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元節日期6大優點

以上整理與鬼門開、鬼月有關的禁忌習俗,不過習俗經過各地文化演變,時常因地區而有不同的差異。 農曆七月因鬼門開而多了一種神秘的氣氛,也提醒民眾以尊敬的態度祭祀即可,保持平常心,不須太過迷信。 鬼門開的祭祀流程和一般拜拜差不多,不過須注意供桌不可以擺放在家門內,需擺在門口,以免招來鬼魂入屋。 拜拜時,點香祭拜,不需要特別告知自己的姓名和住址,簡單告知鬼魂這裡有供品可以享用即可。 雖然台灣不屬于中國大陸,但還有許多台灣人是漢族并且也說中文。 農曆新年或春節,是全世界華人社區最大的盛事,尤其最爲台灣大肆慶祝。

2020中元節日期

四果則是指四季當令的水果,並不是四種水果,祭拜時注意要以三或五的奇數數目為主。 避免選擇多籽的芭樂或是番茄,有不潔之意;香蕉、李子和水梨,則是不能同時祭拜,否則會有「招你來」的聯想;也要避免選擇釋迦,因為容易和佛祖頭部外型相似。 作為傳統節日的慶祝活動,歌臺表演常因過於喧嘩遭到部分週圍居民的投訴而遭到警方警告。

此時天尊作法,並用柳枝或桃枝等,蘸金瓶中的甘露法水灑下(也有改為丟擲糖、餅,供信徒拾取),代表著施食餓鬼眾並超度其出離地獄。 在實際準備普渡供品之外,台北市、新北市、新竹縣市、苗栗縣都有架設「網路普渡」網站,民眾可以在線上完成普渡之後,由縣市政府代替民眾至各大廟宇普渡祈福,減少供品浪費與燒金紙帶來的環境汙染。 供品由外而內的擺放順序為零食、水果、三牲、浮爐(用來插香的米杯)、酒杯和燭台。 而在擺放三牲時,讓雞頭朝外,魚頭朝內,象徵雞咬錢入家裡,且家中有餘。 人們透過這些現實思維和行為方式,搭建起與故親溝通的“橋樑”,寄託自己的哀思。 這些習俗看似帶有許多迷信色彩,但這正是人們純樸願望的直觀表達。

2020中元節日期: 中元節日期

春節始于農曆正月初一,一直持續到農曆正月十五,農曆新年方才結束。 春節是一家團圓的節慶,在這時候,許多世界各地的游客也會到台灣旅游感受並慶祝農曆新年。 在習俗上,只有要拜拜的供品才會插上香,因此如果將快子插在飯碗中央,會讓好兄弟誤以為那是要給他的供品,容易招來好兄弟分食。 有些人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則會準備過度豐盛的供品,在普渡拜拜結束後吃不完,反而造成食物浪費,通通變成廚餘,而全國廚餘回收量高達59萬公噸,被送進焚化爐焚燒的廚餘,每年超過1300座101大樓的高度。 好兄弟的紙錢為銀紙(小銀、經衣),並非神明使用的金紙,紙錢需要一張一張的燒,在過程中不可以隨意撥動,避免好兄弟收到的紙錢毀損,燒完紙錢後,再將酒在灰燼周圍淋一圈。

習俗上稱人有三把火,是保護一個人的精神、元氣,其中兩把火便在雙肩,因此在鬼月若聽見有人背後呼喊你的全名,或是被輕拍肩膀,千萬不要輕易回頭,否則火滅了就被好兄弟帶走了。 說法是因為風鈴的鈴鐺聲跟招魂的搖鈴聲有點像,容易招到其他眾生,同時避免掛在床頭,因為人在睡覺時,意識較不清醒,或是剛睡醒、快睡著之際,容易因為聽到聲響而被驚嚇到。 Stephen F. Teiser(太史文)著,侯東旭譯:《幽靈的節日——中國中世紀的信仰與生活》(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釋氏六帖》也記載有:梁武帝每逢七月十五日,即以盆施諸寺。 自此以後,蔚成風氣,歷代帝王臣民多遵佛制,興盂蘭盆會,以報答父母、祖先恩德。 在城市七月十三日至十六日,在農村八月十三日至十六日進行。

“清明人找鬼,中元鬼找人”,相傳這一天晚上,地府閻王就會開啟地獄之門,放眾鬼魂回家,與在世的家人團聚,待到天將曉、公雞叫時再全部召回。 所以,這天晚上人們都不出門,怕撞著邪靈,遭遇不好的事。 二、「中元節」的由來 「中元節」源自於道教對天官「堯」、地官「舜」、水官「禹」的三官大帝信仰,其中地官「舜」的生日就是「中元節」。 但「中元節」在兩漢以前並無明確的節日概念,而是在佛教傳入後,道教受佛教影響,將「中元節」也賦予了地官大帝生日的說法。 以上就是流傳在台灣民間七月「鬼月」習俗的由來與禁忌,你的家鄉是否也有類似的習俗,或是完全不一樣的習俗呢?

天黑時,各家各戶還要在大路邊點燃一個紙燈籠或在河裡燃放一盞河燈,為逝去的親人指引回家的路。 ▲無論是普渡還是春節、端午祭祀,許多間廟宇都繪放置「紙錢燃燒專用袋」,民眾將祭拜後的紙錢投入集中燃燒,降低空氣汙染。 由上可知,黃曆七月不是可怕恐怖的日子,多數人不清楚它的由來,人云亦云,以訛傳訛,久而久之,就這麽順理成章的成為充滿謎樣色彩並充斥各種禁忌的月份。 當然有些人還是會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避免招惹麻煩。 中國傳統文獻對於黃曆七月又稱「巧月」或「瓜月」,並無所謂的「鬼月」說法,日治前期的臺灣舊慣調查中,將黃曆七月稱為「鬼月」,也並不普遍。 因此由歷史證據可知「鬼月」其實是現代產物,這幾十年來才興起的。

2020中元節日期: 中元節是一個漢族傳統節日,放河燈,道教與佛教仍然持續這種文化傳統, 2020 – 二月 11,像是祭拜的規矩,它的產生可追溯到上古時代

民間相傳農曆7月1日為鬼門開,基於我們文化中救濟、分享的觀念,我們利用祭祀、供品和法會,超渡這些好兄弟。 希望藉由普渡讓這些肚子餓的孤魂野鬼,可以在這個月飽餐一頓,維持陰陽兩界的和平相處並祈求平安。 越南盂蘭盆節除了祭祖、普渡之外,還有感謝母親、對母親表達孝心的意義,這是人們仿效目連救母故事中目犍連對母親盡孝的精神,因此這天也是越南傳統的母親節。

南北朝梁武帝時代,始興盂蘭盆法會,以報答父母祖先恩德。 盂蘭盆法會是根據《盂蘭盆經》,於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舉行,以佛法供養三寶的功德,迴向現生父母身體健康。 日本在明治維新後,一些地區自農曆七月十五直接改為公曆7月15日,另一些則改為格里曆8月15日,以較接近農曆原來的日子。

其中,起源於1855年的鷄籠中元祭,是台灣歷史最悠久的民俗祭典之一,也是第一個被指定為「重要民俗」類國家文化資產的節慶。 某些地區通過一定儀式,夜晚接祖先靈魂回家,稱為迎祖靈。 送回時稱為送祖靈,華人、朝鮮族、越南人和琉球人會燒紙錢衣物,稱燒「包衣」,或佛門或道教的超度法事。 在中國湘、贛的一些地區和日本本土,盂蘭盆節是比清明節或重陽節更重要的祭祖日。 特殊的日子在七月初一(開鬼門)、七月十五(地官大帝誕、普度)、七月廿九或七月三十(地藏王菩薩誕、關鬼門),其他七月的神誕是獨立的,並不結合在普度的祭祀活動。 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智矣。」其中的「敬」便是尊敬之意,所以在祭拜鬼神的過程中不可嬉笑吵鬧,要謹言慎行,而這裡的「遠」並非遠離的意思,其實是指慎終追遠之意,意思是祭祀遠代的祖先,故中元節在古代又稱為孝親節。

送回时,烧纸钱衣物,称烧“包衣”,或佛门或道教的超度法事。 在江西、湖南的一些地区,中元节是比清明或重阳节更重要的祭祖日。 佛教盂兰盆节起源于”目莲救母”的故事,出自《大藏经》(由印度传入的佛理)。 目莲救母的故事: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莲尊者,惦念过世的母亲,他用神通看到其母因在世时的贪念业报,死後堕落在的恶鬼道,过著吃不饱的生活。

燒給鬼魂的紙錢裡包含「經衣」,上面繪有衣物、生活用品,是燒給鬼魂使用的,因此在燒化時建議一張張燒,不可以撥動,避免鬼魂收到的錢或物品毀損。 普渡完後,建議馬上收拾供品、供桌,不要將用品在外擺放太久,以免鬼魂逗留。 导读:中元节是我国重要的祭祀节日,也是我国鬼节之一,是鬼节中最声名远播的那个。 中元节除了习俗要进行,更要注意避免触犯中元节的禁忌,因为这天是鬼魂出没最多的时候。 日期:中元節是指農曆十五日,今年2020年的中元節國曆日期則是落在8月19日 (三),若能在當天祭拜當然最好,但平日大多人需要上班、上課,因此提前或延後到附近的週末也都沒關係。 比較特別的是在插香完畢之後,可以先把繪有衣物等生活用品的紙錢「經衣」燒化,代表讓鬼魂先行沐浴後再上桌享用食物。

2020中元節日期

等待香燒過半,再將其他的金銀紙一起燒化,結束祭祀過程。 大家應該會發現,好像不同單位在農曆七月普渡的時間都不一樣,到底普渡的日期是哪天好呢? 一般來說,大部分人會選在中元節農曆7/15當天祭拜(2021年為國曆8/22)。 倘若您熟悉中國大陸是如何迎接農曆新年,您應該也知道北方舞龍,而南方舞獅。 這是因爲初期來到台灣的中國大陸人民來自各省各市,因此各省各市的傳統習俗也引到了台灣。 也由於農曆新年在台灣是最爲熱鬧的慶典之一,所有慶祝活動都是以家庭以及親朋好友一起歡度為導向。

目犍莲於是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送给他的母亲,但其母不改贪念,见到食物到来,深怕其他恶鬼抢食,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无法下咽。 目犍莲虽有神通,身为人子,却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请教佛陀如何是好。 那些跑回家乡的鬼纷纷向家人索要钱财以便回去用来生活和打通关节希望早日托生。 摘要節期與古老文化中的陰陽消長循環之理有關,在《易經》中,“七”是一個變化的數字,是復生之數。 七月乃吉祥月、孝親月,七月半是民間初秋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

七月十五日,叫中元,正值地官校籍赦罪之時,這一天,他要拿出厚厚的花名冊,根據神仙、凡人、動物們的表現,勾勾畫畫,赦罪免刑。 民間在中元節這一天搞一些祭祀活動,拯救那些孤魂野鬼,應當與地官的赦罪有關。 中國歷史上的節日很多,其中有五個節日都是在農曆十五這天,其時正當月圓,所以這五個節日又統稱為月亮節。 正月十五,即元宵節,是一年中的第一個月亮節,所以叫上元節;中元節是七月十五,取月亮圓於一年當中之意,所以叫中元節;下元節是十月十五,是一年中的最後一個月亮節,所以叫下元節。 元與圓同義,上、中、下元節都有借月圓之時,取團圓之意。

2020中元節日期

因此在準備普渡用品前,供桌一定要擺放在門外,朝戶外普渡祭拜,不可在家中或陽台祭祀,避免鬼魂進到家中。 中元節禁忌:1、床頭掛風鈴,風鈴容易招來鬼魂,而睡覺的時候是最容易被”入侵的時刻。 在古時代,七月半是民間的祭祖節,是追懷先人的一個節日,並沒有諸多禁忌,這些所謂禁忌是在節日發展演變中後世附會的。 中元節禁忌:1、床頭掛風鈴,風鈴容易招來鬼魂,而睡覺的時候是最容易被」入侵的時刻。 2020年農曆七月鬼門開的時間為國曆8月19日,拜拜時間建議在下午14點之後、17點之前,祭祀的對象有陰間的鬼魂以及地基主。

七月十五這一天日子比較複雜,同時是是民間的鬼節、道教的中元節,佛教的盂蘭盆節,可說是僧道俗三流合一。 朝鮮半島的中元節又稱「百中節」、「百種節」、「亡魂節」等,是朝鮮的一個傳統節日,來自中國道教的中元節與佛教盂蘭盆節,然後發展出朝鮮族特色。 相對於中國、日本的中元節較著重於祭祖及普渡,朝鮮的中元節則保留較多秋季農夫慶豐收的原意,祭祖、祀亡魂等儀式則其次。 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的華人地區中,中元節除了上述的祭祖普渡等傳統習俗之外,還有一項特別的表演活動以娛樂鬼魂,當地福建人(閩南人)稱之為「七月歌臺」或簡稱「歌臺」。 這些歌臺一般上是在空地上搭建臨時舞臺,加上音響設備以及燈光等裝飾,並在臺下觀眾席擺放一排排的椅子,而第一排的椅子通常是空置預留給「好兄弟」(鬼魂)的。

歌臺表演通常安排於夜晚時分,臺上表演包括詼諧短劇、魔術、勁歌熱舞等,而且整個農曆七月都有表演。 中元節,農曆七月十五日(有些地方是七月十四),又稱七月半、中元普渡、鬼節,也是佛教的盂蘭節,是祭祀孤魂野鬼的大節日。 有人說普渡需要分別祭拜神明或祖先、也有人簡化祭祀流程,採用「一案式」同時祭拜地基主或普渡公,無論何種說法,中元普渡最重要的核心還是要祭拜陰間來的好兄弟。

  • ▲在實際祭祀之外,台北市、新北市政府皆有提供「網路普渡」網站,民眾在線上完成普渡之後,填寫資料,就會送給合作的普渡法會替參與民眾加持祈福。
  • 搶孤是先搭設十幾公尺高的「孤棚」,上層再搭「孤棧」,並在上頭擺放供品以及旗幟,而棚柱上塗滿牛油,整隊八人中六人為先發,以底座人撐起其他三位隊員及攻擊手完成任務。
  • 這天人們會茹素,各佛寺也會舉行普渡儀式祭祀孤魂野鬼,佛教徒會到寺院聽僧人講法,父母健在者會在胸前別上紅花,父母已去世者則別上白花。
  • 七月十五日稱為「中元」,是地官生日,用以赦免亡魂的罪。
  • 基於人飢己飢、人溺己溺、惠及眾鬼的思想,人們紛紛在七月,舉行設食祭祀、誦經作法等「普渡」、「施孤」佈施活動,以普遍超渡孤魂野鬼,防止祂們為禍人間,又或祈求鬼魂幫助去除疫病和保佑家宅平安。
  • 但也提醒民眾以尊敬的態度祭祀即可,保持平常心,不須太過迷信。
  • 此條目介紹的是儒、道、民間信仰、巫覡宗教和大乘佛教融合後的節日。
  • 在臺灣,中元是相當重要的民俗節日,無論政府機關、公司行號、社區住宅、神壇廟宇,都會在舊曆的七月初一到七月卅日之間,擇日舉辦祭祀活動,以慰在人世間遊玩的眾家好兄弟(臺灣閩南人對遊蕩鬼魂的尊稱),並祈求全年的平安順利。

中元普渡過程中切記不可嬉鬧,必須要以莊重的態度祭祀,以免冒犯到好兄弟。 在禁忌方面,普渡時不可以說自己的名字、不可以打開大門、不可以稱呼好兄弟為「鬼」、也不可以燃放鞭炮,以免嚇到鬼魂。 另外,如果有撒糖果或錢幣的舉動,切記不可以在空中接住,這代表和鬼魂爭搶,建議等到物品落地後再拿。 水果供品需以奇數為主,以三、五、七為佳,且須注意水果不可切開。 在水果供品的種類上,避免選擇多籽的水果如芭樂、番茄等,因為籽無法消化,被視為「不潔」,還有香蕉、李子、梨子不可一同祭拜,因為有台語「招你來」諧音。 如果不知道該祭拜哪種水果,可以選擇蘋果和橘子,取其諧音平安吉利。

全程莊重,不可嬉鬧:在祭拜時,不可以在中元普渡場所嬉戲、或是鞭炮,也不可以在燒金紙時讓為滿足歲的小孩靠近。 供品祭品都是有特殊用意的,用來祭祀好兄弟及列祖列宗,偷吃落不顯鑫在祭祀前就先吃,都是相當不尊重的,容易惹怒好兄弟,招來不幸。 跟風鈴有些異曲同工之妙,在晚上吹口哨或笛子,聲音容易讓好兄弟以為有人在呼喚他;另外也不要在晚上敲敲打打,若是在夜晚敲碗,也會吸引老兄弟聚集。 若是真的需要焚燒紙錢,可以購買小份量的紙錢,利用各縣市的「紙錢集中收運」的服務集中焚燒,在焚燒錢也會請法師(道長)舉行淨爐儀式,不會讓民眾的誠意,因為送到焚化爐燃燒而受到影響。

也有送中元禮物的習慣,民俗上也會眾人聚集,跳一種名曰「盆踊」的舞蹈,專注於手部動作。 農民在這天會祭祀田神,稱為齋田頭,除了是漢代以來的習俗,也常與秋分前後的秋社合併。 農民用粉團、雞、黍、瓜、菜等在田間十字路口拜祭田神,祝願豐收。 西曆亦稱陽曆,因此農曆常習慣上稱為陰曆,然而農曆其實為陰陽合曆。 農曆是陰陽曆:「陽」是地球環繞太陽公轉,以冬至迴歸年為基準確定歲實,配合季節陽光分一歲為二十四節氣;「陰」根據月球運行定朔望月。 通常普渡拜拜會有兩種模式,一種是參加廟裡的「廟普」,另一種是和社區鄰居合拜。

  • 一般還有傳統習俗也不會拜罐頭,因有好兄弟無法開啟,會用嘴咬得鮮血直流的說法。
  • 有許多營隊、學生團體喜歡「夜教活動」,只為訓練團體合作、膽量,不過到了鬼月恐怕真成了試膽大會,因為相較於白天,晚上遇見「好兄弟」的機率可是大大的增加;夜晚也盡量不要靠近水邊,以免被水鬼找去游泳。
  • 通常普渡拜拜會有兩種模式,一種是參加廟裡的「廟普」,另一種是和社區鄰居合拜。
  • 盛傳陰氣最旺的時間點是晚上十一點至凌晨一點之間,剛好末班車都接近午夜時分,若在這時搭車返家,恐怕會和好兄弟一起坐車,甚至一起回家。

由香港SEO公司 featured.com.hk 提供SEO服務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