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蓄險6年9大伏位

、「買金融股」、「配合金管會的新門檻法則,導致現在儲蓄險沒有以前好。也不是說,不可以買,只是利率不好。買儲蓄險倒不如拿來做其他的投資」。 保戶身故之後,家屬可以領回身故保險金,金額大概就是累積總繳保費再增加一些利息。 要是保戶到達約定年齡(通常是96歲或101歲)仍然在世,則可以領回一筆滿期保險金,契約至此結束。 儲蓄險終究還是保險,保險不是投資工具,所以不會有大富大貴的時候,所以如果是存這個心態規畫保險,我只能說你慢慢等囉。 假設一張儲蓄險為年繳保費137,498元,繳費年期為6年,第7年末解約時可領回894,425元,以IRR計算為1.8%。

儲蓄險6年

因為儲蓄險的利率如果無法跟上未來通貨膨脹的速度,就算之後期滿可以領到一筆錢,購買力也會追不上未來的物價。 儲蓄險6年 該名網友在臉書社團「爆怨公社」發文,他提到自己買了儲蓄險20年期,每個月3236元,每年能拿回饋金3400元,第11年起每年拿6400元。 因此他計算若是繳了20年的時間,總共會繳出776640元,20年領的回饋金是102000元,第20年解約金有712300元。 了解商品之後,接下來你要評估,買這樣的保險,可以撐過6年不用到這筆錢嗎? 還有,1年2萬2,500元的現金流收入,能不能滿足你未來的現金需求? 公勝成立於1993年,為全國前三大保險經紀人公司,擁有產壽險30餘家保險公司商品平台,2020亞洲金牛獎榮獲「超級金牛獎」,業界唯一,並連續八年榮獲保險信望愛「最佳保險專業獎」、連續五年榮獲保險信望愛「最佳社會責任獎」、四度榮獲國家品牌玉山獎,為您提供最適合的保險商品。

儲蓄險6年: 理財工具推薦

金管會保險局宣布,7月起調降各幣別適用的新契約責任準備金利率,其中,新台幣保單降1碼(0.25百分點)、美元保單降2碼(0.5百分點);值得一提的是,繳費期間低於3年、6年期滿的新台幣保單,責任準備金利率竟降為「零」。 簡單而言,儲蓄險就是固定時間(月繳、季繳、年繳)存入固定的金額,在約定到期後可以領回本金及產生的利息,因此利息高低是購買儲蓄險一個主要的誘因。 除此之外,也有網友提醒,「可以檢視自己的保障是否足夠,不足剛好可以來買保障,足夠再來談投資」,否則一次風險來臨,可能就把畢生投資與積蓄花光了,還有人認為,「好好投資自己」、「一年六萬,剛好出國一次投資生活」也很重要。 不少網友們熱心提出自己的看法,「因為你還沒有讓它有複利啊」、「6年滿要在第7年才慢慢回本」、「要滿7年,才不賠錢」、「通常第8年才算打平,第9年才開始賺真正的利息」、「月繳要多放一年」、「以前利率還不低的是第7年初會保本」。 這張保單號稱有保額8%單利遞增、定利率2.25%。 但實際計算IRR,如果是6年期滿解約,只有1.13%,就算放到第10年年度末,也只有1.86%。

如同上圖,每年給付相同金額230,794元為期6年,左邊是儲蓄型保單,右邊是整存整付的定存,相信比較之下不難發現,在6年內(含)儲蓄險的報酬率是比定存還少的,甚至前5年是負的報酬率。 儲蓄險6年 粗略來說,宣告利率與預定利率是保險公司將收到的保險費拿去做投資運用,「預期「可獲得的投資報酬率,既然說是「預期」可獲得的報酬率也就代表可能無法達成。 以固定利率來看,由於報酬率已經確立,所以如果將來央行升息,那麼儲蓄險的利息就會不如預期。 此外,「通貨膨脹」也可以列入是否要買儲蓄險的考量之內。

原PO在臉書社團「存錢公社」發文指出,他買了一張6年期的儲蓄險,存好存滿到合約到期時,解約卻發現「虧錢」,讓他百思不得其解,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差錯,因此向網友們求救。 承上,我們可以從表中看出,從第6年度末的解約金來比較,6年期的解約金(874,755元)明顯比20年期(599,839元)的高出許多,如果再將6年期後續的解約金表做延伸(如下圖),就會有更驚人的發現。 也許我說絕對不要買儲蓄險有點太嚴重,但我是希望你在規劃購買儲蓄險前,能夠清楚了解、並且在全盤分析後,最後在決定要不要買儲蓄險這個商品。 之前有算過,股票的合理報酬率是5~10%,更進一步計算,每個月存下37000元,加上5%的報酬率,也要20年才能退休。 6年期滿,每期繳金額137,498元,最後第6年領回874,755元。 俗話說「十人九痔」,由於現代上班族長時間久坐,痔瘡已經變成普遍疾病。

儲蓄險6年: 投資,大家都用理財寶

以富邦人壽「富邦好富利」增額終身壽險產品為例,25歲男性,每年要繳6萬5000多元,6年期滿後領回的IRR約1.14%,比現在台灣銀行一年期定期儲蓄存款利率1.090%稍好,但也比不上3年期定儲利率1.165%,況且資金還要被鎖住6年之久(詳見表2)。 儲蓄險6年 這個問題一出,大多數人腦中浮現的就是儲蓄險,尤其6年期儲蓄險因年限短,又常被強調「保本、保息」,不僅「投資報酬率比銀行定存高」,還常伴隨著「第7年開始,每年2.25%複利增值」、「終身可領回還本金」等未來成長效益的想像。 從下表很明顯可以看出繳費年期越短,年化報酬率轉「正」的速度越快,其實這與儲蓄險內部的「附加費用」有關係。 如果是投資10萬但分成每年投資1萬,10年後一樣變成20萬,這種資金流入、流出時間點不同的報酬率該怎麼計算呢? 一般儲蓄險指的是「儲蓄型保險」,具有簡單的壽險保障內容,屬於壽險保單(不是單純的金融商品),但主要還是著重在儲蓄而非保險,建議要再另外購買純保障型的保險才夠完善。

藝人周渝民(仔仔)夫婦因以現金繳保費,被保險業務員詐欺3400多萬元,引發各界討論;其實仔仔買的儲蓄險在保險商品中一直有爭議,因為它不算是保險,無法提供低保費、高保障的需求,充其量只能算是強迫儲蓄的理財商品,事實上以近幾年發行的6年期商品,6年投報率大概才6%,比定存還低。 另外,也可以比較目前台幣/美元/人民幣定存利率,買儲蓄險保單,投報率一定要優於定存,不然沒有必要冒著提早解約,承受本金損失的風險。 其實這些「6年期繳費」的終身壽險保單,不論是還本或增額,都隱含一些誤導保戶的模糊空間。 舉例來說,像是「生存保險金」給付,可能是按「保額」而非所繳保費的一定比率給付;所謂保單「增額」,是指投保金額,而非保單價值準備金等。 介紹了前面 2 種利率後,就可以明白「預定利率」和「宣告利率」都不是保單真正的投資報酬率。

  • 信達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台灣創速加速器合夥人暨財務長、圓子夢創辦人,人稱圓夢會計師,擁有國際會計師與臺灣會計師證照,同時為國際認證理財規劃顧問CFP、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榮譽會計師,曾任中華民國會計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智庫服務委員會委員。
  • 這樣的人,可能是快退休、或忙碌的中年上班族,不太懂其他投資工具(如:基金、股票等)、或沒有時間研究投資市場,可以透過保險公司為自己投資。
  • 6年以上的屬於長期保單,年化報酬率普遍較短年期的保單來的差,主要是附加費用較高的原因。

以過去常見的6年期、10年期、20年期等中長年期的儲蓄險為例,保戶在投保之後,一旦在繳費期間解約就無法百分之百拿回你所繳出去的錢。 萬一民眾誤把儲蓄險當成緊急備用金,臨時有緊急用途而解約,是相當吃虧的。 即使近幾年熱銷的2年期、3年期還本型終身險,也不是繳費期滿解約就沒有損失,同樣也會有賠本的風險。 銀行定存利率就是IRR的數值,但你有聽過業務員跟你講過IRR嗎?

儲蓄險6年: 儲蓄險 6年繳費到期,推薦這時候解約儲蓄險嗎? 儲蓄險利率IRR計算機【免費下載】

市場上熱銷的「6年期繳費」保單,不論是終身壽險、還本型或增額型,全都是誤導保戶的噱頭而已。 儲蓄險6年 舉例來說,所謂的「生存保險金」給付,是按「保額」而非所繳保費的一定比率給付;另外,保單的「增額」,只是指投保金額,而不是保單價值準備金。 許多人都不了解儲蓄險這個商品真正的內容就直接購買,容易成為保險業務員中的大肥羊。 可依照繳費期間、保險期間、保單功能、參考利率等區分儲蓄險。 儲蓄險與定存相比,短期間內定存可能比儲蓄險優的機率較大。 且儲蓄險若在繳費期間內解約,會有大筆損失,站在投資理財的角度,這筆投資確實很不划算;而儲蓄險在期滿後,會持續以宣告利率、複利計算保價金,所以要享受到資金增長的效果,一定要放長、放遠,以6年期繳費為例,保價金要累積超過10年,才有打敗銀行定存利率。

粗略來說,宣告利率與預定利率是保險公司將收到的保險費拿去做投資運用,「預期」可獲得的投資報酬率,既然說是「預期」可獲得的報酬率也就代表可能無法達成。 「新手幾乎都會有撞牆期,不要什麼都不懂就解約投資」,網友坦言自己一段失敗經驗,「2018年把我儲蓄險解約投入股市和基金,一年內全賠掉…」,建議先拿薪水慢慢投資,約3年左右,穩定有賺,要解約再解約,「不要什麼都不懂就解約投資」。 儲蓄與投資是每個人一生的學問,趁早學會就不用為錢傷腦筋。

儲蓄險6年

這項政策多少會影響以投資理財為目的,來買儲蓄險的保戶。 「責任準備金」指的是賣出保單後,保險公司要支付給保戶的金額,基本上就是保險公司的成本。 當責任準備金利率越低,保險公司就要提撥越多的準備金在帳上。 前面有提到,假如購買的是 6 年期的儲蓄險,提前解約就會損失本金。 所以,如果有意要買儲蓄險,最重要的就是先清楚自己的「理財目標」以及「現有的資金」。

儲蓄險6年: 沒有告訴你正確的保險資訊

所有儲蓄險如果在前面幾年解約,幾乎都拿不回所投入的本金,以及該有的「利息」。 李雪雯建議,買儲蓄險的錢,必須是「一定期間內不會用到」的閒置資金。 以市面上現有的6年期儲蓄險產品來看,最強的屬於增額終身壽險,標榜繳費期滿後,不需再繳費,壽險保障額度不僅會成長,同時可領回的解約金也會增加,因此稱為增額。 國人偏好以儲蓄險進行理財規劃,就連政府官員也愛買。 儲蓄險6年 一名網友透露,自己「一年存18萬多的儲蓄險」,經過6年期滿後,逐漸累積第一桶金,直呼「收穫滿滿」,釣出其他人也用儲蓄險達成財務目標,但也有過來人提醒,期滿馬上解約太可惜,如沒有急用的話,還能享有放著增值、做為緊急備用金的好處。

若持有滿7年以上,你才會開始領到每年2萬2,500元的生存保險金,解約金則是不太會變動,跟持有滿6年的解約金是相同的。 算起來的年化報酬率則會比目前的定存利率好一些,但會比保險員告知的2.28%還低。 別忘了,繳交的保費當中,還有一部分要支付保險公司的行政成本。 因為這是6年期保單,所以通常在繳滿6年後,「解約金」加上每年保險公司給你的「生存保險金」,才會等於或高於你支付的所有保費,也就是繳滿6年後才不會有本金的損失。 在前面儲蓄險與定存的比較中有提到,若是購買6年期的儲蓄險,同樣的金額6年內放在定存的利息還比儲蓄險來的多,而且還不會有資金不流動的問題。

「預定利率」是保險公司將收到的保費拿去投資,預估出來的年化報酬率,也就是說利率的值已經確定。 如果「預定利率」越高,代表保險公司認為透過保費的投資,可以賺的報酬較高,也就不需要收取高額的保費。 儲蓄險6年 所以,一般來說,「預定利率」越高,「保費」就會越低。 「可以儲蓄又有壽險功能」、「利率比銀行高」,如果你正在考慮是否要買儲蓄險,肯定聽過大家這麼形容它。 許多理財初學者,會被儲蓄險既可以培養存錢習慣,又能在期滿後,因利率增加一些收入而心動。 生存保險金給付方式保單年度給付金額1~6繳費期間:年繳方式之標準體保險費費率之1.16%乘以總保險金額(以萬元為單位),再乘以已經過之保單年度數。

儲蓄險6年

來看看購買儲蓄險一定要留意的3件事,你就知道答案了。 宜蘭火車站前廣場吊掛幾米繪本的「星空飛天小火車」,曾1年吸客70萬人次,是宜蘭熱門景點之一,但木製小火車的煙囪有裂開歪斜等問題,去年卸下後重新打造2.0版本,新版小火車7日亮相,宜蘭縣長林姿妙期盼,全新的小火車能持續成為宜蘭觀光亮點。 李媽媽原本想用這筆費用作為兒女出國的留學經費,沒想到繳費期滿後,卻接到國稅局要求補繳贈與稅38萬,同時還因漏報這筆贈與款項,國稅局再多開罰1倍,總共連補帶罰,補繳76萬。 定存的模式如上圖所示,第1年存100,000元,年度末是101,400元(100,000×101.4%)。 第2年的時候,再放100,000元進去,變成201,400元,年度末則是204,220元(201,400×101.4%)其他年度依此類推。

儲蓄險6年: 我們先來看看這位朋友的保單:

6年以上的屬於長期保單,年化報酬率普遍較短年期的保單來的差,主要是附加費用較高的原因。

儲蓄險6年

下班後或是選擇不出門的週末休息時間,相信大家一定都會在家當個沙發馬鈴薯,拿起你的手機、電腦或是平板開始追劇吧! 編按:許多人都有發財夢,但是光有夢是不夠的,有沒有運更重要! 專家點名4大星座容易中威力彩,趕緊買一張,看看幸運之神會不會降臨… 「我們社會對成年人只有一種想像,工作賺錢、累積財富、退休,但弱勢跟貧窮的人已經跟不上這個了……這些媽媽不只沒錢、工作不穩定、影響下一餐… 躉繳(1年繳)、2年、3年、4年、6年、8年、10年及20年期的保單。

所以, 保戶必須比較的重點,絕對不是什麼「增額的數字有多高」、「每年領了多少生存金」, 或是「第6年解約可以領到多少數字」的內容,而是經過正確計算的投資報酬率(又稱年複利報酬率、內部報酬率(IRR))。 但由於金管會三令五申,不准保險公司在銷售文件上,揭示保單的投資報酬率。 因此,保戶除非自己會正確計算,不然,就只會被銷售人員牽著鼻子走(有關保單IRR的計算,網路上都有相關試算表,讀者可自行上網搜尋)。 周渝民在2018年購入的儲蓄險保單,6年總繳保費超過4000萬元,當初購買是希望6年期滿後能有一筆滿額金、或是每年能領回豐厚的配息。

其實,儲蓄險是把兩份保單合在一起,因此會比單純買一份生存險或單純買一份死亡險要來得貴。 一樣回到那句話,如果你都沒有準備緊急預備金,遇到人生重大需要用錢的時候,從哪生錢來? 原PO在臉書社團《存錢人生》發文表示,目前股市操作狀況良好,一年下來獲利約有20%,但她在6年前一口氣買了20年的儲蓄險,覺得自己「年輕不懂事」,如今萌生想解約的念頭,但卻會「現虧6萬多」,讓她相當猶豫。 5.認識儲蓄險的優點、缺點及挑選的3個技巧,就可以了解自己適不適合買儲蓄險,或是了解儲蓄險適合什麼樣的人購買。

此文一出,熱心的網友們紛紛提供意見,就有一名網友分析,每3年18萬代表每年有6萬的利息,這張保單的利率在20年是真的很高,目前除了可以先了解未來想要的生活外,免不了還會遇到資產傳承、稅務等問題,建議可往較長遠的方向來規畫這筆錢,把錢放得更大、用在更有用處的地方。 這樣的人,可能是快退休、或忙碌的中年上班族,不太懂其他投資工具(如:基金、股票等)、或沒有時間研究投資市場,可以透過保險公司為自己投資。 以三商美邦人壽舉例,年期有短自6年長至20年,利率通常也比定存的1.06%或是活存的0.8%還要好。 保險員向記者表示,儲蓄險的優點在於強迫自己養成習慣、利息所得並列入所得稅,還有不扣二代健保。

至於儲蓄險適不適合購買須視自己的情況,但是儲蓄險絕對不能讓你變的大富大貴。 隨著疫情趨緩,國人開始旅遊,但台灣部分飯店價格卻高得嚇人,讓人決定選擇出國。 信達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台灣創速加速器合夥人暨財務長、圓子夢創辦人,人稱圓夢會計師,擁有國際會計師與臺灣會計師證照,同時為國際認證理財規劃顧問CFP、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榮譽會計師,曾任中華民國會計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智庫服務委員會委員。 儲蓄險6年 有鑑於此,這張保單的要保人為林媽媽,財產就屬於林媽媽,無論是還本金抑或滿期金。 只要保險金的領受人不是要保人,就會根據實質課稅原則,課徵稅負。

謝先生本來規劃,每年在贈與稅免稅額度220萬內,贈與現金給小孩,但是又擔心小孩會亂花錢,所以就買了一張保單,年繳保費220萬,而且要保人是小孩。 但這張保單從父母的帳戶去做扣款或轉帳代繳的動作,其實算「第三人無償代繳」,因此視同贈與,有可能被課贈與稅的風險。 然後在投保之初,就以兒子為要保人,母親以贈與現金的方式每年匯入兒子的戶頭,再由兒子繳付保費。 如此一來,只要贈與人每年贈與總額不超過贈與免稅額度220萬,就不會發生事後被要求補繳500萬的遺憾。 舉例來說,臺北市有位貴婦投保6年期養老險,快到期前4個月突然把受益人改為兒子,於是到期後壽險公司就將一千多萬的滿期保險給付金,匯入兒子戶頭。 事後,這被國稅局認定為贈與行為,不但得補稅,還須付罰鍰,金額高達500萬!

藝人周渝民(仔仔)夫妻因為買保險被詐騙上了新聞,除了提醒大家保費繳交要小心外,更值得討論的是:現在買儲蓄險划算嗎? 專家解析,在低利率時代買儲蓄險很難打敗定存,至少要放超過10年以上,才有機會累積更多保價金。 通常保單簽約時,就是以子女為要保人及受益人,同時子女也是滿期金與生存金的受益人,所以等到保單期滿、拿到保險金時,在要保人與受益人為同一人的情況下,沒有贈與的問題,節稅空間比較大。

對儲蓄險有概念之後,我們來看看儲蓄險的風險,基本上會衍生風險的原因分為「提前解約」、「央行升息」 2 種情況。 購買儲蓄險的人,不少就是衝著優於銀行利率而來,那評估儲蓄險要看的是哪一種利率呢? 當被保險人於保險期間屆滿仍生存,保險公司給付滿期保險金;或當保險期間內死亡或失能,保險公司給付死亡或失能保險金。

要維持儲蓄險合約超過10年所產生的利息才會與定存拉開一段差距,除非能確認這筆資金長時間內不會用到,否則儲蓄險不一定是一個好的儲蓄工具。 一般來說,用來計算IRR的重要數字,包括年繳保費、解約當年度末的解約金,以及解約當時的保單年度。 假設是還本型的終身壽險,則再加上一個「每年生存保險金」的變數。 但在金管會嚴禁業者銷售短天期儲蓄險,導致這類保單在市場上銷聲匿跡之後,包括利率變動型壽險、年金險,甚至終身(還本或增額)壽險,都被保險公司及銀行拿來當做儲蓄險在賣。

香港SEO服務由 https://featured.com.hk/ 提供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