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課綱 學習歷程詳細攻略

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校長徐建國直指,許多人對課綱和考招制度有所混淆,誤會了108課綱原先的立意。 新課綱的設計本身有值得讚許的部分,包括新增多元課程、彈性自主學習等。 然而,課綱和考招制度掛鉤後,卻使得學生的學習不完整;朝令夕改的制度也讓教育現場混亂,師生及校方無所適從。

但在多數學生眼中,素養的體現僅與考題有關,即用冗長的題幹包裝原本一句話便能結束的考題,設法與日常連結、活化考題。 每個老師給出的答案也不同,可以說是「一百個人眼中有一百個素養」,學生對素養的概念依舊模糊,最終還是得自行歸納反思。 教育部推動偏鄉學校中央廚房計畫,加碼偏鄉學生餐費,每餐可吃到六十二元,並確保餐餐有點心,但立委林奕華昨在立法院教育委員會…

108課綱 學習歷程: 首屆108課綱生心路/科博館神救援、自主學習志願Get 他嘆大學審查指引來遲成災難

108課綱上路已經超過1年,教育部也推出學習歷程檔案做為配套,內容包含修課紀錄、課程學習成果(如書面報告、實作作品),以及多元表現(如自主學習計畫、社團活動、特殊表現等),讓學生每學期上傳至教育部平台,期盼減輕過去高三生準備備審資料的負擔,不過上路迄今也衍生各種問題。 108課綱強調「素養導向」,這項變革對課程、考試、升學等產生全面性的影響,其中又以高中遭受的衝擊最明顯。 第一至四學習階段,若該科目名稱後有括號者,表示學校可經由該校課程發展委員會決議通過後,實施分科教學。 不過,姑且不論學習歷程檔案的建置,是否達到讓學生「生涯探索」的目的,光是「怎麼做」學習歷程檔案,就讓這群108課綱的「白老鼠」學生感到憂心。 華江高中高三學生洪靖佳、賴采翎指出,其學校沒有開設學習歷程相關課程,也沒有多餘的時間配課教授,108課綱所設計的「彈性課程」雖然交給老師運用,但結果往往拿來考試或是班級經營。

108課綱 學習歷程

這一些資料,是來自於我2022年所收集的,2022年是第一屆 108課綱 上路以來的第一次 申請入學 ,有一群熱心的111學測考生,願意提供自己的 學習歷程 與其他學弟妹分享。 缺乏完善配套,學習歷程檔案的新制招致罵聲;然而,即便學習歷程檔案被批評的一無是處,還是有學生看見它的好。 陳柏宇認為,學習歷程檔案有兩個優點,一個是隨時都能上傳保存,不用擔心資料會不見。 第二點則是系統強迫學生思考「這學期是不是該做些什麼東西了呢?」,成為把學生往前推的助力,讓學生去探索、知道自己該往哪個方向走。

我們必須承認家境狀況不佳的群體,仍能以經濟負擔較少的途徑獲得課外的學習機會,但也無法忽視在貧富差距及資訊不對等的環境下,部分學習權益被剝奪的學生正面臨學習歷程檔案製作的困境。 在可複選情況下,分別為:增加紙筆測驗以外評量方式23.9%,增加探究與實作37.9%,改變考試類型43.6%,增加討論機會61%,助學生產生學習歷程檔案71%,鼓勵學生思考和自行探索73.1%。 僅2.3%高中教師表示沒有改變,改變非常大者有13.1%,認為改變還算大者為39%,回答有改變但改變不多的教師,則有44.9%。 綜觀來說,目前學習歷程檔案制度實行邁入第三年,最受肯定的是其良善的立意,透過學習軌跡的紀錄確實有機會讓學生對於學習狀態更有把握,進而使他們思辨與整合。 最後,要提醒大家的是:『這些 學習歷程範例 只是提供給大家一個寫作的方向』。 學習歷程說到底還是一份只屬於個人的資料,所以切莫出現抄寫他人內容情況的發生,這樣的做法只會讓內容適得其反。

108課綱 學習歷程: 綱通行證/重探索、思考、能力 社會集體適應中

​​然而, 108課綱為削弱「成績至上」的社會風氣,在多元課程設計和學習歷程檔案上付出的努力,至今仍是蚍蜉撼樹。 若要改善台灣教育長久以來存在的爭議,仍須改變以成績作為進入大學殿堂首要門檻的固有思維。 像是「81所學校學習歷程檔案遺失」、「上傳檔案格式反覆修改」、「大學申請仍可參採備審資料」,凸顯學習歷程檔案制度的不完備。 108課綱實施下,分班不再以傳統一、二、三類組作為標準,為了銜接大學的18學群,如今改採「班群」概念,在文法、財經、理工、生醫四大分類下,依照不同學校的班數、師資及發展特色等條件分班,也因此各校班群名稱皆不盡相同。 而不同班群中的首屆108課綱生,在製作學習歷程檔案上分別遇上了什麼樣的難題?

對中文系情有獨鍾的陳威良,除了上傳和中文系相關作品外,作品內容的「美編」也成為他擄獲教授的看點之一;陳柏宇並提醒,由於有些檔案歷史悠久,勾選前切記檢查一下內容恰不恰當、完整度如何,若不適合放上就要拿掉。 對此,呂為蓁則是給出了取捨兩大原則,一、對未來的科系能有幫助,二、能跟教授說自己透過這些成果學習到什麼。 108課綱最核心的概念「素養」,強調學習不侷限於學科知識、技能,而應關注學習與生活的結合。

有人只看到「歷程」這兩字,就很排斥,認為大學要「審查」高中生的每一天。 然而最後沒能用上學習歷程檔案升學,通過繁星入學的Eileen坦言,確實會覺得有點可惜,畢竟花了很多時間。 三年來面對學習歷程檔案的心態,她覺得是一種成長經歷的記錄,到了高三能夠回頭看自己為升學做的努力,並檢視高一到高三曾交出的報告是否有成長、進步等等。 「歷史的探究與實作」老師發派一份專題作業,讓學生們從電影、電視劇發想並自行決定報告主題,Eileen當時便以日劇中的校園霸凌為主題,更為了知曉台灣與日本校園霸凌的差別,翻譯超多日文原文網站的新聞作為引用和參考,讓她非常有成就感,也同時跨足了有興趣的社會、心理領域。 張永傑表示,先前考量學生要期末考、又要準備資料,擔心學生壓力過大,所以向各校宣傳過上傳期限至少要放在結業式結束後兩週,如果學校系統開放到開學前也是可以的,只是不可能延到開學後。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業界特聘講師黃文杰理事長認為太空衛星供應鏈涉及範圍廣,發展機會也非常多。

這一篇文章中,我整理了超過100位學長姐的 學習歷程自述 、 多元表現綜整心得 、 多元表現 、 課程學習成果 ……等資料,希望對正在準備 個人申請 的朋友有所幫助。 然而高三遇上升學終戰學測、分科測驗,有5名受訪者坦承學習歷程幾乎停擺「0進度」,全部轉而專心準備大考,通常老師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呂為蓁攤開高中三年來的階段性目標,直言過去兩年都相當投入學習歷程的製作——高一志向未明「以『量』取勝」;高二開始參加多活動,轉為上傳和志願科系相關成果「精準打入」;高三時期沒有更值得上傳的作品,便選擇直攻大考。 多數時候,學生需自行上網查找資料,與同儕討論、分享資源;並逐漸從「上傳學習單就好」轉為加入美編、排版才會是「合格檔案」的想法。 然而,當大學校系釋出申請入學第2階段甄試審查資料準備指引,一切恐又被打回原點,直至高三才知道大學教授想看到什麼,對學生來說又是一陣兵荒馬亂。 在新學制的調整下,課程內容被刪減、趨向「素養化」,強調更寬廣的學習視野與更深入的領域學習,但實際上在師生對考題方向的不確定下,學生需吸收更多的補充教材,加上學習歷程的負擔,學生除了費心於學業成績的掌握,更忙於完成各科大大小小的報告,並以各種活動、計畫試圖充實自己的校外生活。

108課綱 學習歷程

也能體驗「創新綠活區」的強效居家製肥機、廚餘養耕循環箱、回收廢紙製成的毛孩貓屋,甚至不銹鋼廢料製成的創意象棋。 漫步走進「樹光隧道」,蓬勃綠意向我們傾訴人類溫柔減碳的故事,穿越「循環之森」抵達「永續之樹」,枝葉上滿是對未來許下的美好盼望。 中華電信 黃江祥主任:公司主要從事同步軌道衛星的高頻段業務,第一次學習地面接收站的技術覺得十分新鮮,上完課自己也覺得對有想要來的人是非常好的切入點。

108課綱 學習歷程: 學習歷程資料內容

此外,108課綱希望教師要翻轉課程內容及授課方式,開辦多門多元選修課程,全國高級中學教育產業工會認為,此讓高中職教育現場教師不只要準備原本的教程,還要準備新的教材及教具、批閱作業,只能「超鐘點」,卻不能「增員額」困境,希望增加高中職教師員額,落實新課綱精神。 「如果要推學習歷程檔案,學測篩選的倍率應該放寬,或是通過第一階段的名額變多。」松山高中三年級的張寬平說道。 他期望看到學習歷程檔案賦予他們更多升學的機會,才不會顯得三年來的努力徒勞無功。 臺中市立臺中女子高級中等學校三年級的廖宥甯也補充,目前個人申請第一階段的篩選倍率看重學測成績,多數落榜的學生因為一兩級分的差距,辛苦耕耘的成果淪為廢紙。 因此,他認為第一階段篩選應加入學習歷程檔案,讓成績不再優先於他們課程學習以及多元探索的成果。 眼見持續存在的階級複製現象,陳鐵虎希望個人申請第二階段的面試和學習歷程檔案占比降低,僅作為輔佐的參考,仍以成績為依歸。

他認為這種心態轉變的方法很有幫助,「那時候就不會把它想得壓力那麼大,做下去也會比較開心」。 而同時走繁星、個人申請兩種升學管道的Eileen,便是兼顧成績跟學習歷程檔案的案例,她認為應避免只把賭注放在一種升學方式上。 呂為蓁也建議參與的活動盡量符合自身類組或未來預計就讀的科系,她指出,有些學生會特地花錢參加各色活動,最終活動卻不一定與申請科系相關,「變成說當時走的都是冤枉路」。 呂為蓁認為,雖然學生高一、二時多數懵懂,但還是要有想法,「不要跟自己的期望相差太大。不然做那麼多,到時候回頭看,其實是會有點浪費時間」。 至於作為首屆108課綱高中生,在過去無跡可循的窘境下,回顧高中三年上傳的多份學習歷程檔案,究竟提交給大學端的取捨原則為何?

108課綱 學習歷程

除此之外,洪靖佳、賴采翎發現老師對學習歷程的了解不一,擁有的教學資源也不同,例如有些老師只會使用Word製作檔案、有些卻會教學生使用Canva等簡報程式。 108課綱鼓勵學生適性發展,並希望學生透過學習歷程檔案的製作找尋志向,卻還是有學生達成了。 畢業於台中二中的陳柏宇道出自身經歷,提供學習歷程檔案籌備的不同思路…

108課綱 學習歷程

學習歷程檔案包含四部分,基本資料、修課紀錄、課程學習成果和多元表現。 其中,課程學習成果和多元表現由學生獨挑大樑,每學期、每學年都要上傳相關內容。 除此之外,洪靖佳、賴采翎也表示,每學期上傳學習歷程檔案的時程不明確,建議截止日期再放寬,否則過多時間壓力讓學生的檔案品質下降。 新莊高中的林妍均、蔡潔希、邱習青與孫紹倫認為繳交期限固然有其用意,但也希望可以延長時間或者設置補交時間,尤其應把上傳時間放到寒暑假後。 當學習歷程的精美程度與對升學助益的多寡,成為學習價值唯一的標準,其活動過程中的內涵與意義在目前的教育體制與環境下便成為多數學生忽略的一環。

「對我來講真的是做白工」,最終因學測分數不理想,得走分科管道的李瑞霖坦言,從現實的角度來看,「不會花三年做一個永遠不會上傳給別人看的履歷」。 他認為學習歷程檔案有助於育才,但其重要性無法反映在選才上,在教育部尚未做好配套的情況下,李瑞霖建議學弟妹不要花太多時間在學習歷程上;他承認這種想法恐被直指太功利,「但是我覺得這就是一個現實」。 尤其111年學測數A被視為史上最難,影響眾多考生的成績,許多人最後選擇分科考試,並走分發入學的管道,沒有用上學習歷程檔案。 問卷中,學生們亦紛勸「專心衝分科」、「認真讀書,不要太過認真準備學習歷程」。 雖然盡早確認志願科系並非易事,但的確有其重要性,陳威良、呂為蓁皆道出決勝點就在「搶得先機」。 陳威良表示,可先大致了解欲就讀的科系有哪些,就不會浪費時間在根本用不到的資料上,且製作學習歷程檔案的方向較確切,內容也會跟科系相關。

「如果真的不喜歡那些有的沒有的活動,你就專心拚繁星;繁星沒有,就去分科」。 李瑞霖也提醒,即便是熱愛活動的人,也不要花太多時間做學習歷程檔案,因為最後仍可能面臨檔案不被看到的風險。 受訪者們多認為學習歷程和段考的兼顧其實有難度,因此平日的積累、記錄相當重要,並妥善分配兩者的準備時間。 像是陳威良會利用讀書的休息時間,留半個小時製作學習歷程檔案,或在預知段考時間的情況下,趕在之前先完成學習歷程檔案。 日復一日的小考、報告,一學期三、四次的段考風暴對台灣學子而言早就習以為常。 然而學習歷程的加入卻成365天的日常備戰,預見三年後的學測、分科升學戰場,首屆108課綱生顧不上「兼得」,取捨被迫成為他們直面升學巨獸的首要課題。

  • 陳明賢堅定表示,臺大每位老師都希望找到最適合的學生,也希望透過公平的程序挖掘不同類型學生。
  • 開學日,台灣教育團體和媒體再次聚焦新課綱的“台獨”化,批評民進黨當局以政治淩駕教育,用“台獨”給學子洗腦。
  • 他認為學習歷程檔案有助於育才,但其重要性無法反映在選才上,在教育部尚未做好配套的情況下,李瑞霖建議學弟妹不要花太多時間在學習歷程上;他承認這種想法恐被直指太功利,「但是我覺得這就是一個現實」。
  • 凌威航太 邱富川技術副總:從講師的實務及研究歷程分享,讓我們知道單一顆衛星蘊含巨大的知識,從電腦板、天線到外面的材質(鋁合金)都是有講究的,這些知識和實務的經驗都是非常寶貴的。

學習歷程源於108課綱的多元入學管道設計,為打破填鴨教育、減輕學生考試壓力,設計四管道入學:特殊選材、繁星推薦、申請入學及考試分發入學,其中又以申請入學為主,以今年為例,招生名額占分別為1.5%、15%、45%及40%。 其中,選擇申請入學的學生,以學測成績為第一階段,學習歷程成果及面試為第二階段。 儘管新課綱下的亂象不斷,但其提倡的價值理念:多元領域的探索與素養導向的實用教育,確實是台灣學生目前欠缺的能力與觀點。 學習歷程在各領域探求與自主學習的意義上,筆者認為是值得給予肯定的,但在學生對學制的理解不足、對素養考題感到難以掌握、對學習歷程欠缺方向感的情況下,學生在課業與校外活動的掙扎下,犧牲的往往是身心健康與學習的純粹性。 由於國情上的不同,社會風氣也不一樣,不少台灣家長鼓勵孩子選科系,都希望孩子選擇對將來比較有前途的科系。 學習歷程檔案推廣生涯探索的初衷,在台灣社會重視升學主義的價值觀面前,無可奈何地成為空談。

由台灣青年民主協會、108課綱倡議計畫主辦的108課綱高中生論壇,今日在張榮發基金會舉辦,有數十名高中生以及教育部、民間團體到場參與。 屬於學生的極限挑戰也不時上演,「三天不睡覺只為了同時趕段考及學習歷程進度」、「為了壓在期限內上傳,放棄一個禮拜的讀書時間」等,都是他們雙管齊下的瘋狂事蹟。 稜研科技 柯孝聰技術經理:這次的活動讓我們能跟不同的公司認識、了解對方的產品,找到更多與學界和業界合作的機會,真的會有一種臺灣的衛星產業一起向前學習邁進的感覺。 欣興電子 許祐嘉資深專案副理:臺灣的技術能在衛星產業有所發揮,以欣興來說,我們主要提供高速運算用的載板給全球企業,在未來衛星發展一定會走向更快速高階的狀況下,我們就可以有很好的發揮空間。 新加坡貿工部長顏金勇在今年2月表示將三管齊下推動太空業發展,包括政府投資1.1億美元(約新臺幣30億元)展開太空研究與開發、由新加坡太空科技與產業局向民間募集更多的創新方案,與國內公司密切合作,結合研究與技術使其成為具備商業性的方案,扶植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

  • 謝志忠、王立任、張耀中強調,學校誤解108新課綱主旨,老師反應兩極,孩子被家長要求進學習歷程檔案補習班,花錢上一大堆營隊,孩子休閒時間減少,「多元表現」變成「多錢表現」,受苦的學生當然會生氣、抗議。
  • 然而最終學生自中央資料庫勾選提交至大學招生單位之件數上限,大學至多三件,技專院校至多九件。
  • 日復一日的小考、報告,一學期三、四次的段考風暴對台灣學子而言早就習以為常。
  • 選修課程的開設並非因明星高中就能無往不利,學生若遇到校內開設選修課程不足或與理想科系有距離,校方、學生又該如何尋覓資源?
  • 潘文忠則重申,大學招生有各種不同管道,不管是聯招或獨招,大學招生精神規範「多資料參採、重視學習歷程」是全國一致且不分科別。
  • 這樣的設計是為了避免學生備審資料準備不及,且能呈現學生在考試以外的學習成果,同時落實生涯探索。

由香港SEO公司 featured.com.hk 提供SEO服務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