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專注力8大分析

現代人零星並破碎閱讀/使用時間成為常態,連大人都很難長時間專心,遑論抱著3C產品長大的青少兒。 老師、家長也發現,學生專注做一件事的能力下降,會不斷分心做其他事情:做功課幾分鐘,就瞄一下手機;看書一下子,會順手上網查資料或聽音樂。 兒童專注力 正因學習是不斷累積的過程,不專注的負面影響第一是反映在學習表現上。 專注牽涉到高階思考能力的培養,無法專注的孩子在小學中低年級的成績可能還沒有太大問題,但學習難度加深加廣後,落差可能會逐漸拉大。

如果一名個性活潑的孩子,上課中可以適時的專心,回家寫作業也能如時完成,除了好動一些、調皮搗蛋之外,沒有造成太多的問題,也就不需要給予 ADHD 的診斷或過動兒的標籤。 專注力不足和 ADHD 之間沒有一個絕對的界線或明確的切分點,單單專注力不足也有程度上的差異,有些人相對能更專注,而有些人則相對更容易分心。 可以說這兩者並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像光譜,有各種不同的程度。 許多孩子從小就精力旺盛、好動、不怕生,像是充滿電力的電池,喜歡冒險、什麼都不怕,有些家長擔憂是否有這些症狀即為ADHD,但其實多數只是落在專注力不足與ADHD的交界處,此時應該關注外部環境對孩子的影響,即早導入教養策略。 兒童專注力 注意力也就是對一件是專心投入的程度,注意力不佳的孩子除了會影響課業學習外,很多自理能力或生活技能的學習也比較弱,因為他們可能剛學過的事情馬上就忘記,做事拖拖拉拉、漫不經心,甚至很容易受外在刺激影響而分心。

兒童專注力: 不同年齡專注力也會不一樣

孩子的專注力會隨年紀漸長而增加,爸媽可能會認為,孩子大了,就應該會自動自發、專注於該做的事。 諮商心理師楊文麗開辦兒童專注力訓練課程10多年經驗,實務上常常看到孩子無法專心、寫作業拖拖拉拉以及考試粗心大意等。 她說:「爸媽一直給order,卻沒有幫助孩子鍛練出專注的能力和技巧,」孩子看似不專心,其實是他整理不出該怎麼做。 既然注意力會隨年齡發展而成熟,為什麼孩子會有不專心的問題呢? 影響孩子注意力有分內在和外在12項因素,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是不是這些情況影響了你家孩子的專心度。 兒童易分心,我們要大範圍探討注意力,外在因素(環境、家長)和內在因素(生理、心理)都會影響注意力。

兒童專注力

經濟是個供求關係,當老人愈來愈多時,防止失智的藥就變成生意的賣點;當孩子愈生愈少時,讓孩子變聰明的書也變成生意的賣點。 玩拼圖、迷宮等遊戲,並且記錄孩子每次持續的時間,可以針對不同種類的遊戲,了解孩子在哪些類型的活動中,持續性注意力表現比較弱。 今天要來跟大家談談,平常我們所謂的“注意力”其實有細分成五項唷,不同的狀況下的不專心,代表著在不同的注意力層面出了問題,先了解孩子是在哪一項目出了問題,才能夠依照不同的方法來對症下藥。

兒童專注力: 引導【講出】情緒

小學之後因應學科知識能力的培養,課程時間拉長並需要好好坐著學習、寫作業,於是孩子本身若有注意力不足和過動的情形,便會漸漸影響到課業以及人際互動,進而才會有醫療介入。 以下內容將針對小學、中學的兒童、青少年,更進一步探討專注力不足的相關議題。 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 兒童專注力 (Attention Deficit / Hyperactivity Disorder,簡稱ADHD) 是指大腦運作與一般人有明顯差異,導致集中能力及抑制衝動能力表現較弱的情況。 ADHD兒童比同齡兒童較難抑制行為反應,使他們的行為表現得較為衝動及活動量較高,會為他們的學習、生活及社交帶來負面的影響。 根據不同的研究報告顯示,每100名學齡兒童中,約有3至7人患有ADHD。

  • 如果您是一位家長翻閱本書就會懂得如何與孩子相處;如果您是一位老師翻閱本書就會知道如何與學生共處;而如果您是位學生,更需要讓本書告訴您,如何成長與自省。
  • 從「做中學」「玩中學」的訓練流程,將重點引導到激發主動學習與有樂趣的操練過程中,教導孩子專心的行為,並且透過不同媒介的多次演練,讓孩子將能夠專注的行為流程,內化成為自己的動作習慣。
  • 如此訓練,就能讓孩子專注於看到或聽到的事物,加以記憶、分析,並做適當的回應。
  • 「生命中的『重要他人』的支持和肯定」是非常重要的養份,也是強烈的行為動機。
  • 後來在傾談間才發現她的幼子才是需要看精神科醫生,評估後確認幼子的確有專注力不足的問題,當處理好小朋友的問題後,這個母親的失眠問題也有改善。
  • 彭凱莉 婚前我是一名記者、一名電台新聞主播、一名主持人、一位背包客;原以為生活就…

有些家長不覺得孩子有什麼問題,醫生也看過後,家長會要求開設「沒問題的報告」給老師看,讓醫療人員夾在親師之間,相當為難。 兒童專注力 約十年前,醫學知識宣導愈來愈充足,「特教法」也將過動症合併學習問題的孩子編入「學習障礙」類別後,「老師才知道,原來孩子不是故意挑戰大人,他們其實有說不出的苦。」他們需要更有耐心、策略的特教引導。 這也是為什麼孩子從幼兒園升到小一,常常是一個很大的關卡。

兒童專注力: 訓練專注力方法

所謂視覺專注力即是透過眼睛進行分類、辨別或追蹤路徑,最常見的訓練方法是拿鉛筆,在孩子眼前平行或上下左右移動,看孩子是否能用眼球緊跟移動的鉛筆,進行「追視」訓練。 如果您的孩子總是無法達到標準,甚至影響到日常生活中,例如吃飯吃很慢、玩具都不收、忘東忘西等,那確實可以稍加注意。 張旭凱醫師說,孩子明明就可以坐得住,為什麼就不能好好寫字? 這個問題在於孩子專心的意願,也就是「動機」與「興趣」。 急口令是十分有趣的遊戲,小孩會因為它獨特的音調和節奏而被吸引。 剛開始小孩會跟不上,但是因為覺得好玩,所以他們會很專注的去聽、去學。

  • 交替型,就是可把注意力從A活動,轉移到B活動,再移到C活動而言。
  • 患者的大腦運作會與一般人有明顯差異,導致其集中能力及抑制衝動能力相對較弱,為學習、生活和社交帶來負面影響。
  • 此外,孩子對環境變化極為敏感,當頻繁發生搬家、換學校等環境變化時,務必好好關注孩子的情感需求。
  • 此外,想出裝飾和回收材料的新想法是絕佳又有創意的自然減壓法!
  • 基於這兩點影響,孩子一遭遇挫折,很容易出現半途而廢的情況。
  • 一位5歲幼稚園中班的小男孩,因幼稚園老師發現其學習專注力和玩遊戲活動力表現較差,被家長帶至大醫院兒童神經內科與心智科檢查檢查,結果發現並無神經系統疾病,也排除過動與自閉症等疾病。

飲料則以牛奶、無糖優酪乳為主,果汁因富含游離糖,容易被人體吸收,導致血糖上升,所以不宜飲用過多。 六﹒少吃在室溫時會凝固的油類奶類製品,因此注意炒菜用的油。 三﹒多吃甘藍、鮪魚、沙丁魚、菠菜,其中也含有豐富的鈣質和鐵質,幫助補充可能因喝牛奶不夠多所缺的鈣質。

兒童專注力: 持續性專注力

電玩遊戲符合了「快速回饋」和「立即獎勵」的機制,這些設計會讓人感覺很好玩、很有成就感,忘記時間一直玩下去。 同理,當孩子完成某些事項時,應當給予實質的獎勵,像是點心、小禮物;更加重要的是「精神上」的獎酬,例如:以具體的讚美、頒發獎狀、公開宣揚等方式,來增強達成目標的榮譽感。 家長可以自行上網找資料、問醫生或看書,並整合這些資訊做好的判斷,才不會胡亂猜測孩子可能有問題,又不知道該怎麼解決。

兒童專注力

在孩子專注地寫作業或學習時,家長可扮演適度陪伴的角色,與孩子一起安靜下來讀書,儘量不要在孩子專注時,在一旁吵鬧、看電視。 三歲兒童一般專注力平均時間為十五分鐘、能夠專心拼圖、寫作業的高階專注力時長則為六分鐘;六歲兒童一般專注力平均時長約為三十分鐘、高階專注力時長約為八分鐘;九歲兒童的一般專注力時長約為四十五分鐘、高階專注力時長約為十分鐘。 0-3歲是孩子專注力培養的黃金期,也是孩子記憶力與邏輯歸納能力的形成期,3-6歲也有效果,再大一些改起來就比較慢了。

兒童專注力: 兒童專注力發展怎樣算正常?

所以當我們叫孩子先暫停玩樂,出來喝一杯水的時候,其實也是在打擾孩子的專注力。 所以下一次當你看到孩子正在很專心地玩樂時,我希望你先問一下自己,這刻是否真的需要打擾孩子呢? 因為我也想你記住,讓孩子專注地玩樂,其實是在提升孩子專注力。 醫生:你說得對,我們會先因應小朋友的情況分類,再看看他們有沒有其他問題,如語言上、協調上、情緒控制上,甚至乎會看看小朋友父母的家庭壓力沉重與否,之後才對症下藥,向小朋友的家庭建議應如何處理相關情況。

比如家長看不見獨生子在團體中的行為;老師不清楚家長每天陪孩子寫作業寫到半夜的心酸。 過動症的孩子在學校生活會遇到三大挑戰:第一是學習障礙。 根據統計,過動症的孩子有三分之一會合併有學習障礙,聽說讀寫算可能都出現問題。 第二,過動、衝動的特質也容易造成人際困擾,小孩會因經常插話、無法控制言行,而變成班上的討厭鬼。 第三,生活能力差,孩子經常丟三落四,動作不是太快就太慢。

在孩子需要的時候,父母的鼓勵和支援會給孩子極大的動力,讓孩子重拾信心,經過一次次困難的洗滌,孩子取得的堅持,會讓孩子的毅力有一個大的昇華。 當孩子淘氣或者做事不如爸媽所願時,很多家長就會對孩子指責,嘮叨。 但這些行為,會讓孩子很容易產生厭煩抵觸緊張等心理,做事的時候,很難集中精神。 日常生活中可以透過像是順序念數、倒敘念數、詞語接龍、你說我寫這些聽知覺活動,讓孩子的大腦活化、反應更快。 良好的聽知覺讓孩子能夠區辨不同的音調、音量、節奏和來自不同方向的聲音和語言。 為了解微量營養素對兒童成長的影響,趙舜卿針對台灣年輕兒童4-7歲共203位,進行微量元素(鋅、鐵、銅)缺乏對發展和活動力的影響臨床研究,研究成果也刊登於今年7月的國際醫學期刊Nutrients。

「新冠肺炎疫情雖趨緩,但孩童外出運動量仍明顯較以前大幅減少,活動量少加上營養不均衡,恐影響孩童的成長。」林口長庚醫院兒童胃腸科主治醫師趙舜卿指出。 3.整理桌子,把要看的書或要寫的作業拿出來,先讀過、想過之前的內容,讓大腦開始運作、慢慢感覺就來了。 一人只能用單手翻轉並移動5個沙漏,對手則要在任一沙漏漏光的同時,快速按下自己的按鈕,交換角色任務。 需要思考對戰策略並極度專注,倒數計時器還有音效和閃光,強化的競賽緊張感。 由家長將撲克牌分成兩堆並同時翻牌 ,若翻出的兩張牌有關連性,如:有範圍在±3內的關聯,孩子則需要輕輕拍手一下。 注意:首先,舒爾特方格不適合玩太久,因用眼過度容易產生視覺疲勞。

意志力薄弱,就是這些不良行為表現中對孩子影響最為深重的一環。 加拿大一個專門研究孩子行為發育的網站speechtherapycentres顯示:孩子專注力隨著年齡的增長,每年大致提高2〜5分鐘。 菇菇老師提醒,遊戲進行時,可以吃和不能吃的食物兩者可反覆交叉其中,且把動作時間慢慢縮短,更能訓練孩子的聽知覺能力。 ‍Lingumi的遊戲設計也以綜合三大學習力出發,畫面目標明確,課外Toby老師也常常透過影片在社群媒體發起動覺遊戲,讓孩子學英文更專注、更好玩。 經驗豐富的學習設計師通常會設計出意想不到的、創新的或令人經驗的遊戲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兒童專注力 維持孩子的專注力需要有故事性或讓孩子體驗正在挑戰的感覺,並用優良、簡單的動畫,去解釋複雜的概念或課程。

兒童專注力

據加利福尼亞大學 多項實驗指出,過度活躍症的小童,在攝取omega-3後,其專注力有明顯的改善! 但很可惜,我們日常的飲食,可吸收omega-3脂肪酸的途徑太少,雖然魚類中含omega-3脂肪酸,但含量仍然非常不足。 因此應要進食omega-3脂肪酸補充劑,坊間有相關產品,而卓營方兒童小領袖強腦DHA是其中一種含豐富omega-3脂肪酸的補充劑,倘若孩子專注力持續不足,可嘗試服用改善。

基本上並不是孩子不乖,只是作息和他人不同而已,父母應該要把孩子的作息往前調整。 建構玩具是訓練幼兒邏輯發展的重要工具,在遊戲的過程中會碰到問題,比如蓋不出立體造型、或地基不穩垮下來等等,這都是考驗孩童解決問題能力的方式。 高階的專注力(如:專心玩拼圖、積木、寫功課等)時間長度則是三歲約6分鐘、六歲約8分鐘、九歲約10分鐘,而老師和家長要努力的,就是幫助孩子提升高階專注力。

而在培養孩子專注力發展的同時,也千萬不能忽視孩子的專注力發展與年齡息息相關,過度的訓練、揠苗助長對提升孩子專注力的效果不大,甚至可能會造成反效果。 在視覺與聽覺的專注力訓練上,家長可以對孩子下達特定指令,並要求孩子完成相應動作,例如要求孩子在聽到「一」時摸鼻子、聽到「二」時摸臉、聽到「三」時摸肩膀。 而孩子們愛玩的「一、二、三,木頭人」與「大風吹」等遊戲,也有助於訓練孩子將專注力放在團體中,並加強孩子的持續性專注力。 選擇性專注力的定義為,孩子可將注意力集中於特定事物上,不易因受到干擾而分心,例如,有些孩子能無視看電視的父母,自己在旁專注地玩玩具。 看到她女兒上幼兒園的表現時,當初諷刺她的人,都覺得臉上火辣辣的。

學前兒有過動傾向,大多會建議先用行為管理、認知行為治療、生活環境安排或感覺統合治療,並加強家長的互動知能。 不專注問題尋求醫療協助,可找出其他的核心問題,可能是生理或心理因素影響。 少數家長帶孩子就診的經驗不佳,只見過醫生一兩次,就被開處方拿藥,感覺是用不自然的方式使孩子安靜下來;加上藥物副作用,如食欲降低或睡眠問題,因而對藥物多所排斥。 二、注意力不足:做事難專心、忘東忘西、粗心不注意細節、功課經常做不完(但不是因為無法理解)、逃避排斥需要全神貫注的事、經常掉東西。 台北市西區特殊教育中心主任羅心美,二十幾年來站在教育第一現場的觀察是,天生好動的孩子慢慢隨年齡長大,加上老師的輔導與家長的管教,調皮搗蛋的行為會逐漸減少,學業表現跟人際互動也維持一定的水準。

請問家長或者是老師們,您是怎麼發現到孩子的專注力不足的呢? 我相信十之八九的回答都是以孩子所表達出來的行為或者是態度,來做為觀察的第一道標準。 例如,孩子表現出來一副漫不經心的模樣,或者是孩子東張西望看著別的地方,或者是孩子手上玩著橡皮筋,諸如此類。 如果你的孩子也是3歲至13歲,我鼓勵你了解一下由我兒童心理學家郭博士,以及英國倫敦大學的精神科醫生 Dr. Farhana,我們一起為香港家庭所準備的HappyMe,安定孩子情緒的遊戲和故事系列。 在HappyMe的故事之中,你的孩子會慢慢學會,如何調整自己的情緒、如何利用言語告訴他人自己的需要。 哈佛大學的研究提醒我們,孩子一定要看到自己的進步,這樣才能給予孩子動力,好讓他更想要做這件事。

香港SEO服務由 featured.com.hk 提供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