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美術館必看介紹

工程於民國38年(1949)12月1日落成,並由時任台銀董事長嚴家淦立牌紀念,也開始了台銀宜蘭分行六十多年來的歲月。 ),簡稱彰美館,位於彰化縣彰化市卦山路3號,為臺灣第七座公立美術館,為彰化縣文化局下轄專業場館之一。 ),為隸屬於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之紀念館,展館位於中央研究院南港院區內,紀念館前有由棚架搭建而成的前廊,庭院中還有小池塘,重現胡適的故居。 在台灣銀行大樓建成後一年,1908(明治41年)宜蘭城正式展開「市區改正計畫」,日本以衛生為由將城門與城牆拆除一空,在原城牆所在地建築寬廣的環城道路(今舊城東西南北路)。

  • 位處於舊城中心地帶的宜蘭美術館,是展現宜蘭美學與工藝的地方,希望藉由美術館這個窗口,讓外界看見宜蘭美術之美,並能夠與在地藝術和台灣、國際深度對話。
  • 與導師同樣擅於水彩畫的藍蔭鼎,以寫生速寫以及融合了中國水墨的水彩技法,專注於表現農家風光,作品如《竹林閒情》、《廟前市場》、《宜蘭農家》、《江邊飼鴨》、《驅鴨歸欄》等,以西畫的印象浪漫、自然寫實視點,充分表現出台灣鄉村中的農忙光景;他的鄉村農事風景速寫,為早期農民生活——那撐起台灣經濟基礎的農業發展樣貌,留下了美麗的見證。
  • 在台灣銀行大樓建成後一年,1908(明治41年)宜蘭城正式展開「市區改正計畫」,日本以衛生為由將城門與城牆拆除一空,在原城牆所在地建築寬廣的環城道路(今舊城東西南北路)。
  • 來自同鄉宜蘭,他們關切著一樣的風土、一樣的人民,然而,因著擅長使用的藝術媒材之不同,遂有了不同風貌的藝術表現與濃厚不一的情感流露。
  • 宜蘭美術館以「純美術」為核心,連結舊城工藝能量,主題式的策展讓研究與展覽、典藏、推廣相互連結,進一步帶動地方美術風氣,具體發揮美術館的專業功能。

當年的這裡,曾經有過宜蘭城的護城河,在城牆拆除後日本人將此闢為兩岸皆有垂柳的美麗水圳還有橋樑,而後在這裡也曾經出現過圓環,最後連圓環都拆除了,僅剩寬敞的五叉路口。 橋梁及圓環是回不來的歷史記憶,但那美麗的水圳卻仍留存於舊城南路的馬路下面,目前已有部分重見天日,位於宜蘭設治紀念館和宜蘭酒廠間的舊城南路上。 現今的宜蘭美術館也就是舊台灣銀行大樓,最早始於1907年日本時代,當時作為台灣銀行宜蘭支行,在那個時代的台灣多半仍處於農業生產,工商尚未發達,下圖為 1907~1936年第一代台灣銀行的舊貌。

宜蘭美術館: 宜蘭縣政府

主題選材上,楊英風除了藉由勞力動作、畫面經營刻畫農家精神,宗教風俗與生活的取材,也處處見藝術家的慧眼洞察力,可說主題內容的選擇本身就具備了表現力。 楊英風儘管有著許多精彩典雅的寫實之作,卻也有他具幽默感的漫畫形式表現,展現出更為親民的一面,透過畫面拉近了與人民生活的距離,並從農業生活中的多元面貌細繪,橋接了社會結構中的底層。 蕭瓊瑞指出,「楊英風在版畫創作方面的表現,就目前留存的作品觀之,比雕塑還要來得更早,且成就突出;他也是帶動台灣版畫創作,由傳統進入現代的關鍵性人物。」這點可從楊英風版畫作品中線條與表面質感的處理、特殊的視角構圖,以及主題選材,看出其藝術性的表現。

自行開車:沿國道五號經雪山隧道後,下宜蘭交流道沿大福路轉往宜蘭市中山路三段方向,即可抵達中山路三段1號宜蘭美術館。 台灣銀行宜蘭出張所設立於1898年,1906年因位於東門街舊址空間過於狹隘,重新擇定南門現址,基地緊鄰城垣並以新樣式興建。 1962年2月24日胡適於中研院第五屆院士歡迎酒會心臟病突發猝逝,10月15日安葬於中研院院區旁的小丘,11月6日中研院成立「胡故院長遺著整理委員會」,12月6日又設立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12月10日胡適紀念館正式成立。 1958年2月20日中研院在院區內為新任院長胡適建造住宅,面積50坪,由基泰工程司建築師設計監造,同年10月完工,胡適於11月5日入住。

宜蘭美術館

楊英風當時在藝術上的學習朝多方面發展,並無設限媒材或技法,進入《豐年》工作第三年,即以雕塑《驟雨》一作,獲得第16屆「台陽美展」最高榮譽的「台陽獎」第一名。 因工作關係,農村取材很快就成為他創作上的大宗,此時期他以木刻版畫創作,一方面方便作為封面或插圖廣告印刷之用,一方面也可說是他最能掌握表現的創作方式,內容不但呈顯楊英風深入農村、貼近生活的工作特質,也大大發揮了藝術家的才華與風采。 【111年8月9日~111年10月30日】情懷大地-2022林顯宗歸鄉展 情懷大地-2022林顯宗歸鄉展林顯宗誕生於宜蘭縣蘇澳,六十餘年來持續創作,在風景、人物、靜物各領域皆有擅長。 他相當重視素描基本訓練與寫生,作品表現即繼承前輩畫家作品的共通風格,那就是外部形象的掌握能力與光影明暗的捕捉。

宜蘭美術館: 歷史

搭乘火車:搭乘東部幹線火車至宜蘭火車站下車,沿光復路步行至中山路左轉,即可抵達中山路三段1號宜蘭美術館。 2012年胡適紀念館設立「胡適獎學金」,以獎助研究中國近代史(以與胡適暨自由主義研究相關課題為優先)之碩、博士生。 1964年8月美國美亞保險公司負責人史帶(C. V. Starr)先生捐贈建造25坪的陳列室,展示胡適的遺著、手蹟及紀念物等。 宜蘭美術館就安靜地矗立在繁榮的五岔路口,下次走到這邊購物、逛街,別忘了放慢腳步,調整心情,悠閒地來趟美麗的心靈饗宴。

宜蘭美術館

宜蘭美術館以「純美術」為核心,連結舊城工藝能量,主題式的策展讓研究與展覽、典藏、推廣相互連結,進一步帶動地方美術風氣,具體發揮美術館的專業功能。 窗牆歲月,生命再造,從金融機構到美學空間,宜蘭美術館傳承歷史記憶,再現舊城風華,以嶄新的藝術風貌與世人見面。 彰化縣立美術館由文化部補助2億200萬元,彰化縣府自籌2億900萬元,共4億1100萬元興建。 主體外觀由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規劃設計,地下2層、地上8層,總建築面積約8,400平方米(2,500坪),室內空間由呂政道建築師事務所規劃設計。 彰美館建築採樹枝狀的鋼構斜柱結構,由八卦山竹林意象及傳統窗櫺發想;整體建物獲得2013國家卓越建設獎——最佳規劃設計類公共建設類金質獎第二名。 現正於宜蘭美術館展出的《豐年.農村.宜蘭人——藍蔭鼎與楊英風雙個展》,由蕭瓊瑞策劃,在題材與藝術表現媒材的選件上都極具歷史珍貴性。

宜蘭美術館: 旅遊指南

位處於舊城中心地帶的宜蘭美術館,是展現宜蘭美學與工藝的地方,希望藉由美術館這個窗口,讓外界看見宜蘭美術之美,並能夠與在地藝術和台灣、國際深度對話。 宜蘭美術館的前身為台灣銀行的宜蘭分行,是日治時期台灣銀行最早蓋的7家之一,曾經這棟建築毀於戰爭,經歷了重建與改建,具有時代的建築特色與空間,正是宜蘭美術館的珍貴之處。 在五岔路口旁的南門角,是以前舊城南門的所在位置,並放置了宜蘭藝術大師楊英風的作品,作為美術館的地標。

兩位台灣美術運動的先鋒藝術家:藍蔭鼎、楊英風,一長一少相差23歲,在1951年《豐年》雜誌一起工作的因緣際會下,共同造訪台灣鄉村田園,為報導農民生活傳播農業知識,發揮他們各自的藝術才華與專長,以水彩速寫、木刻版畫、廣告漫畫等不同形式,在鄉村風貌與農耕景象紀錄的題材上著力甚深。 來自同鄉宜蘭,他們關切著一樣的風土、一樣的人民,然而,因著擅長使用的藝術媒材之不同,遂有了不同風貌的藝術表現與濃厚不一的情感流露。 尤其拾幾年來宜蘭縣持續推動並整備、串連舊城南路上之文化資產,現已形成帶狀的「蘭城新月」文化廊帶,並透過文化場所的活化經營振興著舊城的文化。 台灣銀行宜蘭分行歷史建築位於宜蘭市區舊城南路中心點上(現舊城東、西、南、北路即圓形之舊宜蘭城護城河所在),台灣銀行宜蘭分行除是少數留存的戰後代表性建築外,其自明述說著殖民統治機關中心位置,也是城外行政區間與城內傳統街市空間的轉介點,其歷史地理位置的重要價值仍不可忽視。 宜蘭美術館的前身是台灣銀行宜蘭分行的建築,整修後除了做為宜蘭藝文展覽的場地外,也保留了銀行部分空間以及兩扇厚重的金庫門,試營運期間開放免費參觀。

台灣銀行建築經歷美軍的轟炸與戰爭裡的洗禮後,因戰爭之故受到毀損,故於1949年重建為鋼筋混凝土造,屬初期現代建築風格。 作品如1951年的《賣雜細》使用較為誇張、變形的手法描繪,這種類如漫畫的作品,在造型上以流暢的弧線線條搭配細紋肌理的刻畫,不僅具變形趣味也具有相當的藝術性。 而1959年的《嬉》作中,洗菜的少女、豬隻及蕃薯葉除了有種漫畫的簡化造型,在主體與背景色彩肌理上,以當時剛開發成功不久的甘蔗板材來雕印,細膩程度不亞於正式寫實之作。 這段期間我天天和藍蔭鼎生活在一起,他的一言一行我瞭解得最為清楚,他不僅到汽車能行之處,並且深入山川民間,考察疾苦,將之報導在刊物上,以藝術家誠懇的本質去為廣大的農民服務,這種精神不僅在過去,就是在今日也很少見到。

  • 原有的護城河被視為水圳處理,東、南兩側則保留作為景觀水道,同時在兩旁栽植柳樹,形成垂柳青青、流水潺潺的美景,而水圳更名為「八千代川」,同時作為城內台人(被統治者)和城南日人(統治者)的分界。
  • 民國38年(1949)間,計畫進行重建,於是委託台灣省政府建設廳公共工程局進行規劃設計,並施工。
  • 藍蔭鼎以承襲自石川欽一郎,如18世紀歐洲戰地記者記錄場景與人物形影捕捉的印象派技法,加上英國風景畫畫家對構圖和光影色彩的講究,將農村生活中的忙與閒,都調配得當,情感表現一如水彩的濃淡合宜,給予人一種綜觀生命中浮光掠影的驚歎。
  • 彰化縣立美術館由文化部補助2億200萬元,彰化縣府自籌2億900萬元,共4億1100萬元興建。
  • 台灣銀行建築經歷美軍的轟炸與戰爭裡的洗禮後,因戰爭之故受到毀損,故於1949年重建為鋼筋混凝土造,屬初期現代建築風格。
  • 自行開車:沿國道五號經雪山隧道後,下宜蘭交流道沿大福路轉往宜蘭市中山路三段方向,即可抵達中山路三段1號宜蘭美術館。
  • 橋梁及圓環是回不來的歷史記憶,但那美麗的水圳卻仍留存於舊城南路的馬路下面,目前已有部分重見天日,位於宜蘭設治紀念館和宜蘭酒廠間的舊城南路上。
  • 有歷史的建築本身就是一個藝術品,一樓兩扇金庫鐵門是我來參觀宜蘭美術館的重點,厚重結實的鐵門漆上藍灰色更多了幾分沉穩質感。

原有的護城河被視為水圳處理,東、南兩側則保留作為景觀水道,同時在兩旁栽植柳樹,形成垂柳青青、流水潺潺的美景,而水圳更名為「八千代川」,同時作為城內台人(被統治者)和城南日人(統治者)的分界。 而台灣銀行剛好位於城內與城外的交界地帶,由下圖便可以看出,臺灣銀行的大樓便位於「八千代川」旁,而且照片中的樣貌已與現今的形式一樣了,只是還未能找到此照片的拍攝年分。 透過木刻技法,影像的逐漸成形是相當耗時的,因此藝術家對於手中處理的創作是帶有一定程度的自信把握,才得以完美掌控。 作品如1952年的《後台》,透過楊英風的視角取景構圖,讓觀者看到了在不同層次空間裡,卻同時正在發生的畫面,並且捕捉到主題焦點。 宜蘭是歌仔戲發源之地,後台演員們上妝的模樣,那獵奇窺視的心情,與前台戲劇的精彩相比,甚至更加吸引人目光。 有歷史的建築本身就是一個藝術品,一樓兩扇金庫鐵門是我來參觀宜蘭美術館的重點,厚重結實的鐵門漆上藍灰色更多了幾分沉穩質感。

宜蘭美術館

日治時期來台任教的畫家石川欽一郎,自身接受西方印象派的觀看方式與技法,視寫生為追求自然之美的途徑,透過他在台的實踐與傳授,影響了台灣第一代西畫畫家們,紛以彩筆繪下台灣鄉土風光之美。 與導師同樣擅於水彩畫的藍蔭鼎,以寫生速寫以及融合了中國水墨的水彩技法,專注於表現農家風光,作品如《竹林閒情》、《廟前市場》、《宜蘭農家》、《江邊飼鴨》、《驅鴨歸欄》等,以西畫的印象浪漫、自然寫實視點,充分表現出台灣鄉村中的農忙光景;他的鄉村農事風景速寫,為早期農民生活——那撐起台灣經濟基礎的農業發展樣貌,留下了美麗的見證。 搭乘客運:搭乘國道五號首都或葛瑪蘭客運至宜蘭站,往西走校舍路前進,接著沿復興路至中山路二段向右轉,即可抵達中山路三段1號宜蘭美術館。

走進館內,得以體驗到不同時空的重疊,感受歷史在美術館留下的痕跡,看看從前作為台銀的金庫,如今改成文件庫。 而一、二樓的展覽室,會規劃不同主題來展示宜蘭的美術,光廊和天台等空間,提供遊客來欣賞宜蘭市區。 除此之外,美術館的所在地,串連舊城南路上的文化資產,像是宜蘭設治紀念館、文學館、蘭城新月等,成為新的都市文化廊。 台灣銀行宜蘭分行歷史建築進行修復及再利用規劃設計為「宜蘭美術館」,成為「蘭城新月」上最重要的「明珠」。 宜蘭美術館的成立,將引領宜蘭美術美麗身轉,讓外界看到宜蘭美術之美,也讓在地美術得以與台灣、國際深度對話,成為宜蘭最美麗的視窗。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