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格漫畫6大優勢

約1992至93年起,香港幾間大型漫畫出版社,正式購買日本漫畫的香港中文版版權,在港有系統地出版日本漫畫中文版,累積數十年的巨量日本漫畫作品,一下子正式引進香港市場,仍然正常發展的香港本地漫畫,難以招架。 2000年,以黃玉郎為首的香港漫畫聯會成立,再提出同樣建議,當審核《淫褻及不雅物品條例》時,適逢第一屆立法會解散前夕,相比起大量的政治議題,這個議題顯得相當次要。 結果在這個「2000年第48號第44條修訂」中,有關「不雅及淫褻物品管制」絲毫未有改動,此事之後至今一直不了了之,再無下文。

單格漫畫

受日式漫畫影響很深,此外,部分漫畫家在漫畫中加入工筆劃的繪畫技法,看起來非常的精緻,以黑白為主。 多數歐洲漫畫畫面和裝幀十分精美,有一種精英藝術氣質。 香港漫畫家王國興指出,香港漫畫的選材非常狹隘,大多以技擊、「武俠」為主題,如《龍虎門》、《風雲》、《中華英雄》、《李小龍》等,這樣的主題在漫畫界持續了幾十年,讀者難免認為香港漫畫題材狹窄、沉悶、單一。 香港漫畫市場主要由黑社會武打漫畫佔據,其中以黃玉郎的《小流氓》及上官小寶的《李小龍》佔領導地位。 兩人的徒弟分別被稱為「御林軍」(祁文傑、張萬有、毛名威等)及「上官家族」(上官小龍、上官小威、上官小強等)。

單格漫畫: 香港漫畫

1994年發生「《情侶週刊》事件」後,政府加強對包括漫畫在內的刊物規管,規定被評為第二類「不雅」的漫畫,須以膠袋包裹,封面及封底皆最少用20%面積印上警告字句。 引致大大縮減了香港漫畫業的自由,及令漫畫封面留下個醜陋的烙印 ,更使漫畫行業與淫褻物品審裁處關係惡化。 附註:因為臺灣和美國有時差的關係,而造成美國漫畫網站刊出日期晚臺灣英文報紙一天,所以臺灣讀者比美國當地還早一天看到連載漫畫,正確日期應以漫畫角落的日期為準。

單格漫畫

亦有不少喜劇作品,如:老夫子、牛仔、麥兜等,近年以彩色為主。 近年備受注視的獨立漫畫家風格較個人化,題材反映時代面貌,被視為較具文化水準的作品。 清末期間,何劍士因不滿朝廷腐敗,在上海及香港各大報章刊物上發表了多篇諷刺時局的漫畫。 1940年代初抗日戰爭爆發,不少內地漫畫家移居香港,成立了「全國漫畫作家協會香港分會」。 1950年代《財叔》漫畫出現,1959年《漫畫世界》半月刊出版,1970年代由黃玉郎及上官小寶帶起以功夫為主題的漫畫熱。

單格漫畫: 創作回應

漫畫與黑面琵鷺的關係:漫畫一詞在中國古代是一種鳥類的別名,以其用嘴在水中捕魚與畫家在紙上隨意下筆的姿態相似而得名。 好,說了這麼多,大家應該已經越來越抓到「準備+出手」的概念,也知道短篇漫畫的技巧在哪裡了,最後提供一些方向,供大家在尋找靈感時可以更快找到可行的東西。 在這個一格的例子中,醫生的話把「準備」和「出手」都做完了,把酸人的形容詞「冷血」當成實際的「血」,受害者是被酸的冷血老闆。 上面的漫畫雖然只有一格,但左邊員工的提問是「準備」,老闆的回答是「出手」,推翻了提問的邏輯(老闆的答案不是員工預期的答案),受害者是員工(我雇用你是冒險,代表老闆覺得員工很無能)。 上圖的「養老金」便是準備需要的「創造一個情境」,藉由提問把「養老金=錢」的印象確立下來,讓讀者以為是要講一個關於錢的話題。

如果你能抓到這個準備和出手的感覺,其實單格、兩格、三格、四格都是一樣的模式,只是資訊分佈的問題。 有的題材要能把所有「準備」做完,需要三格,有的需要四格或更多,有的只需要一格。 第一格創造出我們對安慰的期待,第二格推翻成落井下石。 要留意的是,準備和出手之間有多好笑,來自於「推翻的邏輯到底離期待有多遠」。

雖然在古代很多是以諷刺幽默為主,但也有歷史故事(如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的彩绘人物故事漆屏),恐怖鬼怪(如唐代吳道子的地獄變相圖),社會問題等不同題材。 畫風則接近美式超級英雄漫畫,筆觸細膩而精緻,以全彩頁創作,有時也兼融水墨風格,最大特色為旁白式解說。 在内容與人物設定上則深受中國武俠作品傳統的影響。 香港漫畫:簡稱「港漫」,指在香港出版的漫畫作品。 經常以武俠小說、流氓生涯和打鬥為題材,例如:龍虎門、神兵玄奇等。

他們合租了堅道13A號一層舊式樓宇,成立了著名的「全國漫畫作家協會香港分會」。 該分會於1939年主辦了「現代中國漫畫展」,是香港有史以來第一次漫畫展。 畫展以抗戰為主題,參展的畫家三十多位,全是中國一流漫畫家,展期不到四天,觀眾高達三萬多人次。 1925年5月,被後人尊稱為漫畫大師的豐子愷開始在鄭振鐸主編的《文學周報》上刊載了一些繪畫作品,並從5月的第172期為豐先生作品標上了「漫畫」的字樣,這是漫畫的名稱第一次出現在中國大眾面前。 從此,豐子愷的畫就以「子愷漫畫」的名字風行於各種報刊上。

後來,廣州畫家鄭磊泉(「贛公」)應香港梁國英藥局之邀,來港編繪《人鑒》畫冊。 但鄭氏在畫冊出版前一年(1919年)去世,未能目睹這本被譽為香港第一本漫畫集面世。 這兩位漫畫家逝世後,香港漫畫界沉寂一時,各報刊的漫畫僅靠報社內的電版美術人員支撐大局。 直到1934年「工商日報」的《漫畫週刊》出現,香港漫畫才再次蓬勃起來。 四格漫畫最早本來是在新聞、雜誌的角落刊載,而現在有出版了許多四格漫畫専門雜誌。

  • 戰後到1950年代中期,部分漫畫家先後返回內地,香港漫畫活動又再次沉寂了一段時間。
  • 由許冠文主編的《財叔》改以本地市場為主導,採用橫度32開本,以一頁多格的創新手法,每本一角的低廉售價,非常暢銷。
  • 劉定堅把握機會,相繼推出《情人知己》、《情侶特刊》等同類作品,令市場上有大量「情」字頭漫畫。
  • 、Alain Rey及 Lawrence Grove都強調文字和圖畫的的結合,但是在漫畫史上也出現過著名的無文字漫畫。
  • 最近有在第3格配置收尾的兩段收尾,與本來應該是標示內容主題的副標題(subtitle)也用來作為收尾的一個要素(看完第4格後才會理解副標題的意義)等,不一定遵循傳統式起承轉合來博君歡笑的作品也變多了。

《四格漫畫項目教學(附光盤)/21世紀藝術設計學習領域實訓系列》編著者李荒歌等。 《四格漫畫項目教學(附光盤)/21世紀藝術設計學習領域實訓系列》內容提要:四格漫畫,顧名思義,就是由四個畫格,也就是四幅漫畫組成的一組畫面組,構成一個統一的作品。 這四幅漫畫是連續的,是完成一個完整的故事情節的,並不是各自獨立存在的。 這樣的連續的四幅漫畫組成的連環四格漫畫,我們俗稱為四格漫畫。

然而,有盜版網站就反駁稱如果一本漫畫是好看的話,網上只是個宣傳平台,並不是個致命傷。 香港漫畫市場殘酷,很多看起來不錯的作品,只出了一期就在市場中消失。 使大家錯失了很多本來大有可為的作品,例如《學校僱傭兵》其故事的佈局和用心甚水準,描述香港漫畫行業的《漫畫仔》,還有以中藥知識為故事主軸的警探故事《濕熱神探》也一樣。 隨著電腦和互聯網的日漸普及,民間獨立創作的漫畫在網絡上出現。 然而卡通所代表的意義又更超越cartoon,一些非高度寫實性的插圖在中文被稱為「卡通圖」但在英文只用illustration來形容。

反而「曬黑了」因為跳脫了胖瘦的邏輯,距離加大,因此喜感更強。 政治漫畫香港的政治漫畫以嚴以敬在《快報》及《天天日報》刊載廣為人知,於2000年「次文化堂」所推出的《老懵董》為同類成書創先河。 第二類「不雅」,禁止派發、傳閱、出售、出租、交給或出借予未滿18歲的人士,或將該等物品向該等人士出示、播放或放映。 嚴格程度類同《電影檢查條例》中的III級「只准18歲或以上人士觀看」。

隨着互聯網於90年代末興起,給社會人士多了很多的選擇。 他們很容昜從網絡中欣賞到外國漫畫,不再留戀本土的,加上一些的網上遊戲於當期發展,還不需要再以金錢換取資訊,不少人從此放棄觀看香港漫畫這項藝術。 此外,內地一些網站非法上載漫畫內容,而內地政府方面卻不加以監管,以致香港讀者不再購買漫畫,對香港漫畫業的銷路造成重創。

單格漫畫

1993年《星期天周刊》創刋,隨周刊附送兒童雜誌《黃巴士》,由謝立文撰寫及麥家碧繪畫的《麥嘜》成功獲得大小讀者的歡迎。 考量到瀰漫社會的精神虛弱,她選擇一眼就能掌握內容的單格漫畫形式,表現出人,甚至城市,漂浮在虛空中的寂寥,偶爾穿插的疫情前回憶,不忘放入與悲觀抗衡的希望之光。 2018年對我來說是特別的一年,是我將從小的夢想重新拾回並付諸行動的一年,也就是畫漫畫。 現在回首這些作品,發現畫風有悄悄在變化呢,真有趣。 感謝支持陪伴日安同學的各位,明年也會繼續努力創作,新年快樂。

漫畫帶來無限商機,衍生的商品林林總總,常見的有小說(如風雲小說)、海報、兵器及各類型的精品(如文具、砌圖等)。 《中華英雄》及《醉拳》被亞洲電視改編成電視連續劇。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 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現代漫畫在中國最早可追溯到20世紀初,清朝光緒年間陳師曾在上海發行的《太平洋報》上曾發表過一些即興隨意的作品,小形、著墨儉省而意趣頗濃。 但因當時戰亂不斷,大部分刊物在戰亂期間燒毀遺失,已經很難再看到全部的作品了。 幸好魯迅、鄭振鐸所編輯的《北京箋譜》內搜集了一些與陳師曾類似漫畫作品,才能一睹初期漫畫的餘韻。 漫畫作為繪畫作品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从最初作为少数人的兴趣爱好,到现在已成為目前人们的普遍讀物。

香港SEO服務由 https://featured.com.hk/ 提供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