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電影節入圍10大著數

而作家九把刀跨界擔任導演,改編自己小說的電影《月老》也受到廣泛好評,入圍包括最佳劇情長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與最佳男主角、男配角與「傑出技術(特效化妝)」等獎項。 故事描述男主角在遭遇雷擊後,意外成為替人牽紅線的月老,但劇中的反派也因為前世的恩怨,要向男主角復仇,危險隨著劇情發展一步一步逼近男主角。 邱澤、許瑋甯婚後首度頒獎典禮露面,許瑋甯將與莫子儀頒發最佳劇情長片,《當男人戀愛時》勇奪北影影帝邱澤則壓軸與評審團主席葉如芬頒發百萬首獎;另外,另一組頒獎人為熱門電視劇《華燈初上》裡飾演互為仇敵的李李仁和劉品言,將在北影同台頒獎,攜手揭曉最佳聲音設計與最佳配樂,楊祐寧、楊謹華等《華燈》演員也將出席擔任頒獎人。

雙強入圍爭獲獎 本次台北電影獎入圍最大贏家為《美國女孩》,包括最佳劇情長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與女主角、男配角與新演員等12項大獎。 採入圍制,分為劇情長片、紀錄片、短片和動畫片四類參賽作品,正式獎項共20項,每項最多入圍5名,四個類別的作品皆有機會角逐個人獎項及百萬首獎,希望藉此獎項鼓勵電影產業相關專業人員。 2022年台北電影節已公布所有入圍名單,頒獎典禮將在7/9舉行,今年台北電影節年度企劃為「烏克蘭 德國新電影60周年特別專題」, 多部德國新電影長短片,再度進入戲院經典重現。 在當晚的開幕式上,由中國導演刁亦男擔任評委會主席,匈牙利導演、編劇伊迪高安怡迪(Ildikó Enyedi),菲律賓導演、製片人布里蘭特曼多薩(Brillante Mendoza),日本電影製片人市山尚三,中國電影導演、編劇、作家萬瑪才旦,中國演員顏丙燕,中國演員劉燁擔任評委的電影節「金絲路獎」國際評委會率先亮相。

兩岸合拍犯罪懸疑國片《緝魂》票房飆破上億人民幣,為《目擊者》、《紅衣小女孩》程偉豪導演嘔心瀝血之作,背後製作團隊實力堅強,這也難怪能一舉拿下六項大獎。 台北電影節入圍 以豪門兇殺案為背景,內容講述警察與檢察官間於案件調查中合作無間,成功揭露驚人真相及人性背後黑暗面。 雖然跨年對許多人來說,是個與親朋好友相聚的開心之日,但也有不少人因為「獨自跨年」而感到孤單。 1名女網友對此就發文表示,她跨年只能獨自待在家中划手機,不禁感嘆「這樣好可憐」。 不過,就有網友跳出來分享「1人跨年法」,即使只能自己跨年,也絕對可以「行程滿檔」。 娛樂中心/李國綸報導創作型歌手「Tank」(呂建中)曾以多首熱門歌曲紅遍大街小巷,可惜因為負面風波及身體因素淡出歌壇,長年飽受心臟疾病之苦的他,近年好不容易慢慢復出,與范逸臣、阿沁、陳建寧組成的全新團體「造夢者樂團」準備在跨年夜獻唱,豈料Tank正式演出時卻沒有現身,原來是心臟突然不適只能無奈放棄演出。

台北電影節入圍: 評審團

本片監製陳鴻元表示,他們一直希望尋找有明星潛質的新演員,希望塑造下一個世代的陳柏霖與桂綸鎂。 《共犯》本次也獲選代表台灣參加台北電影節獎勵國際電影新銳的競賽單元「國際青年導演競賽」。 本次台北電影獎入圍最大贏家為《美國女孩》,包括最佳劇情長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與女主角、男配角與新演員等12項大獎。

台北電影獎今年共有268件作品報名,最後選出30部作品入圍(劇情長片11部、紀錄片6部、短片8部、動畫片5部),其中以《美國女孩》入圍12項最多,緊接是《月老》11項與《該死的阿修羅》9項入圍。 本屆台北電影獎共有400件作品報名,包括劇情長片51部、紀錄片75部、短片209部、動畫片65部,創下歷屆最高的報名件數。 今年在歷經複選評審將近12小時激烈討論,最後選出共計31部作品入圍(劇情長片15部、紀錄片5部、短片6部、動畫片5部),其中以《無聲》入圍八項最多,《同學麥娜絲》、《消失的情人節》與《當男人戀愛時》入圍七項居次。 本屆台北電影獎共有268件作品報名,包括劇情長片26件、紀錄片57件、短片159件、動畫片26件。

台北電影節入圍: 確立「城市、華人、新銳」三大主軸(2002~2006)

雙競賽的所有入圍影片將於第24屆台北電影節放映,影展自6月23日至7月9日在臺北市中山堂、信義威秀影城、光點華山電影館盛大舉行,影展票券將在6月12日中午12點於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正式開賣。 國際新導演競賽將於7月8日公布得獎名單;台北電影獎則於7月9日揭曉,頒獎典禮將由東風衛視台現場直播,並於台北電影節、東風衛視、MINT TV之YouTube及LINE TODAY線上直播。 所有入圍影片將於第24屆台北電影節放映,影展自6月23日至7月9日在臺北市中山堂、信義威秀影城、光點華山電影館盛大舉行,影展票券將在6月12日中午12點於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正式開賣。 《咒》導演柯孟融(右邊)今年國際新導演競賽入選的兩部台灣代表,分別是李怡芳的《小藍》(Little Blue)及阮鳳儀的《美國女孩》(American Girl),皆為她們首部劇情長片作品。 《小藍》將在台北電影節世界首映,本片從情慾與身體反向探索女性自我認同,透過多面向的情慾描寫,直視女性逐漸擺脫依附男性評價的覺醒,新生代金獎女星王渝萱及脫口秀與影視雙棲演員許乃涵的角色都富有突破性。 去年在台上映獲觀眾好評的《美國女孩》,取材自導演阮鳳儀自小赴美生活的個人經歷,細膩側寫游移台灣及美國兩地的文化衝擊與磨合,主演林嘉欣、莊凱勛呈現夫妻共同面對家庭與現實重重障礙的掙扎,而飾演女兒的兩位素人演員方郁婷、林品彤更流露青澀不造作的動容演技,精準捕捉千禧世代下青年與家庭的社會焦慮。

而《同學麥娜絲》也來勢洶洶,入圍最佳劇情長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攝影、最佳美術設計,納豆更與劉冠廷則要同時競爭男配角。 相隔7年,導演錢翔再度與演員陳湘琪合作拍攝電影《修行》,男主角則由陳以文擔綱。 本片獲入圍第58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改編劇本獎,也在今年台北電影節入圍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及最佳女主角。 在「國際新導演競賽」部分,則有入選兩部台灣代表,包括張騰元的首部劇情長片《徘徊年代》以及黃胤毓的第二部紀錄長片《綠色牢籠》。 台北電影節入圍 《徘徊年代》聚焦東南亞的婚姻移民女性狀態,藉由兩段敘事,呈現1990年代至2000年之後台灣社會的變遷,映照出島嶼上的我們共同面對的困境;《綠色牢籠》則是導演黃胤毓「狂山之海」紀錄片三部曲之第二部曲,耗時七年製作,紀錄在日本沖繩的西表島上,曾經被稱為「綠色牢籠」的「西表礦坑」所埋藏的秘密,回顧日本、台灣之間幾近被遺忘的移民歷史。 本屆電影節展映活動為期5天,線下展映將通過「金絲路獎」競賽單元:經典影人、絲路視野、女性故事、文化尋根等11個單元,在陝西全省41家影院為觀眾奉上來自51個國家和地區的149部影片,共計382場。

此外,並設立由觀眾投票選出的「觀眾票選獎」及再次與「台灣影評人協會」合作的「台灣影評人協會推薦獎」,期望能展現與評審團不同的觀點。 本屆台北電影獎共有268件作品報名,最終選出共計30部作品入圍,包含:劇情長片11部、紀錄片6部、短片8部、動畫片5部,其中以《美國女孩》入圍12項最多,緊接是《月老》11項與《該死的阿修羅》9項入圍,而《美國女孩》也是今年角逐國際新導演競賽的台灣代表之一。 今天的入圍名單分成「國際新導演競賽」和「台北電影獎」兩個獎項,而大家最關注的台北電影獎,因為舉辦日期緣故,所以會看到去年底金馬獎的參賽影片及演員。 本屆角逐台北電影獎獎項共計 400 件作品報名,包括劇情長片 51 部、紀錄片 75 部、短片 209 部、動畫片 65 台北電影節入圍 部,創下歷屆最高的報名件數。

台北電影節入圍: 台北電影節/阿KEN連莊主持!孫可芳再度「獻聲」入圍影片

今年入圍名單皆是實力派演員,今年,柯震東憑藉電影《月老》成為北影新科影帝,陳湘琪則以《修行》成為北影影后,最佳導演則是由九把刀拿下,而入圍12項大獎的最大贏家《美國女孩》拿下北影最佳劇情長片! 在長達12個小時的討論,最後選出共計31部作品入圍(劇情長片15部、紀錄片5部、短片6部、動畫片5部),其中以《無聲》入圍八項最多,《同學麥娜絲》、《消失的情人節》與《當男人戀愛時》入圍七項居次,而入選國際新導演競賽的台灣代表之一《綠色牢籠》則入圍了三個獎項。 今年國際新導演競賽入選的兩部台灣代表,分別是李怡芳的《小藍》(Little Blue)及阮鳳儀的《美國女孩》(American Girl),皆為她們首部劇情長片作品。 2022第24屆台北電影節於今(16)日公布雙競賽入圍名單,台灣唯一針對國際新銳導演的長片競賽獎項「國際新導演競賽」由台北電影節主席易智言宣布今年12部入選影片及精采預告;以百萬首獎為號召、年度最重要的台灣電影競賽「台北電影獎」則邀請艾怡良、劉修甫擔任揭曉嘉賓,公布入圍作品及獎項。 本次公布的短片作品之中,也有許多已廣受各影展肯定的作品,趙德胤導演除了以《冰毒》入圍劇情長片外,也以去年為「高雄拍」計畫所拍攝的《海上皇宮》在獲得鹿特丹影展「短片金虎獎」後,繼續問鼎台北電影獎。

本次入圍的首映作品還包括了《迴光奏鳴曲》,本片也和《共犯》一同獲選入圍「國際青年導演競賽」。 錢翔曾和多位台灣影壇要角合作,易智言的《藍色大門》、張艾嘉《20、30、40》、陳玉勳《總舖師》等電影都由其掌鏡,他亦曾於 2011 年執導公視人生劇展的電視電影《歸.途》。 男主角東明相回憶拍攝過程,他在感官被封閉的狀態下找到用一種靈魂溝通的方式,是個非常難忘的經驗。 錢翔則認為溝通不一定需要言語才能交流,這是他想在作品中探討的主題之一。 複選評審則包括陳慧(編劇)、赤塚佳仁(藝術總監)、雷震卿(剪接師)、許志遠(配樂)、張榕容(演員)、王佳惠(造型設計)及陳芯宜(導演),由以上7名選出本屆台北電影獎入圍名單,所有獎項的得獎名單,將由7位複選評審及4位決選評審共同選出。 2008年臺北電影獎取消不分類混合競賽,以及停止頒發最佳實驗片等獎項,並將百萬首獎限縮於劇情長片作品,以及增設電影技術與演員獎項,導致該屆頒獎總金額有超過三分之二是分配給劇情長片類。

  •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本屆電影節開幕式文藝演出以「絲路文化」為核心,將陝西的歷史文化、非遺文化和絲路文化融入其中,絢麗而渾厚。
  • 周二仍受東北季風影響,迎風面的桃園以北、東半部及恆春半島有局部短暫降雨,其中基隆北海岸、宜蘭地區及大台北山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西半部山區受中層水氣影響仍有零星雨勢,外出建議攜帶雨具備用,新竹以南轉為多雲的天氣。
  • 台北電影節5月14日公布雙競賽入圍名單,國片部分,熱賣4億的《當男人戀愛時》男女主角邱澤、許瑋甯順利進入影帝后入圍名單,其中邱澤必須跟張震、吳慷仁、楊祐寧和馬志翔競爭最佳男主角寶座,被視為死亡之組。
  • 故事描述男主角在遭遇雷擊後,意外成為替人牽紅線的月老,但劇中的反派也因為前世的恩怨,要向男主角復仇,危險隨著劇情發展一步一步逼近男主角。
  • 莫子儀表示服兵役時他擔任憲兵,軍旅生活和片中軍伕十分不同,他為了融入角色,刻意在戲裡戲外都穿著軍服,體會戰爭下的辛苦生活,為了拍片,他和澳洲演員更忍受導演將一把大螞蟻放在手臂上爬,拍攝被螞蟻咬的鏡頭,手上腫起大包,螞蟻也鑽在身上到處鑽爬。
  • ,另外,並於2011年,設立臺北北電影獎「卓越貢獻獎」以表彰對臺灣電影有所貢獻的工作者,2012年停辦自2000年開始舉辦的市民影展單元「臺北北主題獎」,並取消行之有年的「電影護照」措施。

黃汝華,2012,《城市影展的品牌建立策略-以台北電影節與高雄電影節為例》。 儘管帶著影迷期盼,但臺北電影節受限於一年一標的標案形式執行,以聞天祥為首的「臺灣電影文化協會」團隊無力續辦臺北電影節,至此不再繼續籌辦影展。 本篇闢謠超人主角 公共衛生專家紀駿輝 新冠疫情是全球的百年大疫,傳言沒有國界,台灣的社群平台上常常流傳各式各樣防疫數據的「跨國比較」,這時候就要請出對國際數據、各國防疫政策瞭若指掌的紀駿輝教授,運用其專業豐富的知識,帶讀者突破傳言「半真半假」的漩渦。 在疫情期間,紀駿輝教授接受各國媒體記者採訪,提供疫情正確資訊,至今已接受超過400次採訪,紀教授面對採訪,準備毫不馬虎。

台北電影節入圍: 台北電影節 得獎片單回顧/《人面魚 紅衣小女孩外傳》

周二仍受東北季風影響,迎風面的桃園以北、東半部及恆春半島有局部短暫降雨,其中基隆北海岸、宜蘭地區及大台北山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西半部山區受中層水氣影響仍有零星雨勢,外出建議攜帶雨具備用,新竹以南轉為多雲的天氣。 溫度方面,各地早晚較涼,西半部及宜花低溫14至17度,台東18、19度,白天北台灣溫度略降,最高溫約17至20度,其他地方回升至23至25度。 韓星李鐘碩認愛歌手IU,他也在粉絲官咖發文表示,自己跟IU從20歲中期後結緣,2人的感情是超越青澀的愛,感覺很強烈,因為當了很久的朋友,心中有一直沒能實現的遺憾,IU也一直佔據他心中某個角落,似乎在訴說喜歡IU長達約10年,也希望粉絲用溫暖的心態看待。 蔡依林Jolin跨年夜8度攻蛋,舉辦「UGLY 台北電影節入圍 BEAUTY」最終場巡演,雖然這次巡演只有北高來回,但她仍拿出最高誠意,除了親手寫下新年祝賀,在演唱會結束時,供歌迷打卡外,她也在中場放映UGLY BEAUTY旅程紀實 VCR中,Jolin更透過影片敞開心胸跟大家「告白」。

而台北電影節也強調,「此兩部片的入圍並非為議題正確性與否成為遴選考量,而是兩位導演透過自己本身的體驗去衝撞體制,但卻未在敘事上自溺其中」才是這兩部紀錄片獲得入選的最重要原因。 本次的入圍作品也包括兩部藝術紀錄片,長期拍攝台灣藝術家的導演黃明川,此次以其作為嘉義國際藝術片影展開幕片的作品《一個女藝術家之死》獲選入圍,本片記錄台灣表演與視覺藝術工作者許淑真的創作理念,極其面對疾病與死亡威脅的身影。 而曾和黃明川導演一同拍攝藝術家的陳芯宜導演,今年也以新作《行者》入圍本次競賽,《行者》是陳芯宜導演自2005年起持續紀錄無垢舞蹈劇場總監林麗珍老師創作與人生後,將其10年紀錄的素材梳理出的作品。 從記者會的片花上,可以看到陳芯宜透過精準的攝影技巧,似乎捕捉到無垢舞團與林麗珍老師在創作時的神秘與神聖性,令人期待看到作品全貌。 台北電影節在5月9號公布「台北電影獎」的入圍名單後,2014年台北電影節的兩大競賽「台北電影獎」、「國際青年導演競賽」的戰局已然成形。

阮鳳儀導演笑稱自己是電影界實習生,待在林書宇身邊學習,她尤其感謝林書宇讓《美國女孩》裡的母親莉莉突顯出來。 韓國電影大鐘獎是韓國最具影響力和權威的電影頒獎禮之一,與韓國青龍電影獎和韓國百想藝術大賞並稱韓國三大電影獎。 2009年,主辦單位參見國外影展的獎項,而創設「電影產業獎」,並將該獎項分為三大類,分別是「終身成就獎」、「特別感謝獎」及「卓越創新獎」。 至於男女主角獎項的部分,李亞梅透露,共識度很高,討論比較多的部分則是選擇女主角時,在電影《迷走廣州》有兩位女主角,花了比較多時間討論。

台北電影節入圍: 最佳攝影

台北電影節將於六月二十七日至七月十九日於臺北市中山堂、台北新光影城及華山電影館舉行。 韓國電影《實習男的生存法則》(10 Minutes)是導演李容承的畢業作品,已在釜山、及多個國際影展中贏得影評人費比西獎,本片講述企業實習生面對職場人性角力時的絕地大反攻。 以色列電影《烽火無間》(Bethlehem)透過以色列情報人員與巴勒斯坦年輕線人間的互動探討以巴種族衝突,導演過去曾在以國情報單位工作,而合作編劇恰好是巴勒斯坦回教徒,兩人合作無間讓本片獲得以色列奧斯卡獎12項提名,並抱回六項獎座,並代表以色列角逐本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荷蘭電影《拳面迎擊》(Wolf)以黑白攝影拍攝,敘述荷蘭外籍移民在社會邊緣用拳腳求生的處境,本片榮獲荷蘭電影節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與最佳男主角等大獎,並橫掃該競賽各大獎提名。 2012年《女朋友。男朋友》、《逆光飛翔》、《侯鳥來的季節》、《寶米恰恰》在台北電影節首映,並入圍台北電影獎,之後連同《星光》等影片一同入圍多項金馬獎競賽項目,並且有著非常亮眼的成績。 今年的入圍首映作品實力堅強,但面對整個華語地區的電影創作者,能否繼續在金馬獎成功突圍,仍有待看到作品成果後進一步觀察。

台北電影節入圍

本屆台北電影節主席為《藍色大門》導演易智言,影展大使則是由去年靠著《詭扯》拿下北影最佳男配角獎的劉冠廷擔任。 《TVBS新聞網》將在今(16日)1點半開始,於「下午茶星聞」等TVBS新聞的相關臉書專頁,現場直播入圍名單公布記者會。 【文/雀雀】2021台北電影節今(5/14)公佈第23屆台北電影節雙競賽入圍名單,有百萬首獎的最高獎金為號召,吸引今年一共400件影片來角逐,達史上新高。 而在昨天歷經評審團討論長達11小時後所決定出的入圍名單,也是北影改賽制後討論最久的一次紀錄。 而上半年度票房表現最亮眼的幾部台片都榜上有名:賣破四億的《當男人戀愛時》入圍7項,已有8000萬票房佳績的電影《聽見歌 再唱》入圍2項。 另,《綠色牢籠》入圍3項,以上電影皆現正上映中;至於年初廣受好評、已上架在 Netflix 的《緝魂》入圍6項,包括張震也順利問鼎最佳男主角獎。

台北電影節入圍: 電影《家家》劉若英一人獨角戲「瞬間老化」細膩演繹動人母女關係

其他入圍電影包括,冰島電影《冰島少年三加一》、以色列電影《她和她們的電影課》、黎巴嫩電影《去你的垃圾山莊》、西班牙電影《獄見你,愛上你》、波蘭電影《正義的現跡》、愛爾蘭電影《夏日悄悄話》,法國電影《玫瑰男孩心貼心》與玻利維亞電影《高原上的家屋》。 體育中心/李明融報導隨著2022年的結束,全新的2023年到來也代表著所有羽球選手將迎接全新的各項賽事,而世界羽球聯(BWF)也在元旦這天公布2022全年的巡迴獎金收入排行榜,總共120人上榜,其中「台灣一姊」戴資穎以賺進263170美金(約新台幣797萬)獎金,位居第3名。 在台北市信義商圈有20年歷史的「Neo 19商場」未能續約,於2023年元旦正式退場,在Google 台北電影節入圍 Map上搜尋「Neo 19」,顯示「永久停業」,官方粉絲專頁也已消失。 今屆絲路電影節群星璀璨,雖然當晚西安的室外氣溫低至零度,但袁姍姍、江一燕、劉樺、喻恩泰、成泰燊、許魏洲、張丹峰、洪欣、顏丙燕、小瀋陽、張陸、何晟銘、周也等眾多電影人不畏嚴寒,身穿盛裝亮相,現場開啟了一場電影人與影迷共赴的光影之約。

台北電影節入圍

由金多美、崔宇植、趙敏修、朴熹洵共同主演,上映後好評不斷,在台灣票房更是創下高達2.2億的紀錄! 2020年《魔女2》開始拍攝續集,讓許多人都期待不已,在疫情影響不斷… 不過導演以暗喻拍攝手法刻畫所有性侵畫面,善用配樂起伏、聲響、鏡頭晃動呈現聾啞人士的恐懼心理,對於受害者「無聲吶喊」不禁看得拳頭都硬了,超強後勁不少人看完難以消化心痛的複雜情緒。

2005年的「國際青年導演競賽」開辦(2015年更名為「國際新導演競賽」),與前述兩個單元共同奠定「城市、華人、新銳」三大主軸,成為台北電影節不可或缺的特色。 除將國際青年導演競賽打造為臺北電影節的招牌之外,他在2013年起將行之有年的「主題城市」策展,以「橫向」取代「縱向」思考,讓每屆片單的關注焦點能更確立明顯,也讓未來幾年主題城市能有再次聚焦的機會。 在傳統色彩的單元之外,塗翔文也規劃多項主題式單元如「午夜強心臟」、「音樂HIGH翻天」等,與不同的性別、年齡層觀眾產生連結,展現臺北電影節試圖兼容並蓄的性格。 ,另外,並於2011年,設立臺北北電影獎「卓越貢獻獎」以表彰對臺灣電影有所貢獻的工作者,2012年停辦自2000年開始舉辦的市民影展單元「臺北北主題獎」,並取消行之有年的「電影護照」措施。 台北電影獎今年首度改變賽制,特別增設個人獎項,從過去僅公布4大類共40部入選影片,調整為公布19個獎項的入圍名單。 北影影展大使由劉冠廷出任,台北電影節形象廣告邀請以《美國女孩》榮獲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的阮鳳儀執導,形象由攝影師林科呈及影像導演黃靖閔操刀,選在北影放映主場、擁有近百年歷史的古蹟中山堂取景拍攝,以「時間」概念延伸,展現劉冠廷優雅帥氣的一面;劉冠廷將與藍正龍揭曉頒發最佳男配角獎得主。

台北電影節入圍: 最佳導演

2019年,台北電影獎更新賽制,將過往四大類(劇情長片、紀錄片、短片、動畫片)之入選名單作品均可角逐個人獎項,改為四大類作品及個人獎項都將明確訂出至多五組的入圍名單. 並將原先代表技術獎項的最佳藝術貢獻獎4名,擴增為8個獎項,並明定項目為最佳攝影、最佳剪輯、最佳美術設計、最佳配樂、最佳造型設計、最佳聲音設計、最佳視覺效果以及一名最佳藝術貢獻獎(鼓勵上述以外之傑出技術表現)。 2022 第 24 屆台北電影獎昨(8)日於台北晶華酒店舉行入圍酒會,邀請所有入圍劇組團隊齊聚一堂,為今(9)日晚間的頒獎典禮暖身。 台北電影節主席易智言於會中頒發入圍證書,並預祝所有人都得獎,文化內容策進院(文策院)院長李明哲特別到場與會,並宣布今年延續與台北電影節合作,透過「內容開發-前期開發支持」與「國際合作投資」兩個計畫,優先支持入圍今年台北電影獎最佳短片的 5 台北電影節入圍 位導演發展第一部長片。

《月老》柯震東本屆評審涵蓋產學界等專業人士,分為初選、複選及決選三階段,初選評審分為劇情長片、紀錄片、短片及動畫片四類,各自組成初選委員選出作品進入複選,複選評審則由通過初選的作品中決定本屆入圍名單,最終評審團將共同決定得獎名單。 台北電影獎另有幾項會外賽,由觀眾從所有入圍作品中選出的「觀眾票選獎」及專業記者組成評審團評選出的「媒體推薦獎」兩項非正式競賽獎,還有從去年4月1日至今年3月31日間發行的台灣電影中,評選出的「台灣電影行銷獎」。 複選評審包括初選評審朱芷瑩、宋欣穎,以及李欣芸(電影配樂)、洪伯豪(導演)、徐譽庭(導演、編劇)、曹源峰(聲音設計)、陳懷恩(導演、攝影、紀錄片)、葉如芬(監製)、蕭汝冠(剪輯)、簡嫚書(演員)、蘇國豪(美術),由以上11位選出本屆台北電影獎入圍名單。

本屆演員獎項入圍名單陣容華麗,最佳男主角入圍者有《童話.世界》張孝全、《月老》柯震東、《修行》陳以文、《夢遊樂園》温昇豪、《不想一個人》范少勳;最佳女主角入圍者有《咒》蔡亘晏、《美國女孩》林嘉欣及方郁婷、《修行》陳湘琪、《童話.世界》江宜蓉;其中《美國女孩》方郁婷也同時入圍最佳新演員。 本屆入圍作品將於台北電影節中放映,而台北電影獎的各獎項得主,將由評審團票選之後在七月十九號揭曉,並由三立都會台實況轉播。 而近日許多社會議題,都引發公民的抗爭,以及大眾對於政府行政機制弊病的討論,今年競賽入圍作品之中的《公民不服從》以及《不能戳的秘密 2:國家機器》正好反映了當下的社會焦點。 《公民不服從》是導演陳育青以個人紀錄陳雲林來台時周邊抗爭事件以及親身的經歷,呈現執法單位的顢頇手段,當初在公視上映時正值 318 學運,引發了廣大迴響,並也曾在學運現場進行露天放映。 《不能戳的秘密 2》則是李惠仁導演持續追蹤政府衛生單位在疫情控制上的結構性弊病的紀錄,導演更被主辦單位封為「臺灣麥克摩爾」。

2011年,台北電影節創立「卓越貢獻獎」,表揚對台灣電影貢獻卓著的電影工作者或團體,首屆得主為影評人李幼鸚鵡鵪鶉。 本獎項而後於2017年,與「楊士琪紀念獎」合併為「楊士琪卓越貢獻獎」。 北影總監李亞梅分享說,今年有268部電影報名參加,相較過去少了將近3分之1的量,主要是因為疫情影響,導致許多拍攝進度延宕;不過也因為「最近台劇大夯,大家都跑去拍劇」,使劇情長片的產量大幅減少。

本屆男主角入圍者包括《老大人》小戽斗、《寒單》鄭人碩、《幸福城市》李鴻其、《蚵豐村》喜翔以及短片《老人與狗》的車保羅。 而在本屆五位女主角入圍者中,除了《野雀之詩》李亦捷、《人面魚 紅衣小女孩外傳》徐若瑄、《傻傻愛你,傻傻愛我》郭書瑤外,另有黃采儀與劉引商分別以《情色小說》及《帶媽媽出去玩》兩部短片入圍。 2017年報名參賽作品《上岸的魚》向臺北電影獎提出撤片要求,改至2018年參加競賽。 但官方表示,已於2017年3月份完成初審資格審核,依規定往後不得再重複報名。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