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dm2不可不看攻略

註:筆記型電腦之實際 M.2 SSD 硬體介面相容性,將依各原廠之設計而有所差異,建議先與原廠取得技術支援後,再行選購安裝。 目前絕大部分支援第六/七/八/九代 Core™ 處理器之主機板上內建之 M.2 M key 插槽,至少有一組為 PCIe/SATA 兼容。 而考量主機板晶片組之 PCIe 通道總數限制,大多數主機板會設計其中一組 M.2 插槽兼容 PCIe/SATA 介面,而另一組僅支援 PCIe 介面。

ssdm2

了解該怎麼選購、以及市面上有哪些商品以後,各位是否還有一些其他的疑惑呢? 以下列出幾個使用者可能會有的問題,並邀請了專家解答,希望能為大家排困解難。 最貼心的是包裝內還附贈專屬的資料救援服務,不需要額外購買,如果在3年內因為硬碟損壞而無法讀取資料時,只要送回原廠就能嘗試救回內部檔案,在儲存重要的的資料時相對安心。 最吸引人的是這款商品不但擁有自動加密的功能,而且完整支援 Windows 與 McAfee 等軟體廠商的加密技術。

ssdm2: SATA 與 M.2 固態硬碟常見問題集

為您的伺服器選擇適合的 SSD 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伺服器 SSD 是為了能在可預測的延遲級別下運作而進行優化,而消費級 (桌上型電腦 / 筆記型電腦) SSD 則不是。 這些差異讓重要的應用程式與服務有更長的正常運作時間與更低的延遲。 除了強大、可靠的效能以外,還很貼心提供了內建原廠散熱片的型號,若主機板本身沒有散熱盔甲時不需要再額外購買;若想替 PS5添加 SSD 的話,只要挑選有散熱片的版本就能無痛升級,是遊戲玩家的好夥伴。 除了效能規格都在水準之上以外,其散熱片兩側設置的 RGB燈條還能支援各種品牌的燈效軟體,讓使用者依照個人需求打造客製化的效果,將電腦化為家中最絢麗亮眼的明星。 M.2 固態硬碟只支援 SATA 或 PCIe 的其中一種,無法同時支援兩者。 此外,製造商將設計系統主機板插槽以支援 SATA 或 PCIe 的其中一種,或是在某些情況下兩者皆支援。

  • Kingston 目前提供的 SSD 固態硬碟的儲存容量從 120GB 到 3.84TB。
  • 不僅尺寸輕薄短小,M.2 SSD 400S更搭載DDR3 DRAM快取記憶體,支援多項先進功能,讓系統效能更上一層。
  • 造成 M.2 SSD 無法正常運作之第一層原因,在於「硬體介面」之不同。
  • 藉由利用 PCIe 匯流排,NVMe M.2 SSD 固態硬碟在理論上的傳輸速率最高可達 20Gbps,與 SATA M.2 SSD 固態硬碟 (速度為 6Gbps) 相比,速度已經更快。
  • 現代的主機板會使用 SATA III,最高處理量為 600MB/s,而 NVMe 磁碟機的速度最高可達 3,500MB/s。
  • 在本文中將介紹挑選 M.2介面SSD硬碟時需要注意的細節,並且精選10款各有特色的商品推薦給大家,而其中也不乏 Western Digital、GIGABYTE、Intel、SAMSUNG、KINGSTON 等知名廠牌。

再一次地,我們會建議消費者以 PCIe 介面作為優先考量,而如此即便主機板其介面支援程度有所不同,亦不至於造成太多困擾。 此外,考量到 PCIe/SATA/USB 等不同介面之裝置,各自之腳位訊號與電氣特性皆存在著極大差異。 M.2/NGFF 為此定義了多組的插槽防呆位置(或稱防呆鍵位,目前存在於實體產品之型式計有 A/B/E/M key),來避免不同硬體介面裝置因位腳座尺寸相近,而產生混插或誤插之情事,最後導致不正常運作或損壞之困擾。

ssdm2: 種 M.2 SSD 固態硬碟的類型:SATA 和 NVMe

瞄準手機遊戲與掌上型遊戲機,創見極速效能microSDXC 340S記憶卡符合最新一代A2速度等級,主打優異的隨機讀寫效能,適合處理小檔案的隨機讀寫,並可加速app開啟的時間。 目前普及在市的各類 3C 產品中,支援 M.2 SSD ssdm2 之插槽共計有兩種類型:B key(另稱socket 2)以及 M key(另稱socket 3)。 如下圖所示,B key 之防呆鍵位位於面對插槽方面之左方,M key 則偏於右方。 不同類型之插槽其短邊接腳數量有所差異(B key 短邊為 6 pin,M key 為 5 ssdm2 pin),以此若使用者翻面插入時,將會有所阻礙。

隨著使用時間拉長,大部分的區塊將成為存有使用者資料的已使用區塊。 為了將新的資料寫入已使用區塊,SSD 固態硬碟被迫執行讀取 – 修改 – 寫入之週期。 讀取 – 修改 – 寫入之週期會損害 SSD 固態硬碟的整體效能,因為必須執行三個動作,而不是單一操作就能結束。 讀取 – 修改-寫入之週期也會造成寫入放大,而損害 SSD 固態硬碟的整體耐久性。 購買 M.2 固態硬碟前,請先查閱系統規格和使用者手冊以確認相容性。

與 SATA M.2 SSD 固態硬碟相比,NVMe M.2 SSD 固態硬碟有更偏向效能導向。 藉由利用 PCIe 匯流排,NVMe M.2 SSD 固態硬碟在理論上的傳輸速率最高可達 20Gbps,與 SATA M.2 SSD 固態硬碟 (速度為 6Gbps) 相比,速度已經更快。 PCIe 匯流排可支援 1x、4x、8x 以及 16x 通道。 PCIe 3.0 每個通道擁有高達 985 MB/s 的高效傳輸速率,這代表傳輸速率最高可達 16GB/s。 然而,在使用 M.2 尺寸的 PCIe 匯流排時,因為傳輸速率上限為 4GB/s,因此只有 x2 和 x4 通道可以使用。

雖然其插槽外型與 PCIe 相同(部分主機板甚至同時支援兩者),但 PCIe® 專用插槽/主機板無法支援任何 Crucial 的 mSATA 硬碟。 為了滿足各領域的使用者,其在讀取跟寫入資料部分都下了許多工夫,經過實測在持續讀寫時表現穩定,不會因為快取記憶體滿載就大幅降速。 M.2 外觀尺寸是為了讓小型的擴充卡有多種選擇所設計的,包含 SSD 固態硬碟。 SSD 固態硬碟之前只能仰賴 mSATA 提供最小型的外觀尺寸,但是 mSATA 卻無法以合理的成本擴充至 1TB 容量。 而新的 M.2 規格解決了一切問題,它適用於不同的 M.2 固態硬碟擴充卡大小與容量。 M.2 規格讓系統製造商可以將常見的小型外觀尺寸標準化,並可視需求延伸至高容量。

ssdm2: SSDM2

雖然一般使用者可能感覺不太到其中的差距,但若時常進行大容量檔案讀寫,建議還是選擇 PCIe Gen4會更為適用。 首先要來說明如何辨識 M.2介面SSD 的各項規格是否符合需求。 由於若要細說的話將會牽涉到相當廣泛的要素,因此本文僅說明購買前需了解的重點項目,相信只要留意以下要點,就能順利篩選出適合自己的商品。 在本文中將介紹挑選 M.2介面SSD硬碟時需要注意的細節,並且精選10款各有特色的商品推薦給大家,而其中也不乏 Western Digital、GIGABYTE、Intel、SAMSUNG、KINGSTON 等知名廠牌。 SSD 是固態硬碟 (Solid-State Drive) 的縮寫。

JetFlash 280T可與創見UFD Security Toolbox加密軟體搭配使用,執行密碼加密設定,亦可透過簡訊將一次性密碼傳至特定手機門號,進行隨身碟解鎖,資料安全更穩固。 在購買之前先確認相容性比什麼都重要,無論是透過硬體說明文件,或是任何其他資源,請確認您的系統支援特定硬碟規格。 這能幫助您省下嘗試診斷並修正偵測問題的時間,避免遇到插槽與儲存裝置之間使用不同的通訊協定產生的常見問題,還能讓安裝過程盡可能簡單輕鬆。 擁有富有質感的外包裝再加上純銅全包覆式的散熱片,GIGABYTE 技嘉推出的 M.2介面SSD硬碟看起來誠意滿滿。 M.2介面SSD硬碟體積非常小,又不需要外接電源以及資料傳輸線,安裝簡單而不佔空間。再加上目前幾乎所有主機板都有這類插槽,已經成為 DIY電腦組裝的必備零組件之一。 然而,它除了有 PCIe 與 SATA 等傳輸規格、有無散熱片等差異以外,M.2 SSD 也有像是500GB、1TB 等不同容量,甚至還有2280、2260等多種尺寸可選,相信在挑選時令人眼花撩亂。

ssdm2

搭配 B+M 型接腳邊緣連接器能夠支援 SATA 和/或 PCIe 通訊協定 (視您的裝置而定),但在 PCIe 匯流排上,最高僅能支援達 x2 的效能。 搭配 M 型接腳邊緣連接器能夠支援 SATA 和/或 PCIe 通訊協定 (視您的裝置而定),且若主機系統支援 x4,便能在 PCIe 匯流排上支援達 PCIe x4 的效能 (2000MB/s)。 若您有任何關於 Kingston 固態硬碟的問題,請繼續閱讀以獲得解答。 若此處並未包含您的問題,請參閱以下所列的產品頁面或聯絡 Kingston 代表。 註:由網路上可尋求之經驗文件可知,使用者亦可以透過特殊工具程式來 DIY 內含 NVMe 模組之 BIOS。 當 M Key 插槽出現於轉接卡上時,囿於裝置之生產成本以及考量市場需求,極其大部分僅支援 PCIe 介面。

ssdm2: 推薦品牌

它們所佔用的空間比 2.5 吋 SSD 固態硬碟或是傳統硬碟都少,容量最高可以達到 2TB。 KINGSTON 所推出的 M.2介面SSD 在包裝內附上了複製軟體,可以將硬碟內的資料原封不動轉移,如此一來在重灌系統時也不需要再重新安裝各種軟體,輕鬆節省了時間與精力。 並且因其主要採用 NVMe協定,不管是桌上型、筆記型電腦或伺服器都能輕鬆安裝,大幅提高讀寫檔案的效率。 這款商品除了運用 PCIe Gen3規格以外,也支援 SLC Caching 以及 DRAM Cache Buffer 技術。

M.2 是由 PCI-SIG 和 SATA-IO 標準組織所開發,PCI-SIG M.2 和 SATA Rev. 3.2 規格中皆有其定義。 原本稱為 NGFF ,隨後於 2013 年正式重新命名為 M.2。 要開始使用,請按下下面的“接受”以顯示Cookie 管理面板。

ssdm2: 我們可以如何幫您?

這個程序是在背景進行處理,而且完全由 SSD 固態硬碟本身執行。 然而,SSD 固態硬碟不會知道哪些區塊存有使用者資料,以及哪些區塊存有使用者已刪除的舊資料。 裁切技術讓操作系統得以在資料刪除時,通知 SSD 固態硬碟,接著 SSD 固態硬碟就能將已使用之區塊釋放。 若想執行裁切技術,必須使用支援此技術的操作系統和 SSD 固態硬碟。

再加上最高可以達到3,000MB/s 的讀寫速度,並符合 NVMe1.3標準,在各種平台上都能擁有最佳表現。 除此之外,其進階加密與錯誤校正機制等各種安全防護機制也一應俱全,能避免資料因突如其來的意外而損毀。 裁切技術與垃圾資料回收是現今 SSD 固態硬碟所採用的技術,為的是要提高其效能和耐久性。 剛開始使用 SSD 固態硬碟時,全部的 NAND 區塊都是空白,因此 SSD 固態硬碟可以在一次的操作中將新資料寫入空白區塊。

SATA 和 PCIe ssdm2 則是指儲存裝置介面,主要的差異在於 M.2 固態硬碟的效能和採用通訊協定 (語言)。 HDD 的唯一優勢在於每一 GB 的單位價格較低,這也是為何目前銷售的傳統硬碟 儲存容量都是在 500GB 或以上,而 SSD 固態硬碟的銷售容量則是在 120GB 及以上。 Kingston 目前提供的 SSD 固態硬碟的儲存容量從 120GB 到 3.84TB。 1950年代中期發明了傳統硬碟 ,它是以旋轉磁盤的機械方式運作。 傳統硬碟 構造中內含大量活動式機械零件,因此也比較容易發生機械故障,或因過熱、過冷、衝擊與震動等環境條件影響而發生故障。 創見ESD380C行動固態硬碟搭載USB 3.2 Gen 2×2傳輸介面,創造史無前例的傳輸速度。

Kingston有提供完整的 SSD 固態硬碟升級套件組,內容包含所有將您的筆記型電腦或桌上型電腦中的傳統硬碟 更換成 Kingston SSD 固態硬碟所需的必要工具,包括能夠輕易轉換作業系統和重要資料的軟體。 請注意,如果您需要將傳統硬碟 的資料複製到新的 SSD 固態硬碟,須選購含安裝套件的型號。 SATA M.2 SSD 固態硬碟使用資料傳輸速率為f 6Gbps 的 SATA 傳輸介面,與較新型傳輸介面相比速度較慢 (下面會有更詳盡的描述)。 就效能而言,SATA 架構的 SSD 固態硬碟是最低等級的 SSD 固態硬碟,且使用的介面與傳統硬碟相同。 然而,與旋轉磁盤硬碟相比,SATA 架構的 SSD 固態硬碟的頻寬是三到四倍。 SATA SSD 固態硬碟在使用上比 NVMe SSD 固態硬碟更加方便,價格也更實惠。

主機板的空間量會限制可固定於插槽中和所使用的 M.2 固態硬碟之尺寸。 承上,由於原有 PCIe、SATA 或 USB 之裝置皆可以轉設計為 M.2 之型式,以此 M.2 其並非專屬於 SSD 之格式規範。 其他諸如 Wi-Fi/Bluetooth、GPS 或 NFC 介面卡等,目前皆已有 M.2 格式之產品。 而這些裝置原先多屬於 USB 介面,若依循 M.2/NGFF 之設計規範,其金手指防呆鍵位與 M.2 SSD 將會有著顯著之不同(彼等主要採用 A/E key)。 整體而言,不同的金手指防呆位置,可讓消費者於安裝使用 M.2 裝置時,可獲得最低程度之依循法則。 以實例來說,我們因為防呆鍵位的限制,而無法將 M.2 Wi-Fi 網卡硬塞到 M.2 SSD 的插槽之中。

  • 傳統硬碟 採用圓形磁盤的設計 (好像光碟片一樣),而讀寫頭對圓圈中心資料的存取速度低於對外圈資料的存取速度。
  • 以下列出幾個使用者可能會有的問題,並邀請了專家解答,希望能為大家排困解難。
  • 接下來,點擊或按兩下「個性化」按鈕以打開聊天功能,然後按下「保存」。
  • 優先使用儲存裝置 – 您可以將 NVMe SSD 固態硬碟與其他 SATA SSD 固態硬碟搭配使用。

接下來,點擊或按兩下「個性化」按鈕以打開聊天功能,然後按下「保存」。

傳統硬碟 採用圓形磁盤的設計 (好像光碟片一樣),而讀寫頭對圓圈中心資料的存取速度低於對外圈資料的存取速度。 傳統硬碟 的效能也會受到資料分散程度所影響,而在SSD固態硬碟方面,即使資料並非儲存在連續的區域中,其效能也不會受到顯著的影響。 創見M.2系列MLC固態硬碟提供2242,2260到2280三種M.2 SATA規格,比傳統硬碟更加輕薄短小的尺寸,適用於Ultrabook及輕薄型裝置。 創見M.2 SSD 400S長度僅42mm,讓您輕鬆升級您的筆電,既不占空間又可快速提升電腦效能。

為了延長記憶體的可使用壽命,SSD 固態硬碟之控制器會搭載最新的運算法,協助將儲存資料傳遞至所有的記憶體晶片中。 Kingston SSD 固態硬碟提供各種型號及容量,能夠延長電腦的使用壽命,且和傳統的硬碟相比擁有更高的速度、效能及可靠性。 在 M.2介面SSD硬碟的規格中常常會看到「2280」之類的數字,這代表商品的尺寸大小為寬度22mm、長度80mm,除此之外還有「2260」、「2242」等不同的類型。

不過,就像任何新技術一樣,長期來看,當銷售量持續增加,單位製造成本就會持續降低。 在過去的幾年中,SSD 固態硬碟和傳統硬碟 間的價差已逐漸縮小。 創見固態硬碟採用最高標準研發製造,通過嚴苛的實驗室測試,無論在品質、效能、可靠度等各方面都有優異的表現。 當然,若消費者所擁有之主機板為支援第六代以上 Core™ 處理器之晶片組,則其 BIOS 皆有包含 NVMe 模組,而不需要顧慮此一問題 。 此外考量 SATA 頻寬不足之限制,我們建議消費者採購 M.2 SSD 時以 PCIe 規格為優先考量。 除非自身原有設備其 M.2 插槽僅支援 SATA 介面,才需要考慮 SATA 介面之 M.2 SSD。

SSD 固態硬碟是採用 NAND 快閃記憶體或 DRAM 記憶體晶片來取代傳統硬碟 中的磁盤及其他機械構造。 創見M.2 SSD 400S提供高達300 TBW寫入兆位元組 ,顯示固態硬碟的有限壽命中可寫入的資料總量。 創見M.2 SSD 400S採用頂級MLC快閃記憶體,提供長效穩定的儲存表現及耐用性,滿足高階應用市場對高品質及高可靠性的需求。 創見microSDXC 460T記憶卡搭載高品質3D堆疊快閃記憶體,打造優異的連續寫入速度,並具備3K次抹寫週期,提供相當於MLC顆粒的耐用度,展現更高穩定性和使用壽命。

有用的小技巧:請記住,M.2 只是一種尺寸,並不會使 SSD 固態硬碟變得更快。 SSD 固態硬碟的效能等級取決於通訊驅動程式屬於 SATA 架構或是 NVMe 架構。 Intel 760P 256GB採用的是M.2 2280的形式,走的是PCIe 3.0 x4的介面、能夠支援NVMe 。 且是屬單面顆粒,背面沒有任何東西,即使是 512GB 也是一樣單面,可見256GB與512GB使用的顆粒容量應該不相同。 接下來由編輯部介紹8款 M.2介面SSD硬碟,其中除了性價比極高的款式型號,也有具備最新技術的商品,請參考選購要點以後篩選出適合自己的物件。 搭配 B 型接腳邊緣連接器的 M.2 固態硬碟能夠支援 SATA 和/或 PCIe 通訊協定 (視您的裝置而定),但在 PCIe 匯流排上,最高僅能支援達 PCIe x2 的效能 (1000MB/s)。

由上表可以得知,所有的 SATA 其腳位型式皆為 B+M Key。 但前文有提到, PCIex2 M.2 SSD 亦採用相同之 B+M key 腳位。 如此我們就不能斷言 B+M key 型式之 M.2 SSD,其硬體介面必然為 SATA。

由香港SEO公司 featured.com.hk 提供SEO服務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