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機板8大分析

1989 年,這項創新技術被用於 Intel 的 Socket 1,該插槽可與 80486(或稱 486)CPU 搭配使用。 儘管 Socket 1 的早期設計可能需要高達 100 磅的力量才能插入 CPU,但在同一代 CPU 中,製造商開發出了方便使用的設計,幾乎無需施力及任何工具就能安裝。 類似地,術語「主機板」應用於具有單個板並且沒有額外擴充能力的裝置,例如印表機、電視機、洗衣機、手機、嵌入式系統中的控制板。 ASUS 提供不同種類的主機板配件,包括 Thunderbolt™ 擴充卡、M.2 附加卡及風扇延伸卡,為組裝完美工作站或電競裝備的 DIY 電腦使用者提供更好的選擇。 主動式散熱解決方案具有移動零件,例如水冷散熱器中的水泵或旋轉風扇。 被動式散熱解決方案(例如散熱器)無須移動零件即可運作。

主機板

為了使它們保持在安全的操作溫度下並避免效能節流,主機板製造商安裝了各種散熱解決方案。 這些方案涵蓋了由散熱器提供的被動式散熱,到主動式解決方案,如小型風扇或整合式水冷散熱。 每條導電「跡線」(覆蓋電路板表面的可見線條)都是獨立的電子連接。 如果其中一條跡線受損,電路將不再完整,而主機板元件將無法正常運作。

主機板: 製造商還加入了什麼東西?

從2011年起,大部分的零售主機板已採用UEFI BIOS,一些廠商(尤其是微星科技、華碩)還率先匯入圖形介面UEFI BIOS等技術。 下圖的LGA 1366主機板包含南橋和北橋,這是最後一代使用雙晶片的主機板。 之後所有Intel與AMD的主機板僅有南橋,北橋已整合到CPU。 Powered By ASUS PBA是華碩與精選系統商的合作計畫,使用華碩的領先業界的硬體設備,為用戶提供性能優異的客製化電腦主機。 VGA(視訊圖形陣列):類比式 15 針連接,以 85Hz 的更新頻率,最高支援 2048 × 1536 解析度。 電腦開機時,您看到的第一個東西便是 BIOS,或稱基本輸入/輸出系統。

  • Pro Workstation 主機板配備可擴充的顯示卡與儲存裝置、優異的連線能力,以及極佳的可靠性,是創意專業人士和 IT 管理者的理想解決方案。
  • 例如,×4 擴充卡可插入 ×16 插槽中並正常作業。
  • 現代的 Intel 主機板可將 CPU 直接連接到 RAM,然後從中擷取來自不同程式的指令。
  • 通常,較大的外型可為製造商提供更多 DIMM、全尺寸 PCIe 和 M.2 插槽。
  • 另一方面,由於獨特的尺寸限制,筆記型電腦主機板的外型往往會因製造商而異。
  • 記憶體控制器是影響晶片組效能的主要因素之一,現在位於 CPU 內,進而減少了 CPU 與 RAM 之間的通訊延遲。

ATX(12 吋 × 9.6 吋):目前的全尺寸主機板標準。 標準的消費者 主機板 ATX 主機板通常配備七個間距為 0.7 吋擴充插槽,以及四個 DIMM(記憶體)插槽。 U.2 與 M.2 主機板 都使用相同數量的 PCIe 通道,並且具有相當的速度。

不過,U.2 支援熱插拔(表示可以在使用磁碟機的系統保持開啟狀態下將其卸除),並且可支援比 M.2 更多的電源配置。 電腦機箱的正面通常配備兩個類比式 3.5 公釐音訊連接埠,分別標示為耳機(耳機輸出)與麥克風(麥克風輸入)。 HDMI(高畫質多媒體介面):截至 HDMI 2.1 版本,這個常見的數位連接方式最高可支援 8K 解析度(30Hz)。 更高階的晶片組比標準晶片組具備更多的 PCIe 插槽與 USB 埠,以及更新型的硬體配置和不同的 PCIe 插槽配置(更多直接連接 CPU 的插槽)。 時下的處理器插槽使用 ZIF (零插拔力)安裝。 這表示您只須將處理器放置妥當,再使用閂鎖加以固定即可,無須施加可能會使插針彎曲錯位的額外壓力。

主機板: CPU插座

Pro Workstation 主機板配備可擴充的顯示卡與儲存裝置、優異的連線能力,以及極佳的可靠性,是創意專業人士和 IT 管理者的理想解決方案。 Thunderbolt™ 3 連接埠:使用 USB-C 連接器的高速連接埠。 Thunderbolt™ 3 技術最高可以 40 GB/s 的速度傳輸資料,還支援 DisplayPort 1.2 與 USB 3.1 標準。 DisplayPort 支援使其能以「菊鍊式」串接多部相容的螢幕,並從同一部電腦加以驅動。 儘管使用者和主機板標籤常常將其稱為 BIOS,現代主機板上的韌體通常是 UEFI(整合可延伸韌體介面)。 這種更加靈活的環境在許多方面上更為便利,例如支援更大儲存空間分割、更快的開機速度以及現代的 GUI(圖形使用者介面)。

主機板

典型的主機板能提供一系列接合點,供處理器、顯示卡、硬碟機、記憶體、對外裝置等裝置接合。 早期的晶片組通常由北橋和南橋組成,現在的Intel/AMD晶片組絕大多數採用單晶片設計,增強其效能。 晶片組為主機板提供一個通用平台供不同裝置連接,控制不同裝置的溝通。 它亦包含對不同擴充插槽的支援,例如處理器、PCI Express。 晶片組亦為主機板提供額外功能,例如內建於晶片組的GPU。 一些主機板也整合紅外通訊技術、藍牙和802.11(Wi-Fi)等功能。

主機板: 主機板規格

技嘉超耐久進一步為高品質主機板的定義做出註解,並帶給玩家絕對優質的體驗。 ProArt 系列主機板可消除各方面的障礙,為從事 主機板 3D 建模和渲染、動畫或媒體製作的內容創作者提供最佳效能。 您需要一個與您的 CPU 相配的插槽、一個能發揮您硬體最大潛力的晶片組,以及一個與您的運算需求相匹配的功能集。 花時間列出幾款相容的主機板,並在做決定之前比較它們的主要優勢,如此一來,您應該能準確地找到所需的主機板。

PCIe 的另一項功能則是允許使用具有更多通道的插槽來代替具有較少通道的插槽。 例如,×4 主機板 擴充卡可插入 ×16 插槽中並正常作業。 然而,其輸送量將與它在 ×4 插槽中的輸送量相同;額外的 12 條通道則完全不使用。

晶片組 主機板 是整合在主機板中的矽晶片骨幹,可與特定的 CPU 世代搭配使用。 它會轉送 CPU 與許多連接的儲存和擴充裝置之間的通訊。 早年的主機板使用AGP插槽連接顯示卡,現時AGP已被PCI-Express x16取代。

主機板: 電腦常見問答集:向 Intel 遊戲專家請益

技嘉電競系列主機板搭載先進的電源供應解決方案、最新的儲存標準和出色的連接性,確保玩家的電競主機效能不打折。 高階主機板通常具備自動測試與微調功能,來給 CPU、GPU 和記憶體超頻,進而提供了一種易於使用的替代方法,無須在 UEFI 環境中手動調整頻率和電壓數值。 自 2008 年第 1 代 Intel® Core™ 處理器開始,Intel 晶片組便已將北橋的功能整合到 CPU 中。 記憶體控制器是影響晶片組效能的主要因素之一,現在位於 CPU 內,進而減少了 CPU 與 RAM 之間的通訊延遲。 主機板 CPU 連接至單一晶片(而非兩個晶片)— 平台控制器中樞(PCH)。 PCH 控制 PCIe 通道、I/O 功能、乙太網路、CPU 時脈等。

  • 內建軟體和智慧型手機應用程式一般可輕鬆設定 LED。
  • 透過化學蝕刻產生導電跡線後,製造商會添加阻焊層,一種通常為綠色的聚合物塗層,有助於防止氧化。
  • 請勿將其與外接 SATA(eSATA)混淆,外接 SATA 是個外接連接埠,可輕鬆連接(相容的)可攜式硬碟。
  • 在20世紀80年代末至今,將越來越多的周邊裝置功能整合到主機板上讓電腦變得經濟實惠。
  • HDMI(高畫質多媒體介面):截至 HDMI 2.1 版本,這個常見的數位連接方式最高可支援 8K 解析度(30Hz)。
  • PCIe 與先前的 PCI 技術之間的主要區別在於它使用序列而非平行連結。

主機板會將外部連接埠組合在其背面板上,由可拆卸或整合式「 I/O 防護罩」覆蓋,防護罩與通常為金屬材質的機箱接觸,因此有接地。 背板有時直接與主機板相連,有時則單獨包裝,需在組裝系統時另外安裝。 使用者可以開機到傳統模式(也稱為 CSM 或「相容性支援模組」)來存取經典 BIOS,這可以解決與較早的作業程式或公用程式的相容性問題。

針腳可能位於主機板或或處理器封裝內,視插槽類型而定。 較舊的插槽(如 Intel 的 Socket 1)通常為針腳網格陣列 ,其中 CPU 上的針腳可插入插槽中的導電焊盤。 IDE – 又稱:連接硬碟和光碟機,已被SATA取代,Intel Sandy Bridge及以後的主機板都不提供IDE介面。 AGP – 32-bit,接上或升級顯示卡之用(上代),另有供電強化的AGP-Pro,64-bit版AGP雖有制訂的規格標準,但從未真正實現過。 技嘉超耐久™主機板彙整了豐富的獨特功能和技術,特別是在主機板供電的關鍵區域不計成本地使用低溫、高效、長使用壽命的零組件,讓系統運作更穩定。

部分主機板具有 M.2 與 PCIe 插槽,這些插槽可能使用的 PCIe 通道數多於平台實際可用的通道數。 例如,部分主機板可能具有七個 PCIe x16 插槽,理論上可以使用 112 條通道,但是處理器和晶片組可能僅具備 48 主機板 條通道。 PCIe 的每個修訂版本都將上一代的頻寬提升了約一倍,這表示 PCIe 裝置的效能更加提升。 PCIe 2.0 ×16 連結的理論雙向峰值頻寬為 16 GB/s;PCIe 3.0 ×16 連結的峰值為 32 GB/s。

// Intel 承諾致力於尊重人權,並極力避免成為侵害人權的共謀。 Intel 產品和軟體的應用必須避免導致或對國際公認人權造成侵害。 主機板元件(例如 PCH 和 VRM)會產生大量熱能。

現在的主機板整合了溫度感測器,用於偵測CPU等裝置的溫度,透過BIOS或是作業系統分析溫度變化以控制風扇的轉動速度。 首款讓專業超頻更加容易的 ROG 主機板,並持續領先業界,為所有人帶來先進的調校功能。 我們的自動化 5 向全系統優化軟體讓使用者一鍵即可進行專業級的調校。 最新的 AI 超頻系統可依據晶片與散熱品質自動設定速度,並可持續訓練以達到長期的最佳化效能。 Intel 技術可能需要搭配支援的硬體、軟體或服務啟動。

U.2 連接器是一種替代介面,可連接到使用連接線式 PCIe 連接的 2.5 吋 SSD。 U.2 儲存磁碟經常用於資料中心和伺服器等專業設置中,較不常用於消費者裝置。 在目前的 PCIe 實作中,PCIe ×1 連結具有一個資料通道,傳輸速率為每週期一位元。 PCIe×16 通道通常是主板上最長的插槽(也是最常用於顯示卡的插槽),具有 16 個資料通道,每個週期最多可以傳輸 16 位元。

您的主機板是外接裝置連接的中樞,其 I/O 控制器管理這些裝置。 不同版本的連接埠(如 USB 3.1 Gen 2)可以提升速度。 在20世紀80年代末至今,將越來越多的周邊裝置功能整合到主機板上讓電腦變得經濟實惠。

如果您使用的裝置不支援 HDMI 傳輸音訊,則這個連接器可能是個實用的選擇。 這些顯示連接埠連接到主機板的內建繪圖解決方案; 安裝在其中一個擴充插槽的顯示卡將會提供自身的顯示連接埠選項。 現代晶片組整合了許多功能,這些功能過去是連接到主機板的獨立元件。 內建音訊、Wi-Fi、Bluetooth®3 技術,甚至是加密韌體,現都已整合至 Intel 晶片組中。 主機板一般會使用散熱片給晶片組和CPU散熱,在以前這種被動散熱方式可以滿足需求。 直到1990年,因為處理器的頻率提升以及功率上升,所以CPU散熱器需要掛載風扇以滿足散熱需求。

相較於 PCIe 3.0 通道,許多固態硬碟通常使用的 ×4 連結具有 8 GB/s 的峰值理論頻寬,而 GPU 所利用的 ×16 連結則提供了四倍的頻寬。 20世紀80年代最流行的電腦,如Apple II和IBM PC,已經發布了允許快速逆向工程和第三方替換主機板的原理圖和其他文件。 通常用於構建與範例相容的新電腦,許多主機板提供額外的效能或其他功能,並用於升級製造商的原始裝置。

它是作業系統啟動之前所載入的韌體,負責啟動和測試所有已連接的硬體。 每個 PCIe 連結包含特定數量的資料通道,列為 ×1、×4、×8 或 ×16 (英文發音為 by one、by four 等)。 每個通道由兩組電線組成:一組傳輸資料,另一組則接收資料。

在20世紀80年代後期,個人電腦主機板能夠通過Super I/O晶片支援一組低速外設:鍵盤、滑鼠、軟碟機、序列埠和並列埠。 20世紀90年代末至今,許多個人電腦主機板都整合了聲卡、顯示卡、網路卡而不需要安裝多餘的擴充卡,現在的個人電腦通常僅將顯示卡保留為單獨的介面卡。 電腦技術發展一日千里,技嘉憑藉優異的研發能力緊跟最新趨勢,為消費者提供先進的功能和最新技術。

AMD則是持開放的態度不禁止玩家超頻,這個情況一直到AMD Ryzen系列後AMD才鎖上A320主機板。 若要對主機板的每個部分供電,必須將電源供應器和機箱上的連接線插入主機板上的連接器和接頭(外露的針腳)。 請查閱手冊中的示意圖,以及在主機板上絹印的小文字 (例如 CPU_FAN),以將每條連接線與正確的連接器搭配。 在較舊的晶片組中,CPU 通常會透過前側匯流排與北橋/記憶體控制器的連結,經由多步程序與 RAM 溝通。 主機板還具有用於 RAM 模組(揮發性記憶體條,可暫時儲存資料,方便快速擷取)的插槽。 多條高速 RAM 可協助電腦處理並行程式而不會降低速度。

先進的音訊轉碼器、內建放大器和強化的電容器可提升內建音訊系統的輸出。 不同的聲道也可以在 PCB 的不同分層中分離,避免訊號干擾。 SATA(序列 ATA)是一種較舊的電腦匯流排,如今已較不常用,用於連接 2.5 吋或 3.5 吋硬碟、固態硬碟以及播放 DVD 與藍光的光碟機。 平面網格陣列 插槽常用於許多現代晶片組,基本上,其運作方式完全相反:插槽上的針腳會連接到 CPU 上的導電焊盤。

中央處理單元(CPU)、記憶體和外圍裝置安裝在單獨的印刷電路板上,這些印刷電路板插入背板中。 20世紀70年代無處不在的S-100匯流排就是這種背板系統的一個例子。 高階主機板通常會配有 RGB 接頭,為 LED 燈陣列供電,可自訂的顏色和效果。 不可定址的 RGB 接頭為 LED 燈帶供電,這些 LED 燈帶一次顯示一種顏色(強度和效果各不相同)。 可定址的 RGB 接頭可為具有多個顏色通道的 LED 供電,進而使其能夠一次顯示多種色調。

主機板: 主機板結構

香港SEO服務由 https://featured.com.hk/ 提供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