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博物館5大分析

黨的十九大以來,中國國家博物館加大反映革命文化、當代先進文化代表性物證的徵集力度,面向社會公開徵集文物藏品,每年平均徵集古代文物50件套左右,近現代文物、實物和藝術品1000餘件套。 中國國家博物館一直重視對古代書法的徵集與收藏,歷經百餘年的努力和積累,至2013年,收藏古代書法門類涵蓋甲骨、金文、陶文、磚瓦文、璽印、錢幣、文書、寫經、碑拓、宋元明清書家名作,數量已達3萬餘件,這一數量在國內同類收藏中位居前列。 這些書跡是中國古代書法藝術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書法藝術史上的重要文化遺產,能夠充分反應中國書法藝術發展的基本脈絡和變化,具有很高的文化價值、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這是目前唯一一個全面展示中華民族170年復興之路主題的陳列展覽。 迄今所見商周時期最大的水器,銘文通篇有韻,內容與《詩經》相印證,是研究西周戰爭史、民族史與中國文學史的重要實物。

基於國家博物館藏品舉辦的基本陳列和專題展覽觀眾可以拍照留念,但請勿使用閃光燈和三腳架。 引進的臨時性展覽,將依據辦展協議確定是否可以拍照,若不可拍照,將在展廳內設立明顯的提示標識。 2011年,國家博物館對《中國歷史文物》和《近代中國與文物》進行改刊,更名為《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圖六),並突出“歷史與藝術並重”的辦刊理念。

國家博物館

在四川的東漢墓中先後出土多件形象類似的擊鼓説唱俑,這説明當時蜀地説唱表演頗為流行。 東漢擊鼓説唱陶俑被稱為“漢代第一俑”,是一件富有濃厚民間氣息和地方風貌的優秀雕塑作品,屬國家一級文物。 西漢彩繪雁魚青銅釭燈為西漢青銅器,於1985年出土于山西省朔縣照十八莊。

三、參觀當天憑預約時使用的本人二代身份證原件(外籍人士和港、澳、台地區觀眾憑預約二維碼)從北門西側入館參觀。 限量預約開放期間,觀眾入館須配合進行證件核錄、出示本人實時健康碼(也可通過北京健康寶小程序提前申領當日健康碼)、接受健康監測,未見異常後方可入館。 世界貿易組織,簡稱世貿組織,英文縮寫WTO,成立於1995年1月1日,其前身為關税及貿易總協定。

2009年12月,完成了老館辦公區裝修工作,全館職工2010年2月順利回遷,確保了國家博物館各項業務及對外文化交流工作的正常開展。 已有人擔心,德國將加速「去工業化」,未來有… 大企業如此,作為德國經濟主幹的中小企業更是苦不堪言。 德國商業遊說團體BDI夏季的意見調查發現,中小企業中,幾乎每四家就有一家考慮把生產基地遷往海外,最大考量是能源成本太高昂。 另一因素是德國經商環境已惡化,過去十年來歐洲市場成長遲滯,歐盟法規(如規範工業排廢和化學品永續策略)愈來愈嚴也構成極大的不確定性。 以截至目前仍是歐洲規模最大的德國化學工業為例,所需的能源和原物料幾乎全靠進口。

DR2303柴油客車2002年報廢後曾長期停放於臺東機務段留置線,2018年迴送至七堵機務段後再運抵台北機廠保存;2021年6月時同時再度運出交由台灣車輛進行修復;2022年7月時修復完成,並恢復為浪漫藍塗裝。 2節(MOHANE 及MOHANE )捐贈國立台灣博物館簽約儀式,出席者為駐日代表謝長廷、文化部部長鄭麗君、國立臺灣博物館館長洪世佑。 2014年9月24日,管碧玲在立法院第8屆第6會期交通委員會第2次全體委員會議提案並經全體表決無異議通過,要求交通部於一週內發函文化部提出臺北機廠全區指定為國定古蹟,與將製造於1889年的蒸汽動力鎚等機器登錄為國寶與重要古物。 2013年1月,各界向臺鐵請願;1月14日,臺北市政府將廠區組立工場、鍛冶工場、原動室列為市定古蹟,並預定於當年暑假於廠區舉辦活動。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銀印由林伯渠於1959年9月捐贈。 1931年11月27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選舉毛澤東任主席,項英、張國燾為副主席,宣告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正式成立。

國家博物館: 國立臺灣博物館

2019年10月22日,“證古澤今——甲骨文文化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隆重開幕,展覽為期兩個月。 這是中國國家博物館首次舉辦以甲骨文為內容的文化展,也是國家博物館館藏甲骨的第一次大規模展示。 展覽9個主題以甲骨為依託,還同時展示與之相關的青銅器、陶器、玉器、書籍等文物。 1912年7月9日中華民國教育部於國子監設立的國立歷史博物館籌備處。

EOB32389工程瞭望車原為SP32389普通客車,1986年時改造為工程瞭望車使用,為目前極少數現存的17公尺級客車;2021年5月中旬報廢後,由七堵機務段運至鐵博籌備處保存。 15ES8000型工程宿營車原為15C8575篷車,1960~1967年由台北機廠製造,共有630輛,為台鐵篷車數量最多者,目前館藏之15ES8575,於2019年經修復後運抵鐵博籌備處保存。 P20EF1000型工程用平車為鐵道局工程用平車,其中P20EF1003於報廢後,轉贈鐵博籌備處靜態保存。 3EW100型礙子噴洗車為配合1979年鐵路電氣化通車,而將15F140平車改造為3EW103礙子噴洗車使用,象徵著鐵路電氣化時代的來臨;目前館藏之3EW103,於2021年運抵鐵博籌備處保存並等待修復中。 DL2000型調動機北晟重機製造,共8輛,過去曾為台鐵站內調度與貨車移動之主力,2016年DL-2500型調動機引進後已逐步遭到淘汰;目前館藏DL2008曾長期於鶯歌站使用,2022年鐵博向台鐵購入後,預計將作為鐵道博物館內保存車輛之調動機。 中國國家博物館學術委員會主要職責:組織學術研究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的論證、科研課題的立項和驗收評審、科研成果獎勵的評審、學術成果水平的評估,為學術研究和發展相關的決策提供諮詢和建議。

施彩豐富,線條流暢,全景展現當時的社會生活。 國博還不定期推出各種特展、臨展、海外交流展,如:《道法自然: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精品展》、《佛羅倫斯與文藝復興:名家名作展》。 在德卡迪的探險結束後,博物館的文物部門在調查和挖掘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已有人擔心,德國將加速「去工業化」,未來有從工業強國淪落為「工業博物館」之虞。 飾有9條金龍、8隻點翠金鳳、100餘粒紅藍寶石、5000餘顆珍珠,是定陵出土的四頂鳳冠之一,四冠被國家文物局認定為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2020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國家博物館自年1月25日(正月初一)起閉館,於同年5月1日起錯峰限流預約開放。 觀眾須按預約時段自北門西側經消毒通道入館接受安檢並全程正確佩戴口罩且與他人保持1.5米以上距離。 2011年1月11日,為「弘揚和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座總高為9.5米的孔子青銅雕像在國家博物館北廣場落成,天安門地區又添文化新地標。

國家博物館: 中國古代佛造像藝術

並挖掘出在武賽勒(Al Wusail)和祖巴拉的考古遺址。 台糖376號蒸汽機車1958年由台灣機械公司製造,曾運用於斗六糖廠,報廢後轉售民間保存,2021年12月捐贈至館內保存。 王春法:館長、黨委副書記;單威:黨委書記、副館長;陳成軍:常務副館長;馮靖英:財務總監;劉萬鳴:副館長;古建東:黨委副書記;丁鵬勃:副館長;陳莉:紀委書記。 中英簽署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時用的國產台式英雄金筆,這是香港問題和平解決的歷史見證,由外交部禮賓司於1985年12月25日撥交。 這是一件浮箭法複式漏壺,使用時,日壺的水以恆定的流量滴入下層的月壺,月壺之水滴入星壺,星壺上部有一個小洞,如果月壺滴下的水多了,多餘的就會從這裏流出,使星壺的水量保持恆定,以便均勻地滴水給受水壺。 受水壺中的水逐漸增加,浮舟便托起木箭緩緩上升。

國家博物館

化工巨人巴斯夫,歐洲最大的天然氣工業用戶,數十年來倚重自俄羅斯管線輸送的天然氣,但今年1月至9月的天然氣花費比去年同期激增22億歐元,且第3季德國事業大虧1.3億歐元,能源價格大漲是主因之一。 出席典禮的其他主禮嘉賓包括南京博物院副院長王奇志、香港賽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梁卓偉博士、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副署長(文化)譚美兒及香港文化博物館總館長盧秀麗。 為迎接澳門回歸,「中國政府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倒計時牌」於1998年5月5日,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成立當日揭幕,這個倒計時牌運作到1999年12月20日零時止。 為迎接香港回歸,1994年12月19日,《中英聯合聲明》簽署十周年之際,豎立「中國政府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倒計時牌」,這個倒計時牌自揭幕起到1997年7月1日零時止。

古人云:“筆跡者,界也;流美者,人也”,人們書寫漢字,作為記錄的手段時,具有文化交流、傳播的實用價值,而在書寫過程中對漢字進行藝術創作時,具有極其鮮明的藝術價值。 宋元名窯瓷器反映了手工業的重大發展,紙鈔的應用表明商品經濟愈加活躍。 城市生活也變得豐富多彩,各民族間經濟文化的聯繫不斷加強。 無論如何,政府官員、企業主管和經濟學家都同意,德國工業的未來可能取決於多快能順利轉型至綠能。 德國已盡各種努力找尋替代俄國天然氣的能源來源,包括建置液化天然氣(LNG)接收站、重啟燃煤發電廠、讓核反應爐延役等。

《國博講堂》是中國國家博物館面向社會公眾開放的學術交流平台,它以“歷史與藝術並重”為舉辦宗旨,邀請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就相關領域的前沿問題和熱點學術問題發表精彩演講。 截止至2013年末,《國博講堂》已經舉辦講座40餘場,內容涵蓋歷史、藝術、文物考古等多個領域。 戰國銅冰鑑,是戰國時期青銅酒器,1977年出土於湖北省隨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被稱為“世界上最早的冰箱”。 冰鑑是由一個方鑑和一件方尊缶組成的青銅套器,方尊缶置於方鑑內,其底部一側有兩個長方形榫眼,另一側有一個長方形榫眼,安裝時,把這三個榫眼與方鑑內底的三個彎鈎扣合,其中一個彎鈎的活動倒鈎自動倒下後,可把方壺固定在方鑑裏而不晃動。 戰國銅冰鑑為後人展示了中國古代青銅鑄造的高超技法和先進水平,不僅成為了研究古代歷史的重要證物,更是青銅鑄造史上的的典範之作,堪稱青銅時代的巔峯作品之一。

總建築面積近20萬平方米,藏品數量140餘萬件,展廳數量48個,是世界上單體建築面積最大的博物館,是中華文物收藏量最豐富的博物館之一。 PBK32800型電源行李車1967~1968年由台北機廠製作,共8輛,為初代電源行李車,1982年時曾由北廠更新車體;其中PBK32803,於2021年10月報廢後,經收購預計將納入保存。 PBK32950型電源行李車1970年由日立製造,共3輛;因供電容量不足,故在1988年時卸下發電機組,並改為BK32950型行李車使用;目前館藏之PBK32952,過去曾保存於舊打狗驛故事館,因保存環境不佳故於2021年9月納入館藏。 2015年7月9日,行政院指示文化部建置國家級鐵道博物館,並由文化部擬具「臺北機廠活化轉型國家鐵道博物館園區實施計畫」及相關委託計畫;該計畫於2016年12月13日獲行政院核定。 2017年2月14日,文化部與交通部簽署「臺北機廠鐵道博物館合作備忘錄」,臺北機廠以轉型鐵道博物館園區為目標。

  • 新館總用地面積7萬平方米,建築高度42.5米,地上5層,地下2層,展廳48個,建築面積近20萬平方米,是世界上單體建築面積最大的博物館。
  • 另一因素是德國經商環境已惡化,過去十年來歐洲市場成長遲滯,歐盟法規(如規範工業排廢和化學品永續策略)愈來愈嚴也構成極大的不確定性。
  • 1995年7月11日,世貿組織總理事會會議決定接納中國為該組織的觀察員。
  • 《小品大藝:明清扇面藝術展》:展期2013年3月29日至2014年3月28日,位於南區三層12號展廳。

西晉青釉鏤空香薰,1953年出土於江蘇省宜興市周處墓墩一號墓。 香薰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是球形熏籠,下部是圓形承盤。 球形熏籠上部是三層三角形鏤孔,下部有一橢圓形進香口。

國家博物館

此簋為圓形,蓋與器身相合成一略扁而圓的形體,蓋頂有圓形捉手,面飾瓦紋,緣以細密的勾連紋。 簋上的銘文是先墨書、後契刻模型、再翻範鑄造而成,開創了中國早期活字模之先導。 大盂鼎系清道光初年出土於陝西郿縣禮村,先後為當地鄉紳郭氏、縣令周廣盛以及左宗棠、潘祖蔭等所有,1951年潘氏後人潘達於女士將其捐贈予上海博物館,1959年入藏中國歷史博物館(今中國國家博物館)。 而另一尊同為盂所鑄之鼎,形制略小,習稱“小盂鼎”,器上銘文涉及西周與鬼方之間的戰事,但此器在輾轉收藏的過程中已不見蹤跡,僅於著錄中保存銘文拓本。

2013年,全球博物館參觀人數前20名統計中,中國國家博物館排名世界第三,擁有750萬遊客,在前20名中增長最快。 1984年12月19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西大廳,中國總理和英國首相分別代表本國政府正式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 確認中國政府將於1997年7月1日收回香港,恢復行使主權,並設立特別行政區,維持其現行社會制度、經濟制度、生活方式50年不變。 香港問題的解決是“一國兩制”構想成功的實踐,為順利解決澳門問題和實現台灣迴歸祖國提供了範例。 新石器時代很多遺址中都發現有類似龍形的遺存,或為蚌塑,或為彩繪,或為雕塑。 關於龍的原型,研究者們提出過各種假説,如蛇、鱷魚、蜥蜴、魚、鯢、馬、牛、豬、鹿、熊、虎、蠶、蠐螬、松樹、雲、閃電等等。

但是,中國這一農業文明古國正與後起的工業文明大國悄然拉大差距,預示着新時代的到來。 該展廳有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等舊石器時代人類的文物與複製品。 打製石器、獵物殘骸、用火痕跡、骨針、獸牙貝殼裝飾品反映當時的生產生活內容與審美情趣。 中國國家博物館新館建築保留了原有老建築西、北、南建築立面。

國家鐵道博物館(簡稱鐵博)是臺灣一座籌備中的國家博物館,位於臺北市信義區臺北機廠舊址,隸屬於文化部。 2015年3月15日年全區保留指定為國定古蹟,2019年8月15日籌備處揭牌成立,專責推動建置規劃等籌備工作,旨在成為一座「活的鐵道博物館」。 未來將以行政法人方式運作,並由文化部與交通部共同監督。 傢俱是社會物質生活的一部分,與人們的日常起居活動密不可分;傢俱更是文化藝術的結晶,從古到今,伴隨着人類文明的進程不斷髮展和演變。

30L3000型罐車前身為空軍後勤司令部P35GT3000型汽油罐車,1987年5月製造,共10輛;2001年由台鐵收購並改為30L3000型繼續使用至2015年北埔油庫線停用為止;其中30L3006號於2021年運抵鐵博籌備處保存並等待修復中。 30L20000型罐車1970年由日本舞鶴重工製造,共有10輛,此型車使用至2015年北埔油庫線停用為止;其中30L20002號於2020年底經修復後運抵鐵博籌備處保存。 2015年3月15日,在民間團體、學者、民代長期強力呼籲下,文化部依《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3條第1項第1款前往臺北機廠進行現場勘查,並依前述《辦法》第3條第1項第2款開始進行審議。 除中華民國鐵道文化協會會長任恆毅、洪致文、林奎妙(臺北機廠文史守護聯盟代表)、黃立品列席發言爭取指定國定古蹟外,李宜修(鄭麗君國會辦公室代表)與許陽明及陳林頌(管碧玲國會辦公室代表)列席審議委員會說明國定古蹟臺北機廠提案內容及與臺北市政府協商之結論。 最後,委員會經出席14位委員一致同意依《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4條及前述《辦法》之規定審議通過,將臺北機廠指定為國定古蹟。

「滇王之印」金印:史書記載漢武帝在西南滇國設郡賜印,金印的出土證明了這段史實,是中央政府與西南民族間關係的見證。 生動表現一鸛一魚一石斧的形象,是中國畫「沒骨」畫法的最早實例,被國家文物局認定為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博物館在開放不到一年的時間裡接待了超過450,000名參觀者。 博物館內部並非單純展示繪畫和雕塑,而是通過 21 世紀的燈光、聲音和視覺來描繪卡塔爾的歷史。 2021年8月1日,文化部發布,洪致文歸建學界,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主任由文化部簡任秘書、前中華民國鐵道文化協會會長鄭銘彰升任。 2014年10月14日,管碧玲於立法院內政委員會提案並經全體表決無異議通過,要求內政部於臺北機廠定古蹟審議定案後始得辦理相關都市計畫審議案;但是臺灣鐵路管理局對此提出法律異議,導致文化部陷入國定古蹟審議是否適法之相關問題,並決議暫不啟動國定古蹟審議。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