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因法師詳細攻略

這些參考資料很多,要去學,將來有機會我也希望跟大家匯報,跟大家分享學習心得。 菩薩戒本裡講,如果國有災難,或是自己多煩惱、多業障或者多疾病,或者眾生有苦難、水火刀兵劫等等,你能夠講菩薩戒,講大乘經,就能夠幫助這個地方消災免難。 所以師父上人每天講《無量壽經》,那就是幫助我們消災免難。 所以定弘也是發了這個願,希望將來將功贖罪,過去輕毀戒法,現在發心認真學,將來也希望能夠有弘揚的因緣,當然自己先要做到。 你自己真正做到,然後你還有可能真正得比丘戒的。 天因法師 所以弘一大師出家後一個月就受大戒,受了大戒之後他就學,人家是真學。

第二不可以故意慳貪,對方貧窮困苦來向你乞求,你也不肯布施給對方,這個不可以。 持此四法,沒有惡法不離開的,所以叫做攝律儀戒。 天因法師 「慈悲喜捨四梵行處」,是慈悲喜捨修四種梵行的地處。

天因法師: 中國十大著名寺院

菩提心也就是《觀經》的三心—至誠心、深心,還有迴向發願心。 也就是《起信論》的直心、深心、大悲心的內涵。 我們身口意三業,要至誠懇切的,老老實實的,將一切的惡法都要斷除。

在罽賓國有一條龍叫做阿利那,牠的性情非常不好。 牠住的地方靠近僧伽藍,屢次都來擾亂僧伽藍。 天因法師 當時有五百羅漢共同集合起來,運用禪定神通的力量,都不能夠驅遣這一隻毒龍。 後來有一個人,他也不入禪定,直接到這個地方來,而彈指告訴毒龍:「賢善遠此處去!賢善遠此處去!賢善遠此處去!」龍就乖乖的永遠離開了。 他就說:「我也不運用禪定力。直接是對於佛陀的戒法小心謹慎,守護輕戒猶如重禁」,守護輕的戒法就好像重大戒法一樣的,而絲毫不敢毀犯。 所以這一隻毒龍受到戒德的感召,牠就乖乖離開了。

天因法師: 戒律

民國五十二年,由於白聖為了要安頓自三藏學院畢業尚未找到道場安住的女眾,而接下圓通學苑時,就特別請天乙法師任學苑住持,以統領這群沒有台灣寺院生活經驗的女眾們。 當天乙法師擔任住持期間,因各方女眾在師承、經驗、觀念上,彼此之間有相當的隔閡,使得天乙法師在處理人事時深感棘手。 即使如此,當有人建議她向白聖請辭住持時,她還是以「人要重允諾,我受師父之託!」-而堅持直到嚥下最後一口氣,才把照顧學苑僧眾的責任交回白聖手中。 民國四十二年春(農曆為四十一年底)天乙法師受具足戒後,回東山寺繼續擔任當家,同年秋冬之際,即展開其個人的參學生涯,直到民國四十六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晉山半天岩紫雲寺為止。

原來我們都是心浮氣躁,所以你看那些小小戒,它就是對治你的心浮氣躁,因為一心浮氣躁就會忘掉持這個戒。 通過這種注重這些細微的戒行,就能夠慢慢把心調伏下來,你的意念就會很謹慎,就不敢放逸,所以這都是世尊對我們很慈悲的一種愛護。 來到寺院後,發現那裡磁場很不一樣,真的是清淨。

我們知道野狐狸的果報是很低劣很不好的,如果不持戒,就連這麼下劣的野幹之身尚且是得不到,更何況是殊勝的佛身呢! 《大般若經》是大乘的經典當中專門講空性、智慧、般若的經典。 佛在這一部經當中也是告訴我們持戒的重要性。 在其他經論也都提到,持五戒能夠得到人身,修十善可以招感天人的果報。 所以想要得到人身來修持佛法,非得要持戒不可。

天因法師: 天因法師簡介

根據悟因法師描述,天乙法師在東山寺修學的短短數年間,便已造就經營寺院、教導徒眾、對外弘法、應對進退的能力,這也是她後來能主持四個道場的主要根柢。 的遠見與眼光,整頓了尼眾的生活理念,創造了尼眾的新形象,更影響了日後台灣比丘尼的生態,創辦香光尼僧團的悟因法師便是受學於她,而深受啟發。 回常住後,聽聞法帶,某法師講沙彌律儀、五戒等,有關於盜戒的部份,講得非常微細精湛,更引發了法師對學戒的必要性之感慨-既已出家而不學戒,將枉費出家辛苦一番。 於是,不久後便往山上隱修,一心研究戒法。

動念頭你會消耗能量,你會餓,逼著自己不能亂動,就不想出寺院門。 出門很累,你吃一頓能量不夠,你自然就不會亂動,你吃三頓身強力壯你出去外面造業了。 你已經沒有分別執著就可以吃三頓了。

正因為佛在念我,佛在攝受我。 佛不攝受,我們就被煩惱牽纏,念不了佛。 我念佛時即佛念我時,因心果佛互感互念,感應道交不可思議。 當然這些都要看因緣,對一個真正念佛求往生的人,最重要的就是看破放下。 其實看破放下了,你所謂的比丘戒體不得而得,你得清淨心了。 你得清淨心就得三昧了,得三昧叫定共戒;如果你開智慧、開悟了,道共戒,那你就真正是聖人了。

  • 必要使令受戒的人,要相信了知有這一種的戒法。
  • 文六段中,第一段為初師釋;第二、三、四段先示次師釋,後由初師斥辨;第五、六段為今義,先詰破初師,後詳申正解。
  • 一…越只國不可攻伐之因緣 過去佛陀在王舍城的靈鷲山說法時,摩竭國阿闍世王統領…世間榮華富貴,哪比得上菩提大道 原文: 昔人有言。
  • 第二悲無量心,悲是愍傷的意思。

即使沒得也不要緊,信願求生淨土,臨終的時候一樣蒙佛接引,一到西方那肯定得戒,你真的就是入比丘僧團了。 那邊全是清淨比丘僧,而且是菩薩比丘,得佛戒,菩薩三聚淨戒全部圓滿了。 《華嚴經》上講,「戒是無上菩提本,應當具足持淨戒」。

天因法師: 佛學問答

我們準備講授的在家律學的內容次第是怎樣呢? 第一就是《五戒八戒學處》,就是諸位桌上所發的這一本書。 他編這一本書很用心,發的時間也不少,有幾年的光陰陸陸續續才編成的。 第二步,我們準備講六重二十八輕的在家菩薩戒本。 這個準備請天因法師來為諸位講授。

天因法師

就好像帶持浮囊,又好像草繫比丘一般,又好像驅毒龍的公案。 受戒的時候,要好好的觀想,要領納戒體。 這個受戒的時候,師長都會告訴你的。

今先以戒捉,次以定縛,後以慧殺,理次然乎。 殺戒張去王來,緣王張解,誤亦成重。 餘之上:指第一項;餘之下:指第三至第七項。 近、次方便犯中罪、遠方便犯下罪有異故也。

天因法師: 什麼是觀世音菩薩

[編]△事鈔續云『已下雖輕、重多、少不同,大相可準。』已上皆見事鈔記卷二十七[釋]婬戒已下雖輕戒的方便數少、重戒的方便數多。 [編]道、俗中各簡持、破:[編]出家:比丘比丘尼(持戒,破戒);式叉摩那(持戒,破戒);沙彌沙彌尼(持戒,破戒)。 故事鈔言戒相時,每唯舉身、口者,即依此釋也。 [編]後約教行者,簡判諸戒,正用此義。 是須有教令行者方具雙持、雙犯,自餘殺、盜等無教開作者,並屬單持、單犯耳。

經由這位朋友點醒,立即發起了趕快出離的心。 天因法師 大學畢業後到東引服預官役一年,服完兵役後想要親近南部的上會下性老法師,所以先回南部找教書的工作,但是沒有找到。 再回到台中,經由李炳南老師介紹,最初到開明中學教了半個學期,然後仍是由李老師介紹到立人高中教了兩年國文。

天因法師

所以《涅槃經》這麼說:「菩薩摩訶薩,常不犯惡。」「菩薩摩訶薩」,就是大菩薩。 「設有過失」,假設他的身口意有了過失,「即時懺悔,於師同學,終不覆藏」,對於師長、同學,終究不覆藏他的過失。 天因法師 能夠發起大慚愧心,自己責備自己。 「不敢復作」,不敢再去造作。 天因法師 對於輕的罪過,生起重大罪過的想法。

天因法師: 天因法師講經時間表

佛法要依靠僧來傳,僧廣義上講是和合眾,狹義上講就是專指出家眾,是佛法三寶的一個形象代表。 如果出家人沒有真正持戒,沒有拿出好樣子,穿上袈裟,行為上跟俗人沒兩樣,那佛法也就沒有了,至少僧寶的形象也就在這世間消失了。 所以我到正覺精舍為什麼很震撼? 就看到了僧寶的形象,真正是感覺到師父講經裡常提到的,若欲復興佛法,必須要恢復叢林制度,叢林就是僧住處。 正覺精舍做出個榜樣來了,就是依戒法來建立。

天因法師

我們六根對著六塵,不要虛妄分別,要「常爾一心,念除諸蓋」。 貪欲蓋、瞋恚蓋、睡眠蓋、掉悔蓋、疑蓋。 天因法師 我們一舉一動要攝護根門,六根門頭要守護好,不要隨便的虛妄分別。

於南普陀畢業之後,奉師命至淨律學佛院,依止上淨下界法師學習教理,於淨土、戒律、唯識、天臺等皆有廣泛學習。 二十五歲受具足戒,三十一歲於佛學院研究部畢業後,專任學院講師,三十六歲接任監院一職。 曾於淨律寺常住授課講《阿彌陀經導讀》、《印祖文鈔導讀》等,深獲好評。 世間許多…【推薦】聖嚴法師《學佛群疑》 □信仰佛教一定要皈依三寶嗎? 是的,信仰佛教和鬼神…定業能不能轉? 有這樣一個比喻 過去咱們說,定業不可轉。

蕅益大師講末世欲得比丘戒靠什麼方法? 這是一種好方法,但是很艱難,為什麼? 要拜到得到清淨輪相,這是很不容易得到的,就是你真正清淨了,比丘戒體自然恢復,因為這是性德。 然後你見好相,有地藏菩薩,等於地藏菩薩給你受戒一樣,這個是很不容易的感應。 這是一種特殊的方法,可以得戒的,那這個就不得了了,這是人中之寶。

天因法師: 佛陀的十號

香港SEO服務由 Featured 提供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