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美5大好處

可以這麼説,在審美經驗中,人的慾望,尤其是那些同人的審美活動直接相關的生命慾望、熱情(包括情慾)等,總是審美的內在心理動機。 所謂審美經驗,就是審美主體在審美活動中感受、知覺審美對象(自然、藝術作品和其他人類審美產品)時所產生的愉快的心理體驗,是人的內在心理生活與審美對象(其表面形態及深刻內藴)之間相互交流、相互作用的結果。 亞里士多德建立了完整的“快感論”,強調快感只是感覺思維本身的“後加之物”,它不能單獨產生,總是與感覺思維聯繫在一起,並隨着感覺思維的活躍而增強,隨着感覺思維的減弱而減弱。 對於美的事物的經驗,人們不僅依靠感覺、回憶,而且還要依靠思維,而真正的快感就是心靈和智慧的快感,它來自於人的“自我覺識”即從審美對象中看到自己的理性、道德、才能和智慧,這才是人的快感的實質。

審美文化的消費性促使藝術和審美從過去那種特定的神聖文化圈中走出來,更加貼近日常生活、大眾真實的生存狀態。 大眾直接同藝術家、藝術作品進行交流對話,參與藝術的生產過程,通過調頻、點播、翻閱或購買等方式,自由地選擇和認同他們最需要的審美對象。 從通俗歌曲、搖滾音樂、廣告藝術、人體攝影到日常生活中的服飾、工具、生活用品及商品包裝等,每一個環節和過程都體現出審美觀念的潛在影響。

在量表的左端,兩個圓圈幾乎沒有接觸;在量表的右端,兩個圓圈幾乎完全重疊。 不是身體上的親近,而是心理上與社交上的親密──就像我們說「親近的朋友」或「親近的家人」那種親近? 圖/Pexels不過,請記得,這個技術是為了讓你釐清狀況,以便後續處理衝突;請不要把它當作從棘手情境中脫身的煙霧彈,那只會提早讓你信用破產。 在整理思緒的同時,你也在向下挖掘,把深埋在意識深處的情感活動搬運到意識層次。 圖/Pixabay有時候,都不用別人做什麼,你自己講著講著就想通了。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有權利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型態、活出自己最舒服的樣子;同樣的,每個人也有權利選擇要跟怎樣的人往來,決定自己喜不喜歡他人所謂的「自我」。

審美: 審美問題三

雖然近年來,政府大力推動的長照2.0政策中,以多管齊下的方式,試圖為國民建立一個「經濟自主」、「健康生活」、及「行動無礙」的高齡友善環境,讓長者能擁有健康及尊嚴的老年生活。 但是,如果我們真的來到了需要更進一步照顧的地步,不要忘記有一群專業的人,隨時準備好接住疲累的你,讓你安心,更讓你能夠在照顧家人之前,先照顧好自己。 伊甸基金會成立至今已40年,向來以「哪裡有需要、伊甸就在哪裡」的精神,為有需要的人伸出援手、爭取權益。 這一切其實都是可以避免的,只要願意敞開心房,適時地求援,接受必然的改變,除了能讓長輩獲得有尊嚴的照顧服務,自己也能擁有好品質的生活。 衛福部在2020年,曾針對使用長照服務2.0的家庭照顧者做調查,發現有94.3%的使用者,表示整體生活品質有改善,92.3%表示心理和照顧的負擔降低。 九成以上的滿意度,顯示出專業的支援可以帶來正向的能量,打破一人長照全家失能的困境。

由於個體生存時間的有限和短暫,人類才在自己的社會實踐中開拓和追求另一種時間——帶有自由性質的時間,以便享受人生、創造有意義的生命價值。 勘破知性時間,進入無時空限定的享受和逍遙,正是當代審美文化消費性特征的本質所在。 在商品經濟形態下,自由時間的增多並非全部都是積極意義上的休閑時間,文化中的消費性也有消極的內容和現象。 那些以物欲滿足和利益導向為目的的消費,也常常生產、製造出畸形的文化消費行為,其活動形式和效果或低級庸俗,或盲目愚昧。

  • 馬克思所説的“礦物學的感覺”,就是指脱離了佔有慾的屬人的感覺。
  • 聽莫扎特的音樂,讀張若虛的詩,登八達嶺望着萬里長城,都可以獲得這種激動的或平靜的喜悦、愉快的美感享受。
  • 那些以物欲滿足和利益導向為目的的消費,也常常生產、製造出畸形的文化消費行為,其活動形式和效果或低級庸俗,或盲目愚昧。
  • 在體驗的過程中,主客體融為一體,人的外在現實主體化,人的內在精神客體化。
  • 也因此每當提到制服議題時,總是會覺得制服是對美學的拘束,覺得制服的存在抹煞了個人價值以及「對美的追求」。

所以如果你是一個追逐潮流的人,你當然會向跟你一樣的潮流人靠攏,尋找想法契合的同好,並且加強這個社群的認同感以及自己的信仰。

審美判斷的不一致,可能由於審美主體鑑賞力高低不同所致。 一個審美經驗所能表示的只是某人在一定條件下偶爾使用某種鑑賞能力而已。 審美經驗不可能是一系列持久的知覺行為的結果,藝術家也不可能使自己永遠保持在審美狀態之中。 在這種比較中,一些美學家着重探討什麼是“審美知覺”、“審美注意”等問題。 傾向於審美經驗和審美知覺是一種特殊的經驗和知覺的美學家,可以分作 3種類型:①“唯理論者”,主張審美經驗中理智的認識作用和靜觀活動佔支配地位。

例如,畫面的「複雜度」會影響著人們的審美,不會太單調又不會太複雜的畫面最會讓人感到賞心悅目(Güçlütürk., Jacobs & Lier, 2016)。 圖/adds of the world是不是讓你產生了興致呢? 乍看之下是個白雪公主(第一階段審美),但白雪公主好像有哪裡不一樣(不流暢感),仔細一看就發現原來還有福爾摩斯(第二階段的審美產生興致)。 根據行政院衛福部統計,在全台灣將近80萬需要長期照顧的失能人口中,有將近半數的家庭必須長期自行承擔照顧工作,更預估在2026年,失能人口將超過100萬人。 自推行長照2.0以來,即便各種資源與服務不斷布建擴展,但現在的台灣社會中,依然有許多人受到傳統觀念所綁縛,寧願自己深陷照顧重擔,不敢也不願取得援助。 故可以这样认为:美学造诣和品味的高低决定了观赏者诠释美的水平。

審美: 審美經驗審美想象

這個階段中人「為自己而活」,個人採取以直接滿足自己欲望為目標的生存方式,所以傾向陷溺於肉體的享樂,人生充斥著腐化墮落、道德敗壞與厚顏無恥的行為。 有時處於在這個階段中的人會浪漫化自己的墮落,例如藝術家會說這是一種生活方式,說這種生活會帶給人一些情趣享受。 唐璜是西班牙家喻戶曉的傳說人物,很多人都視他為「情聖」和「風流種」的代名詞。 唐璜喜歡追求年輕貌美的女子,熱衷於跟她們發生性關係,但從來沒有想過會跟女人許下承諾,廝守終生,承擔起倫理的責任。 所謂直覺是指直接的感受,不是間接的、抽象的和概念的思維。

審美

最初是想用心理學剖析日常事物,一方面「一吐思想」,另一方面借用吐司百變百搭的形象,讓心理學成為無處不在的有趣事物。 經過我訊息的練習後,你開始對自己的內在情緒有基本的認識,也似乎能在人際互動中捕捉到一些很模糊的東西,卻又時靈時不靈,這讓你很是挫折。 這也是幼年情感教育應當提供的刺激,讓我們能在壓力相對小許多的社交情境中,盡可能地去嘗試錯誤(trial & error),摸清楚人際關係的潛規則。 這是本該在小時候就完成的情感教育,但有鑒於台灣教育體制在此方面的各種不足,只能委屈各位想辦法在日常生活中抽時間出來補課了。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從頭到尾與預期相符,大腦完全流暢地處理看到的訊息,人就會因此感到無聊。 因此,審美並非能讓大腦處理愈流暢愈好,而是要有適當的難度,讓大腦有適當的不流暢感。

審美: 審美區別於感官享樂

審美價值是在審美對象上能夠滿足主體的審美需要、引起主體審美感受的某種屬性。 它包括人的美、按照美的規律創造的物質產品美和精神產品美,以及可供人們欣賞的自然景物美。 其中審美價值最高的是優秀的繪畫、雕塑、建築、音樂、舞蹈、文學等文藝作品。

審美

如果你的文化素養能夠通曉,你看這個典故不但有形象感,而且還能夠聯想想象。 它用典故本身就是構成形象,“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它的本身就有形象,但同時也有典故。 人之所以審美,除了愉悦自己的目的之外,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為了完善自己。 通過一代代人對周遭世界的評判,不斷進化,形成了更為完善的對事物的看法,剔除人性中一些醜陋的東西,發揚真、善、美。

動物只是本能的適應這個世界,那人們則可以通過自己的智慧發現世界上存在的許多對美的東西,豐富自己的物質生活和精神家園,以達到愉悦自己的目的。 審美文化,是指以人的精神體驗和審美的形式觀照為主導的社會感性文化。 審美文化是建立在現代文化系統、尤其是藝術文化系統不斷發展和日趨完善基礎上的,是當代文明和文化日益審美化、日益貼近人類真實生存狀態的產物。 從人類文明與文化的演進歷程來看,審美文化是繼人類工具文化與社會理性文化後出現的第三種文化形態,體現了文化積累與量變的過程,是人類文化與文明的高級形態。 審美經驗的產生不能完全脱離人的生理機制,但它又並不等同於人的生理性愉悦。

審美

認為,人通向宗教信仰的路上,可能要經歷三個存在階段︰審美、倫理和宗教階段。 審美與倫理階段的差異與過渡,在《非此即彼》(Either/Or)解釋得較為清楚;而倫理與宗教階段的區分,則在《恐懼與戰慄》裡有較詳細的說明。 人生三階段是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的上升過程,審美階段是個人所身處最初與直接的階段,倫理階段是中間的過渡階段,最後的宗教階段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心理距離”,是指人在審美時,由於經驗功利,主觀情感等不同,而對同一審美對象產生不同的審美感受。 審美愉悦性沒有物質功利性,卻有精神的功利性;沒有個人功利性,卻有社會功利性;無急切近利性,有深沉的現實——歷史功利性。 柔韌的小草,清麗的鳥鳴給人的愉悦雖無什麼重大的社會意義,卻有益於人的身心發展,可陶冶人的美好情操。 舒伯特的搖籃曲給人的愉悦不能催眠,但能引起成人對童年、對母親的眷戀,激起愛母親、愛人民、愛祖國的美好情感。 審美愉悦之所以是非功利的,又是有功利性的,是因為它表現了對狹隘功利性的超越和對於生命力的追求。

每一本書都帶給讀者知識、啟發、創意、以及實用的多重收穫,也持續引領台灣社會與國際重要管理潮流同步接軌。 知道自己的四大人格,且有能力分辨他人的四大人格,有助我們更自然而然的以全腦互動。 圖/envatoelements對心理學家來說,這種發現是突破性的。 那表示,身體實際感受到溫暖,確實可能增加心理或社交上的溫暖印象。 「我覺得你應該XX」的本質仍是「你訊息」,並不會因為在前面多個詞綴就突然改變性質,反而會強化對方感受到的壓迫。 真正的我訊息,應是被動的結構,反映出你針對特定事件的感受與認知變化。

在審美中,這種理性因素的接受、思想觀念的理解不是與一般反映形式一樣,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在理性認識階段才得到深刻的理解,而是在感性形式的情感體驗中直接理解到理性觀念,其中並不經過邏輯思維過程。 審美情感活動由於以形象思維為基礎,審美情感的對象也必須是形象,而不是真理、正義、自由之類的抽象概念和原則。 如欣賞湯沫黎的油畫《霸王別姬》,面對畫面具體鮮明的形象,我們才會產生審美情感,因而感知誘發情感。 審美內容不是單一的,而是依據審美對象內容的不同而引起不同的情感態度。 人生無限豐富複雜,大自然具有無窮的形式,無限豐富複雜的人生和無窮形式的大自然熔鑄成多彩的感性統一,我們的審美情感體驗也就具有無限豐富的內容。

甚至,審美經驗有時還需要調動人的較為複雜的生理機制。 比如,一個小孩朝水池裏扔石子,當看到水面上他所製造出來的漣漪,他的臉熱了。 康德,在西方美學史上第一次深刻分析了審美愉快的心理結構,看到了審美愉快的兩方面成因,即合目的的形式與主體心意能力(想象力和知性)的互相協調、自由活動,認為這兩方面互相契合,就會形成審美愉快。 自20世紀以來,西方美學研究的基本傾向之一,是由探討美的本質日益轉向探討審美經驗。

簡言之,他們感覺自己與實驗人員更親近了,只因為實驗人員給了他一杯熱飲,而且不用喝下肚,只要拿著就好。 這項實驗總共有四十一位大學生參與,他們不知道的是,研究人員已經把他們分成兩組。 電梯裡,其中一半人被要求拿著的,是從當地咖啡館買來的熱咖啡;另一半的人是拿冰咖啡。 這個小差別就足以影響學生對某甲的觀感,相較於拿著冰咖啡的人,拿著熱咖啡的人明顯覺得某甲比較「熱情」。 阿希發現,一般人認為熱情的人是慷慨大方、善於社交、溫厚良善的。 冷漠不僅表示你缺乏上述特質,大家也會覺得你展現出相反的特質:小氣、疏離、刻薄。

前文提過,四大人格是腦半球細胞、迴路、思考及情緒組織功能模組的天然副產物,但這在你的日常生活有何意義? 兩個腦半球重視的事物迥然有異,是故,心想著東,腦袋卻說著西,基本上就是大腦不同部位起了爭執。 早在 1946 年,現代社會心理學之父阿希(Solomon Asch)的實驗就發現,描述一個人時,加入「熱情」或「冷淡」等字眼,會明顯改變別人對那個人的看法。 別人可能認為你很聰明、技巧高超、很堅毅,但那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究竟是熱情還是冷漠。 這裡的暫停,是指在你發現自己無法理解,或可能誤解某些關鍵資訊時,打斷逐漸走向激烈衝突的動力(dynamic),與互動者釐清當前發生爭執的癥結點,以及對方沒能傳達給你的需求。

審美經驗具有愉快的性質,這是為絕大多數美學家所認可的。 審美是人類理解世界的一種特殊形式,指人與世界(社會和自然)形成一種無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關係狀態。 審美是在理智與情感、主觀與客觀上認識、理解、感知和評判世界上的存在。 審美也就是有“審”有“美”,在這個詞組中,“審”作為一個動詞,它表示一定有人在“審”,有主體介入;同時,也一定有可供人審的“美”,即審美客體或對象。 審美現象是以人與世界的審美關係為基礎的,是審美關係中的現象。 美感要以客觀對象的存在為前提,同時又與審美主體的自身條件密切相關。

審美價值和藝術價值的意義不僅在於形成人們一定的價值定向,而且在於創造最高價值——全面和諧發展的個性。 科學的研究人對現實審美關係的價值方面,旨在解決同加強審美教育和藝術教育的效果有關的最主要的一些問題。 齊克果指唐璜的生活方式最終會令人感到空虛、絕望和厭煩。

審美

它原則上包括對一切具有審美價值的事物的經驗,如對美、醜、崇高、滑稽等各種審美對象的經驗。 因此,審美社會學欲探究日常美學風潮的相關社會條件為何,並扣問審美活動與人類社會之間的關連:我們究竟在何等意義上發明/發現了自身的審美能力? 審美社會學欲探究日常美學風潮的相關社會條件為何,並扣問審美活動與人類社會之間的關連:我們究竟在何等意義上發明/發現了自身的審美能力?

在回憶的過程中,由於感官和心理因素的共同作用,人既感到“上界”極其偉大恢弘,也能產生一定的快感,“美就是由視覺和聽覺產生的美感”。 ⑥一部分美學家反對把審美知覺過分特殊化,認為如果把審美知覺看作是和日常知覺完全不同的知覺,那就會導致把藝術作品看作是一種神秘的對象。 有的美學家則認為藝術作品是具有多種特質而又單純化了的客體。 一件藝術作品包括審美特質和非審美特質兩個方面,審美特質要依賴非審美特質,例如繪畫的審美特質要依賴於畫框、畫布等非審美特質。

對於美的體悟,我們需要的可能不是一個「開放」以及「時尚」,而是多讀書以及多體會日常生活。 當你對於知識、生活、生命有更深刻的感受,你就會發現,「美」這種東西在膚淺的表面上是一個時代的哲學,並真的不是只有「漂亮」而已。 因此,日常生活的審美化與奢華的物質享受並不等同,奢華的物質環境並不是審美活動自身。 大亨富翁們的豪華裝飾可以作為審美的對象,但美學家們不能墮落為大亨富翁們或紈絝子弟們裝飾美容的師爺。 審美的距離,太近、太遠都會破壞美感,達不到良好的審美效應。 太近,就極容易發覺審美對象的白璧微瑕,在審美態度上也易失之於輕慢,有時在心裏就會產生“不過如此”的念頭。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