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燒龍眼乾9大伏位

其肉甘温,滋补强壮;其核涩平,收敛止血;其叶淡平,解表。 有壮阳益气、补血、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可治疗贫血、心悸、失眠、健忘、神经衰弱及病后、产后身体虚弱等症。 龙眼属湿热食物,多食易滞气,有上火发炎症状的时候不宜食用,龙眼辛温助阳,孕妇食用用后易动血动胎。 和荔枝性屬濕熱不同,龍眼能夠入藥,有壯陽益氣、補益心脾、養血安神、潤膚美容等多種功效,可治療貧血、心悸、失眠、健忘、神經衰弱及病後、產後身體虛弱等症。

“另有一說桂圓一名是由於龍眼是廣西(桂)產的比較多,又圓圓的,所以北方人稱之為桂圓. 《三輔黃圖》記載漢武帝往上林苑移植龍眼。 漢武帝劉徹嘗到了荔枝、龍眼的滋味後,便下令要南方上貢荔枝等生鮮,並從廣東交趾移來荔枝龍眼樹一百株,專在長安城外修建了一座富麗堂皇的扶荔宮以植之。 可惜這一百株荔枝龍眼,因氣候、土質不宜卻無一生長,武帝大怒,誅殺了數十名守吏。

「東璧」龍眼原產自泉州市區開元寺內東塔旁的原東璧寺一隅,因而得名。 其母本是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開元寺僧人種植的,歷300多年至抗日戰爭期間才枯死。 泉州承天寺內有一株已200多年的古龍眼樹,是現存的「東璧」龍眼中樹齡最長的。 而今「東璧」龍眼,在泉州及本省其他龍眼產區均有廣泛繁殖。 傳說早年仙游有個僧人從泉州開元寺取去「東璧」龍眼苗,在仙游境內栽植,現已繁衍2萬株成年樹,取名「泉州本」,但其品質遜於原產的「東璧」龍眼。 其果皮有淡黃色的虎斑紋,泉人稱為「花殼」,是外觀有別於其它龍眼品種的最顯著區別。

龍眼從栽種到採收都不簡單,苦盡甘來的採收過程,更需要經過一次又一次的爬上爬下,每一次爬樹都是一個風險。 有些果樹可以直接砍下枝條採收(如荔枝),但龍眼樹緩慢的生長速度卻不允許如此,只能人工採下一把把的龍眼。 龍眼成乾後稱「桂圓」,不僅可養生更能入藥,但科技發達,現代人製作龍眼乾的窯爐逐漸被瓦斯爐或乾燥機取代,黃阿嬤說,這是家中留下來的事業,在長輩教導下學會烘焙龍眼乾,這也成了她人生中的主業。

  • 木材結構細緻,堅重,極耐腐、不受蟲蛀,為工業強材,適作車、船、橋樑、水工、傢具等用材。
  • 一般而言,荔枝成熟比龍眼早,而且果實比龍眼大,因此,龍眼有亞荔枝、荔枝奴的別名。
  • 龍眼乾性溫味甘,許多媽媽愛煮成甜湯點心,或不加糖用熱水泡開成桂圓水,或就當成零嘴入口,在秋季時節特有滋補妙用,秀明自然農法的龍眼乾,更是值得等待一年的滋味。
  • 有壮阳益气、补血、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可治疗贫血、心悸、失眠、健忘、神经衰弱及病后、产后身体虚弱等症。
  • 中醫主張胎前宜涼,而桂圓性熱,因此,為了避免流產,孕婦應慎食。

龍眼乾含殼保存,去殼去子核後可以保存更久,利於長年食用或藥用,而對於風乾的果實肉,人們多以「桂圓」稱之。 龍眼原產於我國南部及西南部,現我國龍眼主要分布於廣西、廣東、福建和台灣等省(區) ,此外, 海南、四川、雲南和貴州省也有小規模栽培。 世界上栽培龍眼的國家和地區還有泰國、越南、寮國、緬甸、斯里蘭卡、印度、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馬達加斯加、澳大利亞的昆士蘭州、美國的夏威夷州和佛羅里達州等。 對於許多慣行農夫來說,多元豐富的草相林相、不刻意矮化的果樹,意味著要付出龐大的管理心力。

假種皮含葡萄糖 26.91%,酒石酸1.26%及少量蔗糖;另含維生素B1、B2、P、C。 在龍眼育種上,野生龍眼是很有價值的種質資源。 木材結構細緻,堅重,極耐腐、不受蟲蛀,為工業強材,適作車、船、橋樑、水工、傢具等用材。

用最高級的粉殼龍眼製成龍眼乾,透過傳統手工柴燒烘焙,耗費五天用龍眼木慢慢煙燻,並且每天翻滾、換位,碳烤香氣十足,新鮮的粉殼龍眼3斤才能烘有1斤的龍眼乾,有別於一般機器烘烤,職人手工窯烤精神顯露無遺。 龙眼含有大量的铁、钾等元素,能促进血红蛋白的再生以治疗因贫血造成的心悸、心慌、失眠、健忘。 龙眼中含尼克酸高达2.5毫克(每100克),可用于治疗尼克酸缺乏造成的皮炎、腹泻、痴呆,甚至精神失常等。 東山鄉洋香瓜屬於山系洋香瓜,生產面積在全縣三十一鄉鎮市名列前茅,在九百至一千兩百公頃之間,產期在每年九月至翌年三、四月。 以塑膠布搭蓋而成的隧道式栽培瓜棚稱為隧道式栽培法,可控制溫度、濕度,提高產量。 在陽光下隧道反光,有如一片汪洋大海,即是有名的「塑膠海洋」農業景觀。

材燒龍眼乾: 龍眼與荔枝

熟透的咖啡果實,宛如紅櫻桃,果皮內有略帶黏性的甜果肉,果肉再包裹著綠色的小豆,即一般所謂的咖啡豆。 成熟採摘下來的咖啡果實,經過脫皮等處理成為生咖啡豆。 龍眼屬無患子科,別名桂圓、圓眼、龍目。 果實形狀及成熟早晚,都因品種而不一,優良種果形大,水分少,糖分高,肉厚而脆。 花後果實發育期中則宜雨水稍多、光照充足,使有利於果實成長。

龍眼與荔枝不同,這是一種需要嫁接的果樹,《廣東新語》記載:“龍眼必經博接乃子,花頭十汰七八”。 實際上華南人民可能很早(當與北方接梨同期)就發明了龍眼嫁接技術。 現在龍眼仍常用播種繁殖,然後再進行嫁接栽培。 荔枝和龍眼都是非常受閩粵一帶人民喜愛的果樹。 著名品種有普明庵本、紅孩兒本等50多種。 最受讚譽的首推「東璧」龍眼,1993年榮獲中國農業博覽會金獎。

材燒龍眼乾: 龍眼

我們與農友達成默契,97%以上農產品平均用藥都遠低於一半。 我們相信友善土地的耕作方式,以愛護地球、永續循環的方式種植作物。 減少化學藥劑使用,讓土地恢復自然平衡。

材燒龍眼乾

另外,這兩種果樹的樹形和樹葉都非常相似。 一般而言,荔枝成熟比龍眼早,而且果實比龍眼大,因此,龍眼有亞荔枝、荔枝奴的別名。 《泉州府志》有「大者名虎眼」的記載。 泉語「虎」、「福」的音近,以「福眼」代替「虎眼」,取其吉祥美好之意。 福眼是泉州的主栽品種,有800年以上的栽培歷史,曾榮獲國際巴黎旅遊美食金質獎和中國農業博覽會優質獎。

多為偶數羽狀複葉,小葉對生或互生;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果球形,種子黑色,有光澤。 喜溫忌凍,年均溫20~22℃較適宜,對低溫敏感;通常年均溫<17.5~18℃,最冷月均溫<10℃,絕對低溫<-5℃,龍眼難作經濟栽培。 較耐旱,最適年降水總量為1000~1600mm;對土壤適應性強。 哲學家說 ”You are what you eat.”無論是靈魂與身體,這道理都適用。

台灣龍眼的栽培,以中、南部地區栽培最多,品質也優良,東山鄉更是龍眼的重要產地。 龍眼開花時,蜜腺會分泌很多蜜汁,氣味芳香,是養蜂的良好蜜源。 因此成就東山鄉養蜂產業興盛蜂蜜品質優良在全國的蜂蜜比賽中,獲獎。 每年自七月下旬起,便有早熟的龍眼上市,直到八月中旬,進入盛產期,而晚熟的品種,在九月間才上市。 您可能有所不知,無毒農產品的進貨價完全是由農夫所決定的。 我們大多商品採取產地直銷的方式,減少中間商的層層剝削,將所得直接回饋予農友。

材燒龍眼乾

可用作风景林和防护林,木材坚固耐久,根、干可以提烤胶。 疏林砍伐,根幹經悶燒製成木炭,熱值高,味道佳,是碳烤使用者的首選。 其花蜜稱為「龍眼蜜」,是蜂蜜中品質極好者,色泽金黃透亮。 泉州是全國龍眼主要產區之一,自古盛產龍眼。 泉州人通稱桂圓鮮果為龍眼,龍眼焙乾後為桂圓。 我們使用的紙箱100%採用環保材質包裝,包材採用100%可分解之環保材質。

  • 透過參與式驗證系統,這4年來我們繞了地球1.14圈(54,768公里),定期至產地拜訪全台400+農友,了解作物狀況,為果物安全品質把關。
  • 多為偶數羽狀複葉,小葉對生或互生;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果球形,種子黑色,有光澤。
  • 龍眼與荔枝不同,這是一種需要嫁接的果樹,《廣東新語》記載:“龍眼必經博接乃子,花頭十汰七八”。

泉州龍眼用嫁接技術繁殖方法的歷史已很久遠。 明.徐勃《荔枝譜》(1597年)和鄧道協《荔枝譜》(1628年)都有關於龍眼用嫁接繁殖的記載。 清初.周亮工《閩小記》(1666—1668年)和郭柏蒼《閩產錄異》都記載用嵌接法換種,沿用至今。 種子壽命短,剝去果殼後除去假種皮,用清水洗淨後即行播種。

他隻身與惡龍搏鬥,用鋼刀先刺出惡龍的左眼,在惡龍反撲時,又挖出其右眼,惡龍因流血過多而死,桂圓也因傷勢過重去世。 鄉親們將龍眼和桂圓埋在一起,第二年便長出兩棵大樹,樹上結果,果核圓亮,極似龍眼。 於是,稱樹為“龍眼樹”,稱果為“龍眼”,又名“桂圓”。 长椭圆形叶子互生,全缘、革质、光滑无毛,长6-10厘米,宽2-4厘米,基部倾斜。 开黄白小花,有雄性与雌性两性花,成实于初秋。

但是當我們與佩雲姐行走在這龍眼山林間,看著協助管理的秀明農夫夥伴爬上爬下,一會兒採桑葚,一會兒從路邊草坡撈出火龍果來,我們看到的不是辛苦的愁眉苦臉,而是是與環境和諧共處、自給自足的快樂與安然。 「龍眼乾」是雲林縣林內鄉地方特產,8旬黃阿嬤的龍眼乾是現今碩果僅存使用古窯以「龍眼柴燒」烘焙龍眼成乾的正統古早味,製法宛如煮豆燃豆萁。 去年因蟲害導致無龍眼可採收,今年阿嬤的龍眼終於有收穫,消息傳開訂單接不完,但堅持傳統製法的阿嬤得慢工出細活,完成一批得花上4天3夜。 龍眼乾又稱桂圓,是常見的中醫滋補食材。 秋冬時節來臨,家家戶戶的溫暖小確幸,就是煮上一壺暖洋洋的桂圓水,或是滋養的桂圓紫米粥,不僅暖和我們的胃,更暖和了心。 佩雲的秀明自然農法日曬龍眼乾,自然果香,溫而不燥。

材燒龍眼乾

疏果後的幼果製成瓜綿,用以煮湯滋味極好,農民調理成洋香瓜綿大餐,酸香可口。 其一、東漢初年(永元中)交州荔枝、龍眼依西漢初例為貢品;其二、長途奔貢,苦害百姓,成為弊政,唐伯游上書言狀,和帝作罷叫停了。 (4)若龍眼殼面或蒂端有白點,說明肉質已經開始發霉;外殼泛起少數白黴花,則肉質微霉;白黴花多的,肉質霉重,不可食用。 (2)三個手指捏果粒,若果殼堅硬,則表明果實較生未熟;若感覺柔軟而有彈性,則是成熟的特徵;若軟而無彈性,是成熟過度,即將變質。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