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怎麼吃介紹

例如茹素的孕媽咪已經不吃海鮮、肉類,假如又不喜歡豆類就很麻煩,因為提供蛋白質的蛋、豆、魚、肉類當中,素食者只能從豆類中攝取蛋白質,若整天只吃主食加上蔬菜、水果,蛋白質一旦缺乏,會影響胎兒生長。 但是後期開始,羊水、胎盤以及胎兒本身重量會明顯增加,此階段正常的胎兒體重出生時約在2500~3500公克。 很多孕媽咪特別擔心體重增加太多,會影響產後身材的恢復,孕媽咪體重是否過重或過輕,必須先了解懷孕前的體位,再計算整個孕婦應增加的公斤數。 胎兒基礎發展重要階段,懷孕前與初期應及早調整飲食的內容,攝取足夠的營養素,以提供母體懷孕及寶寶生長發育所需。

為了減輕孕婦腸胃的負擔和促進孕婦的睡眠,晚餐應該吃得簡單點,但不是說不吃哦! 主要還是以清淡、多維生素的食物為主,例如:可以喝雞蛋粥、蔬菜粥,食用花椰菜、胡蘿蔔等易消化和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Hello 醫師期待成為您最值得信任的專業醫療訊息平台,我們提供您完整豐富且正確之醫療新訊,協助您時刻在健康保健的道路做出最佳決定,擁有富足美好的健康人生。 不論是從食物或是補充物中攝取,每位育齡婦女都至少必須服用400微克的葉酸,以確保未來生下健康的寶寶。 ▪ 卵磷脂:想要讓寶寶頭好壯壯,在第三孕期時可適量補充卵磷脂,補充寶寶發育所需的養分。 現代人飲食偏精細,纖維食物攝取過少,會減少腸道蠕動刺激,使得腸道蠕動緩慢,不能及時將食物殘渣推向直腸,糞便滯留時間過長,糞便裡面的水分再次被吸收,於是導致糞便乾硬難以排出,這就是中醫所謂的「腸胃火旺」。

營養專家一致同意,要攝取懷孕期間重要營養素,最佳的方法就是透過飲食。 一個好的飲食計畫會提供您所有必需的營養素、維生素和礦物質。 卵磷脂:懷孕中期(22週起)即可開始補充卵磷脂,提供寶寶成長營養,除了對孕後期有幫助外,更能為產後哺乳做準備。 她指出,準媽媽應把注意力轉移到對寶寶的「愛與關注」,並多愛自己。 懷孕前、懷孕中體重不足,建議在懷孕期間要穩定合理的增加體重,如果沒有額外的增重,寶寶可能會有過輕、營養不良,也有可能有早產風險。

懷孕怎麼吃: 綜合維他命

隨著寶寶的需求增加後,鐵質就會變得越來越重要,鐵不足也可能導致媽媽本身貧血,懷孕初期建議每天攝取15毫克的鐵質。 另外,像是貢丸、香腸、鹹酥雞、薯條等,這類加工食品或炸物也建議避免過量,因為隨著孕期變化,噁心嘔吐感可能會逐漸減弱,食慾也會逐漸提升,當油脂含量過高,容易造成懷孕媽咪最擔心的體重失控、一去不復返,也需多留意。 充分的碳水化合物(醣類)有助維持生理功能正常運作,並且避免酮體產生,建議攝取量應占每日總熱量的50-65%,第一期尚無需額外增加,第二期開始需增加每日45公克,主要來源如白飯、麵條、吐司、地瓜、南瓜等。 而如有妊娠糖尿病等特殊情況,則需與醫師、營養師規劃每日醣類攝取比例及總量。 徐于淑營養師表示,懷孕後期的孕媽咪如果自己煮三餐,一方面肚子大不適合久站,另一方面廚房油煙重,實在有些辛苦,如果家中有長輩幫忙當然最好不過,假如沒有,建議可以外買,自己再煮些簡單的菜餚,像是蔬菜湯或燙青菜,對孕婦比較沒有負擔。 一日之際在於晨,想保持元氣滿滿的一天,早餐最為重要,所以一定要吃得營養、吃得健康。

這類型便祕症狀包括:大便乾硬、痔瘡、便血、肛裂、腹部脹滿、按壓作痛、口乾口臭、容易嘴破、長痘痘、心煩易怒、身熱面赤、小便短赤等。 :白天蔬菜、水果吃的少,可在晚上回家後做補充,自己簡單煮個蔬菜湯即可;並且利用假日買些耐放的水果,如:奇異果、蘋果、橘子、柳丁等,平日早、晚餐可做補充。 MamiGuide是全台灣資訊最完整的坐月子母嬰平台,整合超過250間的產後護理之家、優質月子餐品牌及豐富的母嬰知識性內容。 從醫療護理團隊、機構特色到顧客真實評價,在這裡你可以找到豐富完整的資訊、超便捷的免費預約服務,廣受新手爸媽的喜愛。

懷孕怎麼吃: 懷孕了該怎麼吃?飲食指南與營養素

特別是水果含有果糖,吃太多會讓血糖升高,吃水果時還是必須控制分量。 懷孕第二階段,胎兒的器官、骨骼都開始發展,此時蛋白質與鈣質的需求量提高,雞蛋、魚肉、全穀及奶類可以讓胎兒頭好壯壯,補充維生素B群及鈣質有助造血,並預防孕媽咪小腿抽筋,對母體與胎兒好處多多。 :自助餐有較多菜色,而且可自己選菜,所以外食孕媽咪可吃自助餐,挑多一些的蔬菜,以及取低油魚肉做搭配,較能得到均衡的營養。 冬天可吃一人份的涮涮鍋,以補充足夠的蔬菜和肉類,肉的部分建議選擇牛、羊以補充鐵質,海鮮、雞肉可補充蛋白質,這也是很好的外食選擇。 在水份攝取部分,除非孕婦有特別狀況會影響到腎臟功能,醫生特別警告限制水份攝取,否則每天應與常人一樣喝2000C.C.的水。 水腫的孕婦限制水份攝取意義並不大,主要必須限制鹽的攝取量,減少口味重的食物,並加強護理。

懷孕時假如吃過多的油炸、油膩食物,容易出現腹痛、腹脹、消化不良等不舒服症狀,這些熱量高的食物也會讓孕期體重增加過快,導致變胖的情形。 胎兒各部位成長的關鍵時期,體重也會持續迅速增加,營養需求也會達到最高峰,因此更需要注意均衡的營養攝取。 ▪ 孕婦綜合維生素:懷孕過程中也需要補充鈣、鋅、鐵等微量元素,以及維生素A、B、C等,因此,建議也可徵詢醫師建議吃孕婦綜合維生素以補充所需的營養成分。 第二孕期時腹中寶寶正在快速成長,器官逐漸發育,體重也逐步增加,因此,這時期的準媽媽們要稍微增加飲食攝取量,為了寶寶多吃一點。

對於懷孕期間有哪些飲食或習慣不宜,雖不必忌諱過多,不過倪曼婷營養師表示,懷孕期間咖啡因的攝取,據國健署資訊顯示應控制在每日200毫克以內,建議可參考食品包裝上的咖啡因含量營養標示,計算每日攝取總量避免過量。 足夠的膳食纖維可預防孕期中發生便秘的可能,因此除了平時就應足夠攝取,營養師也建議在第二期、第三期每日額外補充5公克,大多蔬菜及水果皆可獲得此營養,並搭配足夠的水分攝取,如此有助孕期排便順暢。 根據「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第八版建議,將懷孕期間區分為三期,懷孕期間需額外補充多種營養素,列舉常見五樣包括熱量、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葉酸。 依行政院衛生署【一般孕婦營養素攝取參考量】,胎兒在懷孕前三個月時,營養由卵黃囊供給,熱量不需增加。

建議孕婦可以多喝蔬果汁、補充維生素,當然也要多吃高膳食纖維以及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促進消化、增加體力,從而開始美好的一天。 英國倫敦聖巴多羅買醫院(St Bartholomew’s Hospital)醫學院的一項研究指出,先天性神經管缺陷的比例,會因母親懷孕時服用葉酸補充物而降低。 神經管缺損指的是,原本負責胎兒腦部、脊柱生長的胚胎神經管,並未正常閉合。

而若有抽菸、飲酒習慣,也建議在懷孕之前就提早戒除,並在孕期之間避免,菸酒除了影響健康,也會對胎兒造成不良影響,例如生長遲緩、早產、腦部損傷等,對母體及胎兒健康都相當不利。 魚類當中的Omega-3脂肪酸含有EPA與DHA,有助寶寶成長發育。 若是考量大型魚類的金屬汙染,可以補充鯖魚、沙丁魚、秋刀魚等小型魚類。 而懷孕後期疑慮抗凝血問題,建議改成不含EPA藻油DHA。 葉酸有助於紅血球的形成、核酸與核蛋白的形成及胎兒的正常發育與生長。 建議每日攝取600微克葉酸,飲食上可多攝取深綠色蔬菜、肝臟、酵母、瘦肉及豆類。

維他命D 800IU孕前:每日1顆孕初期:每日1顆孕中期:每日1顆孕後期:每日1顆哺乳期:每日1顆注意事項:本產品含乳糖。 日本水解魚膠原蛋白粉孕前:每日1-3匙孕初期:每日1-3匙孕中期:每日1-3匙孕後期:每日1-3匙哺乳期:每日1-3匙注意事項:素食者不建議食用,可直接食用或加於冷水、溫水或加入牛奶、果汁,混攪拌均勻即可食用。 黑棗精華露孕前:每日1匙孕初期:每日1匙孕中期:每日1匙孕後期:每日1匙哺乳期:每日1匙注意事項:本產品為素食,可直接食用,或搭配300c.c開水飲用,孕婦、兒童、素食者可食用。 固敏菌孕前:每日1-2顆孕初期:每日1-2顆孕中期:每日1-2顆孕後期:每日1-2顆哺乳期:每日1-2顆注意事項:飯後食用。 亞尼活力葉黃素孕前:每日1顆孕初期:每日1顆孕中期:每日1顆孕後期:每日1顆哺乳期:每日1顆注意事項:本產品為素食。 活力媽媽卵磷脂孕前:每日1顆孕初期:每日1顆孕中期:每日1顆孕後期:每日1顆哺乳期:每日1-2顆,加強時期每日4-6顆注意事項:素食者可剪開膠囊食用,可於早上餐前/餐後食用。

體重僅須增加1至2公斤,足夠的養分供給是第一要素,特別是維他命B群,多吃綠色蔬菜及五穀類,可獲取和寶寶神經發育有關的葉酸;素食者需要補充富含維生素B12的食物,或服用維生素B12補充劑。 懷孕期間為了提供胎兒足夠營養,礦物質的需求量會增加,孕婦應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或可在醫師建議下選擇市面上孕婦專用綜合維他命,以補充孕期足夠的礦物質。 對此倪曼婷營養師也提供自己在懷孕期間的飲食調整供參考,營養師以適時適量的方式補充澱粉類食物,藉此改善空腹時的反胃。 另外也以少量多餐的方式進食,除了三餐之外,餐與餐之間也適量的補充點心,改善想要補充營養但卻又沒胃口的問題。 並且從原形食物當中攝取全榖雜糧、豆魚蛋肉、蔬菜、水果、油脂及乳品六大類營養素,透過飲食均衡維持足夠的營養攝取,避免從單一營養素得到飽足感,如此一來飲食、胃口、營養攝取問題便可獲得改善。

聖誕節即將到來,氣溫也不斷下降,大家不妨為全家老小安排一趟到南台灣的旅遊,享受冬日裡的暖陽。 2022九合一選舉結束,既如預期又大出意外,國民黨堪稱大獲全勝,而選前驕氣滿滿聲稱「選不好,國際怎麼看我們」的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請辭,… 平日在照顧理兩個寶貝之餘,也著書或在部落格討論教養與婚姻生活的… 鹿鹿沒在飛行日記 記錄我酸甜苦辣的空姐飛行生活與回憶,現在是一名新手媽咪,趁孩子睡覺時紀錄… 除了飯後補充以外,有些營養品也可以在空腹時補充,例如膠原蛋白、卵磷脂、滴雞精、黑棗等等,較不受飯前飯後的限制。

懷孕怎麼吃

孕期期間的脂肪來源可以透過天然食物來獲得,例如:堅果類、酪梨、橄欖油等。 我們的團隊掌握最新的健康趨勢,不斷努力吸收最新保健觀念與資訊,分享運動、孕哺、備孕、女性保養與健康養生相關資訊。 維生素B12可增進神經健康、紅血球形成,常出現在動物性食物,例如肝臟、肉類等。 若是素食媽媽,可以補充紫菜,及強化維生素B12的營養酵母。 為脂溶性維生素,研究指出維生素D3可增強精卵的品質,增加受孕的機會,且懷孕婦女的血中維生素D3含量足夠,可減少生產胎兒過小的風險。 地瓜、芋頭雖是優質膳食纖維,但炸過以後油脂含量過高,營養打折,不適合取代白飯當作主食。

孕期最好避開炸物,以燒肉或烤肉漢堡作為主食,再搭配不加沙拉醬的生菜沙拉。 飲料可以選擇無糖紅茶或綠茶,但要留意一下咖啡因含量,若咖啡因含量太高仍須避免。 如果店家沒有提供生菜沙拉,可以改點兒童餐,兒童餐通常會附蘋果、柳橙等水果,可以取代沙拉作為纖維質來源。

每大類的食物,都有豐富的營養素,建議足量且均衡的攝取,維持體內的營養素濃度,養出好體質。 且可將進食順序調整成先吃蔬菜再吃碳水化合物,預防血糖在餐後飆升,導致胰島素不平衡,影響受孕機會。 另外李也推薦,備孕期間夫妻應進行適量的運動,運動可以帶來身體與心情的放鬆,輕鬆的心情對於精卵的品質有相當的幫助。 在孕期可以一天增加10mg的攝取,通常於一般健康的飲食中就足夠,妳也可以食用維生素C保健食品。 不過要注意的是,一天攝取不要超過1000mg,對胎兒及孕媽會有不良的影響。

  • 地瓜是優質碳水化合物,熱量低又有飽足感,並含有豐富的纖維質可以幫助排便,是相當好的澱粉來源。
  • 陳葵蓉也說,全穀類中的礦物質、維生素B群反而可以幫助代謝,媽媽們常常是不吃澱粉,但又因為肚子餓、沒有飽足感而拚命吃零食或是吃肉,其實熱量並不會比較,不如每餐正常吃,讓身體早點修復,反而能回到正常代謝的狀態。
  • 懷孕第二階段,胎兒的器官、骨骼都開始發展,此時蛋白質與鈣質的需求量提高,雞蛋、魚肉、全穀及奶類可以讓胎兒頭好壯壯,補充維生素B群及鈣質有助造血,並預防孕媽咪小腿抽筋,對母體與胎兒好處多多。
  • 選擇餐廳時以具有「通過國家安全衛生認證的中央廚房」的餐廳為優先比較有保障。
  • 不論是從食物或是補充物中攝取,每位育齡婦女都至少必須服用400微克的葉酸,以確保未來生下健康的寶寶。
  • 孕期期間的脂肪來源可以透過天然食物來獲得,例如:堅果類、酪梨、橄欖油等。
  • 「植物性」來源則以深綠色蔬菜(如:菠菜)為主,不過植物性的吸收率比動物性差,建議孕婦用餐後,要吃些水果,讓維他命C幫助鐵的吸收,包括奇異果、橘子、芭樂等維他命C豐富的水果都有助益。

在中、後期會建議每天可以增加300大卡以及10公克的蛋白質。 並且需要多補充鈣質以及鐵質,因為需要供給胎兒長骨頭,一天建議攝取100mg的鈣,最多兩杯的低脂乳品。 西醫對孕婦的飲食並無特別禁忌,只要以天然、新鮮為主,並減少加工製品就沒什麼大問題。 至於中醫則將食物分冷、熱性,依媽咪體質做建議,而且中醫建議剛進入懷孕後期,最好減少薏仁、木瓜、麻油等比較會促進子宮收縮的食物,進入待產狀況就不需特別避開這些食物。 孕媽咪若偏食比較擔心的是缺乏某一類營養素,尤其是對一大類食物完全排斥。

尤其蛋白質是建構胎兒器官及細胞分化不可缺少的營養素,對寶寶的成長影響很大。 建議媽咪從懷孕中期就要加強蛋白質的攝取,每天要比一般人多300大卡的熱量和10公克的蛋白質。 ▪ DHA:DHA可以幫助寶寶腦神經的正常發育生長,日常飲食中可適量從深海魚類、藻類、亞麻仁油等攝取DHA,或徵詢醫師建議選擇魚油等保健食品來補充。 然而,廖嘉音營養師提醒,懷孕到第三孕期後就不建議再額外補充DHA。

在初、中期體重增加較多的孕媽咪,可別在後期刻意節食,還是要注意均衡的營養攝取,尤其蛋白質、鈣、鐵等營養素必須足夠,才能讓胎兒健康成長。 營養補充建議攝取量亞尼活力活性葉酸孕前:每日1顆孕初期:每日1顆孕中期:每日1顆孕後期:每日1顆哺乳期:每日1顆注意事項:於早上餐後食用,本產品為素食。 孕哺綜合維他命孕前:每日1顆孕初期:每日1顆孕中期:每日顆孕後期:每日1顆哺乳期:每日1顆注意事項:於早上餐後食用,維生素B2經口服吸收所排出之小便呈現黃色為正常現象。

午餐的飲食既要補充上午消耗的能量,又要儲蓄下午所需的營養和能量。 所以,孕婦的午餐更應合理搭配、均衡營養,建議多以高蛋白、高鈣質、含鐵量的食物為主,比如:可以吃魚湯或者是骨頭湯這類含有很多鈣質及鐵元素的食物,幫助胎兒的生長和骨骼發育。 理想的狀況下,苗條女性在產前應增重11~15公斤,才能生下正常體重的健康小孩。 體重過輕的女性應增重12~18公斤,而過重的女性應增重5~11公斤。 許多過重女性認為,懷孕可以消耗原本多餘的脂肪,但這是不明智的想法,因為胎兒無法透過母體原本的脂肪成長。 1、懷孕期的熱量攝取,依據衛福部建議,自懷孕第二期起,每日需增加300大卡的熱量。

但在懷孕的三個月之後,每日熱量需求增加300大卡,以避免胎兒生長發育不良。 較低脂肪的瘦肉如牛肉、豬肉、雞肉都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其中以牛肉與豬肉含有豐富的鐵、膽鹼及B群,可以預防孕婦因血容量增加造成的貧血。 補充含鐵食物時可以搭配維生素C食物或營養品一起補充,可以增加鐵的吸收效率。 建議孕媽咪可以用B群含量豐富的五穀飯或十穀飯取代白飯,從高麗菜、地瓜葉、紅鳳菜、菠菜或絲瓜等清炒蔬菜中補充纖維質和葉酸,再搭配滷肉、粉蒸肉、白斬雞、蒸魚或烤魚補充蛋白質、鐵質。

因而夫妻在要寶寶之前一定要重視這個方面,及時的補充葉酸,但是這是在理想的狀態下,如果女性不小心出現了意外懷孕的狀況的話,那麼與別人相比可能就少了三個月的補充葉酸的時間,該如何來進行補救呢? 懷孕初期最重要的微量營養素,是胎兒神經管發育所必備的營養素。 懷孕期間每日攝取600微克,以減少胎兒神經管異常的風險。 懷孕期間因荷爾蒙變化及胎兒壓迫,腸胃蠕動容易變慢造成便祕。 但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勿全以果汁取代水果,因榨汁過程會去除大部分的膳食纖維,且容易攝取過量。 很多人到小吃店只會點一份主餐加一碗湯,不會額外點青菜,到簡餐店、自助餐店吃飯也不會多吃蔬菜,身體長期缺乏膳食纖維容易便秘。

SEO服務由 Featured 提供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