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坑村公所2024懶人包!(持續更新)

原先由英軍在1885年建的「鯉魚門炮台」今已改建為「香港海防博物館」);這說明以「鯉魚門」這專名為首的設施卻是座落在港島那邊岸。 但當今一般人說「鯉魚門」,這泛指九龍這邊岸的「鯉魚門村」。 經歷百年,「茜草灣」地貌全改,「茜草灣」部份地方甚至給賦與新名「晒草灣」。

鯉魚門的「官批石堂」續一被「封山」,而各石礦場在1904年左右才得發新牌繼續經營。 在此期間,有些村民從事建築、造蓆、製粉、釀酒、曬咸魚等工作;也有村民從事非法釀酒、販買鴉片、開設煙格和賭檔等。 九龍坑村公所 1934年,英軍聘用很多勞工在村內及魔鬼山建造軍事設施,這帶動了飲食業的發展。 40年代,村中最早的茶居叫「樂華園」及「明昌居」,除提供客家傳統飽點給村民外,還用小艇把飽點外賣給停泊在酒灣一帶的船艇。 1941年,日軍佔嶺鯉魚門,各行業都關了門。

九龍坑村公所: 九龍坑總站

翻查資料,原來在1965年3月6日,一艘往來沙頭角與牛屎湖的街渡在榕樹凹附近翻沉,12人當中,8人獲救,船主及3位居民失踪。 從報導得知,當年每天只有一班街渡,是往來沙頭角的唯一交通工具。 附近亦曾有多次翻船紀錄,居民擔心意外再發生,性命不保,全島8戶約70多人在3月22日一起搬離牛屎湖村,遷往沙頭角。 在海盜橫行,治安不佳的日子,村落之間的結盟變得相當重要。 鄉約除有助發展墟市經濟外,亦設有鄉規約束民眾,並會興辦學校教育村內子弟。 1898年後,因沙頭角分屬中英兩方 (南部八約的土地租與英國,北面兩約位於中國境內),自此兩地村民往來不便,東和墟便繁榮不再。

1945年村民回村復業;三數年後,適逢內戰,大量移民擁至,村中人口劇增,各行各業興盛。 村內有茶樓、雜貨店、藥店、街市、洗衣場;亦有小工場生產五金產品、乾電池等。 1947年,「亞細亞火油公司」獲政府批出近茶果嶺與茜草灣之間大幅土地,把港島銅鑼灣庫區搬遷到此。 平地興建新油庫時,地盤顧用三四百名勞工包括茶果嶺及茜草灣村民。 與此同時,石山旁發現有高質素的瓷土,採土工廠亦顧用半百村民勞工。

九龍坑村公所: 元朗區西北部

主管地方大小事務及獲清廷授權向官批石堂徵收稅務。 四山頭人雖不是官員,但享有特殊地位,可穿戴清官服飾,有儀仗隨員高舉「肅靜迴避」牌匾及鳴鑼喝道開路。 九龍城寨負責徵收「官批石堂」的稅務官員履新時也先拜會「四山頭人」再行事。 據父老相傳,清末「四山頭人」中,茶果嶺是「羅寬」,牛頭角是「胡亞譚」,茜草灣是「盧亞奎」,鯉魚門是「葉華勝」(又名「葉華」)及後來繼任的是「劉發」。 十九世紀末,新界成為英殖民地,而官批石堂亦因期滿已被「封山」,自此「四山頭人」制度不再存在。 衙前圍正門面向東方,後方西南角位置約一百碼外(即今東頭村商場),乃係舊吳氏宗祠地址。

九龍坑村公所

村民前往牛頭角可沿海邊山路行數十分鐘,很多村民駕駛單車或由單車改裝而成的「孖車」(車前是駕駛座位,後是乘客座位)穿梭鄰近有小路貫通之地區。 此外,往香港島筲箕灣或九龍灣水道沿岸村落則要坐手搖的橫水渡或「三順利電船公司」的「電扒」(即電船)。 範圍約為彩虹道新蒲崗工廠區東北面至龍蟠苑、鳳德邨一帶。 今鳳德邨的雙棷樹標誌,來源於東九龍居民委員會會長陳金華結婚時在家門種下的一對棷子樹。 1941年冬日軍攻佔香港後,沿今彩虹道興建石水渠,一來擴大啟德機場的面積,二來使機場免受洪水的侵襲。

九龍坑村公所: 九龍坑村公所

1953年政府把茜草灣東北海岸一帶大規模填海,發展成為後來的「觀塘工業區」;又在鄰近開山闢地,興建公共屋邨及私人住宅。 九龍坑村公所 1959年,村之東南海岸油塘灣之船廠、木廠、倉庫、製冰廠等,給村民提供大量工作崗位。 60年代至70年代,很多國內新移民在區內定居,此時村中人口最盛。 到了80至90年代,香港貨運業興盛;政府在海傍設「貨物裝卸區」給「躉船」上落貨物及貨櫃車運作,帶起了一個新經濟活動。 位於九龍半島最東面的牛頭角,茜草灣,茶果嶺和鯉魚門,居民以客家為主,打石為業。

九龍坑村公所

(潘曉彤攝)【明報專訊】大埔九龍坑被綿延的山巒環抱,或因而得名。 九龍坑村公所 1985年,政府興建新界環迴公路,將圍頭村以北的大埔公路 - 大窩段改建成一條三線快速公路(現粉嶺公路),同時興建大窩西支路與「大窩東支路」連接沿路鄉村。 塘坑係香港一村,喺新界粉嶺以南,近九廣鐵路,英文寫做Tong Hang。

九龍坑村公所: 活動花絮

新界東北地區的發展跟19世紀初設立的東和墟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在東和墟成立之前,住在沙頭角海附近村落的居民均須長途跋涉,遠赴深圳趁墟,極為不便。 沙頭角地區主要是新遷入的客籍人士,自東和墟成立後,村民紛紛建舖開業,並定農曆一、四、七日為墟期。 他們為了加強競爭和防衛能力,鄰近百多條村落迅即組成以沙頭角為中心的十約。

九龍坑村公所

1947年「亞細亞火油公司」在茜草灣及茶果嶺之間填海擴地建庫區,政府與兩村村民經商討後達成共識,在遷拆茜草灣「天后宮」前,在茶果嶺先建新廟。 九龍坑村公所 1948年,新「天后宮」落成,兩村居民隆重慶祝,見證「媽娘」喬遷。 當日早上,村民鳴鑼打鼓,燃放爆竹,舞醒獅、麒麟。

九龍坑村公所: 沙田區西部

至今三山國王廟仍每年農歷二月廿三日至二月廿六晚,進行三日四夜神功戲慶賀三山國王廟寶誕。 至於牛池灣鄉公所,則成立於50年代,因大量新移民流入香港,治安惡劣,為保家園,鄉民組織義務巡更,建臨時「更寮」(即鄉公所前身),亦曾捕獲持假槍劫匪,鄉公所代表曾獲警務處頒獎。 衙前圍南側原設有菜欄,是鄰近村落以至西貢一帶鄉村的蔬菜集散地,每天清晨人頭湧湧,算盤聲、報秤報價聲響個不停。 九龍坑村公所 【專案組報道】「浩然廬」對大部分港人來說,是一個十分陌生名字。

南坑村,相信是由於村旁一條沿自九龍坑山的山坑而命名,南坑村鄰近大埔舊墟,而大埔舊墟由大埔頭鄧氏建立,是明朝年代由粉嶺龍躍頭鄧氏的一派分支。 泰坑文氏未建太和市之前,大埔舊墟有不少船隻在此停泊,遠至瀝源等一帶的村民亦乘街渡到舊墟買賣,其後建立天后廟,是大埔頭鄧氏最大財勢的時期。 根據1899年的 《香港殖民地展拓界址》報告資料,三椏居民人數為150人。 於1955年非正式人口普查資料中,三椏村民有185人。

九龍坑村公所: 活動訊息

然後靠着港鐵路軌行,需兜路橫過馬路,再沿着大埔公路大窩段行一少段路。 見到行人隧道口就穿過去,在出口處的正中央,有路牌指示往九龍坑山的方向。 右轉便是大埔頭,也是衛奕信徑8段,然後繼續跟指示牌行,好快便行到山徑入口,入口是一條長樓梯,旁邊有村屋。 英政府改派金文泰接任,金督按兵不動,靜待國民政府,由依循孫中山聯俄容共政策,逆轉為清黨。 果然,在1926年10月,國民政府解除香港封鎖,罷工結束。

十九世紀時,這四條客家村落組成村盟,合稱為「四山」,在茜草灣天后宮偏殿設有「四山公所」。 村盟的主流經濟是採石,村內有很多「石堂」(客語,即採石公司),石材供本土及廣東沿岸村落作建築用途。 駐紮在九龍寨城的官員,奏准清廷冊封每山一人當代表,正名為「四山頭人」。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