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普渡5大好處

正月十五日稱為「上元」,是天官生日,主要是舉行賜福的儀式。 七月十五日稱為「中元」,是地官生日,用以赦免亡魂的罪。 十月十五日稱為「下元」,是水官生日,是為有過失的人解除厄運。

  • 避免選擇多籽的芭樂或是番茄,有不潔之意;香蕉、李子和水梨,則是不能同時祭拜,否則會有「招你來」的聯想;也要避免選擇釋迦,因為容易和佛祖頭部外型相似。
  • 东汉《老子章句》引《道经》:“七月十五日,中元之日,地官校勾搜选众人,分别善恶……于其日夜讲诵是经。
  • 有子孫、後人祭祀的鬼魂,可以回去接受香火供養;無主孤魂就會到處遊蕩、徘徊。
  • 私普是指各行各业自行协调一天聚集普度,而民间在自家门口摆设祭品进行祭仪,则称为家普。

民間傳說:唐太宗於臥病期間,曾在病危時魂遊地獄,見到生活在地獄裡的眾多冤魂紛紛向他訴說苦狀;當唐太宗還陽病癒後,通令全國人民,準備三牲及金銀紙錢,以路祭方式,祭拜孤魂野鬼,並定名為「盂蘭盆盛會」。 祭祀風氣受到佛教「盂蘭盆」概念的影響,也因梁武帝崇佛,因此官方盛大舉辦「盂蘭盆」法會以救渡餓鬼飢苦倒懸。 民間則上行下效,結合儒家孝親觀念,藉以迴向功德以報先人之恩。 中元節時間落在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日這一天,上古天子為慶賀初秋豐收,會以新榖祭祀祖廟,酬謝大地,感念祖恩。 道教融入中元後,人們開始有了中元節拜祖先的習俗,並祈求中元地官大帝 ,赦免祖先亡魂之罪業,並由個人的祖先擴大至一切亡魂,成為中國民間最大的祭祀節日之一。 華人地區的習俗主要是祭祖以及祭祀孤魂野鬼(又稱「好兄弟」),廣東、港澳稱為「燒街衣」。

在普渡過程結束之後,建議立即收拾相關用具,避免鬼魂長時間逗留。 但在中国旧时民间也有过.中元节期,旧时往往有设坛延僧道斋孤之俗。 这本是用以祭祀、施舍孤魂野鬼的,但斋蘸仪式结束时,僧道将其抛下,众人争抢,故称。 按道教说法,农历七月十五为地官寿诞,地官大帝会为鬼魂赦罪祈恩,释放狱中众鬼囚,让囚徒饿鬼解脱享食饱满免于众苦,从七月初一起重返人间享受一个月的香火、施食,以激起其向道之心。

由於道教的地官赦罪日同時也是祭祀一切亡靈的日子,佛教法會中的施眾僧又被演變為施餓鬼儀式,後來民間就相傳那一天地府大門打開,陰間的鬼魂會被釋放出來,由冥間大神面燃大士普渡真君管理。 有子孫、後人祭祀的鬼魂回到家中神主牌去接受香火供養;無主孤魂就四處徘徊找食物。 基於人飢己飢、人溺己溺、惠及眾鬼的思想,人們紛紛在七月,舉行設食祭祀、誦經作法等「普渡」、「施孤」佈施活動,以普遍超渡孤魂野鬼,防止祂們為禍人間,又或祈求鬼魂幫助去除疫病和保佑家宅平安。

上午祭拜神明、中午祭拜祖先、傍晚祭拜地基主,最後再祭拜普渡公與好兄弟。 農曆七月一日:鬼門開的日子,傍晚的時候,一般住戶會準備豐厚的牲禮,準備拜門口,敬奉好兄弟,俗稱「孝月頭」或說「拜門口」。 之所以选择“中元节”这个主题,是来自于对童年某些经历的好奇。 小时候,家住瓯江边上,一到农历七月半,天一黑,妈妈就让我们回家,说:“七月十五鬼门开,小孩子天黑出门会被鬼捉去的。 ”说也巧,每年七月半的时候,我们家附近总是会有人在瓯江溺水身亡,而且死因莫名。 因此,小时候对于“鬼月”的传说,我是深信不疑的。

中元節普渡: 台湾中元节习俗:中元普渡

至於擺放三牲時,讓雞頭朝外,魚頭朝內,象徵雞咬錢入家裡,且家中有餘。 虽然在他们的信仰中除了人鬼之外,还有天神和地祇的存在,但是却以“人鬼”作为中心信仰。 因此我们将从中元节的由来、中元节的传说、中元节的意义,以及中元节有关的活动等方面来探究这个属于“鬼”的大日子——“中元节”。 而渡化的活動則是需要真正有功能的法師,所以建議在寺廟中請法師進行,才能真正讓不幸突然去世的靈魂和人間告別。 陶文提醒,今年的渡化活動要更為慎重,建議可以請有進行渡化儀式的城煌廟、財神廟和土地公廟法師幫忙唸經、辦儀式。

中元節普渡

”3因此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道教会举行“中元普渡”,作法事以三牲五果普度十方孤魂野鬼,顺带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以往拜拜日期,都是選在農曆七月十五日中元節當天(也就是今年國曆8月12號),有些比較講究的企業或店家,更會連初一和農曆七月三十日鬼門關時都會祭拜。 不過現代人因為工作繁忙,在祭拜日期選擇上已經沒有那麼嚴格了,多半會選在中元節前後的周末假日,也有一說認為整個農曆七月只要任選一天進行普渡即可。 道教称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简称盂兰节),民间俗称鬼节、七月半。 台湾地区在这一天会有普渡的习俗,称为“中元普渡”。 朝鮮半島的中元節又稱「百中節」、「百種節」、「亡魂節」等,是朝鮮的一個傳統節日,來自中國道教的中元節與佛教盂蘭盆節,然後發展出朝鮮族特色。

中元節普渡: 中元普渡祭拜神明、祖先、地基主、好兄弟

地官誕是農民慶賀豐收、酬謝土地的日子之一,也是為亡魂赦罪的日子。 “私普”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祭祀,各村日期不同,一般从七月初一开始至七月三十日结束,延续一个月,有的县连续搞几个月。 七月初一俗称“开鬼门”,冥府打开鬼门,孤魂涌向人间,故是日下午,各家各户须在门口供奉祭品,烧纸钱,从而揭开普渡的序幕。 七月三十日俗称“关鬼门”,把从初一起放出在阳间的孤魂游鬼,在它们酒足饭饱之后于是日收归冥府,各家各户又要祭拜一番,一年一度的普渡宣告结束。 早期,闽南地区的普渡是在同一天举行,由于游神等原因,常常发生纠纷甚至引发宗族械斗。 为此,经协商议定,各街衢巷里和村落轮流普渡,泉州城内按36铺境,分日轮流,各个村落也是轮日普渡,形成惯例。

陶文說,「普」即是家戶購買澎湃的祭品,像擺流水席一樣,請好兄弟來吃飯。 他提醒,新冠肺炎屬於「百年瘟疫」,事出必有因,再加上疫情去世的靈魂,以及因為鬼門開遊蕩的靈魂,我們週邊磁場非常混亂,所以建議不要像往年一樣各自在自家門口大擺一桌。 大家都聽過「請神容易送神難」,更何況是請鬼神們,千萬不要請來了送不走而招來許多麻煩。 三牲指得是家禽、家畜和海鮮,各取一種組成三牲,如雞、豬、魚等,有些生意人則會準備到五牲,如雞、豬、鴨、魚和香腸。

三牲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雞肉不能去皮,要以全雞祭拜,魚肉需要保持完整、有鱗片,豬肉則以帶皮的三層肉部位代表,保持三牲的完整性,保持有頭有尾,避免有無後的不祥之意。 也不可用芭樂、番茄等多籽且籽可食的水果,據說這類水果籽因為可吃又不太消化,容易隨排泄物一起排出,被視為不潔,所以不能拿來拜,另外普渡時更忌用諧音為「旺來」的鳳梨。 普渡分成祭拜神明與好兄弟,神明是「天地水」三官中的地官,俗稱「普渡公」,是專司赦罪的神明,大型普渡會另設供桌。 民眾自宅門前普渡,供桌前、香爐後的水果或三牲供品是祭拜普渡公,傳統上不插香,祭拜好兄弟的供品才要插香。 和大陆不同,台湾的中元节不像大陆或是农历七月十五,或是农历七月十四,根据不同地方而选择的中元节日子不同。

现代女作家肖红《呼兰河传》中的一段文字,是这种习俗的最好注脚:“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 大概从阴间到阳间的这一条路,非常黑,若没有灯是看不见路的。 可见活着的正人君子们,对着那已死的冤魂怨鬼还没有忘记。 也讓參與人的生命更加順利平安,後代子孫昌盛、吉祥。 三牲是指「雞/豬/魚」,四果是指「四季時令水果」,通常是蘋果橘子為主,可以祈求平安,也可以用柚子等水果,建議以奇數數量為主。 相传鬼门开,所有鬼魂都到人间来游玩,一不小心,就会惹鬼上身,因此岛内的各种禁忌很多。

一讲到中元节,有不少中国人会马上义正词严地指出,“中元节”是中国人“迷信、落后和愚昧”的文化体现。 另一方面中元同时也是佛教的“盂兰盆会节”,首创者据说是南朝梁武帝萧衍。 4“盂兰盆”一词来自佛教的说法,被称为“屋兰玛纳”(梵文ULLAMBANA),是“解救倒悬”的意义,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挂在树头上的蝙蝠,悬挂着、苦不堪言。 印度佛教仪式中佛教徒为了追荐祖先举行“盂兰盆会”,佛经中《盂兰盆经》以修孝顺励佛弟子为旨意,为了使众生免于倒悬之苦,替孤魂野鬼诵经布食。 从此以後,佛教徒们都会在这天举行功德法会,为孤魂饿鬼超渡亡魂,这便是普渡拜“好兄弟”的由来,盂兰盆节也因而具有孝亲的正面功能。 「盂蘭盆」的含義有解倒懸之意,可盛放供品供養佛陀與僧人,承載著佛法不可思議福田之力量,去解救已故父母的倒懸之苦,因此盂蘭盆也是一個能給予眾生呵護、安全、安心、保障的神聖器皿。

  • 三牲指得是家禽、家畜和海鮮,各取一種組成三牲,如雞、豬、魚等,有些生意人則會準備到五牲,如雞、豬、鴨、魚和香腸。
  • 這次的疫情警戒雖然已經降為第二級,但是今年的中元節基於防疫原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對民間普渡規模多有限制,讓許多人不曉得今年中元節該不該拜拜?
  • 经南朝梁武帝的提倡,以目连救母故事为中心的佛教盂兰盆会与中元节合而为一,并逐渐取而代之。
  • 中元節的普度活動延續到現在,不僅成了民間重要節日與活動,各地政府也會藉此機會設食普度好兄弟,供養佛菩薩,祝禱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社會和諧快樂。
  • 不要晚上夜遊,人少的地方也不要去,出門盡量結伴同行。

祭品的鮮花和水果方面,鮮花要買全開,這樣才會愈拜愈旺。 而四季時令的水果,要用發音吉祥的水果來祭拜,適宜的如棗子、蘋果等水果,項目上不可偶數只能是奇數。 而中元普渡以祭拜神明「普渡公」與「好兄弟」為主,以往會單獨祭拜普渡公,再拜好兄弟,現代的做法較為簡化,可同桌祭拜普渡公與好兄弟! 同時祭祀普渡公與好兄弟時,供桌前方應以小桌案墊高,擺放給普渡公的供品,與給好兄弟的供品略為區隔。

普渡供品需完整,如豬肉要帶皮帶油、魚不可去尾(一說不可去鱗),水果要避開香蕉、李子、梨子,因為有台語「招你來」諧音。 此外,釋迦與釋迦牟尼頭部相似,被視為不敬,芭樂與番茄籽不好消化,被視為不潔,因此水果供品以蘋果和橘子為主,取其諧音平安吉利,且擺放時以3、5奇數為佳,水果也不可切開。 和七月鬼門開時相同,為了讓好兄弟能夠在享用食物前稍作清潔,通常在準備普渡供品之外,也會另外擺放一些盥洗用具。

在台灣,中元節則起源於清朝,當時由於移民開墾初期,各種商業糾紛、土地、水源爭奪等問題,加上族群地域觀念濃厚,造成漳、泉兩地移民發生大規模械鬥,死傷慘重。 後來漳泉兩方大佬出面調解,以普度賽陣頭方式,替代械鬥血拚,化解了族群對立。 而原本由當地有血緣關係的11姓氏負責輪流主普工作,後來更發展到15姓氏輪值主普的盛大競賽場面。

通常公司行號需要普渡,在農曆七月十五號當天,可以和整棟辦公大樓裡所有公司行號一起在大門口普渡,準備的祭品牲禮和一般家庭相同,不同的是要準備大量的祭品與冥紙。 古代官方與民間對於「中元節」的重視,不僅是祭祀先祖,普度遊魂與軍殤,還有慶祝秋收的意思;因此節慶的熱鬧氣氛便由七夕一直延續,直到「中元節」當天才結束。 後人將鬼節逐漸演變成三天、七天、十五天,時至今日的整個月規模,這也是可以想見的發展。 宋代《東京夢華錄》中記載的中元節盛況,農曆七月稱作「鬼月」的正向影響,在於救渡鬼道眾生的慈悲心,並且懂得慎終追遠的感恩之情,及諸惡莫作的因果概念,有其深遠的教化意義。 关于民間信仰、中元節和盂蘭盆節融合後的節日,请见「中元節與盂蘭盆節」。 普渡供品分為「三牲四果」,三牲為豬、雞、魚,四果則指四季時令的水果。

中元節普渡

在台湾,普遍的传说是,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一凌晨,地府开鬼门,让所有在阴间受苦的鬼魂,能回到阳间探望生前的老家和后世子孙,阳间的人们则统一在七月十五,为所有鬼魂举行大拜拜。 阳间从初一开始摆好食品水果等让鬼魂好好吃一个月好饭菜。 到七月三十,阴间假期结束,这些鬼魂重返阴间,中元节则宣告结束。

中元節普渡

乾隆年间(1736~1796年),一些缙绅倡导各家分别在自己门口设宴遥祭,并经公议商定,每年从七月初一起,各个铺境按日轮流举行普渡,祭祀这8位亡魂及一切无主孤魂。 鬼月祭祀無主的孤魂野鬼稱為「拜門口」,因此地點一定要選在戶外,祭品最好有雞、鮮花和水果。 中元普渡(中元節)拜拜,是台灣民俗重要節日~每到農曆七月,鬼門一開,公司行號、社區住家,都會準備豐盛供品來拜拜。 普度原意是超度四方孤魂野鬼,以宮觀寺廟為中心來舉行法會,日夜誦經,普度亡魂,餓鬼囚徒亦可得到解脫。 因此,道教的中元節原本是祭祀地官並超度亡靈餓鬼的節日。

佛教徒在佛歡喜日供養眾僧,以功德迴向父母,稱為盂蘭盆法會,後來這天就有了盂蘭盆節的名稱。 道教出現後,加入了道教相關內容,這天在道教又是中元地官寶誕,是地官大帝赦罪的日子,除原有的祭祖習俗外加入祈求地官大帝赦免祖先亡魂之罪,並由個人的祖先擴大至一切亡魂。 道教為祖先及亡魂祈求赦罪與佛教作功德令累世父母祖先解脫的儀式目的相似,且同樣符合東亞傳統的孝道,於是佛、道的習俗結合起來。 農曆七月傳統上被視為鬼月,也是為什麼中元節會在該月十五日的原因,它融合了道教和佛教的思想與儀式,自古以來,中國人一直相信鬼門在當天打開,所以人們透過放水燈、燒香和紙錢以及供奉食物等活動祭祀亡靈。 中元普渡除了祭祀孤魂野鬼,當然也蘊藏著子孫慎終追遠祭祖的情懷。 圖:楊登嵙中國傳統文獻對於農曆七月又稱「巧月」或「瓜月」,並無所謂「鬼月」說法,東漢《四民月令》、南北朝《荊楚歲時記》一直到清代以前《萬有曆書》等重要日(曆)書都沒記載,便可知道中國並無此習俗。

另一种说清初强制汉人剃发,许多不愿剃者被杀,泉州城里也死了不少人。 有一天,8个仍留头发的年老明代遗民从深山下来,连袂进入泉州城,因不愿剃发而被守城清兵杀害。 死后,这8人化为厉鬼,每逢凄风苦雨之夜,哀哭不止,声闻远近。 泉州百姓遂在城西北进贤宫里为他们设下8个神位供奉,每年中元节,有许多人前来祭祀。 后来,传说这8个鬼神十分显应,故在中元节前来祭拜者云集,常因争抢神前香案而生争执。

農曆七月俗稱鬼月,在七月十五日這天,各地都會舉行中元普渡的祭祀儀式來款待「好兄弟」,而這個活動,道教稱為中元節,佛教稱之為盂蘭盆節,其背後還有救母的感人故事。 傳說,在七月半這天地獄之門會打開,陰間所有的鬼魂都被放出來了。 有子孫、後人祭祀的鬼魂,可以回去接受香火供養;無主孤魂就會到處遊蕩、徘徊。

福建普渡活动闽南最甚,何时形成史志上没有明确记载,但可以肯定明清时期已成为普遍的习俗,至于普渡的来历,闽南地区有许多不同的传说。 一种说目连救母时,打开地狱的枉死城门,许多孤魂野鬼趁机溜出,游荡在人间作祟。 为了不让这些孤魂野鬼加害于人,目连与阎王商定,让阳间百姓在每年7月份祭祀鬼魂,让它们大吃大喝一个月,待它们酒足饭饱醉熏熏之后,再骗回枉死城关押。

香港SEO服務由 https://featured.com.hk/ 提供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