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空大智度論不可不看詳解

舉業轉現相,望於三相應。 含吐十虛者,含即一真不動,在如來藏中。 吐即依妄分別,乃隨處發現。 是以如來能知四大海水滴數。 於一身上觀一毛髮,俱知無自性。 但於一毛孔中觀,實無有自性。

我們將五識同依淨色根,那前五識所依的根是個色法,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這個都是沒有明了性的,都是四大所成的一種物質。 第六意識所依的根是一個心法,就是第七意識,第七識。 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說明前五識共同的根它的性質都是屬於質礙的色法。

若能如此受持讀誦書寫供養,廣爲人說如來藏經,所獲功德不可計量。 佛以佛眼觀見衆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於是如應爲說妙法。 猶如語衆人言,不淨中有真金寶,汝等出之,可隨意受用。 譬如如來藏在衆生煩惱身中,隨六道輪?。 衆生皆曰棄絕煩惱而得菩提,棄絕五陰身而得法身,棄絕六道而得淨土。

依空大智度論: 說明

五塵即是五識相分,從種子生還熏種子,這都是由他過去的善惡的種子變現,你去了別了以後,又熏習了另一類的種子。 說這個人,看這個水是水,餓鬼道看到這個水是火,魚看到水是房捨,它看到水就跟看到它的房子一樣,天人看到水是琉璃地。 所以,可見得這個水的本質不真實,隨個人的業力而有變化,所以講如幻如夢了無真實。

你像禅宗,禅宗有時候用棒子打你也可以使你開悟,他知道什麼時候該打你,那就是無量的方便,總之他那個方便就是能夠引導你趨向道。 為什麼他能夠影響你趨向道呢? 因為他已經見到道了,就是這樣子。 我們凡夫去度眾生不完全是大悲心,有時候是名利心。 菩薩在這個見道,見到這個二空真如理以後,內心當中發動了根本無分別智,這個是現量的境界,內心有光明了。

內心是無我的自性,自性即是緣生的空性,空性即是無性。 這個時候,反聞聞自性,自性聽到了,你就悟得三昧了。 這是《楞嚴經》告訴我們的「觀音耳根圓通法門」。 在根本佛教之定義中,念佛觀﹝五停心觀之一觀﹞乃是對治惡業障多者,教之以一心觀佛之相好而治其病。

  • 所以在《瑜伽師地論》裡面彌勒菩薩很明顯地指出,這個果報只有生異滅,沒有住相。
  • 畢竟空無我無我所,但是第七意識去觀察這個識,這個第八識的時候,它發覺第八識的明了性,那個微細的明了性是恆常住、不變異的,是一個我,這個就是非量。
  • 就著它的了別來說呢,它的情況是屬於性境、現量。
  • 他內心當中那個信願持名、對彌陀的皈依、對往生淨土的願力、對阿彌陀佛的名號的那個執持名號的念力,善根特別強,所以他到極樂世界去了,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了。
  • 由於我們第六意識的空間,我們第六意識要分別,要有名言。
  • 第二個,他對這個布施,這個布施波羅蜜呀,他也修得很不錯的。
  • 復次,慈以樂與眾生故,《增一阿含》中說有五功德。

因為這個心所是由業力的熏習所留下來的,雖然這個業力已經過去了,但是它造作的那個等流性,被累積下來。 當然這個是前五識了,前五識當然不可能在禅定當中,這是在散亂心當中。 散亂心當中生起這個我執、法執,那就有掉舉等八故,就是扣掉了這個無慚跟無愧。 那如果惡心所的話呢,就把這個八隨煩惱跟無慚、無愧加起來,就十個都具足。 他說,你當初跟他結盟的時候,你要知道,趙王是個大國,趙國是個大國,燕國是個小國。 這個時候,你投奔到其它國家去,被其它國家抓回來以後,趙王就一定要處罰你了。

依空大智度論: 大乘起信論 第3集

那麼這個仙人的意思是要他的大女兒,但是來了一個小女兒,就很不高興,就找國王理論。 國王說:我沒辦法,我當初也問過她們呢,他們都覺得你是太丑了,太老了,不願意嫁給你。 那麼從此以後,這個國家就叫曲女城,就是這樣來的。 就是這些駝背的女眾太多了,叫曲女城。

這個大樹仙人,他偶爾在入定,但是有時候也出定,他到深山裡面去采一些水果吃。 有一天呢,他到樹下來采這個水果的時候,這個時候國王帶著他的女兒,一百個女兒,游山玩水。 這個仙人看到這個女兒以後,就動了凡夫的這些欲。 空宗當然就是講中觀了,有宗是講瑜伽,乃至於小乘阿毗達磨的這些各式各樣的法要,總共是十二年。 那麼這十二年當中,他不但是親近善知識,他也參訪佛教很多很著名的聖地,地理的那種聖人的這些教化的事跡,這當中我們也可以提出一點來講一下。

以如是故,欲說妙法,先行征問。 略出四十九位菩薩名,以爲六十恆河沙菩薩上首。 此等菩薩,有從他方世界來 依空大智度論 者,故曰從無量佛剎而來。 無量佛剎者,即無量佛國土也。 依空大智度論 那由他譯曰億,有曰十萬,有曰百萬,有曰千萬。

依空大智度論: 法師篇:出家初心02

所以它受熏的一個理由是因為它無覆無記。 比如說我們有一塊布,這塊布它本身有很濃厚的香味,你把它拿到廁所去它的味道不會改變,因為它本身已經有濃厚的味道,它不受熏了。 假設我們把這個布洗干淨,使令它沒有味道,這個時候它就受熏。 這個布,一個沒有味道的布拿到大殿去,他就會熏習這個栴檀的香氣。 一個沒有味道的布拿到廁所去,它就能夠熏習臭穢的味道。 這個第八識的種子,七浪境為風,就是有因緣的時候它現出七個波浪,這七個波浪指的前七轉識,就是由種子而生起明了的現行。

徹達實相之理,能摧破一切假相。 故曰以金剛慧,摧破煩惱,開淨佛身,如出金像。 如來藏被煩惱纏,生死暗瞑,猶如長夜。 故曰長夜流轉,生死無量。 但如來藏儼然清淨,所謂隨煩惱而不染,隨生死而不壞。 如我無異者,如佛無異也。

依空大智度論: 大乘千鉢大教王經云。

這兩類都是有固定的身相。 第八識轉成無垢識或者庵摩羅識的時候,這個時候庵摩羅識所持的五根成就無漏的緣故,所以依止這個無漏的五根所發動的五識也成為無漏,就叫做成所作智。 前五識的轉依跟第八識是有關系的。

這個長者,哎呀,這比丘來了,就帶著僕人出來迎接,說:你們需要什麼呢? 長者就給他一件衣服;我需要一個缽,就給他一個缽。 那麼就經常地就由這個鹦鹉來報告這個長者,說比丘來了。 三類,第一類是針對外凡,外凡位的菩薩,就是散亂心的菩薩,外凡資糧位菩薩,佛陀所現的身是丈六的比丘身,跟我們的身高差不多,丈六,稍微高一點。 異熟空這個異熟就是果報。 圓明初發成無漏是說前五識的轉依要等待這個圓明,就是大圓鏡智發動以後,它才能夠轉成無漏的成所作智,這個前五識是隨第八識轉的,這個待會兒會說明。

如果它有自性,這個自性是怎麼有呢? 依空大智度論 如果有因生,有三種情況:自生、他生、共生。 這個祖師說:壞,會破壞。

因為這個二乘人的特性,這個迷執特別重,這個所知障。 二乘人煩惱障很淡薄,他沒什麼煩惱,但是他的所知障很重,因迷執。 他不知道有第八識存在,對他這個智慧的開展,對緣起法的解釋就很多的地方就不圓滿。 這個主要的爭執就是在證明這個第八識是存在不存在的問題。

不管是怎麼樣,這七個波浪都是依大海而生起的,是這個意思。 所以這個淵深七浪境為風,就是前七轉識的現行還非得要有境界的刺激。 這個境界是染污,就引生了前七轉識一個染污的心識;如果境界清淨,就引生前七的一個清淨的識。 第八識的現行識,它的明了性,對望著善惡種子來說它是能藏——我是能藏,你是我所藏,善惡種子是所藏。

依空大智度論

依空法師,俗姓張,民國四十年出生於淳樸的蘭陽平原,兩歲時,還正在牙牙學語的階段,故鄉來了一位外省和尚星雲,日後成為影響他一生的善知識。 和許多孩子一樣,他生長於神道色彩濃厚的大家族中,自小就習慣手挽拜籃,裝滿香花四果,陪著「阿媽」到廟裡去敬獻給「神明」。 其中他特別喜歡麵粉做的佛手,為了它,活潑好動的小丫頭可以乖乖唸佛一支香。

當然心王就是像國王一樣,五十一個心所像眷屬,國王一定要有,但是這個眷屬是可有可無。 這是一個總說,這以下就解釋這五十一個心所。 這個第六意識在八識當中最為明了、最為銳利,它的功能。 所以它能夠通緣三境,而在這個三界眾生流轉當中,第六意識的行相是最能夠了知的。 表示極樂世界的三寶的力量是普遍的,他的色聲香味觸的境界都是三寶的力量,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 你看釋迦牟尼佛在印度出現的時候,印度有三億人口,只有一億的人親眼看到佛陀,有兩億人沒有看到佛陀,沒有聽聞正法,也沒有看到佛陀的僧團,有兩億人。

依空大智度論: 大乘起信論 第1集

那麼他一次一次得去換這種高的東西,總是拿不到。 其次就講智慧,聞所成地,思所成地,修所成地,聞思修,講智慧。 就是從前面的凡夫的雜染的境界,要轉成清淨的涅槃,要修習兩種功德,一個是禅定的功德,第二個是智慧的功德。 依空大智度論 但是在當時的時候呢,率土懷疑,莫有匠決。 大師是一個有志向的人,他有這樣的懷疑,他也不能夠隨便地放棄,乃誓游天竺,以問惑辨疑。 他就是因為這樣的因緣,要到印度,就是佛教的發源地印度,把心中的疑惑跟疑情好好地辨別清楚。

當然不是前五識,因為這個時候我們的根,六根還沒長成。 六根沒長成,前五識沒有根不能生了別,所以這個不是前五識。 這個是破凡夫二乘的執著。

依空大智度論

謂菩薩應審實思惟,一切衆生,皆有甚深如來藏。 如來藏者,即衆生本具之佛性。 依空大智度論 雖然衆生本具佛性,本 來是佛。

阿修羅要嫉妒他,阿修羅跟他打仗。 諸天是愛好和平,說我們不要打仗,阿修羅說不可以,一定要打。 那麼就打吧,打的時候多數天福還是大,天都是得勝,但是天有時候會受傷,手被割傷,或刀子割傷。 割傷以後他當然就是馬上又出現,化身嘛,因為天的果報是化身,無而忽有。

前已得大名,故不名為大。 今第一義名雖異,義實為大。 出世間以涅槃為大,世間以方為大,以是故第一義空亦是大空。 大乘者,破三界獄,降伏魔眾,斷諸結使及滅習氣,了知一切諸法本末,通達無礙;破散諸法,令世間如涅槃同寂滅相,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將一切眾生令出三界。 小乘弟子鈍根故,為說眾生空,我、我所無故,則不著餘法;大乘弟子利根故,為說法空,即時知世間常空如涅槃。

筆者特別引進龍樹的「四悉檀」說,將四念處定位於「對治悉檀」。 「空空」重在破除「空見」,同時以此顯示佛教的如實觀。 法師提及,《大智度論》重要的「中觀」是以「緣起性空」角度分析, 假名無自性,依義不依語,取其中道。

香港SEO服務由 https://featured.com.hk/ 提供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