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d容量不可不看詳解

一樣,因為少了傳統硬碟需要的馬達驅動等構造,SSD 不需要大量的電力支援,只需要讀取記憶體的電量即可,因此 SSD 的耗能非常小,這使得採用了 SSD 的筆電可在相同電池容量的情況下,獲得比安裝傳統硬碟多更多的電池續航力。 只是相較於同類型商品來說,這款 SSD固態硬碟的價格高於平均,而且 M.2規格在安裝上需要注意的細節比較多,如果是比較沒有經驗的新手,建議事先詢問相關資訊。 若對電腦規格較不熟悉卻又想使用 SSD 的話,則可以選擇方便、好攜帶的 USB式外接硬碟。 其不僅只需接上 USB連接埠即可運作,甚至在電腦及家用遊戲機上都能使用。 但為了發揮 SSD 的高速傳輸實力,請記得確認電腦是否支援 USB3.0以上的連接埠。

ssd容量

如果是桌機使用目前大都是M key,而M.2 SSD 也都有M KEY或 B+M KEY,因此並不太需要注意這個,如果您有興趣詳細了解,請參考這裡。 ssd容量 PCIe Gen4是2019年以後出新的規格,例如裝AMD Ryzen第三代再搭配X570主板,這樣就有支援PCIe Gen4,否則只支援到PCIe Gen3。 除了速度更快之外,由於 SSD 沒有會被破壞或磨損的活動零件,其相對更加耐用,特別是在四處移動的場合中。

要將較大的HDD複製到較小的SSD,您可以考慮使用EaseUS Partition Master。 利用該軟體的克隆功能,能夠將資料從原始磁碟區複製到目標磁碟區。 如果HDD使用量大於SSD容量,則將無法執行大HDD克隆到小SSD。 為了克隆過程順利,您需要提前刪除或清理硬碟上的無用大型檔案。 同樣的道理也可以應用在隨機4K讀寫、也就是IOPS數值上,這邊我們就不特別列出官方數值了,有興趣的玩家可以自行前往SSD官網查詢,不過也還是先幫玩家附上實際測試數據。 關於Gen 3 SSD的介紹就先告個段落,接下來將為玩家找了目前市場上的10條Gen 3 ssd容量 SSD,特別針對其C/P值做簡單的對比。

但是對於薄型筆電、超極致筆電及平板電腦的使用者來說,SSD的高成本仍是問題:容量夠大的SSD很貴而且緊湊的電腦通常無法自行更換SSD而需專業拆機。 至於容量更大的 1TB 與 2TB 版本,更是能夠達到循序讀寫 1800 MB/s 的境界。 除了開機時間的差異之外,常見的需要高速度時刻也反映在執行遊戲上,首先我們先來看看注重「讀取性能」的遊戲部分,為了儘可能挑戰SSD讀取頻寬的極限,畫質設定上直接將選擇4K解析度+最高畫質選項,有光追和DLSS功能則是調整到效能模式上。 測試方法以「主畫面到進入最後存檔點」所需花費的時間為依據,因為遊戲載入沒有辦法透過跑分的方式進行,必須手動按壓碼表,所以每個遊戲都會在反覆測試10次之後取平均值。

:傳統硬碟內的機械零件透過馬達高速運轉容易因溫度過高而發生錯誤故障的狀況,也較為耗電,並容易因摔落、碰撞而造成損壞,其設計是屬「固定式使用」非「可攜式」;相對地,SSD因沒有機械零件,比起傳統硬碟更耐用可靠、防震,比起傳統硬碟更適用於可攜性的裝置。 因此如果是購買筆記型電腦、外接式硬碟,選購SSD固態硬碟會更適合移動式使用行為。 在上述簡介的儲存裝置中,SSD固態硬碟(Solid State Disk,簡稱 SSD)是以快閃記憶體儲存資料的「積體電路儲存裝置」,內部構造主要由控制晶片以及快閃記憶體運作。 快閃記憶體當中的NAND Flash是最常見的非揮發性記憶體。

ssd容量: 技術文章

不過,也因為是非專業的測試,所以測試的結果應該是最貼近一般消費者 使 用 電 腦 的 感 受。 你應該也常常看一些知名論壇的開箱葉佩雯,但是當你看到那些測試用的電腦配備等級後,應該也會覺得大部分消費者的電腦等級遜色許多。 控制晶片(Controller):SSD的運算、傳輸…等功能是透過控制晶片,如果控制晶片有受損或是韌體(Firmware)編碼損壞,SSD就會無法讀取。 傳統硬碟的技術已經數十年,製造成本不斷的降低,3.5吋的硬碟(桌電使用或3.5吋外接硬碟),1TB價格約在台幣1500元左右,2.5吋硬碟(筆電使用或2.5吋外接硬碟),1TB價格約在台幣2000左右,與SSD的價格相比來得低。 你買之前先去主機板的官網查儲存裝置介面的規格表(如上圖),但我直接跟你講好了,你就是買2280,目前最常用的就是這種尺寸。 如果你是2020年以前的舊電腦,建議還是要買Gen3比較保險,其實Gen4 SSD也可以插在Gen3的主機板,只是速度不上去Gen4。

和揮發性記憶體相比,非揮發性記憶體一經寫入資料,就不需要外界電力來維持其記憶。 不過隨著 SSD 技術的進步,各品牌也設計了新的演算法並改進堆疊架構,因此讓 TLC SSD 的使用壽命與性能可提升至 MLC 的水準,也因此造就了 SSD 價格更為平民化的現況。 MTBF(平均故障間隔時間)是指SSD固態硬碟在開始使用到出現第一個故障的平均值間隔時間,此項指標並非精準表示SSD固態硬碟實際使用壽命的測量值,而是基於小樣本數的統計評估。 然而在合理的數值內,MTBF(平均故障間隔時間)越高可參考為可靠性越高。 舉例來說,SSD固態硬碟的MTBF(平均故障間隔時間)為150萬小時(約為171年),保固期限5年。

較舊的主機板和 BIOS 可能不支援 NVMe,因此在升級前請確保系統支援 NVMe。 序列讀取/寫入速度是最常用的效能基準,代表按順序移動大型資料區塊的方法(例如將大型檔案複製並貼上桌面)。 從上文我們可以看出,AOMEI Backupper硬碟對拷容量不同的理想解決方案。 無論是將大硬碟克隆到小硬碟,還是將小硬碟克隆到大硬碟,甚至硬碟品牌不同都沒關係,AOMEI Backupper都可以輕鬆解決。 但是您可以選擇將 HDD 克隆到具有相同大小的 SSD 以獲得更好的性能,尤其是當已用空間小於 HDD 的大小時。

它可允許較高的作業溫度,並且利於在比 M.2 所能承受的更高溫度下進行傳輸。 除了檔案傳輸以外,SSD畢竟還是做為儲存裝置使用,尤其在這個電競活躍的時代更是如此,就連新一代的家用遊戲主機Xbox Series X和PS5都已將原先採用的傳統HDD硬碟更改至Gen 4 SSD版本,為的就是能讓遊戲玩家擁有更流暢、舒服的遊戲體驗。 然而,玩家們也不要以為讀寫速度高就一定代表著一切,畢竟廠商在測試環境下所獲得的數據都是最佳化的數據,因此仍會隨著玩家自己的電腦規格不同而有差異,甚至某些時候會有可能出現頻寬互相搶來搶去、導致頻寬受限、存取掉速的現象,不過讀寫速度仍是玩家在挑選時,可做為重要評斷的一個關鍵點。 綜合而言,Gen 3 SSD可說是目前主流玩家在組裝電腦時的首選,雖然說AMD已經為玩家導入了PCIe 4.0介面,但正如前面提到的,目前由於價格較高、加上選擇並不多的關係,現階段購買的選項實在不多,同時C/P值也不高,因此除非玩家對於存取效能有非常大的需求,否則一般建議玩家購買PCIe 3.0介面的,就已能滿足大多數使用情境了。 在前面的實測數據上可以發現,雖然說不同速度的SSD對於等待時間收效甚微,但在實際遊戲中還是有一定差異的,特別是在開放世界遊戲中,由於開放世界類型的遊戲幅員廣大,遊戲如果選擇一次性載入的話,不僅過於耗時,對硬體的要求也會變得極高,所以多數遊戲是根據玩家角色的移動,「逐步」載入進入畫面的物件內容,並移除距離過遠的物件。 體積小意味著散熱空間變得更為有限,再加上M.2使用PCIe來大幅提高SSD的速度、資料傳輸量大增的同時也在過程中製造大量廢熱,兩個負面效應疊加的結果就是造成SSD的溫度暴增,儼然變成了「電熱棒」。

ssd容量: ADATA威剛 固態硬碟

如果平常只會上網、聽音樂而不會下載或儲存大量資料的話,只需選用128GB~256GB的 SSD固態硬碟即可容納系統資料,也足夠用來提升開機及執行軟體的速度了。 但如果需要額外安裝軟體,或是擔心系統暫存資料過多影響效能,則建議直接挑選256GB的商品會比較保險。 但由於目前市售的 SSD 整體價格還是比 HDD 高上一截,不少使用者會選擇將系統安裝在 SSD ssd容量 上,而需要大量保存資料時則交給 HDD。 不過若以電腦效能為使用的首要條件,則相當建議將目前系統所使用的 HDD 換成 SSD,即可顯著提升開機及安裝各項軟體時的速度。

自 1950 年中期以來,電腦一直採用具有轉動碟片的 HDD 傳統硬碟。 HDD 傳統硬碟構造中內含大量活動式機械零件,因此也比較容易發生機械故障,或因過熱、過冷、衝擊與震動等環境條件影響而發生故障。 SSD 固態硬碟是使用 NAND flash 非揮發性記憶體技術所構建,不需要電源就能儲存資料。 在目前消費端的 SSD 儲存市場上,總共存在有4種介面規格的產品,分別是 SATA、mSATA、PCIe 與M.2,但就市場的佔有率來說,還是以 SATA 及M.2為主流,但就傳輸速度來說,其實並非M.2介面就一定優於 SATA 介面,還得依據其所支援的標準而定。 每個 DRAM 基本儲存單元的電路結構非常的簡單,所以功耗低、價格也較低。 缺點就是讀寫的速度慢(電容要充電、放電),影響了 DRAM 的性能。

而由韓國知名大廠 SAMSUNG三星所推出的這款商品,不只具備前一代的高速傳輸機能,更在機身上設計了獨特的指紋辨識按鍵,只要用其附贈的軟體就可同時設定密碼及四組指紋,每次連接裝置後必須經過輕觸按鍵,才能啟動資料傳輸的功能,相當適合用來備份重要的文件。 加上硬碟要有可以相互配合的裝置硬體,才能達到規格上標註的最快速度。 因此若非特別要求效能的話,則建議依照預算及耐用度為前提,挑選有口碑的品牌即可。 影音創作者不僅需要儲存大量的高畫質影像,剪輯影片時也需要頻繁地進行讀取跟寫入資料,這時候就建議選擇擁有1TB以上的大容量 SSD 來應對。 若是預算有限而無法購買更大容量的款式時,也可考慮將 SSD 作為剪輯時的硬碟,再另購一台 HDD 儲存素材及剪輯完的成品。 大容量資料儲存需求者,建議你選購傳統硬碟HDD,特別是企業用的RAID、或是家中、一般工作室、SOHO族所使用的NAS、Server伺服器,建議還是安裝 SAS 硬碟。

ssd容量: SSD容量の選択についてよくある質問

所以「記憶體」會作為中間橋梁,先到硬碟裡面複製一份進來,再讓 CPU 到記憶體中拿資料做運算。 所以簡單來說,電腦在運作就像是辦公一樣,喝飲料、看書本、聽音響… 想一次使用越多東西、桌面(記憶體)就要越大。 如果在你的考量中,你有預算的顧慮,或是有大量檔案儲存的需要(像是影片編輯、照片編輯工作者等),而你的工作平台大多也是在桌上型電腦,或是不常移動的筆記型電腦上的話,那傳統硬碟或許會讓您的預算花的更有價值。

  • 使用PCIe 4.0通道的SSD擁有比PCIe 3.0版本高出兩倍的頻寬上限,能夠將傳輸速度帶到7,000 MB/s以上,是各家旗艦款SSD在不斷競爭的領域,但超高的傳輸效率相對的也讓價格相當驚人,1TB版本的價格大約落在7,000元左右的範圍內,比高階的PCIe 3.0 M.2 SSD貴上一倍,可想而知主力客群會是預算幾近無上限的金字塔頂端客戶。
  • 如果支援,則目標SSD為GPT磁碟,然後您需要在BIOS中將開機模式改為UEFI。
  • 在上述簡介的儲存裝置中,SSD固態硬碟(Solid State Disk,簡稱 SSD)是以快閃記憶體儲存資料的「積體電路儲存裝置」,內部構造主要由控制晶片以及快閃記憶體運作。
  • 原因是 cost down 的結果,因為 PCB 的大小只有 2.5 吋硬碟的 3 分之 1 ,導致散熱面積不夠所造成的。
  • 使用AOMEI Backupper您就可以克隆不同容量的硬碟。

它的磁碟克隆功能可以幫助您輕鬆將硬碟克隆到另一顆具有不同容量的硬碟。 在量測連續讀/寫速度時,通常會讓SSD讀/寫512KB或1024KB大小的大數據塊,且每筆資料與下一筆資料的「邏輯區塊位置」連續,計算每秒能處理多少MB的資料,單位是MB/s。 這是一般廠商最常用來宣傳的指標,因為普羅大眾對此指標的單位最熟悉,行銷人員不用多費力氣解釋。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電腦軟體商開發出了「磁碟重組」的概念,基本的原理就是讓硬碟重新排列一次資料,把相關的資料排在一起,藉此加快資料的搜尋速度,以實體概念來說就像是圖書館的年度整理。 金士頓SSDNOW系列固態硬碟在市場上一直頗受好評,除了挾帶著世界第一大記憶體廠商的名聲以及不錯的性價比之外,在市場上的能見度夠高也是消費者選購的因素之一。

ssd容量: 固態硬碟對比傳統硬碟:效能對比價格

(這是因為要減少電容充電放電的時間,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硬碟呢? 比起記憶體,更是慢的跟巨型烏龜一樣,十多年才好不容易從 5200 轉爬到 7200 轉。 可知個人電腦對於能取代 HDD 的 SSD 需求是多急迫。

ssd容量

而高溫向來都是電子產品的殺手,這對於SSD自然也不例外,如果無法提供良好的散熱環境,運作時就會啟動保護機制進行降頻,讓傳輸速度開始變得相當不穩定,長期下來可能減損產品壽命,甚至有毀損保存資料的可能。 考量到廠商對於保固的判定機制,玩家在選購的時候除了盡可能選擇保固時間比較長的產品之外,觀察產品的「最大寫入量」也是一大關鍵。 「最大寫入量」在多數廠牌的官網頁面或是詳細產品的PDF文件中都會提及,單位稱作「TBW」,這個數字代表了產品的理論最大壽命,因此在「相同容量」下,TBW數值越大,理論壽命也就越長,以最主流的1TB產品來說,TLC晶片的及格線應落在500~600 TBW左右。 附有固態儲存裝置的 Intel® Optane™ 記憶體 H10 在一個套件中提供了 Intel® Optane™ 記憶體和高密度固態硬碟儲存裝置。

但考量到旗艦款SSD基於價位因素使得想要的人多、買的人少,市場也還有再向下區分出速度在3,500~5,000MB/s之間的入門款。 從NAND Flash到控制晶片都自行打造的好處自然在品質上有著更好的保障,正所謂「肥水不落外人田」,一條龍的生產形式能夠同時享受到顆粒和控制器雙方的同步合作調校,在產品規格的驗證上也會比公版設計可能只是照抄用料廠給的官方數據要來更為嚴謹,但相對的SSD產品等於要包含儲存顆粒和控制器雙重的開發成本,在售價上相對的就會比較貴一些。 大約在2010年之前,NAND Flash的每個儲存單位只能接收1 bit的資料,這種存放類型的晶片稱之為「SLC」晶片,這種晶片的資料儲存密度非常低,加上晶片堆疊技術不夠先進,使得SSD的容量普遍落在100GB以下,基本上在安裝完系統之後,剩餘的空間就所剩無幾了,想像現在一樣用來安裝各式各樣的程式和遊戲可以說是極為奢侈的行為。

至於小編之所以會說TLC是多數消費者能夠容忍的最大極限,是因為以一款1TB的M.2 SSD來說,若用於上網、串流影音等日常用途,整顆SSD大約能夠用上5年左右,以電子產品的維護與淘汰周期來說,一款使用5年的產品也確實差不多到了該換新的程度,此時發生故障、損壞的狀況,其實也沒什麼好意外的,說不定還剛好給了自己一個買新品的理由(壞笑)。 根據計算,SLC的每個單位可以承受約9~10萬次的反覆寫入,MLC則會衰減到1萬次,來到TLC的時候,每個單位的壽命就只剩下1,500了,近年還有廠商開發並上市能夠儲存4 bit資料的QLC晶片,其每個單位的壽命更是再向下縮減到僅有少少的500次,幾乎是快到了每存一筆資料,儲存單元就死一片的地步。 三星的970 Pro使用的是MLC顆粒,970 Evo Plus則是TLC,結果同樣是1TB,價格相差超過1倍,由此就能知道SLC、MLC、TLC對於成本的影響有多重要。 SSD能夠從原本的高價奢侈品轉變成人人可接受的消費主流,不光是因為製造技術逐漸純熟讓成本得以降低,擔任重要角色之一的「儲存顆粒」其演進更是扮演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原則上,M.2介面本身針對不同用途的設備有藉由在金手指留下不同的缺口來做為防呆設計,用來防止我們將功能不同的裝置插在錯誤的插槽中,像是SATA介面的M.2 SSD在金手指的位置上會呈現「兩道缺口」,NVMe M.2 SSD則是「一道缺口」,Wi-Fi網卡同樣也是一道缺口,只是位置和NVMe M.2 SSD的不同。 M.2介面最早出現在Intel Z87的主機板上,不過當時的功能並不完整,站上也曾經發現有的主機板插槽支援的通道數量是有缺少的。

東芝已於2017年發布QLC(四位元單元) BiCS架構的3D NAND快閃記憶體晶片。 除此之外,對於消費者來說,選擇夠信譽的大品牌,注意廠商提供的保固,其實不妨可以選擇 QLC SSD 來享受低價格、高容量且效能優異的使用體驗。 電腦變慢的原因有許多種可能,包括了CPU、記憶體…等相關電腦本身的周邊裝置,但您是否曾試想過,其實是「硬碟」發生問題了呢?

ssd容量

當您要求開啟試算表時,電腦處理器會將程式資料自儲存硬碟傳輸至 RAM,以供短期存取及使用。 由於 SSD 擁有近乎即時的資料傳送速率,其可將資料傳輸過程縮短至等同於讀取程式與檔案所需的時間。 MSATA (或 mini-SATA) 本質上是全尺寸 SATA SSD 固態硬碟的縮小版本。 M.2 硬碟可支援 SATA 與 PCIe 介面選擇,而 mSATA 僅可支援 SATA。 ssd容量 按照下面的教學操作,您可以不受限制地將1TB的HDD克隆到500GB的SSD,或將500GB的HDD克隆到250GB的SSD。 再次提醒,如果要將較大的HDD克隆到較小的SSD,需要確認該HDD上的實際資料使用空間小於等於SSD容量。

因此,雖然 SSD 少了因動態零件而可能造成的物理故障,但是一旦出現了硬碟損壞的狀態,就是直接掛點,而且在這之前基本毫無徵兆。 三星推出的兩款 SSD,下方為仿傳統硬碟大小製作,上方則是新一代 M.2 SSD 規格,可看見大小已有相當的差距。 A:依照 NAND 顆粒來區分的話,目前 SSD 可以分為 SLC、MLC、TLC、QLC 這四種,其中 SLC 顆粒的 SSD 是最貴但也最少見,QLC 顆粒的 SSD 是最便宜但還算是次主流。 目前的主流顆粒為 TLC 顆粒,在技術上與價格上都已取得一個平衡。 除了電腦的硬體之外,軟體介紹文以及實體開箱文也沒有少,甚至製作多支教學影片,只為了方便大家快速掌握電腦實用技巧。

ssd容量

小容量SSD不僅價格不划算,而且256GB以下的SSD即便是僅作為系統磁片使用,容量就顯得有些捉襟見肘。 以128GB的SSD為例,安裝最新的Windows 10系統時雖然大概只佔用20GB,但再安裝諸如Office、Photoshop等軟體並開始使用系統,再加上各種來自系統的更新,系統磁碟分割的容量很快就會被填滿。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一旦SSD容量佔用超過75%,SSD的讀寫性能表現會在一定程度上變弱。 對於購買SSD時選擇容量大小的問題,本文將從不同的人群的需求出發,為Windows電腦選購SSD作出了簡單的分析。 Micron Technology, Inc. 是半導體系統的全球領導者。 Micron 的眾多高性能記憶體科技組合 (包含 DRAM、NAND 和 NOR 快閃記憶體),是固態硬碟、模組、多晶片封裝和其他系統解決方案的基礎。

然後,EaseUS Partition Master將克隆所有資料到您的新磁碟。 首先為了方便玩家瀏覽,我們先直接奉上SSD的官方讀寫速度數據給大家參考,接著會再提供實際在前述測試平台下,所獲得的讀寫速度作對比。 可以看到雖然因為檔案大小並不是非常大的關係,SATA SSD和Gen 3 SSD在兩項測試中都能在10秒內搞定,但平均Gen 3 SSD都能減少50%以上的時間花費,尤其從SSD中複製檔案到電腦時的速度更是有明顯差異,Gen 3 SSD花費時間減少了6秒之多。

面對SSD硬碟速率高速膨脹的狀況,各位聰明的玩家是不是想到可以使用頻寬超大的「PCIe」介面來解決此問題呢? 畢竟以2007年推出的PCIe 2.0標準來說,光是x1通道的理論頻寬就達到500 MB/s,幾乎要和SATA 6Gbps的最大極限相同,更別說從2010年推出後至今依然是主流的PCIe 3.0了,x1的頻寬就接近1,000 MB/s,x4的有效傳輸效能更能達到3,500 MB/s以上,隨隨便便都把SATA 6Gbps壓在地上磨擦。 以現在的時間點來看,這個「最快」紀錄自然是很快的就被打破,SSD的效能增幅就像是坐火箭一般的急速飆升,2009年的時候SanDisk G3 SSD的讀取速度就來到200 MB/s,將近是SATA 5000的3倍! 其他廠商也是不斷地在速度方面相互競爭,像是同一年年底Intel推出自家第一款消費級SSD硬碟X25-M就把讀取速度推到250 MB/s,照這個趨勢下去,SATA 2.0的300 MB/s頻寬馬上就要不夠用了。 而消費市場迎來SSD硬碟則約莫是在2007年之後,微軟的新一代作業系統Windows Vista正式能夠支援SSD硬碟,各家廠商的SSD大戰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吹起號角,包含SanDisk、Samsung、Toshiba、Micron等一眾我們耳熟能詳的硬碟大廠都紛紛跳進來搶搭SSD硬碟的熱潮。

ssd容量

自動錯誤校正是利用軟體偵測並修正快閃記憶體儲存資料時可能產生的錯誤,並有助於修正抹寫的錯誤。 因為技術性問題,大多數的SSD容量上限只有1TB,所以SSD也比較適合當作開機的磁碟,不適合用於存放資料。 傳統硬碟每分鐘至少5400轉以上,如果高速運轉不小心有碰撞、硬碟摔到…等外力撞擊的狀況,容易導致硬碟的機械零件受損,如果筆電是配置傳統硬碟需要移動使用,如果不幸撞擊硬碟內部的零件容易受損,如果繼續開機使用,可能會導致硬碟是損更嚴重,甚至是硬碟的磁片刮傷無法搶救資料。 很多業配文會這樣測試,拿一個20~30G的大檔案然後來測試讀取或複製的速度以證明M.2確實比Sata的SSD快很多,但在實際使用的情況下,你不會一天到晚讀取或複製這種大檔案。 答案是肯定的,但代價就是遊戲通常會常大量的讀寫,而SSD有寫入次數的限制,所以遊戲裝在SSD「理論上」SSD比較容易壞,但為了速度快你也只能把遊戲裝在SSD,這樣讀取才會快。 幾年前,在固態硬碟發展之初,它們的售價非常昂貴,只能提供約60GB~128GB的容量來控制成本。

由香港SEO公司 Featured 提供SEO服務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