聲就可以知道。 ”晚年為糖尿病、腦中風、肺炎所苦,2001年12月1日11時46分因器官衰竭辭世。

曉雲

曾任《世界日报》实习记者,主持《联合报》副刊十数年,她创立的纯文学出版社堪称中国第一个文学专业出版社。 黃曙光1979年畢業於海軍軍官學校(68年班),同期同學有前海軍教準部指揮官盧前悌中將。 除海軍官校外,黃曙光尚畢業於海軍學院1993年班(82年班)和國防大學戰爭學院2001年班(90年班)。 民國四十七年冬,結束環宇周行後,返回僑居地香港,仍住沙田慈航淨苑,隨後依止倓虛大師易服出家,往大嶼山昂平掩方便關,從此更潛心佛法,先以天台教觀深入,至思一門深入門門入;由於港九可乘輪船到大嶼山,因此在大嶼山借住智修院,苦行修持兩年;大嶼山為香港佛教發祥地,此時雖已出家,但經歐美生活之繁華盛況,亦恐塵勞未脫,故上山隱跡,尤其除夕前,必定飄然上山掩方便關,將近四十年皆如此,亦以避免諸多俗事。 台灣典藏家庭出版社出版《書法有法》(繁體字版),於誠品書店簽名售書,並舉辦“書法有法孫曉雲書法展”。

她最關心社會問題、人心淨化的問題;因此拓展心靈,提昇人類生活素質的教育問題,一直是她所關心的,她嘗感慨「淑世牽懷德育荒」,而最重視五育均衡的教育。 所創辦的教育機構以「華梵」為名,「華」指中華文化,「梵」代表印度文化;中華文化可以五千年儒家思想為代表,所闡揚者為道德和倫理;至於印度文化則是以兩千多年的佛教思想為重心,也就是佛陀遺教中智慧與慈悲的精神。 儒家的教育理念:「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而佛教則是以「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為生命實踐的終極目標。 法師常說「儒佛如雙燈拱照」,是希望挹取傳統優良文化精神,創造時代新進適時教育。 民國七十六年為籌建華梵大學而舉辦書畫義展,由余資政俊賢先生剪綵。 經教育部核准籌設中國史上第一所由佛教人士創辦的社會大學(七十九年初辦為華梵工學院,八十二年易名華梵人文科技學院,八十六年圓成為華梵大學)。

法師長年對人生有許多抱憾,一如佛經所謂「眾生有病我有病」,希望人類應該好好走上一條光明道路,也就是佛陀所謂「自利利人、自度度人」;否則糟蹋了自己的生命,也傷害了他人。 所謂「人海」是不容易渡過的,必須有一套功夫,才不會浮沉乃至不定,因此更加體會佛教教育的重要。 孫曉雲,女,漢族,中共黨員,1955年8月出生於江蘇南京,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釋曉雲(1912年-2004年10月15日),廣東南海人,俗名游雲山,字青峰。 林海音的创作十分丰富,结集出版有《城南旧事》《烛心》《婚姻的故事》《家住书坊边》《北平漫笔》等,并有许多文学评论、散文散见于各种报刊。

法師本身宗教情操深化之後,走向學術教育的願行背景,很多場合都是用畫筆來表現的;剃度後更是心無鯁礙地一往而前,展現氣魄,全心從事佛教文化、藝術、教育的拓荒工作。 首創「現代經變圖」,聘請名家教導學生作畫;大學校園之中設文物館,培養學生藝術欣賞的能力與興趣。 曉雲法師指導有關參修的課程計有:《小止觀》、《六妙門》、《大乘止觀法門》、《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禪源、般若禪等;出版有關禪修的著作主要有:《佛禪之源》、《禪話》《般若禪佛心宗》、等多種;經常性的弘法講經則包括:《法華經》、《教觀綱宗》、《摩訶般若經》、《心經》、《無量義經》及《普賢菩薩行法經》等。

民國七十年:應邀到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出席「第四屆國際佛學會議」。 華梵研究所舉辦「國際佛教教育研討會」、《原泉》雜誌在台復刊。 在科技極盛的今日,物質文明所帶來的問題與危機,使得人們與自然之間的關係,不再那麼和諧與圓融,反而產生現代文明最嚴重的病態,如今西方許多國家,例如美國,已有不少人從物質欲望的追求中幡然醒悟,嚮往自然的田園生活,希望藉著與自然的親近反璞歸真,追求心靈的寧靜與充實。 開學第四年,將光明山、陽明山的一切統遷入大崙山,興建蓮園及華梵研究所於華梵大學側旁,至此曉雲法師所秉持一生不建廟、不作住持,但為佛教教育、社會教育貢獻心力的大悲願,終告部分實現。 曉雲法師,俗名游雲山,別號青峰,廣東南海人,誕生於民國二年,為廣州市近郊花地鄉游家長女,連庶母所出,共有弟妹十一人,五名早逝;乳名阿崧,初學名婉芬,又名韻珊、雲山。

曉雲法師一生奉獻文教事業,同時筆耕不輟,所以著作與畫作十分豐富,「流光集叢書」反映出她的思想與理念,內容包括佛學、教育、文藝、藝術、禪思與參方等大類,已出版了八十餘本,將來整套叢書出齊,預計有百本之多。 另外他所寫的歌詞亦有十餘本,近年的重要創作有〈淑世幽情〉十首歌詞,以及〈四聖頌〉,介紹玄奘、智者、觀音菩薩及淨土思想,這一切都和關懷社會人生,提昇智慧與慈悲的「覺之教育」息息相關。 基於想要證實佛教確能改善社會,想要誘發大眾對佛教義理產生學習與探索的興趣,所以法師積極涉獵心理學、社會學,乃至人類學等有關的各種領域。

  • 她說:「直到後來的皈依佛教、依止佛門、研究佛法,一切經歷都好像是自然的。」法師至今所修乃是般若禪的一系,因為她說開始聽經時,所聽的便是般若系的主要經典,而且都是禪宗所重者,例如《金剛經》、《壇經》、《心經》等,所以她對佛法的實踐,一開始便在於參禪的功夫。
  • 一、佛學類:佛教論文集、天台宗論集、佛學散論、佛學獻詞、佛教園地、佛教與時代、讀晚明諸師遺集、妙音妙行、觀音圓行、羯磨濟度禪 戒相彰、佛語垂光(上、下冊)、佛禪之源、佛教文化與時代。
  • 民國三十八年於加爾各答藝術館舉行畫展,由中華民國駐加爾各答總領事與加城美術館聯合主辦;明年於新德里舉行畫展,由全印美術協會主辦,羅家倫大使主持開幕;再於馬達拉斯博物館舉行畫展,由南印度畫家協會及巿立博物館聯合主辦。
  • 因戰後生活蕭條,接受廣東文獻館簡又文館長聘請,寫「崖門奇石」亡宋遺蹟,包含楊太后祠,輯錄在民國三十四年廣東文獻專輯,所得經費作為奉母及幼弟求學之資。
  • 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畢業,曾就讀於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育系博士班。

八十三年第二十屆清涼藝展暨曉雲山人六四畫齡回顧展,於國父紀念館中山畫廊展出。 為關懷現今教育之失序,人文思想之忽略,故發起倡導人文教育復甦之研討,欲使青年認清人生方向,以成就健全之人生,而於八十五年創辦覺之書院,每月舉行專題演講,倡導人文教育之省思。 八十六年十二月廿九日法師榮獲行政院文化獎,其文化藝術上的成就,以及終生追求真善美的人格典範,獲得各界肯定。 八十七年五月九日召開第三屆天台宗學會研討會,發表論文〈天台宗是中國佛教特色—上承釋迦旨要集龍樹之大成〉,十月三日更成立華梵文教基金會,發展宣揚華梵創校理念,推展「覺之教育」以開展覺智與人生,期許下一代青年不僅生活得到滿足,同時要幸福而有智慧。

曉雲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