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法師詳解

中野美代子,1933年3月4日出生,北海道大學文學部畢業。 歷任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教授、講師,北海道大學副教授等。 現任北海道大學語言文化部教授,著有《埋沒於沙漠中的文學》,《孫悟空的誕生》,《西遊記的秘密》,《中國的妖怪》等。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玄奘在成都(据传在成都大慈寺)受具足戒,學律五篇七聚。 但他感到多年來在各地所聞異説不一,特別是當時流行的攝論宗(後併入法相宗)、地論宗兩家有關法相之説多有乖違,因此渴望得到總賅三乘學説的《瑜伽師地論》,以求融會貫通一切,於是決心前往印度求法。 玄奘於隋朝仁壽二年出生,少時因家境困難,跟長捷法師住淨土寺,學習佛經五年。

玄奘,俗名陳禕,洛陽緱氏(今河南偃師)人,唐代著名的三藏法師,後世俗稱唐僧。 為了求法,他於貞觀元年(627年)出發去天竺,貞觀十九年(645年)回到長安,前後歷時十九年,行程五萬里! 他的西行之旅艱苦卓絕,親歷大漠、雪山、冰川、激流、山賊、土匪……也充滿了神奇。 幼年出家,14岁进入闍婆国(今爪哇岛),遇见金刚智,随其进入凉州,受戒于洛阳广福寺,法名“不空”(Amoghavajra)。

三藏法師: 玄奘

但他感到多年来在各地所闻异说不一,特别是当时流行的摄论宗(后并入法相宗)、地论宗两家有关法相之说多有乖违,因此渴望得到总赅三乘学说的《瑜伽师地论》,以求融会贯通一切,于是决心前往印度求法。 隋炀帝大业末年,兵乱饥荒,618年隋朝灭亡。 玄奘跟长捷法师前往唐朝首都长安,后得知当时名僧多在蜀地,因而又同往成都。 在那里听宝暹讲《摄论》、道基讲《杂心》、惠振讲《八犍度论》。

三藏法師

玄奘帶著弟子虔誠地在泉邊朝它禮拜,並在泉邊住了一夜。 不空的弟子很多,在他赴狮子国以前已有弟子含光、惠(工凡言)等人。 诸弟子中,不空认为能尽传五部之法的除早亡二人外,仅馀六人(时称六哲),即金阁寺含光、新罗惠超、青龙寺惠果、崇福寺惠朗、保寿寺元皎和觉超。 其中惠朗年最长,不空殁後,继他的法位,教授後学。 又疏勒人慧琳也是不空弟子,撰有「一切经音义」一百卷,广引内外典籍,详释梵汉名义,对於经论的解诂、正字,乃至外典的考据、辑佚都有很大的贡献。

在迦濕彌羅國王城裡,玄奘起先投宿在城外三十里的護瑟迦羅寺。 唐朝玄奘法師的《大唐西域記》中有大覺寺佛像的記錄,大覺寺因在釋迦牟尼成為正覺的地方建造而出名,圖為石窟庵本尊佛像,與大覺寺的佛像大小一致。 (石窟庵美學研究所提供)半途果然遇到了山賊。 強盜們問:「你難道沒聽說這裡有山賊嗎?」玄奘平靜地回答:「為了膜拜佛影,即使猛獸當前我也不怕,何況你們!」山賊聽了他的話深受感動,還陪同他前往。

天寶十二年(西元七五三年)因西平郡王哥舒翰的奉請,玄宗又降敕將不空追回。 他到長安保壽寺休息月餘後,即又奉詔令往河西。 不空遂到武威,住開元寺從事灌頂譯經。 天寶十三年(754年),又徵安西法月的弟子利言(一稱禮言,有「梵語雜名」一書傳世)來參加譯事。 肅宗至德元年(756)徵召不空入朝,住興善寺開壇灌頂。 後來長安被安祿山的軍隊攻陷,不空仍然秘密派人和肅宗通消息。

643年,玄奘载誉启程回国,并将657部佛经带回中土。 646年,回到长安,受到唐太宗的热情接待。 652年(永徽三年),玄奘在长安城内慈恩寺的西院筑五层塔,即今天的大雁塔,用以贮藏自天竺携来的经像。

三藏法師: 翻譯

少时因家境困难,跟隨长捷法师住净土寺。 十一岁(613年)就熟讀《妙法蓮華經》、《维摩詰經》。 十三岁遇(615年)洛阳度僧,玄奘向被派來考查的大理卿鄭善果表示自己出家的目的是「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而被破格入选。

他十一岁(613年)就熟读《妙法莲华经》、《维摩诘经》。 十三岁时(615年)洛阳度僧,被破格入选。 其后听景法师讲《涅盘》,从严法师学《摄论》,升座复述,分析详尽,博得大众的钦敬。 武德七年(624年)離開成都,沿江東下參學。 講《攝論》、《雜心》,淮海一帶的名僧聞風來聽。

建中二年(西元七八一年),唐德宗敕准不空弟子慧朗在大兴善寺为不空立碑。 由其所口述、弟子辯機撰文的《大唐西域記》為研究古代印度歷史的重要文獻。 金剛界類金剛界法是不空早歲從金剛智研學的重心,也是他後來發展所學的基礎。

玄奘本身最感興趣的是“唯識”部分。 這些佛經後來從中國傳往朝鮮半島、越南和日本。 隋煬帝大業末年,兵亂饑荒,618年隋朝滅亡。 玄奘跟長捷法師前往唐朝首都長安,後得知當時名僧多在蜀地,因而又同往成都。 在那裏聽寶暹講《攝論》、道基講《雜心》、惠振講《八犍度論》。

玄奘於麟德元年二月五日(664年2月5日)辭世,最初葬於白鹿原雲經寺;669年,改葬於少陵原(又稱鳳棲原),建有舍利塔,並在此興建興教寺。 離開高昌後,奘師繼續沿着西域諸國越過帕米爾高原,在異常險惡困苦的條件下,以堅韌不拔的英雄氣概,克服重重艱難險阻,終於到達天竺。

三藏法師

回顧以往改編自西遊記的日劇,飾演三藏法師的大多是女演員,其實一切都要歸功於1978年夏目雅子飾演的三藏實在太清新,因此成為經典。 7月17日(農曆六月十五日)恭逢唐密祖師不空三藏紀念日,歷史上他於農歷的這一天入寂。 不空譯述一百一十部共一百四十三卷(依「貞元錄」)的顯密經軌中,有他和當時天文家楊景風共譯的「文殊師利菩薩及諸仙所説吉凶時日善惡宿曜經」二卷,為後代密宗所常用,其中具見印度當時的一般天文星曆的知識。 此外還有「金剛頂經義訣」一種(殘),據説是他赴印以前的著述,也為後世密教所誦習,他還遺有奏表若干篇,由圓照集為「表制集」六卷(兼收不空弟子表文)。 從這些遺表中可以看出他對中國文學的修養也達到很高的水平。

黑色頭髮,戴眼鏡,肩上披着天地開元經文法衣是其主要形象。 土匪們聞言紛紛跪倒在地,連聲懺悔。 玄奘驚醒過來問:「時候到了,是嗎?」土匪又驚又怕,連忙說:「不!不!我們絕不殺您,請您原諒我們吧!」玄奘接受了土匪們的懺悔,還勸他們放棄作惡,免受惡報。 土匪們把兵器丟入河中,把劫來的財寶歸還給原主,然後接受玄奘的五戒,決心棄惡從善。 玄奘一行前往阿耶穆佉國,不料船在恆河行了一百多里時,遇到了土匪。 劫匪都是突伽神的信徒,不僅劫走了他們的財物,還要殺玄奘血祭他們的女神。

三藏法師: 西遊記の三蔵法師

當時玄奘講論,任人問難,但無一人能予詰難。 一時名震五印,並被大乘尊為“大乘天”,被小乘尊為“解脱天”。 戒日王又堅請玄奘參加5年一度、歷時75天的無遮大會。

為東漢名臣陳寔(104年—187年)的後代,曾祖陳欽曾任東魏上黨(今山西長治)太守,祖父陳康為北齊國子博士,父親陳惠在隋初曾任江陵縣令,大業末年辭官隱居,此後潛心儒學修養。 他有三個哥哥,二哥陳素,早年於洛陽淨土寺出家,以講經説法聞名於世,號長捷法師。 【愛好】玩遊戲一樣的消除麻煩,告誡他人要抓好自己的重要東西,卻毫不在意把它們奪走,享受他們掙扎的結果,不僅是對三藏一行,把任何人都當成是傻瓜一樣的玩弄。 下象棋(他常和另一個科學家一起下)。

  • 戒日王决定以玄奘为论主,在曲女城召开佛学辩论大会,在五印18个国王、3000个大小乘佛教学者和外道2000人参加。
  • 玄奘信心大增,繼續不停膜拜,並在心中發誓,不見佛影絕不離開。
  • 他的西行之旅艱苦卓絕,親歷大漠、雪山、冰川、激流、山賊、土匪……也充滿了神奇。
  • (梵語tripitakacarya)。
  • 貞觀二十年正月,玄奘譯出無著《顯揚聖教論》20卷;並口述由辯機筆受完成《大唐西域記》。
  • 玄奘按照引路人的說法往裡走,然後向正東方拜了一百多次,卻什麼也沒看見。
  • 永徽三年(652),奏请建塔以安置经像,经高示敕许,乃于大慈恩寺西院营建雁塔。
  • 后经屈支(今新疆库车)、凌山(耶木素尔岭)、素叶城、迦毕试国、赤建国(今苏联塔什干)、飒秣建国(今撒马尔罕城之东)、葱岭、铁门。

六十高齡的大德智琰也對他執禮甚恭。 講畢以後,繼往趙州從道深學《成實論》,又到揚州聽惠休講《雜心》、《攝論》。 貞觀元年(627年),玄奘重遊長安學習外國語文和佛學。 先後從道嶽、法常、僧辯、玄會諸師鑽研《俱舍》、《攝論》、《涅盤》,他很快就窮盡各家學説,其才能倍受稱讚,聲譽滿京師。 玄奘祖籍河南洛州緱氏縣,家族本是儒學世家。

三藏法師

又称三藏比丘、三藏圣师,或略称三藏。 在中国,对来自印度、西域的佛典进行汉译的僧侣,常尊为译经三藏或三藏法师。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三藏法师为玄奘法师,但常被误会这是玄奘专有的称号,实际上除了玄奘之外,著名的三藏法师尚有鸠摩罗什法师、实叉难陀法师、求那跋陀法师、大广智不空法师、菩提灯法师、安世高法师等等。

又佛教的顯密經典以及歷代中印傳説,都認為中國漢地是文殊菩薩應化之域,不空因此重譯「文殊師利佛剎功德莊嚴經」二卷,以加強這一信仰。 這幾部經論的譯出,對於當時佛教中流行的幾個重要句義(範疇),像緣生、正法正理、如來藏、法身等都提供了經典性的根據和解釋。 三藏法师最著名的就是唐僧,也即玄奘,幼年因家贫出家,父母早丧。 13岁出家,之后遍访佛教名师,先后从慧休、道深、道岳、法常、僧辩、玄会等学《摄大乘论》、《杂阿毗昙心论》、《成实论》、《俱舍论》以及《大般涅盘经》等经论,造诣日深。 因感各派学说纷歧,难得定论,便决心至天竺学习佛教。

三藏法師

這句話在儒家學派中最為有名的《弟子規》有明確的規定:人問誰,對以名,吾與我,不分明。 您看看道德高深的三藏法師是多麼的謙遜,他每每都能做到人問誰對以名。 我們現在打電話、拜訪新客戶的時候有多少人做不到。 很多人打電話的時候,和對方撥通電話以後就直接說話了:喂! 我有……事,說了5分鐘對方不知道你是誰。

三藏法師是拒絕吃人參果,認為那就是小孩,即便是水果但也是人形,不可以去吃的。 三個徒弟卻不然,吃不著就去偷,不管是不是人形,反正是吃了人生果可以長生不老。 其實他們每個人本身就是仙人,早就已經是長生不老了,但還是要嘗一嘗天地之間的稀缺之物,看看地仙鎮元子大仙種植的仙果到底是什麼味道。 佛教中的一種敬稱,指對經、律、論都相當通達的法師。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三藏法師為唐朝的玄奘法師。

三藏法師

他們明白:此刻的相逢是久遠年代就安排好了的,他們都是身負神聖使命的人。 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金刚顶瑜伽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论》:“初行愿者。 关于玄奘法师是否迁葬紫阁寺、可政和尚发现玄奘顶骨之事尚存争议(意即日本人在南京发现的玄奘顶骨的真伪尚存争议)。

圆照并称赞他「冠绝古今,首出僧伦」。 所谓杂密,一般是指金刚界和胎藏界两部法以外的密部经轨,但这是在金、胎两部法特别受到推崇以后所立的名称,不空时代还没有确定这一说法。 对於杂密法门,不空不但非常重视,而且为提高它们的位置作了很大的努力。

不空在「三十七尊出生义」中,以为从释迦(能仁)的普贤金刚性海中流出三十七尊,而以顶轮法为「胜绝唯一法」,可见他对於这一系法的推崇。 另外,可以归入本类法的文殊咒藏各法,不空也广事翻译,如焰 德迦法、金翅鸟法、摩利支法等。 关于不空的思想和学说,可以注意的是,他自幼来华能够通晓中国的语文和文化,这个优越条件是历代来华的译师所少有的。 当时佛教中各宗竞立,密法渐行,有一种要求抉择统一的趋势。 不空长期住在中国,对于这种情况有很深的认识,所以从他的译述中可以看出他正是以毕生的精力从事这种努力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曲女城大會後,玄奘啟程東歸,帶回657部佛經。 贞观十九年(645年)正月回到长安時受到唐太宗的热烈欢迎。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玄奘曾祖陳欽曾任东魏上党(今山西长治)太守,祖父陈康为北齐國子監博士官,父亲陈惠在隋初曾任江陵县令,大业末年辞官隐居。 三位兄長中,二哥陳素,早年於洛阳净土寺出家,號长捷法师。

香港SEO服務由 https://featured.com.hk/ 提供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