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稻埕街區_迪化街店屋8大優點

在幻猻家珈琲隔壁,交通方便卻安靜隱密,整間店完全被花草圍繞,是網路上超熱門的花草系咖啡廳,一到假日預約滿滿,每個角落都超美超好拍。 踏進位於舊建築二樓改建的​​孵珈琲洋館,彷彿瞬間置身昭和年代的日式咖啡館中,經典的木製洋風桌椅擺設,搭配彩繪玻璃桌燈、暖色調照明、陶瓷餐具,讓整間店瀰漫滿滿的日式懷舊氣氛。 鄰近迪化街十連棟的大稻埕花園旅店風格浪漫,有如來到歐州鄉村,客房裡的鞦韆隨手一拍就是網美照,能在陽光充足的庭院享用餐點更是一大亮點。 每回經過這間餐廳總會聽到熱情招呼讓我印象深刻,店裡裝修相當有味道,這裡獨家秘制的銷魂臘肉飯在網路上頗有好評,有機會一定要來試試。 迪化街上與高建桶店類似的還有這家大華行,主打阿嬤的百寶廚房,在此能找到竹籃、蒸籠、木製餐具等懷舊風物件。 仁安醫院為日治時期大稻埕著名醫院,由柯謙諒醫師創建於1927年,也是全台第一間保存完整並捐贈出來的醫院,經過時光洗禮的洋樓頗有味道,當時應該算規模不小吧!

  • 1853年艋舺地區的泉州同安人在迪化街紛紛建起商店,形成所謂中街。
  • 不限時,有插座,有 wifi,店裡還有一隻店長狗狗,是寵物友善咖啡廳唷!
  • 位於南門市場的老店上海合興糕糰如今傳到年輕的第三代手上,原本想落腳在傳統市場裡,但店主人說著,與在市場裡等著客人來,還不如主動前進到有年輕人的地方,碰撞出不同的火花。
  • 店內相當迷你,三四坪的空間擺滿無數不重複的老貨,據說許多咖啡店或餐廳會來這挖掘老物帶回去擺設。
  • 大龍峒保安宮每年農曆3月15日,為慶祝保生大帝聖誕,舉辦為期2個月,結合宗教祭祀、民俗技藝、古蹟導覽、家姓戲、遼境踩街、過火的「保生文化祭」活動,是北臺灣最盛大、最熱鬧,人氣最旺的廟會活動。

「十連棟」騎樓曾舉辦過市集活動 … 等,其二樓有走廊可通各棟室內,適用於辦公與展覽場所,現由「綻堂」經營陳列圖畫,古物、藝品等各種產品,供人參觀,另附設販賣咖啡飲品,讓遊客品嘗。 5鄉地Cinque Terre義式餐廳(217號):台北車站信陽街也有一間,賣Pizza、義大利麵、咖啡。 合興壹玖肆柒(223號):上海合興糕糰店的老店是在南門市場,第三代決心開始承接在父母手上經營將近70年的中式糕糰老舖,在迪化街開設合興壹玖肆柒。 鯉魚The Carp(169號):會被這間餐廳吸引,是因為台式下午茶優惠價$99,從外觀看起來很典雅的感覺,可惜我還沒逛完,而且肚子餓,這種餐廳一個人進去吃正餐有點怪。 聯華食品公司(148號):原本是在當時號稱為北台灣二富賈之一的李春生所擁有的房子,後來賣給聯華食品公司(元本山海苔)。

在藝埕街屋當中的店家已經有書店,台灣特產店,陶藝店,西式茶館,中式茶館,咖啡館,紅酒吧,劇場,鞋店,餐廳,設計小物店…..等等。 已經有四十多個小事業體,幾乎可以把它看成一個小型的文創園區。 納豆劇場原為「原周氏進春茶行-製茶工廠」遺址,有九十六年歷史的古老建築,傳統閩式屋頂,保留原有建築之清代紅磚牆面及石造柱基,木造三角樑架屋頂、平拱構造開口及搖頭氣窗,是個充滿韻味的劇場。 迪化街十連棟是位在迪化街一段靠近台北橋的這端,有座連續十棟巴洛克式的百年舊建築物群,這裡在改建成為新大樓的同時,保留了舊屋「立面騎樓」部分建物,加以鋼骨補強整修完成,號稱「十連棟」與新大樓並立,更顯老屋的珍貴。 才剛停好車,一踏入迪化街,就被這家小店給困住了,因為裡面的鍋碗瓢盆們實在太可愛了,而且有許多以食物為主題來融入當地特色的文創小物,是間充滿創意及文青味的店家。 以小吃與古蹟文化著名的台南,一定很多人都查閱過「台南景點」、「台南宵夜」、「台南美食」等關鍵字吧?

日本在明治維新以後,極力吸收歐洲文化,因此在日治期間,引進不少歐洲建築風格。 閩南式:以單層樓為主,店屋住家合一是這個時期建築物的最大特色:前門為做商品買賣的店面,後門則為住家或是作為儲藏之用。 大稻埕故事工坊/大稻埕遊客中心(44號):起初由發起「我愛迪化街」保存運動的丘如華老師團隊(台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進駐,定位為「大稻埕故事工坊」,延續對文化資產的關懷,整合歷史故事與街區發展脈動,奠定臺北都市再生經驗的重要基礎。 三層甜點工作室原位於台北南京復興捷運站附近,如今搬遷至大稻埕涼州街上,近大橋頭車站,一樣由老公寓改建,我覺得現在的模樣更適合三層,雖位於老舊公寓但整理的很乾淨,大片的窗戶灑落的自然光,每個角落都似一幅安靜的畫作。 至於店名為何叫三層,聽說是老闆娘希望來這裡的客人都可以吃甜點吃到肚子長出三層肉來。 大稻埕碼頭是個看落日的絕佳景點,右岸的延平河濱公園也是單車人是最愛來的好去處,在這裡悠閒慢跑或是騎著單車超級愜意,河岸波光粼粼,閃耀著日光的璀璨,迎著微風拂來,是這台北境內絕佳放鬆好去處。

大稻埕街區_迪化街店屋: #8 保安捌肆 Boan 84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

大稻埕街區_迪化街店屋

迪化街十連棟是由古時興盛時期,六大家族結合而成的建築聚落,以經營大型機械碾米廠為業,但以前建築並不是紅磚的樣貌,是經政府規劃整頓後,保留舊屋立面騎樓構造,以紅磚改建而成,供旅客步行參觀,同時也有文創業者進駐,慢慢逛可以感受不一樣的大稻埕風情。 小城外咖啡位於老洋房的2F,經過室內的天井後抵達2F,隨之而來的就是老上海的佈置風格。 白天是咖啡館、晚上到7點後則搖身一變成為小酒館,呈現不一樣的經營風貌,不論你是想自己來小酌,或是三五好友,都歡迎來大稻埕中的小上海,穿越古今閒話家常。 窩窩wooo是間60年老宅的港式飲茶店,店門口外觀有復古富士山的花窗,在台灣已非常少見,當然的門口也是熱門打卡點之一。

大稻埕街區_迪化街店屋: 古蹟景點

合興壹玖肆柒販售有著70年歷史的中式糕點,每回到迪化街總有著絡繹不絕的人潮,也是IG上的熱門打卡美食。 位於南門市場的老店上海合興糕糰如今傳到年輕的第三代手上,原本想落腳在傳統市場裡,但店主人說著,與在市場裡等著客人來,還不如主動前進到有年輕人的地方,碰撞出不同的火花。 合興壹玖肆柒外觀是間小小店的店鋪,裡頭卻刻畫著那個時代的老風景。 大華行是在地營業幾十年的店家,附近的百年林豐益商行與70多年的歷史的高建桶店也十分受外國遊客歡迎,尤其是高建桶店每次都被日本和香港遊客塞滿 ,之前去店裡選採購時,老老闆還直接用日語跟我交談,把我誤認為日本客人了。

牆面可見一整片黑膠唱片,非常有特色,用黑膠與爵士樂為主題的咖啡廳,所有店內元素圍繞這主題而設計,入內聽爵士樂喝咖啡,彷彿就像是回到家一般放鬆。 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在日治時期為台北北警察署,這棟位於俗稱三角窗的街口建物樓高兩層,以鋼筋混凝土建造,落成於西元1930年。 建物外觀使用深淺不一的褐色溝面磚,未貼磚的洗石子牆面則運用簡單幾何造型做裝飾。 位於轉角處的門面為圓弧形,運用羅馬柱烘托氣勢,是棟融合新古典和巴洛克、現代主義的和洋折衷式建築。

其中發掘一間大門敞開、亮著燈的「仁清齒科」,Google上找不到地標,不確定是否還在營業,櫃檯也沒有人,這種脣紅齒白的老式招牌在北部已經相當罕見。 在保安街上,遠遠望去那手寫感的大字招牌,是一間不畏懼時代變遷跟音樂數位化的老式唱片行。 保留各種老歌星音樂卡帶、唱片,彷彿走入四五零年代卡式錄音帶盛行的時期。 當天造訪的時候,左側的大間店面鐵門半開,貼上紙條指引我前往右邊的小店舖,看我樣貌也不像會消費音樂帶的樣子,老闆娘也就沒特別理我,相當佛系經營的模式,即便一天可能賣不出幾張仍是開門做生意,已成老一輩經營者多年來的固定生活,被眼前的畫面感動到。 「永樂市場」內有著名的「林合發油飯」,週邊有很多小吃老攤,如「原味魯肉飯」、「永樂米苔目」、「永樂旗魚米粉」以及數家賣花生湯或杏仁茶的老店。

因為熱愛旅遊記錄生活,更珍惜下班假日時間好好解鎖地球,在這邊跟大家分享我們的日常生活與旅遊故事。 台北.大直│Chalet V 北美生活感早午餐,藏身台北市區裡的北美風格餐廳,環境美爆,餐點也好優秀。 如果你喜歡古早的物品,來到迪化街一段的北街可以發現許多驚喜,小時候阿嬤用的”嘎幾阿”、木製餐具、客家花布製品、台灣茶葉、古早味糕餅等,都可以在這裡找到身影。

大稻埕街區_迪化街店屋: 聯藝埕:以「風土」、「博物」、「旅行」為主題

台中83年老字號冰店,發源於台中中區第一市場,現今卻在台北大稻埕落腳。 雖然已非故土,味道仍有當年台中老店的幾分神韻,舊房子與招牌蜜豆冰的相遇激發老台中人的思念,在台北迪化街這文化交匯之處,或許也是幸發亭重新開始的好選擇。 在大稻埕還是曬穀場的1851年,這棟大稻埕最老茶香店舖便已在此,福山雅治參與的「台灣觀光宣傳短片」也於此處拍攝。 木造門面未使用釘子,為傳統雙扉木門搭配木窗,以拆卸方式開啟。 最上面與閣樓相通的小窗口作為夜晚識別來客的「窺視孔」,也可用於運送貨物,是迪化街頗具代表性的閩南式建築。

因臨濟護國禪寺具有歷史、文化、藝術等價值,1998年將其訂定為直轄市定古蹟。 大龍峒保安宮每年農曆3月15日,為慶祝保生大帝聖誕,舉辦為期2個月,結合宗教祭祀、民俗技藝、古蹟導覽、家姓戲、遼境踩街、過火的「保生文化祭」活動,是北臺灣最盛大、最熱鬧,人氣最旺的廟會活動。 自行開車:迪化街附近停車場車位不算多,附近有塔城公園停車場、3號水門停車場、永樂市場地下停車場、大稻埕公園停車場、台北橋停車場等。

年起引進了月下老人,據說非常靈驗,讓此廟聲名大噪,成為全台灣最知名的求姻源緣廟宇,許多外國遊客也來參拜。 暢銷商品是「圓滿香橙片」,將新鮮柳橙切片製成果乾,香甜不膩,送禮自吃兩相宜。 本貓就帶大家從北街逛起,可以搭捷運新蘆線到大橋頭站,然後步行到迪化街與民權西路交叉口,從這邊開始逛起。 段區域:民權西路到歸綏街是北街、歸綏街到民生西路是中街、霞海城隍廟、永樂市場一帶到南京西路是南街。 1908年前原為一座花園,日治時期改建為市場,昔日匯集近千家布行,為全臺灣最大的布料中心,大稻埕是傳統戲曲的孕育搖籃,有「戲窟」之稱。

大稻埕街區_迪化街店屋: 112 2022 111 2021 110 2020 109 大稻埕景點 咖啡 必逛 迪化街商圈 美食 大稻埕商圈 捷運 北門站 大橋頭站 雙連站 懷舊景點 交通 捷運 公車 怎麼去

18世紀末的大稻埕,因淡水港的開放後開始大放異彩,讓大稻埕成為商貿繁榮、人文薈萃之地。 大稻埕擁有華麗的巴洛克式建築、傳統的閩南平房、明亮的紅磚洋樓,不論是古蹟建築、傳統民俗、茶行、布行、中藥材行、在地美食等,到處都有舊城的歷史軌跡。 在這歷史悠久的古老街區中,擁有深厚歷史傳承的百年老舖與創意街區,打造出大稻埕新生活美學。 曾將台北市定古蹟圓山別莊活化經營為台北故事館,也曾經營撫台街洋樓,投注心血於「老屋活化」的陳國慈,將這棟前身為中藥行的建築改造為「迪化207博物館」。 雖因個人因素須關閉博物館,但也呼籲人們投入老屋再利用的領域,用行動完成這個「接力賽」。

大稻埕街區_迪化街店屋

日治時期的 改建而成的咖啡廳,保留了百年前流行的台式風格洋樓外觀。 館內一共分為三層,分別是一樓的咖啡廳、二樓的複合式空間,販賣一些文創商品和真空管音響試聽區,以及三樓作為講座活動之用的獨立空間。 店內坐著骷髏人,上廁所請往急診室,但座位區又如此溫暖明亮,手繪菜單配合著擺設風格有著可愛的惡趣味。 主打各式咖啡,喜歡嘗鮮的朋友可以試試冰滴咖啡,濃烈到永生難忘。

稻舍米糧行(329號):百年米行變身文創餐廳,老屋新生飄米香。 米行第五代返鄉青年-葉守倫,陸續展開改善及活化社區的計畫。 王源成商行(259號):248農學市集,店內的紅豆湯,其紅豆每日窯煮,在窯中燜燒一整天,顆粒分明,綿、鬆、沙、微甜,飽滿著豆香,風味溫暖,有一種親切感。

現207博物館內也定期舉辦各式文藝展覽,到大稻埕千萬不要錯過來這棟背負著大稻埕歷史的博物館走走看看展。 位於迪化街霞海城隍廟旁,為一棟百年的三進式街屋,以民藝精神為主題,與其他落腳於此的傳統文化及創意產業工作者,融合在大稻埕的產業與文化聚落。 臨濟護國禪寺是於日據時期,其山門、大雄寶殿皆為日本江戶時代佛寺之典型建築。

大稻埕街區_迪化街店屋

良記茶葉(282號):「良記茶葉」創立於1970年代繁華的台北大稻埕,老店輕妝,現在傳承到第二代的手上。 新時代的老茶行,從一個新的角度詮釋傳統中國茶,使茶葉以新的面貌,呈現於充滿歷史的迪化老街。 台北市後備指揮部大同區後備軍人輔導中心(260號):看起來也像一棟有歷史的建築物,而且造型很特殊,是圓弧型的。 La LUPA Classic經典母狼(244號):迪化街一段的後段有許多很有特色的餐廳,La LUPA Classic是義式料理餐廳。 透過品牌轉型與空間整合的概念,希望闡述自身對於傳統產業結合創意演化的觀點,讓顧客可以在消費過程中逐步瞭解其品牌的精神,進而可以影響或是提升大稻埕區的商圈型態,讓傳統產業的文化在未來可以更多元更具永續性。 仿巴洛克式:Baroque巴洛克式的藝術風格承接自文藝復興主義後期的矯飾主義,著重表達強烈的情感。

大稻埕街區_迪化街店屋: 迪化街大藝埕

復古與創新並存的大稻埕,偶然遇上一家古典英倫風的茶館,就在百年古蹟屈臣氏大藥房的二樓,也在前一間爐鍋咖啡的隔壁。 屬於攝影人交流的據點,是集體驗、學習、欣賞、創作於一地的攝影藝文空間,打造出大稻埕新生活美學。 新舊交融的空間,新穎空間中穿梭懷舊感,也在二樓拍得很開心,現場可以體驗各式相機體驗、維修諮詢及舉行不同主題的攝影課程,也為自己第一台相機換了新背帶。 大稻埕街區_迪化街店屋 大稻埕街區_迪化街店屋 誤打誤撞,隨處亂晃,晃進了安西街9巷,一整排羅列的洋樓式洗石子街屋,其中的4、6、7號老屋被文化部列入歷史建築資料庫,在網站能查到詳細的資料。

頗適合帶著書籍、電腦到這裡認真辦公,累了喝咖啡、吃甜食,和店長交流交流,療癒疲憊的身心。 日式昭和時期風格,秋波名曲的空間配置,像是日劇裡會出現,主角經常造訪並和店家聊上幾句的親切咖啡館。 紅磚與木牆結合的門面,暗紅色絨布沙發,搭配老闆收藏滿滿的古董、古玩,以及黑膠唱片牆,一推開門就像是掉進時空隧道,穿越至遠離現實塵囂的忘我空間。

大稻埕街區_迪化街店屋: 台北|大稻埕漫步指南:新創店家與南北貨雜處的時光隧道,逛懂迪化街從這篇開始!

一樓入口處左側為原「保安捌肆café」轉移陣地經營的「八斤所8Jin 大稻埕街區_迪化街店屋 Café」,店名取自北警署台語諧音。 星巴克Starbucks保安門市前身為葉金塗古宅,華麗的巴洛克式建築外觀是最吸睛的亮的,老舊紅磚瓦搭配古典的旋轉樓梯,彷彿回到過去一般。 5‧到櫃檯領貢品,接著面對正殿的城隍爺、月下老人及眾神,同樣的簡單自我介紹,默念姓名地址、年齡以及喜歡對象的類型如:富裕、英俊、健康、聰明、能力強…等等。 ※ 2020年的「台北年貨大街」,於1月10日~1月23日熱鬧登場! 特別以「超.新年」為主題,從「身體、工作、關係」出發,也規劃有豐富的一系列活動。

這樣的雜貨小舖,專賣店家精選的有機產品:手工花生糖用苗栗「來春嬤」生產的柴燒麥芽糖,生鮮鳳梨採自然農法栽培,奶香濃郁,甜中帶酸,風味魅人。 洋樓式:洋樓樣式是仿自南洋等地的「殖民地式」洋樓,多為兩層式建築物。 而與南洋等地的殖民地式洋樓不同的是它加入了中國的建築特色,運用中式的匾額框和花鳥裝飾。 殖民地式洋樓的特色有幾種:拱形迴廊、花瓶欄杆和紅磚洋樓,這些也都在洋樓式的建築中可以看見。

大比例保留老宅原有水泥牆面和帶有歲月痕跡的天花板,原木風格櫥櫃與桌椅,還有古董風格裝飾,打造不疾不徐的沈穩環境;二樓選物店有大片玻璃窗旁座位,也是頗熱門區域。 店內座位不多,採自助式,可慢慢品嚐咖啡,逛逛商品,人不多時是個放鬆一下午的好選擇。 來到迪化街不妨體驗已有40年歷史的老旅社,紅磚牆配上花布枕頭,第一眼看見建山大旅社有種阿嬤家的親切感,喜歡復古風的話肯定會覺得很有意思。 大稻埕街區_迪化街店屋 大稻埕街區_迪化街店屋 在一眾老宅咖啡廳裡這間日式喫茶館別具新意,古董傢俱與昏黃燈光彷彿重返昭和年代,真的很有情調我和朋友非常喜歡。

在老店眾多的迪化街後段,雜貨鋪「林豐益商行」帶著時代特色佇立於此。 創業於1906年,舉凡蒸籠、置物盒、竹籃紗網、竹編籮筐,看似與現代脫節的商品曾為過去的必需品,手工被機械化取代、日用品被伴手禮取代,日薄西山是否為其最後宿命? 這些「過時」商品近年來成為不可多得的「稀有品」,物美價廉的品項吸引各地觀光客前來,以人情味取勝、幾乎沒有休假的經營方式鶴立雞群,成為迪化街美好風景線的一部分。 閩南式建築分布於迪化街中北街,是簡樸風格的漳泉建築,少裝飾、多單層為其特色,瓦片覆蓋的斜屋頂頗有其故鄉建築的品味。 再往前行可見不少仿巴洛克式建築、現代主義建築與閩南式建築。 歐式的巴洛克式建築逢格流行於17世紀,由日本引進台灣,多分布在迪化街中街,迪化街一段148號的聯華食品極具代表性,精緻華麗的山牆、花草等紋飾深深吸引人們目光。

香港SEO服務由 https://featured.com.hk/ 提供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