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大學哲學系6大好處

學年度:校共同必修27學分,系必修27學分, 以及選修74學分,選修學分中可承認修讀系外課程25學分。 第三任系主任為陳錦鴻副教授,自民國84年起任期三年,在任期間延聘張永儁(94學年屆齡退休)、李賢中及廖仁義三位專任教師。 民國77年由孫振青教授接任系主任,進一步擴充本系師資,先後禮聘陳錦鴻、莊文瑞、葉海煙、黃筱慧、陳瑤華等五位專任教師,本系師資陣容乃有更具實力的擴展。 孫振青主任於民國84年1月底屆齡退休,後由本校敦聘為研究教授。 哲學的基礎能力在於邏輯的訓練,在於獨立思考的養成。 哲學的核心價值履行在日常生活與實踐智慧之中,就是「推理」的展現。

東吳哲學學報編輯委員會編輯,94年2月出刊,篇目:璌oes Reformed Epistemology Escape Cartesian Skepticism ? 㷍]Evan Fales)、〈國王的新衣裳與舊衣裳〉(王文方)、〈科學現象的觀察與建構〉(陳瑞麟)、〈可靠性、知德、與識知證立的內在性〉(彭孟堯)、〈陳瑞麟著《科學與世界之間──科學哲學論文集》〉(傅大為)。 本系獲國科會同意補助,邀請魯汶大學哲學博士、瑞士聯邦科技學院榮休教授Elmar Holenstein來臺短期講學,Holenstein專長為現象學、語言哲學、文化哲學、哲學心理學。 獲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本系與雲林科技大學人文科學院於8月22-24日主辦「墨學現代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我們在強調IQ(智商)與EQ(情商)的同時,也不要忽視了人的 AQ(美商)。 美學智能教育(AI Education)是一種品味教育,就是要提高個人的美商,一個追求美好人生的過程,美學智能的習得(knowing-how),是個不可或缺的能力與元素。

本系於88學年度(1999年)成立碩士班,今年108學年度(2019年)東吳哲學碩士班正式邁入了創所20週年。 由於碩士班的創設,本系所得以擴編師資,不僅新聘陳瑞麟老師為專任教師,更於90學年度起新增聘郭梨華老師、米建國老師,91學年度新聘游淙祺老師,92學年度新聘王志輝老師,陸續擴大充實本系專任師資,再於92學年度第二學期,敦聘林正弘教授為專任客座教授。 同時,本校端木愷講座亦禮聘了兩位哲學界大老,勞思光教授與劉述先教授於碩士班授課,更為本系在教學與研究上注入了薪傳與發展的助力。 葉主任在任內首先成立了「中國哲學(外語系列)資料中心」,大力充實中國哲學國際化研究能量。 103學年度米建國教授擔任第九任系主任,新聘美國羅格茲大學Ernest Sosa教授與邁阿密大學Michael Slote教授為本校端木愷講座教授;並仍以科技部經費續聘馮耀明教授為本系客座教授,另自10月續聘Shane Ryan博士擔任博士後研究員。 105學年度敦聘朱建民教授為東吳大學文理講座教授,另以科技部計畫聘請莊錦章教授為客座教授。

本系4月19日邀請系友顏蘭權小姐返校座談,放映紀錄片「無米樂」。 顏小姐為本系79級系友,英國雪菲爾大學電視電影製作碩士,2004年以紀錄片「無米樂」獲國際紀錄片雙年展臺灣獎首獎、臺北電影節百萬首獎、南方影展「不分類首獎」和「觀眾票選獎」,以及金穗獎「紀錄片優等獎」等。 會認為哲學是無用之學,或者認為學習哲學可用於算命。

  • 哲學的核心價值履行在日常生活與實踐智慧之中,就是「推理」的展現。
  • 學年度:校共同必修27學分,系必修27學分, 以及選修74學分,選修學分中可承認修讀系外課程25學分。
  • 兼任教師共有15位,含教授5位、助理教授4位、講師6位,主要協助本系之選修、通識選修與思維方法這門全校共同必修之授課任務。
  • 如何把這種能力展現到盡善盡美,又如何應用此門藝術,這是需要專業養成,也需要學習訓練的技藝與學問,歡迎同學探索「推理」的世界。
  • 在當年篳路藍縷的艱難環境中,端木愷校長以「無哲學系,不足以成為一完整大學」的高瞻遠矚,成立國內第六個哲學系,經由歷任系主任及全體教職員生的長期努力,本系得以在完整與紮實的哲學教育基礎上不斷地成長與茁壯。
  • 本系希望課程之規劃不再依循傳統中國哲學、歐陸哲學與英美哲學之劃界,以本系教師發展之研究主題進行規劃與設計。
  • 本系與中國哲學會12月24日同舉辦「哲學教育的現況及其發展」座談會。

民國109年(2020年)東吳哲學即將邁入創系40週年的系慶,40年來東吳哲學不僅持續追求學術創新、教學卓越,與特色建立,並同時考慮學生的生涯規劃、系友的社會資源與學系的永續經營,期望本系能夠成為一個具有專業化、多元化、與國際化的學術重鎮。 端木愷校長曾言:「大學無哲學系,不足以為大學。」東吳大學哲學系於民國六十九年(1980年)創始以來,一直深受歷任校長與學校各單位之重視與支持。 在一個充滿人文傳統氣息的大學校園中,哲學系始終堅持一貫的創系目標,善盡大學通識養成的教育重責,為東吳大學的卓越教學環境,樹立一個具有獨立思考與自由言論的校園典範,並發展一個兼具重視教學與鼓勵研究的學術重鎮。

東吳大學哲學系: 東吳大學 | 哲學系 收藏

因應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以「在地連結」與「人才培育」為核心,引導大專校院達成以人為本,從在地需求出發,結合人文關懷,善盡社會責任之目標。 東吳大學人文社會學院,身為高等教育的重要一分子,積極整合所屬院內各學系規劃提出「人文再造、社會永續」─大士林區國教與高教學習歷程一貫之人才培育計畫。 第 一 條 本規定係依據〈東吳大學學則〉、〈東吳大學學生選課辦法〉、〈東吳大學校際選課施行辦法〉、〈東吳大學博碩士班研究生學位考試規章〉訂定之。 90 年5 月18 日至7 月18 日,大陸北京大學哲學系陳波教授至東吳大學哲學系作短期研究,並與國內相關研究人員切磋研究心得。 陳教授此次來訪於東吳大學哲學講座發表「休謨問題和金岳霖的回答——兼論歸納的實踐必然性」一篇文章,引發熱烈討論。

研討會議題:「墨學現代化的方法」、「墨學理論與中西哲學之比較」、「墨學與漢學研究」、「墨學與應用倫理學」、「墨學與社會關懷」、「其他墨學現代化之相關議題」。 民國93年8月,莊文瑞副教授繼任系主任,為本系第五位系主任,於94學年度敦聘郭博文教授為專任客座教授,且同時延攬原任國立中正大學哲學系彭孟堯教授至本系專任,並於莊主任任內確認95學年度聘請朱建民教授為專任客座教授,及新聘沈享民老師為專任教師。 莊主任同時推動成立「哲學教學研究平台」(哲學中心),以舉辦各項教學研究活動,於既有之穩固基礎上,發展更具特色之中西哲學教育與專業研究,為本系之未來願景奠定基礎。 本系與國家科學委員會人文學研究中心、清華大學科技與社會中心及東海大學哲學系,共同邀請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與加拿大約克大學榮譽教授、加拿大皇家學院院士約瑟夫‧阿格西教授與國際知名社會學家、女性主義先驅茱蒂‧布伯‧阿格西教授訪臺,從事一系列相關演講。 95學年度由彭孟堯教授接任第六任系主任,繼續推動哲學系之發展。 本系於96學年度獲校長支持,禮聘國內重量級之哲學學者兼任本系之客座講座教授,同時間聘請到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方萬全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李明輝教授與國立陽明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洪裕宏教授在碩士班或大學部開課。

  • 歡迎每位卓越的年輕學子進入東吳人社院,探索自我的價值,在一個結合人文、藝術與社會的優質教育環境中,學習培養人的一生中所需要的技藝、能力與人格特質,不止掙一個工作,更要爭一個人生。
  • 研討會議題:「墨學現代化的方法」、「墨學理論與中西哲學之比較」、「墨學與漢學研究」、「墨學與應用倫理學」、「墨學與社會關懷」、「其他墨學現代化之相關議題」。
  • 一、研究主軸分為: 天道、人性與倫理、 知識論、邏輯與方法學及文化、價值與實踐三大領域,均衡發展中國哲學、英美哲學與歐陸哲學相關研究,歡迎對此三大領域有興趣之同學報考。
  • 葉主任在任內首先成立了「中國哲學(外語系列)資料中心」,大力充實中國哲學國際化研究能量。
  • 陳教授此次來訪於東吳大學哲學講座發表「休謨問題和金岳霖的回答——兼論歸納的實踐必然性」一篇文章,引發熱烈討論。
  • 本系現有學術期刊《東吳哲學學報》,原名《東吳哲學傳習錄》,創刊於民國七十一年,由東吳大學出版。

102學年度本系獲科技部經費補助新聘大陸廖名春教授及香港馮耀明教授為專任客座教授,聘期分別為一學期及一年;並自第二學期聘請愛丁堡大學Shane Ryan博士擔任博士後研究員。 本系現有學術期刊《東吳哲學學報》,原名《東吳哲學傳習錄》,創刊於民國七十一年,由東吳大學出版。 自民國八十五年三月起更名為《東吳哲學學報》,並自第八期(民國九十二年八月)起改為半年刊。 碩士生高毓智通過92學年度畢業論文口試,論文題目:「從分析教育哲學澄清『紀律』與『懲罰』的概念」,指導教授為郭實渝、陳瑤華教授。

東吳大學哲學系: 教師(師資)介紹

相較於認知科學研究人類實際上如何思考與推論,邏輯則關心人類應該如何思考與推論。 學習邏輯有除了有助於批判思考與解決問題,更能釐清語言的功能、如何建立有效論證並避免謬誤等。 107學年度之前:校共同必修28學分,系必修36學分,以及選修64學分,選修學分中可承認系外課程16學分。

米主任在任期間除推動哲學系的系務與發展之外,並推動東吳哲學中心的永續經營計畫,以系所為中心的後盾,以中心為系所的延伸,期望在哲學系與哲學中心的相互支援下,東吳哲學系能夠真正成為一個具有專業化、多元化、與國際化的學術重鎮。 東吳大學人文社會學院以「人文再造,社會永續」為目標,追求一個以人為本的永續文明。 歡迎每位卓越的年輕學子進入東吳人社院,探索自我的價值,在一個結合人文、藝術與社會的優質教育環境中,學習培養人的一生中所需要的技藝、能力與人格特質,不止掙一個工作,更要爭一個人生。

本系與中國哲學會12月24日同舉辦「哲學教育的現況及其發展」座談會。 會中邀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朱建民所長、輔仁大學文學院陳福濱院長、東吳大學哲學系葉海煙教授兼任主任、東吳大學哲學系李賢中副教授、游淙祺副教授、米建國助理教授擔任引言人。 在當年篳路藍縷的艱難環境中,端木愷校長以「無哲學系,不足以成為一完整大學」的高瞻遠矚,成立國內第六個哲學系,經由歷任系主任及全體教職員生的長期努力,本系得以在完整與紮實的哲學教育基礎上不斷地成長與茁壯。

如何把這種能力展現到盡善盡美,又如何應用此門藝術,這是需要專業養成,也需要學習訓練的技藝與學問,歡迎同學探索「推理」的世界。 「知識論、邏輯與方法學」 著重領域包括邏輯(含各類進階邏輯、歸納邏輯)、知識論、科學哲學與科學方法論等。 另一方面,賦予學生最大之選課彈性依其興趣自由選課(為全校承認最多外系選修學分的學系:32學分),以促發其未來跨領域研究之潛力與多元研究主題之可能性。

持續在職場中發光發熱的東吳大學哲學系學長姐,利用短短百字分享自己就讀哲學系的收穫,以及對於人生職涯的啟發和助益,讓你看見不一樣的哲學系,展現文科生逆襲的氣魄。 年東吳旅臺同學會鑒於臺省大專院校無多,失學青年日增,倡議在臺復校,胼手胝足先設東吳補習學校,講授大學課程。 第 四 條 本系碩士班之必修科目,以在該年級、該班修讀為原則。 除因課程衝堂或特殊原因,經系主任核可外,不得換班修讀。 本系擬於6月1-30日邀請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東亞學系劉千美教授為本校訪問學者,劉教授為國內美學知名學者。

東吳大學哲學系: 大學問

2.中國哲學外文資料中心:目的在建立有關中國哲學研究外文資料庫,藉以推動並發展中國哲學之外語研究教學,以及以西方哲學背景從事中國哲學之研究教學。 本系所90學年度第一學期於2月前通過碩士論文口試之研究生林淑文,其論文題目:「《莊子》美學原理初探」,指導教授葉海煙教授。 本系希望課程之規劃不再依循傳統中國哲學、歐陸哲學與英美哲學之劃界,以本系教師發展之研究主題進行規劃與設計。 一方面,藉由特色課群有系統地整合所有開設之科目,提供專業指引,使得學生有所依循,引導學生走向未來哲學研究之專業發展、哲學應用之生涯規劃、與人性社會之關懷實踐。 第 十 條 本系碩士班研究生碩士學位考試,依〈東吳大學博碩士班研究生學位考試規章〉及本系「碩士班學位考試辦法」辦理。

此一構思使得學生能不受限於傳統三大哲學領域的舊有思考模式,讓學生能依其興趣按部就班,有系統的學習某一領域之專長知識,同時以此為基礎,發展其個人獨有之跨領域專業。 本系由米建國主任導引介紹國際學術活動與教學環境,期待日後與三所夥伴學校的交流與合作機會將會更加密切。 本系學生畢業後大部份從事需分析與思考之工作,而本系教育著重思辯與表達能力,培養學生宏觀的視野,亦為一般職業之重要技能,學生於在學階段若能再充實其他行業相關職能,於業界必將能有所發展。 凡全學年之科目,僅修一學期或有一學期成績不及格者,皆不承認其學分;其上學期未曾修讀或修讀成績不及格者,不得續修下學期課程。 本系擬於5月24日舉辦「當代知識的多元議題」學術研討會,研討會內容:針對知識論領域中的哲學研究,回應知識多面向的新發展。

本系6月29日舉辦哲學講座,邀請廣州中山大學邏輯與認知研究所、中山大學哲學系鞠實兒教授演講,講題:「論邏輯學的認知轉向」。 東吳哲學在首位系主任趙玲玲教授任內,本系先後延聘劉千美與孫大川兩位專任教師,並同時禮聘多位學有專精的學者,如沈清松、項退結、曾春海、姚蒸民、林照田等教授蒞校開設專業課程。 上述三大領域 這三個特色課群分別是「特色學術發展」、「哲學創意應用」、與「人文社會關懷」。 這三個特色課群的發展,希望分別能針對學生的升學、就業、與安身立命,分別勾勒出一條未來生涯發展與規劃的藍圖。

當你步出校園、進入社會的霎那,你並不是因為從某個系畢業而獲得某個工作,你是因為你身上具備的某種氣質、某些能力與某個能力,而讓你有開創生涯與經營人生的無限機會。 人社院米建國指出,為了完成上述理念與規劃,人社院將成立一個「計畫歸屬學習中心」(Project-based Learning Center)。 這個中心將結合現有一切教學與研究的資源,涵括所有的老師與學生,一起在「學習」的前提下,鼓勵創新研究實踐計畫,推動師生共同學習與共同成長,培養複雜問題解決能力,從事跨域、跨界與跨國的合作交流、成就優質、卓越與永續的教育目標。 東吳人社院在此發出英雄帖,歡迎所有青年學子,挑戰這個全新的教育制度,一個結合「榮譽制」(Honor Program)、「師徒制」(Mentorship Program)與「卓越制」(Excellency Program)三制合一的教學環境。

本學報榮獲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評比為2020、2018、2016「臺灣人文及社會科學期刊評比暨核心期刊收錄」 之哲學學門第一級THCI核心期刊。 本系109學年度專兼任師資共27位,均為具備哲學專業之優秀人才。 目前共有專任教師12位,其中客座教授2位、特聘教授2位、教授2位(含1位主聘在人權碩士學位學程)、副教授1位、助理教授4位、專案助理教授1位;所有專任教師皆具有國內外知名大學之博士學位。

106學年度由王志輝教授擔任第十任系主任,朱建民教授改聘為專任客座教授,並新聘兩位專任專案教師劉保禧助理教授、蕭銘源助理教授,兩位教師於107學年度順利改聘為專任助理教授。 107學年度再由米建國教授擔任第十一任系主任,新聘兩位專任專案教師張峰賓助理教授與林璿之助理教授。 在任期間除了繼續做好招生工作、負責課程外審與系所評鑑之外,並於108學年度開始,促成「思維方法」成為全校大一共同必修科目,同時也積極開創「推理」成為哲學系「第二專長」課程模組。 東吳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座落於依山傍水的外雙溪校區,鄰近故宮博物院、錢穆故居與林語堂故居等重要人文藝術資產,是個地靈人傑與人文薈萃的絕佳學習環境。 期待校園社區化,社區校園化,引領師生在鄰近社區行動,以鄰近社區高中校園為授課及服務學習的場域,希冀達成東吳人文社會學院「人文再造、社會永續」為「城市校園」之終極目標。 本系擬於8月22-24日與雲林科技大學人文科學院合辦,臺灣哲學會、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雲林科技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協辦「墨學現代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地點為東吳大學外雙溪校區及雲林科技大學。

東吳大學哲學系

本系旨在培養專精與宏觀兼具的哲學人才,訓練其思考能力,並啟發其對社會文化的關懷與瞭解,以貢獻於國內學術思想發展。 一、研究主軸分為: 天道、人性與倫理、 知識論、邏輯與方法學及文化、價值與實踐三大領域,均衡發展中國哲學、英美哲學與歐陸哲學相關研究,歡迎對此三大領域有興趣之同學報考。 二、設有中國哲學外文資料中心,成立已逾十年,蒐集大量英、德、法、日、義大利文等與中國哲學相關之書籍及資料,堪為亞洲第一之外文中國哲學資料庫,對於本領域與國際研究接軌極有助益。 三、開設「迷你課程」,邀請來自英、美、歐洲、香港等知名學者蒞校進行一個月左右的外語教學授課,讓同學瞭解國際學術的最新發展與潮流。

四、為提升國際水平與視野,自2008年起本系已舉辦七場「東吳國際哲學講座:大師系列」,邀請具有原創性思想的國際知名哲學家來台演講。 此大師系列成果已由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集結並擴充出版專書,享譽國際哲學相關領域。 97學年度米建國副教授擔任第七任系主任,於98學年度申請國科會經費,新聘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劉昌元教授及中國社會科學院馮時教授為本系客座教授,再於第二學期新聘馬愷之助理教授為專任教師。 99學年度新聘范芯華助理教授為專任教師,改聘榮任華梵大學校長的朱建民教授為本院端木愷講座教授,並聘請香港科技大學莊錦章教授至本系客座。

東吳大學哲學系

同時配合以「目標導向」(Goal-oriented)、「計畫歸屬」(Project-Based)與「問題解決」(Problem-Solving)三大能力培育的教學環境,為我們國家的未來,一起成就一群具有人文素養、創新品味、與卓越成就的社會中堅。 看見 文科生的逆襲東吳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包括中國文學系、歷史學系、哲學系、社會工作學系、社會學系、政治系、音樂學系,以及師資培育中心。 各系所畢業校友,人才輩出,往往擔任職場與社會組織要務,成就斐然。 民國87年8月,由葉海煙教授擔任系主任,繼續本著創系之目標與發展而努力。

兼任教師共有15位,含教授5位、助理教授4位、講師6位,主要協助本系之選修、通識選修與思維方法這門全校共同必修之授課任務。 1.中國哲學以著重墨家、道家、宋明理學及出土文獻研究;歐陸哲學以現象學、詮釋學、文化哲學、敘事研究為主;英美哲學以邏輯、知識論、科學哲學與科學方法論為主。 第 七 條 本系碩士班研究生應於修業之第二學年開學後兩週內選定指導教授、擬定畢業論文題目,經系主任同意後,簽送教務處報請校長函聘。 2.本系擬於90 年11 月17-18 日於外雙溪校區國際會議廳舉辦「儒家文化與人文社會科學之發展學術研討會」。 100學年度由王志輝副教授接任第八任系主任職務,新聘黃崇修老師為專任助理教授,101學年度第二學期起改聘方萬全為專任客座教授。

哲學乃愛智之學,追求真理,訓練思考能力,以能明辨事理。 臺北市立百齡高中、陽明高中與明倫高中三校校長與同仁們接受黃秀端院長之邀請,蒞臨人文社會學院各學系參訪。 大學網為幫各校招到優秀學生,並吸引年輕人歡聚的平台,特採公開分享的社群經營。

SEO服務由 featured.com.hk 提供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