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2024介紹!專家建議咁做…

在過去30年著作超過10部,主要討論香港的福利政策,亦經常在報刊發表文章評論時事。 最近出版了《社會政策的觀念和制度》及《香港真實的貧窮面貌》。 八十年代起參與多項公職,涉及福利、青年、人口、醫療和房屋等措施的規劃,包括強積金計劃諮詢委員會主席、扶貧委員會成員、平機會成員、社會福利諮詢委員會成員及關愛基金督導委員會成員等。 2013年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休教授周永新與港大團隊提出全民老年金方案,認為只要政府成立500億起動基金,便可為年老長者提供每月固定金額的養老金,惟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曾表明「政府不會推行全民退保」。 今日羅致光出席電台節目,被問到政府為何拒絕「全民退保」,但願意動用四、五千億填海,羅致光認為,「明日大嶼」屬長遠投資,所花不能和全民退保相比;因為全民退保一旦開始,其經常帳目已經有赤字,而且赤字將會逐年累積增加。 被問到會否掌握更多數據以釋除公眾疑慮,羅認為多重諮詢討論才推出,「呢啲叫做議而不決」,所以要掌握分寸。

回顧強積金實行10年後的投資表現,成效並不顯著,單在2008財政年度錄得負25.9%的增長已引人詬病,同時香港人口老化漸趨明顯,政府統計,在2010年底,65歲以上的人口增至325400人,較10年前增加了近四分之一。 在2010年,全港貧困長者達28萬人,佔整體老齡人口32.5%。 有團體關注有關問題,並提出眾多方案,但政府反應並不急切,在2011年的《施政報告》中表示,以資源再分配的方法去處理退休保障的問題。 起初部份中產和專業人士不接受全民退休事實上,現時綜援受助人中超過六成已經是長者及殘疾人士,而且有部份更因審查過嚴而不得申領。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福利社會養懶人? 善用公帑 利民紓困

「但需不需要做到這個?還是用一種勸喻的方式?我經常記起司徒華生前提過,他有拿生果金,從第一日開始就寫了將那些錢存到支聯會的戶口。我認識很多有錢人均不太需要生果金的幾千元,他們直接寫了慈善機構,如救世軍、宣明會等,會是這樣的。」教授說來一臉神傷。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如此複雜的政策討論,達到這種成果,是出於聯席多年來切實努力,非朝夕之功可達。 即便反對學者或聯席的方案,也實在應尊重聯席多年來整個討論過程。 現在僱主就強積金計劃為其僱員作出供款,若再要求僱主就建議的全民退休保障計劃作出額外承擔,對整體營商環境造成不利影響。

2012年10月,政府正式公布「長者生活津貼」建議細節,符合入息及資產限制人士,每月可獲2,200元津貼,有40萬長者受惠;計劃涉每年約62億元開支,若不設資產審查,每年開支最高可達136億元。 2012年12月7日,立法會財務委員會通過有關長者生活津貼的撥款申請,2012年12月生效,年滿65歲的合資格長者將可領取每月2,285元的津貼,金額是現時1,180元的生果金兩倍。 第一批29萬名以往曾申報其經濟狀況的合資格長者,最快可於2013年4月一次過獲發五個月的津貼。 有數位議員提及坊間的「學者方案」到二○六四年仍有約一千多億元的盈餘,而退休保障公眾諮詢活動期間收到的18 000多份意見書絶大部分都支持「全民退保」,因此政府應採納學者方案等「全民式」退休保障計劃,這是大家剛才所表達的意見。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全民退休保障计划

他亦批評政府為不推行全民退保,說成有需要人士可獲分更多、餘額撥到教育福利等誤導市民,因計算後最終領取金額反而減少三百元。 學者方案堅持全民性,他解釋,從過去生果金經驗得知,有15%無經濟需要的長者不領取津貼;而長者生活津貼的資產審查問題,令很多人寧願不申請,未來退休人士若擁有強積金,更難達到政府的資產審查。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簡稱「全民退保」,是一個在坊間討論多年的「養老金」制度,用以解決香港的長者貧窮問題。 本港人口老化情況日趨嚴重,長者人口比率在二十年間會大幅上升約十五個百份點,平均每年增加約六萬名長者。 2 但本港綜援制度嚴格、強積金成效不顯,以致未能照顧到大部份退休人士和長者的需要。 因此,社會上一直都在討論有關「全民退保」的事宜,希望可以找到一個真正幫到貧窮長者而又令其他社會各界滿意的方案。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政府必須認真、慎重地考慮,給予全港65歲及以上香港永久性居民一種定期發放、不設審查的退休金,以確保踏入暮年的退休長者即使面對命運的刁難,亦能靠着社會提供的基礎保障,有尊嚴地安享晚年。 2017年10月10日,爭取全民退休保障聯席於上午11時舉行民間聯合記者招待會宣布展開24小時持續抗議行動,指責特首林鄭月娥上任多月一直閉門造車,對民間關心的全民退保、安老養老問題視若無睹,亦未有履行「與民共議」的選舉承諾。 另一方面,聯席發言人怒斥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玩語言偽術,指政府的全民退保並非民間爭取多年的全民、免經濟審查的全民退休保障一支柱,而是集合現有四根支柱成為所謂的全民退保;並即場向羅致光頒發「創新語言偽術成就獎」。 記者會後,聯席連同多個民間團體在政總門外共進「清茶淡飯」,寓意政府不知民間疾苦。 遊行前,天主教教區陳志明副主教帶領眾信徒祈禱及祝願特區政府落實全民退退休保障。 湯家驊議員剛才提到在扶貧工作中,其實應該重點都是培育下一代,為他們提供更多向上流動的機會,從而達致一個防貧的效應。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Tags: 全民退休保障 公共開支 周永新 安全網 政府 林鄭月娥 爭取全民退休保障聯席 社會援助 社會福利 老年金 諮詢 退休保障 養老金 香港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 More…

在其他國家,例如數年前的英國,因為要提升退休年齡而導致很多街頭的暴動,到最後議會要收回有關的討論。 日本──剛才也有議員提過──是主要透過GST(商品及服務稅)來支付它的退休金,在二○一四年增加過一次之後,本來預備第二年增加第二次,但現在似乎二○一八、一九年都可能難以繼續增加。 在台灣實行不久,剛剛上任的政府亦很快就發覺不能持續發展下去,於是現在要作出討論而又產生了很多衝擊的現象。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1978年10月1日,香港政府再将领取高龄津贴年龄下调至70岁。 1988年,高龄津贴分为两级,70岁以上称之为高额高龄津贴,70岁以下为普通高龄津贴。 普通高龄津贴之领取年龄,由1988年的68岁,逐年减至1991年的65岁,并需要入息与资产审查。 香港人口老化的速度愈来愈快,据统计处的推算,在2010年香港65岁及以上的长者人数达92万人,占香港人口13%,到2039年人口老化最高峰时,长者人口会达249万,占人口28%。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全民退保需三思 勿製跨代矛盾

我們正在逐步落實多項措施,在今年一月的《施政報告》提到,透過適切到位的服務,為退休長者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新一屆政府將會繼續與相關持份者保持溝通,而我亦相信在座議員和各持份者都會與我們攜手並肩,一同以理性務實態度應對高齡化社會,努力讓長者退休後的生活得到更佳保障。 安老事務委員會剛於今年六月完成《安老服務計劃方案》(《計劃方案》),並向政府提交報告,就安老服務的長遠發展作出規劃。 政府原則上認同《計劃方案》的各項建議,並會着手展開跟進工作。

周永新直言,不希望退保走政改後路,認為若政府提出實際建議,可以選擇「袋住先」。 現時不同團體、學者提出的全民長者入息保障方案具體細節略有不同,然而綜合而言,目標都是要建立一套制度,讓全港所有長者每月都可領取一定數額的養老金。 該制度的財政來源則包括來自僱員及僱主供款、政府注資、稅收,以及原本用於長者綜援及高齡津貼的開支。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但根據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的基本生活需要研究,一名健全長者的每月基本生活開支约為$3000。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全民退保討論核心失焦

投保著數,全民退休保障會大大加重長遠公共財政負擔, 全民退保——把愛分享給可敬的長者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大病保障不足 自願醫保分為兩個計劃——標準計劃(Standard Plan)和靈活計劃(Flexi Plan)。 基金於2014年共推行了四個新項目,並於今年年初再度推出「非公屋、非綜緩的低收入住戶一次過生活津貼」。 基金會在今年稍後時間擴大「長者牙科服務資助」的涵蓋範圍,令更多長者受惠。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因應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的建議,基金會在短期內着手研究幾個新項目,包括在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實施前,向受惠於「學校書簿津貼計劃」全額津貼的中小學生在下個學年發放一次過特別津貼。 在2015的施政報告中,有一些剛才湯議員提到的措施,只是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推動的措施。

多篇論文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發表,其中四篇獲選入「經濟學關鍵性著作國際文獻館」,並著有《坐港觀天──從香港向外看經濟》、《用經濟學做眼睛》等13本書。 另近年部分文章被編入《香港超越內耗》、《香港顔色密碼》等6本書內。 第二個條件是人口結構呈金字塔形,即長者很少,年輕力壯的工作人口卻很多,兒童更多。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退休保障

在建構更穩固的自願性儲蓄支柱方面,政府在債券計劃下推出銀色債券試驗計劃,旨在為年長投資者提供具穩定回報的投資產品,協助長者管理投資。 到底,我們可怎樣理解《基本法》第145條所指的「原有社會福利制度」和退休保障的人權關係呢? 在「孔允明控告社會福利署署長」一案中,孔女士於2005年以單程證來港定居,與丈夫家庭團聚,其夫卻在她來港後翌日不幸逝世。 翌年,孔女士向社會福利署申請綜援,但因政策規定(即居港少於七年並不符合申請資格)不獲受理。 當年,終審法院從人權角度反駁政府,指出社會福利既是權利,便須滿足人們的生活所須,不能隨意更改和收窄申領條件。

  • 過去半年聯席舉行了 11 場民間諮詢,共 2,100 人參與,涉及不同社區及階層。
  • 但在江老師的眼中,風水是古代先人智慧的傳承,是在透徹的研究了山川地理的走向,日月星辰的運行等等大自然現象之後,所歸納出來的一種「人與自然和平相處」法則。
  • 坊間有關全民退休保障計劃(下稱:全民退保)的討論,有部份集中在「應不應該(公民權利 vs 福利的討論)」推行,另外一部份就集中在「如何籌錢支付」的問題上。
  • 情況猶如文首提及,雖然港府在「六七暴動」後推出多項福利政策,穩定民心,但同時亦要確保商界的利益不會被社會福利所削,故以公共援助計劃取代全民退休保障。
  • 積金局正研究將來推行強積金全自由行的配套措施,亦會研究應否讓僱員在退休時分階段提取強積金,及在特定情況下提早提取。
  • 守護堅城聯盟則表示,現時港島區即使有3條過海隧道、渡輪及港鐵,但交通亦非常擠塞,而人工島可容納逾百萬人,卻只有一條隧道及港鐵接駁,認為將摧毀當區居民的生活。

雖然現行的社會保障制度原則上可承擔養老保障的功能,但其實際作用可謂隔靴搔癢,聊勝於無。 首先,在長者綜援的領取資格方面,單身人士個案的資產限額為48,500元、家庭個案(兩人)則為72,500元。 但一般而言,長者都會保有一定積蓄以應付突發開支,當局將資產限額設定在如此低的門檻,結果不是迫使長者把積蓄維持在既定門檻,以確保申領資格,就是放棄社會保障,陷入兩難。 何況不少生活在貧窮線下的長者並無領取綜援,箇中原因也許與標籤效應有關,即避免給予社會「無所事事」、「浪費資源」的負面觀感。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全民退保.二】強積金大有不足 退休保障難言至臻

明白了這些,就更應該把握時間,透過先聖先賢的留下來的風水方法,去探求在這個人生空間中,我們需要怎樣來學習? 讓自己在這趟人生的旅程中,快快樂樂、痛快地、有趣地生活下去,不枉此生。 坊間所謂的「看風水」,常常給予人一種玄學的感覺,充滿了各種傳說與禁忌,彷彿只要不小心做錯了什麼,就會導致厄運臨頭。 但在江老師的眼中,風水是古代先人智慧的傳承,是在透徹的研究了山川地理的走向,日月星辰的運行等等大自然現象之後,所歸納出來的一種「人與自然和平相處」法則。

雖然政府一直迴避跟進全民退保的可行性,但坊間已有不少政黨、智庫和倡議團體提出具體的方案和落實細則,可供參考。 總括而言,方案可分為多層保障(非全民)和全民劃一金額、免審查的提案。 2018年10月15日,政府在施政報告公布明日大嶼填海計劃後,引來社會強烈批評政府寧願動用萬億公帑去「倒錢落海」亦不願以1,000億推行全民受惠、免審免查的全民退休保障計劃。 勞福局局長羅致光在10月15日出席電台節目,有市民質疑全民退保所花費用遠較填海為低,為何不推行全民退保? 羅致光表示,如實施全民退保,「經常帳目開始時便已有赤字,赤字更會不斷增加」。 2018年4月20日,10多名基層婦女聯會代表到政府總部門外請願,要求落實對家務工作的肯定,包括向家務工作者提供津貼,及落實全民退休保障,以有酬工作的角度維護家務工作者的權益。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自願醫保保費價錢每年平均 $4000!邊間保險公司比較平?

因此,為了這批勞苦功高的長者,社會大眾大多願意以自己所納的稅項來支持長者的退休生活。 另外,退休制度的設立還可以保障市民免受港式資本主義運作帶來的負面影響,防止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的情況在長者退休後加劇下去。 同學於問題中所提及的「非全民退保」應為香港現行的「長者生活津貼」計劃。 為補助本港65歲或以上,有經濟需要的長者之生活開支,政府在2013年4月1日起,在公共福利金計劃下增設「長者生活津貼」。 然而,「長者生活津貼」計劃的目標對象需通過資產審查,故計劃只能惠及部分有經濟需要的長者。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退休保障爭議中的幾個觀點

2013年,政府委託他研究退保,至去年8月發表研究報告。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他曾在報告公開前夕向傳媒表示,研究報告有充份的數據分析,應該是最後結論,覺得不需再諮詢,因為退保是一個政治決定,「要麼做,要麼不做」。 研究30年,今日的周教授也已成為一個67歲的老人家,如今《施政報告》一錘定音,擱置全民老年金建議,難免令周永新教授感到失望。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全民醫保利弊 – ZQILZ

若是如此,有這麼多納稅人可以被抽稅,「全民退保」財務上較為可行,年輕的人也預期,到他們年老後,將有更多年輕人湧現,可支持更豐厚的退休福利。 經濟理論告訴我們,在金字塔形的人口結構下,「全民退保」可以是不錯的選擇,現在的年輕人雖然要跨代支持長者退休,但除笨有精,將來他們也可得到當時年輕人的支持,如此世世代代綿延下去,沒有人吃虧,也就談不到什麼世代之爭。 周永新認為,由於退休長者通常沒有收入,資產審查最多只能撇除約兩成合資格申請者。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全民退休保障背景介绍

本年度政府預計撥款1,240億港元於教育,其次為社會福利972億、衞生886億,基建費用則預算791億。 生活易會員於本網站內所發表的全部內容為即時更新,因此生活易不會預先審查任何內容,並不會保證其準確性、完整性及質量。 此外,會員所發表的全部內容均屬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生活易之言論及立場。 註5:「首年保證派息率至少5% p.a.」是指保單保證平均派息率1.5% p.a.,加上Blue 4周年限定優惠首年額外3.5% p.a.。 「EasySave智易儲蓄保ES1」、「WeSave定息儲蓄保S3」及「WeSave高息儲蓄保E1」均為儲蓄保險計劃,並非銀行儲蓄產品。 註4:「保證回報率3.5% p.a.」是指在保單於5年期滿時的保證派息率。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全民退保——把愛分享給可敬的長者

這反咉現時綜援的標準金額不夠滿足一名健全長者的基本生活需要。 現時的綜援制度假定子女會承擔供養父母的責任,所以長者在申領綜援時需其子女提供未能供養父母的聲明書。 而由於部份子女基於面子或道德壓力,即使無能力或不願供養父母卻不提供聲明書,以致貧窮長者未能領取綜援。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全民退休保障分类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系主任林一星表示,要年輕人加稅應付退保並非不公義。 他認為,香港多項基建均倚賴上一代付出,現在下一代亦能受益,長者退休後應享有一定保障。 他認為當年輕人知道自己退休後生活有所保障,現時投資便不用過分保守,可放心發展事業,無後顧之憂,或可讓更多資金流入經濟體系。 反之,工聯會、全民退保聯席和公專聯提出的全民劃一金額、免審查的方案,在可承擔性和可持續性方面,的確遠較多層保障來得穩建、全面。 縱然全民劃一金額、免審查方案所涉及的公共開支,必然較現時的保障制度高,但必須注意的是,由於新增開支的資金來源並非單純來自政府,而是透過強積金轉移或額外供款、政府注資基金,或稅務改革(輕微上調利得稅),使政府經常性開支並無增加。 2018年9月23日,爭取全民退休保障聯席適逢中秋節前夕,舉行集會及遊行,要求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順應民意,在施政報告中落實全民退休保障。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團體不滿政府僅改革長生津 促三方供款全民退保方案

2018年10月10日,林鄭月娥發表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過往一年,林鄭並無落實全民退休保障,改為推行高額長者生活津貼及公共年金,意圖矇混過關,不過相關政策卻問題多多,民間要求落實全民退保的聲音不減反增。 爭取全民退休保障聯席趁施政報告發表在即,在立法會門外舉行請願,要求特首順從民意,推行全民退休保障。 聯席代表上演街頭劇,諷刺林鄭月娥口講要市民「互諒互讓」,但在全民退保議題上卻「寸步不讓」。 團體代表又拍打印有林鄭月娥及羅致光頭像的假人,抗議政府政策倒行逆施。 民間社會一直就全民退休保障提出不同方案,其中爭取全民退休保障聯席,早於2004年開始,便提出三方供款及增收利得稅的全民養老金方案。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年金比較:年金壞處多? 投保前要先了解年金風險

该些团体认为现时的综援制度严苛,强积金成效不彰,因此需要设立全民退休保障解决长者贫穷问题,但建议遭到反对,反对一方认为随着人口老化,退休金额令改府入不敷支,而且制度易放难收,将来若进行改革会引起争论。 正如施政報告所述,行政長官已要求財政司司長預留了500億元,為我們在公眾諮詢後得出的方案作財政上的承擔。 基金自2011年成立以來,已推出27個項目,令超過87萬人次受惠,充分發揮基金補漏拾遺的功能。 當中有10個證實有顯著成效的基金項目已被納入政府的恆常資助內,涉及每年約8億元經常開支。 我們在未來會繼續因應政府的資源情況,考慮把其他已證明具扶貧效果的項目,納入政府常規工作。 就扶貧工作發言的議員中,如果我們撇除了針對退休保障的意見,其實只有幾位議員有評論特區政府的扶貧工作,其中張華峰議員和田北辰議員都是認同本屆政府在扶貧工作方面的努力,即使代表社福界的張國柱議員,他也只是形容2015施政報告中的扶貧措施平平無奇。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香港社福界教父

用官方說法,我們現時有「多根支柱」模式,這乃世界銀行所提出的支柱退休保障框架,而不同類型的人口於不同程度上依賴不同的支柱。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利弊 目前,不論醫療、教育、社福、房屋等多個範疇,香港的公共開支比例,以富庶程度而言,相對世界上其他已發展國家,是相當偏低。 一方面秏盡儲備,去成就過度發展、配合地產商搵食、履行政治任務、打造深港同城石屎森林的基建,另一方面,對於各類民生公共開支,卻慳吝以致剝削——這就是1997後三屆政府的公共財政哲學,這就是我們必須看清的大局。 因此在考慮購買市面上的年金產品的時候,需要留意保證回本率和保證回報。 同時,不少保險公司在提供保費折扣優惠,實際的退稅額以扣後的實付金額為準。

然而,年金出爐後引起社會廣泛討論,其中認為年金計劃負面的評論較多,當中包括年金回報低、與通脹脫鈎等。 2017年11月19日,爭取全民退休保障聯席趁長者日,聯同300名長者及團體代表,遊行到禮賓府抗議。 遊行人士沿途手持「尊嚴」、「安心」、「團結」等訴求標語,寓意要求政府落實全民退保,才能使長者有尊嚴地生活、安享晚年。 到達禮賓府後,他們上演街頭劇,諷刺林鄭月娥及羅致光乃阻礙全民退保的「兩座大山」。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