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寧清水祖師宮7大好處

淡水方面,則說此神像本是淡水信徒所有,是因為淡水無祖師廟,而寄放於艋舺祖師廟奉祀的。 在兩派紛爭的結果之下,日治時期經官府協調,由艋舺與淡水二廟輪流奉祀。 據《臺灣省通志》記載,臺灣可考的最早清水祖師廟是明鄭永曆十九年(西元1665年),隨延平王鄭成功來臺的泉州府安溪縣軍民,自安溪清水巖迎來清水祖師神像、自安溪泰山巖迎來顯應祖師神像;漳州府平和縣移民自三平寺迎來三平祖師神像。 祖師生於永春縣小姑鄉,陳其姓,普足其名也。

明朝何喬遠《閩書》:普足(清水祖師)術行建、劍、汀、漳間,檀施為盛,居巖十九年。 清朝道光重纂《福建通志》:普足名重建、劍、汀、漳間,檀施為盛,居巖十九年。 宋神宗元豐六年(1083年),清水祖師被素仰其道行的劉公銳請到福建省安溪縣求雨,非常成功。 於是清水祖師定居安溪,而劉公銳慨然捐出大筆土地,在安溪蓬萊山張巖建庵,故又稱「蓬萊祖師」。

敕封清水真人,黑帝化身,風火乘腳,沙界蹤橫,七星寶劍,斬斷妖精,雨暘隨禱,護國安民,陰間有聲,陽間有名,上天下地,應物現形。 另說,祖師未曾出家之前,嫂嫂臨盆生產,無法炊事,請祖師上山砍柴。 但不久後,嫂因看見沒有柴薪,而火依舊燃燒,不由得大吃一驚,方知祖師以己身為柴薪,嫂欲將祖師拉起,不料祖師身陷火中,出灶後安然無恙,唯煙燻黑祖師面孔。

東寧清水祖師宮

祖師見張巖之清泉不竭,便改張巖之名為清水巖。 清水巖之庵本為草庵,多賴清水祖師和徒弟楊道、周明等幾度拓展,終於開拓寺宇。 關於東衛天后宮的緣由,據稱約莫在南明永曆17年(1663年)間,東衛社民在海濱撿到一落難神像,稱「下田仔同公」(即同公),並搭建小廟奉為社神(土地神)。

東寧清水祖師宮: 廟宇

2013年新北市政府已將「淡水大拜拜」,列為「無形文化資產」。 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五月十三,清水祖師圓寂於清水巖,安溪縣民感激清水祖師一生的義舉,自發性地運石建造卒塔婆,供奉祖師的舍利子,名曰「真空塔」,並以沈香之木,刻祖師像,奉於清水巖殿中,而故日後奉祀清水祖師之寺剎,多名為「清水巖」,如艋舺清水巖、淡水清水巖等。 從此,清水祖師成為安溪縣民信仰最誠的地方神祇。

東寧清水祖師宮

清水祖師,法號普足,俗名陳昭應(一說為陳榮祖、陳昭或陳應,1045年-1101年),本籍福建永春,是北宋時代福建泉州安溪的高僧。 許多安溪人以種茶為業,再加上清水祖師以求雨聞名,也被視為安溪鐵觀音的保護神。 另外,許多安溪人信奉的神祇,如保儀尊王、清水祖師、法主真君都被視為有保護茶葉種植的職能。

東寧清水祖師宮: 麻章上人咒

幼出家於大雲院,長結庵於高泰山,志甘槁薄,外厭繁華。 師曰:「爾營以種種方便,澹足一切。」因授以法衣而囑之。 曰:「非值精嚴事,不可以有此。」祖師還庵,用其師之言,乃勸造橋梁數十,以度往來。 元豐六年,清溪大旱,便村劉氏相與謀曰:「麻章上人,道行精嚴,能感動天地。」比請而至,雨即沾足,眾情胥悅,咸有築室請留之願,乃於張岩山闢除菑翳,剪拂頑石,成屋數架,名之曰清水巖,延師居焉。 以其年,造成通泉橋、谷口橋,又十年,造成汰口橋,砌洋中亭,糜費鉅萬,皆取於施者。 祖師始至,巖屋草創,凡三經營,乃稍完潔。

東寧清水祖師宮

南明永曆15年(清順治18年,公元1661年),鄭成功率艦隊佔領澎湖本島,先於文澳地區設立安撫司,又在媽宮港北方設置「東衛」、「中衛」與「西衛」三個海防據點,此即「東衛社」聚落最初由來。 拜請蓬萊老祖公,為吾顯化三寶堂,毘羅揭諦金剛將,道家丁甲來護持,佛法演化不思議,廣度有情二六時,老祖佛法化三千,張黃蘇李四將賢,吾今志心焚香煙,祈求老祖降臨先。 法門弟子專拜請,蓬萊老祖降臨來,神兵火急如律令。

東寧清水祖師宮: 傳說

政和三年(1113年),縣令陳浩然作清水祖師傳。 清法戰爭時,法軍進犯臺灣淡水,俗稱「西仔反」,善信迎去了此尊神像,焚香禱告,居然擊退法軍,這尊神像引發了艋舺與淡水兩派信徒之間的紛爭。 艋舺方面說,這尊神像是艋舺祖師廟的神像,是淡水善信借去祈福,以抵抗法軍的。

由於「同公」神階不高,文武官員經過廟前並不禮敬,遂於乾隆37年(1772)從福建湄洲迎奉媽祖神像來澎,便引以為東衛社公廟主神,並增祀城隍爺,以此抬高原廟廟階。 至道光13年(1833年),又增祀於巧聖先師(魯班)、姜太真君、各府王爺千歲於殿內。 而祖師初居清水巖,遇到原先佔據此地的四個山鬼,張、黃、蘇、李(另說:趙、王、蘇、李)四大將來挑戰,明言此地為其所據,要求祖師離開。 清水祖師於是與他們鬥法,四大將失敗逃離,卻在夜半回到清水巖來,把出口悉數封死,縱火燒山,連燒了七天七夜,就正當四大將歡欣鼓舞,自度清水祖師已死,要重新佔據清水巖時,卻發現清水祖師無恙端坐,只是臉被燻黑了。

在宋代福建,佛教非常興盛,寺院之多,出家人數之眾,都是中國的首位,時人有「閩中塔廟之盛甲於天下」和「山路逢人半是僧」的說法。 而且當時的福建,出家為僧不但受人景仰,更是一種時尚,許多書香門第的子弟都出家為僧,清水祖師只是這些人當中的一個,並非異數。 沒有必要將之特異化,並加上「抗金」、「抗元」傳說。 二、抗金說:有人認為清水祖師出家的目的,是掩飾其對抗金活動的支持,甚至,其本人也是抗金志士。

從此四大將心悅誠服,成為清水祖師的護法神,是為四大護法。 據說,泉州安溪祖師廟第十首籤詩:「火發連天炎,嶺危去路難。若無天降雨,禍福在人間。」就是在講真真人這個故事,故此籤雖凶猶吉,最後會是好結局。 在「張巖」修建殿宇時,苦無水源,眾人口渴之極,清水祖師持錫杖往地上一拄,立刻「清泉不竭」,故稱「清水巖」;而後祖師又以錫杖打破岩壁,竟然從岩石中流出許多白米,供應工人、僧眾、檀越食用,眾人嘖嘖稱奇。 《閩書》上說:清水祖師建造清水巖,白米自動出現;顯應祖師建造泰山巖,磚瓦自動出現;惠應祖師建造泰湖巖,木材自動出現。 求雨:一般人認為,普通人不能掌握自然現象,如下雨與否,唯有神聖,方能成之。 但清水祖師在世時,就已經屢次祈禱成功,讓蒼天降下甘霖,被認為有功於解決多次的旱災。

拜請麻章上人公,神靈顯化萬代殊,當初開闢清水巖,張黃蘇李拜吾師,求雨濟藥多造路,度化生靈名悠悠,小姑顯化清溪縣,能把瘟神邪魔收,當年屈服真郡守,今日慈悲降道場,法門弟子專拜請,麻章上人降臨來,神兵火急如律令。 真德秀為感謝神威,於是在祖師廟「真人」之匾額之上,添上一個「真」字,成為真真人,其意為誇獎清水祖師是「真人」之中的「真人」。 清水祖師以其高超之醫術,在瘴癘之氣盛行的閩南一帶,救治了不少患病的民眾,而患者無不感激、愛戴。

每逢舊曆正月初六清水祖師生日、五月初六清水祖師得道日,各地祖師廟常以神豬、三牲祭拜清水祖師,以示崇敬,敬考清水祖師一生,為漢傳佛教禪宗得道高僧,且其在世時未見有食肉之舉,故有人認為以祭祀素果糕餅為宜,不適合以肉類、葷菜奉敬。 三峽祖師廟總務組長劉金達說:「祖師公喫素,不喫豬肉。」也有不少人相信,山神亦屬於清水祖師廟的護法神。 另外民間相信祖師本身茹素,但祖師部下的五營神將與天兵天將則不一定為素食者。

岩東惟棗樹一株,祖師乃多植竹木,迨今成蔭。 其徒弟楊道、周明,於巖隈累石為二窣堵,臨崖距壑,非人力可措手,蓋有陰相之者。 劉氏有公銳者,久不茹葷,堅持梵行,祖師與之相悅。 一日公銳至,輒囑以後事,仍言「形骸外物,漆身無益。」說偈訖,端然坐逝,享年六十五歲,建中靖國元年五月十三日也。 傳說南宋時,泉州知府真德秀,乃程朱理學名儒,以清廉自居,向來不喜勞民傷財。 泉州大旱時,在官民幕僚不斷建議之下,方不得已率眾舉行祭典,向清水祖師求雨,並在清水祖師神像下方堆滿紙錢,意思暗示若求雨不成,即要燒毀神像。

  • 遍訪名山後,居於永春縣,以道行精嚴聞名閩南。
  • 於是清水祖師定居安溪,而劉公銳慨然捐出大筆土地,在安溪蓬萊山張巖建庵,故又稱「蓬萊祖師」。
  • 政和三年(1113年),縣令陳浩然作清水祖師傳。
  • 不僅閩南泉州,連建、邵、興、劍、汀、漳各郡人士皆相當崇敬,施主尊崇,布施極盛。
  • 真德秀為感謝神威,於是在祖師廟「真人」之匾額之上,添上一個「真」字,成為真真人,其意為誇獎清水祖師是「真人」之中的「真人」。
  • 元豐六年,清溪大旱,便村劉氏相與謀曰:「麻章上人,道行精嚴,能感動天地。」比請而至,雨即沾足,眾情胥悅,咸有築室請留之願,乃於張岩山闢除菑翳,剪拂頑石,成屋數架,名之曰清水巖,延師居焉。

一、隱居說:清水祖師有濃厚的愛國思想,被其父影響,在亂世之中,以隱居明志,並非真正遁入空門。 但清水祖師幼年懵懂時即出家,考其出家原因,似乎無法聯繫「隱居明志」、「愛國思想」。 清水祖師生於書香世家,是宋福建名家陳瑊的後裔,清水祖師之太祖、曾祖、大伯、二伯、四叔、弟陳夢得均考中進士。 祖師之父陳機更是滿腹經綸,以作詩聞名一時;母親為翁山洪氏。 「東衛」之名及該聚落形成淵源於軍事組織。

東寧清水祖師宮

當年安溪人渡海來到三峽定居時,常常因為水土不服以及遭受原住民的侵襲,他們認為,這一定是因為山神不歡迎他們,所以才會導致居民上吐下瀉或是派出原住民來攻擊。 但是每年年底,他們還要回到安溪祭祖,而且過不了多久便是過年,過年也要拜神、拜祖先,接連不斷,實在是忙得不可開交。 因此祭拜山神的活動便改到清水祖師生日這天,一同舉行。 因此廟裡慶祝清水祖師的誕生,廟外則感謝山神一年的保佑。 隨著時間的遷移,兩個活動逐漸結合在一起,變成以「殺豬公」來祭祀清水祖師的誕辰。 而其中的緣故被人遺忘,因此產生人們認為清水祖師吃肉還殺豬公的誤會。

也因為求雨屢次的成功,被視為神蹟,清水祖師也被賦予相當的神秘色彩。 清水祖師七歲時,即在大雲院出家為沙彌,法名普足,後來師從大靜山長老「明禪師」,習經、坐禪三年,後返高泰山,勸造數十條橋梁。 又移住麻章庵,多次舉辦法會,為民眾祈雨消災,無不感應,獲得檀越崇信,人稱「麻章上人」。 遍訪名山後,居於永春縣,以道行精嚴聞名閩南。 拜請恩主清水真人,黑帝化身,風火隨其足,沙界縱橫,七星寶劍,寸斬妖精,雨陽隨其到,護國安民,陽界有聲,陰間有名,上天下地,應禱全靈。

三、抗元說:與上述說法雷同,只是把抵抗的金朝改為元朝,甚至說是文天祥部下的軍官,因起義事敗,隱居於安溪縣清水巖,此說更是無稽。 祖師在北宋時已然涅槃歸西,根本沒有元朝可抗。 為了掩飾此說,又有好事者將祖師籍貫、生年隨意塗改,更為南宋末年汴梁開封府人,毫無理據,甚至還說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感動於其民族英雄義行,追封為「護國公」或「護國大將軍」,更是無中生有。

在閩南,清水祖師是重要的鄉土神靈,是應惠靈天之一。 隨著安溪移民來臺,清水祖師的信仰在臺灣也蓬勃發展,1994年時有清水祖師為主神的廟宇有98座,大臺北就有63座,尤其是大文山地區。 大臺北地區可說是清水祖師信仰最盛之地,三峽長福巖祖師廟、艋舺清水巖、淡水清水巖、瑞芳龍巖宮,號稱「大臺北四大祖師廟」。 另外,深坑集順廟、東門正德宮、汐止濟德宮、松山慈祐宮、桃園市八德三元宮、大莊浩天宮、高雄代天宮、五甲龍成宮、旗津天后宮、五塊厝慈聖宮、楠梓清福寺等各地著名廟宇,皆以清水祖師為配祀神。

因此實際上,殺豬公的活動與清水祖師之間並沒有關聯性,清水祖師依舊是吃素,不吃葷。 另一方面,落鼻祖師由於全身均是沈香木所雕成,沈香木在中藥學來說,具有許多實質的療效,因此又被稱為「藥祖祖師」,有著許多治病的神蹟流傳。 最後,值得注意的是,臺灣北部有許多宮廟神壇模仿其落鼻造型,而雕塑許多清水祖師分靈神像,諸如:臺北市北投區稻香里集應廟、臺北市北投山腳廣福宮、新北市瑞芳龍巖宮、新北市瑞芳區忠仁廟、新北市汐止區忠順廟、新北市汐止濟德宮、新北市新莊區如意堂等(可參見辜神徹,2009)。 清水祖師的祭典也有以迎神賽會的方式來舉行,例如臺灣新北市淡水清水巖,每年則於農曆五月初五舉行暗訪,農曆五月初六舉行繞境,鑼鼓喧天萬人空巷,祈求掃除瘟疫,合境平安,世稱「淡水大拜拜」。

法門弟子專拜請,清水祖師降臨來,神兵火急如律令。 到了安溪,又募捐勸造通泉橋、谷口橋、汰口橋等。 清水祖師一生募捐,修造幾十座橋梁,對民眾生活、行動幫助極大,自然得到民眾的感佩。 另外,《桃源南山陳氏族譜》記載:「(清水祖師)兒時持齋誦經,日常與山下里人牧牛子戲,日暮吟經,牛自知歸。」可見得祖師幼時對閩地盛行的佛法也有相當興趣,因一心向佛而出家,並非如坊間誤傳,以出家掩飾其反抗女真人或蒙古人的身分。

  • 曰:「非值精嚴事,不可以有此。」祖師還庵,用其師之言,乃勸造橋梁數十,以度往來。
  • 還有廟宇居然說清水祖師本是岳飛或韓世忠幕府的軍師,因漢人對女真稱藩納貢,一怒之下才剃髮出家。
  • 《閩書》上說:清水祖師建造清水巖,白米自動出現;顯應祖師建造泰山巖,磚瓦自動出現;惠應祖師建造泰湖巖,木材自動出現。
  • 但據研究,祖師圓寂於1101年,而金朝則是1115年才初創,到1125年遼朝亡後,金始攻宋,而宋朝的抗金活動才開始。
  • 南明永曆15年(清順治18年,公元1661年),鄭成功率艦隊佔領澎湖本島,先於文澳地區設立安撫司,又在媽宮港北方設置「東衛」、「中衛」與「西衛」三個海防據點,此即「東衛社」聚落最初由來。

還有廟宇居然說清水祖師本是岳飛或韓世忠幕府的軍師,因漢人對女真稱藩納貢,一怒之下才剃髮出家。 但據研究,祖師圓寂於1101年,而金朝則是1115年才初創,到1125年遼朝亡後,金始攻宋,而宋朝的抗金活動才開始。 清水祖師熱心於公益,多次募捐款項,號召造橋鋪路,一生興建過幾十座橋梁。 不僅閩南泉州,連建、邵、興、劍、汀、漳各郡人士皆相當崇敬,施主尊崇,布施極盛。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