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症書必看介紹

而這也是本書跟其他介紹憂鬱症的書最大不同之處。 早期年代,家族中若有親人須接受精神科的療癒,不論是哪種狀況、哪種疾病,彷彿是不能說的秘密。 有些家族將親人安置在家中某處,甚至因擔心會出意外,可能被限制活動而難和外界有交流,年紀小的晚輩甚至不知道家中有這號人物;有的家族連討生活都不容易,只得將家人送到療養院調養治療,這一去不知道多久後再回來。 對於精神科或身心科,長年來總是隔著一層朦朧神祕的面紗,好奇想了解卻不知向誰問起,想關心卻又怕招來異樣眼光,深怕被當作「不一樣」的「非正常人族群」。

《我的憂鬱症》集溫柔、風趣、驚懼與勵志於一書,讓讀者得以探索嚴重憂鬱症的真實面貌,從地平線出現烏雲,到人際關係的緊張,再到抗憂鬱症藥物的副作用,甚至連起床都有困難的痛苦時日。 對眾多憂鬱症患者來說,《我的憂鬱症》讓他們知道他們並不孤單,也讓他們瞭解憂鬱症是可以成功克服的病症。 生活調適愛心會理事長劉惠玲表示,在她任職市立療養院護士的28年間,許多病人都是在內科診斷了一年半載仍檢查不出病因,直到轉診後才發現是憂鬱症。 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想說怎麼又是談憂鬱症的書,但還是抱持著姑且一試的心情讀一讀,沒想到看完之後卻驚為天人。 我非常樂意推薦這本書,儘管市面上已有許多類似的書籍,但這本是目前為止我看過對於介紹憂鬱症與其解決方案最詳盡的普及心理學書籍,作者用相對客觀的觀點,用大家都聽得懂語言,說明憂鬱症知識。 憂鬱症是一種病因非常多重,而且也有非常多種表現樣貌的疾病,在全世界的盛行率大約是6%~8%左右,也就是說,每五人中就有一人罹患憂鬱症,在臺灣約有兩百萬人受憂鬱所苦。

領讀人李惠貞女士分享,一個人喜好的閱讀類型,似乎就反映出自己的個性。 她從小就很喜歡閱讀探討人生哲學、人生哲理的書籍。 然而,並不是所有心靈、靈性類的作品,都能讓她如此想分享給讀者。 每每翻開《每一天的覺醒》,都能使她獲得啟發和能量,因此,她也希望能夠推薦給讀者,期待讀者能在這本書裡找到支撐自己的力量。

憂鬱症書: 新聞雲APP週週躺著抽

這樣的人,表面看起來很快樂,內心其實非常憂鬱。 這本書著實讓我重新感受與反思,這些年來,寫作的原因與初衷,就如同威廉史泰隆一樣,是試著在混亂的情緒中理出自己痛苦的根源,期許著被理解,而我們每一份願意靠近及理解,都是對彼此最好的尊重與接納。 憂鬱症的複雜性與成因,目前仍還有很多研究,對於病患來說,突如其來的失控感,那是會破壞他們原本生活的節奏的,就算他們抱著樂觀的想法,惡化的病情也會將他們拖向深淵。

很高興收到方言出版社的邀請來推廣《看得見的黑暗》,這本由普立茲文學獎得主威廉史泰隆,三十年就出版的著作,而方言出版社再次出版,真的是對於憂鬱症被理解是一大助力。 所以終其一生備受憂鬱症困擾的邱吉爾,便以黑狗來比喻當憂鬱症發作時,身心宛如身處煉獄般,情緒找不到發洩的出口,只能默默承受黑狗的欺凌。 伊麗莎白的父親有外遇,母親罹患重度憂鬱症,酗酒,多次住院治療,最後自殺身亡。 伊麗莎白最崇拜的哥哥林肯精神分裂,自殺未果而成殘廢,最後離家不返,在紐約的破落公寓裡走完一生,死因成謎。 憂鬱症讓生活變調了,讓自己無能為力,眼睜睜地看著生活與工作,離原來的模樣愈來愈遠。

  • 就拿我當例子來說好了,我並不會特別去聽陌生人說什麼做什麼,可是我就可以接受到這些資訊,除非距離夠遠,不然至今我依然找不到方法不去理會,有時候情侶吵架我也接受挺痛苦的阿。
  • 就像在面對癌症與心血管疾病一樣,身處二十一世紀的我們難逃各種文明病的威脅。
  • 生動的插圖加簡單明瞭的文字,很適合那些不愛看很多字的人,由一個人解釋憂鬱症講得口沫橫飛,也遠不及你直接看完這本書來的簡單易懂。
  • 經過七年的藥物治療,卻完全不見好轉,在閱讀醫學書籍以外的書,並且經歷過多次錯誤嘗試之後,想出了改變自己的想法及飲食生活,並且看淡人際關係的「心理治療」方案。
  • 以精神科的醫療現狀來看,一旦憂鬱症發作後,大約有50%的患者會復發。
  • 以高雄的飛統自動化實業有限公司為例,公司共16人,總經理江金隆總能在一星期內觀察到每個人的情緒波動。

身為精神科醫師的作者宮島賢也,其實就和平凡的你我一樣,迷惘、忙碌、苦惱…,為了工作和家庭,總是希望能更完美,為了能做到更好、能做出最好的選擇而不斷拼命努力著。 我努力地學習「思考致富」,試著養成「七個習慣」,拿出「被討厭的勇氣」,接受「富爸爸」的感化,練習「為夢想填入日期」。 在甫揭曉的2022 AIGO競賽中,淡江大學組成的AI跨校團隊又再度傳出捷報,勇奪4項優等、3項佳作,拿下180萬元的總獎金。 更重要的是,這些優秀的學子,因為接受淡江大學的AI養成教育,以及AIGO競賽的實戰洗禮,已成為兼具前瞻思維、產業視野以及AI專業的種子人才,也是台灣迎接全球AI狂潮的新世代生力軍。 因為他們必須自我揭露,承認自己並不如大家所以為的正向積極,光鮮亮麗;要承認自己,所有的徬徨、脆弱、軟弱、黑暗甚至毀滅性的一面,還有許多撐不下去的夜晚,都在無聲地哭泣。 英國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學者拉姆絲(Olivia Remes)指出,微笑憂鬱症(Smiling Depression)指的是「有憂鬱問題,但卻成功將問題隱藏的人」。

從目前一般人的飲食來看,都是以米飯為主食,導致醣類過多,而蛋白質、鐵質嚴重不足。 缺乏鐵質特別又以女性情況較為嚴重,比男性罹患憂鬱症的風險高出2~3倍。 卻被貼上這樣的標籤,我想一定很難受,我們並不是外星人,只是比較特別的思考方式,並不是沒有可以幫助的方法阿。 但也因為這樣,我特別敏感,對於氣氛、壓力、環境、他人眼光、他人批評、不公不義的事情,都會讓我有很深很深的感觸,無法表達時就壓抑和拼命忍耐,或者戴上面具偽裝自己。

另有《反擊的智慧》《積極人生晨起術》《當親人罹患癌症該怎麼辦?》等。 ◎20種習慣是從根本上治療憂鬱症,抗憂鬱藥物只能暫時麻痺憂鬱症狀,無法消除憂鬱症的「原因」,改變日常的習慣,才能無形中改變想法,也才能讓憂鬱症真正的痊癒。 這些想法都是憂鬱的「原因」,導致會出現憂鬱的症狀(情緒低落、注意力不集中、失眠、食慾不振等等)。 而藥物只能麻痺憂鬱的症狀,卻無法讓「原因」消失,就算看起來已經痊癒,卻還是有復發的可能。 才華橫溢的伊麗莎白‧斯華多斯透過文字與圖畫,引領我們近距離體驗她與憂鬱症的長年奮戰。

憂鬱症書: 新聞自律規範

衛福部心健司副司長鄭淑心表示,台灣青少年自殺率攀升,已經從多個面向著手防治,高樓防墜只是手段之一;希望能早期辨識青少年憂鬱情緒,現正規畫引進「澳洲心理急救方案」,提升學生、師長、家庭等具有及早警覺的能力,有機會提供協助。 衛福部「台灣青少年自殺率高,與高樓有關」論調引發批判,為降低青少年自殺憾事,衛福部心理健康司將於明年引進澳洲心理急救(MHFA)方案,盼能提早發現青少年憂鬱情緒,防堵自殺。 恐怖的是,當教育將這些論述奉為「教學理念」,不管孩子在水深火熱中的嘶吼,只在終點對我們微笑說:「再辛苦一點就到囉!」這麼做,其實是刻意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萁萁指出,身為人母都會有一種很難解釋的「孤獨感」,她也勸媽媽們要持續去做一些工作,「因為孩子會長大,孩子都長大的孤單感更可怕吧!變成可怕的媽媽應該是那時候最可怕。」呼籲以孩子為中心的媽媽們要想遠一點,多多走出門、認識新朋友。

Readmoo 母公司為群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總部設於臺灣臺北市。 說到「自我成長研習會」,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晨讀會」這類廣受好評的研習會。 近來,人氣 YouTuber 都在推薦這類研習會。

當憂鬱來敲門,叩叩叩,你是否聽見它的聲音,它就在門外。 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系博士,美國史丹福大學訪問者。 譯有《追風箏的孩子》、《燦爛千陽》、《遠山的回音》、《奇想之年》、《史邁利的人馬》、《完美的間諜》、《末日之旅》、《此生如鴿》、《那不勒斯故事》、《極北》、《寂寞芳心》、《變調人生》、《刀鋒邊緣》及《迷蹤記》等。 然而,台灣中小企業眾多,通常未撥列員工心理照護預算。 但小企業由於人數少,主管若稍加注意,不難看出員工的心理狀況並予以協助。 以高雄的飛統自動化實業有限公司為例,公司共16人,總經理江金隆總能在一星期內觀察到每個人的情緒波動。

沒有得到重鬱症(Major Depression Disorder)的診斷,沒有吃抗憂鬱劑,並不代表不曾憂鬱、不會憂鬱,或毫無憂鬱的情緒。 假日總是我們充電的最好時機,而充電的方法不僅止於出門旅行或是相聚歡慶,在獨處的時刻閱讀文字帶來的能量,讓自己重新沉澱,蓄滿電力。 一生與憂鬱症奮鬥不懈的伊麗莎白‧斯華多斯在二○一六年因癌症開刀的併發症病逝於紐約。 就讀大學期間,伊麗莎白和一般的年輕人一樣,嗑藥、喝酒,揮霍青春,但心裡始終有個無法填補的洞。

本書是日本講談社「健康圖書館」系列叢書之一。 本系列叢書最大的特色,除了由專家執筆、監修,確立其權威信實的品牌基礎外,就是將艱澀難懂的醫學知識,透過深入淺出、體貼入微、完全圖解的編輯手法和寫法,讓人一看就懂、任何人都能輕鬆理解。 精緻的插圖,簡單明暸的表格,以及一般大眾容易忽略的細節提醒,兼具知識深度與方便閱讀性,讓本書有別於市面上一般講述憂鬱症的書,適合各種年齡層和教育程度的讀者閱讀。 只要花短短的時間,就可以輕鬆了解憂鬱症的成因和治療的最新方式,極適合做為推廣全民預防及保健教育之用。 這本書內容豐富,語言簡潔明瞭,具有廣泛的適用性,幾乎任何心理健康領域的從業者都可以推薦給患有憂鬱症的客戶。

根據2003年董氏基金會發表的「民眾憂鬱程度與就醫習慣」調查顯示,11.7%的受訪民眾有嚴重憂鬱情緒,需專業協助,並有8.7%的民眾壓力到達臨界點(見圖1)。 這是台灣近年來有關憂鬱症的大規模調查,也代表台灣有兩成左右的民眾,正徘徊在憂鬱的陰影下。 在2003年10月至2004年10月間,共有41萬3000人次至董氏基金會網路填寫憂鬱症量表,由此可見憂鬱症不論在國內外,都不只是少部分人的問題,它是有可能發生在你我、或是周遭親友身上的疾病。 尤其是精神科在做治療時經常會開最新的藥物給患者,但目前還不清楚長期服用這些藥物會有什麼副作用,所以無法判斷這些藥物將來會給患者的身心帶來什麼影響。 想像一下,你違背自己的意願緩慢地進入了一個山洞,洞中光線散盡,岩石牆壁近在咫尺。

作者在這本書中,除了用非常平實的語言描述憂鬱者會有的「感受」、「想法」之外,也列舉了許許多多心理學的理論,從冒牌者症候群、低自尊、閱讀障礙、霸凌到人際關係,帶領讀者從各個不同的面向,嘗試瞭解所謂的「正常人」是什麼? 從而探討怎麼樣的不完美,可以適度放過自己,什麼樣的狀況,必須正視問題,迫使自己做出改變。 當然,人類是生理與心靈機制都很複雜的動物,每個人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即使同樣是「憂鬱症」,你我的痛苦不會一樣,改善的方式也會不同。 牽涉到「腦」和「心」的議題,無法只用三言兩語道盡箇中真味。 閱讀本書是很好的開端,藉此瞭解並調整自己的思考模式,以預防憂鬱上身。 但若您覺得自己老是開心不起來、常常疲憊不堪,或是擔心家人朋友有情緒困擾,邀請您來找專業醫師談談,肯定會有許多方法能夠幫上忙。

憂鬱症書

但長期的匱乏容易導致孩子自我概念(self-concept)低落,認為自己不值得被愛,也沒有權利說不,然後就過著庸碌、盲目的生活,總強迫自己要做什麼事,去證明自己的價值,然而那些事都仍是在努力符合社會的期待。 但是他們無法理解我的痛苦,只是覺得我的社會歷練不夠、我挫折容忍力太低了,我就是沒有長大,也不夠優秀。 衛福部心理健康司副司長鄭淑心於開場致詞時提到,憂鬱症防治除了政府政策外,民間團體投入也很重要。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前理事長張家銘過去調查發現,台灣憂鬱症有三大不足,分別為:診斷不足、就醫不足與持續性治療不足。 國家應該投注更多資源,用用於憂鬱症與其他精神疾病防治。

許多患者與家屬時常被包裹在濃重的焦慮、絕望感之中,卻也對於治療有許多的顧慮,而不敢踏進來。 這些重要的思考歷程,對許多台灣的孩子來說,是「消失的」。 基本上,只要正確使用,臉書這類社群網站還是有許多正向功能,比如:對實際罹患憂鬱症患者來說,使用臉書是提昇社會支持的重要管道,有助心理健康。 與一般認知的憂鬱症不同,微笑憂鬱者能維持工作與日常生活的運轉,甚至表現優異;擁有活躍的社交生活,甚至還是別人眼中的人生勝利組。

(喔對他們出書了喔)如果想先觀望再買書的人,很推薦你先去粉絲團看看。 憂鬱症不會讓你發高燒、打噴嚏、拉肚子,卻會嚴重傷害你的心靈,讓你忘了該怎麼笑。 美國職業心理學委員會(American Board of Professional Psychology)成員,臨床心理學家,專門從事針對在校大學生群體的臨床諮詢與教育督導工作。 現任加州理工學院學生諮詢中心的助理主任兼培訓主任。

憂鬱症書

我們經常會認為父母不理解自己,卻又因為自己必須倚賴家庭,才能滿足最基本的生存需求,而不得不壓抑、忍耐。 我無法完美地控制我的情緒,準確地調節我的情感,因此在其他方面我對於自己的要求愈來愈高,我的外在我是個完美主義者,我「不容許表現出失格的一面」,但這樣更讓我自己墮入無法掙脫的困境地獄。 台中市南屯區寶山五街今(27)日上午10時許驚傳墜樓案,62歲張男從5樓住處墜落,當場頭部破裂明顯死亡,未送醫。 張妻向警方表示,丈夫有長期憂鬱症狀況,但近期未按時服藥,事發當時在房間內聽見聲響,趕緊跑出來後才得知發生意外。

我的補習班剛好有學生家長參加這類研習會,所以我也跟著沾光參加過晨讀會。 接下來就跟大家分享,無法早起的我當初是如何參加的。 因為對方是付了昂貴學費的家長,約好了豈能反悔,所以我緊張到前一晚失眠。 無法早起的我最後只好硬撐著不睡直接去晨讀會。 搞成這樣,根本不是早起而是熬夜,心情一點也不好。

憂鬱症書

總之,就是找個理由及解釋,說明他為何會選擇自殺來結束生命。 這些人之中,大都是兢兢業業、克盡職守,看起來正向開朗,也充滿正能量。 甚至很多人在大眾心中,就是正能量女神的化身、激勵男神的象徵。 然而私底下,在許多人看不見的那一面,卻是高度焦慮、長期憂鬱、持續失眠。 過去幾年,從吳宗憲對憂鬱症說出「憂鬱症就是不知足」,到臉書常會有一些呼籲關注憂鬱症的複製文,以及這幾年許多諮商師的書籍推出。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資料顯示,在西元2020年前,憂鬱症會迅速竄升為全球第二大因疾病導致的失能狀況。 其影響層面不僅限於個人與家庭,還會因為罹患憂鬱症而難以維持正常人際關係與工作。 試想看看,如果一個國家中的眾多人口深陷在憂鬱的陰霾裡,其影響社會的各項發展該有多麼巨大呀。 像這樣用自己的腦袋好好思考,就會明白憂鬱症患者其實不必參加什麼「晨讀會」。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 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 真正重要且關鍵的是,如何不在憾事發生後,才悔不當初、長吁短嘆,徒留親友的傷痛與遺憾永遠刻在心中。 還有,所有人如何能及早自我覺察、辨識及了解內心的訊號,讓自己處在安全的網絡,而不會走到選擇結束生命的這一步。

不過習慣卻是難以駕馭,當一切習以為常後,想要糾正是很難的,我們得不 斷挑戰,正面迎戰它。 此外也不用操之過急,先挑選自己有興趣的習慣開始著手,宮島賢也先生書中提供的 20 種習慣,從多方面提供合適的方法,不必循序漸進 一步步操作學習,是本很實用的工具書。 透過這本書打破大家對於疾病的刻板印 象,其實只要透過觀念的轉換,簡單「習慣」的養成,適當的紓解,轉個彎,就能夠看見快樂,你、我都可以遠離憂鬱症,學會關懷自身的身心健康。 現在作為「不用藥精神科醫生」積極參與各項演講,希望患者掌握自己的症狀,並重新審視想法、人際關係、飲食生活,以及造成憂鬱的原因,讓自己能夠幫助自己。 同時也是國際心理諮商協會專務理事,協助培養心理諮商師。

一般普遍認為憂鬱症等心理疾病原因出自於「壓力」,求診後醫師可能會開藥物,或是使用認知療法、心理療法等方式治療,但通常只能減輕症狀,很難徹底治好心理疾病,藥物甚至有副作用的風險。 在實習醫生時期,因為工作太過繁忙,導致身體跟心理都難以負荷,幾乎每天都睡眠不足。 忙碌的情形一直持續,我的身體也接二連三出現問題,在經過醫生的診斷後,發現我有憂鬱的症狀。 在這前後,雖然我的工作一直在身為一般醫師的專門診療科間輾轉,但因為有「想要治好自己的憂鬱症」的想法,所以最後選擇成為了精神科醫師。

SEO服務由 https://featured.com.hk/ 提供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