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iii評測8大優勢

另外一個個人覺得比較可惜之處,是連接埠也順應「現代化」措施,改成了一般的用小小塑膠條防丟失的橡膠蓋設計,質感差了一點。 Sony A7 II 的外觀比起前代厚上了不少,整體的設計思維個人覺得跟 DSLR 或該說跟自家的 SLT 更為接近。 各項人機介面的小調整上,都感覺的出來該公司的確有在收到了使用者的反饋之後做出一些設計上的調整。 規格方面,A7 III 依然保持在 24.2MP 的靜態拍攝解析度上,但已經升級成了新研發的背照式 CMOS 感光元件,並與最新的 R 系列同樣搭載有 front-end LSI,支援 14-bit RAW。 錄影方面不意外地從先前的 1080p 直升到了 4K 30fps,流量達到了最高 100M,並支援高達 120fps 的 1080p 高格數錄影。

對於 A7R 操作上要小小抱怨的是,觀景窗左右兩邊的 Menu 跟 C2 鈕因為在機身邊緣的關係,所以用大拇指來按的時候會有點被擋到的感覺,而且 C2 還是放大照片的預設按鈕,所以真的是會滿常使用到的。 頂部可以看到具備接點可支援擴充設備的熱靴 — 可以延伸支援 XLR 收音設備(應該沒人想再上一個觀景窗吧…)。 模式轉盤上可以發現即便 A7R 有著這麼復古的外觀以及高階的規格,他們依然提供自動場景模式、寬景拍照等自動功能(Nikon Df 表示:我走的是復古極簡風)。 機頂也可以看到預設控制對焦點的 C1 按鈕還有位在軍艦部左右側的立體麥克風,以及坐落在感光元件標示旁的單聲道喇叭孔。 正背面乍看之下有點像是 NEX-7 那樣的雙轉盤設計,不過最右邊肩上的轉盤其實是 EV 曝光補償專用的轉盤,但 A7R 是有配備如同 NEX-7 一樣的雙轉盤的,只是他們將另一個給移到了機身正面手把的上方。 AF/ MF 與 AEL 的播桿也是一個可以在 NEX 旗艦機上看到配置,飛梭轉盤等應該大家就很熟悉了才是。

重點是,這次其採用的是 6K 讀出的規格,並也支援專業錄影愛用的 S-Log 2 與 S-Log 3 曲線,最高動態範圍可達 15 級。 在 HLG 的支援之下,更可提供即時的 HDR 錄影工作流程支援,亦可直接在支援的電視上進行 4K HDR 影片回播。 活動展場考驗的是迅速的對焦能力,A7 III有 693 個相位式偵測自動對焦點,涵蓋約 93% 的影像區域,加上 425 個高密度分布的對比式偵測自動對焦點,可提升對焦性能。

不只如此,還擁有與 A7R3 相同的 425 點對比對焦點,在這篇文章「Sony A7R3 特色介紹 – 對焦系統認識」中談到,相位對焦點在光線充足對焦性能非常好,而對比對焦點則是微光下表現優異,。 這次的感度測試我們拉到了戶外拍攝,雜訊抑制調整到弱的設定之下,放大到 100% 看,個人覺得 ISO 3200 ~ 6400 都還算可用;縮圖觀看的話個人覺得 ISO6400 的表現有比 A7 / A7R 要好了一些,幾乎都沒有太惱人的粒子或去雜訊痕跡,銳利度則是都保持一定水準。 因為自己就是在用 A7S 工作的關係,所以在評測 A7 II 的期間也就直接無痛地,將這部機器拿到工作的場合使用,上面這張就是 imos 保護貼的報導。 A7 II 的防手震用在小編不具備 OSS 的 E 30mm f/3.5 Macro 微距鏡上,真的可以感覺到明顯的穩定感(裝在 A7S 上就很晃 XD),對於拍攝很有幫助。 防手震系統用起來效果最明顯的時候,一個是望遠端,另一個便是微距拍攝時,對於構圖穩定度很有幫助。

a7iii評測: = 感光元件與處理晶片 =

操作方面最令我驚訝的是,Sony 在 A7 與 A7R 上給了它一個無段式的快門按鈕,這點從 NEX 系列上來的朋友應該會有點不習慣,但許多高階 DSLR 上都會有此規格,這可是連 RX1 / RX1R 都沒有呢! 配合電子觀景窗使用的速控介面也還在,還有一個類似之前 Alpha 相機的快速選單,只是這次從左右的排列改為兩排都在底部,每個功能都可以自定。 眼部偵測自動對焦 為人像攝影帶來革新 眼部偵測自動對焦功能全新支援 AF-C 模式並提升精準度,可大幅增進人像拍攝功能,此外還具備更快的自動對焦速度,可輕鬆拍攝動態主體的人像照,即使拍攝的目標動態主體視線往下或遠離相機,或是臉孔處於背光而呈現部分偏黑,亦可輕鬆拍攝。

  • Α7 III 能以 10 fps 的自動對焦 / 自動曝光追蹤連拍1,並在即時檢視模式下,以 8 fps 速度連拍。
  • 在今年二月,Sony 終於推出眾多攝友引頸期盼的新一代全幅機「A7 III」,在發表會上,Sony 表示推出的是一台「Basic Model」,意即是一台比較初階、入門的全片幅機種。
  • 是說,在拍聚會時,這樣的連拍速度要抓到好畫面已算足夠,而且以每次連拍三、四張挑沒眨眼的狀況下相當夠用,拍攝節奏也算明快 — 除了要忍受(對某些人來講也許是享受)快門聲浪,還有剛開始合焦的速度之外,倒是沒啥被拖慢的感覺。
  • 不少 A7R3 實拍影片也在網路上看得到,搭配不錯的記憶卡,實測共 82 張 RAW 檔,約花 24 秒處理完,但重點在於即使記憶體仍未清空時,A7R3 仍能繼續操作、拍照,就這點來看,我覺得 A7R3 確實一改 A7R2 速度過慢的問題。
  • Pixel Shift Multi Shooting ,拍攝靜態風景,能提昇銳利度,這點目前尚未看到更多實測,這點我個人持保留態度。

85mm 是我第一次接觸的焦段,那次用它來拍小夜市,拍出來的照片在朋友間獲得不錯的評價,因為捕捉到的情緒和氛圍是很自然的。 如果說 35mm 是時間與空間的結合,那 85mm 則是讓我更專注在我想要呈現的視覺焦點。 雙插卡同樣也是專業工作用的主機考量之一,其中一個是最新 a7iii評測 UHS-II 規格,另一為 UHS-I ,了解更多也請參考這篇文章 Sony A7R3 特色介紹 -更快速的操作速度與表現。 在過去比較相機低、中、高階,連續對焦是考量的條件之一,想不到連入門 A73 都維持 10 張連拍,這點…,讓人既高興也難過,似乎追求高速連拍選擇 A9 有一些理由不夠充份。 在 AF/AE 拍攝下,依然能提到每秒 10 張連拍,真的是嚇死人,無論是 A9 還是 A7R3 依然是維持機器快門每秒 10 張連拍,在 A73 上同時維持這規格。

a7iii評測: LG 的 2023 款 soundbar 支援杜比全景聲且能無線連電視

現已推出軟體升級,可支援 Sony 全新的動物攝影即時眼部偵測自動對焦功能。 這項功能可自動偵測並追蹤您所拍攝的動物眼部,讓您拍出優美的寵物肖像和野生動物影像。 Sony 本次一口氣推出兩款全片幅兄弟機種 A7R / A7,A7R 搭載無低通濾鏡 3640 萬有效畫素全片幅 Exmor CMOS,A7 則是含低通濾鏡 2430 萬有效畫素全片幅 Exmor CMOS;感光元件的差異也造就不同的對焦系統,使用上兩者也有些微的差別。 本篇先以 A7R 進行測試,下一篇我們會一起比較 A7R 與 A7 的使用體驗。 是說,筆者其他實拍照片 FE 55mm f/1.8 那顆在邊緣的表現就一切正常(下次借測可能要想辦法借全新的比較保險 Orz),所以排除感光元件可能有問題的假設之後,A7R 給筆者的印象可說是有著超高階數位單眼畫質的小巧無反相機。 另外,筆者還比了一下 A7R 與 RX1R 差不多環境下的測試照片,基本上在 ISO 1600 之下(A7R 點我、RX1R 點我),很好猜到 A7R 會稍微銳利一些,而畫素沒這麼高的 RX1R 雜訊則是少了一些。

a7iii評測

人像中的膚色、風景中的藍色天空以及靜物影像中的生動色調,看起來也非常真實。 全新版本的 24.2 百萬像素 Exmor R™ CMOS 感測器,現已配備背照式結構,而且更與最新的 BIONZ X™ 影像處理引擎及前端 a7iii評測 LSI 互相結合——這種組合方式,令數據讀取速度提升高達兩倍,數據處理的速度提升高達 1.8 倍。 大家擔心提升感光度會犧牲很多性能,這一點在A7R IV上不用擔心。 最後說一下視頻,現場拍攝筆者並沒有體驗視頻拍攝,但是根據發布會的現場介紹,Sony A7R IV的視頻拍攝,最大提昇在於從5K超採樣升級為6K超採樣,並且強化了視頻對焦和聲音採集。

其實外觀上 A7R 與 A7 基本上相同,都有著相當像是底片機的復古外觀,正面有著梯形的頂部凸起,手把也很突出。 一樣可以見到招牌的 Alpha 橘色接環 — 只是底下的感光元件大到幾乎爆框這樣。 這次隨著機身推出的鏡頭有三支,分別是 FE 35mm f/2.8、55mm f/1.8 與 28-70mm 的鏡頭。 我們這次主要借到的是兩顆定焦鏡頭,很可惜的沒有機會測試到變焦鏡頭。 側面除了麥克風收音孔外還可以看到只有在高階機型上有的監聽耳機孔,連接埠的蓋子則是分成了上下兩片,比起我們之前評測過的 RX1R 的一片滑蓋式設計有一點差別,塑膠感也變得比較重;不過 Sony 倒是在 SD 卡插槽這邊補了回來,帶來了一個很有意思且有質感的開蓋設計。

a7iii評測: 高 ISO 表現誇張

總之,都看到這了,還有什麼理由不去看看跳轉後的詳盡評測本文呢? 即使在AF-C模式下,新相機也具備廣受好評的Eye AF眼睛自動對焦功能,這對於拍攝對象轉身,俯視或其他方面受到干擾的情況非常有用。 那次拍攝小夜市的過程中,我發現 Sony A7III 除了對焦快速,在夜拍的表現上也十分出色,在光源容易不足的小夜市,照片通常容易模糊,但 Sony A7III 拍出來的照片卻出乎意料的清楚,高 ISO 的表現相當優秀,拍出來的作品高畫質低雜訊,夜拍的細節遠遠超乎我的想像! 另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澎湖,晚上和朋友在碼頭看海,海面上倒映出一旁路燈微微的燈光,沒想到我只是用 Sony A7III 隨便亂按幾張,拍出來的倒影就好清楚喔,真的讓我蠻驚訝的。 為了拍到神情自然的人像照片,坦白說 Sony A7III 的靜音快門對我的幫助很大,之前在拍攝時,按快門時「喀擦」的聲音被人家聽到我總是覺得怪怪的,心裡也會有疙瘩、不踏實。

a7iii評測

新的機身配置同時帶來極其方便的小搖桿,以及獨立的 AF-On 與 AEL 按鈕與觸控操作,不過轉盤鎖定的功能貌似是被拿掉了(下圖)。 此外眼控對焦的機能,也提供了 AF-C 連續追焦的選項,這點在拍攝人像時十分好用。 系統選單自然也沒忘了趁此機會跟上 SONY 新世代無反的配置,並且依然搭載有專業級的雙記憶卡以及麥克風 / 監聽孔都有提供,此外,連接埠的部分則是與 A7R III 一樣,都搭載有 USB-C、microUSB(兩者皆可供電)以及 microHDMI,並具備 Wi-Fi、NFC 與藍牙的連線機能。 此次評測我們搭配的記憶卡是 Sony 自家 SF-M 的系列記憶卡,相較於旗艦級的 SF-G 記憶卡雖然沒有頂級的速度,但這張 SF-M 64G 記憶卡同樣支援 UHS-II 規格,讀寫速度可達 讀取 260mb/s、寫入 100mb/s,中價位的選擇也很適合定位相對入門的 A7 III 使用。 Sony 的全新 Imaging Edge 軟體套裝Imaging Edge 軟體套裝可以將影像品質提升到最高、增強生產效率,以及幫助您微調 RAW 格式影像。

a7iii評測: 無須 PS 後製一樣有特效 Lensbaby 推出 OMNI 創意濾鏡系統

夜間環境拍攝下,高 ISO 的表現相當重要,而 A7 III 夜間表現亦相當不錯。 筆者使用 A7 II 時,ISO 其實到了 6400 已太多雜訊,再高已不太可用,但 SONY A7 III 使用上背照式感光元件,所以夜間表現應該更好,筆者特別測試了高 ISO 下的拍攝,發現大概 ISO 開始,雜訊才開始大幅增多,相對 A7 II 的表現,A7 III 的 ISO 感光表現絕對相當出色。 上一代的 Sony A7 II 既不支援 4K 拍攝,而且在夜間的對焦能力亦大大下降,導致 A7 II 使用時有很大限制。 而這次 Sony 推出的新一代 A7 III ,可算是完全彌補了上一代的不足,不但提升了有 A9 相同的 693 點對焦點,更支援了 4K HLG HDR 的拍攝,究竟在使用後的感受如何? 要是你對手機的影像不是特別在意,而又想要一款高性價比的高性能手機,Redmi K60是很適合你的。 這款相機配備全新開發的背照式全片幅CMOS感光元件,與其他先進影像創新技術、高速回應…

相機的對焦性能表現不錯,特別是全時眼部對焦,在高速連拍時也能有較為穩定的追踪拍攝。 相機連拍速度為10fps,筆者使用JPG拍攝時,可以達到68張的續航,測試RAW+JPG連拍時,續航稍低於官方RAW連拍的68張,但是也能到30張左右。 本相機的 35mm 全片幅 CMOS 感光元件採用背照式結構,能快速集中光線、擴展電路規模,而銅線層能提升資料傳輸速度,使像機以極高速度輸出資料,同時盡可能減少每張相片中的雜訊,呈現精緻細節。 上一代的Sony A7 II 既不支援4K 拍攝,而且在夜間的對焦能力亦大大下降,導致A7 II 使用時有很大限制。 相較於以往 NEX 機種,代表著全面進入 Alpha 時代的 A7R,還加入了可透過 a7iii評測 USB 線連接電腦遙控拍攝的機能,雖說它是 USB 2.0 的規格,但傳輸一張 RAW+JPG 基本上是可以在五秒內傳完的,整體而言很適合靜物棚拍使用。 可惜目前的軟體介面還不支援在電腦上即時預覽觀景窗的畫面 — 這點用 Wi-Fi 遙控倒是可以達成 — 不過個人比較在意的是,既然都已經支援 USB 充電了,何不在這樣的使用情境下就直接讓我們可以選擇以電腦供電拍攝呢?

所以會建議白平衡可以朝偏洋紅與黃色一點點來修正;測光表現方面也偏保守,所以 EV 大致都要加個 0.3~0.7EV,畫面才比較接近自己預期的 a7iii評測 0EV 狀態。 在上面的測試之後,還有更多的防手震測試我們留到了評測影片之中。 不過近期 Sony 也釋出了修正錄影穩定效果的韌體更新,所以影片中的效果就請斟酌參考囉。

強化後的自動對焦演算法給予自動對焦高精準度,即使於 EV-314低光環境下仍然具備高精確度,在黑暗場景拍攝時能夠更可靠地對焦。 0.5 吋 的 235 萬點的 XGA OLED 電子觀景窗,使用與 A99 相機相同的 3 鏡片光學系統。 尺寸為 126.9×94.4×48.2mm,465g,是目前最輕最小的全片幅規格可交換鏡頭相機。 ,同時雙插槽也是我多年來使用習慣,這幾項的改變,也真的讓我期待 A7R3 能讓更多職業、專業的攝影師認同。 台灣索尼 Sony Taiwan 在今天(27號)公布了新一代全片幅機種 A7 III 的台灣上市資訊,這台上個月在 CP+ 發表的全片幅無反單眼,在發表之後就已經受到了消費者的期待,因為其以下犯上的規格或許讓原本購買 A9 以及 A7R III 的用戶不是那麼滋味,而售價 1899 美金的價格也備受消費者期待。 2020年2月8日 — 實機開箱的部份就不多拍了,畢盡也是2018年7月時買到現在了,網路上不缺SONY A7 III的開箱照。

a7iii評測

單就「靜態攝影」規格比較為主,A7R3 簡單說,是 A7R2 全面昇級款,感光度表現略為提昇,暗部對焦略提昇 1EV ,防手震提昇至約 5.5 級,至於「對焦硬體規格」並無提昇,仍維持與 A7R2 相似的對焦規格與性能,就這幾點看來,A7R3 可說是 A7R2 的小昇級。 坦白講 Sony A7R 並沒有給小編如同 RX1 / a7iii評測 RX1R 那樣,令人想要沒事就拿在手上把玩的高質感,快門聲也讓個人對這部機器的初步印象不甚良好,但這一切都在看到實拍成果之後瞬間一掃而空。 真心推薦 A7R 給對於超高畫質很在意又可接受慢慢拍照的朋友。 因為這部相機真的會讓人對高畫質十分「有感」– 無論是縮圖亦或是 100% 檢視,都覺得 A7R 拍出來的照片真的與以往使用的相機有著截然不同的畫質表現。 在本次評測的影片裡面(嗯… 請滾輪到最上面去 XD)有提到錄影的操作,在此要再提一次:用飛梭調整感度實在是太方便啦!

4K的拍攝狀況下,A7III的果凍效應會稍加明顯,但EOS R在1080p及4K兩者錄製時,相較A7III來說更加明顯。 播放 HDR 影片時,可透過 USB 纜線將此產品連接至 HDR 相容的 Sony 電視。 在「Hi+」連拍模式下可達 10 fps,在「Hi」連拍模式下可達 8 fps。

a7iii評測

是說,畢竟這本來就是試著挑戰高階 FF DSLR 專業地位的產品,走這樣的方向也無可厚非囉;所以想要更輕便的朋友可能要等待低階款如 A5 或者是直接買台 A6000 會更適合些。 新版的 24.2 百萬像素 Exmor R™ CMOS 感光元件配備背照式結構,結合最新的 BIONZ X™ 影像處理引擎和前端 LSI 之後,資料讀出速度快了兩倍,資料處理能力高出 1.8 倍。 環伺目前市場上你完全找不到這樣的選擇:全片幅、10fps 連拍、超高畫面覆蓋率的對焦點、4K 錄影無裁切、S-Log,並且售價還在六萬以內。 必須說,這樣的價格區間不僅僅打到 Nikon D750、Canon 6D Mark II 的級距,同時更有挑戰 Canon 5D IV、Nikon D810 的意味在,而在無反光鏡相機方面,亦可說將 Fujifilm X-H1、Olympus E-M1 Mark II、Panasonic G9 全都納入了對手。 A7 III 的推出,想必對許多原本想購入 A7R3 或是 A7R II 的朋友造成了困擾,原因無非是因為 A7 III 具備第三世代較好操作的機身,並且售價還不到台幣六萬元,無論是以「入門全幅」還是「無反旗艦」的角度來看,這樣的價格都算是相當經濟的。 上面測試了 A7 III 在連拍時的拍攝效果,但它的 2,400 萬畫素感光元件足以滿足各方面的需求嗎?

當初會舉辦小夜市是因為配合小戲劇節活動,大家構思著該如何呈現有別於其他地方的夜市,於是打造出屬於自己風格的攤車,在 321 巷藝術聚落的巷弄內,用暖黃色的燈光點綴,有民眾說很像戲劇拍攝的場景,對我們來說,小夜市是忠實呈現我們心目中台南理想生活的樣貌。 翻轉觸碰式螢幕,3 吋 92 萬點,這一點比 A7R3 擁有 144 萬點顯的差多了不難看出在一些外在規格上仍然是差了一點做出產品差異。 電池加大,同樣使用 NP-FZ1000 ,電容量增加一倍,可以拍攝 710 張,一整天沒有問題,而想了解有關電池這部分的介紹,可看看這篇 A7R3 的開箱文,以及 NP FZ-100 電池開箱介紹。 單就 4K 錄製來說,仍維持 4K/30P/100M 的品質,未來不知是否會透過韌體來到 4K/60P 仍不知道,不過與我是比較期待這一點,而不是 HDR 的錄製效果。 眼控對焦也是非常好用的功能,如果人像攝影常因構圖需要,常常變換對焦點也是很累人的事,啟動「眼控對焦」,會自鎖定人眼位置進行對焦。 有趣的一點,在靜音快門也能維持 10 秒連拍速度,雖然靜音快門對一般使用者來說感受不太到差別,但別忘了,這台是入門級的 A73 也有這功能。

除了可通過 2.4 倍超取樣程序拍攝 4K 影片的新功能外,這款相機更支援即時 HDR 工作流程的新 HLG (Hybrid Log-Gamma) 圖片檔案。 693 點焦平面相位檢測自動對焦不僅覆蓋區域廣闊,而且可立即反應,即使透過鏡頭轉接器 LA-EA3 安裝的 A-mount 鏡頭,也具有高追蹤效能的優勢。 憑藉出色的成像能力和高速性能,α7 III 有著小巧的機身,不但可提供強大的功能,還帶來精確度和靈活性,隨時隨地輕鬆捕捉一生難忘的瞬間。 而且高速度必須有鏡頭支持,所以 Sony 的「大砲」群正在逐步完善成型。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 Sony A7R IV卡槽設計有所區別,1卡槽和2卡槽的位置有所變化,之前是1卡槽位於下部,這一次1卡槽位於上部,A7R3的老用戶需要額外注意。 在其他方面, Sony A7R IV的操控習慣與前幾代基本保持一致,老用戶在機身操控上,除了個別操作需要注意外,基本可以1分鐘快速上手。

因此,預設的自動低速快門我最後也選擇不開啓,還有拍攝上會乾脆用 M 模式了,這點是因為 A7R 並不能自定最低快門速度(系統預設為 1/60 sec),所以會覺得乾脆用 M 模式+Auto ISO 反而比較能提升照片的成功率。 這次的評測內容可以從上面的評測影片來觀看完整的 A7R 介紹與對焦、連拍速度測試等,想跳至畫質等其他測試部分敬請點擊目次觀看該部分。 至於為什麼會說是「通常來說」,上面這張用來測試 A7 II 防手震能力的照片應該可以用來解釋。

提醒您,原廠外盒及原廠包裝都屬於商品的一部分,若有遺失、毀損或缺件,可能影響您退貨的權益,也可能依照損毀程度扣除為回復原狀所必要的費用。 退回商品時,請以本公司或特約廠商寄送商品給您時所使用的外包裝(紙箱或包裝袋),原封包裝後交付給前來取件的宅配公司;如果本公司或特約廠商寄送商品給您時所使用的外包裝(紙箱或包裝袋)已經遺失,請您在商品原廠外盒之外,再以其他適當的包裝盒進行包裝,切勿任由宅配單直接粘貼在商品原廠外盒上或書寫文字。 Sony正式發佈了A7III無反相機,這個相機的特點承襲了許多來自A9、A7RIII的技術及優勢,以規格看,A7III是相當強大的basic model。 去年 Sony 發佈了幾吋重點的全片幅相機,包括價錢絕不便宜的旗艦 A9 、強調畫質的 a7iii評測 A7RIII 以及 A7SII ,稍稍令人失望的是第三代的 A7 落空了。 原來他們把這台驚喜留到了 2018 年,近日他們正式公佈 Sony A7III 的完整規格和定價。 至於定價,單機身 1999 美金,猜測最後台灣定價為 $59980 ,不意外的找 20 元給你,至於這款與 A7R3 有無更實質的差別?

A7 III 同樣具備雙 SD 記憶卡槽,其中 1 號卡槽(上圖右邊)可支援至 UHS-II 規格,2 號卡槽則支援 UHS-I 規格,並且可在機身選單內設定接續儲存或是同步儲存。 機身連接埠與 A7R3 大同小異,有幾項特點:一是它同時擁有 3.5mm 麥克風與監聽耳機埠,二是它同時具備 micro USB 以及 USB Type-C 兩種連接埠(其中 USB-C 支援機身充電),三是它少了 A7R3 具備的閃燈同步線接口,據原廠說法,此舉是為了與 A7R3 做出更明顯的產品劃分所致。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本篇所有的測試照都是 A7 III 機身 Jpeg 直出拍攝,以下實拍照也未經任何後製軟體調整,僅只有少部分照片有些許裁切而已。 若論相機品牌中最不按牌理出牌的應該非 Sony 莫屬了,不但打破別人的規格,也打破自己的規格。 在今年二月,Sony 終於推出眾多攝友引頸期盼的新一代全幅機「A7 III」,在發表會上,Sony 表示推出的是一台「Basic Model」,意即是一台比較初階、入門的全片幅機種。

a7iii評測: 吞下 Z 型電池大力丸,SONY A7 III 續航一次站上前位

由香港SEO公司 featured.com.hk 提供SEO服務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