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青春,在台灣電影必看攻略

轉向在社運圈中找尋志同道合的夥伴,找尋溫暖,多少也註記著陳為廷為什麼會這麼狂猛地燃燒青春,燃燒怒火! 紀錄片的導演,偕同男女主角重看多年來累積的影像,淚水也潰堤了。 青春有淚水相伴,就算變色了,淚水的溫度,依舊讓人無悔。 紀錄片本身分為三個部分,除了陳為廷與蔡博藝,更重要的是還有導演傅榆自己。 從小就對身份認同感到困惑的傅榆,被歸類為非中國大陸的外省人,因為不會說台語,一度遭到同學欺負。

1999年,她以主持民視《非常生活》入圍金鐘獎最佳社會教育文化節目主持人;同年8月26日,循古禮正式拜「人間國寶」相聲大師吳兆南為師,學習相聲,成為其門下唯一女弟子。 此後,她陸續從事於舞台劇、導演、主持、相聲、電視、電影、廣播、配音、廣告、教學、公益活動、演講、傳統戲曲、寫作等不同領域。 閃靈樂團的主唱Freddy進入國會,成為時代力量的立委林昶佐。 但是他並沒有把重金屬帶進國會也沒有搖滾殿堂,為什麼?

因此,《金玉良緣紅樓夢》成為李翰祥執導的最後一部黃梅調電影。 這次哭泣是個轉捩點,我發現自己會哭成那樣,是源自於對社會運動的單相思。 端傳媒資深編輯何欣潔曾於〈與失敗同行——運動中的時間、污名與身體感覺〉一文審視樂生運動。 2007 年運動號召遊行抵禦政府拆遷,原先預計全拆的 50 棟療養院建物而後只拆 10 棟。

最佳紀錄片獲獎作品《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導演傅榆上台發表得獎感言時說「希望我們的國家可以被當成一個真正獨立的個體來看待,是我身為一個台灣人最大的願望。」台下響起熱烈掌聲。 上屆影帝涂們上台為最佳女主角頒奬時,表示「特別榮幸再次來到『中國台灣』金馬獎頒獎」,「我感到了兩岸一家親」,台下亦響起熱烈掌聲,被媒體視為「回懟」傅榆,也引起爭議。 最後頒發最佳劇情長片獎時,原本計劃與李安共同頒獎的鞏俐未上台。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電影: 台灣九合一選舉:為什麼執政的民進黨受年輕選民冷落?

當時畢業於甘肅省蘭州市內高中的蔡博藝,抱著「試膽」的心情,來到她心目中所謂的「寶島」想要一探究竟,成為首批「敲門磚陸生」。 當天,金馬獎會場招待了很多中國的電影人士,他們相繼在頒獎台上發表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並集體杯葛當晚的慶功宴。 讓包含臺灣、香港、中國、東南亞等華語電影,且一直都是最權威代表的電影獎頓時變了風貌。 2011 ~ 2016 年期間,台灣社會運動頻繁,越來越多大學生走上街頭,發起反媒體壟斷、反大埔強拆、士林王家拆遷、318 學運 ……等抗議活動。 不管是在現場靜坐聲援、舉著大字報呼喊抗議口號、跑遍大街小巷發放傳單,亦或是站上肥皂箱發表想法,當時的青年以各式各樣的形式「走上街頭」。

2015年舉辦首屆馬德里電影節,由國際影評人Javier H. Estrada負責選片工作,擇馬德里知名藝文場館放映。 駐西文化組自2014年起,在西班牙持續辦理「臺灣有影」(Taiwán en la pantalla)計畫、蔡明亮電影專題及周美玲電影專題等,逐步建立西國電影專門機構對我國電影的認識,並引起電影圈內人士討論。 今年首度在馬德里舉辦臺灣電影講座活動,未來也將積極爭取和各電影資料館、影展合作的機會,全力推廣臺灣電影。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與社會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媒體環境。 評論 張娟芬/「被流氓」的王信福,那場鹽與火柴的逃亡 長期耕耘死刑、司法議題的張娟芬,在《流氓王信福》中抽絲剝繭寫出一個底層小人物從「奇裝異服」、「夜間遊蕩」到「官定流氓」,在警政和司法中遭遇的不公;更宏觀再現時代與社會背景,看見戒嚴歷史荒謬殘酷的一面。

藝術 為什麼要拍冤案──施佑倫的《彼岸》,替白紙黑字卷宗填入血肉人生 回顧施佑倫的紀錄片作品,他幾乎形同「冤案導演」。 吸引他的,其實不是曲折的「案情」,而是捲入漩渦中的「人」的模樣。 紀錄片讓人看見生命的彼岸,看見那些我們自以為知道,卻根本不知道的事。 《金玉良緣紅樓夢》是黃梅調電影,人物在情到濃處時,會以黃梅戲的曲調唱出心中的喜怒哀樂。 不過,李翰祥沒有拘泥於戲曲電影的拍攝手法,他並不苛求演員要有戲劇表演的身段,而是以傳統愛情片的模式來拍攝,戲曲唱段只是烘托情感氛圍的手段。 月就準備好的,當時我先在台北電影節拿到最佳紀錄片獎,很有機會拿下百萬首獎,於是就沒先唸這篇稿子,但是最後得獎的是《幸福路上》,沒機會再唸稿,後來再入圍金馬獎,又燃起了希望,心想真能得獎就要唸出我的心聲。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電影: 社會議題電影推薦

您的支持將有助於《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促進多元進步的社會對話。 有的法律人不僅愛追劇,更希望解讀及探討影視作品中的法治文化意涵,並讓司法改革可以更加通俗易懂。 今天再看《金玉良緣紅樓夢》,林青霞和張艾嘉的表演已成絕美回憶。 兩位銀幕女神展現出來的活潑與精緻,在影史中留下了亮麗的一筆。 「金玉良緣」這個典故就是出自《紅樓夢》,指的是薛寶釵的「金鎖」和賈寶玉的「通靈寶玉」,意思是門當戶對的姻緣。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電影

林青霞從動作到神態,甚至是眼神,都像極了處在青春期的男生。 可以看出,她在開拍之前做足了功課,才能在一出場時就把賈寶玉的形象立住。 最初,公司安排23歲的林青霞飾演林黛玉一角,24歲的張艾嘉飾演賈寶玉。 李翰祥面見了兩位演員之後,發覺林青霞比張艾嘉高出許多。 把自己放入片裡,周遭朋友都反對,連我先生也不確定究竟好不好,但沈導很支持,也鼓勵我相信直覺,完成有個人現身的紀錄片。

李翰祥曾憑藉《江山美人》(1959)、《梁山伯與祝英台》(1963)兩部作品掀起黃梅調電影熱潮。 這樣的用心設計在今天看來是理所當然,但當時香港電影行業的服化道製作條件十分有限。 李翰祥將一部古裝片拍得如此細緻入微,他是以創作藝術品的態度來拍電影。 細看《金玉良緣紅樓夢》中的人物服飾穿搭,就會發現賈寶玉、林黛玉每場戲的服裝、配飾都不相同,凸顯出世家子弟的奢華。

  • 冤案絕對是挑動司法的敏感神經,代表的是司法權行使上的錯誤,而這個結果絕對是從事審判的人最不願意發生的結果──司法本該查明事實,反倒成了壓垮當事人人生的最後一根稻草。
  • 而後的失敗來自於立委競選的性侵醜聞爆發,他一夕之間由社運明星醜化為性惡魔。
  • 過往司法實務在上面兩道門檻下,幾乎是把再審的路給封住。
  • 影片開場,導演用了一組鏡頭來展現賈府的榮華富貴。
  • 從貿易公平到外交休兵,宴席上觥籌交錯、好不快樂。
  • 對於從事刑事審判工作的法官而言,都知道這是個不能出錯的工作,但刑事案件建構的事實仍然是在證據呈現以及對於證據的認知之上。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是一部台灣紀錄片,由傅榆執導,講述太陽花學運領袖陳為廷與台灣首批中國交換生蔡博藝兩人的故事。 從2011年開始,拍下了他們參與社會運動與相關議題討論的熱血過程,其中也貼身採訪深入紀錄下兩人表面勇敢之外,其他不為人知的辛酸與挑戰。 這不到兩個小時的片長,完整呈現的不僅是這兩位青年與導演本身內心希望達成的目標與願景,更多的是被這七年間所發生的大小事所牽引的青春歲月。 ),是2019年4月12日公開上映的台灣紀錄片,傅榆執導,以太陽花學運和其他社會、政治運動為故事背景。 該片以台灣學運領袖陳為廷與在台中國大陸留學生蔡博藝為拍攝對象,導演傅榆本人也是旁白和入鏡被紀錄者。

故事的開始,是主角米娜焦急地前往監獄,這趟路程不是日常的探望而已,而是米娜的丈夫巴巴克因被控謀殺被判處死刑。 然而,生活的壓力接踵而來,逼著她連悲傷的時間都沒有,獨自扶養無法開口說話的女兒,但這時政府告訴米娜,原來所謂的「正確」判決是來自於錯誤的基礎,巴巴克固然有參與部分的犯罪行為,但離開案發現場時,被害人其實還活著,後續是他人行為造成被害人死亡。 這些不同類型的取材下,都看到有別於好萊塢電影的鏡頭語言。 雖然李翰祥兢兢業業地完成了拍攝工作,但是影片公映之後並未掀起市場波瀾。

不過,李翰祥拍電影,服化道方面是出名的嚴謹與高規格。 因為他的電影能夠保證賣座,老闆邵逸夫通常都會給他的製作開綠燈。 賈寶玉掀開新娘子紅蓋頭之後,驚訝地發現新娘不是林黛玉,整個人的狀態由大喜轉入大悲。 她先是捶胸頓足,繼而嚎啕大哭,隨後還有一大段唱詞,將人物的心態表露無遺。 林青霞出場時,把握住了賈寶玉大男孩的本性,拿著一架小風車就衝了出來。 她一亮相,一個帥氣、陽光、活潑的賈寶玉走進了林妹妹的視線。

該片於2018年獲得金馬獎最佳紀錄片,以臺灣學運領袖陳為廷與身受臺灣學運影響的中國留學生蔡博藝為拍攝對象,目的為探討臺灣、中國、香港的社會運動是否能有「共同奮鬥」的連帶感。 本片為臺灣新銳紀錄片導演傅榆從2011年到2016年間拍攝並擔任旁白。 陳為廷在佔領立法院擔任決策小組感慨重演「寡頭政治」,這是電影裡的首次失敗。

至於娃娃,則是陳為廷在太陽花學運期間,因為媒體拍到了他抱著娃娃在立法院角落入睡的模樣,而廣為人知的人物側寫。 但也只有傅榆跟著進入到陳為廷閒廢無人居住,以致混亂一片的老家,你才會明白這位從未見過父親模樣的遺腹子,讀小學時母親又去世的孩子,在祖母的陪伴下度過多寂寞又黯淡的童年,滿屋子的娃娃是他唯一能夠談心的親人。 傅榆拍到他獨坐桌角,低頭抽著悶菸的背影,你已經明白他是多麼懼怕那種年節返鄉的空虛與寂寞。 家人的懸念是一種羈絆,但當你聽見蔡博藝用非常生硬的台語唸出「反徵收,護家園」的口號時,聽見她坦承「跟土地的連結不是那麼深,可是跟這群人的連結很深」,然後看著翻開的日記告訴你,她是因為讀到六四事件的文獻,恍然得著政治啟蒙,才決心「走自己的路」,她所有的選擇其實只是一種青春的嚮往與追尋。

紀錄片中的男主角,提起過世的母親,淚水在眼眶中打轉。 紀錄片中的女主角,提起受打壓的青春,淚水奪眶而出。 紀錄片的導演,偕同男女主角重看多年來累積的影像,淚水也潰堤了 青春有淚水相伴,就算變色了,淚水的溫度,依舊讓人無悔。 答:我跟他們有很奇妙的緣分,有時候覺得拍他們好像真的是我的命。

《羅馬》、《沒有煙硝的愛情》、《小偷家族》和《我想有個家》我都愛,也慶幸自己得能看見這些精品。 國際電影音樂評論協會日前選出了第15屆的ifmca獎的得主。 雖然,東尼分不出喬邦與蕭邦有什麼不同,但是聽醫生彈琴,他知道他彈得真好。 只是彈得再好,下了台之後,他不再是貴賓,他依舊只是個黑鬼,《幸福綠皮書》充分實踐了「讓觀眾哭、讓觀眾笑,讓觀眾等下去」的佳構劇精神。

除次之外,導演也拿蔡博藝的新書發表現場部分中國年輕人對於民主自由的好奇與肯定,來跟她發表文章後馬上受到中國相關部門關注做對比,顯示在封閉國家中,人民之間同樣也能有建立在互相尊重與平等前提下的理性討論。 「失敗」是運動必然的結局,「成功」是虛幻飄渺的願景。 政治亦然,臺灣人民總將一切生活苦痛歸咎於政務官的不作為,一廂情願把改變「理想」寄託未就任的政治明星。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已說明理想不在他人,在於自己。 當人民一味期盼成功,毫無意外地,失敗必將在未來等著你。

影片於1977年7月開機,同年10月公映,前後期製作歷時三個月。 李翰祥原計劃奔赴韓國拍10天外景,為了趕檔期無奈放棄。 影片中有三段表演堪稱名場面,彰顯出兩位主角的不凡實力。 張艾嘉出場時,抓住了人物柔弱的特徵,同時還表現出少女對陌生環境的拘謹。 林黛玉初見賈寶玉的那一幕,張艾嘉憑藉羞澀的表情、閃爍的眼神,將少女複雜的內心世界詮釋得精準到位。

從2012年掌鏡以來,傅榆紀錄了陸生蔡博藝與台灣社運學生陳為廷,三年多下來如何從彼此互不認識,到最後成為相互患難的好友。 當然兩人的社運目標也不一定完全相同,但對於蔡博藝而言,社會運動才證明了「人類真正活著」。 她在紀錄片中說:「社會運動是民間可以反抗政府很重要的手段,我自己認同這樣民主價值」。 就在2014年3月,台灣發生震驚世界的「太陽花學運」,當時的學生領袖陳為廷等率領學生們佔領台灣立法院議場一夕成名,成為媒體追逐的對象。 學運同時也被中國國台辦定調是「學生暴動」,下令不准任何大陸留學生參與。 電影更邀請設計才子聶永真親手打造整體視覺與周邊宣傳素材,他以警察執法機關的舉牌標語作為主體,也獨創「拒絕」托特包,翻轉大眾對托特包溫文的印象。

至於誠實跟質感,我想這也是我唯一會做的部分,我們能夠交心,也許很大的原因是長久以來,他們能感覺到我是真的在意他們,也在意他們做的事,我覺得他們應該有從我的鏡位關注中感受到一些愛。 拍攝期間,三方會有奇妙的拉鋸,像是陳為廷偶爾會唸說為什麼我都去拍蔡、不拍他;當我長時間跟拍陳後,蔡又會覺得失落,頓時讓我覺得自己有點像不能偏心的媽媽耶,有很多的信任,甚至有一些依賴,我們早就不是單純的拍攝者與被攝者的關係。 林忠模報導(2019),〈或許失敗才是這片子真正的意義:《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導演傅榆〉,《新活水》。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電影

故事描述,「思春期症候群」是在網路上流傳,只發生於青少年身上的神祕事件。 就讀高中二年級「梓川咲太」某天在圖書館借書時,偶然遇見野生兔女郎,而兔女郎真實身分竟是高中生藝人,並與咲太就讀同一所高中的「櫻島麻衣」。 不過,她因為思春期症候群症狀漸漸被人遺忘,為了幫助她,咲太開始親近在學校被當成空氣的麻衣隨後展開一連串故事。 《紅樓夢》這樣一部長篇文學巨著,想用一部電影完整呈現是不可能的。 李翰祥在劇本創作時去繁就簡,只保留賈寶玉和林黛玉、薛寶釵的愛情婚姻線。 有關賈府興衰的情節,以及賈璉、賈元春、賈迎春、薛蟠等人物,基本一筆帶過,或者完全隱去。

來自馬來西亞與印度尼西亞華僑背景家庭的傅榆,生於台灣長於台灣,自小面對「身份認同」的不確定性,讓她常常在內心有所自我防衛。 直到進入大學後,慢慢接出不同政治思想,才讓她對台灣認同漸感清晰,2006年起拿起鏡頭,開始拍攝紀錄短片,刻畫寶島台灣的一景一物。 憤怒的留言宛如潮水般蜂擁而至,一時間,傅榆成為中國大陸網友們的箭靶,個人臉書湧入許多不理性的留言。

李安獨自上台後再次問道:「鞏俐,你不上來跟我頒獎嗎?我想你寧願跟同志們坐在一起是不是?」鞏俐僅微笑回應。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不是一部有關太陽花學運的紀錄片,而是想要呈現台灣、中國和香港三地青年曾經有過的互動夢想,因為中國肅殺、香港窒閉,這個夢只有在自由台灣才可能發生,也確實發生了,他們用肉身來抵擋紅潮海嘯的勇氣與豪情,讓相信人生理應海闊天空,勇敢追求自由靈魂的青春心靈都有了對話標的。 2019年《我們的青春,在臺灣》於臺灣上映後引起熱烈的迴響。

SEO服務由 Featured 提供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