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消文上士道布施波羅蜜詳細介紹

“如是信等根中以慧為主”,三十七道品裡有說五根、五力,這裡說到了五根: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還有慧根,主要是以慧為主。 智慧不僅是前五度的眼睛,更能夠強烈發起五度,如同五度的一個助緣。 第五此等攝義者,謂應隨念發菩提心,為行依止而修行者,是欲安立一切有情於漏盡忍所有根本,故須令此漸次增廣大地諸忍作所願境而勤修習。 如於所說有所違越,應當精勤而令還出,若修此時舍而不修,恒為非一大罪所染,于餘生中亦極難修最為殊勝諸菩薩行。 若能視為勝道扼要,諸能行者現前修行,未能行者亦能于上淨修意樂,則如《妙手問經》所說,以少功力及微小苦而能圓滿波羅蜜多。 如果我們仔細去想,其實今天這個怨敵造成的傷害,是由我過去所造惡業才招致,他人惡行只是一個緣而已。

廣論消文上士道布施波羅蜜

「破除身心於諸善事無堪能性、一切怯弱,學菩薩行,令成輕利」。 「令成輕利」就是很容易去行善,沒有任何困難。 廣論消文上士道布施波羅蜜 第三,破除沒有自信和自輕者,「此中分三:於所應得破除退屈;於能得方便破除退屈;於所安住修道處所破除怯弱。」看下文。

廣論消文上士道布施波羅蜜: 廣論消文上士道布施波羅蜜

為了要得到正確的認識,一定要去找圓滿的教授。 佛之所以能夠成佛的條件,一個是要幫助一切人解決問題的大慈悲心,一個是徹底圓滿地曉得怎麼解決的大智慧,並且有大威神力能夠幫助我們。 所以不是沒有善知識,也不是沒有圓滿教授,問題還是在我們自己。 這個概念從一開始學就要認識,如果對這個概念不清楚的話,我們可以回過頭去看本論第三個大科,如何聽聞相應正法的軌則(《廣論》十七頁)--聽聞正法之前應該要先思惟它殊勝的利益,再來是於法法師發起承事,最後正聽軌理。 特別是正式聽聞的時候,一定要斷器三過、依六種想。 如果不能把器過淨化的話,儘管佛是徹底圓滿成了佛,他也的的確確要救我們,但是因為我們自己本身有這個過失,佛法就是進不來。

廣論消文上士道布施波羅蜜

藏密祖師不知其中道理,又無法證知第八識–根本識,沒有般若智慧,因此一代又一代,將他們異常荒謬的法傳了下來,不知誤導了多少眾生。 在修習共中、共下士二道時,思惟皈依和業果等道理,。 我們應以各種角度策勵自心集福淨罪,隨其所宜將七支行願和皈依等,這些內涵都是修發菩提心的前行(準備工作),也是調伏、淨治我們身心相續的方便,所以應當知道這些都是發心的方便。 瞋恚的現法過患(眼前可見的過患):心裡邊簡直是不調柔、不寂靜,而且,由於瞋恚的作用,先有的種種的好事情將會失壞,以後呢再也得不到。

廣論消文上士道布施波羅蜜: 菩提道次第廣論十八天教授第五部分上士道精進波羅蜜

《妙手問經》說:「若略發此廣大意樂,即已積集廣大資糧。」故當勤學。 若不學著,不能增長種性堪能,恆為眾多惡行染著,於餘生中亦極難學諸菩薩行。 如是知已,雖尚未能如實修學,然心亦應趣向彼品,隨力隨能發勤精進,如《妙手問經》說,則於餘生少以功力無諸苦難,速能圓滿精進波羅蜜多。

廣論消文上士道布施波羅蜜

沒有成熟的使他先成熟,換句話說第一步先淨除罪障、積聚資糧、調柔身心。 也可以分三種:第一個是對現法來說,要讓他如法行持得到利益,所以要勸導他如法地去招集以及守護增長財位。 因為大乘行者是為安立一切有情,使他們成就圓滿佛果,所以增上生必定包含現法利在內。 小乘不大注意現法利,反正拿了一個缽,乞討到哪裡就算哪裡,衣服沒有了,就跑到垃圾筒裡撿幾件,洗乾淨後穿在身上,他們不講究的。 但對大乘行者而言,增上生的究竟圓滿就是佛的報土、報身,所以他對現法利是不放棄的,不過千萬不要被現法利所欺矇,佛法才是真正的重心。

廣論消文上士道布施波羅蜜: 菩提道次第廣論 第五部分 上士道 忍辱波羅蜜

此暫不重宣說大地毘缽舍那,正為顯示異生所修毘缽舍那,圓滿修彼毘缽舍那,謂修四種、三種及修六種毘缽舍那。 廣論消文上士道布施波羅蜜 正思擇者緣盡所有,最極思擇緣如所有;初有周遍尋思,周遍伺察之二。 如是由見四生違害,即能成立四邊無生,於此能立皆無性生,如前遮止餘邊時說。

初業菩薩如果智慧不夠,那就盡自己的能力慢慢修學;因由修習,智慧增強或智慧廣大的時候,這時所修的道次第內涵也慢慢增廣,才有辦法于一切清淨經論相屬而修,沒有任何相違。 這樣完全符合大論典法義的修學,才有辦法圓滿顯教般若乘即經乘、密咒乘即金剛乘的一切教授。 廣論消文上士道布施波羅蜜 如果我們能從正面去看待痛苦,其實痛苦是有很多功德的:第一,如果沒有痛苦,我們就不會發起出離心,不會想要去追求解脫。

廣論消文上士道布施波羅蜜: 菩提道次第廣論 第五部分 上士道 般若波羅蜜

若對他人有大悲心的話,便會感到必須消除別人的痛苦。 可是,僅具有「願他們離苦」的善念並不足以除苦,必須趣修除苦的方便法門。 若自己不先趣修這些方便,便不能度脫別人。 所以《三摩地王經》說:應以正行為心要。 輪回中沒有真正的安樂,一切都是痛苦之因。 如果我把苦執為樂,隨著這種顛倒邪見,我將來絕對會痛苦的,所以應去對治耽著的過失。

  • 若能視為勝道扼要,諸能行者現前修行,未能行者亦能於上淨修意樂,則如妙手問經所說,以少功力及微小苦,而能圓滿波羅蜜多。
  • 如中邊論云:「覺沉掉」覺了沉掉須正知故。
  • 觀察有無自性之理,亦是未能得生滅等,非是量定生滅等無,故未辨別諸不堪忍正理觀察與正理所破。
  • 經常聽人說:「學佛,不要太迷。」迷,就是迷信,認為香燒得愈多,愈可以巴結菩薩,頂灌得愈多,愈可以得到加持,就此解決人生問題。
  • 若如和尚說,一切分別皆繫生死,則念當請無分別教授及當修行無分別等,應許一切皆是繫縛,破彼邪執前已廣說。
  • 不管是聲聞菩提、獨覺菩提、還是佛果的無上菩提,解空之慧是共同需要的。

故於此中清辨論師如前所說:以四種力淨治不善,及由邪見損害之心摧壞善根,俱如敗種,雖遇助緣而不發芽,後雖遇緣亦不能生果。 又如前說,雖以四力淨所造罪而得清淨,而與發生上道遲緩無相違義,故有一類雖壞佈施、護戒之果圓滿身財,然不能壞修習能舍及能斷心作用等流,後仍易起施、戒善根。 又有一類雖壞施,戒作用等流同類相續,然未能壞發生圓滿身資財等。 又有一類如前所說,若不瞋恚授記菩薩,一劫所能圓滿道證,由起瞋心自相續中,已有之道雖不棄舍,然一劫中進道遲緩。 總之如淨不善,非須盡淨一切作用,故壞善根亦非壞盡一切作用,此極重要。 唯應依止佛陀聖教,及依教之正理而善思擇,故當善閱經教而善思擇。

次為顯示,無錯亂識全不少執有色聲等,說云若時無眩翳等。 不顛倒者謂無亂識,此於現證真實乃有,餘者皆無。 此不增益非真實者,謂色聲等非真實義,而不增益不執為有。 言非有者,謂無自相緣真實義無錯亂識,不能成立彼等少分,義謂色等非彼見故,證此諸義。 次引龍猛菩薩論云「若等」此說現量等四,不成少分有自相義,以此為據。

  • 所以特別要強調說明的是,真正進入大乘一定是從菩提心的有無而安立的。
  • 若是行財施之時,來求者一貧一富兩個人,應如何施?
  • 阿底峽尊者就是這樣,不管看見什麼人,見了面他一定問你:「你現在生善心否?」換句話說,碰見了以後他會說:「你功夫怎麼樣啊?是不是正在緣念善法?是不是拿精進來策勵自己啊?」這樣就對了。
  • 又未得止者,先求了解無我之義,次緣此義數數思擇,由此思擇不能得止。
  • 又於所得菩提及為一切有情與樂拔苦,經極長時集無邊資糧行無量難行,先當勇悍擐精進誓甲。

同樣的,透過四力懺悔也不能斷煩惱的種子,唯有出世間的見道位才能夠斷煩惱的種子。 廣論消文上士道布施波羅蜜 所以壞滅善業,並不是把種子消滅,將來遇緣,還是絕對會生果的。 波羅密多的數目事實也可以依照能成辦所有一切佛德的根本基礎而決定,因為前四種波羅密多(佈施、持戒、安忍、精進)是「靜慮」的先決條件,所以我們能以這四者來達成「不散亂靜慮波羅密多」。

若謂中觀諸教典中,破一切事,或破自性有無二俱二非四句無不攝法,故以正理能破一切。 廣論消文上士道布施波羅蜜 此如前說事有二種,若以自性所成之事,隨於二諦許何諦有皆當破除,能作用事於名言中非能破除。 又無事中,若於無為許由自性所成無事,如此無事亦當破除,如是之有事、無事二俱當破,有自性之俱非亦當破除。 若未能加如此簡別而破四句,破除有事及無事時,作是破云:「俱非彼二」,次又破云:「亦非非二」,是自許相違。

所以,我們既要懂得去攻擊煩惱,又要懂得防護被煩惱侵襲。 菩提道次第廣論(五) 上士道1 發菩提心 廣論消文上士道布施波羅蜜 3就稱為上士或者聰慧的人。 正如弟子書中所形容的:「見到世間被無明所覆 蓋,迷亂墮入苦火中的眾生,就像自己的頭髮著火一樣,奮不顧身地急忙 救火,像這樣一心只為利他的菩薩,就稱為士夫、或者聰慧的人。 雖然由如來藏所出生的五蘊、十二處、十八界諸法,都是無常故空、空故無我、虛妄不實,都是緣生緣滅的法;但是若無萬法根源的如來藏能生一切法,哪來蘊處界諸法? 所以說蘊處界一切法空,是要以一切法的根本因–第八識如來藏為基礎而說,否則單說蘊處界等一切法空時,就會落入斷滅空成為無因論外道的見解。 由於宗喀巴否定萬法根本因–如來藏心,因此宗喀巴所說的總相覺悟,就是無因論的外道見,墮於外道斷滅見中。

廣論消文上士道布施波羅蜜: 菩提道次第廣論 第五部分 上士道 精進波羅蜜

故於一心之境,有彼二事,非為相違,由其未能遣二相故,此空是為假勝義諦。 若修能達無性正見,現證彼義,實無自性,現似有性一切亂相,於彼悉遣。 故立彼二為法及法性者,是就其餘名言識立。 由是因緣勝義諦者,是於寂滅一切自性戲論之上,更離無性現似有性一切戲論而為安立。 又謂通達內外諸法,有情執為二我所依,為無自性是正見歧途。 此出一切大乘小乘經教之外,由許破除一切有情繫縛生死根本我執。

支持大乘佛法的,不管是顯教、是密教,通常「經」就是指顯教,「咒」就是密教,大乘不外顯、密兩部分。 而在當時在這個六度當中啊,只有學定─靜慮,稍稍還有一點東西留在那裡,其他從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乃至於般若,那個五樣東西的次第,慢慢、慢慢地都隱沒了。 既然完整的教授隱沒了,請問:你不了解,沒有學這個教授怎麼修?

又以未知敵者他心,立為不知他用量成者,亦不應知他許彼義,則以他許而破他等,亦非理故。 他雖說云─我如是許現可決定─然如所說非定許故,及不知他心故,說遍非以量成之理亦不應理。 以於灶上成立有火遍有煙時,灶是所通達處,其上所達之義,唯取有火遍於有煙,非取灶中有火遍灶有煙,豈取時處一分之遍? 若不爾者,灶非此遍已定之處,須更顯示已定之處。

香港SEO服務由 Featured 提供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