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國造5大伏位

台灣媒體宣稱,因為國防預 算有限,因此先前海軍公布的造艦計畫就無法納入這種兩棲直昇機突擊艦;而此次兩棲直昇機突擊艦正式對外公開,海軍方面只對外低調表示,建造兩棲直昇機突擊 艦是海軍的願景,未來能否付諸實現則取決於政府。 在此報告中,海軍規畫的未來15年新建兵力包括潛艦、新一代主戰艦、飛彈巡防艦、新型獵雷艦、高效能艦艇(陀江級)後續量產、救難艦、海洋測量艦、新型兩 棲船塢運輸艦、兩棲直升機船塢運輸艦等型艦艇,採用批量、循環及長期方式規畫。 此報告中盤點了國內現階段對於水面艦、潛艦的產製能量,以及相關計畫的執行 狀況。 台灣國際造船公司下午發布新聞稿表示,SI公司擔任台船潛艦國造案建造技協,主要提供技術諮詢服務,並無將韓國潛艦圖資提供給台船;此外,台灣潛艦國造案設計與張保皋級潛艦完全不同,韓國潛艦的技術圖說,根本無法應用於潛艦國造案。 中華民國國防部公告「潛艦國造第一階段合約設計」,在2015年底前進行公開招標選商,預計最快在2024年建成首艦,以3年時間設計[注釋 5],來完成潛艦構型設計,而首艘原型潛艦估計要用5年建造,因此從構型設計到首艦建成約10年時間,最快2024年首艘原型艦下水,再進行1年戰術測試後2025年正式成軍。

台灣國造

台灣高鐵的轉向架走行測試設備,未來可在完成轉向架檢修及列車大修作業後,進行時速300公里的高速運轉測試,有效提升高鐵列車維修品質及轉向架的測試效益。 無人機發展至今,早已成為生活上不可或缺的助手,它是智慧製造的產物,身懷感測、複合材料及動力等多種系統,未來若結合 5G 技術和人工智慧系統,還能達成更高規格的技術層級。 2021年3月,國防部長邱國正證實,包括「戰鬥系統整合」、「數位聲納系統」及「輔助裝備系統(潛望鏡)」等3項紅區裝備,已全數獲美方輸出許可。

台灣國造: 台灣

該報告內容揭示,今年預劃執行潛艦原型艦「安放龍骨」、高效能艦艇首艘交艦、兩棲船塢運輸艦下水、快速布雷艇3艘交艇、新型救難艦開工等作業。 台灣總統蔡英文從2016年上任以來,對建造潛艦可謂是傾全力支持,就算面對例如用人不當、台灣缺乏必要的技術、有可能貪污舞弊等等指控和質疑,蔡英文在台灣潛艦國造這個項目上立場仍然堅定不移。 在公司登記資料中,銘榮元的營業項目多達一七三項,「船舶零件製造」不過只是其中之一。 事實上,這家公司目前的主要客戶也與「船」沒有太大關係,而是中油、美國杜邦、殼牌石油等國內外知名企業。

台灣國造

民國106年起,以「國機國造」、「國艦國造」指標專案,結合產官學研之資源與能量,籌建新興兵力,並藉由國防科技升級,積極轉化軍民通用研發成果,促進產業發展與經濟成長,達成以國防帶動產業發展之目標。 空軍負責臺海偵巡、維護空域安全,建軍思維以聯戰任務為導向,全力爭取制空優勢;另為滿足空防作戰任務需求,持續籌獲與換裝新式戰機及天弓三型飛彈等武器裝備,以遂行聯合防空、飛彈防禦等作戰,確保空域安全。 中共以「堅持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為其軍事戰略方針,多年來在高額國防經費挹注下,積極從事軍事現代化及發展高新武器裝備,推動共軍現代化進程,並持續對臺之軍事整備,強調不承諾放棄武力犯臺立場,凸顯其「以武促統」及「武力犯臺」思維。 首爾希望在KSS最後階段能擺脫全代工模式,採外國技術合作與自主研發並行,打造一款潛航排水量達3500噸、配備垂直發射器之大型潛艦來替換209型。 路透社引述退役西方、日本、台灣潛艇將領的說法,都認為等到台灣8艘國造新型潛艇成軍,加上現有的2艘海龍級潛艇,在配備精良武器後,可望對入侵台海的艦隊構成致命的威脅,並有效打擊運送登陸部隊的中國海軍艦艇。

台灣國造: 海軍堅稱順利!造艦大國照樣千億打水漂 我國造「拼裝潛艦」專家狂搖頭

行政院國營會表示,新股依約四成(實際上約47%)由官股比例認購,原始大股東(經濟部、中油等)大約要認28億元左右,其餘則在市場募資;但因為中油與經濟部的年度預算已編,來不及參與台船增資計劃,希望由國發基金、國防工業發展基金與半官方的耀華玻璃等認購,這部分需要行政院協調。 經濟部官員表示,台船必須提出可靠的增資計劃來說服大眾獲得支持,要評估將來業務是否養得起這家公司? 官員表示,潛艦國造雖是國家政策,但非立即可挹注獲利,如果增資能讓船廠存活才有效益。 由於2017年內負責承包「康平專案」獵雷艦案的慶富集團陸續爆發詐貸洗錢到中國大陸、嚴重財務危機並遭聯貸銀行團假扣押等,引發諸多政治風暴,在2017年12月13日正式遭國防部解約。 基於獵雷艦案的慘痛教訓,台海軍遂全盤檢討正在執行的各項「國艦國造」採購案,以避免再次發生行政院調查獵雷艦案所提出的五大缺失;因此,現階段多項「國艦國造」採購案都往後延遲半年,待國防部完成審視與制訂新的規範,再進行公開招標作業。

雖然潛艦國造初始至今,太多不可預期的困難與窒礙問題,進入建造階段,因疫情影響、原廠商情資訊變化,合約的溝通不良,又產生新的問題,目前也逐一檢視克服,都在可控範圍內,黃與鄭給員工的信函都是在鼓舞士氣,來完成這項艱鉅的任務,但是還是被有心人士作政治操作,讓外界有所誤解。 台灣國造 武器方面,新型潛艇配備了6個直徑533毫米的魚雷發射管,可發射MK-48 mod6型魚雷、「魚叉」潛艦導彈以及水雷,武器數量應該在18枚左右。 作戰系統和聲吶系統由美國公司提供,應該是美國核潛艇上型號降低性能的版本,聲吶系統包括圓柱形的主/被動搜索和攻擊聲吶、大尺寸中低頻舷側陣聲吶,具備較強的態勢感知能力,夠探測水中不同方向和不同距離的目標。

文中認為,國造潛艦的經費並不是全部都撥給本土造船產業,其中的160億美金(494億台幣)——也就是全案的30%——需付給歐洲國防廠商,這應該是個誤解。 台灣國造 第一,時間對台灣不利,眼前就需要可靠的兩岸威懾力,但台灣需要耗費好些年,才能部署自製潛艦。 ODC與傳統戰法不同的,就是設法用大量相對廉價的防空飛彈,飛彈快艇和水雷等武器,讓對岸難以進攻,並付出高昂的代價。

  • 「新式高教機」於110年11月、12月各接收1架量產機(共2架),依計畫於111年12月底再接收8架,115年達成66架專案目標。
  • 包含美國自1960年代起便專注於建造核能潛艦,而美國海軍內部亦有反對美國境內出現柴電潛艦生產線避免會國會要求海軍購買較為便宜的柴電潛艦而排擠核能潛艦的地位之聲量;台灣方面則有意見認為價格過於昂貴;國際間亦質疑中國因素下歐洲幾無批准出售潛艦給中華民國的可能性,美國如何取得現成設計出售。
  • 雖然中科院也展開了主動相位陣列雷達的研發工作,但由於起步較晚,開發進度跟系統成熟度趕不上「震海計畫」的期程。
  • 多年前,台灣投資研發F-16V戰鬥機在台海內引起非常大的爭議,認為單獨投資這麼多錢,難以收回成本。
  • 韓國空軍將花費約12億美元進行軍事升級,用F-16V戰機替換134架KF-16戰機。
  • 台灣國防部2022年度國防預算,創下歷史新高,加上採購戰機特別預算,飆上台幣4,717億(約美金168億)的歷史新高,約佔台灣GDP的2.75%以上,已經成為與英國、澳洲同級的軍備投資大國。

朝鮮日報今天報導,SI公司(擔任台船建造技術協助)參與協助台灣潛艦國造案,並將韓國張保皋級潛艦設計技術與文件洩露台船。 羅正方指出,台灣的航太相關產業大多是 Tier 2 及 Tier 3 供應商,但真正的價值卻都保留在 Tier 1。 事實上,今年受到武漢肺炎疫情影響,負責製造零件或機體結構等項目的台灣航空器製造商漢翔,就因波音 737 MAX 的訂單減少,營收顯著下跌。 不過,要擁有反潛能力還有更便宜、更有效的方法,如出動直升機,戰機和無人機等。

使其基本上已臻美軍現役最新的IIA構型(更先進的III構型尚未成軍)。 綜觀我國海軍,現階段有高達16艘超過70年,堪稱「古董」之艦艇仍服役中,由政府預算緊俏來看,「全數」、「如期」地以國造軍艦汰換顯有困難,但這樣嚴重的國安危機若不正視,在不久之將來,我國海軍恐將出現80年以上的「活古蹟」,如此情景對台澎防衛絕無助益。 台灣自造獵雷艦(掃雷艇)的計劃因為承包廠商傳出財務問題面臨了「胎死腹中」的威脅,承包廠商還因為在中國投資上百億台幣而被指可能危及國安。 據指出,就因為今年是裝備組裝重要節點,海軍基於建造風險管理考量,必須及早因應裝備籌獲裝艦,施工藍圖及各項物料的管理,結合建造期程節點,必須對台船加強嚴格的要求,絕不可以發生任何的疏失。 所以無論是春節過年或連續假日,海昌大樓內仍是燈火通明的加緊趕工,在海軍、台船及中科院共同努力之下逐次解決所遭遇的問題。

台灣國造: 中共突對台軍演! 這些人全噤聲 謝志偉分享小故事曝荒謬現狀

日前韓國《朝鮮日報》的一篇報導說,某韓國廠商加入台灣建造本土設計潛艦的行列,並涉嫌將重要設計圖交給了台灣,而韓國檢察單位已經開始大舉調查,還牽動了德國當局。 2010年代台灣海軍大力推動各項造艦計畫,而其中最主要的造艦執行者──台灣最大的台灣國際造船(CSBC 台灣國造 Corporation Taiwan,前身是國營的中國造船廠)是否足夠能力支持這些龐大的造艦計畫,也成為外界關注焦點。 預算中心認為,國內船廠近20年承接海軍造艦計畫有限,實際交船者僅光華三號錦江級近岸巡防艦12艘(500噸級,民國83至89年間交艦)、光華六號飛彈快艇31艘(186噸級,民國95至100年間交艦)、沱江級雙體巡邏艦一艘(500噸級,民國103年交艦)及磐石號油彈補給艦一艘(約2萬噸,民國104年交船)。 預算中心質疑,在缺乏足夠建造案支撐下,國內船舶產業人才恐已嚴重流失,而人才養成並非一蹴可及;此外,軍艦建造要求規格及品質又遠高於一般商船或公務船,海軍司令部於短期間內密集提出多項艦艇國造計畫,國內船廠設備及產業人才是否足堪配合,恐有疑慮。

但解放軍也知道渡海難度高,所以積極向西方海權看齊,建造具遠程投射能力的海軍,例如自製航母與075型兩棲登陸艦。 台灣國造 未來這支遠洋投射兵力成形後,其登陸地點就不限於臺灣西岸,而是能在艦載機、飛彈、電磁砲……等火力掩護下對臺灣東岸進行多點登陸,不但迫使臺灣分散防守力量,而且讓東部海空軍基地不再安全。 而潛艦能大幅提高臺灣「拒止」遠洋海軍的能力,現在不開始,才會輸了這場時間競賽。

台灣國造

他的螺旋槳產品,最大直徑達六公尺、重十二噸,不只勞斯萊斯海軍船舶公司,德國肖特爾(Schottel)、日本川崎重工(Kawasaki)等全球知名船用設備公司都是他客戶,甚至連拉法葉級巡防艦、英國皇家掃雷艦,以及世界最大超級遊艇日蝕號,也都用他生產的螺旋槳。 只不過,潛艦的特色就是高科技和高技術,再加上安全至上的特性,墊高了廠商切入供應鏈的門檻。 台船董事長賴杉桂不諱言,水上和水下船艦技術層次不同,且潛艦空間小,卻有上百個系統,複雜性與困難度都很高,就算傾全國之力都不夠,還要向外請求協助,台灣造船業唯有「打群架」,才能成就大事。 在2020年8月20日,台船董事長鄭文隆、總經理曾國正以及另外兩位董事,前往行政院與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溝通,爭取行政院同意台船增資100億新台幣的計畫;然而,第一次協商未獲得正面回覆。

台灣國造: 台灣移民後代 眾議員劉雲平的從政之路

來自政府部門的訊息指出,先前台船高層曾當面向總統府高層表達,為了順利推動「國艦國造」,台船有增資的需求;總統府高層回應表示未反對台船增資,但只是原則上同意台船增資而不清楚具體金額。 然而,8月20日簡報後段台船提到增資計畫時,沈榮津對於台船提出的龐大增資數字感到吃驚,也對台船經營績效有疑慮,認為沒有說明增資效益前,增資案不太可行;台船增資需求高達100億元,民間募資不太容易,大概要找政府出錢,但行政院對這麼龐大的數字感到困難。 台灣國造 在2020年1月18日,台船董事長鄭文隆證實,因台船去年持續虧損,已向經濟部請辭以示負責。

  • 依照2022年6月3日「上報」報導,海軍曾向國防部建議,提前進行代號「鴻運第二階段」的2萬噸多功能兩棲直升機船塢登陸艦建造案;現階段台灣建軍備戰方向是依照美國主導,先建構各項不對稱戰力;因此,海軍造艦計畫會優先以2000噸級輕型巡防艦為主,原規劃的新一代飛彈巡防艦案,以及「鴻運二階段」全通甲板多功能兩棲艦等案,都被先暫時擱置。
  • 前副總統陳建仁日前進入行政院,引發內閣是否總辭的關注,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特別澄清,陳建仁是以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的身份,…
  • 韓國在研發了金鷹教練機之後,並沒有研發完整四代機的經驗,就開發了自己的KF-21所謂的4代半戰鬥機。
  • 以3月18日的台船時價為例,比增資股每股17.5元高5.1元,因此有將近三成的套利空間,據說包括民意代表等各方人馬搶著認購台船增資股,登記數量超過40萬張;外傳有民代以台船官股比例高達47.6%、明顯過高為由,向經濟部施壓,要求官股降低持股,不過台船高階堅決否認有立委施壓或透過企業登記爭取以特定人身分認股。
  • 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台灣從1980年代開始注重如何獲得新型海軍艦艇,有段時間積極向美國之外的國家尋求艦艇來源,但是也屢屢傳出弊端,當年從德國輾轉購得永豐級掃雷艇發生海軍高層收受賄賂而被調查並且起訴、隨後又發生了震撼台灣與法國兩地政壇的拉法葉艦弊案。 台灣這次獵雷艦(掃雷艇)建造計劃是因為美國方面評估,如果兩岸開戰、台灣需要至少8艘獵雷艦來對應解放軍以水雷對台灣實施封鎖的戰術,而台灣目前有4艘德造獵雷艦和兩艘向美國購入的中古二手鶚級獵雷艦,船齡都大約接近或者超過30年,還有船齡已經超過60年的4艘永陽級掃雷艇,反封鎖能力明顯不足。 並將各組的標準作業程序列舉出,希望各組能知道自已的角色與職責,不可以自以為是。 推進系統方面,動力系統採用了傳統柴油機-電力推進系統,配合使用的是7葉大側斜低速螺旋槳,主機為德國提供的MTU大功率船用柴油機和交流發電機,蓄電池由台灣的公司提供。

台灣國造: 總統參訪「台灣車輛公司」

根據2名知情人士的說法,加上台灣官員的公開聲明,路透社推斷台灣已經採購到潛艇國造所有的關鍵部件和技術,其中很多都與潛艇戰鬥系統有關。 接著該公司負責人還向蔡英文政府請願,表示經營有困難而提出紓困要求,吸引了媒體的注意和立法委員的關心,而整個造船計劃的種種所謂的「弊端」指稱也陸續呈現,造成輿論嘩然,而慶富集團負責人與藍綠兩大陣營關係良好,也令執政的民進黨和在野的國民黨紛紛表態撇清關係並且支持徹查。 安放龍骨是潛艇建造工作的一個重要節點,這也意味着台軍準備20餘年的潛艇計劃有了實質性進展。 外界關注一連串高單價的「源頭打擊」(Counter Strike)攻擊性武器導彈的批量採購。 但不可不提是,許多台軍頗有企圖心的計畫,也即將在今年底紛紛達成目標,其中就有陸軍規劃的輕型裝甲輪車,代號「鐵騎專案」。 該專案共編列5億6,000萬(新台幣.下同)預算研發,最快將在今年面世。

台灣國造

事實上,不論是無人機的設計與使用經驗,還是軍用人工智慧的開發,臺灣都落後先進國家數年到十數年之久。 而這種高度智慧密集的產業絕非一蹴可幾,除了經費外還需要時間培植,比國造潛艦更加緩不濟急。 文中認為,8艘國造潛艦需要10年時間來完成,但臺灣等不了那麼久,需要能立即嚇阻解放軍登台的武器。 原因是臺灣海峽分隔了兩岸,解放軍陸軍再強也無法像伊拉克佔領科威特那樣輕易,而臺灣則可利用多種防禦措施提高登陸的難度,並以海空火力製造渡海部隊的大量傷亡。 然而,在解放軍海軍的跨代進步下,水面艦艇的火力與數量已可輾壓臺灣海軍,還有新一代潛艦可以上下夾擊。 也就是說,國造潛艦本身就是規模最大的「國防轉型計畫」,其戰略價值不容輕易忽視。

台灣國造: 提供遠程打擊能力,美國真對台灣開放攻擊性武器了嗎?

作為台灣社會重要的媒體資產,《全球防衛雜誌》的企業使命,是以媒體的影響力,推動國防專業知識,帶動青少年接觸軍事相關事務。 空軍131架F-CK-1型經國號戰機生產完畢之後,漢翔公司(航發中心改組)原本好不容易培養、建立的研發能量、專業人才,或被南韓挖角、或因業務終止而日漸流失。 漢翔公司後來是掙扎利用爭取世界民航客機市場的收入,才維持公司存活到今日。 印度的光輝戰鬥機1980年代開始立項,到2005年才開始首飛,2015年才開始投入現役,到目前為止,總共生產了12架原型機,20多架量產機。 我不是台灣人,但是我在網上看到很多對國機國造計劃說風涼話的所謂專家,心裡不是滋味。

這樣的話,台灣空軍保持現有的編制不變,就有著190架的經國號和幻像2000需要替換。 這190架飛機,如果買不到F-35,替換成台灣未來的下一代戰機將是非常不錯的方案。 這也是經國號戰鬥機的瓶頸,當年經國號戰鬥機美國不願意出售軍用發動機,最後台灣不得不和民用發動機產生合作,使用發動機推力較小,使得經國號戰鬥機作為一款輕型戰機,不得不搭載兩台發動機,才能達到超音速。 與之前的F-16相比,F-16V大大升級了雷達和航電系統,使用的是AN/APG-83有源相控陣雷達,搜索距離是之前AN/A PG-68雷達的兩倍,有一定對隱身戰機的探測能力,使用的元器件和F-35戰鬥機使用的APG-81處於同一技術水平。 空軍司令部參謀長黃志偉中將在2021年表示,到2021年已經完成64架,總共有141架。 按照目前的進度,在2023年之前,現有的141架F-16A/B都將升級成為F-16V。

台灣國造: 國家持續支撐台船的營運

在整機設計、風洞實驗、蒙皮結構方面已經有著足夠的經驗,這些都不將是什麼問題。 〔記者羅添斌/台北報導〕蔡英文總統力推國艦國造政策,目前各型軍艦丶海巡艦目前正在依計畫建造當中,新一波的國艦國造需求數量也已出爐,根據台船公司本週法人說明會公佈資料顯示,國造潛艦原型艦已經開工,預估後續還將有7艘潛艦建造的需求,台船目前正在爭取海軍新一代飛彈巡防艦的建造作業,預估同級軍艦將有14到19艘的需求。 因此對於國防工業,應該抱持的態度是,儘量爭取打入全球產業鏈,與國外合製或授權生產等,才是最佳選項;至於自研自製,應該是實在無法購得(包含與國外合製),才不得已為之的最後手段,因為在性能與經濟性上,絕對不會是最佳選擇。 在政策制定時,絕不應該把宣傳與虛榮,甚至對特定廠商的圖利,放在國家安全之上。 因為官兵手中的武器裝備,其性能良窳決定了國軍的戰力,更是國家安危興亡的關鍵。

「鴻運計畫」新型兩棲船塢運輸艦第二階段原型艦籌建計畫總經費62.9億新台幣,分5年 編,106年度編列13億元。 新建浮動船塢(3800噸級)計畫總經費7億餘新台幣,分四年編,106年度編列 386萬元。 台灣國造 第二次招標在7月6日釋出,預算金額不變,7月18日開標,只有船舶中心投標,最後宣告廢標;隨後海軍立刻再度招標,船舶中心仍是唯一的投標者。

台灣國造: 國防MIT》國艦國造新一波計畫出爐 潛艦7艘丶飛彈巡防艦14~19艘

相關人士也透露,中共海軍近年頻頻遠海長航,對美方造成震懾,使華府最後同意,輸出潛艦的戰鬥系統與武器,並用於一併改良現役劍龍級。 潛艦以伏擊為主的特性,美方認為符合不對稱建軍精神,態度上雖不算積極支持,至少願意配合我方需求。 研發人士表示,現代潛艦尾舵不是X字就是十字,彼此各有優點,船體外型更是大同小異,不可能光看船殼,就斷言與誰類似。 IDS排水量比劍龍級(二六六○噸)略小,和蒼龍級(四千二百噸)有相當差距。 星期五排特休,再加上六日,等於週休3日,漢翔總公司在中部,台中廠是公司本部,沙鹿廠是負責航電與飛控工程等等,高雄岡山廠主要是負責航空發動機零件製造組裝與測試,現在因為武漢肺炎疫情的影響衝擊航空業,導致業務量減少。 臺灣多家媒體(Now News和臺灣新聞)報導稱,臺灣將從韓國決定將134架KF-16升級到Block70/72規格中獲得特許權使用費,如果消息屬實,則意味著F-16V與F-16E/F不同,由於F-16V的升級和新採購訂單正在下達,因此應向臺灣方面支付大量特許權使用費。

這麼算起來,全球市場已經有超過100架F-16要升級到F-16V,接近100架的新的F-16戰機生產。 除此之外,在土耳其,還擁有兩百多架老式的F-16戰鬥機等待升級,因為土耳其購買俄羅斯的防空導彈S400,原本土耳其計劃購買F-35戰鬥機被中斷。 最近幾個月來,土耳其一直商議,從美國購買和升級F-16戰鬥機,只不過該計劃遲遲沒有最終敲定。 前海軍上校舒斯特(Carl Schuster)分析,習近平是個非常謹慎、工於心計的領導人,若能威懾他「發動攻擊的代價大於其承受能力」,而台灣的國造潛艦,將可強化這種情況在未來20年內持續存在的可能性。 華府智庫「蘭德公司」資深研究員希斯指出,台灣雖不具打造先進潛艦的經驗,然而,一旦國造計畫湊效,這些潛艦將可能是相當先進。

先不說別的,航空產業是需要投入高成本、長期才能獲利,同時更需要政府長期、明確、一貫的推動政策,日本、南韓就是很好的例子。 看看美國2020年10月剛批准的四項軍售案,而且國防部後續還有其他採購計畫,政府未來是否仍有可以用於國機國造的足夠銀彈,恐怕是一大問號。 在現行政府政策下,打著愛台灣的名義大肆投入國機國造、國艦國造,台灣的基礎工業實力本來就不扎實,所謂的國造重要組件都只是在台組裝,以台灣的市場這也無口厚非,反而是較好的選擇。 但前提是,考量到後勤維修及技術轉移相關條件對扶持國內產業有幫助,而不是肥了代理商苦了終端軍隊使用者;國造戰機如此,國造潛艦更如此。 隨著現代戰鬥機系統越來越複雜和尖端,一架飛機的研發過程也變得越來越長。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