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人必看介紹

慈濟推展其「四大志业、八大法印」理念時,普遍以其負責人釋證嚴認為的「普天三無」為原則,推動所謂「佛法人間化」理想。 而在此原則下,慈濟之慈善事業運作不分種族,不分宗教及不分國度。 慈濟名称来源于“慈悲為懷、濟世救人”,其成立初期,即開始從事社會救助事業;時至今日,慈濟已名列當代臺灣佛教四大教團之一。

證嚴上人在這場講話中,說及他的「安慰」、「遺憾」與「 希望」。 那時的我不會了解,當年因為一攤血故事而成立的慈善事業,16 年後的今天會擁有雙北土地 5 萬餘坪,成為金錢與權力交織的大財閥;「商人」與政客們則是搶著奉承「上人」,為自己遺臭萬年的做為購買贖罪券。 2008年,大愛感恩科技成立,由環保志工回收寶特瓶抽絲製造成紗。 2009年累計臺灣超過五千個環保點,超過69,000名志工。

但後來經診所醫師子女控告證嚴誹謗,為父親掙回名譽獲勝訴,然而此訛傳之事卻成為慈濟的經典傳奇。 把生命用在最有價值的地方,做得歡喜,而使人格價值昇華,就是慈濟人文的精粹。 隨著資訊科技的進步,平面、立體的媒體傳播遍及全球,是淨化人心最好的媒介,為時代報真導正,見證好人好事,創造愛與善的循環。 慈善乃慈濟的根基,主要項目包括長期濟助、急難救助、房屋修繕、冬令發放、大型賑災。

因為深耕慈善,發現「因病而貧,貧病相依」;為守護健康、膚慰病苦,所以創設醫院,啟動醫療志業;為培育良醫、良護人才,所以辦學,推動教育志業;為分享真善美精神,提升倫理道德,進而推動人文志業。 由臺灣數位文化協會所推動、全臺最大的公益議題媒體。 矢志串聯全臺非營利組織,深入討論社會福利與創新。 相信行善的無限可能與多元突破,支持跨領域合作以邁向社會共好。

在四川洛水有一次,我騎腳踏車出門,在路上騎著,突然有一個阿婆雙手合掌鞠躬,我差一點放雙手合掌回禮。 我不認識她,她應該也不認識我,因她不是慈濟的志工,她是佛教徒,因她手裡拿著念珠,我想她是對慈濟的尊敬,因我們穿藍天白雲,她知道穿藍天白雲的人是慈濟人,而慈濟所做,讓她感動,所以他尊敬穿藍天白雲的人。。。 :從慈濟大學、慈濟護專(前慈濟技術學院),到奢華的靜思堂、靜思精舍等等,年幼的我們看著一棟棟慈濟在花蓮砌成的各式雄偉建築,當然,那時的我們,也不可能察覺腳底下踩的,都是從農業區所變更地目的「社福用地」。

證嚴上人謹遵印順導師「為佛教、為眾生」的教誨,秉持「佛法就在生活中」的精神,內修誠正信實,外行慈悲喜捨,帶領慈濟人走入人群,將慈悲力量付諸於行動。 做為各地慈濟人的精神堡壘,慈濟靜思堂的地位就如天主教、基督教的教堂,總是要蓋得莊嚴些。 至於說建材都用好的,做為一個多功能的空間,包括展覽、聚會所、培訓的場地、以及每個月的發放等,相信蓋得堅固一點,也並不過份。

「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弟子」,上人說,成長智慧得靠自己,這事急不來,有時也感到無奈,只有期待所有慈濟人都能 知道修福也要修慧。 2014年6月24日,臺灣有「內湖區保護聯盟」等組織或成員對慈濟許多活動提出嚴厲批評。 對此,副總執行長林碧玉表示證嚴法師感到­相當傷心,並強調慈濟在經歷各界的指教和期待後,他們願意扮演領頭羊,帶領慈善團體一起公開透明善款。

有的會員在活動參與中,成為所謂「幕後」人員,協助委員,進而接受培訓成為委員。 慈濟初成立時為花蓮當地三十名成員所組成,推動社會救助慈善工作。 早期工作主要是募款及濟貧,以「教富濟貧」為目標,推廣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精神,要求其成員「以佛心為己心,以師志為己志」,遂衍生「四大志業,八大法印」理念,希望建立慈濟社會、慈濟家庭,推動慈濟人文。

要如何才能讓社會家庭平安,那就是要造福,要有因,好好的緣,好緣凝聚,好因好緣,彼此共一個方向,行善,而且造福,那一種行善造福的人間社會,就是最歡喜有福。 慈濟尚有其他爭議如不尊重臺灣原住民部落的文化面貌與信仰體系及脊髓捐贈作業方式不透明公開等,但對此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有提出關於捐贈作業方式的釋疑。 「宇宙大覺者」是慈濟基金會販售的壓克力雕像,在2015年初在有關慈濟基金會的爭議出現後不久,宇宙大覺者的面貌被發現與證嚴相似,部份人士認為是要把證嚴神化。 而最大尺寸的一尊售價高達新台幣33萬元,造價卻僅4萬。 慈誠懿德會:在1989年慈濟護專創校的同時也由慈濟女眾委員組成「懿德母姊會」,負責協助輔導學生生活禮儀、道德倫理、給予他們心理和情緒上的關懷與傾聽。

慈濟人: 關於 NPOst 公益交流站

想要知道捐款用到哪裡去,可以點選「佛教慈濟基金會捐款徵信」網站。 另外,還可以點選「大愛灑人間」這個網頁看成果報告。 在網路上的那一封流傳多年的骨髓移植網路留言,當年經網路警察追查,是北區某大醫學中心的一位醫師於擔任住院醫師時所寫的,對於他的誤解所造成的誤傳,他也非常懊悔,雖然傷害已造成,但慈濟醫院決定採取寬容態度,不再追究。 遺憾的是,大家都喜歡聽不好的,因此那封留言直到現在都還在網路上流傳抹黑。 委員一共有三套制服,藍衣白褲(藍天白雲)是我們的「工作服」,藍裙子跟旗袍是正式場合穿的衣服,旗袍是「禮服」,平常很少看到。 慈誠(男性)有兩套制服,一套是藍衣白褲(藍天白雲)的「工作服」,另一套是西裝(正式服裝)。

同年10月,「慈濟基金會骨髓捐贈資料中心」成立於花蓮慈濟醫院。 同時,慈濟案也可看出台灣許多大型社福團體同樣囊括豐沛善款及公部門經費,卻缺乏監督。 大型機構雇養眾多工作人員,人事開銷與機構經常支出占主要募款的大多數,而到底實際做了多少事? 這些問題同樣都沒有明確地對外公布且缺乏監督查核。

至於說國外,其實慈濟在國外的援助,絕大部分的經費是由當地慈濟人募款並在當地使用的。 但是上人都要求他們對外要說「我們是台灣的慈濟」。 再來若果病患家屬費用上負擔有問題或是經濟能力負擔不起全部,慈濟也會作訪視後補助費用,別說我亂說,小兒作幹細胞移植時,慈濟就補助我們家將近 1 半的費用(54000元),在這之前,我們家沒有捐過 1 毛錢給慈濟, 也從來沒有去慈濟當過義工。 除了委員/慈誠以外,我們還有灰藍色的上衣配白褲(青天白雲),那是培訓的老師(教聯會);教聯會老師也有培訓制度,培訓完成授證後的老師還另外有白上衣與灰藍色的長裙(男性我不清楚)。 淨斯菩提鐘鼓,是靜思精舍主堂外的鐘鼓,一比十縮小版。

同年籌設臍帶血庫,因容量限制,於2008年11月已停止收集。 同年5月31日,慈濟大專青年聯誼會於臺北分會成立。 慈青前往學校在各校成立「慈青社」,釋證嚴認為能夠成為校園清流,將善的種子植入校園。 在2019年全球航空業的景氣谷底,漢翔不但不氣餒,反而訂下「深蹲」的目標,宣示「2019年是漢翔進入AI的起始年」。 透過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AI產業實戰應用人才淬煉計畫」 的媒合,漢翔與東海大學攜手,讓產線員工學習AI課程,派遣生產、品管等各類工程師將所學投入製程,取得了不少成果。 過去三年,航太產業接連面臨波音737Max兩次空難及疫情的重創,國內航太龍頭漢翔把握景氣低迷深蹲練功,邀請供應鏈上下游一起,替員工培訓AI技能。

慈濟人: 慈濟人 (殷正洋)

除了讓受助者重返生活軌道,全程的陪伴、輔導讓受助者解脫心苦,自立脫貧,成為富有愛心、助人的人,以真正達到濟貧、互助的目標。 證嚴上人從《法華經》體會到,婆娑世界多苦難,有物質的苦,也有心理的苦。 唯有將人的思想、觀念導向正軌,才能消弭世間之苦。 1958年7月25日,正值壯年的父親突然因病去世,從發病到往生僅僅不到二十四小時,這帶給上人莫大的衝擊;究竟生從哪裡來,死往何處去? 也開啟她探索生命的契機,常到慈雲寺向修道法師探究佛法。

慈濟人

1991年孟加拉水患,慈濟美國分會發起美金「一人一元」的勸募活動,將所募款項透過紅十字會援助孟加拉颶風災民,從此開啟海外救援工作,成為開啟國際賑災之先例。 證嚴上人期許由醫師、醫護人員、醫技人員、藥劑師、委員、慈誠等志工所組成的醫療服務團隊,能以尊重生命為出發點,共同為社區及醫療資源缺乏的地區服務。 從落實社區的往診服務,到宣導衛教的預防醫學,乃至重大天災的急難醫療,無不契合當時因緣、緊扣慈濟脈動;並結合慈濟人文,建立人醫典範,實踐「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的精神。 在1992年,十多位來自不同背景的香港居民因各種因緣,前往花蓮參訪靜思精舍。 在那次的花蓮之行,他們親炙上人,請益佛法,短短數天的參訪中,這十數人的體會各不同,但都成為他們日後成立香港聯絡處的動力。

慈濟人該做的是回到當年小團體的善願初心,更謙卑地與社會對話,謹守公民、法人的守法本份。 關於外界列舉的善款運用、不當海外投資、購置海內土地等,對於取之於社會大眾的公共財,慈濟有義務與責任公布明細供社會查核。 慈濟若規避責任,失去社會信任支持,風暴將無法止息,該組織在嚴厲檢視下,恐怕禍事更鉅。

如今大愛足跡廣布全球98個國家地區,而這段「竹筒歲月」也被國際間視為慈濟人道精神的起源。 因為慈濟規定參加活動要穿制服,所以成為顯著的目標,被認定買不到車票都是慈濟。 至於說團體票,通常台鐵會因此加掛車廂,對於一般購票的民眾也不構成影響。 如果您去參觀精舍,應該會注意到精舍沒有「賽錢箱」,也不收香油錢;遇到堅持要捐款的大德,師父們會請他們去投竹筒,但是竹筒裡面的錢其實是捐給基金會。 不好意思,我真的不是什麼大人物,我只是一個小小的慈濟委員,努力的在修行的路上盡我自己的力量。 全台灣的委員與慈誠(男性)有七萬人左右,再加上環保志工、人文真善美、人醫會與教聯會、慈警會,可能有十萬人左右,我真的不算什麼。

慈濟人

外界皆知證嚴法師是慈濟事業體的穩固力量,證嚴若不在了,慈濟是否將崩解潰散的問題常被提起,原因恐怕與該事業體一向以人治著稱有關。 慈濟體系是全球性組織,根脈深廣,擁有政治影響力,台灣朝野政黨領導人每到大選前後都須拜碼頭,雖無所謂前金後謝的期約賄選之舉,但慈濟在全台各處透過法令變更移轉低價甚至免費所取得土地資源幾乎無往不利。 慈濟人在全球各地推動資源回收及分類,身體力行「惜福愛物」和「節能減碳」,並帶動左鄰右舍將環保落實於生活的食衣住行中。

1990年代開始,臺灣駐約旦代表夫人林慧真在約旦鼓勵約旦華人加入慈濟,展開機構及照顧戶的關懷。 1996年超强台风赫拔席捲台灣,造成臺灣重大災情。 釋證嚴改變慈濟會員原有的人脈推動模式,推展社區志工計畫,命令慈濟委員、慈誠隊員改以社區為單位,於各地推展健康照顧、環保志工、社區綠化等工作。 期待左鄰右舍能發揮「敦親睦鄰、守望相助」的精神,宣傳「人人是志工」的理念。 若您不相信任何慈善團體,寧願自己去做志工,我想所有的團體都會非常歡迎您。

對己要知足,常存感恩心,對ㄧ切人與事,要善解包容,隨時放下。 可接著談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自己的感受來呼應。。。 恐怕這些慈濟內部積弊已久的問題,時間到了還是會像壓力鍋一般一口氣爆發,不會隨著內湖保護區的暫停開發而因此消逝。 拜釋昭慧之賜,過去幾年低調到不行的慈濟,在這一兩個月以來不斷躍上主流媒體版面,很多我們過去習以為常的宗教陋習、金錢流向,社會大眾終於有機會看見真相。 同時,也讓我有空回想了當年那段充滿著「師公上人」和「靜思語」的可怕童年,猶如直銷般深植人心。 年幼無知的我們,就像懵懂的羔羊般,進入了慈濟創造的體制,膜拜著似真似假的「師公上人」,然後不知不覺的被體制化,成為這些大人們定義的乖小孩。

慈濟人

「淨斯菩提鐘」,結合靜思法脈、慈濟宗門的理念,「淨斯菩提鼓」則是以竹子編織,象徵「德」。 細節充滿智慧設計,也叮嚀人人把握分秒,修行精進。 隨身攜帶環保餐具,公筷母匙,注意飲食衛生等等。。。。 在慈濟的場合,穿規定的服裝,才能呈現團體之美,這當中更積極的是態度,上人說:慈濟的制服是柔合忍辱衣,這是內修的態度。。。 由中國大陸官方所主辦、一年一度的海峽論壇,被台灣一些人士認為是對台統戰工作。

  • 在慈濟的場合,穿規定的服裝,才能呈現團體之美,這當中更積極的是態度,上人說:慈濟的制服是柔合忍辱衣,這是內修的態度。。。
  • 如果您去參觀精舍,應該會注意到精舍沒有「賽錢箱」,也不收香油錢;遇到堅持要捐款的大德,師父們會請他們去投竹筒,但是竹筒裡面的錢其實是捐給基金會。
  • 慈濟是以「慈、悲、喜、捨」之心,起救苦救難之行,予樂拔苦;秉持「誠、正、信、實」之精神,事理圓融之智慧,力邀天下善士,同耕一方福田;勤植萬蕊心蓮,同造愛的社會。
  • 同時,慈濟案也可看出台灣許多大型社福團體同樣囊括豐沛善款及公部門經費,卻缺乏監督。
  • 我們目前提出要開發的面積已經是非常非常小了,如果要求要把當地變成公園,是否應該由政府出資買下那塊地才是對的?
  • 除了象徵心靈的故鄉,也提醒人人,修行就在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
  • 1995年12月1日,製播「慈濟世界」電視節目,在有線電視頻道「力霸友聯U2綜合台」正式開播。

慈濟其他事業體也有類似要求,捐不捐隱含對宗教組織的誠心認同,有無成為考核升等標準,這均是非專業機構的作法。 近年來只要北部有需要救災的狀況發生,物資的聚集與配送,都是由慈濟的內湖園區統籌,這個基地對慈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們目前提出要開發的面積已經是非常非常小了,如果要求要把當地變成公園,是否應該由政府出資買下那塊地才是對的? 慈濟的捐款來自十方大德,且向來是專款專用,當初可沒有人捐款說要蓋公園。

之後伴隨著學校改制,因應男同學的增加而投入更多慈誠大德,懿德母姊會也改名為「慈誠懿德會」。 1998年1月1日,慈濟大愛電視台在公共電視開播。 1999年租用中視第二大樓作為總部,同年10月10日,更透過衛星傳送方式向全球播映。 1973年8月《慈濟月刊》改為雜誌式,至今仍為慈濟的主要刊物。 1967年7月20日,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成立第二年,《慈濟雜誌》創刊。 1968年5月《慈濟雜誌》改為每月出版一次,此後改為《慈濟月刊》。

一切種種皆關乎社會正義,也都須要攤在檯面上徹底總檢討了。 慈濟組織可視為社會企業體,功在全球是須給予肯定的。 然而慈濟發展出如此龐大的體系,其強大的募款能力排擠眾多社福公益團體資源,長期為人詬病之處在於缺乏相對性的監督。 慈濟人創造的資源回收事業相對性剝奪弱勢族群的回收來源,但也不見慈濟決策圈思考這項作為的缺失。

SEO服務由 https://featured.com.hk/ 提供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